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湖美田-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该说的话都说了,到底该怎么做,还得要秋菊自己拿主意,李氏便告辞而去。

离开顾何氏的大屋没几步路,后头一个声音叫住她:“老2家的,你等等,我有几句话要问你哩”

分明就是顾何氏的声音,李氏转过身一看,自己猜得分毫不差,心里不由得有几分诧异。顾何氏若是有话同自己说,在屋里就可以直接对她说了,为何要这么鬼鬼祟祟地跟她到了外边,才喊住自己呢?

略一思索已经明白过来:顾何氏必是有想瞒着别人的话要问。于是含笑立住脚步:“不知娘要问什么话?但说无妨。”

顾何氏清了清有些沙哑的喉咙:“我想问问你,你和秋菊嘀嘀咕咕地说什么呢?”

“啊?哦,就是随便闲聊呗,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李氏没有得到秋菊的首肯,暂时不想把与虎子有关的事情告诉顾何氏。

顾何氏不满地瞟了李氏一眼:“看看,还真以为我老糊涂了呀?我眼不花耳不聋,你们说的话,我可是扫到了两句。说吧,别瞒着我,虎子是谁?”

李氏大吃一惊,她和秋菊说话的时候,还真没提防顾何氏会偷听。这会儿到底是对她说实话好呢?还是不说?心里正迟疑呢,顾何氏便端出婆婆的架式来:“怎么,我是秋菊的亲娘,我会害她?这事儿瞒着我做什么?由此可见,平常你们都是怎么不把我放在眼里的我估摸着瞒着我做下的事,还真不少吧?”

慌得李氏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娘,我哪敢呀再说也没有事要瞒着您的。这秋菊的事我告诉您是没啥问题,这不是怕秋菊到时候怨我嘴快,爱学舌吗?”

“那你说就是,我又不是秋菊的后妈,她瞒着谁也不该瞒着我的”顾何氏不容分说地一挥手:“别耽搁时间,说吧”

李氏被顾何氏催不过,只得把秋菊和虎子的交往,一五一十地学给顾何氏听,又把自己和顾守仁对虎子的看法说了一遍,末了说:“我可是竹筒倒豆子,什么都告诉您啦您要是得了空啊,还得劝劝秋菊,让她别死心眼子,虎子不错的一个小伙儿,过了这村可就没那个店了今儿个那花生和芝麻,就是他托我送给秋菊的”

顾何氏点点头:“我说呢,你们家也没种花生和芝麻,哪来这么些送我们的嗯,你这话说得在理儿秋菊是个和离的,加上也不能生养,就是有人上门求亲,保准是些死了老婆,拖着一大堆鼻涕娃的那种。这虎子比较起来,算是个好的了。对了,你啥时候安排他来见见我,我经过的总比你们多些,让我看看这人,到底能不能把秋菊托付给他的”

李氏侧着头想了想,这也不是什么难事;虎子从秋菊那儿碰了一鼻子灰,让他走走顾何氏的路子,指不定还有希望。于是答应道:“既是娘这么说,那我找个机会同虎子说说”

“唉,你以为我不为秋菊操心啊,她还能一辈子跟着我过?我又不能长生不老,到时候两眼一闭去了,看她怎么办”

李氏连忙说:“娘,您说些什么呀?这腊月里头,可不作兴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顾何氏也觉得了,连忙啐了两口:“不说这个啦才站着说了一会子话,脸都冻僵了,这天儿还真是越来越冷哈得,你也快家去吧,我找着机会便好好疏导疏导秋菊这丫头”

“可不是吗?小寒大寒,冷成冰团。那我回去了,娘您也快些进屋里暖和暖和”李氏跺了跺脚,把手掖在袖筒里,低下头急急朝自家的方向走去。

她一边走一边琢磨,顾何氏知道了这事也有好处,起码她是希望自个儿闺女下半辈子有个倚靠的,而不是象有些不开化的老顽固一样,觉得女儿改嫁是件丢人的事情。这么一来,她肯定会劝着秋菊接受虎子的情意。这也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结局李氏一进屋,几个女儿都围上来,秀菱帮李氏拉凳子,秀莲帮李氏倒了杯热茶,秀萍则把火盆的火拔了拔,一股热气直冒出来。

李氏很享受地坐在凳子上,喝了两口热茶,秀莲又把茶碗接过去了,李氏便伸出手在火盆上烤着,觉得连心都暖热了,谁说闺女不好的?生儿子是名气,生女儿是福气哩顾守仁坐在一边瞧着李氏笑:“你瞅瞅回来这架式,倒象个家财万贯的地主婆似的有人服侍着”

李氏一昂头:“我享的是女儿的福呢你眼热个啥?”

