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兴-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他。”那掌柜盯着王启年问道:“大当家的货,就是从齐省来的吧?”

    “没错。”王启年十分痛快的承认了。

    仿佛他跟徐世杨关系很好一样。

    掌柜果然误会了:“那么,大当家愿不愿意随我去见见我们的大汗?”

    一个手下只有不到一百骑兵的马贼首领自然没有权利求见蒙兀人的大汗,实际上,之前王启年连那个汉军世侯本人都没见过,一直只是跟类似掌管这样的代理人联络。

    但,若王启年是一个能打败女真人的庞大势力派往草原的代表,那么他自然有权利拜见蒙兀人的大汗。

    特别是在这种蒙兀人分裂成漠南、漠东两大集团的情况下。

    漠南蒙兀人的古尔汗,自然会想到从草原之外的势力中寻求支持,以获取统一草原,以及东征金国的机会。

    王启年想了想,随后拿起酒碗,把马奶酒一口喝干。

    他说:“那就请掌柜帮我引荐一下。”

    这笔买卖很危险,但越危险收益就会越大。

    ……

    淮安。

    夜色朦胧,大周江淮宣抚使,太尉徐世松站在自己的大涨门口,静静看向北方。

    没人知道徐太尉正在想些什么,也没人敢问——徐太尉不是个脾气很好的人,在加上军中权威日重,新开拓的江淮地区又没有几个文官,因此在这里没有人能压制徐太尉。

    没有人……,不过在徐太尉生气的时候,确实有人能劝住他。

    “夫君,你在想什么?”

    仁福公主仪态款款的从两人居住的大帐篷中走出,给徐世松披上一件华贵的狐裘。

    “没什么。”徐世松摇摇头,拒绝回答。

    但他这样子,只要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他有心事?

    “夫君在想家吧?”仁福公主笑着说道。

    他们现在所处的淮安府,是在淮河边上,旧时属于苏省,旁边旧时洪泽湖,从洪泽湖顺着运河乘船北上,十天时间就能抵达齐省。

    当初仁福公主北上,也曾经路过这个地方。

    也就是说,徐世松此时距离齐省老家已经很近了。

    然而,他不知道此时自己还能不能回家。

    徐世松已经得到消息,齐军在盖州重创鞑子,又一次取得了大周官军从未取得过的战果。

    他本来应该高兴才对,然而徐世松觉得,自己那个堂弟野心实在太大了,一次次震惊世人的胜利,也一定会助长这种野心。

    若是大周官军还像以前一样,毫无奋起迹象,到那时候,徐世松觉得,自己就得在忠于朝廷还是终于家族之间做个选择了。

    徐世杨从未食君之禄,也就谈不上忠君之事。连徐世松偶觉得,他若是造大周的反,对江北汉人来说,远比让大周朝廷收回江北更容易得人心。

    可问题是,他徐世松不是徐世杨,皇帝和朝廷把仁福公主这样的娇妻嫁给徐世松,一年多的时间就让他位及武人之巅,简直可以说是信任有加。

    这位徐家世字辈老大觉得,自己应该把忠诚奉献给朝廷,做大周的忠臣。

    做大周的忠臣不难,可做了忠臣也没用怎么办?

    “夫人,我已经没法回齐省了。”

    徐世松苦笑着说道:

    “世杨赢得越多,赢得越大,我就越没法回去。”

    “夫君的意思是……”

    “朝廷啊……,若是再不奋起,辽东无论最后谁胜,对朝廷都没好处。”

    “夫君为什么不把这话告诉文相公?”仁福公主笑着问:“现在我皇兄和文相公还在想着向齐省输送军粮军饷,以此把齐军纳入朝廷统辖呢。”

    “夫君为什么不上书朝廷,告诉他们这样做是没用的,齐军早晚会造反?”

    “因为说也没用。”徐世松无奈的说:“朝廷沉沦太久了,新上台的诸位大人,包括皇上和文相公在内,都需要对鞑子的胜利巩固自己的地位。”

    “想要这个,朝廷自己的军队能行吗?不靠齐军靠什么?”


