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嫡秀:九重莲-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太太离世已经好多年了,或许她是无意间提起了季重莲的伤心事,可是再伤心……也,也不该是这副模样啊?

“我的好红英,你可是一句话点醒了我!”

季重莲笑着抱了抱红英,转身就往凉亭外走,口中还不忘记吩咐道:“回去装上些莲子和莲心,咱们上老太太屋里走一遭!”

*

宣宜堂的正屋里,三太太姚氏正一言不发地坐在下首,目光低垂在膝上,显得她的面容更加沉静。

“这亲事已经定下了?”

季老太太不急不慢地喝了口茶水,刚刚搁下茶盏,又对灵芝点了点头,灵芝会意地上前跪在脚踏上,给老太太捏着腿。

“定下了,所以今天来和老太太禀报一声。”

姚氏抬起了头来,虽然容色淡淡的,但到底眼中有着一丝喜悦的光彩。

儿子娶媳妇了,她也要做婆婆了,能不开心吗?

“这之前还要做些什么准备,我老婆子是没有这个心力,你就与五丫头商量着办吧。”

季老太太摆了摆手,微微眯了眸子,显出几分疲倦来。

“媳妇想在外给泽哥儿置办个院子,当作他们夫妻的新宅,这老宅的房子就暂时给空出来,索性三房如今也没有人住着,老太太看着该怎么就怎么办。”

姚氏说话清清淡淡,也不拐弯抹角,实在是生活在这宅子里,她本也没想和谁斗过心眼,就一直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

季老太太虽然不喜欢三房,但对姚氏这个媳妇还是看得上眼的。

此刻听姚氏这一说,老太太微眯的眼猛然睁了开来,眸中射出一抹精光,“这么说,你们三房是准备出门单过了?”

季家老宅的房子做为祖产将来定是有大房传承下去的,当时的分家不分房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若是到时候她这把老骨头也没了,想来大太太要将剩下的几房人给分出去,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如今姚氏能够自己提出来,倒也是少了几分麻烦。

姚氏起身福了福,态度倒是不卑不亢,“是有这个打算,将来泽哥儿成了亲,开枝散叶的,若再在老宅里住着,怕是抹不开去,所以媳妇斗胆做了这个决定,还望老太太不要怪罪。”

“你心思倒是细,能够提前想到这些,我又怎么会怪你?”

季老太太摇了摇头,半晌后才是轻声一叹,“这事你和老三也说了?”

“老爷四处奔走不定,媳妇是寄出了信去,但还没有等到回音,这事先办了也成,相信老爷即使知道也不会说道什么。”

姚氏这样说也是正理,男人顾外,女人管内,这定宅安家什么的,只要姚氏说了也算数。

“也是这个理。”

季老太太笑着点头,面色和蔼,“可瞧到合适的宅子了?”

“前几日托人去寻了几家,倒是有一户看着满意,也是来向老太太讨个主意。”

姚氏已经落了坐,静静地看向季老太太,“宅子是在丹阳县城,却不在咱们春江镇上,但也不远,坐车大概半个时辰的功夫,是前朝一个官宦人家的老宅子,五进的宅院,挺宽敞的,就是看着沉旧了些。”

季老太太略微沉吟后,才道:“宅子沉旧些倒是不打紧,只需修缮一番即可,但……这赶得上泽哥儿的好日子不?若是不行,还是先在家里成了亲,修缮好了再搬过去也不迟。”

季家好久没有办过喜事了,季老太太也想趁着这事扫扫霉气,季崇泽成了亲,接下来季重莲便也不远了。

只是季重莲的婚事她可真要好好琢磨琢磨了,前车之鉴,她可再不能被那些表象迷惑住,岂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姚氏略微想了想,便点头想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到,这婚事就在家里办吧,也好让他们小俩口就近给您老磕头。”

季崇泽的婚期就定在十月,若是马上将房子给买下来,抓紧时间修缮,虽然有些赶,但还是来得及搬过去。

姚氏虽然为人淡漠,但到底心思细腻,略一思虑便明白季老太太心中所想,人老了就图个热闹,要不这般清冷的日子过下去谁不会觉着寂寞?

