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门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没有别的营生,以后可怎么办?”

付氏道:“你好好打理自己的嫁妆,不要荒废了就成,元娘啊,你如果有什么话就直说,不用这样的。”

付氏阅历深,知道这个大侄女儿不是光来找自己诉苦的,绝对是有别的原因,她就直接问了。

叶元娘脸色一下子通红,说道:“什么都瞒不过二婶,其实是这样的,我想在京城里开一间海鲜干货铺子,不知道二婶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

付氏听了说道:“你做的生意,我跟着就不像话了,而且你二叔的职位还没有定下来,我更是要小心谨慎,不过二婶跟你说一句,在京城,这好铺子不好找,那种位置好的,早就被人占了去,且背后都是有靠山的,咱们京城离海边也远,这卖海鲜,成本就高起来,你还是考虑考虑。”

叶元娘听了,然后说道:“多谢二婶提醒,我回去再好好想一想吧。”

叶二老爷听说侄女儿过来了,问道:“她在婆家过的还好吧。”

付氏道:“还可以,不过是人比较多,相互有些小矛盾。”

叶士英听了倒是没有说什么,这嫁过去,大概都是这样,就是在官场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保龄侯府人口众多,如果是他自己的女儿,绝对不会把她嫁到这种人口复杂的人家里去。

但是元娘有自己的父母,这婚事自然是大哥和大嫂做主,他也没有资格说什么。

“对了,元娘似乎想要我和她一起开海鲜干货铺子,我这当长辈的,哪里和她争这些利,所以就拒绝了。”付氏说道。

“大哥大嫂不是给了她嫁妆吗?干什么还要出来做这个?京城的铺子是那么好做的?”叶士英皱起了眉头。

“小辈的想法不一样,咱们也别多说了,这日子是自己过的,冷暖自知。何况还有大哥大嫂他们呢。”付氏劝道。

叶二老爷点头,这话说的是,这些内宅的事儿,交给妻子他放心。

而叶士英以后的任职也已经定下来了,真是留在了京城,是在吏部,直接成了吏部侍郎。正三品,一下子从正四品升了两级,还是留在了吏部。

不过吏部现在可不是最热门的部门,因为上头还有内阁,吏部也只能任从三品以下的官员的官职,从三品以上的都得经过内阁讨论了,然后有首辅交给皇上,皇上御笔批了才能发放文书。

吏部的一个侍郎因为丁忧,所以就空了出来,当初很多人都盯着这个位置,结果被叶士英给拿下来了,这里面肯定有付大舅的功劳。

举贤不避亲,何况叶士英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天子门生,在外面也做了十几年的官员,考绩都是优,所以让他当这个吏部侍郎,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52章 爆发是个问题

只不过这任职要在春节过后才下达;所以叶士英只是和妻子付氏说了,让她心里有个数。也是让妻子放心的意思。

付氏自然知道在事情落定之前,不能说出去的免得除了变数;到时候成了笑话了。

不过到底是有人知道了音信;就陆陆续续有人过来,打着付氏刚从外面回来,要叙叙旧的旗子,这关系就走动上来了,不过大部分都是家里有人当官的。

叶三太太贾氏就羡慕的不得了;自家的男人不争气;天天花天酒地的,还得自己把持着家;不然自己的嫁妆都要被他给用完了。

“大嫂,这人也不能太偏心是吧,我们这屋里的孩子们只做了两身衣服,为什么二嫂屋里的就做了四套衣服?虽然我们家不成器,可是到底是大哥的亲兄弟,不能区别对待啊。”

贾氏从针线房那边得了消息,就有些忍不住了,这大嫂做的也太过分了。哪里能这样对待?

叶大太太佟氏说道:“二弟妹家他们是才回来的,没有赶上做冬衣,当初我们各自给孩子们做了两套,这次不过是和当初的添上了,三弟妹说我偏心,这我可不敢承认。”

贾氏听了不满意,不过到底现在不敢发作了,好像这次回来,老太太对二房多了包容。

虽然知道是付家的原因,但是有事儿没事儿她都要闹一闹,因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然不被活活的给欺负死?

