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门记-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相对于楚王这么子孙繁茂的,当今天子却是子嗣见那,好不容易生了儿子,结果却接二连三的死儿子,要不是这样,也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朝宫里送人进去,还不是因为当今天子就只有这么一个病歪歪的皇子,天天泡到药罐子里,离开要根本就不成。

最要命的是,这皇子长大了,给他娶亲了,可是好几年都是没有生过孩子,女人倒是给的多,结果没有一个开花结果的,还把这位皇子弄得是病情加重了,最后皇上才从太医那里知道,像他儿子这种情况,是根本不会有子嗣的。

眼看着这皇上都快五十岁了,可是只有一个不能有后代的皇子,皇室宗亲着急了,这宗人府可不就建议皇上赶紧过继嗣子,好歹能后继有人。

至于那位皇子,看这情况,是能活几年都不知道,万一这一下子没有了,那可真是天大的事儿了,不如从宗室里选一个身体才华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成为皇帝的嗣子,也好安定臣民的心。

这政哥儿的父亲虽然如今只是个身上有五品品级的闲散职位,且在楚王众儿子中间不拔尖,可是架不住人家生了个貌美的儿子,那就是政哥儿,从小就生的好看,从小进宫里的时候,太后和皇后看着都喜欢。

恨不得是自己的孙子或者儿子,所以这要给皇上过继子嗣的事儿一传开,很多人都把目光投到了政哥儿身上,其实政哥儿自己不乐意当皇帝的嗣子,而且皇上还活着,还是有想要个健康的自己的儿子的心思,为了避免成为京城宗室的焦点,他就借着这个机会和付士林跑过来躲事儿来了。

京城里那么多的宗室,打那个主意的多的是,就让他们去争,他不掺合,内阁和六部都没有表态,最主要的是皇上都没有表态,所以宗人府也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完全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如果叶四娘知道了这个政哥儿的身份,又想着自家大舅舅可是受皇上重视的,这次大舅舅把政哥儿带过来,难道皇上就不知道?这绝对不可能。

“这个政哥儿小小的年纪,城府倒是深,他是主动找到大舅兄,请他带自己离开京城,过来这边游学的,也是间接的给皇上表了态。”叶士英在知道政哥儿的身份的时候,对付氏说道。

大舅兄是皇上信任的,这位少年单枪匹马的找到大舅兄,避到了汝州,且还让大舅兄给带过来了,说明皇上那边认同他的做法的。

付氏说道:“这孩子虽然是宗室的人,不过头脑聪明,分得清轻重,是个好苗子啊,不过就是长相太不让人放心了。”

叶士英听了好笑的说道:“又不是给我们家做女婿,他长得好看不好看,与我们没有关系,咱们就当成子侄好好的待他就成,我想等舅兄回来,京城的事儿已经尘埃落定了。”

皇上还在选人进宫,说明皇上是不会服输的,当今的皇上是太平天子,但是既然是天子,绝对不可能没有脾气。被人胁迫着的感觉就是他一个四品官都觉得不舒服,何况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上?

政哥儿要真的被人推在前面,那下场不一定好,这次他主动离开京城,离开了那个是非圈,就是别人想拿他做文章都没有办法。

叶士英想着,大舅兄肯定也是有爱惜人才的意思。不过那楚王殿下也真是太能生了,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现在有多少家人了。

内务府每年给王爷的银子就那么些,养那么多人真的不容易啊。

叶士英也就是想了一想,反正这事儿和自己家没有什么关系,作为一个家里的爵位就要被收走的人家,皇子只有一个最好,免得自己的大哥搀和到夺嫡上头去了。

如今这过继不过继的,像他大哥这样的人也插不上话,根本就没有他搀和的余地,所以这种让全家跟着倒霉的事儿没有,家里就是境况差一些,也不会有满门抄斩的危险。

且他大哥胆子小,属于有贼心没有贼胆的人,叶士英就更放心了。

☆、第34章 喜事临门

进入了三月份,正是繁花似锦的时候,各家都开始举行了春宴,今天你家有赏春宴,明年我家就有群芳会,总之叶四娘跟着付氏都走了好几家人家的花宴,也得亏知府后宅的地方小,办不得这种宴会,不然自己家也的忙活一通了。

