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权-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知微神色悠然,含笑看着宁弈匆匆便要离开,一边顺着皇帝的意摆开棋局,一边随手将一个锦盒放在天盛帝膝侧,笑道:“陛下,《天盛志》中册三卷微臣给您带来了,这都是未刊行天下的版本,辛大学士每章亲阅,微臣以前一直事务繁忙未及细读,昨夜竟看了通宵,今天就巴巴的给您送来了。”

“你上次给朕的还没来得及看。”天盛帝道,“老了,看不了几行眼睛便发花。朕的意思,还是你们几个看过了,便刊行天下吧。”

“微臣不敢损伤龙体,自当谨遵圣命,不过由来文章教化天下,一旦刊行民间,便是万世楷模,微臣才薄德鲜,不敢当此重任,还是请翰林院众位大儒一起参读才好。”凤知微一笑道,“如果陛下是眼力不足,那微臣读给您听便是。”

天盛帝本来专心的在码棋子,听见她那句“万世楷模”,手顿了顿,笑道:“既如此,等会儿来上两局,你再读给朕听。”

凤知微笑应了,一抬眼,看见宁弈正待跨出去的脚步已经停在了那里,不由诧然道:“咦,殿下你——”

宁弈缓缓转过身来,神色如常,笑道:“儿臣突然有点饿了,想在父皇这里讨点点心吃,不然怕走不到皓昀轩。”

“馋嘴猴儿!”天盛帝指了他笑道,“不就是看朕这里新送了些点心来么,朕还没尝,你倒惦记上了……”

“哎呀好香。”凤知微突然吸了吸鼻子,贼兮兮的笑道,“陛下,微臣嗅见牛乳香了。”

“你这鼻子真尖。”天盛帝笑着转头,吩咐内侍,“那就把先前送上来的酥酪,给楚王和魏大学士各上一份。”

宁弈听见那句酥酪,脸色僵了僵,随即含笑谢恩。

“微臣今儿可是沾了殿下的光了,酥酪哎,真香。”凤知微笑眯眯的看着宁弈,秋水濛濛的眼眸眯得像个狐狸。

据她所知,殿下最讨厌吃酥酪了……

宁弈一掀衣袍在她身侧坐下,内侍已经将酥酪送了上来,天青瓷碗里是冰过的洁白酥酪,点缀着细碎的芝麻和核桃碎,色泽鲜明,淡淡的奶香溢开,宁弈的脸色又变了变。

“殿下不吃么?”凤知微一边用银匙慢慢的搅动自己的那份,尽力让乳香更浓烈点,一边笑吟吟探过头来看宁弈那一点没动的酥酪。

“老六今天害羞了?”天盛帝听见这句抬起头来,用勺尖指了他笑道,“朕记得你小时候就爱各类奶制品,有时整日不吃主食就吃那些,难不成现在不喜欢了?”

天盛帝这句话一出口,坐在宁弈身侧的凤知微很明显的感觉到他身子震了一震,她微微侧头,看见宁弈长长的睫毛垂了垂,一瞬间眼中掠过一抹晦暗阴沉的情绪,随即便恢复了朗然,笑道:“多谢父皇还记得儿臣幼时喜好,儿臣近年来诸事小忙,这些零食还真是少用,儿臣谢父皇赏。”说完眼一闭,喝毒药似的将酥酪一饮而尽。

凤知微转开眼神,注视碗中那些细碎浮游的果仁……皇帝老了,记错了,爱吃酥酪的那个人,不是宁弈。

或者,他从来就没好好记得过这个儿子的喜好和憎厌。

宁弈一碗酥酪下肚,脸色就白了白,凤知微知道他嗅见这种带乳香的东西都会恶心,更别说吃了,她等着他忍不住赶紧离开,谁知道宁弈脸色虽然不好看,但竟然就那么稳稳的坐着,摆出一副“我很饱所以需要消食你们下你们的棋我看着不碍你们的事”的模样。

凤知微在心中叹息一声。

她本不想害人太甚,奈何殿下太不合作。

“微臣吃过的酥酪可算很多了,不过哪次也不及这次细嫩幼滑,甜美醇厚。”凤知微凑过身去,将那酥酪碗往宁弈面前一递,用银勺笑吟吟一挑,挑出长长一道洁白的乳线,“您瞧,这挂壁的浓厚,这香气的浓烈……”

