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筑北王府-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妃邀请游园她要穿素?她有她的道理。

初秋时节,北疆的枫叶艳红一片,银杏胡杨灿烂金黄。她打听过,王府中更有王爷为博王妃一笑种植的各色耐寒花卉。如此花团锦簇,按她家的实力想出彩是难上加难,与其大把花钱孤注一掷,不如穿素,本本分分。

时辰差不多了,姑姑的马车等在外头,出门,临上车前静言回头看了一眼。母亲和嫂子站在院门里,她家的院墙和屋顶是灰扑扑的。

城里东贵西富的格局起因就是筑北王府。

许久以前,巴雅城仅是个边陲重镇,自筑北王一族受封退居北疆便把王府建在此处。历经几代,从抗击琉国到安平一方,王府与庞大的驻军使这小镇日益繁荣,而当初的军事要冲也因日后两国愈发密切的通商合作而演变为北疆第一大经济枢纽。

静言和姑姑坐在车中,初出巷口,隐约还能听到走街串巷的货郎叫卖声,到后来便只有轱辘碾着石板路的嘎嘎声。

由她家到王府并不太远。车行一路,姑姑嘴上就没闲下,压着声音絮絮的提点,从王府规矩到举止礼节,真亏了她老人家嘴皮子利落,竟还有闲工夫扯几句王妃和大郡主的穿戴,一脸羡艳。

静言只是抿嘴笑着点头,“是是是。”

潘三奶奶看她这听教听话的样子颇为满意,一时住了话头,眼皮子上下一动翻出眼白,“有几句话姑娘别嫌我说得难听。王妃和大郡主都是极尊贵的身份,什么样的人物没见过?你今日去了只需本色言谈,万万不可装模作样。府里的丫头婆子都是火眼金睛,太造作只怕会坏了事儿。”

静言照旧点头称是。三奶奶还不放心,眼瞅着将到王府,又是几番叮咛。

至角门停了车,自有门上小厮过来牵马搬脚踏。终于下得车来,静言还未及细看就被姑姑挽着手拉进门。

想必潘家三奶奶是常来王府,一应伺候的人都认得她,适才还翻给静言看的眼白不见了,只有眉舒目展一派温和,与个看起来颇有地位的嬷嬷笑着说:“来得晚了,里头到了不少姑娘吧?罪过罪过。”

静言假作整理衫裙抽回手来,只觉得这样被拉着显得她畏畏缩缩。垂着头,余光可见门内一座须弥座花开富贵大影壁,有不少小厮垂首侍立在侧。

不敢东张西望,直至被迎入一间厅堂后才抬头扫了一圈。确实像嫂子家亲戚所言,金碧辉煌。让她稍微宽心的是,厅内中除了她和姑姑,另外还有两个年轻姑娘等着。

静言悄悄打量,其中一位姑娘恰好扭头也看着她。视线相交,两人均是略有尴尬,点头一笑,算是打了招呼,而这一笑过后,似乎愈发拘谨了。

毕竟,这里不是旁的地方,人人都绷着股劲儿。

潘三奶奶是场面人物,长袖善舞,与那两位姑娘攀谈起来。三言两语便笑着拉起人家的手,“原来是廖家的二小姐……”云云。

有姑姑应酬,厅里四个女人顿时热络起来。

姑娘们互相暗暗打量。毕竟是少女,还没太多复杂心思,平日里也都被拘在自家小院,难得今日见一见外人,新鲜人物又是年龄相仿,很快便气氛融融。

先前看静言的正是廖家二小姐,趁着潘三奶奶忙着应酬另一位姑娘,就冲静言一笑,“妹妹多大了?怎么称呼?”