“三弟妹如果觉得我真的不公平,那么就请老太太过来,让她老人家来说说,我这样做对不对?”

“你和二嫂是一伙儿的,我说不过你,得了,既然这样,我就吃些亏吧,谁让我们这一房没有本事呢?”贾氏自己说了这番话就走了,把叶大太太给气得,这家当成这样,也真是窝囊,一个弟妹都敢对自己指手画脚的。

也是老太太惯的,不然这贾氏敢这么嚣张?搞的长幼不分的!

叶大太太也想和付氏联手,把这贾氏给弄下去,不过想着老太太对他们大房和二房,还是偏向大房一些,不然也不会为了自家的爵位操心了,要是这联合付氏和贾氏不对付,那么老太太知道了,肯定饶不了自己。

算了,为了爵位,她忍了!老太太毕竟是自己儿子的亲祖母,也是有一颗为自己儿子打算的心。

转眼就到了腊月底,因为现在不是叶四娘他们这一房的人管家,所以很是清闲,大太太佟氏是忙得很,所以把儿媳妇卫氏也带上了,付氏也懒得插手,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那就是你的问题了,还不如就当个甩手掌柜。

就是到了年尾的时候,处理自己嫁妆一年的出产,当然外面见管事,也是让丈夫去见的,叶士英也同时把叶承修带上,是培养他处理这些庶务的能力。

毕竟以后要撑起他们这一房的,这种事儿了解的越多,以后对他越有好处。

付氏现在不管家了,担心的是叶四娘以后不会管家,虽然在外面教过她一些,但是如今丈夫要在京城了,分府另住是不可能,总不能盼着老太太过世吧,所以在处理自己名下的铺子的时候,也会把叶四娘带在身边,并且芷清院上上下下的人也有好几十个,从小处见大,领着四娘学会去领悟。

每年腊月的时候,都用从礼部分发给各个功勋之家的御赐之物,长安伯府还是有爵位的,所以叶大老爷叶士廉早早的就穿上了伯爷爵位的衣服,去礼部把东西给领了,也不过是五十两金子,用御赐的袋子装着。

金子可以留下来用,但是这御赐的袋子要烧给祖宗们知道。

这都是长房长子长孙们办的事儿,叶士廉和大爷叶承庆就去祠堂烧去了。

长安伯府每年也有各个庄头过来送一年的收成,这些除了银子外,另外的出产,自家留一部分,然后剩下的都要分给旁支的族人。

这天早早的就有叶家旁支的族人过来领东西了,对长安伯府来说,是看不上眼,可是对他们有些旁支来说,可就等着这些来过年呢。

当然,不可能每家都有,有正当差事的,是不能领的,只有那些家里困难,屋里也没有个正经营生的人才能过来领。

叶四娘见到自家娘这边有个穿着青色棉布褙子的一个妇人领着两个小姑娘过来了。

付氏笑着说道:“四娘,还不见过你四婶子。”

叶四娘虽然不太记得这位四婶子了,不过看娘对这位四婶子态度很好,所以就恭恭敬敬的给她行了礼。

那位四婶子忙把叶四娘扶了起来,“二嫂子,你这二姑娘都长这么大了啊。”

付氏笑道:“可不是,一转眼就这么大了,你们家的婉儿和宁儿也都大了啊。”

“只愁生不愁养。”四婶子也笑道。

叶四娘把婉儿和宁儿带到自己的跨院,宁儿看了说道:“四娘,你这地方好大,我们一家子住的都没有你这地方大呢。”

婉儿立刻扯了扯宁儿的袖子,让她别随便说话。

叶四娘笑道:“要是你们喜欢,到时候来找我就好了。你们住的离这里不远吧。”

宁儿听了高兴,不过婉儿却说道:“等我们回去,问问娘再说吧。”

好吧,叶四娘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邀请别人过来是礼貌,不一定人家肯定要过来的。

只是叶四娘有些好奇,这位四婶子和自家娘为什么关系挺好的呢?好像比大伯母还有三婶都要好的多了。

难道真的是没有利益就没有纷争的例子?

