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面条西施发家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自己家来挑选了,徐老太的目光投向那三间厢房,常相逢说的没错,自己守着这三间祖屋;什么也带不来;可是租出去,却能改变孙子的命运;“这一月一两银子,你真能拿出来?”

“我说一月一两,就不会拖欠,我一次给你半年的,咱们半年一交,每次我都先交了再住行不?为了不影响孝琪读书,我叫人再在这院子里砌道墙,这样的话,就算是吃饭的也进不到您这边来,不过我想留道门,因为我想用您家的井,这做吃食的,卫生最重要了,”听这话音儿徐老太是同意*分了,“还有,我哪天要是不干了,最后再给您一两银子,算做这屋子的修缮费,您看成不?”

“你一个人?”要是来的人太多,也乱的很,可是常相逢一个人的话,又不安全,谁知道她能干多久?

“这个么?我跟您实话说,我还没想好呢,我想带个小孩子过来,是我姐夫家的侄子,今天也十二三了,人很好,不过还没跟他娘商量呢,他现在跟着我姐夫学磨豆腐,不知道愿不愿意来,”常相逢也不怨徐老太太,“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其实我一个人坐摊生意也招呼的过来。”

“哎,要不,大娘,您帮我怎么样?我给您发工资,不,是工钱,一月三百文怎么样?反正孝琪要是去了鸣鹤书院,人家是要叫交食宿费的,您只当把他的花费给挣出来,”小吃店也不会有太重的活计,而且自己身边有个长辈也比较好,加上徐氏就是荷花巷的人,有什么也比常相逢好出头。

“这?你准备卖什么?我可是什么也不会干的,”有自己家里给别人帮工,倒也是一个进项,“三百文太多了,不需要那么些的,我又不会做啥。”

“我是打算早上卖热豆腐,中午晚上卖面条,都不麻烦,不过我这种面条可是全洛阳城里都没有人做过吃过的,”浆面条在常相逢的世界里,是洛阳人几辈子的传统吃食,有了热豆腐和凉粉的成功案例在,她相信浆面条也照样会风行。

热豆腐和浆面条徐老太都没有听说过,“这东西有人吃吗?这么热的天儿有人愿意吃热的豆腐?还有浆面条,红薯面条我倒是知道,这浆面条是什么?”

“大娘您知道现在街上卖的浑浆凉粉?那就是我们家的,热豆腐我也在东门外卖了快半年多了,现在还卖着呢,你要是不放心,那天送走了孝琪,可以过去看看,也见见我姐,就知道了,我们姐妹可都是好人,”房子的事儿终于说住了,常相逢浑身都是干劲儿。

这个倒是要去看看,不然自己的院子改了,常相逢的生意做不住,那就不值当了,“成,我明天一早儿就过去看看去,你要租我的院子,你姐姐跟你姐夫也要点头才行。”

两下议定之后,常相逢又仔细将那三间厢房看了看,想好怎么改,便没有在徐大娘家里多留,直接告辞出来。

“你这丫头,出去一下午就将院子的事说住了?”常巧姑有些不可置信,“小心人家诓你!”

“你放心吧,没人诓我,我跟你说,明天吧,今儿我太累了,我又想好了一样吃食,教给你之后,我就搬到城里去,”常巧姑跟窦二成亲时间也不短了,总不能自己一直领着他们走,是该放手的时候了,常相逢骄傲的想。

“相逢,是不是我们对你不好?”窦二一直听姐妹俩儿说话,直到妻子败退,他才闷声道,“我知道我没本事,不能叫你们过好日子,但咱们一家人安安稳稳的,这些天你姐又在给你寻亲事,你放心,等你成亲的时候,我一准儿给你准备一份不输人的嫁妆。”

“姐夫你说什么呢?你跟姐姐对我怎么样我不清楚么?再说了,咱们只是分开做生意,大家一起挣钱罢了,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了?我在城里开个摊儿,也不影响我姐帮我说亲啊?何况你跟我姐就不要孩子啦?咱们就这三间房,一个豆腐摊子,将来的日子怎么过?靠这个摊子饿不死可也发不了家不是?”常相逢没想到窦二心思还挺细腻。

“可你才跟着我们半年多,就走,再说一个姑娘家,我怎么会放心?”窦二还是有些不安,“这事儿缓缓成不?”