想到这里,她自然顺水推舟,合着在一起的日子也不多了,就让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老太太,五姑娘来了。”

云霞在屋外禀报了一声,跟着便撩起了帘子,季重莲已是拐了进来,后面跟着红英。

“咦,三伯母也在。”

见到姚氏,季重莲自然有些诧异,旋即便笑着对俩人行了礼,红英抱着瓷罐站到了一旁去。

季老太太含笑看向季重莲,“你大哥要娶媳妇了,你三伯母正和我商量呢,这婚事定是要办得热热闹闹,你也帮着一起理理事,别累着了你伯母一人!”

“大哥的婚事这么快就定了,日子是多久?”

这前段日子不才在议亲吗,决定得这样快,倒是让季重莲有些始料不及。

“也是亲家母那边身子不好,想着女儿快点出嫁,若是再耽搁了,就怕……”

姚氏话到这里一收,后面的季老太太与季重莲自然就会意了。

怕是季崇泽的未来岳母快要不行了,若是这婚事再拖拖,这亲家母亡故,女儿又要再守孝三年才能嫁人,不若趁着还有日子就尽快将亲事给办了。

“嗯。”

季重莲点了点头,诚挚地看向姚氏,“三伯母那里有什么需要帮手的尽管说来,千万不要和我客气。”

“好。”

姚氏浅浅地笑了笑,又看出季重莲有事找季老太太,这便起身告辞了。

看着姚氏离去的背影,季老太太轻轻叹了叹,“好容易熬到季家第一个哥儿娶亲了,也算是喜事一桩。”

季重莲附和着点了点头,又听老太太道:“泽哥儿成亲后三房便要搬出去了,这偌大的宅子竟是越来越冷清了。”

“三伯母他们要搬走了……”

季重莲唇角一抿,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分家不分房,这也只能维持到季老太太尚在时,若是老太太有一天没了,他们四房定也是要离开的,姚氏不过想在前头罢了。

“老三不说了,老大也是不用我操心的,就是你父亲……”

季老太太有些疲惫地抚住了额头,嗓音中难掩低落,“若是我不在了,他可怎么办?”

季重莲总归是要出嫁的,四房她虽然能够照看一刻,但老太太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熬到季崇宇娶媳妇,将四房的庶务顺利将到孙媳妇手中。

至于柳姨娘,她是压根没想过,这个女人只要不跑出来祸害别人就是谢天谢地了。

季重莲转头看了眼红英,岔开了话题道:“祖母,我命人摘了些莲子莲心,这不正巴巴地给你送了来,祖母别想这些不开心的事了。”

红英顺势将两个瓷罐交到了灵芝的手中。

季老太太怔了怔,才道:“这莲子我倒知道,可这莲心能吃吗?”

“莲心用来泡水喝,清心去热,还能明目呢,祖母若是觉得苦,回头我多做些蜜饯给您送来。”

季重莲笑着摇了摇季老太太的手,撒娇道:“这可是孙女亲手给挑的莲心,祖母可一定得赏脸!”

“就你这丫头懂得讨我欢心!”

被季重莲那俏皮的模样给逗乐了,季老太太撑不住也笑了起来,方才脑中的忧思瞬间全无。

灵芝也在一旁附和道:“还是五姑娘想得周到,老太太这里正缺蜜饯呢!”

“你这丫头,这是在编排我这段日子没给宣宜堂送蜜饯呢!”

季重莲笑着嗔了灵芝一眼,这才转向季老太太,“这甜的东西吃多了也不好,祖母可省着点吃。”

“知道了。”

季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都是你说的对。”

看着季老太太笑了,季重莲才接着往下说道:“祖母,孙女正巧想到一件事情,想让祖母拿个主意。”

“什么事还得要我拿主意?”