徐妈妈后来告诉叶四娘,原来当初自家娘生二姐的时候,遇到了难产,当初老太太直接说保小不保大,叶四娘的爹当初在书院读书,没有来得及回来,最后还是这位四婶子症候啊在这府里,知道了这个事儿,就赶紧让人给自家的爹递了消息,后来自家爹和老太太据理力争,一定要保大,最后才母女平安的。

估计那个时候起,老太太更是不喜欢付氏了,连带的不听话的叶二老爷也不被喜欢了。

在叶老太太的心里,叶家的子嗣更重要,且是叶二老爷的第一个孩子。

儿媳妇没有了,可以再娶,所以叶老太太觉得孩子更重要。

但是叶二老爷毕竟是和付氏做了几年的夫妻,这感情也是有的,比起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婴儿,自然是大人重要,孩子没有了可以再生,所以他坚决的要保大。

也幸亏他说保大,这才大人和孩子都平安。

要真的是保小不保大,那这大人肯定最后是流血过多而亡的。毕竟是那么残忍的做法。

而且这位四婶子虽然家里条件不行,但是不像别的人一样,喜欢占小便宜,这次过来,也不过是因为好久没有和付氏见面了,所以带着两个孩子来看看付氏。

“婉儿姑娘年纪大一些,懂事一些。宁儿姑娘活泼一些,不过都是一眼都能看穿的人。”徐妈妈说道。

是啊,比起自己的那位三姐姐,简直是不能比!

上次说到于茵的事儿,叶四娘还以为这位三姐姐不提了,结果过了一顿时间,自己给祖母请安的时候,祖母竟然还问了自己这个事儿,然后让自己把人请过来,多谢于茵在汝州对她叶四娘的照顾。

真是能扯,这都能算上照顾了,最后还是叶四娘的娘付氏过来解围,才算是打消了老太太的念想。

这期间叶三娘根本就没有说一句话,但是如果不是叶三娘想见于茵,绝对不会利用老太太来逼着叶四娘的。

虽然叶六娘的脾气不怎么好,但是比起阴险的叶三娘也要好多了。

就这事儿后,叶三娘见到叶四娘还笑呵呵的打招呼,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叶四娘只能说,这位三姐姐是个人才,大大的人才!

现在没有二姐姐提醒自己,不过她已经知道小心谨慎了,时间在过去,人也要慢慢成长。

转眼就到了腊月三十,叶家的人包括旁支都要去祠堂去磕头供奉祖宗,叶四娘也随着众人排在叶三娘后面跪下磕头,一道道的菜上上去,远远的只看见几位祖宗们的画像。

而拜完了祖宗,叶老太太就留着她这一杯的几个老妯娌一起看戏聊天,等着子时守岁。

叶四娘这些小姑娘就只能陪着这些奶奶辈的人,听她们说些积年的旧事。

“这是士英家的四娘吧,过来给叔祖母看看。”不知道是哪一房的叔祖母了,叶四娘被叫了过去,那位叔祖母就对搂着叶三娘的叶老太太说道:“大嫂可真是比我们都有福气,不仅儿子儿子有出息,连这孙女也是一个比一个长得俊,我们都说三娘是个好的了,现在看看四娘,似乎更好呢,我啊,看着就喜欢的不行,恨不得带回家去去呢。”

叶三娘笑着低下了头,叶老太太说道:“不过是小孩子,长得得人意了,女孩子长相倒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端庄贤淑,咱们这样的人家的姑娘,以后都是给人当正房的,只要这样就足矣。”

叶四娘听了大怒,这话是什么意思?别人夸了你另外一个孙女几句,把叶三娘给比下去了,你就要糟践自己的另外一个孙女了?说什么长相不是重要的,端庄贤淑,你老人家的意思是说她叶四娘不端庄贤淑了是吧。

你到底是怎么当祖母的啊,说另一个孙女不好,你老人家就有面子了?

