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朝求生记-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看起来也就是两个普通人嘛。还是两个半大老头子。一点也没有朝廷重臣地气势和威严。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在这个屋子里。除了云锦可以忽略不计以外。剩下地不是皇上。就是皇子皇女。他们当然只有恭恭敬敬地份。能跟谁摆气势。跟谁耍威严去。
那些阿哥们请完安之后是按顺序站过一旁。而马齐、张玉书则是走到康熙面前。跪在一个厚厚地红边白心地毡垫上。这一站一跪之间。就充分地体现出了康熙朝君主制地特性。皇家人永远是高人一等地。其实大臣们还算是好地。最倒霉就是皇子地师傅。尤其是太子地。
据云锦所了解地情况是。每日给太子上课前。这些师傅要先给太子下跪。行君臣之礼。上课地过程中。老师要一直站着。太子背书时。老师也要先下跪。捧接经书直到太子背诵完毕。才能退回原处。别说能当上太子地师傅。岁数大多是不会小了。就算是年轻人。也支撑不住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啊。有一次就有一个师傅因为天气炎热。又站得过久。晕倒了。康熙知道这事儿后。居然说“你们一直站着。我哪里知道?是站是立。你们应该自己说嘛!皇太子没有我地旨意。岂敢自主?”。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太子现在之所以这么骄纵。跟康熙地溺爱和袒护也是分不开了。
不过这些事情当然与云锦无关地。那些个师傅她也不认识。虽说他们教出来地学生有些无耻兼讨人嫌。但想来这种品性问题是怪不着他们地。再说现在也不是想这个地时候。云锦也只是看见大臣跪着皇子站着。在心底里小小地发些个感慨而已。现在已经丢开手不去想了。
等那些皇子站定之后,云锦偷偷的看向四阿哥,结果他冷着脸瞪了自己一眼就不理人了,云锦也明白他是觉得自己跑到这儿来地举动是非常不懂事的,其实自己也不想地,本来是想拿了老康的字就走人地,谁知道他会叫这么些人进来啊,早知道就不弄这什么“九九消寒句”了,有那些个图还不是一样玩,干嘛非要好心的给这里的人们解决精神娱乐方面的问题,又没人给自己发奖金。
还好除了四阿哥和十四阿哥这亲哥俩儿以外,自己在其他阿哥那儿还是都看到了笑脸的,只是各有不同罢了。十三阿哥就不说了,他一贯对自己是很照顾的,这时候自然是带有鼓励和安慰的笑容,五阿哥与十二阿哥因为太后与苏麻喇姑的原因,与自己的一向关系不错,所以对自己笑得很是亲切,大阿哥、三阿哥和七阿哥与云锦之间没什么来往,只是对她点头微笑示意,不过大阿哥的笑容有些个刻意罢了。
至于说八阿哥,当然还是那一如既往一般的面如春风似的笑面,而云锦也当然是一如既往的对它不太感冒,十阿哥的笑容也还是那么憨憨的,奇怪的倒是九阿哥,他一反对云锦的那种皮笑肉不笑的劲头,只是胡乱的、随意的冲她咧了下嘴,表示自己笑过了之后,就转头冲十格格展开了一个大大的、亲切的、友好的笑容,让云锦很是觉得莫明其妙,一时找不准头上的雾水在哪里。
正当云锦在心里琢磨九阿哥对十格格这种亲切的让人发毛的态度,到底是有个什么企图时,却隐隐感到一种熟悉的、让自己很不舒服的、心里直起疙瘩的眼光正落在自己身上,顺着看过去,原来是太子正冲着自己笑呢,只是那笑里又带上了那以往的那几分淫邪的意味。
坏了,这个讨人厌的倒霉蛋是从什么时候又开始对自己感兴趣了呢?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这贴膏药如果沾上了身,那你想撕下来都难。你说这太子的品性既然不是师傅教出来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莫非还是遗传不成?只是老康的妃子虽是多,但也没听说他有这些个不着四六、赖皮赖脸的坏毛病啊,这胤到底是象了谁了呢?