静言忙回礼答了。

对方笑着点头,“我比你大半岁。”

原来她叫廖清婉。

静言抿嘴一笑,“清婉姐姐。”

两人说话都是轻声慢语,赞几句厅中的摆设,聊两句平日的消遣。读了什么书,扎了什么新花样子,竟然比自家姐妹还谈得来。

三奶奶偶尔插几句话,指点她们现下最时兴的花样或是京城传过来的发饰等等,两位姑娘交换一个眼神,发现对方眼中与自己相同的促狭,更是心生知己之感。

就在此时,忽听有人笑着说了一句:“可是三奶奶来了?”而后,只见一名俏丽的丫鬟由屏风后转出来,与潘三奶奶应酬几句后又笑着向屋里三位姑娘见了礼。

“前几日王妃念叨着今年的花儿开得实在是好,大郡主也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别平白糟蹋了这么好的景色,突然起意邀姑娘们一起瞧瞧。临时冒出来的主意,难免仓促些,再加上这几日我们府里出了点儿小乱子。招呼不周,姑娘们别见怪。”

能看出来这是个极刷利的丫头。说话像蹦豆,声音又脆又甜,竟唬住了静言的姑姑,一阵风似的卷着四人,让她们只有笑着听,跟着走的份儿。

原来这处是王府西院前厅,被大丫头“卷”出来后,静言等人发现已有四顶小轿侯在外头。

这时潘三奶奶终于又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不顾那丫头的礼让,一叠声的催促静言去坐最后一顶轿子,言辞间隐隐透着她们比那两位姑娘与王府更亲厚。

来接人的大丫头心里多少有些嫌恶,嘴上却不再说什么,回头看了静言一眼,只见这姑娘虽神色略有尴尬,面儿上倒还沉稳,顺从的走向最后。

有小厮打起帘子,静言刚要上轿,忽见几名青年男子从角门外拐进来,为首一人身量高大。伺候的小厮和丫头们纷纷行礼,静言一时手足无措,这人是谁?

走在最前头的青年也看过来,眼神锐如鹰隼。静言立刻一提裙摆蹿上轿子,只听之前那大丫头说了句:“大总管。”

男人应了,问:“是王妃和大郡主请来的客人?”

丫头答道:“是,正要去品香苑赏花。”

男人又道:“好生招待。”

看着四顶小轿缓缓离去,适才说话的男人正是筑北王府大总管卫玄。

跟在他身后的一名青年哧的冷笑一声,“看行市,咱们姑奶奶终于肯撒开西院了么?果然对付这种老女人还要大郡主亲自出马,不然老贪货不知还要克扣多少。”

卫玄回头看了说话的人一眼,那人立刻噤若寒蝉,垂首退到旁边。

另一个模样斯文的青年拍了拍他肩头,“算了,六虎说的也是实情。兄弟们早看西院的姑奶奶不顺眼,她也确实做得过了,不然以大郡主的性子未必会有闲心跟她计较。”

卫玄略略点了点头。

他不是很赞同王妃要从外戚家年轻姑娘里挑一个来掌管西院。毕竟那院儿里女眷多,虽王妃和几位侧室夫人秉性温和,但其他那些女人们……

大步走在回廊中,自嘲一笑。其实他也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姑娘才能镇得住西院的女人?罢了,就当看戏吧,反正他们王府西院从来都是闹闹哄哄是非不断,女人嘛。

那名斯文青年上前一步与卫玄并行,“这次选人的事儿依我看是大郡主的主意。”

“必然是了。咱们王妃,厚道。”

“厚道?明明是个不谙世事的……”

一记肘击偷袭,斯文青年吃痛,“哎哟!”

卫玄直呼其名,“言重山,积点儿口德吧,这毕竟是府里。”

“是是,大总管批评得是。”被唤作言重山的青年又变回先前那副斯文嘴脸,恭敬一揖,“如此容小的先行回账房算账去,静等那新来的西院管事姑娘如何料理老女人扔下的烂摊子。”

前一句还像样子,后一句又刻薄起来。

卫玄抬脚作势要踹,言重山一溜烟儿跑了。

西院管事姑娘?这个词儿即便在筑北王府也算是新鲜的。卫玄又想起刚才看到的那名少女,初时还一脸好奇,只他看过去一眼便像只受惊的野兔跳上轿子,很有趣。

言重山转过回廊往东院走去,路经此次招待赏秋的品香苑。

远远看去,衣香鬓影,似是已到了不少人。心中暗笑卫玄太过刻板,他们这王妃明明就是个拿不起个儿的草包美人儿,每日里除了打扮得漂漂亮亮被供着,再不就是绣个花儿,赏赏叶儿,什么都不会。