………………………………

第370章 弃守

    齐省徐家毕竟还没有真正造反,徐睦河也是朝廷任命的正牌齐省都督。

    所以齐省获得的一切成果,都必须算作朝廷一份。

    文介甫的新内阁,也在齐省一次次的胜利中逐渐稳定下来。

    所以,徐世松觉得,现在的朝廷不是不知道齐省对自己的威胁,但他们依旧饮鸩止渴,沉浸在齐军带来的胜利中无法自拔。

    “现在,停止对齐省的支援是不可能的。”

    徐世松说道:

    “那样就等于朝廷逼迫齐省造反,而且是在齐军与鞑子激战的时候抛弃齐军,这名声,以政变上台的皇上和朝廷都不敢背。”

    “所以,将来齐省和徐家会不会造反,其实只看我在江淮这边做的如何。”

    徐世松有些哀伤的解释道:

    “若是我在江淮这边做的好,能把江淮屯军训练到齐军一样的战斗力,也许我二叔和三弟就会满足于永镇齐省,还是忠于朝廷。”

    “若是我不能把江淮军练好,就朝廷的禁军,凭什么让人臣服啊……。”

    “那夫君只要努力就好了呀。”仁福公主说道:“有机会靠自己的力量扭转局势,这不是很好嘛?简直跟力挽狂澜一样。”

    “不一样。”徐世松说道:“要想把江淮军练好,就不能有太多制约——世柳一手创立的顺义军,已经快被翁书平搞废了。”

    “可若是一切都按我的要求来,在朝廷眼里,我跟世杨又有什么区别?”

    “夫君你是忠臣。”仁福公主认真的说:“我知道,夫君你才是大周的忠臣,即使文相公,也没有夫君忠诚,他都在给自家留后路呢。”

    徐世松微微一笑,轻轻搂住自己妻子,小声说道:“夫人你知道我忠诚,可这有什么用呢。”

    “我只是个武夫啊。”

    ……

    临安,文相公府。

    “徐世杨太厉害了。”

    文介甫轻轻说道:

    “在齐省打败鞑子不算什么,鞑子本来就不善攻城,防守能赢并不奇怪。但跑到辽东去还能连续取胜,这就太厉害了。”

    文仲也赞同道:“是啊,我看,徐世杨现在可以算是当朝第一名将。”

    “当朝?”文相公笑道:“他算大周的将领吗?”

    文仲立刻不说话了。

    虽然朝廷一直把开拓江淮和辽东之战当做自己的胜利四处宣传(只是会尽量掩盖齐军的作用),但要让文仲这种朝堂核心把齐军当成朝廷军队,那简直就是笑话。

    文仲又不是傻子。

    “可是,我们只能继续支持他。”

    “是啊,只能继续支持这位‘当朝第一名将’。”文介甫似笑非笑的说道:“直到他觉得差不多了,直接造反。”

    “父亲不想支持他了吗?”

    “不,我要加大对他的支持。”文介甫说道:“把文季和文书都派到齐省去,好好学习一下,看看徐家是怎么做到以一个残破不全的省对抗鞑子还能占上风的。”

    “都去?”

    “对,都去。”大周宰相悠悠的说道:“到时候,无论徐家胜败如何,咱们文家都不会输。”

    “这就够了。”

    “仲儿,若是徐家真的成了,你愿不愿意作为大周的忠臣,为咱们家名垂青史?”

    听到这话,文仲深吸一口气:“固所愿,不敢辞!”

    ……

    辽东,盖州。

    被世人合称为女真三太子的完颜宗干、完颜宗望、完颜宗弼从草原急匆匆回师之后,立刻赶来此处,亲自查看盖州之战的现场。

    徐世杨在盖州城门前垒的京观已经被拆除,女真人的头颅也已经被火化安葬了,但整个城市依旧一片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气,仿若墓地。

    三位太子带来的亲兵甚至都不愿意住进这鬼气森森的城里,只好在城外安营扎寨。

    不过城外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

    齐军走的时候,放火烧毁了所有农田,甚至因为时间充裕,他们手贱到在附近几片树林都放了几把火。

    结果就是盖州似乎已经彻底荒废了,连打猎都找不到足够的猎物。

    “娄室真该死。”

    完颜宗弼忍不住说道:

    “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给他那么多甲兵,他却让徐世杨把盖州抢成这个鬼样子!”