“马齐、张玉书,你们过来看看这个。”康熙把自己手书地对子递给他们,又对阿哥们说,“你们也看看。”
马齐和张玉书站起身来,小心翼翼的、毕恭毕敬的双手接过那副对子,与其他阿哥们传看起来,但据云锦的观察,没见谁象是看出了其中的奥妙。或者他们都是心有城府的。看出来了也不轻易表露出来?别的人云锦不好说,但十阿哥肯定没看出来是没错地
不管这些人看没看出来吧,反正他们有地称赞康熙字写的好,有的称赞康熙的才学高,当然也有两者都称赞的,就没有一个说出与冬至数九有关的人。至于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还有那个八阿哥也不能免俗地在其中之列,只是他们在夸奖康熙之前,却是先看了看云锦,眼睛里不约而同都有那么几分沉思的感觉。
“朕不是让你们说这些个。你们看这副对子还能做什么用?”康熙虽是在摇头,但也看得出他的心情不坏。
大伙听了康熙这话,互相看了看,谁都不说话。云锦想。也可能他们真的是没有想出来,冷不丁的弄一副对子出来。一下子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也是正常地,毕竟谁也不会没事儿看个对子还要去数笔画的。再说以前没有这么“写九”的,如果只是象道光那样。一开始只有九个字,或者还有可能想到,可现在却是一副对子,一时之间想不出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怎么?都没看出来吗?”康熙看大家都不说话了,干脆直接点名,“张玉书,你也没看出来吗?”
“回皇上,臣惶恐,确是没有看出来。”张玉书这时已经跪回了毡垫上,他先是摘下帽子,以头碰地一下,表示认错之意,然后才回话。
“胤,你可看出来了?”康熙笑着问太子。
“回皇阿玛,儿臣没看出来。”太子出列回话
“老三,你呢?”康熙又问三阿哥。
“回皇阿玛,儿臣愚钝,也没看出来。”三阿哥也上前回话。
“你们几个呢?有没有看出来地?”康熙又问其他的阿哥们。
“回皇阿玛,儿臣虽没看出什么来,但猜想,或是与云锦有关?”八阿哥先看看其他人没有说话地意思,才出列发言。
“云锦人就在这儿,你猜到此也算不得什么。”康熙摇摇头,又问四阿哥,“老四,你有什么看法没有?”
“回皇阿玛,儿臣也没看出这对联还有何用处,不过从云锦这方面来猜,或许是与节气有关,看对联中有春风之语,不知是否与立春有关?”
“哈哈哈!”康熙笑了出来,“行,看来对云锦的一些把戏你是有所了解了,能猜出与节气有关就不易。”
“来人,”康熙说完之后,却是没有马上给这些人解惑,反倒是扬声喊了一句。
“奴才在。”魏珠一溜小跑进来,跪下听候吩咐。
“懋勤殿地人到了吗?”康熙问道。
“回皇上,已经在外面候着了。”魏珠回话。
“传他进来。”
“。”
他出去之后,不一会儿就有太监掀帘,进来一个管事打扮的人。在他向康熙请安之后,康熙将那幅对子交给他,并吩咐道。
“你将此字拿去,双钩成幅,先作成两幅对子,分别给云锦和十格格,另外单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做成九九消寒图,多做几幅,不光阿哥们都要有,朕还要赏人。”这康熙想地倒是与道光相同,只用一句作图,或者他是嫌上句不好,又或者他是觉得用两句有些繁琐。
“”懋勤殿的人双手捧着康熙的御笔亲书,倒退着出去了。
“九九消寒图?”