“父皇儿臣突然想起还有急务须得立即办理不敢打扰您慢慢用儿臣就此告退。”宁弈突然站起,快速而稳定的讲完一串话,干脆利落的一个躬便转身。

“微臣送殿下!”凤知微立即起身,眼疾手快的唰一下捞起他未及拿起的折子,宁弈伸手要去拿已经慢了一步。

他扶着桌案,身子微倾,脸色有点发白的看着凤知微,凤知微抱着那堆奏章,手指轻轻在最上面那本十万大山联名奏折上轻轻的摩挲着。

两人目光交汇,一个森然一个寒凉。

交汇不过是刹那间。

身后天盛帝看不见这两人相对的眼神,犹自带笑招呼,“魏知,咱们君臣来开一局……”

在老皇有点含糊的语音里,在宁弈近乎森然的目光注视下,凤知微直直迎着他目光,唇角一抹淡淡的笑。

然后,不急不忙,手指慢慢一撇。

“啪嗒。”

一本折子掉落在两人之间。

《十万大山请设山官折》。

蓝底黑字奏本,她当着他的面,决然截留。

“哎呀!”奏本掉落,凤知微那声惊呼早已等在喉咙口,出口自然要比任何人快,随即一个俯身,便将奏本捡起,连吹带拍的要弄干净上面的水迹,一边连连向宁弈请罪,“殿下恕罪……微臣手指上沾了酥酪,手滑……”

宁弈静静看着她,没有动作,他无法弯腰,只要他一弯腰,只怕就会将那酥酪全部吐出来,到时候君前失仪还是小事,要是被人挑拨,欺君之罪也是有的。

身后天盛帝有点不耐烦的声音传来,“什么折子弄脏了?过来用墩布擦擦便是。”

凤知微将手中折子扬了扬,字迹的一面对着天盛帝,“陛下,是十万大山的折子。”

“那个啊……”天盛帝沉吟了一下,道,“那你拿过来,这事儿等下你也参详参详。”

“是!”

宁弈眼底浮现淡淡笑意。

最后关头她横戈一击,还是拦了下来。

以她的巧舌才智和最近的盛宠,不过寥寥几句,就能将本就决心不大的皇帝说动,再次推翻原先的批复。

他之前的一番口舌,至此全部白费。

对面女子含笑看着他,笑容温软而眼神决然,并没有丝毫的惭悔歉意。

他明白她的意思。

逐鹿场,你和我,都容不得心软。

你若不肯横刀立斩,那便我先绝情出手,等你以命相搏。

他有点恍惚的笑了下,以命相搏以命相搏,他若真想要她的命,抬手便可将她覆灭,可是他那么贪心,想要这承平天下,还想要这承平天下里,有安然稳妥的她。

那便这么斗下去吧,胜负分晓,看谁最终先放下。

他无声吁出一口气,深深看她一眼,转身离开。

身后宫阙深深,天盛帝正在问她十万大山事务该如何处置。

她含笑而言,委婉而中肯,“……臣自认为了解华将军,她必有良策出十万大山,朝廷的办法是好的,臣也赞同一体施行,只是此时似非最好时机,不如再向后推推,等南方战事稍定再说……”

宁弈的脚步顿了顿,随即快速走开。

在某个隐蔽的宫墙拐角,他扶着墙吐了个痛快,随即叫过一个亲信太监,道:“速速通知辛大学士,今晚到我府中一叙。”

那太监飞快的去了,他转身回望寿安殿方向,想着那套由她献上的《天盛志》,眼底亦如这天色,风雨欲来,阴霾沉沉。

==

长熙十八年七月,“河内书案”爆发。

起因是一个来自于边远地区的河内士子,在进京应秋闱时,一次酒后,和同伴炫耀自己是辛大学士的同乡,又吹嘘自己有新版的《天盛志》,此言一出顿时惹起同伴嘲笑,谁都知道《天盛志》是皇家历时五年,以辛大学士为首,集天下名士大儒和绝版图书之大成的大典之书,不过刚刚付梓,还没刊行天下,他一个边远小县的书生,怎么可能有这本书?