    “现在城里连老鼠和乌鸦都能饿死!”

    完颜宗干冷冷的说道:“娄室已经死了。”

    大金勃极烈完颜娄室在盖州战败,撤向复州的途中又被齐军埋伏后,因无颜面对大金朝廷,最终在复州畏罪自杀。

    “便宜他了。”完颜宗弼说道:“他死的轻松,老子还得抚恤他的家人!”

    完颜宗望问:“为什么抚恤?”

    “娄室已经以死谢罪了。”

    “人死罪消那是南朝汉人的习惯,咱女真有这说法?”

    “你不会想要穷追责任吧?”完颜宗弼惊讶的问道。

    “为什么不行?最多这次少杀些人。”

    这次说话的是完颜宗干:

    “娄室所部人丁牛羊全都罚没,弥补其他人的损失。他的妻妾便宜了徐世杨,不过几个年纪大的儿子还在,发配甲兵为奴吧。”

    “盖州战败是他的责任,没把他全家杀绝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完颜娄室是非宗室勃极烈,他的本部实力很强,即使遭受盖州打败这样的损失,剩下的人丁也还有不少,分给其他几个勃极烈,对大家来说也算是个补充。

    “那就这样办吧。”完颜宗弼没有多少内心挣扎就同意了。

    反正娄室部族的延续对其他女真贵族来说狗P不是,最重要的始终是自己的实力。

    “不过,咱们还得考虑一下辽南的问题。”

    解决娄室的问题之后,完颜宗弼继续说道:

    “盖州崩溃,没有两万户,十万人家和牛羊粮食的大量投入,这边根本恢复不过来。”

    “咱们现在哪有那许多人口粮草?但是没有盖州支撑,复州根本就是孤地,银术可根本守不住。”

    “既然这样,放弃复州吧。”

    完颜宗干无奈的说道:

    “就算咱们有实力恢复盖州,继续坚守复州的话,海岸线也太长了,到时候徐世杨再来一次跨海登陆,盖州照样危险。但盖州复州同时驻守大军,咱们更撑不住。”

    “放弃复州,让银术可移驻盖州,用复州的人口财帛恢复盖州,把盖州以南全毁了,几百里的荒地,那徐世杨再想过来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就算从海上进攻,女真也可以只防守盖州附近的海岸线,远比陆地海洋一起防守简单的多。


………………………………

第371章 不怕

    放弃复州的决定也被三位太子一致通过了。

    这个决定并不难下,他们没有实力去消灭辽南的齐军,就算有,齐军施施然乘船走人,等大金军主力出去抢劫的时候再回来,辽南还得再丢一遍。

    若是死守辽南,那么长的海岸线得派多少人看着?大家以后还出不出门了?

    何况,长生岛是个大麻烦,陆地上能到的地方还有些机会,这海岛该怎么打?长生岛杵在那里,复州的耕种和煮盐活动都受威胁,还占着那地方是给齐军抢劫自己的机会?

    所以,不如直接放弃,把防线收缩到盖州附近,这样可以节约兵力,也可以恢复盖州的生产。

    而且盖州背靠辽中平原,是个适合女真骑兵发挥的地方。

    “银术可一个人能防住盖州吗?”

    完颜宗弼又问:

    “娄室做不到,我看他也不行。”

    “让纥石烈志宁来守耀州,两个勃极烈应该足够了。”

    完颜宗干说道:

    “咱们这次的错误是两个勃极烈近万甲兵都集中在复州,结果被汉狗绕过了。银术可又不敢放弃复州,只能是娄室自己带兵直奔盖州。”

    “若是两人一开始就在盖州,我认为徐世杨打不赢两个勃极烈。”

    完颜宗弼尴尬的笑了笑。

    也只能这样想了。

    虽然他觉得,上次徐世杨也不过带了几千战兵,而且娄室抓的时机很好,最后决战的时候大金兵在人数上甚至还占着优势,若是真有两个勃极烈,大不了那徐世杨从辽南或齐省多带一倍的兵过来,情况还不是一样?