叶四娘气得恨不得直接过来辩驳,把这老太太给说的是哑口无言,让她以后再也不敢说自己的不是了。可是憋屈的是,这个场合,她还真不能顶撞自己的祖母,这么多人都看着,听着,要是自己顶嘴,那所有的不是都是自己的了!

☆、第53章 做点该做的

叶四娘诅咒这个该死的社会;诅咒这长辈不像长辈。还不能为自己说一句公道话,

那位叔祖母听了叶老太太的话,就有些尴尬了;她真的是要夸一夸叶四娘的;可是这叶四娘的祖母还真是不给面子,宁可让叶四娘丢了脸面,也要碰着叶三娘。

这人心真是太偏了,简直让人无话可说。

又觉得叶四娘有些可怜,被自己的亲祖母这样说。

“大嫂这话我可不敢苟同;虽然说端庄贤淑重要;可是咱们这样人家出来的姑娘,哪一个不是端庄贤淑的;谁人不夸,既然咱们家的姑娘都有这个好品行,那么在这个品行之上,长得可人意,岂不是更好?四娘啊,我们这边都是一群老骨头,你们不用陪着我们了,越做越闷,你们都自己去玩吧。”

有人给自己解围,叶四娘心里感激,这位说话的是二房的叔祖母杨氏,和叶老太太是堂妯娌。她的两个儿子也都是有官职在身的人,虽然品级不大,但是也不指望着这长安伯府接济,最重要的是,杨氏的父亲曾经是帝师,虽然已经过世了,可是当今皇上对杨家也很有恩宠,所以杨氏是一点儿也不怵这叶老太太邱氏。

要不是因为今天大家都要来祭祖,她才不会留在这里看这邱氏的脸呢,也好意思,为了一个不成器的老三的女儿,下使劲儿的下自己另一个儿子的女儿的面子。

简直是太不像话了!以后让她后悔去吧。

叶四娘从那憋屈的地方出来,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这要是在现代,她肯定不管不顾的就要说道说道了,可是该死的礼法!该死的对方是自己父亲的亲娘!

你要是这样对待她,那就是大逆不道,你是要被谴责的,而她能对你又骂又打,谁让你是晚辈?谁让没有她就没有你?

“姑娘,我娘说,新年头一年不能伤心,不然这一年都会不高兴的。”青枝不知道怎么劝好。这事儿就是那几个老太太平时看不顺眼,所以才相互给对方难看,可是管自家姑娘什么事儿啊,还有老太太,怎么能那样啊,作践自己的亲孙女,她就很开心吗?

叶四娘听了突然就笑了,说道:“现在还没有过子时,还是旧年,我把不开心的事儿,都放在旧年了。”心里对自己说,这些憋屈,她早晚都要找回来的。既然不能正面,那就从侧面再侧面!就不信不能出了这口气!

“真没有用,你就这么憋着?”正在独自在花园子走着,叶六娘从后面赶过来,来了这么一句。

“那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叶四娘问道。

“你就该当场给说过去!让我不痛快,那么大家都不痛快!”叶六娘赌气说道。

“那这样之后,我爹和娘就会被人说成是教女不言,跟祖母顶嘴,然后今天各房的人都来了,我这个臭名声在各家都传开了。然后我娘更是要被我牵连,你觉得我当时那样出口气,就真的是出口气了?”叶四娘反问。

叶六娘被说住了,是啊,如果当时真的闹开了,今天可是除夕,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可不是平时请安,闹来闹区,也是自己一家人知道,让大家都知道了,这当小辈的都没有好果子吃!

“哼,你不会把三娘也给说一说,还不是因为她才这样?“叶六娘不服气的说道。

“长安伯府的两个姑娘,在除夕夜相互诋毁,或者一方诋毁另一方,这样传出去好听啊,把你们也都牵连了。大家只知道是长安伯府的姑娘,谁知道具体是哪一个?“叶四娘说道。

倒也是,她可不想自己的名声被别人给坏了。这么说,就只有忍气吞声了?