那书生出口后便觉得失言,原本打算就此打哈哈过了,不想别人却放不过,几番讥笑,那人受嘲不过,当即搬出一个书匣来,打开来看,蓝底丝绸封面鎏金大字《天盛志》,内容翔实,节录分明,看来竟然不像是假。

众人啧啧称奇,大多人看过也就罢了,但是在场有几位帝京官宦子弟待考士子,嫉妒这河内士子少有文名,害怕他成为自己竞争对手,当即回家搬弄是非,其中有位士子的父亲便是御史,当即一本奏上去,弹劾《天盛志》总裁辛大学士擅自流传未经御批刊行天下的国家典籍,顺带还参了次辅魏知一本,说魏知担任青溟书院司业期间也挂名《天盛志》副总裁,此事难辞其咎云云。

奏章递上去,天盛帝当庭暴怒,等到他把那本《天盛志》粗粗翻了一遍,更加勃然大怒。

“混账!”老皇帝一抬手,便将那本册子砸下了金殿,“这个是什么版本的《天盛志》?为什么还有《大成之殆》这一卷?朕手中那卷,为什么没有?”

满殿肃然无声,《天盛志》两大总裁,辛子砚凤知微当即出列免冠请罪。

但谁都知道魏知不过是顺带责一下,很明显这书来自河内,是出身河内的辛大学士赠给自己的同乡的,但为什么和上呈御览是两个版本,就没有人知道了。

天盛夺国于大成,早先又是大成外戚之族,在为人臣子和夺国过程中难免有些见不得人的事儿,这都是天盛帝的最大禁忌,向来不容人有一言一语非议,当初天盛刚立国,一批大成遗老作诗讥刺皇帝得位不正,当即被族诛,有些已经死了的,也被从坟墓里拖出来戮尸枭首示众。

文人祸国,天下思想必须一统,这都是历朝帝王奉行的圭臬,天盛帝自然也不例外。

辛子砚之前已经得了宁弈关照,对此事心里有准备,但此时听见《大成之殆》四个字,脑中也轰然一声。

当初他主持修纂《天盛志》,按照史学惯例,必然要有大成简述,《大成之殆》这一卷初稿出来后,是时任副总裁的魏知提醒他,涉及大成前史,务必慎重,这一卷有些东西忠于史实,只怕便不忠于陛下了,他想想也对,便将已经编好的这一部分撤出,修纂处的各类书籍堆放成山,之后扔到了哪里也不记得了,如今怎么会出现在另一本《天盛志》中?

殿上天盛帝盛怒未休,“辛子砚!当初朕听说你将《大成荣兴史》收于私房,还私藏有大逆的《讨乱臣贼子书》,朕还不信,说你不是这等丧心病狂辜负君恩之人,不想你——你竟如此让朕失望!”

“臣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的!”天盛帝不等他说完便冷笑,“听说你们河内那里,给你立了生祠?你给了他们什么好处,让一乡父老这么对你感恩戴德?是许以荣华富贵,还是未来的从龙之功?”

他语气辛辣讽刺,近年来众臣都习惯他的老迈昏聩之态,不想遇上这种触犯底线的事情,还是老而弥辣,不管三七二十一,对辛子砚这样一个纯文人,竟然也连谋逆罪名都按上了。

众人想着前几年皇帝对辛大学士的宠爱,一瞬间心中都掠过天家无情,伴君如伴虎几个字。

殿上天盛帝重重一拂袖,“来人啊,给我查看辛府家产,凡涉及违禁书籍言语者,一体上呈!”

金殿上轰然暗震,跪在殿下的辛子砚手按在地面,恍惚中想起那夜楚王急召,嘱咐“速速将身边所有字纸文书销毁,连带你日常和人交往书信,但凡付诸于纸面之物,全部收回处理干净,片纸只言,皆不可留。”,当时还觉得殿下小题大做,但看着殿下肃然神情,也立即派人处理了,殿下还催促他想清楚日常交往关系,最好连老家都查问处理一番,他见殿下难得那么慎重,心里还好笑了一阵,他是疏狂文人习性,不觉得有什么事能值得紧张如此,不想千防万防,还是防不得对方来势千钧出手狠辣,竟然布局千里之外,真的绕到了他的老家,他离家多年,和家乡不通音信,哪里想得到对方从那里入手,就算想得到,又怎么来得及?