顺着连接东西两院的长廊慢慢走着,不远处急火火跑过来一名小厮,到近前气儿还没喘匀就说:“言先生!大帐房满世的找您呢,说是与琉国一笔铁矿单子没对上。”

言重山想了想,立刻明白说得是哪一笔,笑道:“无妨,这个我自有算计。”

小厮苦着脸赔笑,“那也劳烦您跟我回去一趟吧,不然大帐房那脾气小的没法儿交代。”

“好。”这边答应着,随手一指庭院,“我自己过去,你帮我去品香苑瞧着点儿。也不用说话,远处站着,只看大郡主除了平日相好的几位还跟哪几家的姑娘攀谈,尤其是面生的,穿戴朴素的,不太俊的。等她们游园散了,你再来回我。”

“是。”

小厮得了令,来到品香苑向里看去,只见好一派繁花似锦,更有众姑娘们的莺声燕语,巧笑嫣然。

北疆冬季寒冷,初秋却是最好的时节。王府之内非但花娇叶绿,更有各种造景。

王妃爱水景,王爷便命人引来活水掘地造塘。全府中供赏景的大池一个,小池三个,野趣苇塘一处,其中最大的池子就在品香苑。

小厮踮脚探头四下张望。

这池后堆叠着一座青石假山,山上有敞厅,此时正有不少小丫头端着各色糕饼茶食往来于敞厅两侧的爬山廊上。

王妃,大郡主,小郡主以及夫人们坐在厅中,居高临下。池塘周围散着七八个被邀请来的姑娘,三两一群,对着水面的野鸭天鹅指指点点,又或有单个儿的,倚在栏杆上掰着手中的小点心去逗池中一群群的红鲤子。

这边自然用不着小厮伺候,有管事儿的大丫头路过,问他杵在这儿干嘛,小厮就说是言先生吩咐的。

大丫头点点头,只嘱咐他机灵点儿,“看见有外府的小姐们过来要知道回避,她们不比咱们郡主,都是小户人家的闺女,别吓着了人。”

小厮赶忙作揖,“是,您放心。”

正说着,只见四顶小轿摇摇晃晃的抬了过来,小厮立刻闪到一旁,弯腰垂首。

之前跟他说话的大丫头迎了上去,“想着也该是三奶奶来了。”

轿子走了一路,静言就看了一路。惊奇着王府竟然这么大?

等到了地方,小厮们纷纷退开,有小丫头上来打帘子。带着她们过来的大丫头正和来接的丫头说笑,回头看了看,两人一起走来。

之前迎送她们的大丫头笑着对另一位说:“这是潘三奶奶的侄女儿,章家大小姐。”

来接她们的丫头见了礼,“奴婢冬晴。”

静言微微点了点头回礼,随即便跟着引路的小丫头进了园子。

冬晴等客人都去了便拉住身边好姐妹的衣袖,“春巧姐,那边到现在还没动静,你说今儿姑奶奶会来么?”

春巧便是在西院前厅招呼人的丫头,听了一笑,“谁管她来不来呢?就算她自己搬了套说辞能摺过去,大郡主心里明镜儿似的,只怕她来了也是自讨没趣,尴尴尬尬的。”

冬晴叹了口气,往园子里看去,“也不知这些姑娘里哪一个是日后管咱们西院的,只希望老天爷赏咱们个好的,可别再是像姑奶奶那样刻薄的了。”

春巧也顺着看过去,一群锦衣华服的姑娘们中间,有个素色背影尤其显眼。

4、第四章

西城茶馆。

台上一个热场的小刀马旦才刚咿咿呀呀的唱过一通,随即凌空一个旋子翻得漂亮,惹起台下阵阵叫好儿。

四方桌,瓜子蜜饯随意几碟,热茶两碗。一个穿长袍的中年男人冲同桌的人一挤眼睛,“哎,听说你们章家老五的姑娘被筑北王王妃请去……做客了?”

回他话的男人一口黄牙,撇着嘴,“什么做客呀?就是去给人家打杂。面儿上说请了陪伴大郡主,明眼人都清楚是进王府干活儿的。”

说罢摇头晃脑的又磨叨了几句,话锋一转,“也不知我们族里那老五上辈子积了什么德,眼瞅着家里就不行了,只剩两个寡妇,偏偏这么个肥缺就落在他家闺女头上!”