而付氏最担心的就是远在京城的儿子,既担心他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又担心京城老太太她们弄出什么幺蛾子。

所以去别人家里都有些不尽兴。而等到周家过来报了喜信,周鹏程通过了院试,如今已经是秀才一枚了。

女婿有出息,付氏自然高兴,给下人们都打了赏,还有人去叶二娘那边也要讨赏呢,就好像是她成了秀才一样。

不过确实是她的喜事,未来的夫婿这一脚踏上了仕途之门,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周鹏程自己家里也有门路,更何况,如今是他自己凭着本事考上了秀才。

以后的路只会越来越宽,付氏忙给周家送了贺礼,连来报信的人都赏了好几两银子,把人给喜的,这个差事就是好啊,得了这么多赏钱。

“好,我就说鹏程是好样的,果然不错。”叶士英听了好消息也笑了,“周世兄后继有人了。就不知道承修考的如何了。”

叶承修县试是通过了,叶老太太也高兴,不过叶承修哟苦读,准备参加府试,她也没有打扰,这是大儿子说的,不能让人耽误了叶承修的事儿。

结果这叶承修人争气,连府试也通过了,这下子就是童生了。

叶老太太道:“我的孙儿就是争气啊,到时候祖母有好东西奖励你。”

叶承修笑笑,“祖母,我还准备院试的,祖母的好东西等我过了院试再说吧。”

叶老太太听了点头,她对这个孙子还是有几分喜欢的,而叶承修回来了,把这老太太哄的也高兴,所以说,不要小看了叶承修,他还是很有一套的,付氏担心的有点过了。

结果叶承修栽在了院试上头,没有成为新秀才一枚。

不过这也是常事,很少有第一次下场就能三场都考过的,虽然叶承修是有名师指导,还有个进士爹从小培养,不过到底不是那种不得了的天才,能通过府试都已经是很幸运的事儿了。

成为了童生以后直接考院试,通过了就成为秀才,反正这考试不像乡试一样,才三年一考,每年都会有,所以明年也可以继续。

好歹今年有了经验,到时候第二次的事后也不会手忙脚乱。

而叶承修却说自己没有通过院试,没脸见人,所以回到叶家就赶紧收拾东西,表示要回去苦读,才对得起叶家的列祖列宗,然后打包回去了,叶老太太连劝说都来不及,就见这个孙子已经告辞离开了。

叶老太太不由得埋怨大儿子,“你怎么不拦着承修,还放他走了?在这京城里,不必在那什么乡下地方强?以后就是考试,也近一些。干什么你同意放他走?”

这向姨娘没有生出儿子,让她拿捏不到,可是有承修这个孙子在京城里,就不信老二那边不多给点银子。

何况她准备送给承修的丫头都没有来得及带走呢,所以叶老太太很是埋怨叶士廉。觉得都是他坏了事。

叶士廉忙说道:“娘,承修在二弟身边,二弟才好就近指点那,在京城里,如果还是考不上,那二弟岂不是说我们不尽心?找的先生不行?还是回到二弟身边,这样我们也没有什么错。”要叶士廉说,不是自己的儿子,就不要那么操心,免得到时候有了什么不是了,那都是自己的错,何况或则科考一事儿,他确实是不懂,真耽误了,岂不是自己的过错了?