季老太太扫了季重莲一眼,一脸的狐疑。

季重莲不急着讲,只看了灵芝红英一眼,她们俩便知机地退了下去,她这才道:“三伯母看着是个不理事的,可心里清明,虽然从前有曾姨娘坐大,但到底怎么样也越不过她去,三房有她,如今也算是安稳的……”

季重莲话到这里一顿,见季老太太眸中神色似在思量着什么,这才不急不缓地接着说道:“母亲逝去多年,咱们四房也没个正经的当家主母,父亲虽然有些不着调,那也是因为别人怂恿之故,他本心里定也是孝顺祖母的,若是能多个管束着的人,将来必定能走上正途,就算孙女今后不在季家了,有当家主母管着,也不用再操心父亲,操心宇哥儿……”

做母亲的眼中,就算儿子再不是那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至于季明宣犯下的种种错误,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已经不知不觉在季老太太心中淡化了,这一点季重莲看得很明白。

老太太真正恨得的人柳姨娘,可儿子护着宝贝着,她能有什么办法,难道一家人非要弄个你死我活不成?

听了季重莲这话,季老太太心思一动,偏头看向她,“你是说……再为你父亲讨个媳妇?”

这事老太太不是没想过,只是顾忌着季重莲姐弟,这想法冒出来便被她给掐灭了,这四房嫡长孙的地位不容动摇,若是再娶一房媳妇进门,焉知道这两姐弟不会心里不舒服?

可此刻由季重莲自己提出来,那意义就一样了。

“孙女也是刚刚有了这想法,祖母可不要笑我。”

季重莲略有些腼腆地低下了头,发丝垂落下隐约可见羞红的脸蛋,“我总想着有个人能管束着父亲,照看着四房,那今后祖母也能少操份心。”

“俗话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你不怕……”

季老太太说着这话到一半自己也给顿住了,就算没有后娘,季明宣对季重莲姐弟不冷不热的,这还有什么区别?

“这倒是不打紧的,孙女还能在祖母身边呆几年呢……宇哥儿也长大了,将来自有他自己的前程,若是继母是个明白的,定也不会薄待了他。”

季重莲依然低垂着目光,话音虽然难掩羞涩,但还是一字不漏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身为女儿,谈及父亲的婚事本已是不妥,但她也不知道该找谁去说道。

大姑母如今避着她,三伯母那里也不会想去讨这个嫌,若是说多了,还怕别人猜测她们是否有其他意图。

也只有她能!

做为女儿,做为一个当家的姑娘,那眼界自然比一般人要看得远,运筹帷幄,把控全局,她能想到的,季老太太也一定想得到,若是俩人这心思对上了,老太太自然也就不会怪她这份逾越,反倒会夸赞她的大度和善解人意。

“五丫头,祖母果然没有看错你!”

季老太太激动地握住了季重莲的手,有孙女这一番话,她心里隐藏的担忧也在一瞬间化作虚无。

儿子大了,她是不能看着管着一辈子,但若是能给他挑个好媳妇,就算自己走了,今后也有人帮扶着他,只要不过得这般荒唐,那么四房的家业也能保他一世无虞了。

更好的是还能压着柳姨娘那个贱人,就算她不在了,这贱人也休想在四房冒出头来!

“祖母,能为您分忧是份内的事,再说这也是为了四房,孙女自然当仁不让!”

季重莲眼眶微微泛红,她能感觉到季老太太的动容,似乎迷惘了许久的心终于找到了方向,让那双原本还有些黯然的眸子一瞬间绽放出熠熠的光彩。

“好孩子!”

季老太太满怀安慰地抚了抚季重莲的鬓发,虽然从前的沈氏不咋的,但到底给她养了一个好孙女。

“祖母,”季重莲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轻声道:“虽然孙女有这想法,但到底要选什么样的人家还得祖母决定,大姑母在江浙两路认识的人家也多,祖母不妨听听她的意见。”

“这是自然,让你大姑母帮着挑,人要爽利的,样貌不重要,这心眼要宽广,持家更要是一把好手,还要有什么……你帮祖母再想想!”