长袍客一挑眉毛,奇道:“五爷家姑娘长得好?”

“哼,不过是普通长相罢了,依我看,还不如我家闺女长得灵秀。”

“哎哟,您这话可说得有点儿酸了。我听说筑北王府里的女人一个赛着一个的美,五爷家的闺女要是长得不好,您倒是说说她怎么被挑上的?”

“嘁,还不就是老五的妹子嫁给了王妃的弟弟!我听媳妇说潘三奶奶这几日逢人便讲她是如何如何操心侄女儿的前程,搭送了多少人情,里里外外的张罗……”

听得人竖着耳朵,说的人吐沫横飞。一时四周喝茶听戏的也都住了话头儿,支楞起耳朵。说的人更是得意起来,有的没的胡诌一通,口若悬河。

嘿,虽说这美差没轮上自家闺女,好歹也是他们章氏一族的人。在北疆这地方,谁家不想跟筑北王府拉扯上关系呢?

一个做仆从打扮的老头走出茶馆,满是皱纹的老脸上一丝得意,细看,正是章静言家的老管家。

他家小姐这下算是出了名了,全城的人都知道小姐被王妃一眼相中请去做内府西院管事,连着他脸上也有光,腰杆都比平日里硬气。

路过糕点铺子,想着小姐最爱吃豆沙馅儿的饽饽,自掏腰包买上几个拎回去。

老管家从来就偏疼小姐,总觉着这孩子颇有些与众不同。就说一小那个稳当劲儿和干净劲儿,他家老婆子还嘀咕这样的姑娘只怕难养活,如今倒好,家里日后的兴旺全指望小姐了。

拎着小包糕点并今日出外采买的东西,老管家刚拐进巷口就看到家门前停着两辆马车。

到近前再看,其中一辆是姑奶奶的,另一辆眼生。

围着转两圈,不由暗赞,好气派的车!难道是……

忙忙的走进院子,迎头就听见姑奶奶尖细的声音说:“王妃连着问了两天,姑娘您倒是手脚利索点儿。都在一个城里,又不是出远门儿。”

老管家一惊,也忘了手里还拎着东西,赶着上前两步。难道这就要把小姐接走了么?

又听里头说:“进去你还怕缺了什么不成?王府里哪一样不比你现在穿用的强?”

终于听见小姐回话:“是,还请姑姑稍等,容我再跟嫂子交代一声。”

静言一抬头就看到老管家弓腰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东西。

身后姑姑又是一叠声的催。也不能怪她磨蹭,只因这事儿来得太突然,前天下午才得了信儿,她是真没想到那么多姑娘里王妃竟然就瞧上了她。

原本那日到了王府她的心就凉了半截,同去的姑娘们正所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王妃和大郡主也如传闻般美艳无双,那吃喝玩乐的排场不必赘述。但,当时她并没有很多机会与王妃或郡主攀谈,不过说些寻常客套的话而已。

真是一点儿征兆都没有,这桩好事就落在她头上了。

静言毕竟还年轻,这么大的好消息一下就懵了。她娘也是只会满嘴说好,一整天从东屋串到西屋,张罗着要给静言带进王府的零碎东西,却是忙不到点子上。

最终还是嫂子撑起大局,一样样选,一件件清点。

然而忙了两天,静言房里的小炕桌上只折腾出来两个小包袱。

卢氏跟着她回屋来拿,看着那包袱不禁鼻子一酸红了眼圈儿。姑娘好歹也十八了,穿的戴的全算上拢共只有这么点儿东西。

“小姑,进了王府,可多多的珍惜着自己。这些年,净顾着家里人,你……”

静言抱起其中一个包袱回头冲嫂子一笑,“放心,吃别人家的我可不吝。”

卢氏破涕为笑,“是。总之你多加小心。王府,不是旁的地方。”

“我懂。”

出了屋,与母亲话别。

虽然确如三奶奶所言,在一个城里又不是去远处,但终归是一直养在身边的闺女要放到人家去,也不知道会不会受委屈?