“罢了,人都走了,我还说什么?反正我这老太婆是活的太久了,也说不动你们了。”叶老太太又老生常谈。

叶大老爷叶士廉少不得温声安慰加请罪。

而叶二老爷叶士英已经通过官府的邸报查出来儿子通过了县试和府试,如今是童生了,最后跌在院试上头也不足为奇。

当然好消息是要给夫人共享的,所以付氏也知道儿子已经是童生了,忙感激的说道:“菩萨保佑,我儿如今有出息了。”

十三岁的童生,果然是自己的好儿子啊。又加上女婿也考上了秀才,付氏觉得都是白马寺上香灵验了,所以带着叶二娘还去白马寺还了愿,又送了一笔香油钱。

而叶四娘却觉得这寺庙是稳赚不赔的行当,看看,这要是求的事情不成,那就是你心不够诚,也怪不了菩萨,再说谁敢去怪菩萨啊。自然也不会要走以前的香火钱。

而一旦事情真的成了,那就是菩萨保佑,又会欢田喜地的来还愿,又是送钱。哪怕十个中间只有一个成功的,那就是赚头。

所以看看,这寺庙是不是很赚钱?

听说这白马寺拥有的土地都有好多,还专门租给别人种呢。

好吧,叶四娘不应该这么想菩萨的,那是一种罪过。更不可能让自家娘和姐姐知道,那更是会被说个不停的。

家里如今是喜事连连。而向姨娘和包姨娘也终于抄完了那些女戒,女则,被放了出来。

对于她们第一次去上香,这二位姨娘弄出幺蛾子被罚的事儿,付氏回来听了付妈妈的禀报,倒是没有再弄别的惩罚,反正老爷已经知道了。还替自己罚了她们,她何必再多此一举,反而给人得理不饶人的感觉?

不过付氏对付妈妈说道:“这包姨娘倒是真的为七娘豁出去了,她这是向我投诚了,只是七娘未必理解她的一片良苦用心。”

付妈妈笑道:“依奴婢说,包姨娘未免太过小心了,太太对七姑娘和八姑娘都好着呢,也是看各人的造化。”

付氏道:“这还是不一样,妈妈也晓得,一个时时和我做对的姨娘,和一个处处给我对付别的姨娘的姨娘,你说我会更看重谁的孩子?”

这个倒也是,八姑娘有那么个姨娘,真心让人心疼不起来,如果向姨娘再不知道好歹,八姑娘有这样一个姨娘,以后的日子定然不好过。

包姨娘看似把自己也给圈进去了,可是却是为了让向姨娘更惹老爷的不喜,要不然她也不会把事情给闹大了。

可是七姑娘那人吧,人小心大,未必知道自己七娘的苦心,真是可怜了包姨娘了。

☆、第35章 高贵的珠子

付氏已经准备迎接从京城归来的叶承修了;感觉很长时间没有见着儿子,这不想还可以,一想就心里不得劲儿。

付妈妈还觉得是因为如今太太没有小儿女的缘故,几个主子都长大了;如果这个时候付氏再生个儿子,那就能把精力放在小的儿女身上了。

从生了叶四娘;付氏一直没有了动静,这都十来年了。付氏这个年纪,要说生也生的出来;且老爷每个月也有一半的时间在太太这边呢。

“我这儿子都要去媳妇了,哪里还有这个想法;”付氏知道付妈妈着急的事情后,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付妈妈却道;“这孙子比叔叔大的都多的是,太太何必这样说?我看太太的身体比以前要好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喜信了。”

以前生四姑娘的时候,因为又是个姑娘,也老太太心里不喜,指桑骂槐的,又忙着给二老爷赏女人,付氏这心里和身体上都难受,一直都没有调养好,所以以后都不见了动静。

现在外放了,不在老太太眼前了,那些窝囊气就不受了,这心情也好多了,加上如今大舅老爷已经官居三品了,说不定就要成内阁的阁老了,老太太就是看在大舅老爷的面子上也不敢那样随意的对自家的太太了。