    当然,这事,勃极烈级别的大贵族知道就行了,传出去实在太影响军心士气。

    “辽南就这样放着不管了吗?”完颜宗弼继续问道。

    他还是有些肉疼,只守盖州,意味着整个辽东半岛必须全部放弃,并实行严酷的焦土政策,避免齐军从陆地上攻打盖州。

    然后才说得上专门防守盖耀之间的海岸线。

    说起来容易,可真要做出来,那损失未免太大了。

    完颜宗望突然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跟徐世杨谈谈。”

    “怎么谈?上次咱们就给他开了汉勃极烈的条件,他也没答应!”完颜宗干无奈的说道。

    “咱们手下现在哪里还有汉勃极烈,那徐世杨兵强马壮,一个汉勃极烈也没法打发他。”

    “那怎么办?”

    “给他封王如何?齐王或鲁王,让他自己挑一个。”宗望继续说道:“咱们保证以后不去威胁齐省和复州以南,他保证不进攻复州以北即可。”

    “咱们现在就没法威胁齐省,他已经得到了的东西,咱们怎么拿来作交换?”

    “联姻。”

    “开什么玩笑,他怎么可能同意和亲?”

    “我说的是联姻,不是和亲。”完颜宗望继续说道:“让他们送一个嫡女过来,咱们也选一个宗女过去。”

    “那也没用。”宗干还是摇头:“区区两个女人就能让咱们互不攻打?那只能说明咱们两家至少有一个是大傻瓜。”

    “当然不止,徐世杨是枭雄,他怎么会为女人放弃攻打我们。”完颜宗望笑了:“可有更实惠的就不一定了。咱们可以跟他商议,咱们压迫汉狗的皇帝送岁币,不论江南送来多少财帛,只要金齐两家和好,咱们就分他一半。”

    宗干和宗弼互相看了看。

    这似乎可行。

    他们听到消息,江南的周人朝廷似乎已经开始开拓江淮,徐世杨那种枭雄肯定不会放任周军逐渐靠近自己的边境线——尽管那名义上也是自己国家。

    也就是说,只要金齐两家和好,两家都有机会先去处理别处的问题。

    “如果他同意。”

    完颜宗望得意的说道:

    “那么咱们就先去对付最好对付的高丽,这次一定要彻底把高丽打服,先解决东方的问题。”

    “然后再去对付博穆博果尔。”完颜宗弼似乎也进入了状态,他兴奋的说道:“干掉那些野人,咱们还能补充些人丁!”

    所谓博穆博果尔,就是野人女真各部落正在渐渐形成的共主,算是在大金军事压力下出现的“新物种”。

    “东部和北部的威胁消除干净,咱们就有余力慢慢对付蒙兀人了。”

    宗干忖度着说道:

    “或者到时候先去对付徐世杨,最后收拾蒙兀人。”

    “对!”完颜宗望大笑着说道:“只要一个一个对付!咱大金怕过谁来?”

    ……

    “得让敌人怕你。”

    徐世杨一身轻松的穿着宽大的长袍,坐在躺椅上悠然自得的对章明义说道:

    “不管是什么样的敌人,只要他们怕你,那么你甚至可以百十个人追着几万敌人随便砍,很简单的。”

    历史上各种正面反面的例子数不胜数——以前那个位面有很多,现在这个位面其实也不少。

    “哦,原来如此,有道理。”

    章明义饱读诗书,对各类杂学书籍也涉猎很深,仔细想想,自然也能在史书上找到不少战例。

    这个人虽然早早考上进士,但似乎特别醉心于军功,自觉离开繁华的江南跑到齐省来吃苦就是明证。

    来到齐省后,发觉徐世杨对付鞑子特别顺手之后,他又整天想着跟徐世杨学些“兵法”。

    徐世杨被缠的没办法,闲暇时偶尔也会跟他说一些自己的“见解”。

    “当初鞑子到处宣扬‘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就是为了这个。”