秀莲打断她娘的话说:“娘说说,秋菊大姑是什么反应?和不和虎子叔好呀?”

李氏就叹了口气:“唉,别提了说来说去那两句话,竟是认了死理儿啦我算是明白了,这人要是进了牛角尖啊,怎么钻都钻不出来的”

秀菱失望地啊了一声:“这秋菊大姑怎么这样呀?人家虎子叔都说了不在乎那些破事啦,她还揪着扯着不放的”

李氏瞟了秀菱一眼:“小孩子家家别管大人的闲事。你秋菊大姑当然有她的考虑,也不能就说她不对”

一边烤着手,不时翻来翻去搓一搓,又说:“我和你大姑说着话,不知怎么就被你们娘娘听了去,我出屋的时候,她还追着我问呢我没法子,就把实话告诉了她。听你们娘娘的语气,会劝着秋菊哩”

秀萍扑闪着葡萄大眼:“这事儿有娘娘在里头搅和着,说不定还是好事呢娘你有些话不好说秋菊大姑的,娘娘是大姑的亲娘,她说的话,秋菊大姑就不能顶着来”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连连点头。

秀菱又问:“那咱们怎么通知虎子叔呢?让他有空儿来拜见拜见未来的丈母娘大人”

顾守仁吸着旱烟,就把烟竿从嘴里抽出来说:“啥丈母娘,八字还没一撇哩这事也不急在一时,再说得热闹,咱家还在孝中,哪能谈婚论嫁啊?所以先放一放吧,让秋菊自己想通了才好”

秀莲抿着嘴淡淡地笑:“虎子叔又不傻,他托了娘帮他给秋菊大姑传话,肯定过不了多少日子就得自己上门,找着咱娘问讯的,哪用得着咱通知他呢?”

听秀莲这么一说,秀菱也恍然大悟:“对对对,是我瞎操心啦我倒是希望他两个能快些成了,成天这么吊着,多让人焦心啊”

李氏指着秀菱说:“你们听听,这是个小毛丫头该说的话吗?她还又是操心又是焦心的切”

顾家人都笑了起来

秀菱一脸正经地扳着手指头算:“咱家秋菊大姑的事情妥当了,下头还有三叔,三叔后面是冬梅小姑。接下来啊,才能轮着咱家大姐,然后就是二姐 ̄等你们都出了门子,那时候我就既不操心,也不焦心啦我呢,就好好陪着咱爹娘对了,我怎么把金伟给忘了,还得给他说门好媳妇 ̄”

秀莲和秀萍同时站起来拧秀菱的嘴:“促侠丫头,好好儿说着话,又拉扯到我们身上,瞧拧不拧你的嘴”

秀菱早躲到顾守仁身后大叫:“爹救我”

顾守仁护着秀菱笑着说:“饶了她吧,妹妹也没说错什么呀”

秀莲和秀萍一个跺脚,一个扭身,齐声说:“我们可要去睡了”

金伟嘟囔道:“我才不想娶媳妇的”

第140章 大人也嘴馋

都说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大人盼望种田有个好收成,这年才好过。而小孩子过年不仅能吃到许多平日吃不到的好吃食,还可以穿新衣,拿压岁钱,放鞭炮,看玩龙灯、划采莲船、踩高跷、舞蚌壳精 ̄腊八之后,年味是一天比一天浓了李氏也张罗着给自家人置新衣裳。顾家人都睡熟了,李氏还在灯下穿针引线的,那“兹兹”的针线声在寂静的夜里,越发显得清晰。

除了自家的孩子,顾守仁和自个儿,连顾何氏她也没落下就是林生,他因为帮着顾家干活,平时除了李氏硬塞给他几个小钱零花,从来也不开口谈钱的事情,所以他的新衣还得李氏帮着操持。