屋中有一些人还没反应过来,但有些人已经明白了。
“皇上高明啊,这上、下联俱为九字,每字又俱为九画,为消寒之用,实在是雅致极了,臣真是钦佩万分啊。”张玉书是最先开了
“皇阿玛,儿臣可否另外再要一幅对子?”三阿哥上前请求。
“这对子可是云锦和如月求的,朕留了一半给你们也就不错了,你们如要全幅的,那还要看云锦和如月的意思。”康熙笑着说。
“皇上这话,十格格和云锦可是担当不起,十格格和云锦不{文}过是贪玩,见冬至{人}将近,想了这么{书}个法子而已。可这九九消{屋}寒迎春联却是皇上亲书的,十格格和云锦能得皇上墨宝,已是心满意足。”云锦拽着十格格上前行礼,“皇上将您亲书的消寒联分赏众人,必将使得今年的冬至又多了一分雅趣,这也是皇上您与民同乐的仁德,十格格和云锦在此先替百姓们谢谢皇错,事儿是您亲定的,对子是您亲手写的,图也是您亲自吩咐做的,我们只是想了个主意而已,不过这事儿要是做好了,”十格格也在一旁发言。
“这事儿要是做好了,十格格和云锦也不用您赏,只是如果万一因为此事有个什么当与不当的,您别追究十格格和云锦胡出主意的责任就是了。”云锦赶紧把话接过来,她可真怕十格格开口要赏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别往自己的身上揽事了。
“对,皇阿玛,如果要是出了什么差子,那可是与我们无关的。”十格格有些疑惑的看了看云锦,但还是顺着她的话往下讲了。
还好,十格格这些话说的虽有点过,大年下的,说的什么“差子”不“差子”的,很有些不吉利,但总的来说,她还是配合了云锦的意思了。云锦是想既然老康也没明面说这联是自己提供的,那自己也别去抢这个风头,招这个眼了,把这个事直接推老康那儿算数得了。
当然云锦相信,老康也绝没有要抢这个对联的意思,他只是不好说出这个联的来历罢了,所以他才把话说的那么含糊,而云锦也就跟着他说得含含糊糊的,让人猛一听觉得这联是康熙写的,可如果真较起真来,她其实只说了这个字是康熙写的而已,这可不是假话。而且自己话里话外还带出想让康熙帮着承担责任的意思,由此来让老康明白自己不想出这个头的含义。
现在想想,十格格刚才否认她知道有这个对联的事儿,可能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只是她想的与云锦可不一定相同,从她的表情和举动来看,她可能是以为老康要把这对联据为已有,那么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无名已经是死无对证了,而她所杜撰出来的那个女人却是还活着的,所以她才会说自己不知道有此联的存在,虽然这也是实话,但她的目的可能只是要消灭一个证人而天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馄饨成片儿汤了
只是这十格格想的大方向虽与云锦相同,但她却是有些小瞧康熙了,他好歹也是一代帝王,才学那也是相当渊博的,怎么也不会连一副对子都要抢。不过她能这么着倒是个好现象,说明这十格格确实在成长,做事之前已经开始懂得分析了。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经过云锦和十格格这么一表白,康熙就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点头同意了三阿哥的要求,而其他的阿哥们自然是不让劲儿了,说是皇阿玛不能厚此薄彼,也得额外给他们对子才行,康熙也乐呵呵的同意了。后来康熙就说要商谈朝廷之事了,自然就叫云锦与十格格退下了,所以最后康熙对这个事儿到底是如何说的云锦就不知道了。