    徐世杨笑着说道:

    “大家输的次数多了,鞑子再这么说也就信了,结果遇到大战,一听说鞑子兵来了一万以上,自己首先就怕了,这要能打赢才怪。”

    “实际上呢,你看我这几次作战,别说面对一万鞑子,连斩首上万都有三次了。”

    “我这次用鞑子首级筑垒京观,也是这个目的。若是每次还没开打,鞑子就觉得自己输定了,那么他们八成就真输了。”

    “嗯,本官大概明白了。”

    章明义点点头,把徐世杨今天跟他说的东西全都记到自己的小本子上。

    过了片刻,徐世杨说道:

    “练兵打仗的事就先说到这里吧,你早点回去休息,明日咱们启程去泉城,大都督要在那里主持年度会议。”

    章明义瞥了他一眼,略带不满的说道:“你们这的会怎么这么多?”


………………………………

第372章 财政

    穿越之前,徐世杨特别讨厌开会。

    但现在正好相反,徐世杨觉得开会特别重要。

    以军队来说,战前有研讨会,战后有总结会,平时每月有生活会,训练之后有会,夜校的文化学习之后也有会。

    作为在民生领域也有巨大发言权的官员,徐世杨和章明义还得参加都督府的各种例会和几个民生部门的部门会议。

    这么多会,也无怪乎章明义抱怨。

    “多开会能有机会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众人之长吗。”徐世杨笑着说道:“何况明确经验教训是提高自己的捷径。”

    “所以别抱怨了,回去休息吧。”

    “我看你就是想赶我走。”章明义收起笔记本,一边嘟囔着一边向外走去。

    走到小院门口的时候,他突然转头说道:“这话本不该我跟你说,但作为好友,我厚颜劝你一句,你现在应该尽量把文月带在身边。”

    “你现在急缺一个嫡长子。”

    ……

    大周隆道元年十二月二十。

    大都督徐睦河在泉城都督府召开年度会议。

    选在这个时候召开年会,是因为这个时候今年所有工作都已经完成:

    军事方面,这段时间自然不会再发动新的攻势。

    民政方面,隆道元年的税收工作早已完成,各主要工厂也已经提前发放了最后一个月的薪水和年货,让工人们回家过个好年。

    公务人员此时还在加班,今年的各种数据已经可以出炉,那么提前几天开会,对今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再给明年一个大概计划,也是理所应当。

    提前几天做完这最后的工作,一切妥当之后官员们也可以得到一个轮休的机会。

    ……

    都督府第一届全省年会分为几个部分:先是军队和民生各部门自己开一个总结会,然后各部门代表前往都督府开一个综合会议。

    也就是说,都督府年会是由一连串小会和几个大会组成的。

    徐世杨作为跨界高官,军事民生的很多会议都得参加,可谓忙的马不停蹄。

    二月二十五,第一届年会第一次综合大会才正式召开。

    这次的主要议程是总结。

    徐世杨作为军队方面的最高领导人发布隆道元年《国防报告书》。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徐世杨非常坦然的向年会所有代表发布了齐省军力报告:目前为止,齐省新军共有十个野战旅以及部分独立特种单位(工兵、骑兵、炮兵、镇抚、医疗)、司令官近卫队、陷阵营、蓝军营等单位,合计约两万人。

    另有新军训练营部队五千余人,海军三千余人。

    不算民兵,齐省武装力量现有28000人,隆道元年的军费(包含武器采购费用和伤亡者抚恤金)合计折算15000万斤粮(所有物资全部折算粮食,下同),额外支付的特别战争费用5000万斤。

    合计20000万斤粮。

    军队方面的战争缴获,不算土地,仅计算上缴的物资,包括金银财帛、各种珠玉宝石、牲畜家禽、粮食布匹、推车船舶等等合计折算,总价不低于35000万斤!