季老太太激动得有些语无论次了,她郁闷沉寂了这么多年,也似乎只有为季明宣娶妻这件大事能够让她振奋了。

将来四房有了正经的太太,那么柳姨娘想要只手遮天的日子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一想到这,老太太便止不住地在心里欢腾。

她哪里看不出柳姨娘心里的想法,这次回了丹阳便是不动声色,示之以弱,但她绝对不相信柳姨娘是换了心改了性了,不过是在等着她这个老婆子死去罢了。

她老了,到底熬不过年轻人,但只要她能将这接力棒交给合适的人,就算她不在了,也自然有人会为她管束着柳姨娘,这贱人休想嚣张!

是个姨娘,便一辈子都是姨娘!

无认季老太太说什么,季重莲只是附和地点了点头。

有了沈氏的教训在前,还有柳姨娘在一旁张望觑觎着,这次老太太定不会再选个软弱的媳妇,这一点季重莲很清楚。

四房若是有了正经的太太,柳姨娘的心思也就不会放在他们姐弟身上,自有人值得她去操心!

不过,这辈子都坐不上四太太的位置,怕是一想到这柳姨娘便会恨得牙痒痒吧。

走在回翡翠潭的路上,季重莲的唇角都一直是翘着的。

她这算是设计了季明宣一回,这个荒唐不着调的父亲也该是有人来管束了,将来季崇宇还要娶亲,若是公爹与姨娘将家里弄得一团乱,还有哪家的好姑娘愿意嫁过来?

所以从长远来看,季明宣再娶一个太太来坐镇四房,那是很有必要的。

“姑娘这下总算是舒心了。”

季重莲和季老太太到底说了些什么红英却是不知,只知道他们家姑娘的提议定是被老太太允了,才能这般心花怒放的。

“还不错。”

季重莲笑着点了点头,脚步一顿,看向天边的浮云,语调轻松而愉快,“算是解决掉了我心底的一个忧患,不过这都多亏了你!”

季重莲偏头对着红英眨了眨眼,促狭地笑道:“为了奖励你,本姑娘准备在你出嫁时多选两个陪嫁的美婢,到时候侍候你与你相公可好?”

“姑娘说的什么呢,坏死了!”

红英难得又羞又恼,明明知道季重莲说的是玩笑,但心里仍然止不住地冒酸,谁愿意出嫁时还带两个美婢,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看着红英窘迫的模样,季重莲抚掌大笑,转身便向翡翠潭而去,回廊里留下了一串欢快的笑声。

☆、第【91】章 本家做客,裴衍现身

季家这段日子很是热闹,来来往往的人,为了操办季崇泽的婚事,几乎全家总动员。

选挂幔的厚重帷帘,铺设桌椅的大红蜀锦褡子,就连碗碟也采购一新,府里下人们也做了两套新衣赏备用,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

季重莲此刻正坐在议事的正堂中,这便是婚庆当日拜堂的地方,她特意从库房里挑选了一副梅绕枝头双喜迎门的富贵插屏,看着两个丫环小心翼翼地摆在了案头,又吩咐向左稍微移些,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回身时,一个管事妈妈已是笑着来禀报道:“五姑娘,黄婆子已带了人在苑内侯着,就等着姑娘去选人呢。”

“好,徐妈妈随我一块儿去看看吧。”

季重莲笑着对管事妈妈点了点头,这个徐妈妈原本管着浆洗房的事务,在崔妈妈离开之前,被打压得毫无还手之力,季重莲见她做事稳重,人也不焦不躁的,这才提了做了内院的管事妈妈。

事无巨细,都在徐妈妈这里汇了总,在交到她手里时,便轻松了许多。

真正一个好的领导,不是凡事亲力亲为将自己累得半死,而是选择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知人善任,才能总揽大局。

“这次黄婆子带了多少人来?”