荷花巷的院子自己都说好了,一缓再黄了,“明天徐大娘要过来见你们呢,我就算去了校场街,也跟她住在一起的,也算是有个老人在,还有一件事,我寻思了,可是没跟柳嫂子开口呢,我想带锁住走,你们同意不?”

“带锁住走?可他年纪小,做豆腐只怕不行,”倒不是他舍不得分出去个人手,“你要是真卖豆腐,每天早上我叫锁住给你送。”

“这半个店儿就这么大,锁住就算是出了师,在哪里开豆腐坊?倒不如跟着我去了,一来跟我做个伴儿,二来我们也一起磨豆腐,给我的小店儿打个下手,我给他工钱就是了,这天一冷,你就不必再出去卖凉粉了,跟我姐还有柳嫂子守着咱们摊子卖热豆腐,浆面条,人手也够了,”常相逢将自己的打算跟窦二详细说明了,“姐夫你觉着呢?”

“看来你是已经打定主意了,”窦二对常相逢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凡是她想好的,就没有办不成了,而且别人也拦不住,“这个我觉得柳嫂应该不会拦着。只是这新生意开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什么面条的你以后再做,还是先卖凉粉的好。”

见窦二已经被她说服了,常相逢也不跟再计较要先卖什么,“这浆面条你们是没吃过,不过用的也是绿豆浆,今天晚上你帮我磨一些出来,我明天做了你们尝尝咱们再议,只是荷花巷那边的院子还得改改才能用,姐夫你成天在街面上行走,帮我找两个泥瓦匠来。”

“要什么泥瓦匠啊?能有多少活,我叫上武顺儿他们几个,几天功夫就做了,”窦二摆摆手,自己家里有人,何必花那钱?

常相逢跟窦二的想法不一样,她是能花钱请人干活也不愿意老是欠人情的,“还是算了,现在是农忙时节,叫人家来做活不合适,再说你也要送凉粉儿,那个可是一天也不能耽误的,”这阵子做浑浆凉粉的多起来,竞争也开始激烈,“咱们请人来干就成,我也好使唤匠人按我的意思来改动。”

常巧姑虽然心里不舍,可是常相逢是个有主意的,而且丈夫窦二也不再反对了,她也只有听从的份,尤其是第二天她在东门外见到了徐大娘,看她面相和善,人也干净利落,家里又只有一个孙子相依为命,那丝不安也就全部放下了,在反复拜托徐老太好好照顾妹妹之后,才将摊子留给柳嫂看着,自己跟常相逢回来品尝她新开发的面条。

常相逢一大早起来已经将配菜什么的准备好了,进到厨房里也只剩下擀面下面了,不一会儿功夫就端了新出炉的面条出来,“姐,你尝尝怎么样?”

常巧姑看着白白的糊涂面里红红的萝卜丝和翠绿的芹菜,“卖相还不错,我尝尝味儿。”

“怎么是酸的?昨个儿磨的豆浆坏了?你没尝么?”常巧姑一口下去,就吃出了问题,连忙一口吐了。

“不是坏了,就是这酸浆味儿,你接着吃,习惯就好了,”常相逢自己也端了一碗,“这东西做着不费事,用的东西也贱,咱们大碗来卖,一碗两文吧,还是有赚头的,你看得用白面呢!当然,杂和面儿也能做,不过进城的人在家里大多都吃杂和面儿了,来咱们摊儿上改改口味应该都愿意。”

“吃着还微微带着甘甜的后味儿呢,不错,好吃,”女人们都爱吃酸酸的味道,“我看这颜色,不像是放醋了?”常巧姑挑着碗里的面条。

“我跟你说,这是将浆放酸了当底汤出来的,当然,这里头可是有窍道的,我可跟你强调一回,跟凉粉一样,一句话的事,你要是再跟人说出去,我可不认识你了,”常相逢敲了敲碗,正色道,“我进城开店,可也是准备靠它起家的。”