在四月中旬的时候,叶承修终于回来了,付氏见到就久别的儿子,是激动的很,就是叶士英也有些激动,不过人家到底是大家长,还撑得住。

叶四娘发现三哥单独出去一趟,这感觉就跟长大了一样,突然间就成熟了起来。

付永信忙拍了拍叶承修的肩膀,“承修表哥,你可终于回来了,你再不回来,我们都要去京里找你了,恭喜表哥,这次通过了府试,以后多指点指点小弟我啊。”

大家簇拥着叶承修进去了,然后给他接风洗尘,叶承修从京城给大家都带了礼物回来。虽然是小东西,不值几个钱,不过也是他的一片心意。

叶四娘得到的是类似驴打滚的点心,就问道:“三哥,你给娘和二姐带的都是首饰,为什么给我就只带点心,这也太差别对待了吧。”

叶承修说道:“我看你不是成天都在捣鼓这个吗,给你带这个点心,你看了也有点启发,说不定能做出更好吃的点心呢,那样我们都有口福了。”

“原来三哥是为了自己的口福才给我带的礼物啊,我真是太伤心了。”叶四娘装作很难受的样子。

叶承修装不下去了,忙说道:“四妹,我跟你开玩笑呢,咯,三哥当然会有礼物给你的,那点心是另外的。”

叶承修又递过去一个木匣子,“我在京里看到的新鲜的东西,听说是从海外运回来的,你看看喜欢不喜欢。”

叶四娘打开匣子,见里面是一对很透亮的手串,这个不是,这个不是玻璃珠子做成的吗?

叶四娘心里很无语,这个玻璃在现代那可是遍地是啊,一点儿也不值钱。

可是在古代,因为没有练玻璃的方法,所以只能从海外运过来这种小零星的东西,毕竟这要运大块的玻璃,那中途碎的可能性大得很,说不定能全部都成了碎片,且走海运的人很少,于是这玻璃就成了难得的东西了。

别小看这一对玻璃手串,那可是值几十两银子呢。

“三哥,这个也太贵重了,您还不如直接给我买个羊脂玉的呢。”其实叶四娘是真心想要羊脂玉的,起码千百年后还值钱呢,这玻璃也就是现在看着挺稀罕的。

不过叶四娘随后又想,千百年后,自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如今有了这玻璃手串,那就是自己比别人多了一个稀罕物。

叶承修道:“以后再给你买羊脂玉的,这个手串你喜欢就天天带着,让别人也眼馋你有这个东西。”

叶四娘再次表示了对自己哥哥的感谢,这手串虽然是玻璃做的,不过一颗颗都很实在饱满,看起来不是容易破的样子,当然,如果要硬是朝地上摔,或者磕着碰着了,那也是会寿终正寝的。

“哇,这手串太好看了!”高子衿过来,一眼就看到了叶四娘戴着的手串。

因为天气比较热了,叶四娘觉得戴着玻璃的手串很凉快,加上三哥也说让自己多带,其实呢他是有显摆的心思,所以叶四娘就戴在手上了。

结果高子衿见到了就爱不释手了,还试戴了一次,觉得真是好看。

看来真是物以稀为贵,在那种满大街都是玻璃的时候,这玻璃珠子算得了什么啊,几块钱都能买一个的。

“你从哪里弄来的啊。”高子衿有些依依不舍,不过到底是还给了叶四娘。

叶四娘道:“是我三哥从京城带回来的。”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这汝州肯定没有,也就是京城那个地方才有这么好看的东西。可惜我去不了京城。”

叶四娘安慰说道:“等以后我回京了,你告诉我你的住址,我可以给你送过来的。”

对她们这些随着外任的家眷,下一个任期,谁都不知道是在哪里,有的人是越混越好,到了那富庶的地方,有的人确实越混越差,贬到那荒凉的地界。

高子衿道:“那真是太好了,四娘,我就知道你对我好,唉,我们家现在烦着呢,我都不想在家里呆着。”高子衿叹气。

叶四娘问道:“怎么了?难道是高婶子和你祖母又闹矛盾了?”她们家就是这么个事儿,婆媳不和嘛,常事儿。

高子衿道:“这次和平时不一样,是因为我哥的婚事。”大家都住在一个地方,这种事儿迟早都会让别人知道,何况高子衿和叶四娘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娘看中了我外祖父学生的女儿,可是我祖母说,要找一个八字和我哥哥合得上的人,免得又被人说成是克死了。

最后竟然找了我祖母的一个亲戚的女儿,想把她说给我哥呢,我娘怎么能同意?

