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门记-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在叶四娘允许的范围,她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什么事儿,都不外乎人情,不然成了什么样子了?

有亲戚的人,希望自己的亲戚得到一个好位置,使了力气,到时候真的得到了好位置,只要干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但是,如果因为得到一个好位置,而陷害污蔑别的人,那是叶四娘绝对不允许的。

好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事儿。

绿芍领了人回来,然后让下面的丫鬟安排她该做的事儿。

青枝嫁了人,这几天过后,徐妈妈继续来上差,而青枝已经梳了妇人头,过来府里是给众位主子磕头谢恩的。

当然,也是为了看一看往日的姐妹。

叶四娘见了青枝,看她面色特别的好,也就没有打扰他们丫鬟之间的聚会,这也是她同意了的,今天她这古园的丫鬟要联合起来,请青枝吃一顿饭,自然是她们丫鬟们呆的地方。

在这方面,叶四娘是很宽容的,这些丫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同事,要是处的好了,患难之交都是。

青枝是叶四娘这边第一个嫁人的,又以前青枝是她们的头头,请人吃一顿,自然是应该的。

徐妈妈回来后,更是尽心了。

不过徐妈妈也打听了一些事儿。原来这次包姨娘娘家的侄女儿有几个也到了年纪,也来找差事来了。

虽然,这进不进得来,也得靠本事,不过包姨娘的娘家侄女儿,要进来,还是有人会给面子的。

叶四娘倒没有说,因为是包姨娘的亲戚,所以就严格不准人进来当差,那样太没有格调的事儿,叶四娘是不会干的,这可是明目张胆的打压,抛开包姨娘这层关系,他们还是叶家的奴才,能进来当差,也是他们的职责和荣幸。

既然这样,她也没有必要,不让人进府当差。

以后干得好,自然是有奖励。当然,干得不好,也不会因为他们是包姨娘的亲戚,就会特殊对待的。

毕竟这姨娘还是奴才,姨娘的侄女儿,还更是奴才了。

不过,叶四娘却不会选择她们来自己身边当差,她又不是闲着没有事儿干,为什么要选和叶七娘有血缘关系的人在自己身边当差呢?

也不是怕他们当卧底,这样的卧底也没有本事在自己身边搞鬼。

就是没事儿找事儿这种事儿,不是叶四娘做的事儿,叶四娘心道,说不定这次七娘那边就会选她们呢,选就选吧,只要她安心。只要她用的放心,不过想再弄什么幺蛾子,那叶四娘也不是吃素的。

果然不出叶四娘所料,叶七娘真的把自己那两个血缘上的表妹给选到了自己的身边,还直接成了三等丫鬟。

作者有话要说:下个月老妹要去成都,成都美食啊!流口水中!!!!

☆、第221章 西瓜和芝麻

要不是年龄上不够;或者对她身边的情况不太了解,估计是直接会成为二等大丫鬟了。

代替彩袖和白露的地位。

而且,叶七娘把这两位直接改名成了彩袖和白露;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态。

别人问了;就说她性子懒,起不来好听的名字;还是按照以前的丫鬟的名字起吧。

不过她身边的小兰小梅等人,却觉得好不习惯。

因为她们以前可都是听白露和彩袖的;如今小兰和小梅是大丫鬟了;但是下面管的丫鬟里面;有叫彩袖和白露的,真是心里特别别扭。

不过谁让七姑娘是主子,而他们是奴才呢?

更为要紧的是,从这彩袖和白露过来了,七姑娘很多事,都是直接吩咐她们两个做的,反而是以前的丫鬟,手里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儿了。

让小兰和小梅,还有小竹和小莲都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了。

有一个对自己不信任的主子,这做起活来,肯定不怎么心情好。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七姑娘自从彩袖和白露嫁人了后,对他们这些以前的丫鬟都是一个二个疏远了不少。

可能七姑娘觉得,既然他们这些人不可可靠,那么她就要自己培养可靠的人选了。

有血缘关系的包家的丫鬟,自然是上上选了。

付氏问叶四娘,“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让七娘把包家的人选到自己身边了?”