叶四娘心道,自己这次忍着,只要是知道这次事儿的人,都知道是谁的对谁的错,那么被人说的,也就是自己那位好祖母了,以前她在自己这府上偏心,别人也只是道听途说,可是现在这么多族人的面,她明目张胆的偏心,

以后舆论就会站在他们这一边了。

叶六娘被噎住了,“活该你被人说,算了算了,我也不管你了!你就被叶三娘给欺负死吧,她那种人,就是口甜心苦,背后给你捅一刀你都不知道的。”

而得到消息的付氏,这把指甲都掐进了肉里,这次四娘这个亏是明显的吃定了!

这就是亲祖母,别人还没有糟践孙女,她就开始了,在她的眼里,就三房的孩子是个宝,剩下的都是连草都不如了!

她身为母亲,不能给女儿出这口气,简直是枉为人母!

但是现在她必须当成没有这个事儿,

这不然就是她的不对!也不知道四娘这个时候怎么样了。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幸亏二婶帮着说了几句,不然自己的女儿还不被人说成什么样?

连亲祖母都说自己的亲孙女不行,别人会怎么想?这个该死的老虔婆!

既然你不把我的儿女当人,那么你当成人的儿子和孙子孙女,我一定要让你好好的尝尝这个苦头!

叶四娘吹了风,整理了心情,又回去了,不过叔祖母杨氏却让叶四娘在自己身边,让四娘给她端茶,晚上上了夜宵,也是亲自给叶四娘夹。

杨氏对大家说道:“四娘这孩子老实,我就喜欢这样的,四娘啊,等有空了,跟叔祖母一起去杨家好不好?”

大家听了都羡慕起来,这杨氏还没有带过别房的人去杨家呢。杨家的老太爷是帝师,如今府上的爷们也都出息,杨家有学问的人也多,是明显的书香门第。

人家皇上都恩宠不断呢。天地君亲师,虽然杨老太也不在了,可是杨家人却在京城过的很好。

叶四娘说道:“多谢叔祖母,不过这事儿我要跟父母提前说,才能给您答复。”

“看看,这孩子,多懂事儿!”要是别人可不听到是杨家,都忙不迭的答应下来了。

刚才因为无心之过让叶四娘被亲祖母说的那位叔祖母也点头,“四娘这孩子真的是很好。二嫂啊,你到时候也把我家的几个丫头带回去呗。”

杨氏笑道:“你家的人太多,我都带过去,岂不是把杨家给吃穷了?到时候我娘家的人还真是要把我赶出去呢。”

那位叔祖母也就是一说,要是杨氏答应了,那自然是好事儿,不答应,她也不勉强,因为这央视的脾气也很怪,大家轻易不敢得罪她。

不过今天她能提这四娘解围,倒是出乎意料。毕竟杨氏对这伯府的人和事儿都不掺合的。

当初这邱氏还找到杨氏,想要杨氏借助娘家的关系,把叶家的爵位给传下去,被杨氏给拒绝了,说自家没有那么大的本事,邱氏都气得不行,随后还不和杨氏来往,不过几年前这又恢复关系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杨氏不好惹的。

叶老太太邱氏看着大家都围着杨氏问杨家的事儿,心里就不高兴,这杨氏不就是有个好娘家吗,有什么得意的?她可是伯府的太夫人,品级比这杨氏要高得多,这杨氏只不过嫁了自己丈夫的堂弟,还什么官职也没有的,有什么好得瑟的?

自己的儿子可是伯爷,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围着杨氏转呢?

“四娘,到祖母这里来!”叶老太太对叶四娘说道。

大家听了这话,都朝叶老太太这边看来,叶老太太心里得意,四娘再怎么样,也只是自己的孙女,别人就是在怎么样,自己这个当祖母的还不是叫了就过来?