那家的人都是还在乡下种田呢,要真是娶了她了,我们家面子就没有了。可是祖母说,当初我娘怎么也嫁了同样是泥腿子的我爹?

这不她们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了,我娘这次特别生气,坚决不同意这事儿,那一边我祖母也不让步,说我娘不想让我哥娶上媳妇,说算命的说我哥命硬,也只有那八字同样硬的人才压得住,不然就走不到一起来。

弄得家里的气氛都不好,我都不喜欢在家里呆着,免得我被殃及了。四娘,你说这可怎么办那,我不想看着继续这样下去。”

叶四娘问道:“那你父亲都没有说话?”这种事儿,应该是家里当家的来解决吧。

高老太太想提拔自己娘家的亲戚,所以想给自己的孙儿说个那样的人家,不过她这是犯了忌讳了,高太太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儿子命硬克妻,可惜高老太太不明白,她这左一句八字硬,又一句害怕把人克死,不就是说明她就是觉得自己的孙儿是个命硬的人吗?

虽然高老太太没有意识到,可是骨子里已经相信了。

且高太太出身高,肯定不会娶个当农民的人当儿媳妇,以后在应酬上就矮了人家一截,到时候被人笑话。

其实两人都觉得是为了高信芳着想,都是为了她好,但是想法不同,所以都觉得对方是故意的。

这清官都难断家务事,不知道高通判会如何选择。

“我爹自然是希望娶个门当户对的人当我嫂子啊。其实我也不是瞧不起乡下人,只是真的要娶进门来了,和我哥也说不到一块儿去啊,而且家里就我哥一个人,以后我嫂子是要当家的,这真要娶个那样的人回来,这家还怎么当啊,反而是大家都难受。何必呢?”高子衿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我会继续努力的,最少五更啊!

☆、第36章 是否清白

“可是祖母却说父亲不孝;家里很是不安宁了几天。不过嘛,父亲在这种事儿上很是坚持。我相信我哥哥肯定能娶个门当户对的嫂子的。”高子衿说道。

真是要娶了祖母的远房亲戚的孩子,到时候和她这个小姑子不和;她又不是能忍让的脾气;以后还不乱套了,

而且高子衿觉得祖母这次实在是错的离谱,怎么能想出这个主意,那不是坑人吗,

叶四娘心道;只要当家的男主子意志坚定;就没有什么问题,毕竟高老太太再是高大人的母亲;可是还有夫死从子一说呢,男人在家里的地位绝对超群。

所以有时候这婆媳之间的矛盾,如果当儿子和丈夫的能处理好,那也不算什么大矛盾。

不过这么说,岂不是说自己的父亲是不能处理好这个事情的人了?那样也太不孝顺了。

可是自己的祖母就是有那本事,还因为她不仅仅只有自己爹一个儿子,另外还有两个嫡亲的儿子,并不是把自己的爹当成是唯一的靠山,而高老太太呢,她能有现在的日子,绝对是百分百靠的高大人,所以对高大人的话,就是不乐意,最后还是会妥协,这是人的本能,甭管她是贵妇还是村妇。

高家的事儿,最后当然是以高太太胜利结束,而且高大人人家竟然请了叶四娘的爹叶二老爷当媒人,去说了这门亲,高老太太看着这知府大人都给自己的孙子说媒,那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生怕知府大人一个不高兴,给自己的儿子小鞋穿,所以高信芳的婚事就定了下来,至于那什么远房亲戚的女儿,就没有了音信。