是谁?是谁?是谁?

是谁这般手笔,这般心机,这般狠辣?不动声色于前,雷霆万钧于后?

突然想起《大成荣兴史》《讨乱臣贼子书》,是几年前最初搜集天下图书时归纳来的,就是为了编大成卷所用,后来因为大成卷撤出,他将这两部书放在自己在青溟书院的书房内,之后一直没有动过,准备最后全书修纂完成再销毁,其实按照规定,这类书缴上之后就应该立即销毁,是他爱才,看这书写得文理华美,那《讨乱臣贼子书》更是酣畅淋漓文笔妙绝,一时心软便留下了,文人对于好书从来都有几分爱惜之心,不想却留下了这个祸患。

《天盛志》编纂五年,其间编书者来来去去,所历人员繁杂,此时再要去寻当初是谁漏出这些事,已经无迹可寻。

而书一编成,便出了这事,很明显,有人等着这一天,准备着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辛子砚一想到有人在暗处等了数年,只为等到书成那一刻给自己致命一击,便觉得背上肌肤生栗,浑身都透出冰凉的汗来。

殿上皇帝咆哮未绝,他有点茫然的抬起头,却看见众臣之首宁弈半回首,半边脸掩映在大殿的阴暗光影里,露出的眸子黑而凉,正在盯着一个人。

那人就跪在他身侧,坦然从容而又决然,迎着宁弈的目光,未曾有丝毫退缩。

魏知。

第十二章 回击

辛子砚瞬间恍然大悟,心头似有冰水流过,冻得浑身颤了颤。

原来是他!

他怔怔的看着对视的那两人,一个眼神森寒警告,一个目光似悲似喜,同样复杂难述,电光石火,角力不让。

不过刹那眼底官司,已将一切说尽。

是了,除了同样编纂《天盛志》,同样掌控青溟书院,同样为天子近臣的魏知,还有谁能比他更方便对自己下手?

除了出得战场入得朝堂手底覆过无数王公将相的魏知,还有谁能这么把准文人软肋,轻轻松松便将他掀翻在地?

辛子砚清醒不过一刻,随即生出无限的迷茫——当年若非他爱才以信物相赠魏知,他又怎能借助青溟鱼跃龙门?多年来魏知平步青云,却从来都称他为终生之师,他自认为和他从无过节,只有恩义,好端端的,他为什么要对自己下这样的杀手?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望向宁弈,然而令他心中一震的是,宁弈竟然避开了他的目光。

他抿着唇,视线下垂,将脸沉在大殿昏暗的光影里,无人看清他的神情。

“朕多年来视你为国家股肱,恩宠无尽,奈何你丧心病狂辜恩如此——”殿上天盛帝一番咆哮已经失了力气,目光失望的看了辛子砚半晌,决然一挥手。

众人心中一紧。

“陛下!”宁弈突然抢上一步,一个头重重磕下,“此事尚有蹊跷,辛大学士忠心为国,怎会行此妄为之事?河内士子所得之《天盛志》,是否真的自辛大学士手中流出?《大成之殆》卷儿臣曾听辛大学士说予以作废,却又是何人将其找出编订入书?河内离帝京迢迢千里,生祠是否确实属实?有无其他隐情?《大成荣兴史》和《乱臣贼子书》按例由编纂处统一收集销毁,并不是辛大学士作为总裁应该操持的事,如今书籍尚在,是否应先寻编纂处所有人等问责?”

他这番话清楚明快,句句都在要害,众人不管是不是他阵营,都目光一闪——陛下雷霆震怒来得突然,朝臣被这番霹雳打得都没反应过来,不想楚王头脑如此犀利清醒!