常巧姑被妹妹说的脸一红,凉粉的教训她已经领受了,“你放心吧,这面条的窍道我是不会再告诉任何人了,连娘我也不会说的。”

“这浆啊,要是光煮了下面,就会懈的水是水粉是粉的,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这里头的关键就是,在头滚儿的时候撒勺油进去打沫,所以,这油就是最要紧的一步,你一定得瞒了人,不过家里的油下的就快了,你也得想着怎么样叫人不要注意你咱们家老是买油吃,”庄户人家可舍不得成桶的往家里运油。

“噢,原来是这个,你那浆还有没有?我晚上再做一回,”这下汤面条是个女人都会,可这里面的窍道就像常相逢所说的,常巧姑自觉她琢磨不出来。

“我今儿做的多,原因么,你晚上就知道了,还有,这芹菜跟黄豆,每天也要煮好拌好,花生米也要炸好敲碎,还有韭花,以后也得多腌些,给吃家儿下饭用的,将来你要是能忙过来,再想想卖些茶鸡蛋或是油饼什么的,碰上大肚汉,咱们这浆面条可是不耐饿。”

“嗯,知道了,你那边想收拾好只怕还有些日子,咱们这就卖起来呗?”头三脚难踢,有常相逢帮着他们开张,常巧姑心里也有些底气。

“没问题,我也是这么打算的,还有柳嫂子,一会儿我带一碗给她尝尝,你去给洪生婶子送一碗,叫锁住也别做饭了,一起过来吃,”常相逢安排停当,将浆面条放在篮子里,直接出了院子向东门而去。

看柳氏将面条吃完,常相逢才问道,“嫂子,你觉得怎么样?”

“不错,这味稀罕,我竟从来没吃过,哎呀相逢,跟着你们家,能挣工钱不说,这见识我也长了不少,这叫啥?”柳氏吃碗还颇有些意犹未尽,“你是准备卖这个了?”

见柳氏问起,常相逢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之后又将自己想带了锁住进城的事儿说了,“嫂子你觉得呢?我再开工钱给锁住。”

其实柳嫂也知道儿子就算是学会磨豆腐了,可是十二三的小孩子开豆腐坊也不现实,而自己就跟窦二一家帮工,贸然的自己开个热豆腐摊儿出来也有些缺德不美气,现在常相逢愿意请儿子进城里给她帮忙,再开一份工钱,真是再好不过的事儿,“相逢,我自然是愿意的,可是他年纪那么小,能出多少力?要不我过去帮你?”

“你还有洪生婶子要照顾呢,你放心将家里的事交给锁住?他跟着我,也在城里见见世面,如果我这小店儿生意好了,我将来还想卖炒菜呢,到那个时候,叫锁住跟着我学掂大勺,不比卖豆腐强,他还小着呢,以后的前程谁知道能走到哪一步呢?”将柳嫂子带走,家里只剩下窦二跟常巧姑,常相逢还真怕他们忙不过来,倒不如自己雇人来的方便。

听常相逢许诺教儿子掂勺,柳氏高兴的两眼放光,常相逢的手艺在窦七爷家她可是见过的,城里的馆子的菜是什么样的柳氏没见过,可是乡下的酒席她上还吃过的,常相逢可是比那些出来上门包桌的师傅高明太多了,只要有料,一桌谋面在她手里根本不是事儿啊,如果自己儿子学了这一手,以后给人上门做席,也不愁养不了家啊,

“哎呀,锁住不在这儿,晚上我叫他过去给妹子你磕头去,什么工钱不工钱的我们也不敢要,人家那个学艺的不先当三年学徒,”柳氏起身向常相逢就是一福,“妹子,嫂子谢谢你了,你肯拉拔我们,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这到别人铺子里当学徒,头三年是不用给工钱的,管吃住就成,学徒要给师傅倒三年尿盆儿,说白了就是当三年白工,之后师傅才会正式教手艺,这些常相逢也是到了永安之后才知道的。

“这样吧,我会保证以后教锁住炒菜,锁住到我那里我包吃住再管一年两套衣裳,农忙时我叫他回来帮你做地里的活,至于工钱,一月我给他五文的零花,一年呢,我给你半吊钱,你看成不?”