不过,后来事情的发展确是如云锦所料的,这“九九消寒句”一出,引得众多的文人雅士、骚人墨客们津津乐道,他们把所有九画的字都找了出来,试图组成一些新鲜的句子,也真的有人得了,所以又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组句的行列中来。至于这“九九消寒句”的起始嘛,官方的记载说是“康熙御制”,这话说的也是含糊,细研究起来它也没说这句子到底是谁写的。当然这些事已经与云锦无干了,她现在正在准备冬至的时令食品代时吃饺子,而是讲究个“冬至馄饨夏至面”。关于冬至为什么吃馄饨却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汉朝时匈奴作乱,百姓们就用肉馅包成角儿,取匈奴两个首领浑氏和屯氏之音,称为“馄饨”,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所以就形成在冬至吃馄饨的习俗。但这个时候的北京人大多却是认为冬至吃馄饨与道教有关,因为元始天尊诞辰在冬至之日,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馄饨之形有些象鸡蛋,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所以于冬至日要吃馄饨。后来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
且不管是为什么吧,反正冬至是要吃它就是了。所以云锦在冬至的前几天就想着要怎么把馄饨做出花样来了,其实要说口味上,有了味精之后,御厨做出来的就已经是非常之好了,云锦再折腾。也不过是换几种馅而已,还不如从形式上下功夫,所以她最后决定来他一场馄饨自助餐。在征得了贵妃娘娘同意后,她又找上十格格与八公主商量,那两人一听云锦的设想,都是拍手叫好。十分地赞同,并跟着云锦一起忙起来。
等到了冬至这一天。云锦与贵妃娘娘一起将懋勤殿送过来的“九九消寒迎春联”挂了起来,然后就开始准备这个馄饨自助餐了。云锦让延禧宫的御厨按照自己的要求调出了好几种馅儿。荤的素的全有,等八公主和十格格来了。再加上十五、十六、十七外加十八这四个阿哥,大家一起亲自动手包馄饨,当然小十八基本上就是个添乱的,弄了自己一身面不说,包出来地东西也都不成个儿,反正这东西也不用云锦花钱,索性就让他玩个够了。
其实也别说小十八,其他地那些阿哥们也是从来没做过这个的,都是破题第一遭儿,自然也是玩得兴高采烈的,身上比小十八也没干净到哪里去。云锦让他们弄得真是无语了,看来这人比人,气死人啊,瞧瞧人家八公主,也是第一次干这活,可身上就是能保持的干干净净的,包出来的东西也算是中规中矩的。
再看看这几个小子,包括十五阿哥在内,那简直就是没个正形了,还有那个十格格,看她干活那架势,就知道她在现代肯定是个娇娇女,没怎么做过家务的,可即便如此,也不能糟践东西啊,看看这都什么时候了,馄饨没包几个不说,衣服都没法看了。
不过看到他们那几个兴致勃勃地样子,尤其是十五阿哥的脸上也现出了灿烂的笑容,跟兄弟们玩地那叫一个高兴,云锦又觉得很值了,所以她也没说什么扫兴的话,只是暗暗嘱咐他们身边的人,赶紧回去给他们再拿一身衣服过来,别一会儿太后和皇上来了,看着他们这个样子,那可是有失体统的。
可是云锦这个嘱咐还是嫌晚了些,还没等衣服拿过来呢,太后和康熙已经都过来了,看看时辰,比自己请他们过来地时间早了点儿,他们一来,本来躲到里面好让这些人可以没有拘束的贵妃娘娘也赶紧出来了,大伙放下手中地活计,开始了一通乱哄哄的请安。所谓乱,并不是指没有秩序,而是说这些人地身上干净的不多,手上就更别提了,一个安请下去,连地上都跟着脏了。
“这儿好热闹啊。”太后坐在那儿喝了一口云锦送上地菊花茶,笑呵呵的说道。
“太后、皇上,你们怎么来早了?”云锦用稍带着点埋怨的口吻说道,“这儿还没准备好呢。”
“是我有些着急了。想过来跟你们热闹热闹。”太后笑着承认。
“就算我和太后按你说地时辰来。你这儿怕也是准备不好地吧?”康熙却是看看桌上、地上那乱七八糟地样子。再看看那些人身上地狼藉。摇了摇头。
“是云锦没算好时辰。”云锦只好承认错误。不然怎么着。还能说你那些个儿子女儿地。净顾着玩了。不好好干活。这才影响了进度。
“你们接着做吧。别受我们影响了。”太后摆摆手。
这话说地是真好听。可他们在与不在能是一个样吗?现在这些人全体都老实了。一声都不吭了。只专心干活。进度是快了。但气氛也全没了。
云锦看这个情势。可不是自己所想要地。于是冲十格格使个眼色。然后拿起她包地一个馄饨送给太后和康熙看。
“太后,皇上,你们看,十格格包的这个馄饨,形状是不是很特别啊?”