再说荣兴和小枝两个,为着救了金伟的缘故,李氏也格外优待,帮他两个做了一身新的棉袄棉裤。当小枝手捧着李氏递过来的棉袄棉裤时,眼里就涌出了泪花,她将脸贴在衣裳上,上头似乎还留着李氏手的温度,半晌说:“顾婶,你对我们这样好,我实在是 ̄”

李氏用手搭着她的肩头,和蔼地说:“往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我们家就是今年开春时,还穷得什么似的,手里竟是一个活动的钱也没有。这不苦扒苦做的,一年下来也算是不错啦”

凭目前来看,荣兴和小枝对金伟有救命之恩,顾守仁肯定不愿薄待了他们;而据自己的观察,这两人还是挺朴实的,不是那种歪头裂脑,喜欢多是非的人她想好了,荣兴和小枝不懒,能吃苦;而自家的凉粉生意要扩大规模,稻田里要养鸭,腌咸鸭蛋生意眼看着慢慢步上了正轨,到时候都需要人手哩凭自己家这两个人,哪忙得过来呢?指不定这荣兴,还有小枝日后能成为自家的好帮手的。虽说目前农闲,开了春可不就有得忙吗?

“若是顾婶有用得着我和荣兴的地方,您尽管开口说话就是”小枝满怀感激地说:“马上就要过年了,别的我不敢说,这拆洗被褥,打扫屋子我还是能干得了的”

李氏知道自己要再推,保准让小枝心里不得劲,于是笑着应道:“成啊,这过年还真是事多那你空了,就过来帮帮我吧”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是送灶老爷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子时祭灶王爷。

顾守仁在灶屋的灶门口烧上两柱香,化上一叠纸,灶口上还要抹上糖,嘴里低低地念叨着:“请灶神上天多说好话真话吧,我们家可没有浪费一粒粮食,一滴油的”

待香燃尽后,顾守仁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再等到大年三十买新的灶王像换上,反正年年都是如此腊月二十四要扫屋除尘,李氏领着小枝还有秀莲,穿个旧褂子,头上顶着斗笠,用竹杆绑上长扫帚把旮旮旯旯,凡是平时没有打扫过的地方,都扫一个遍。地上积下来的泥疙瘩,也得用锹铲平。就连床铺也拆掉,角落里都清理一遍,该抹的抹,该扔的扔,这之后,屋子变得干净宽敞了,似乎让人的心情也敞亮起来。 腊月二十五、六的时候,是炒花生、炒瓜子、炸油果子,做五香蚕豆的时间。过了这几天就不能再炒了。杨柳洲有“七不炒,八不闹,三十炒了倒锅灶”的说法。

李氏在头上包了一块头巾,罩上围裙,挽起袖子,开始炒花生。大铁锅内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沙子,沙子热后,再倒入花生,用铲子不断地翻炒。她叮嘱着烧火的秀萍:“火不能太旺,容易把花生炒糊喽”

随着李氏不断地翻炒,花生的香味扑鼻而来,金伟借着尝尝熟了没有的由头,先吃上一粒,满嘴的香脆让他点了点头:“香哩应该是好了。”顺手递给秀菱一粒,秀菱不客气地接过来,外壳是均匀的浅黄,剥开来褪掉红衣,是金黄的花生仁,填到嘴里,果然满嘴香脆。

花生炒好了,要用筛子把沙筛去,搁在笸箩里晾凉。接着炒下一锅。李氏累了,便换小枝炒,秀莲也争着要炒。

炒完了两锅花生再炒葵花籽。秀萍边笑边说:“咱娘随手种了这么几棵向日葵,被大伯家的金明瞧见了,有事没事在边上晃,不等向日葵成熟就先下手为强了。有一次我就瞅见他揪了一个最大的就跑哼,我都懒得和他一般见识”

秀莲嗤的一声笑出来:“你这么一说倒让我想起金伟去年闹的笑话来。这小馋猫啊,想吃娘炒的瓜子,居然赖在床上装肚子疼,为了挤出几滴眼泪,就弄个辣椒抹在眼睛上,结果眼泪刷唰地流啊把咱娘心疼的,就问他想吃个啥,他这才说想吃香瓜子。”

秀菱好奇地问:“那后来怎么穿帮了呢?我倒是忘记了”

“后来他拼命拿水洗眼睛,这才露了马脚的”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的笑金伟一个劲地吭吭吭地假装咳嗽,想把这阵笑声压下去。

这时候就见朱氏一扭一扭地走了来,扬声说:“怪不得老远就闻见香气,娘果真一点儿没猜错。让我先尝尝味道如何?”说着毫不客气地抓了一大把花生在手里开吃。

秀菱不满地瞟了她一眼,还是大人呢那模样比小孩子还要嘴馋李氏自然不能给她冷脸子看,只好搭讪着说:“你和咱娘那边还没开始炒花生瓜子呢?”