常相逢倒不是舍不得银子,而是每行有每行的规矩,照着规矩走,柳氏能安心,而她以后真要再扩张生意,再请人时也有章可循。

两下说定了,常相逢到了晚上又将剩的浆面条给窦二热了端了出来,常巧姑看着那坨在一起稠乎乎的剩面条,想到丈夫在外头奔波了一天了,有些不落忍,“相逢,就给你姐夫吃这个?”

“啊,就是这个,姐你尝尝就知道了,”常相逢挟了一筷子剩面条送到常巧姑嘴里,“是不是比刚做的更好吃了?”

“还真是,还有比新鲜的更好吃的剩饭?”常巧姑惊喜的睁大眼睛,“这好了,卖不出去咱们就开开心心自己吃。”

“说啥呢?什么更好吃了?”窦二也知道常相逢今天在家里要做新吃食,特意回来的早了一些,可在外头等着不见饭出来,便自己进了灶房。

“这个浆面条,姐夫你先吃着,我跟你说,我们再过几天下午就开始卖这个,等过了八月节姐夫你不出去卖凉粉了,就在家里帮姐姐跟柳嫂的忙,你帮着擀面条,你力气大,擀出来的更好吃,”常相逢连以后小夫妻的分工都安排好了。

“这个?”窦二看看厨房,男人可是都很少自己进厨房的,但又一想这是做生意,不算家事,也就应下了,“那可得叫你姐好好教教我才行,我要是弄不好了,又糟蹋粮食。”

“说起这个了,今年豆子你能不能再帮我收一些,先放在家里,等我那边院子收拾好了,再装车拉过去,”常相逢的生意跟黄豆绿豆干上了,哪样都离不开豆子。

“这个没问题,我出去卖凉粉的时候再问问,顺便再看看谁家多的麦子,既然咱们要卖面条了,还得磨面呢,”窦二将吃完的碗递给常巧姑,“还没有,再来一碗。”

☆、第54章 五十五浆面条

当天晚上常相逢就开始教常巧姑跟窦二还有锁住磨绿豆浆;先放在石磨上磨成粗浆,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放在盆中或罐里;“其实简单;现在天热,一晚上就酸了;要是天冷了;你们得放在灶边了;”常相逢将磨好的豆浆装好;冲常巧姑道;“这个明天酸了;我再做一边你看看。”

做浆面条过程中最难的一项工作就是给浆“打沫”。也就是常相逢口中最关紧的窍道:中火将浆熬到浆快开的时候;浆的表面就会出现泡沫。这时;要在锅中倒入适量的小磨香油,右手用筷子在锅中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搅动,直到泡沫消失。

“别看“打沫”说的容易,却有讲究的,这个你要多练练才成,力度速度自己得摸索了,要是打的好了,浆就会变的又光又滑,这样做出的面条才地道,吃出来的味道才正宗。”常相逢说着将已经擀好面条放到锅里,“这锅出来了,你照着我的方法做上一锅,后头用的那些配料,咱们也得陆续弄出来。”

“行,一会儿我就试试,你做的这锅,给七爷家送去吧,我做的咱们中午吃,”常巧姑点点头,拿了长筷子搅着锅里的面条,“你咋会做这种?我都没听过。”

“我会的多了,你不知道罢了,这几年我在甜井胡同,可没少受罪,不过去客栈收脏衣裳的时候,听门口晒暖的要饭的说闲话,也听了不少有用的东西,”常相逢淡淡道,“算了,不说那些了,左右人家说的我一试还真能行,这就是命好啊!”

“那咱们这回怎么跟外头人说这面条的来历?”受了一回惊,常巧姑也长心眼了,“说是要饭的那里学的,只怕没人吃了。”

“这个么?人家问你,你就说是我做的,至于怎么想出来的,就跟大家说其中自有天机,”常相逢还没有想到这个呢,听姐姐一提,转瞬就有了主意,“我保管他们没话说,只是这打沫的法子你可得看好了,当着别人的面儿千万不能做!”