“云锦,”十格格冲过来抢。
云锦哪会让她抢去,于是两个人故意围着桌子跑。跑着跑着。十格格忽然抢了小十六的一个馄饨。
“皇太后祖母、皇阿玛,你们看,小十六包的比我差远
这下小十六也不干了,他又抢了小十七的,小十七又去抢小十五地,抢到手之后,都拿去给太后和皇上看,一边说着别人包的如何如何难看。一边也解释说自己包的如何如何好,而小十八,因为没人拿他的。也着急了,干脆自己拿一个跑过去。
“看我的,看我的。”小十八那小嫩嗓儿一嚷,大伙儿都赶紧着给他让路。生怕一个不小心着他了。
小十八举着小手,来到太后和康熙面前。展开一看,皮和馅已经是粘糊糊的一团
可是太后跟康熙却是高兴地不得了。一个劲地夸十八阿哥包的好,把小十八美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乐得屁颠屁颠的。
“皇帝,这样多好哇,和百姓家里一样热热闹闹的。”太后也是一脸的笑,她也不管小十八身上那些乱糟糟的样子,把他搂在怀里,结果连她的衣服也全完了。
气氛总算是温馨了,云锦和十格格相视一笑,带着大家继续包馄饨去了,小十八也从太后的怀里挣出来,接茬儿跟着去糟践东西了。到后来,太后看着有趣,也要跟着一起包,太后一动手,老康和贵妃娘娘自然也跟着上手了,就这么着说说笑笑地,总算是把这个馄饨包完了。
剩下的就是煮了,当然这煮的活儿是不用这些人亲自动手地,自然有御厨来做,趁此时候,云锦安排那些衣服脏了的人赶紧去换,而太后那衣服也有宫女带过来了,由贵妃娘娘伺候着进自己屋里换去了。
煮馄饨的汤是早做备好的,也是分了荤素地,荤的是清鸡汤,素地是蘑菇汤,这素的当然主要是给苏麻喇姑准备地,老康也特意的包了几个素地馄饨,让人煮好了给苏麻喇姑送去,当然他也亲手包了几个荤的,让人煮好后他亲手敬给太后,把太后感动的是热泪盈眶,只是老康包得并不多,再分点给贵妃娘娘,其他人就捞不着品尝了。而太后和贵妃娘娘包的,自然也是他们三人互相敬着,分而尝之了。
只是他们三人包的这馄饨,虽然煮的人是倍加小心,奈何包的水平太差,所以煮出来之后已经不能称之为馄饨,而是片儿汤了。当然这时他们在意的已经不是味道和形状了,而是那份心意,所以这三人吃得都很是满足,很是欣慰,很是感动。
可等这些小辈包的煮好之后,也都竞相的端着送到他们三人面前时,他们可就有些笑不出来了,看着眼前那一碗碗的片儿汤,嘴上说着好好好,脸上也勉强带着笑,但透过他们的眼睛,云锦却是能感觉出他们内心的纠结。云锦心中暗暗偷笑着,却还是得上前为他们解围。
“八公主、十格格、还有各位爷,能否听云锦一言?”云锦笑着对那些举着碗兴冲冲的人群说,“晚些时候,还有冬至宴,所以太后、皇上和贵妃娘娘这时候都不能吃得太多了,恕云锦僭越,在此出个主意,让他们每人尝一口如何?”