季重莲一边走一边摇着团扇,随意地问道。

“刚留头的小丫头有十来个,剩下的有二十来个,老奴看着都洗涮干净了,这才敢带到姑娘跟前来。”

徐妈妈微微躬着身子,态度很是恭敬。

她可不敢小瞧了眼前的少女,再说对季重莲的手段与能力也很是信服,所以甘愿在其下听命。

当初大太太管着庶务时,崔妈妈仗着是大太太的赔房只手遮天,她本管着厨房里的事务,因为不肯与崔妈妈同流合污这才被贬到了浆洗房,如今好歹是熬出了头,不过也是季重莲慧眼识人,这份知遇之恩徐妈妈心里自然是感激着的。

“走,咱们瞧瞧去。”

季重莲转头对碧元眨了眨眼,这丫头也是一脸兴奋劲,明显带着师傅选徒弟的勃勃兴致,至于这些小丫头到了碧元手上会被怎么打磨调教便不在她关心的范围之内了。

这是刚刚进了二门的一个小苑落,不大的场坝里整整齐齐地站了五排的人。

黄婆子站在一旁,穿着一身麻溜的深蓝色棉布裙,圆髻梳得一丝不苟,插着一枝素梅银簪,见了季重莲的面,忙着叉腰行了一礼,“五姑娘好!”

季重莲淡淡地点了点头,目光扫了一眼场中,所有丫头都恭敬地垂首而立,想来是黄婆子事先教了些规矩,但还是有些不老实的忍不住打眼四望,在接触到她的目光时如小鹿受惊一般猛然垂了下来。

季重莲目光一沉,那些不安分不老实的自然排除在外。

身后碧元已经机灵地抬了张交椅过来,垫上杏黄色的椅褡,又吩咐小丫头奉上了茶水,这才侍候着季重莲坐下。

黄婆子已是笑着凑上前来,“知道五姑娘选人的规矩,老婆子已是事先挑拣了一番,再请姑娘过目。”

“嗯。”

季重莲伸手接过碧元奉来的茶水,在唇间抿了一口,这才开口道:“让她们一排一排走上前来,自报家门。”

“是。”

黄婆子应了一声,又转身在那群丫头面前吩咐了一遍,在她的喊令声中,第一排的八个丫头这才向前走了好几步,齐齐向季重莲福身行礼。

“抬起头来!”

季重莲搁下了茶水,抬眼打量起这几个丫头,倒是其中有两个吸引住了她的视线。

一个面容姣好,只是面色有些苍白,十二三岁的模样,行芷端方,一看便受过良好的教养,即使不是没落的小户姑娘,怕也是哪个大户里出来的丫环。

另一个大概有十岁左右,鹅蛋脸,嘴唇有些厚,但一双眼睛却是水灵灵的,看着季重莲眨呀眨的,透着一股好奇与紧张。

碧元顺着季重莲的目光看了过去,立马会意地点了这两个丫头上前。

面容姣好的女子柔声道:“婢子采薇,从前在齐知县府上当过差,伺候过府里的二小姐。”

“齐知县?”

季重莲脸色一沉,那不就是齐湛府上。

碧元目光扫向了黄婆子,她立马知机地上前来,附在季重莲耳边低声道:“这采薇是个倔强的,齐公子想要纳了她作妾,她宁死不从,被打的一身是伤发卖了出来,背上的伤还未养好,听着季家要人,死活央了一道来,老婆子看着她模样好,也是懂礼识规矩的,这才带给姑娘看看。”

季重莲点了点头,“采薇这名字和六姑娘犯冲,改作采秋吧!”

齐家的丫环按理说她是有些排斥的,但这采薇却是因为反抗齐湛而被发卖,那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看着也的确是个可怜人,若是人规矩懂礼,好好调教一番也不无不可。

“采秋谢姑娘赐名!”