因为是教给常巧姑的,所以这一锅常相逢做的也不多,她叫了锁住眼她一起将面条盛出来装陶饭罐里,一起去了窦七爷家。

“你这又弄出新吃食了?”饶是窦七爷这村里见识最广的人,也被常相逢一会儿一个新点子给弄的吃惊不已,“这闺女的脑子真不知道是咋长的。”

“浆面条没啥的,七爷您尝尝看中吃不?”常相逢嘿嘿一乐,先给窦七爷舀了一碗,“春婶子你也来尝尝。”

“这丫头还真是不简单,你们又准备卖这个了?不卖凉粉了?”因为面条有限,李氏吃完自己的半碗,颇为遗憾,“味道倒是不错,准备卖多少钱一碗?”

“我们这回全用白面,所以两文钱一碗,碗大一些,”常相逢已经在注意窦七爷家人的神情了,男人们倒还罢了,几个女人显然对这浆面条更满意,“春婶子,你觉这面条咋样?”

“好吃,酸酸的也开胃的很,你这个丫头做什么就没有做不成过,”郭氏看着意犹未尽的大女儿,“瞧大丫儿这碗刮的干净的!”

“我姐还在家里学着做呢,罐子小我装不小,叫大丫儿过去再吃一碗,”窦七爷只有大丫一个孙女,而且人随了郭氏,安静勤快,常相逢也很喜欢她,“大丫儿一会儿跟姐姐回去啊。”

“这东西真的挺好吃,我也去,学学怎么做的,咱们自己做着吃,”李氏嘻嘻一笑,将桌上的碗一收,起身就出门,“我去给巧姑帮忙。”

“夏婶子不必去了,我估摸着这会儿我姐都做好了,这浆面条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比凉粉可麻烦的多,我们吃了一回常家的亏,这次的方子我连我姐都不会再给了,每次将料备好了给她用就行了,免得钱赚不到,再招人眼红又生事端,”当着窦七爷的面儿常相逢不想把话说的太难听,可是李氏却连脸都不要了。

李氏被常相逢这么一说,也有些下不来台,一屁股坐到凳子上道,“你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太独了,这生意么,大家一起做,也互相壮个胆气,你们姐妹俩只顾自己发财,不招人嫉才怪呢。”

“那也得我们姐俩发了财再说啊,谁知道我这浆面条到底发不发得财呢?”常相逢站起身冲窦七爷一福,“还有件事儿没跟七爷您说呢,我姐夫帮我在校场街租了间房,我准备进城摆摊儿去,这阵子多亏七爷你老照顾了,相逢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相逢一定会尽力。”

“呸,还说自己不挣钱,校场街可是有大集,那里的房子会便宜?窦二竟然能拿出那么多钱给他小姨子租铺面,待发了多少财啊,”常相逢一出门,李氏就骂开了,“真真是养了一头白眼狼,忘恩负义的东西!”

“养了白眼狼?老二家的,你过来给我说说,你养了常家姐妹什么?我可记得你娘家兄弟跟妹子现在可都卖着凉粉呢?到底谁是白眼狼你跟我说说?”窦七爷已经冷了脸,知足常乐你懂不懂?这世上便宜事就得叫你占喽?一次占不上就不行不是?”

公公发了火,李氏再不敢骂了,小声解释道,“我不是看不惯她那个样子么?咱们家对窦二多好啊-”

“咱家对二郎好是因为他姓窦!你们李家对二郎有啥恩惠?别以为我知道你刚才想出干什么?人啊,心莫太贪,”窦七爷摆摆手,“出土做饭去!”