那三人听了这话,自然都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而那些个小辈们想了想,也同意了。八公主还有十五阿哥,刚才虽是也端着碗跟着这些人一起去敬馄饨,但却没有和他们挤,只是站在后面,那十格格却是跟个孩子头一样,领着那些个小的一起闹。现在听云锦这样说,八公主和他们就带着这些小的,从年龄最小的十八阿哥开始,轮着去向那三位递上自己的成果,如此一来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每个人的水平了,八公主的成绩是最好的,十格格次之,十五、十六、十七零星还有几个囫囵的,但形状却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而小十八的那就更不用说了,皮儿是皮儿,馅儿是馅儿的。
“云锦,你的呢?不打算拿给我们尝尝吗?”太后尝完了这些人的,居然还来问云锦,她真就不嫌撑的慌吗?
“太后,云锦怕您吃得太多,克化不动。”云锦笑着回话。
“我今儿个高兴,也不差你这一口了,去端来吧。”太后很慈祥的看着云锦。
云锦答应一声,去到煮馄饨的地方,先是嘱咐人去熬些山楂水来,然后才拿了三个小碗,一碗装一个馄饨,撒上些香菜末和葱花,再浇上汤,用托盘端着分别呈给太后、皇上和贵妃娘娘,他们三人都是笑着接过去吃了。
“好了,你们也赶紧吃些吧,忙了这一阵子,怕是饿坏了。”太后吃完之后,对云锦这些人说道。
众人行礼之后,就开始吃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就算是片儿汤,他们也是吃得极为开心,仿佛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一般,当然啦,就算是片儿汤,因为汤好、面好、馅好,所以味道自然也是不会差的。等所有人吃完之后,云锦着人煮的山楂水也送上来了。
“云锦,你今儿这主意出的让皇额娘很是高兴,朕心甚慰,”康熙一边喝着山楂水,一边笑着说,“不过,为什么没叫着九格格和十一格格一起不太爽利,这天儿又冷,怕她再受了风,故未敢叫她过来,”云锦恭敬的回话,“至于九格格,”
“皇阿玛,九姐说了,才不做这些下人的粗活呢。”十格格在一边插言。
“哦,当时你们跟她说过太后和朕要过来吗?”康熙问道。
“回皇上,开始的时候,云锦只是想小辈之间热闹一回的,没想惊动太后跟皇上,是大伙凑到一起之后,才商量着如果太后与皇上有闲暇,能过来一起乐呵乐呵就好了,这样皇上日理万机之余,也能松泛些。”云锦赶忙回话,“所以九格格并不知道太后与您会过来,只是她已经说过不参与此事了,如再因为此种理由去请她,似乎也过于着相了,而且云锦也不能确定太后与皇上就一定会来,所以就没有再去打扰她,如果皇上想见九格格,云锦这就派人去请她过来。”
“不用了,朕不过是问问。”康熙一摆手。
“云锦,今天的冬至宴,你可准备了什么好吃的没有?”太后在一边笑着问云锦。
“太后,这才刚吃完呢,您就想着下一顿了。”云锦笑看着太后,“放心,少不了您的,云锦和十格格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冬至宴的时候孝敬您和皇上呢。”
“哦,是什么啊?”太后好奇的问道。
“这却是不能告诉您的,”十格格故作神秘的对太后说,“到时您就知道如果不好吃,我可是要罚的啊。”太后也不追问。
“您就放心吧。”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四四成自己的师傅了
云锦与十格格跟太后说的其实就是火锅,冬至是进补的时候,正适合吃火锅,云锦与十格格和宫中的御厨乃至太医,经过研究之后,汤底和蘸料的味道已经与现代十分接近了,有所不同的是,在给每个人配的小火锅里都是按他的脉案备的料,这是防备着万一哪个人因为身体原因再吃出什么问题来,那就不好了,别外他们还配合着各人的口味准备了不同的汤底,所谓配合口味也只是辣与不辣之分,其他的汤底,云锦与十格格决定要渐次推出,不能一下子全拿出来了,如果反响好的话,她们还要将这个事儿也交给十三阿哥来做呢。