章夫人拉着静言的手,嘴唇哆嗦了半天只说出一句:“要知礼,勤快。”

潘三奶奶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今日一早被王妃请去府里,专门问静言姑娘什么时候到。您瞧瞧,竟还劳烦王妃那么尊贵的人惦记着,再不赶紧进去,岂不是给脸不要脸了?

正要张嘴再催,小丫头叶儿白着脸跑进来,磕磕巴巴的说:“大、大、大郡主,来、来了!”

三奶奶好似被开水泼了的猫,呲哇一声跳起来,亏得她修炼了二十来年的贵妇做派,现下全忘到脑后,裙摆翻飞,急火火迎了出去。

静言和章夫人也是吓了一跳,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卢氏强自镇定,拽了一把叶儿,“你快去沏杯茶来,用我房里梳妆匣子旁小竹罐的茶叶,快!”

然而大郡主却根本没有要进来的意思。只见站在大门口的潘三奶奶一个劲儿的冲静言招手,“姑娘快过来,郡主有话嘱咐。”

待到静言走出来一看,又吓了一跳。

一身华丽劲装的大郡主骑在马上,左手挽着缰绳,右手提着马鞭,居高临下,那做派竟与男子无二。

“章静言?抬起头来我看看。”

扬起的脸蛋儿并不出众,至多只能算是眉清目秀。

大郡主的眼神在静言脸上转了两转,忽而灿然一笑,倾国倾城,“母亲最喜欢你这样恬静文秀的女孩儿,念了两天你也没来。今儿我来瞧瞧,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儿耽搁了?”

说罢也不等她回话,径自吩咐道:“有难处就跟我说,我若不在你只管去找卫玄就是了。车马备好了么?”

潘三奶奶忙笑着说:“哪里有什么难处?大郡主真是仁厚。您放心,我就是奉王妃的吩咐亲自来接的,这就走。”扭头低声呵斥静言,“还不快去拿上东西!”

大郡主眉心微微一皱,但也只是一瞬。很满意的看到章静言被当着人前训斥了还那么温顺,更不忘先向自己行过礼才退回去。

是个懂事儿的姑娘。

懒得再等,随口吩咐潘三奶奶照看着点儿,郡主一挥马鞭带着侍从扬长而去。

马儿一路小跑,大郡主端坐马上暗自得意:果然她挑中的人错不了,有这样的姑娘帮着母亲料理内院她就放心了。

之前西院被那老女人闹得乌烟瘴气,仗着是父王的堂姐,敬她一声姑姑就忘了自己的身份。明着占,暗着偷,当别人不知道呢?

母亲太温柔,又是极不会持家的,任由那老女人欺负还不自知。所以她才出了主意,让母亲从外戚家挑个年轻姑娘。

一来外头进来的人得了这个肥缺必然尽心竭力,二来即便和老女人闹僵,大不了她们可以再换个姑娘。不像府里那几位侧室,一个个都怕得罪了父王的堂姐,缩起来扮鹌鹑。

大郡主很为自己这一石两鸟的巧计得意。在邀请这些姑娘之前她和母亲就商定了,要没血缘的小家姑娘,要识字的,要温柔可人的,会不会女红不要紧,她们有的是绣娘,重要是不能太俊俏调皮,毕竟她还有个浪荡哥哥。

王府世子的名头足够让旁人趋之若鹜,她那哥哥又是最喜欢与姑娘厮混。招个活泼漂亮的进来,保不齐西院没管出所以然,先给他们王府添个丁。

原以为按她的要求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偏偏冒出来个章静言。

一席秋风卷起街巷中的落叶。

只见大郡主顾盼神飞嘴角微翘,正是目如秋水,唇若点樱,一眼看去般般入画。

郡主自然是因为能替母亲分忧而得意洋洋,这边的静言也坐上了王府派来的马车。

抱着她的小包袱,静言好长时间都没回过神来。

离家之愁完全被大郡主一番言行冲得无影无踪。那么美艳的姑娘却有那么大喇喇的做派?骑马的姿势,说话的腔调,要是再用马鞭来勾她的下巴才叫齐全呢。

还说什么让她有难处就去找卫玄?卫玄不就是那天匆匆一瞥的王府大总管么?让她一个姑娘家去找年轻男子诉苦?