“嫂子,你说我错了么?咱们两家可都是帮着他们卖凉粉的,她常相逢有了新吃食,跟咱们说说有什么不对?”一进灶房,李氏又开始了,那浆面条的甘酸之味到现在还在她口腔里回荡呢,凭直觉她就知道这东西一准儿好卖。

“我娘家外甥可没有帮二郎家卖凉粉,现在他们自己做自己卖,对二郎一家感激不尽呢,”郭氏还不了解自己这个贪心的兄弟媳妇,如果自己敢随口接上一句“就是,”只怕明天全村儿人都知道是她对窦二一家不满意了。

“那怎么一样?我家二和可是想娶常相逢那丫头的,她有什么方子将来还不是李家的?”想到这儿李氏就更不满了,这种面条的做法,现在常相逢就不应该拿出来,等自家去窦二那儿提了亲,她成了自己兄弟媳妇,小两口拿着开个小店儿不行么?

听李氏说的理直气壮,好像常相逢真跟李家订了亲一样,郭氏忍不住摇头,“我告诉你吧,相逢那闺女心劲儿高着呢,前些日子我给她提的四家她都没看上,人家娘是大家出来的小姐,爹是秀才,相逢不但会做饭食,也从小读书认字儿。”

郭氏见李氏一脸不可置信,心里冷笑,“你别不信,问问锁住就知道了,咱们德旺还上着学堂呢,认的字儿都没有锁住多,人家巧姑说了,相逢不图富贵,要找个秀才才行呢!”

就李氏那兄弟,长的不差,个子太低,而且跟他姐一个德性,恨不得蚊子腿上剔出二两肉来,郭氏都看不上,别说常相逢那种心高气傲的闺女了。

原来看不上她兄弟,还找郭氏说亲了?李氏气的将菜刀往案板上一剁,“我呸,什么好玩意儿还敢看不上我家二和?找秀才?我就睁大眼睛看着她常巧丫那泼货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文人小说下载

窦二一家可不知道李氏的心思,晚上等窦二回来,一家人吃过饭后,常相逢便告诉姐姐姐夫自己跟徐大娘已经谈好了,她是个急性子,既然打定了主意,自然就是越快越好,因此准备这阵子少去东门摊子上,而是把重心放在荷花巷的房屋改造上。

“你已经打定主意了,我们就听你的,”窦二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来,“其实这半年挣的也不少,不过都拿来收豆子了,这里只有四两多些,你先拿着,等咱们这个月跟令狐家结了账,我再给你。”

家里有多少银子虽然常相逢没见,但每天进出是有数的,常相逢估也能估个差不多,这四两多确实是窦二跟姐姐的全部了,“这个我不能要,我有银子呢,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比你们俩儿还有钱呢,”她的二十两没有花用呢,拿出来开店足够了,“我还想着过些日子来拉豆子的时候,将豆子钱也给你们呢,你们以后的事儿多着呢,不像我,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咱们一家人还要算豆子钱?”常巧姑怒了,真不知道这个妹妹是怎么想的,“叫你拿着你就拿着,你要翻新房子,还要给徐大娘交房租,再置办家什,哪样不要钱?倒是我们,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叫没有用钱的地方。”

“是啊,相逢,你相中的那个地方我卖凉粉的时候去看过了,在街边上,赶集的吃饭一般都不往那边去,虽然咱们的东西当家,可是头个月未必就在打个局面,没有银子怎么成?你也说了要自己磨豆腐,家活不买了?还是驴子,家里那头老驴现在老的都不能做活儿了。”窦二在卖凉粉的路上,已经将常相逢需要置备的东西算的个备细,这可是样样都要钱啊。

“那这样吧,豆子钱我就不给了,但这银子我也不能收,我有二十两呢,花不完,”二十两果断巨款啊,除了买驴跟改徐老太的院子是大头,其他的需要大花销的地方并不多。

“这银子你真不收?那以后你可别再叫你姐夫帮你收豆子了,你爱上哪儿买上哪儿买去,还有,那浆面条我也不卖了,”自己都是妹子赎出来的,又帮她跟丈夫立了业,常巧姑对妹妹打从心眼儿里感激,可是常相逢却跟她生分不肯收她的银子,这叫常巧姑很生气。

待常巧姑将浆面条的做法彻底掌握并能做出可口的浆面条,常相逢便开始了荷花巷的准备工作,窦二将匠人也给她请好了,常相逢除了在徐老太的院子里砌了道墙外,又靠着墙给自己盖了间屋子,毕竟她一个姑娘家,直接住在做生意的地方不太好。徐老太倒是说了叫她到自己这半边儿院子来跟她一起住,常相逢拒绝了,既然自己出钱租了人家半个院了,便没有再占人便宜的道理。