云锦和十格格还把现在这个季节宫里有的,可以涮的东西,统统都摆上了冬至宴的餐桌上,原来他们吃的涮锅哪有这么多花样,看着满满的一桌子,大多数人都表示怀疑,这些东西能涮着吃吗?涮了能好吃吗?可等他们吃上之后,自然就知道滋味了,御膳房送上来的那些菜都没人理了,皇亲贵渭们守着自己的小火锅,吃得那可是淋漓尽致的,尤其是那些个挑战辣汤的,更是直呼过瘾。
云锦和十格格一看这情况,就知道十三阿哥又有的生意可做了,话说自上次跟老康说过那个卡通动物的生意之后,云锦也找机会跟老康试探过了,以后那些个皇家不好出面做的生意,能不能就交给十三阿哥来做。这样老康也有私房钱可以机动使用了。老康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但就云锦品他那意思,基本上就是睁一眼闭一眼了。
本来云锦觉得让十三阿哥做饭馆子地生意,四阿哥和他都应该是乐不得的,这可是一下子有好几得呢,首先是能挣银子给老康补贴小金库。再有是这种生意也比较容易截流一些银子留做他们地政治资本,还有,这种人员复杂的地方可正好是收集消息的宝地呢,没看那些个古代小说里,凡要是建消息网,不是开饭馆就是开妓院吗?
可没想到事实与云锦想的可是大不一样。冬至宴的第二天,当云锦和十格格在自己地书房里,准备把这火锅配料的方子给十三阿哥时,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却是一齐表示反对做这门生意,原因他们说得很含糊,但云锦从他们话里带出来的,再加上自己的分析。也能领会他们的意思,那就是说现在四阿哥管着皇家生意,十三阿哥管着火器,这一个管钱。一个管武力,两个人的关系又要好。如果再让老十三弄这么个可以收集和散布消息地地方,怕是想要老康不生忌都难了。
云锦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这皇阿玛皇阿玛,先是皇。然后是阿玛,从古到今,就没有几个帝王能允许其他人对他的皇位有威胁的,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儿子。康熙自然也不例外,再过不几年以后,那太子、大阿哥、八阿哥不就要因为对皇位感兴趣的劲儿太大了,而受到严厉处罚了吗?就连十三阿哥,在历史上对他后来突然不受老康待见的原因的诸多猜测里,其中有一条就是他也对皇位起了心思。不过云锦倒是一直没看出来,也许他只是做了什么事情,让老康有了这样地误解吧?
就如历史上猜测最多的,说十三失宠是因为他和大阿哥一起,向康熙告密了太子窥视康熙帐内的事儿,康熙因此认为十三阿哥不讲兄弟情义,所以才对他非常失望的,云锦想就算真地有这种事(当然了,从云锦认识的十三阿哥来说,怎么也不象是能干出告密之事地人),老康对十三那种天差地别的态度也绝不可能是因为觉得他没有兄弟情义,这皇子各分党派他早就知道,不会因此而失望地恼恨了十三阿哥十多年之久,一直到死都没有给他封爵。要叫云锦说,只有一种可能会让他气成这个样子,那就是,他认为十三向他举报太子,是因为对皇位有企图,想除掉太子为其上位作准备。
所以要从这方面来看,四阿哥与十三阿哥这么谨慎还是对的,不能为了这么一点银子把自己给赔进去。
“既然如此,那这个生意就放弃了吧。”云锦虽有些舍不得,这要做成了,银子是绝对不会少地,可要是跟人的性命和前途比较起来,这又算不得什么了,所以云锦弄明白他们的意思后,就断然决定放弃了。
“什么?这么好的生意,就这么放弃了?”十格格却叫了起来,“就算是哥和四哥不能做,也可以给别人做话,脑中一闪念,突然就想起那天九阿哥的反常之举来,“您不是想给九爷做吧?”
“怎么?”云锦这话说出来,四阿哥只是眼光一凝,但是没出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