叶四娘笑着说道:“娘,这人都是我们先挑了,然后七娘才挑的,既然和包家的丫鬟有缘分,她挑走了,也不为过。”

还剩下一些人,是除了在主子面前当差,是在府里别处地方的,都已经填好了位置。如今府里的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包家也有这个资格过来当差的。

不管包家在外面如何的在下人面前行事,这要做到一视同仁,叶四娘做的很正确。

付氏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不过是白问一句。”就七娘那样的,真是不够算计的。

她要是自己想作,她这个当嫡母的也不方便提醒,就让她作吧,不作就不会死。

付氏有时候就想不明白了,这个庶女的智商明明都低一些,可是还是锲而不舍的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不知道是该说她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呢,还是说她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前所做的事儿,就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罢了,她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折腾的狠了,老爷那边才不会心疼。

她干什么要劝?劝了说不定碍于自己的身份,不敢不从,但是心里已经把自己骂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新的白露和彩袖,就这样吧。

包姨娘自然也知道了这个事情,她现在早叶七娘不顶用了,只能让人捎信给娘家的嫂子,请她过来一趟。

包大嫂以前也过来看望过包姨娘,所以这事儿并不陌生。

“大嫂,我不是每个月还给了你们钱补贴你们吗?干什么让两个侄女儿进府来当差?多不好?”包姨娘问道。

包大嫂叹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了,孩子们打了,总不能老在家里呆着,好歹进府几年,也学个眉高眼低,以后找婆家也容易一些不是?姑奶奶对我们的好,我们哪里不知道?

可是两个人进了府,不管怎么说,一个月也有月钱可以拿,她们的嚼用也不用家里花钱了,那些钱她们攒着,也可以当成是嫁妆体己,总比都靠着姑奶奶您强。我们也知道,姑奶奶现在在府里不容易,能不给姑奶奶惹麻烦就不给姑奶奶惹麻烦。另外,说起来,也不怕姑奶奶笑话,这府里的差事大多数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里还有给我们的差事?

我想着,以后两个侄女儿跟着七姑娘,以后跟着七姑娘去了婆家,能嫁给一个体面的管事,那也是他们的造化呢,姑奶奶,我说的是不是?”

包姨娘承认,这大嫂说的都很对,只是府里,自己的那个孽障,说不定就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主意。

“大嫂,这府里当差,可不比在家里,要是什么做错了,或者冲撞了主子,罚月钱都是小事,最怕的是挨板子,然后发卖,我也是怕了这些了,想当年,我还没有在老太太身边当差的时候,连掌嘴都有过,日子可不是好过的。况且,你也看我如今也就这样了,要是求情,我的话也不管用。”

包大嫂忙道:“姑奶奶,这事儿啊,我么也都知道,我也是以前也当过差,也吃过苦头,这些我都告诉了姑奶奶来年哥哥侄女儿了,她们自然知道分寸,您那,就放一百二十个心,绝对不给你惹麻烦,何况,现在我那两个女儿,是在七姑娘身边当差的,更是没有问题了。她们好好的伺候七姑娘,现在能拿月钱,我就阿弥陀佛了。”

不管包姨娘是如何想的,包大嫂是不会让已经进府当差的女儿们再回家去闲着的。

一个是无所事事,一个是进府当差有月钱拿,是个人都会选择后者。

姑奶奶也是没用太老实了,以前那向家,不就是仗着自己是向姨娘的娘家,很是作威作福了一番吗?

呸呸呸!那向家如今都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她门包家可是和向家不一样的,至少姑奶奶懂事有分寸。绝对不会落到和向家一样的下场的。

包大嫂只知道包姨娘是个懂事的,又时常照顾娘家,可是却不知道七姑娘是个什么样的。

她们包家,很长时间都没有有女的在府里当差,爷们在外院,自然不可能了解内宅小姐们的生活,且付氏管的很严,姑娘们闹腾,但是绝不会轻易传出外面去。

七姑娘又是主子,他们虽然从血缘上算起来,是七姑娘的舅舅舅母,但是谁敢去认那,人家自然阁老的舅舅和舅母。

让他们和付家的人相提并论,他们是要找死吗?

所以连包大嫂都不知道这七姑娘是个什么性子,别人对他们说的也都是夸赞的话,都说他们有福气,有个当姨娘的妹子,还有个七姑娘。

上次叶七娘给丫鬟婆子媳妇们,做的那种特别不好的料子的衣服,因为她们没有在府里当差的,所以就没有领到这种春衫。

也没有谁,不长眼色的跟包大嫂说这种事儿,所以在包大嫂的眼里和心里,这七姑娘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大家闺秀,是老爷的亲骨肉,自然是样样都好。