古代的房子其实就是一间大屋隔成了三间,上头没有及顶,常相逢既然动手,就一次到位:她将自己小店的门开在最徐老太家东南墙角,又把店门跟东厢最南那间房之间搭了棚子,底下摆上桌子,这样合着一间厢房,一共就能能宽松的摆上七八张桌子,而且剩下两间,最里的用自己做厨房,以免方子外泄,另一间则做了豆腐坊,因为充分利用了院子里的空地,在豆腐坊中还给锁住隔了个小房间出来。

“原来啊,我还觉得你一个闺女家家的出来做生意”

徐老太看着已经动工的东小院,感慨叹,“你这心思,真是没有做不成的事啊!”

“所以大娘你只管安心将这院子交给我,咱们的生意一定会好的,”常相逢到荷花巷来时带了一罐做好的酸浆,中午招呼匠人跟徐老太一起吃了顿浆面条,“你不也也夸着我的浆面条做的好吃么?”

“是咧,我跟我大哥也算是长见识了,还有这种味儿的面条呢,”过来给常相逢改造房子的是一对韩姓兄弟,都是厚道人,对常相逢这个在吃喝上从不苛扣的主家很满意,“你跟我说说做法,回去我叫我媳妇也给做一顿去。”

“那可不成,韩二哥,这浆面条以后可是我这家小店儿的招牌,你要是想叫嫂子尝尝,只管带来就是了,我不收饭钱,但是这方子是绝对不会外传的,”自家这浆面条方子常相逢可不会再想大家共同致富了,必须得只有她会,这样牌子打起来,以后也好为她开饭店做准备。

“那成,到时候大掌柜可别嫌我们吃的多,”韩师傅也明白这其中的道道,哈哈一笑,不再提什么请教的事。

“你们忙着吧,我得回去了,”常相逢看天色不早了,起身要走,“大娘您帮我招呼两位大哥吃饭哈。”

“没事儿你只管放心,”从窦二跟徐老太签下合约,常相逢顺势请了徐老太上工,帮着她给韩家兄弟做两顿饭,做饭对主妇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徐老太自然也满口应下了。

常相逢骑着新买的小毛驴刚走到东门,就听到张家胖嫂尖利的声音,“什么浆面条?我看是馊水做的吧?不然怎么这么远就闻到酸味儿了?也不怕吃了坏肚子?”

“我说她张嫂,你眼红就眼红,不必歪派我家饭食不干净,要是我家的东西不好,你咋一会儿热豆腐,一会儿调凉粉儿呢?现在谁不知道浑浆凉粉是我们窦师傅的东西?”柳嫂子自从来给窦二家帮工,有了收入日子过的好了,心情也不像以前那样阴郁愁苦,说起话来恢复年轻时爽利的本色,“我告诉你,我们这浆面条跟凉粉是一个东西做的,有种你别卖!”

不卖?自己可是也交了全天的钱的,不卖不太亏了?张嫂被柳氏逼的有些下不来台,恨声道,“你胡说什么?我这凉粉可是跟李家村儿李二和进的,跟你们窦师傅有什么关系怕我抢你们的生意不叫我卖?想的美!”

“那你进凉粉的时候怎么不问问他李二和的方子是哪里来的?现在他家又凭的什么可以给令狐家送凉粉?”常巧姑也生气了,这几天李氏看到她可没少说怪话,真以为自己家就好欺负?

“她才不会问呢,因为她心里清楚的很,但要是明着知道却还跟咱们吵不显得张家嫂子成了那种吃爷喝爷不谢爷的没良心之人了?所以啊,姐姐你就算是告诉她李家的凉粉也是跟咱们家学的,人家也会装不知道的,”常相逢利落的从自己的小毛驴儿上跳下来,大声道。

“哎,张家嫂子,我准备明年就把这凉粉方子公开跟大家说一说?你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