“你的意思是朕偏听偏信,胡乱入人以罪了?”天盛帝眯起眼睛,森冷的注视宁弈。

“儿臣不敢!”宁弈并无畏怯之色,以手拄地,清晰的道,“儿臣只是觉得此事尚有蹊跷,宜当慢慢查办为要,时当国家多事之秋,又事关当朝一品重臣,为天下民心安定计,此时也不宜骤兴大狱,望陛下明察。”

众臣又是一阵眼光乱闪——慢慢查办四个字说得,真是精妙啊。

大案乍发,最怕皇帝当庭震怒决然处置,一旦慢慢查办,就有了更多回旋的余地。

“陛下,辛大学士文人疏旷习气是有的,行事荒诞无心之下不敬之举也是有的,但臣敢以身家性命担保,辛大学士绝无谋逆犯上不臣之心!”胡圣山反应极快,立即跪到了辛子砚身侧。

“臣附议!”

“臣附议!”

满殿里跪下了一小半人,还有一部分准备跪但是给宁弈用眼神勒令住了不许跪——一旦附议的人超过一半,那又是另一种状况,很容易给皇帝看成是群起反对威胁,还会引起对宁弈雄厚势力的警惕,那就得不偿失了。

天盛帝盛怒已过,此时看着沉默悲愤的辛子砚,看着跪下的那一小半朝臣,想着宁弈那句“为天下民心安定计”,随即想起辛子砚在士林中的魁首地位,眼神里终于露出了一丝犹豫。

“臣附议!”

蓦然一声惊得所有人都直起身子看过去——开口附议的,是凤知微。

“臣附议!”凤知微磕了一个头,在胡圣山辛子砚灼灼的目光中面不改色,朗朗道,“正如楚王殿下所言,此事极有蹊跷,《天盛志》在帝京尚未刊行,如何能千里迢迢流入河内?《大成之殆》历时三个月编纂而成,臣亲眼看见辛大学士将之作废,又怎么会再次出现?生祠我朝虽未有,但大成历代名臣将相,惠泽家乡父老者,都有各地为之建造生祠,乡党爱戴本乡杰出人士,并以之为自豪,这也是常情,和那些心怀叵测沽名钓誉以博民间声望者不同,请陛下予以甄别,《大成荣兴史》和《乱臣贼子书》陛下曾下令统一销毁,但至今尚有留存,这不是辛大学士一人之过,微臣身为副总裁也难辞其咎,请陛下一并处罚。”

殿中群臣听得这番话,处处都在附和楚王之言,堂皇漂亮,诚恳真挚,都频频点头。

辛子砚胡圣山和宁弈,却面色惨变。

这真是一番看似维护实则火上浇油的“求情”!

字字凶狠!

一句“帝京尚未刊行”,便坐实了辛子砚“私自流传”,一句“历时三月编纂而成”,便暗示天盛帝,辛子砚“为大成编史不惜耗时三个月”,一句“生祠我朝未有,大成层出不穷”,便隐隐把辛子砚的心思往“大成余孽作风”上靠拢,明着说“和那些心怀叵测以博民间声望者不同”,实际上就是在说“同”,最后那句“陛下明令销毁,至今尚有留存”,当真是最后一壶猛油,浇在了已经给她一步步挑得旺起来的天盛帝的明火上!

心思之深,言语之巧,把握帝王喜怒之准,登峰造极。

辛子砚的身子微微抖了起来,脸色惨青,却只盯着凤知微一言不发,他也是随侍天盛帝多年的臣子,清楚皇帝的性格,盛怒之下他越为自己辩解,天盛帝会更愤怒,但是只要有楚王等人委婉压压皇帝的火气,那阵子怒气过去,还有很大回旋余地。

如今眼看着那点回旋余地,都被这人一手葬送。

到底什么样的仇恨,要这样不死不休?

殿上天盛帝的脸色,一寸寸的冷了下来。

“陛下。”宁弈在他即将再次变脸,人人噤若寒蝉的时刻,居然再次又开了口。

他一直跪在凤知微身边,却一眼也没有看她,眼看着自己开口天盛帝脸色更冷几分,却也神色不变,只从容道,“正如魏大学士所言,此事大有蹊跷,《天盛志》正副总裁及各书办不下数十人,其中的收书编纂整理销毁各有环节,万非辛大学士一人可以总揽,真要让辛大学士担负全责,只怕难服天下之心,也不合我朝立国以来赏罚分明不枉不纵的宗旨,儿臣以为,既然此案中,收书编纂整理销毁乃至最后的刊行环节都出了事,那就应所有参与编纂《天盛志》人等,一体彻查,谁当首罪,谁有胁从,各自处置,也好显示我皇大公至明之意。”说完便磕头。

他这番话出来,群臣又愣了——刚刚还在一力将事态化小,试图平息陛下怒气,转眼间口风全变,竟然连揪带扯要大动干戈,殿下这是怎么了?