她的两个女儿跟着七姑娘,那肯定是前程似锦,一年好过一年。

她倒是没有想着,以后自己的女儿也成为姨娘什么的,毕竟现在女儿的年纪也不大嘛。

夫人的精明,她一听说过,加上府里只有一个少爷,夫人是疯了才会让一个姨娘的侄女儿给自己的儿子当妾室的,那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呢。

夫人绝对不会干的。包大嫂就希望两个女儿能进府长长见识,那些月钱,然后以后看在七姑娘的面子上,找个不错的人家。

但是包大嫂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两个女儿毕竟还是小,也有虚荣心,见到这七姑娘对她们比对其他的丫鬟都好,自然就脾气比以前要上来了。

小莲和小竹也就罢了,和他们是一样的三等丫鬟,小兰和小梅可是二等丫鬟,比他们还高一等,但是如今小兰和小梅的话,她们两个都不听了,吩咐的事儿都不做,反正有七姑娘给她们做主。

小兰和小梅只能忍着气自己做起来。

小莲和小竹看不过去,就会主动过来帮着小兰和小梅做事儿。她们四个都只能相互安慰。

小竹道:“开始还羡慕你们两个能升了等,现在倒是我们这样的,反而好了些。”来了两个活祖宗,还能怎么样?

她还不经意的听到七姑娘和那二位说,让她们好好的学本事,以后她这屋里就交给那两位了。完全是想着把她们几个给抛开了的意思。

小兰道:“忍吧,现在七姑娘这边,那两位还接不上手,咱们还有用的地方。”

这新的白露和彩袖倒是把下面的小丫头给笼络住了,很多人都只听她们两个人的话,不听她们四个人的吩咐了。这也是七姑娘给她们撑腰的后果。

但是,毕竟这二位很多本事没有学会,七姑娘还有要依靠她们四个的时候,所以七姑娘也不会太不给她们面子。

就说这近身伺候,白露和彩袖就做的笨手笨脚,七姑娘也不乐意现在就让这二位近身伺候她。

不过却让自己的首饰盒子交给了白露,小兰只能苦笑。

这差事当的,真是憋屈的要命,可是还是只能忍着,谁让她们是奴才,而七姑娘是主子的呢?只有主子挑剔奴才的,绝对没有奴才挑剔主子的。

忍吧,忍吧,除了忍还有什么法子?也许是她们命不好,前世不修,所以今生才会这样。

但是这白露和彩袖想要把她们四个的本事学会,那真是也得看看她们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叶七娘心里自然是已经不相信原来的几个丫鬟了,着重培养和彩袖,新来的白露,她反正是主子,想要倚重谁,谁能有什么意见?以前就是对她们太好了,所以一个二个的都背叛自己,现在她绝对不那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的小孩子啊,真是不得了!

俺发现俺OUT了!

☆、第222章 宝藏?

叶七娘把有血缘关系的白露和彩袖当成了心腹;就是去付氏那边请安,也是渐渐的只带着她们两个。

付氏知道这些事儿,不过对下人的事儿;她还是不想过多的去管。

何况;这白露和彩袖现在还没有做什么错事儿。即使做错了事儿,也是有人会按照规矩惩罚她们的。犯不着她一个当家的夫人还特意关注这两个小丫头。

三奶奶杨氏养胎;叶四娘与叶七娘分着管家,就这样的日子慢慢的安定下来。

转眼这天气就越来越热;叶四娘已经开始把冰库里的冰分派到各个屋子里。

司徒政现在是每天都会送新鲜的果子过来;有时候自己有事儿来不了;也会让人带过来。

而他自己的那个宅子,也已经开始重新休整。

叶二老爷和付氏是想多留叶四娘两年,最好是叶四娘十七岁的时候,再嫁过去。

不过司徒煌却是想着能尽快的给自己的三儿子娶到媳妇,所以很是和叶二老爷磨了不长时间。

还把请钦天监算好的日子,拿了好几个过来,很系统的说明了今年的日子都是好的,而明年没有什么好日子,还不如就顺应天意,今年就把婚事给结了。

“亲家,你也体谅体谅我们这边,政哥儿可是和承修一样大的,如今承修都要当爹了,我这儿子还是光棍一个呢,咱们今年把婚事给弄完了,你说不定明年就可以抱外孙子了?”司徒煌很是可怜兮兮的说道。

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快点娶到媳妇,他这个当爹的容易吗?