采秋激动得双颊泛红,对着季重莲福身一礼,便按着碧元手指的方向站到了另一旁去。

一时之间,有人艳羡,有人嫉妒,毕竟做为第一个被季重莲点中的丫头,大家的心理多少还是有些期许的。

另一个小丫头唤作春华,据说是家里孩子太多养不活,她自己愿意卖身,让家里减少负担,也给弟弟妹妹们留点银钱。

春华说话灵动,特别是笑容让人感觉很是温暖,季重莲也留下了她。

余下的,季重莲给季老太太屋里选了四个看着谨慎稳重的,一个叫二丫,一个叫阿妞,还有两个叫着更是绕口,季重莲便给她们改了名字,唤作芝萍和芝华,芝雨和芝晴。

又给季崇宇跟前选了看着老实容貌也一般的丫头,这两个丫头识几个字,也懂一些规矩,可以慢慢调教着,季重莲便将她们改名作司书和司画,刘妈妈年纪也大了,有时候心力不济,这两个丫头只要安心伺候着饮食起居就罢了,不打别的心思就好。

一番挑捡下来,季家总共买下来二十八个丫头,除了各个主子跟前的,厨房、浆洗、针线、花房等各房都送去了几个,这些活计要从小学起,从粗使丫环到管事妈妈,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这边人手挑选好了,已近正中,季重莲便回到宣宜堂,陪着季老太太用了膳后便各自午休去了。

一觉睡到半下午,碧元看着薄纱帘里的人影动了动,忙带着林桃上前侍候,顺道便将纱帘给挽在了两旁的如意帐勾上。

“姑娘可是睡醒了?”

碧元笑着将季重莲扶正,披上了月华色的薄锦秋衫,腰上给系了一条同色的裙子,只裙角点缀了几抹嫣红的色调,看起来很是清爽。

林桃赶忙奉茶,季重莲喝了一口后吐在了白瓷小盂里,这才懒洋洋地扶着碧元的手起了身,忍不住打了个呵欠,“今日可真是困,一觉就睡了近两个时辰!”

“姑娘这段日子操办大少爷的婚事着实辛苦了。”

碧元利落地给季重莲扣好了衣衫,又将她按坐在梳妆台前的锦凳上,这才拿了紫檀木梳顺着那一头乌发。

林桃在一旁摆弄着各式发簪,最终挑了支绿雪含芳簪递给了碧元,也配今日季重莲这一身月华裙。

“红英呢?”

季重莲透过铜镜看着碧元利落地给她挽起了头发,插上绿雪含芳簪,再左右抿了抿发鬓便算是成了。

“红英在教春华和采秋学规矩呢,若是不通晓姑娘的婢性,如何敢让她们在屋里侍候着。”

碧元一边说着话,一边同林桃收拾着妆台前的首饰妆奁。

“不急,你们也不是马上就要嫁人了。”

季重莲笑着摆了摆手,站起来走到窗边,窗外的一颗老树都泛了黄,风一吹,枯落的树叶便四处飘荡,不过短短一个下午便落了满园。

林桃在一旁捂着唇笑,碧元如今也是被打趣惯了,竟然丝毫不脸红,只是噘唇报怨道:“姑娘就会拿婢子开涮,若是哪日婢子不在了,看您还找谁说去……”

明明是开心斗嘴的话,但到最后偏偏成了伤感,碧元不禁有些懊恼。

转头看向季重莲,她的目光有些怔怔的,好似没有听到这话,碧元顿时松了口气。

半晌后,季重莲才幽幽转头道:“让红英也别着急,看下采秋身上的伤,若是没好完,便再请个大夫来瞧瞧,人精神了再领着出来做事。”

“是,还是咱们姑娘最好。”

碧元笑着拍马屁,林桃也跟着附和了几句,忽听得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便有人撩起了帘子,红英轻手轻脚地进了屋,见着季重莲已然起了床,这才笑着上前福身道:“姑娘,本家七太太派了人来请您过去呢。”

“喔?”

季重莲一怔,转而看了看天色,“这个时辰吗,可是有什么急事?”