“咱娘说明天开始炒的。她反正有秋菊和冬梅帮着;就苦了我一个人,家里两个小子啥也帮不上的唉,往年都是你炒的花生瓜子,现如今分了家,我少不得自个儿动手啦这不特地来向你学两招,取个经吗?不然到时候把花生瓜子炒糊了,你大哥不得冲我发火呀”

秀莲接过话道:“大伯母现在才知道我娘的好吧?哪一年这个时候,不是我娘动手炒花生瓜子,拆洗被褥,打扫屋子的?”

朱氏自然听明白了秀莲话里的调侃,却找不出话来反驳,只好不作声。

李氏瞅着锅里的葵花籽有微微的爆裂声,连忙将调好的盐水倒入锅中,然后急急将锅铲翻动着,眼看着瓜子就挂上了白霜,香气也愈浓,这时便可以出锅了她一边忙活着手上的事,一边把炒花生瓜子的要领教给朱氏。

再看朱氏,仿佛充耳不闻的样子,吃完了花生剥瓜子,忙得不亦乐乎,间或点点头,应付一句:“哦,是这样啊嗯,我明白啦”反正嘴就吃得停不下来,象个咔碎机似的,没多大功夫,脚边就堆起了一堆花生壳和瓜子壳。

秀萍实在不待见朱氏那付馋嘴模样,鄙夷地瞟了她一眼,立马去拿了扫把来,对朱氏说道:“大伯母麻烦你把脚抬一抬,我把这地扫扫,就见不得许多垃圾堆在眼面前的”

秀菱很配合地拿来装垃圾的簸箕,往离朱氏脚不远的地方一搁:“哟,大伯母动作够快的,才这么一会子功夫,都嗑出这么一大堆壳来了,真是让人佩服”

她俩这么一说,朱氏的脸上就讪讪的,嘿嘿了两声才道:“这不是你们娘手艺好吗?同样都是花生瓜子,她愣是炒得比别人味道好许多,让我一尝啊,还就停不下来啦这要是别人,哼,求着我吃,我兴许还看不上眼的”

秀菱无语地耸了耸肩,瞧人家这嘴,吧嗒吧嗒真能说的秀萍扑哧一声乐了:“我还真没瞧见过哭着喊着,求别人尝自家花生瓜子的最多是小孩子拜年,大人硬要往孩子兜里塞上些”

朱氏假装没听见,站到李氏身边问:“弟妹还要炒什么呢?”

李氏淡淡地说:“接下来煮五香蚕豆。”

“五香蚕豆好啊,搁嘴里越嚼越香。这个我得好好学学,明儿自家也好做些”看着李氏将泡好洗净的蚕豆放入锅中,加水,盐,八角,桂皮大火煮开,然后转成小火。

那股扑鼻的香味,馋得朱氏直流口水,恨不能立时吃到嘴里。可是这蚕豆非得煮烂了才会捞出来,然后放在竹匾内晒干,才是传统的五香蚕豆哩小枝看着李氏忙活,插嘴说:“我老家那块儿还将蚕豆泡好洗净,用剪刀在蚕豆上剪一道口子;等沥干水后搁油里头炸,颜色金黄的时候捞出来,撒上一点盐,又酥又脆又香,可好吃啦名字也好听,叫兰花豆。”

金伟听了抢道:“我怎么一听小枝姐说的,就觉得那么好吃呢?娘,赶明儿咱们也用这法子炸出来尝尝,到底是个什么味儿”

李氏笑着瞥了他一眼:“这有什么难,等明儿咱家也炸些兰花豆吃就是啦”

朱氏也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忍不住开口接道:“那个,嘿嘿,弟妹若是炸了兰花豆,能不能也让我尝尝,我还真是没吃过的,就是听也是头一回听见”