不过叶家却出了一件事儿,京城又来人了,这次还是老太太来送人,不过不是给叶二老爷送的,竟然是给叶承修送的。

原来叶老太太看着叶承修忙不迭的走了,这心里到底是不舒服,就趁着快要端午节的时候,把选好的两个丫头给送过来了,把付氏给气的。

以前送人给自己的丈夫,她勉强能接受,反正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她要是不满意,不仅说她不孝,还说她不贤惠呢。

可是现在她儿子才多大啊,竟然不放过,说什么是来服侍承修的,可这个服侍的内容,她绝对知道。

看这两丫头都十六七岁了,长相也漂亮,难道这老太太觉得自己连给儿子安排丫鬟都安排不好,所以才巴巴的送人来伺候?

这不是明晃晃的打脸吗?

以前是给丈夫,她可以不计较,可是现在还想控制自己的儿子,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她让这伺候就变成真的伺候了。丈夫的事儿她不好管,自己的儿子,她要管他身边的丫头,那是天经地义。

叶士英知道这事儿的时候,直说胡闹,他也不同意自己的儿子这么早就有丫头伺候,那样对身体不好,觉得母亲是管的有些太宽了,怎么连孙子也管起来了?

“承修这次考试考得好,我这当祖母的奖励给他的。”这是带话的人带来的叶老太太的话。

叶四娘真是膈应死了,奖励就奖励两个丫头?谁家没有丫头啊,犯得着还千里迢迢的从京里送过来吗?

老太太到底有没有把自己的娘当回事啊,总是自以为是!不给自己家添乱,她是心里不舒服是不是?

好嘛,看着自己的大舅舅升官了,不敢给自己娘的丈夫塞人了,倒是给自己的哥哥塞人了。这祖母当的,难道觉得自己的子孙都会被美色所吸引吗?这还真是小看了她的子孙了。

付氏对叶士英说道:“我这是准备过两年,等承修长大了再说的,老爷,您看这,人都送过来了,我们一点儿消息也不知道。”

叶士英沉着脸说道:“这事儿是母亲做的不对,那两个丫头你随便处置。”

付氏心里欢喜,这次是老爷明确的说老太太做的不对,看来是真生气了。

也对,老爷就只有承修这一儿子,自然是盼着他什么都好,可是老太太这做法,倒是像要让承修沉迷与女色一样,真是想着就膈应。

付氏也表态,“老爷不说,我也要自己安排那两个丫头的,毕竟承修是我们二房唯一的男丁,以后也是她们姊妹几个的依靠。这么早就通人事,对身子骨不好。”

“辛苦夫人了。”对于这个不着调的母亲,叶二老爷也很头疼,每次都是做出这种事儿来,真是让他极度失望。

哪怕你为了奖励承修,送些笔墨纸砚都好,也比送两个丫头来要好的多。

更何况,从上次他去信,要银子,京城那边一点儿音信也没有后,他这心里就对京城的感情有了很大的变化,自己这边留下的东西多了,也不再给京城那边掏心掏肺。

“你们都叫什么名字?”付氏盯着这两个丫头问道。

那两丫头都俏声的回道:“奴婢叫红袖。

“奴婢叫添香。”

付氏真的很无语,这名字起的,还真是红袖添香了,真是适合读书人,老太太也是很能顺势而为嘛。

不过老太太以为自己能接受给丈夫送的女人,就肯定也能接受给儿子送的女人,毕竟是为了伺候自己的儿子的。

可惜老太太打错了算盘。她心目中儿子当然比丈夫重要,丈夫可以跟别的女人生孩子,可是儿子的心永远是在自己这一边的。

“很好,老太太送你们过来,就是专门伺候三少爷的?”付氏问道。

这两丫头俏脸一下子红了,她们当然知道自己过来是为了什么,不过被付氏这么说出来,毕竟是黄花大闺女,还是忍不住脸红,忙说道:“奴婢们听二太太的吩咐。”想来二太太也不敢不听老太太的话,毕竟老太太是二太太的婆婆,前几次老太太给二老爷送丫鬟姨娘,二太太不也是都接受了?