虽然有皇太后的赐婚,可是司徒政并不是什么王爷和郡王,所以这婚事,还是这被赐婚的两家,一起商量着办的,只不过是有赐婚的名头,面子上比一般的成婚要强多了。

就是太后,也会给这赐婚的人家送赏赐,女方就会添妆,男方嘛,也会送一些寓意好的喜庆的东西。

叶二老爷却没有心软答应下来,他心里的想法是,连女儿以后都要成了你们家的了,就晚一点儿成亲,算什么?

总之你们家一点儿一不吃亏,别得寸进尺。他养了那么大的女儿,白白的送给了你儿子,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所以司徒煌回去后,直接跟妻子秦氏抱怨,“你说咱们那个亲家,看着好说话的样子,怎么现在跟一块硬骨头一样,我是怎么说都不同意让四娘那丫头先嫁过来。真是气死我了!”

秦氏听了好笑,说道:“人家没有多把女儿留几年都是好的了,你这还说要提前嫁过来,这不是自讨苦吃?”

她要是有女儿啊,也是恨不得越晚嫁越好。亲家那边都是疼爱孩子的人,怎么可能同意丈夫的提议呢?

也是丈夫自己不甘心,非要上赶着去问,这不就遇上铁板了?

这找亲家啊,就得找这样的,一个不疼爱女儿的人家,那儿女当成交换,换取好处的人家,可是千万不能沾惹的,哪怕他们家里再有权势,都不干。

司徒煌说道:“难道,你就不像让政哥儿快点娶亲?”

秦氏说道:“那是当然,不过这也得分情况,明年就明年,也不在乎这一年了。咱们也得为叶家考虑考虑是不是?要是你有个女儿,人家非要让你快点嫁出去,你是怎么想的?”

“谁敢跟老子说这话,老子跟他没有完!”

“这不就得了,所以呢,还是等到明年吧,那时候,咱们准备的时间更多一些,也是对四娘的重视。太后他老人家,肯定更希望看到这样的婚礼。”

司徒煌被秦氏给劝动了,也不再频频的堵叶二老爷了,叶二老爷很是松了一口气。

这位亲家看着是脸皮厚,可是正是因为脸皮厚,人家豁得出去,看似糊涂,其实心里明白。

这样的人往往不会犯什么大错,能很好的在这个世上活下去。

庄子上的大白桃又熟了,庄头亲自过来送。

不过这次他并不是单独为了送东西过来,而是还有别的事情要禀报。

叶四娘隔着屏风听了庄头禀报的事情,安抚了一番。

付氏听闻后,也过来,问叶四娘是不是庄子上有什么事儿。

付氏已经把这个庄子给了叶四娘,所以这庄子上的一切,都是让叶四娘现在在管着。

那庄子上的人也都明白,以后自己的主子是谁,所以也都理所当然的什么事儿都只找叶四娘了。

但是付氏是叶四娘的亲娘,有了什么事儿,还是会操心。

虽然说也是为了锻炼女儿,免得以后出嫁了手忙脚乱的,可是付氏心里还是时刻注意着女儿的事情。

叶四娘笑着说道:“没有什么事儿,娘,你放心,就是庄头说前几天晚上,庄子里好像进了贼。”叶四娘这样说也是为了让娘放心。她想着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当然要自己解决。

“进了贼?那有没有伤着人?东西有没有损失?贼抓住了没有?”付氏也着急出来,好不好的,这只要人没有事儿就好。东西倒是其次了。

叶四娘回道:“娘,庄头说,晚上有人看到有人影,倒是没有伤着人,还不知道是不是眼花呢。

说不定看错了。您看,到现在,真要是出了事儿,也不会是我们一点儿也不知情了。您不用担心,我让人去庄子上看看,说不定真的是看错了。”

好不容易把付氏给说的没有事儿了。叶四娘却让人给司徒政送了一封信去。

其实庄头说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是真的有人进了自己的那个庄子,还带着兵器。晚上有庄子上的人起来解手,所以看着了,吓得躲在了草丛里,等人走过累,才敢起来。

据说有四五个人,都是蒙着脸的。

带着兵器,蒙着脸,一个庄子,能引来这样的人,真是太奇怪了。

更要紧的是,他们似乎并不想惊动庄子上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深更半夜的过来,趁着大家都熟睡的时候了。

那个庄子,主要是环境好,也出产些时令的水果蔬菜,完全是个农庄。这几个人为什么会过来?