李氏笑笑:“成啊,等明天做得了,我就送些过去娘那边,让大家伙儿都尝尝新口味”

直等到天黑,这五香蚕豆才算煮好捞出来。朱氏愣是磨蹭到这时候,为的就是要吃五香蚕豆,也不顾烫手,拿起来就吃。真还把舌头烫着了,直吸溜嘴。

第141章 年来到

到了第二天,金伟非要拉着秀菱跑去顾何氏那边看热闹。果然瞧见他两个姑姑在准备炒花生瓜子薯片。朱氏也有样学样的给自己家准备。

朱氏向李氏学手艺的时候不好好学,而金明只管往灶里添柴草,朱氏手里的锅铲又翻得不勤,结果花生一不留神就炒成黑黑的了。

于是朱氏埋怨金明火没烧好,金明怪朱氏动作太慢。两个嘀哩咕碌辩了一阵子,金明赌气道:“我还不伺候啦谁愿烧火谁去烧,我可走了”站起来拍拍屁股,真的走人啦朱氏一把没拉住,气得她跺脚嚷道:“你个混小子,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个东西呢?”然而金明早一溜烟走得没了人影儿。朱氏没法子,只得把金贵拉了差,让他坐灶前烧火。

金贵愁眉苦脸地说:“反正这锅花生炒黑啦不能吃,吃到嘴里也是苦啦巴叽的,倒了算了”

朱氏啐了他一口说:“这花生可是我和你爹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哩,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你就舍得这样糟蹋?我是受过苦的人,早先没得吃的时候,就是吃进个黄豆粒,在肚里没克化拉了出来,我还拿清水涮涮,再吃下肚去”

“喛哟,娘恶心死人啦”金贵拧着眉头,用嫌恶古怪的眼光看着他娘。

朱氏不以为然地回答:“我说的可不是实话?”

‘那要吃你吃去,反正我不吃的”

“是,你们个个命都比我好,我吃行了吧?”朱氏气嘟嘟地说。再也不敢掉以轻心,这第二锅花生就炒得好了许多,当然和李氏的手艺是没法比的他们的对话,被金伟和秀菱听得一清二楚,两人对视了一眼,捂着嘴直笑秋菊刚炒好了一锅薯片,唤他两个过去尝尝,这才乐颠颠地凑了过去。

刚用沙撮子捞起来的薯片还是热的,颜色金黄金黄,秀菱拈起一片放在嘴里一咬,嘎蹦脆响,里头似乎还加了桔皮、芝麻,又香又甜,吃后有余味无穷的感觉她觉得这味道,一点也不亚于前世超市里卖的薯片呢可是又觉得好奇,薯片里头是怎么把桔皮和芝麻加进去的呢?想了想还是问秋菊道:“大姑,这薯片真好吃我娘都弄不来呢,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你想知道啊,我就告诉你”秋菊嘴里说着话,手上的活也一点没耽误:“这薯片做起来挺费事的。得先将红薯洗净去皮,跺碎后放入锅内熬煮,先武火,再文火,还得不时揭开锅盖,用锅铲搅匀,熬成了浓浓的粥状时,就让它放着晾凉。”

秋菊停了下来,将调好的盐水加入锅中正在炒着的瓜子内,然后快手快脚地挥舞着锅铲。等秋菊忙过这一阵,秀菱锲而不舍地追问道:“大姑,那个怎么做薯片的还没说完呢”

“哦,那接着说到第二天早上,再将切细的桔皮,连同芝麻一并放入熬好了的红薯粥内;再准备好模具,将这粥倒进去,用刮刀刮平,放在篾席上晒干。之后用剪刀剪成菱形块,口袋装好。到了现在,拿出来同细沙爆炒,就是你吃到嘴里的薯片啦”

秀菱吐了吐舌头:“原来做薯片这样麻烦啊”