章静言完全懵了。

其实赏花那天在西院遇见突然出现的一干男子她就很是惊讶,后来在游园时听王府丫头们的闲言碎语更是发现似乎府中对男女界线没那么分明,这……

静言只觉一个头两个大。都说筑北王府不似旁的王府那般刻板,自有规矩,但到底是什么样的规矩呢?

就这么惴惴不安的,章静言在糊里糊涂的境况下第二次被迎进了筑北王府西院前厅。

依然是那间屋,依然是上次迎她的大丫头春巧,另外还有一个面熟的,静言记得叫做冬晴。

“姑娘可算来了!”春巧接过跟车嬷嬷手中的小包袱,人对着静言笑,手却往旁边一递,自有小丫头上来稳稳的接着。

冬晴搀着静言的胳膊,“王妃吩咐姑娘来了不忙上去请安,让我们务必先把院子里的事儿跟姑娘提一提。”

春巧也擎着静言的手,笑着说:“正是,千盼万盼,总算盼来姑娘这么个人。以后咱们就在一处了,还望姑娘多照顾提点。”

她们说的话静言听了个一头雾水,只能猜测王府西院确实是急需一位管事儿的,不然王妃也不会不顾礼数这么着急的吩咐丫头把差事提起。

至于春巧所说什么“千盼万盼”,口气之中好似她就是她们的救命稻草,这倒让静言暗暗警觉起来。

难道是先她一位的管事太刻薄开罪了人?又或是犯了事儿?

然而,终究想不透,只能一味微笑。她是初来乍到,更是来的莫名其妙,先期还是多听少说为上。

原本一个伶牙俐齿的春巧,现在又多了个活泼的冬晴,两人一边一个挽着静言,一路走一路说。转过前厅上了轿子,照例的摇摇晃晃,这次静言却是连看园景儿的心都没有了。

穿过赏花的品香苑,停在一带竹林前。

静言被请下来,春巧冬晴又过来扶着,继续叽叽喳喳。静言抬头看了一眼,只见那竹林之后是个垂花门,上书“容华斋”。

过了门又是一处花园,开满了金丝桃,黄灿灿一片。沿着游廊向左手边走去,穿过一处八角洞门再次豁然开朗。

小小一个院落,没有太多花草,多的是苍松翠柏,园中一块太湖石上刻着“素雪庭”三字。

春巧笑着说:“这便是日后姑娘的居所了。”

冬晴抬手指着庭中另一侧角门,“惯常都是从这一处出入,才刚咱们走的是王妃住所正门。以后素雪庭里进出的人多着呢,可不能扰了王妃清幽。”

静言点头说:“是,我记住了,多谢二位。”

冬晴和春巧相互看了一眼,都是扑哧一笑,“姑娘太客气了。”

静言却想,礼多人不怪,现在晕头转向的进来了,不知道后头多少事儿等着。这两个虽然只是丫头,但一看便知在府中颇有地位。

“我初出而来,难免有不懂的规矩,还请二位照拂。”说罢微微蹲了蹲身,倒把春巧冬晴吓了一跳。

“姑娘快别这么说,你肯来已经是我们天大的福分了。”

此时她们已走到正房门前,春巧扬声道:“夏菱,你主子来了也不见出来迎迎!”

话音未落就有小丫头挑开门帘,一个圆脸少女走出来规规矩矩冲静言行了大礼,“姑娘可算来了。”

糟!

章静言面上含笑点头。

人人见她第一句话都是“姑娘可算来了”,也不知这王府西院之前到底出了什么事儿?等待她的又是什么呢?