叶老太太拉着叶四娘的手说道:“我这孙女也是个好的,她大舅舅家,付家,你们知道吧,付家舅爷入阁了。”

“祖母,我大舅舅没有入阁呢。”

虽然说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年后大舅舅就要入阁了,可是现在不还没有?叶四娘对这个祖母真的是太无语了,肯定是想和叔祖母比一比亲戚,所以倒是把付大舅给拿出来说事儿了。

你刚刚把人家的外甥女说成是那样,现在还拿人家吹嘘,叶四娘知道叶三娘的厚脸皮遗传自谁了。

“那不是早晚的事儿?四娘啊,刚才祖母可不是说你的,你是我亲孙女,我怎么会那样说你?也就是有些人故意歪去想挑拨离间,你可不能上当受骗!”叶老太太说道。

你老人家刚才说的意思,谁听不懂啊,现在说这个有意思吗?

叶四娘说道:“我当然知道祖母不是说我,毕竟大家都是姓叶的,我被人说不好,还不是叶家的姑娘不好?到外头,也只是叶家的姑娘的名声受损。毕竟谁知道叶四娘是谁?人家只会说叶家的姑娘如何如何的不好,祖母,各位叔祖母,我说的是不是?”

受了憋屈,但是要想办法补救,既然不能向始作俑者报复,那就把损失减少到更低。

她这话也就是告诉大家,别以为你们觉得我的名声不好听了,其实是叶家姑娘的名声都和我息息相关,你们要是真的嘴长,把这事儿给说出去,那么你们的女儿,孙女,肯定也跟着倒霉。

要是你们不怕,那就尽管说去。到时候叶家的姑娘的名声都不好听了,叶氏族里会饶得了谁?只有和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才会让人闭口。

而且不用非常手段,她们都会保守这件事,并且还会监督别人说出去。

☆、第54章 拜年去吧

这个社会是有很多不合理的规定;但是有些规定用好了,也对自己有利;比如这连坐,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相信今天的事儿,就是一切没有发生了。不然大家跟着倒霉,

杨氏暗赞,这四娘不错;懂得反败为胜,懂得利用大家都是叶家的人。这事儿也就化于无形了。

叶老太太目瞪口呆,不过反应过来,也忙说道;“对啊;四娘说的对;我们叶家姑娘的名声可容不得一点儿闪失。”

其他的人也都点头,她们当然不会说出去的,那些原本还想当成笑话给别人说的,想着自己的女儿或者孙女,也不好说了。

而叶老太太是怕别人说她偏心眼,对付自己的孙女,所以刚才才和叶四娘那样说,现在见大家都不会说这事儿,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而叶四娘却在心里说道,虽然大家不说自己了,可是祖母你老人家偏心的事儿,可是在大家心里都落下印记了,这可怪不得她叶四娘,是您老人家自己作的!

叶三娘这个时候主动过来,拉着叶四娘坐在了自己旁边,笑着说道:“四妹妹,等会儿咱们一起去看烟花吧,可好看了。”

“对对,你跟你三姐姐一起,你三姐姐特别会照顾人。”叶老太太立马说道。

要是会照顾人,刚才这叶老太太说那种话的时候,这个三娘怎么不出来为自己的妹妹说一说?几个年老的妯娌都在心里说,这个邱氏,真是太偏心眼了,时刻不忘说这三娘的好话。

也是,为了三娘,能诋毁四娘的,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邱氏家的老三是个浪荡子,这谁不知道啊,说起来都是邱氏给宠坏的。

慈母多败儿,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或许一辈子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叶四娘说道:“我去看看八妹妹吧。”对于叶三娘这种虚伪的人,叶四娘还真是不顺着她的意思,反正八娘是自己的妹妹,比三娘亲一些,她就是去八娘那边也合情合理。

叶四娘找八娘去了,叶三娘笑了笑,对大家说道:“四妹妹对八妹妹很好啊。”

这话没有人回应,因为这时候子时的钟声已经敲起,从鼓楼那边传来,新的一年开始了!