胡圣山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殿下真智人也,看出陛下此刻看似平静,其实怒气已经不容撩拨,再求情只会弄巧成拙,所以干脆不再求情,顺着魏知的口气,将重重栽在辛子砚头上的一堆罪名,平摊到整个编纂处,所有人一起拽下水,人多了,关系就多,牵丝绊藤,到时候很容易就能办成一团扯不开的乱案。

看似穷追猛打置之死地,实则分散目标混淆事端。

他眼珠一转,立即一掀袍袂也跪了下去,“非也!殿下此言,老臣第一个不敢附议!”

满殿群臣唰一下都露出痴呆表情。

今儿这是怎么了?

谁都知道老胡老辛都是楚王一系,一向守望相助唯命是从,今天在金殿之上,怎么一个个唱起了反调?

“哦?”宁弈斜眼看胡圣山。

“《天盛志》编纂阵容,本就庞大,辛大人固然以文章魁首主持盛典,但其间青溟各司业,翰林院各翰林,各中书学士都有份参与,老臣当时也有挂名,便是魏大学士,”胡圣山顿了顿,眼角掠过凤知微,“早期搜集天下图书以及初期编纂事务,魏大学士作为副总裁,也出力极多,照殿下这般言论,内阁五大学士,待罪便有二人,老臣身为首辅总裁,自不敢推卸罪责,但魏大学士万万与此事无干,请殿下不可一概而论。”说着便跪前一步,免冠请罪。

宁弈沉默了一下。

胡圣山精光四射的老眼紧紧盯着他。

跪在三人中间的凤知微一动不动,唇角扯出一抹笑意。

她为了尽快整倒辛子砚,老太太打乱拳似的罗织一堆要命罪名,以求迅速奏功,这样固然出手最有力,却也容易被人分散目标,本来这满朝文武都已经被这暴风骤雨的控诉所震住,只要他们反应不及,天盛帝勃然下旨,一切便成定局,不想宁弈果然比她想象得更清醒,转眼间就抓住了这个唯一弱点,反攻自己来了。

而老胡也不愧历经朝堂风浪的官场老油子,立即便抓住机会挤兑她了,用的法子居然和她的一样——看似维护,实则挑拨,一句“早期搜集天下图书以及初期编纂事务”,便暗示《大成之殆》编纂三月,她也有份。

半晌她听见宁弈淡淡道:“魏大学士岂可一概而论?他也只是早期曾有参与编纂,后来出使南海转战草原,在编纂处不过挂名而已,不过……”

他又顿了一顿。

胡圣山辛子砚望着他目光灼灼。

宁弈垂下眼,长长的睫毛掩住了暗潮汹涌的眼神,那眼神里翻覆着过往种种,倒映一路繁花,眨眼间花落一地,只待他轻轻一步,便从此零落成泥。

有多少事潜心深藏,却不愿有朝一日开启,那一寸天光一旦被命运手指掀动,再来的便是无可挽回的爱恨雷霆。

金砖地上她的影子,近在咫尺而远在天涯。

然而他最终没有停下手,缓缓从袖子里取出一封文书,上面盖着刑部火漆大印,他抽出其中一张,静静道:“陛下,儿臣来上朝之前,正命刑部各主事整理积年各类案卷,其中有长熙十三年,刑部为追索杀人逃匿者姜晓,曾奉命搜查青溟书院的一份记录,儿臣带了来,请陛下一览。”

天盛帝狐疑的盯着他,不知道他这时候拿出这文书来是要做什么用,半晌命内侍递上去,拿在手里快速翻了几页,漫不经心抬手便要往御案上丢,忽然想起什么,又拿了回去,翻开其中一页,仔细看了几眼,渐渐皱眉沉吟不语。