“可不是吗?若是家境好,用菜油炸了吃,味道还要美呢”边上的冬梅刮了一下秀菱的鼻子,又忙活自己的去了金贵得了空偷偷跑过来抓了一大把薯片在自己兜里,急急跑回原位,朱氏等着他烧火呢秀菱和金伟回了自家,李氏刚炸好了肉圆,此刻正在做蛋饺。秀萍照例还烧她的火,秀莲将搅好蛋液的碗,还有剁好的肉馅,都搁在李氏跟前的灶台上,只见李氏先夹块肥肉在锅底擦了几下,小小的汤勺将蛋液往锅底一浇,只听得滋的一声,蛋衣立成,两粒蚕豆大小的肉馅往上一捕,稍一烘烤,立马用筷子夹住蛋衣的一边往上一包,一个扇形的蛋饺就做成了鼓鼓的肚腹,俏俏的裙边,金灿灿的颜色,那蛋香,肉香,和着油香,秀菱的嘴里不由自主地涌出了口水。

好不容易挨到了大年三十那一天,顾守仁在门框上贴春联,因为顾家仍在孝中,所以不能贴福字,不能贴窗花,就是春联,也得用绿纸书写。

秀菱仰着头指挥着顾守仁:“爹,左手边高一点,对对对就是这样”

顾守仁贴好了,从凳子上跳下来,往后退了两步,眯着眼睛打量着。金伟则大声地念着对联:“日日思亲望不见,朝朝戴德报何时?

贴好了春联,顾守仁又去灶间将新买的灶王像换上。李氏好言好语地叮嘱家里几个孩子:“过年有过年的规矩和忌讳,说到猪的口条,不能叫舌头要说招财;猪耳朵要说顺风;明儿个是大年初一,不许扫地,倒垃圾,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记下了不?”

几个孩子齐声应道:“娘,记下啦”

李氏又让秀菱帮着写个小条幅,说是要写上童言无忌四个字贴墙上。秀菱便照做不误。

一家人带上许多吃食,去顾何氏那边一起过除夕。一进门便看见一对跳跃着火苗的蜡烛,点着香,顾守仁领着头,一脸严肃地跪在竹笋壳叶子编成的跪垫上,磕头敬祖宗,祭拜死去的顾长安。

李氏跟着去了灶间,帮顾何氏忙活除夕的年夜饭。

菜端上桌,酒斟满杯,先叫祖宗来入席。稍等片刻,表示祖宗回来团过年,接下来本该放鞭炮的,然而顾家丧期,可以免了这一项。于是顾家一家人开始上桌吃团圆饭。

菜还是很丰盛的,顾何氏总算是杀了一只鸡,秋菊上次腌的腊肉,李氏做的酱鸭,又将豆腐、大白菜、蛋饺、肉圆,炖成了一大锅,那股鲜香啊,可不是任何添加剂做得出来的鱼肯定是少不了的,年年有余嘛金贵的筷子在菜碗里忙着游走,滴滴答答直往下掉油水,挟到嘴里,还要吸得嗖嗖地响。他的吃相和他的娘朱氏一模一样,金明也好不到哪里去顾何氏吃着吃着,又想起了顾长安,不停地念唠:“要是你们爹还在就好啦”再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又从头说一遍。

好不容易吃完了这顿年夜饭,李氏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递给金明和金贵,笑吟吟地说:“拿着,这是二叔二婶的一点子心意,过了年可就又大一岁了”

金明金贵一看李氏给的还不少,高兴地收下了。本来朱氏满肚子的不愿意,她想着自家只有两个孩子,老2家却有四个,也就是说自己得拿四份压岁钱的,那还不是吃亏了?

这会子见李氏出手大方,自己出的四份压岁钱只怕还比不上人家两份多呢这才在脸上挤出点笑把压岁钱给了秀莲几个,嘴上说道:“大伯和大伯母给你们准备的压岁钱,别嫌少哈”