这去本家一来一回的,再回到季家怕已是掌灯时分了。

“也没听那人说什么事,只说七太太吩咐了,务必要请到姑娘。”

本家七太太裴氏向来和季重莲交好,一个月也总有一两次相聚的机会,只这个月季重莲忙着和姚氏一同操办着季崇泽的亲事,确实有段日子没见着裴氏了。

“那林桃去宣宜堂和宋妈妈说一声,晚膳怕是不能和老太太一起用了,我去去就回来。”

季重莲转身对林桃吩咐道,又在镜前理了理衣衫,本是去见裴氏,俩人相熟也不用穿得太过隆重,就这样挺好的。

“碧元去挑捻些小玩意,我带去给明哥儿和晴姐儿。”

想起这两个粉雕玉琢的娃儿,季重莲就止不住地喜欢,也不知过了这般时日,两个小家伙想她没有。

各人得了吩咐便自下去忙活了,不一会儿季重莲便出了门。

本家与季家隔着也不算远,做马车不过小半个时辰的功夫,车夫熟门熟路的驶进了后院的小巷里,季重莲在那里落了车。

十月深秋,天气渐凉,早晚温差有些大,一落了马车,碧元已经给季重莲披上了浅杏色的羽缎斗篷,再看门前早已经有小轿候着,裴氏跟前的丫环恭敬地将季重莲给请上了小轿。

随着轿子的颠簸,季重莲反倒觉得心中有些七上八下的感觉,就像有什么要发生似的,但却又说不上来。

“碧元。”

季重莲撩起轿帘唤了一声,碧元正快步走在轿旁,忙凑近了耳朵。

“去打听打听,本家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季重莲绞紧了手帕,她在担心是不是裴氏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又急得非要找她商量,这才巴巴地让人请了她来。

不然这样晚的时辰,平日里就算俩人相约,也至少是提前一天约定的,这样的忙乱,让她心里渐渐有了不好的预感。

碧元得了吩咐自然快走几步和裴氏跟前的丫环套了近乎,只是这丫环口紧,又老是顾左右而言他,打听了一番后碧元颓然而返,竟是没得到半点有用的消息。

“罢了,反正也来了这里,七太太既然请了我来,有什么事定是会据实以告的。”

季重莲这样想着便也渐渐安下心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世上还真没什么解决不了的事,端看你用什么方法从什么角度下手。

远远地,碧元便瞧见裴氏的苑门口挂上了红灯笼,她忙不迭地凑近小轿,低声道:“姑娘,怕是有什么好事呢,婢子见着七太太苑门口都挂着红灯笼。”

“喔?”

季重莲也有些吃惊,但不容她细想,小轿已经抬进了苑落,绕过了青石雕花的影壁才缓缓停了下来。

碧元扶了季重莲下轿,她抬眼一扫,苑里果真是张灯结彩的模样,连花枝都修剪得格外娇美,廊柱上重新上了漆,远远看着便觉油亮油亮的。

“果真是有喜事?”

季重莲的心情也好了起来,看来裴氏是欢喜得想要与人共同庆祝和分享呢!

碧元点了点头,唇角也翘了起来,“婢子看着也是。”

丫环说裴氏在后院的暖亭等着她,碧元便止步于后院倒座房那块,没有当值的丫环婆子都窝在屋里闲着嗑牙,吃着茶水和零嘴。

碧元跟着季重莲来过不少次数,与这些人也不陌生,抓了一把瓜子便坐在了一个妇人旁边,笑着用手肘捅了捅这妇人,“花婶,七太太苑里是出了什么喜事,用得着这般隆重?”

花婶与另一妇人对视一眼,这才神秘地对碧元说道:“哟,你还不知道呢,咱们舅老爷快回来了。”

“舅老爷?”

碧元怔了怔,却是回忆不起花婶口中的舅老爷到底是谁?遂又逮着花婶问个明白。

旁边一个妇人却是笑了,“当年在广福寺立了功,后来被骆将军相中带往了西北,不就是咱们七太太嫡亲的弟弟。”

“啊,是裴公子!”

碧元惊讶地捂住了唇,这个男子她也只是在离开广福寺时看到过一个背影,没想到竟然就是那个解了广福寺之危的英雄呢。

提到英雄,女人们自然个个来劲,又加上一拨春心萌动的小丫环们在一旁起哄,花婶几个便开始细数裴衍曾经在本家的种种。

碧元这厢发生的事情季重莲自然不知,她正被裴氏的丫环引进了后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