胡圣山一直紧张的盯着天盛帝神情,他不知道楚王拿出来的是什么,但肯定对辛子砚有利,脸上不禁露出几分宽慰神情。

凤知微目光却一闪。

她知道宁弈拿出来的是什么了。

那年宁弈以捉拿犯人为名,指令刑部主事前来青溟书院搜查,意图掀动她在青溟的根基,当时她设计陷害那刑部主事误搜辛子砚和皇子公主的房间,其中就在辛子砚的房内放了《大成荣兴史》和《讨乱臣贼子书》,刑部惯例,所有搜查事务都有备细详述,想必都白纸黑字的记载了下来,按照时间推算,当时辛子砚并不在青溟,所有事务由她主持,而她明知辛子砚私藏《大成荣兴史》和《讨乱臣贼子书》,却没有立即销毁,也没有提醒辛子砚处理,更没有上报皇帝,却在五年后的今天扯出此事,这番心思,落在生性多疑的天盛帝眼里,必然要多想上几回。

宁弈虽然一言不发,但着实此时无声胜有声,辛子砚固然私藏有罪,但她身为副总裁,又最早发现私藏的禁书,却不声张,那也是罪。

凤知微眼睛盯着地面,金砖光洁明亮,映得人影影绰绰,所有人都像是一个漂浮在地面上的影子,看得见摸不着,虚幻着森冷……这么久,这么久,他细密着心思,留着所有对她不利的证据,她不动他不动,她一动,他也并不失措,她出手有多雷霆,他回击便有多有力。

如果说她潜藏准备了许久,他是不是比她更久?

宁弈始终没有看她,像是怕多看一眼,自己的动作便会因此犹豫一样,慢慢的从袖子里又掏出几封书简,也是什么都没说,令内侍无声递了上去。

底下人探头探脑,却也看不见那是什么,凤知微眼尖,觉得那些似乎像是自己在青溟书院做司业的时候的一些窗课本子,还有些像是书信。

她抿了抿唇——她平日里很注意与人信件来往,轻易不肯动笔,一些人攀附关系索要墨宝诗词什么的也不理会,但是长熙十三年之前,在青溟书院做学生和后来做司业,那时全无心事,倒有一腔欲待出人头地的野心郁愤,若是有些文字稍不注意,被人有心留存,拿去牵强附会,也不是没可能的。

文字这种东西,向来意思多变,单看怎么解释罢了。

东西递上去,天盛帝胡乱翻了翻,皱起眉毛,宁弈这一番动作,倒将他原本坚定不移要彻办辛子砚的心思步调打乱,一时他也有些犹豫。

底下窃议纷纷,胡圣山辛子砚却已经明白了宁弈的意思,眼底爆出喜色。

魏知如果置身事外,那么辛子砚将永为他刀俎上的鱼肉,谁也不知道这位对天子影响力极大的重臣,会在什么时候再给出灭顶一刀,现在殿下釜底抽薪,直接将魏知卷成同罪,他一旦入狱,没人暗中搞事,殿下总有机会令陛下回心。

还是殿下高瞻远瞩,心思深远!

大殿上一片寂静,天盛帝怔怔扶案不语,他老迈的脑筋此时也有些混乱,今日朝堂上这些争辩,听起来个个有理,却又个个似是而非,而且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最后怎么却将魏知也卷了进去?

看看手中那些东西,他犹疑了一下,沉声道:“魏知,你——”

凤知微眼望着地面,唇角渐渐露出一丝诡而森凉的笑容,良久慢慢的,伏下身去。

“臣,有罪。”

第十三章 爱恨如狱

朝堂上又起了一阵骚动,谁也没料到素来伶牙俐齿的魏知竟然莫名其妙的便开口认罪,连胡圣山都皱起了眉。

“臣有罪。”凤知微静静伏身道,“臣于长熙十三年任青溟书院司业期间,因感念辛院首知遇之恩,曾在发现他私藏《大成荣兴史》和《讨乱臣贼子书》后,为免给他带来祸患,有意为其隐瞒掩藏,不曾上报朝廷,这是臣为一己私意和个人恩惠,而对陛下、对朝廷不忠,此臣之罪也。”

“魏大学士此言差矣。”辛子砚终于忍不住,冷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