5、第五章

被众人拥着坐在为首上座儿,此刻只有两个字能形容她的感觉——局促。

屋里不知熏了什么香,隐隐约约泛着甜,眼巴前儿笑语嫣然的丫鬟们无一不是浑身绫罗,这让静言几次三番提醒自己别盯着人家看。

并着脚端端正正的坐着,衣裳虽朴素,但也大方干净。听嘴皮子最利索的春巧竹筒倒豆儿,“咱们西院的事儿也不是那么多。姑娘刚来必然不习惯,但用不上十天半月的也就熟了。”

有小丫头端上来一盅茶,冬晴接了递给夏菱,夏菱这才亲自端给静言。

抿一口茶,静言略略点头,“既然王妃让你们把差事尽快跟我提一提,那就无需避讳,你且说便是了,能听懂多少我先听着,有不懂的,日后还要麻烦诸位了。”

夏菱一笑,“姑娘真是好脾气。”

春巧与冬晴对了个眼色,静言只当没看见,低头瞧那茶汤,金黄黄的。

这回换做冬晴来说,“咱们王府由中路的大殿,神殿,二府门一分为二。东院是男人们的地方,惯常王爷在前院的棣棠轩会客,爷们儿议事都是在葆光堂。堂后东厢旁有跨院,院中弥朗阁便是账房,对过就是大总管处理府内杂事的陆沉馆,亦是大总管的住所。”

静言抬头看了她一眼,想着兴许是王府太大,丫鬟们怕她乱闯闹笑话,于是便先把王府布局讲解一番?

冬晴抿着嘴角似笑非笑,“姑娘也许奇怪为什么我要先说这个?只因咱们王府跟外头那些世家不同,西院管事是要经常出入账房和陆沉馆的。”

静言端着茶盅的手紧了紧。女子进出男子的地界?这在她自小所受的教导中简直是耸人听闻,但如果这真是王府规矩而不是丫头拿她戏耍,那也只能入乡随俗。不过,日后去陆沉馆她都至少带四个丫鬟跟着,规矩是规矩,该避嫌她自然还要避嫌。

冬晴又继续说起王府西院的庭院排布,夏菱借此机会仔细看这位新来的管事姑娘的反应。

很好,至少没在听到要和男子打交道就一惊一乍的。

把一堆亭台楼阁的名字灌过去之后,冬晴略做停顿又说道:“府里东西两院各成方圆,除了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在福殿摆大席,其它时候都是各吃各的。咱们西院自有厨房仓库,厨子和采买每日自会送来单子与您支取核对。米粮按月有东院的人送过来,平日所需果蔬鱼肉一律由东院供奉,需用现银买办的,账房每十日来收一次账单子,由言先生去跟外头的商铺结算。”

静言也不言语,听着只是点头应了,心想:这是吃,下头必然还要说穿。眼看着步入深秋,各房各院添置更替的衣衫以及取暖的炭火必然又是一件。既然东西两院泾渭分明,八成西院女人们的月钱也是要由她这边放的。

其实过家之当,无非吃穿住行,静言自觉还能应付。只不过这里人多,容易出事儿,你挑三我拣四,女人们聚集的地方,是是非非还能少么?

果然,冬晴后来所说与静言所猜基本无二,让她略微松了口气的是,她这边除了放月钱,其它的无需再沾银钱,全是开了兑牌账单由东院的男人们出去料理。

这样很好,少沾银子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猜疑。

静言一边认真听着一边暗暗推测,在这些项目中哪些是最容易出花头的,那她就要提起一百个小心去回避。

之前姑姑曾提过一嘴,西院管事的吃穿用度完全由王府开销,每月最少还有二两银子的月钱。二两啊!既然吃穿有人包,这笔款子她就可以一文不动的全拿去补贴家里。

为了这个她也得打起精神,按母亲吩咐的,知礼,勤快,做好这份差事。

就在静言那边暗下决心之时,东院惯常议事的葆光堂内筑北王拍案而起:“胡闹!”

虽然上了年岁,但依然挺拔俊朗的王爷在房中来回踱了几步,一指卫玄,“你这大总管怎么当的?就这般由着大郡主折腾么?还选了王妃外戚家的什么姑娘?咱们王府难道连个可以撑事儿的女人都没有了么?!”

卫玄垂手恭敬的站在堂下,还没等他开口,立在他身后的言重山说道:“这次是因为姑奶奶出花账被大郡主抓了把柄,虽郡主未曾难为她,但姑奶奶脸上下不来,自己撂挑子。说起来还是姑奶奶给了王妃一个措手不及,您是知道王妃那脾性的,怎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