外面各家的鞭炮声,还有放烟花的声音,都热闹起来。

小孩子们都喜欢这种热闹,最喜欢看得就是烟花,有的就去了府上看戏的楼子上,这种戏台有两层,看得更清楚和更远一些。

因为叶老太天,叶大老爷,叶大太太初一一早要进宫去朝贺,所以大家守过夜了,也都陆陆续续的坐车回家去了。

叶二老爷的品级不到能上朝拜贺的地步,所以家里的事儿就暂时交给了他。

送这些旁支的老太太们回府,不安排好了就容易被人说。

叶四娘也没有等到爹娘回来,实在是困的不行,然后徐妈妈就伺候她先睡了。

第二天一觉醒来,都已经大天亮了,叶老太太他们早就去了宫里,是叶大爷叶承庆带着护院和家丁护送过去的。

而叶四娘起来后,船上了新衣,让绿芍给自己梳了个喜庆的头发。

就去芷清院的正院给爹娘拜年了。

到的时候,爹娘都已经坐在正堂了,而三哥叶承修也都已经站在了爹的身边,看来是第一个过来拜年的!不知道他得了多少红包。

早有丫鬟在地上放了一个跪垫,叶四娘在规定上跪下,喜庆的话就脱口而出,其实她更想说的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样听起来也诙谐一些。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爹娘都是喜庆中带严肃的,特别是爹,那可是个正板的封建大家长,初一的时候,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

接过了爹娘给的红包,她和三哥一起等着七娘和八娘还有三个姨娘过来给爹娘拜年。

然后大家就一起吃饭。吃完饭,等到朝贺回来的叶老太太等人,付氏就要带着几个孩子们,去附近的人家里去拜年了,柳树胡同都是住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邻居,大年初一男人们或者还要去给上司拜年,女人们就是给街坊四邻还有族亲们拜年。

等叶老太太,叶大老爷他们回来,叶四娘几个就去颐景堂给老太天拜了年,不过老太太这天不亮的就去朝贺,精神及其疲惫,勉强的接受了儿孙们的拜年,就让他们各自下去了。

兵分两路,付氏就带着叶四娘她们几个出去拜年,叶二老爷则带着叶承修去同年或者同僚之间拜年。

去了那位杨氏叔祖母家里,虽然他们的房子没有伯府的大,但是看起来很精致,是他们自己买的,离叶家族人住的也近。

甭管关系好不好的,一个族里的人都喜欢住在一起,这样也是防止被外人欺负的意思。都隔不了几条街。

叶家的伯府是御赐的,不过后来这伯府的人渐渐的把周围的房屋也给买下来了,就地分给了分出去的族人,这上百年下来,也形成了规模。

最要紧的是原来叶家就是京城人士,不想别人家,祖籍还是别处,所以赐房子的时候,原来的皇上也是就近原则,赐到了叶家老宅附近。于是这一片儿就成了叶家的集聚地。

叶四娘算了算,还有好几家都是出了五服的亲戚了。

但是都是一个老祖宗,要看这关系,估计得看族谱了,实在是人口众多,有的一把年纪了,但是却是晚辈,而有的还是个小孩儿,但是架不住人家辈分大,你就得尊称长辈。

杨氏见到付氏几人很高兴,她身边也有媳妇服侍,不过和两个媳妇说话也很和蔼,不像自己的祖母,喜欢端着架子。

“士英媳妇啊,你们这都已经在京城了,到时候多过来婶娘这边串串门,和你们的妯娌说说话。”杨氏说道。

付氏忙道:“只要有空,侄媳妇一定会过来的。”

杨氏在付氏离开后,对两个儿媳妇说道:“这伯府的老太太想不开,看看士英媳妇,多好的人那,就是因为她偏心,弄得都离心了。不过看士英媳妇倒是没有被磋磨的愁眉苦脸的,这才是好呢。”

很多媳妇被婆婆以打压 ,那就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