不可能是无意中闯进去的,也不可能是自己的庄子上进了不该进的人,所以这几个人才会半夜行动的。

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叶四娘突然想起来,娘曾经跟自己说过,这个庄子,原来是前厉王的别院。最后厉王坏了事儿,所有的东西被充了公,然后付家的人在公家发卖的时候,给买下来的。

按说这公家都已经发卖了,那就是正当的地方,不该有什么不该有的东西吧。

可是这突然出现的蒙面人,让叶四娘觉得这事情怎么就透着不寻常?

该不会又是什么阴谋吧。这还真的说不定了。

叶四娘已经把事情给写在了信上,政哥儿一看就明白。作为女子,这外面的事儿,真的是不能亲自去查,只能让人帮忙。

司徒政作为叶四娘的未婚夫,自然是被叶四娘第一个想起来。

况且那个庄子以后就是他们的产业了,所以司徒政去查,更合情合理一些。

也是叶四娘从心里相信司徒政的本事的,她也把那庄子的来历说了个清清楚楚,虽然知道政哥儿也肯定能查清楚,不过自己说出来,也是能让他更省些功夫。

司徒政接到叶四娘的信,就立刻吩咐人去行动去了。

叶承修也被找了来,听到了这个事儿,就说道:“娘说这个庄子是原来的厉王的别院,别不是有人拿这个做文章吧。”

叶承修不愧是已经中了进士的,看问题还真是犀利。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点。

司徒政道:“这个事儿我已经有些眉目了。是有人故意放出了烟雾,说原来厉王私底下藏了一批宝藏,就是抄家的时候,都没有发现,”

“所以现在我们那庄子就极有可能成了藏宝藏的一个地方?”叶承修觉得这些人真是莫名其妙,要是有宝藏,那还不是早就发现了,还用等到这个时候?

等等,该不是有人故意针对他们叶家,说他们叶家已经暗地里发现了那个宝藏,只是隐藏了起来?

这要是真的被传成了真的,那他们一家子,可就麻烦大了!

厉王这都人不在了那么多年了,还能兴风作浪?

司徒政知道叶承修所想,对也承修道:“不用担心,这事儿没有那么严重,厉王的别院那么多,不止你们那一个,当初付家买了那别院,是公家出面卖的,要是有事儿,当初的衙门也是有问题,你们也不是主要责任。况且这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以前从来没有提起过,现在却有了这个传言,是真是假,只要好好查查,就知道是谁在暗中搞鬼了。”

叶承修却不那么乐观,总觉得这个事儿,像是对着他们来的,而且还有舅舅家里,因为那个别院是当初自己的外祖父买的,如果真的有别院宝藏,那么要是皇上信了,岂不是对自己的舅舅就有了猜疑?连他和爹都有了嫌疑,这到底是谁散播的谣言?难道是和舅舅不合的人故意这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25个字送积分那,有需要积分的,多写几个字,就可以了!俺是很乐意送积分的。需要的可以写一下要积分。

☆、第223章 戏剧化

只是这谣言也只是谣言;能引得人们过去,也肯定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叶承修想着,以后会不会是一批不断一批的人去自己家的庄子上找宝藏;那还怎么得了?

“政哥儿;这事儿,我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这些东西的。

只是我不明白的是;以前那厉王犯事儿的时候;都没有这种说法,为什么这隔了几十年了,偏偏又有了这种说法,你不觉得很怪吗?我想,会不会是有什么人专门针对我大舅舅,或者是针对我爹的?”

政治上当然对手,有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人的,只要皇上对付家起了疑心,那么这些圣恩就不复存在,甚至有可能带来莫大的灾难。

“我会好好查清楚的。不过目前看来,这种说法也只是才传开,你们和平时一样就行了,别做什么改动,如今是一静不如一动。”

叶承修点头,政哥儿说的有理,他们本身就没有发现什么宝藏,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听了点传言,就开始慌手慌脚的,那么本来没有的事儿,别人也怀疑了起来。

这边叶家保持和以前一样,就连叶二老爷也知道了这事儿,但是如平常一样,不过这京城里,私底下却有人暗地里传开了。

叶二老爷知道,这事儿,只要皇上不信,别人怎么说,那也是不起什么作用。

只是到底觉得这叫什么事儿,和大舅哥付仕林说起这事儿的时候,付大舅道:“无稽之谈,什么宝藏?根本没有的事儿,让大妹那边别慌,这个庄子是当初公家出面要卖的,咱们手续正常,合情合理,绝对不怕这等谣言。如今咱们反而不能轻易做什么了,皇上肯定比我们更早知道消息,现在也没有找我等问话,想来是心里有数的。”