顾何氏也循例给孩子们压岁钱,并说上些吉利话。秀莲几个懂礼地谢了,这才和大人一起告辞而去。

金伟跑在最前头,手里提着自家做的灯笼,篾儿是顾守仁劈的,白纸是李氏糊的,上头的画儿是秀菱画的,很是别致一路上见各家在长长的竹竿顶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纸灯笼,蜡烛照得明晃晃的亮。像许许多多的明月挂到了树梢间。杨柳洲的说法是,哪家的灯举得高,哪家的运势就会旺所以顾守仁回到家头一件事就是把灯笼高高地挂了起来李氏拿出早就清洗干净的蜡钵,是一种粗陶灯具,一共有六个。平时都放着,唯有过年才拿出来用。用新棉絮搓好灯芯后,扣在特制的盘子里。加油点着了,黑暗的屋子顿时烛光闪闪,四处生辉。金伟露出兴奋的笑容,秀菱暗暗道:你是没见过电灯,那才亮堂呢 一家子拢了个火盆,围在一处烤火,一边磕着瓜子儿,一边听李氏讲故事:“从前,我们庄稼人是最享福的田地里不长草,粮食、蔬菜、瓜瓜豆豆种下去了,只等着收获就是。没事了就跑到天上,看神仙下棋。看就看呗,人偏喜欢插嘴。就把神仙弄烦了。神仙问,你们就没有事干?怎么成天在我们这里玩?人回答,没啥事儿。神仙从怀中摸一把,向下一撒说,你们再回去,看有没有事儿?人回到家,见庄稼地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草。从这以后成天忙于除草,就再也没有时间上天玩儿,去打搅神仙了。”

金伟气忿忿地说:“这神仙真坏,没事儿找点事儿给人干”

秀萍偏和他反着来:“我说是人不应该多嘴,看棋就看棋,长舌老婆似的,才把神仙惹烦啦”

李氏笑笑地,掏出个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下面坠着个铜钱的物事,帮金伟挂在背后,说这是辟邪祝福的吉祥物;给秀莲秀萍秀菱三个的,是红线穿着的顶针,让她们挂在脖子上,说这叫增岁顶针,也是个吉物儿。几个人自是照着做了。

杨柳洲也有新年钟声,当洪亮的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家家户户时,顾守仁面露笑容道:“新春来了”

第142章其实不想走

正月初一顾家人虽是早早就起了床,却没处好去。因为还在服丧期,是不作兴放鞭炮和去别人家拜年的。目的自然是图个吉利,免得把身上的晦气带给人家。除了去了趟顾何氏那边,都在家猫着。

不过孩子们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踢键子,抓石子儿,跳皮筋,跳绳,照样玩得津津有味儿。

初一的儿,初二的郎。照规矩顾守仁要陪着李氏要回趟娘家,现在也不能去了。只有顾守仁挑了礼物送到李氏娘家屋门前就回转来。

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日,家家户户吃饺子。李氏也把菜板剁得叮咚作响,要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杨柳洲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免灾去祸。

接下来杨柳洲也有好些活动,踩高跷、划采莲船、赶犟驴、舞蚌壳精、唱地方戏;一直到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玩龙灯,猜灯谜儿,这春节才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顾家人还没从春节的闲适中走出来,李氏的大哥李钧又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李钧先是和顾守仁有滋有味地品着旱烟,后来就说到亲戚间的新鲜事儿只见他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玉兰,你晓得啵,美云她们家里头闹着要分家产呢而且从年前就开始闹腾了,据说把家族里的族长都惊动了咱娘去探望美云的时候,美云就透了话儿,估摸着这一次的分家啊,还真有戏儿”

李氏挑了挑眉毛:“哦,居然有这样的事儿?真能分出来单过,也是好事情不比夹在那一堆人精里头受气强啊?家产么,不管分多分少的,自己能做主了,那可比什么都强再说了,人家有钱的主儿,随便拔根汗毛,只怕也比咱庄户人家的腰要粗些”

顾守仁点点头说:“照说也是这么个理儿美云妹妹哪斗得过那些人,能保住自己算不错了。”

李氏又要让她哥说详细些,到底怎么个情况。李钧就道:“谭元庭过世了之后,元配虽是厉害,架不住下头两个小妾成天搬弄是非,吵吵闹闹的她因为是正妻,长子又是她生的,加上娘家也有几分势力,既然看这些人不顺眼,不如就把这些人分了出去过完事;那两个小妾也正巴不得的你也知道美云妹妹,在那家哪说得上话?还不是人家说怎样,她便服从的命!这过完了年,那元配便挽出谭氏家族里的族长,来主持分家的事情呢具体怎么个分法,尚不得而知。不过我看我们美云是占不到什么大便宜的”

李氏侧着头想了想说:“大哥说得也是,美云妹妹人又良善,没那个心计和手段,娘家也一些儿帮不上的能让她下半辈子生活无忧,也就罢了”

“我还和你说个事儿,是美云对咱娘说的”李钧有些迟疑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