所以她们就矜持着,也免得被人说成脸皮厚,说伺候三爷就伺候三爷。不过想着三爷这么年轻就已经是童生了,以后肯定也是前途无量,她们现在跟着三爷,就是三爷最开始的女人,以后怎么说,也能捞着个名分的。

“好,很好!既然听我的吩咐,那就听付妈妈的安排吧。”二太太慢悠悠的说道。

红袖和添香都不敢置信,不过付妈妈也是安排她们去三爷的房间吧。

只是等付妈妈带着这二位去了单独一个屋子的时候,红袖和添香这才发现不对,忙问道:“付妈妈,这不是去三爷的房间吧。”

付妈妈猛的转过身,“谁跟你们说,我要带着你们去三爷的屋子?”

“啊?不是老太太说的?”红袖吃惊的问道。

“是啊,是老太太说的,不过要伺候爷们,首先得身子是清白的,你们这千里迢迢的从京城过来,这么多天,万一路上遇到个什么事儿,我们谁知道?三爷又是个没有经过事的,我们这可得替他把好关,免得用了不能用的,那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添香听了这给气得,付妈妈说的意思,难道是怀疑她们不清白了?这比打脸还要难受。

“付妈妈,您怎么能这样说呢,我们是老太太挑来的人,怎么会那样?”

“正因为你们是老太太挑来的人我们才要更仔细,老太太本来是一片好心,可是备不住下面的人糊弄,说不定就让你们给糊弄住了。既然已经要伺候爷们了,这一关必须得过,除非是你们自己心里有鬼,不然有什么不能让人检查的?别以为伺候爷们就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付妈妈冷声说道。

红袖和添香被说的是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不过看着屋里的付妈妈,还有守在外面的粗壮的婆子,她们就是反抗都来不及的。

两人对视了一眼,查就查,她们心里明白着呢,是否是清白之身。

不过这种事儿到底是让人觉得耻辱,但是付妈妈说道:“你们也别觉得受到了侮辱,既然是来伺候爷们的,早晚都得适应。如果觉得受不了,那就不要干这个事儿。你们放心,如果你们是清白之身,到时候你们有的是机会。”

不过,当红袖和添香被检查了后,付妈妈的脸色就变了,“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欺骗主子,你们两个分明是破了身的,连老太太都敢骗!”

“我们没有!我们冤枉!”红袖和添香觉得自己真的很冤枉,不过红袖说道:“付妈妈,我们想让邱妈妈给我们再查一查!”

付妈妈说道:“你们什么意思?是说我做了假?简直是荒唐!这种事儿还有作假的吗?”

红袖道:“还请邱妈妈给我们验一验,不然我们是不服气的。”

“是,付妈妈,我们好歹是老太太送来的人,我们需要邱妈妈给我们再查一查。”

付妈妈道:“我怎么知道你们会不会从中搞鬼?”

作者有话要说:付氏出手啦,第二更,继续加油!

☆、第37章 谁算计了谁?

“那付妈妈可以在边上看着。”反正她们明白她们是清白之身;不过是这付妈妈搞鬼。

付妈妈为难的说道,“想来不让邱妈妈过来,你们是不会死心的;既然这样;来人,派人请邱妈妈过来。”

邱妈妈正在二太太安排的屋子里吃的正欢呢,每次只要自己过来,二太太就好酒好菜的供着自己,她心里得意着呢。要是这样的美差多出几次就好了;那么她就能多赚点了。

“邱妈妈;付妈妈有请。”一个丫鬟过来说道。

邱妈妈被打断了吃饭,很是不高兴;说道,“没看到我正在吃饭吗?有什么事儿不能等我吃完了再说?”

那丫鬟只好说道:“是关于红袖和添香姑娘的,出了点岔子,付妈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