如果就因为这种谣言,就要把臣子们给清算了,那这要清算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

而皇宫里,皇上看了这暗中递过来的折子,都是弹劾付仕林的,说他自己私藏本来属于国家的财产,明面上是一片忠心耿耿,内心却是自私小人。

皇上看了这些折子,不由的在心里噗笑。

然后招了司徒政过来,别的什么都没有说,就让他看了这折子。

“看完了没有?”皇上问道。

司徒政垂首,“已经看完了。”

“有何感想?”皇上继续问道。

司徒政正色道:“全是无稽之谈,无凭无据,这些人就能上折子污蔑,实在是不配做这御史。”

皇上却道:“御史都有风闻而弹劾的权利,他们这样也是尽职尽责。”

御史上了弹劾的折子,然后皇上会让被弹劾的人自辩,若是还不能,就要让大理寺的官员亲自去查了。

所以有时候,这御史也是很让人忌惮的事情。他们就像一把刀一样,随时盯着你家,这样也起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御史是有风闻而弹劾的权利,可是却不是什么事儿都能随意弹劾的,如果这御史和对方有仇,随便编排一些事情,岂不是对方就要受到监管?这对人不公平。何况,臣也查了几十年前的卷宗,那厉王要是真有那宝藏,也不至于还要暗地里给人放高利贷了。”当初厉王的一条罪责,就还有这一条,虽然是附加的罪证,可是既然上了卷宗,那就是事实。

“朕经常跟你说,办事不能有所偏颇,你今天着相了。”皇上的意思是说,司徒政因为和付家现在已经有了姻亲关系,所以在这里袒护付阁老了。

“皇上,举贤不避亲,更何况臣说的是实情,难道就因为对方是和臣有姻亲关系,就只能为了表现自己的大义和公平,说对方是不对的?

这样的事情,臣却觉得做了得不偿失,一个连亲戚都不能维护的人,还指望他能对谁好呢?更何况,付阁老等人在此事上,确实是无辜的,如果连这样,都不能替他们说几句公道话,那臣这样的人,也太让人寒心了。”司徒政不卑不亢的说道。

皇上静默了半响,突然笑道:“好,朕希望你以后也保持这个本心不变。但是朕更希望你,在亲戚犯了错的时候,也能做到公平公正。说说吧,都查到什么了?”

原来前面的都不过是废话,皇上当然更相信事实证据。

当然,他更不相信什么宝藏之说。

那厉王当初还是自己当王爷的时候,亲自抄的家,如果说抄家的时候,忘了搜出那个宝藏,那岂不是说,自己这个抄家的头头办事不力,是个睁眼瞎?

这背后散播谣言的人绝对是个蠢的,不然怎么就考虑不到或者是查当时抄家的人是谁?

哪怕现在就是厉王以前有个宝藏,也只能说没有,不然就是不给自己这个当皇帝的面子。可叹,自己的这几个御史也只是些头脑发热的人,完全想都不想,就能被人鼓捣着来上折子。

不过这折子,他想让它们在众人面前出现,那就出现,想让它们从来没有出现过,那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付仕林家里如果真有宝藏,他的人早八百年就已经知道了,还用等到这个时候才发作?

那厉王真的有什么宝藏,也不会到最后被拿下了,宝藏?哼,真是好笑。

司徒政说道:“臣查了一些头绪,和荣郡王府的司徒敬有些关联。”

皇上自己顿了一下,说道:“你说的是那个娶了叶家三房姑娘的司徒敬?”不是皇上不清楚这些子侄,而是因为宗室人太多,能让皇上记住的人实在是太少。

这位能记住司徒敬,还是拖了司徒敬他老丈人的福,原来皇上早就定下了让叶士英接任吏部尚书,结果出了那种事儿,还是叶士英的亲弟弟弄出来的。

皇上当时就让人查了这个叶三老爷,顺便就摸清了司徒敬和叶三老爷的关系。

皇上自己都觉得可笑,“看来,这姻亲之间,也不是都如你一样,这么仗义执言了。”这不,还有一个暗地里搞鬼的,把人陷入危险的境地。

皇上对这些事情早就看得多的多,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了。

想着政哥儿查的倒是和自己的人查的一样了。

司徒政倒是没有接话,皇上拍了拍手,突然就出现了一个人过来,跪在地上,皇上对司徒政说道:“以后朕的这些人都交给你了。至于如何驾驭,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皇上竟然把自己的暗卫交给了司徒政,饶是司徒政一项镇定,如今也有些吃惊了。

按说,这些人也是该以后交给六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