    也就是说,齐军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不仅没有亏本,反而盈利了差不多一亿斤粮食!

    这个数字统计上来之后,各民生部门甚至惊讶的有些合不拢嘴:这太违背常识了,打仗居然还是能盈利的!

    徐世杨在会议上指出:通过战争获利其实是很正常的,鞑子这么喜欢劫掠,不就是因为战争能够获得大量经济收益吗?

    实际上这种计算方式还是少算了,毕竟辽南的土地和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军事方面的总结之后就是对明年的计划。

    战争计划当然不能在会上公布,不过扩军计划可以。

    徐世杨明确表示,现在所有新兵都会补充进野战部队中,加上重新组建正规骑兵部队,海军扩充,特殊兵种的扩军,徐世杨希望把新军陆海军总兵力扩充到4万人上下。

    因为今年缴获了将近五千匹战马,齐省军马场明年还可以提供第一批自己养育的战马,而马匹所消耗的粮草要比士兵高很多(不过马匹不需要军饷养家)。

    因此,预计明年军费不会低于3亿斤。

    如果加上额外编制的战争费用,明年军队消耗估计在3。5亿斤到4亿斤之间。

    “4万兵,按照35000万斤算,每个兵58石。按40000斤算,是67石……,怎么这么高?”徐睦河问:“江南的禁军有这种待遇吗?”

    “父亲,我们的士兵比朝廷禁军强得多,禁军可没法斩首数万,收复金旅。”徐世杨笑着辩解道:“何况这是折粮,并非全部都是军饷,我给陆军制造兵仗、铠甲、枪炮,还有海军的船,都算在里面了。”

    “今年缴获这么多马,明年我还要组建正规骑兵部队,一骑顶五步,这里面的消耗也不少。”

    徐睦河点点头,转而问掌管财政的代表:“今年整体收入如何?耗费几何?明年能满足军队的要求?”

    “今年全省拥有土地(不计算辽南)1200万亩,夏秋两税38000万斤。”

    财政部门的代表回答:

    “盐业方面,今年收入折粮12000万斤;商税方面折合8000万斤;各处开矿收入折合5000万斤;各处工厂收入折合33000万斤;其他方面收入——主要是银行贷款利息,折合3000万斤。”

    “全部加起来,是99000万斤,合660万石。”

    那财政部门官员照本宣科的念道:

    “支出方面,军费刚才三公子说过了,20000斤;官吏俸禄12000万斤;教育方面投入13000万斤;贷款给本省民众5000万斤;新开的工厂资本金投入5000万斤;还有水利工程队的费用,其他劳役支付给民工的薪资等合计8000万斤;其他各种消费用3000万斤,最后……”

    那人看了一眼上首的大都督:

    “都督府耗资合计3000万斤。”

    “这些全部加起来,实际耗费69000万斤,去年公库留存3000万斤上下,今年的留存理论上是33000万斤。”

    “不过,军队缴获物资,刚才三公子也说了,可以折合35000万斤粮食。另外就是江南和双屿来的援助,零零散散合计折合15000万斤。”

    “如果把这些全都算上,83000万斤,大概可供两年军费只需。”


………………………………

第373章 财政2

    听着财务部门的说明,看着手中纸质财政报告,章明义皱皱眉头。

    如果这份报告没有错误,那么齐省目前的财政状况可以说好的太过惊人了。

    按照华夏传统士大夫对财政方面的想象,所谓“三年丰储有一年足”就可以算得上好年景。

    如果能达到“九年丰储有三年足”的水平,那么这九年在史书上就能得到一个治世的评价。

    可实际上,即使号称富甲天下的大周朝廷,财政方面也是年年有亏空的。

    而齐省这边,今年一年财政剩余都够一年半财政支出了!一年丰储一年足?

    这还是在齐省大量兴劳役修水利,且一直与辽东鞑子打仗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嗯,如果考虑到齐省没有人丁税,农业税平均维持在十到十五税一,农民手中还有大量余粮的情况,那么,齐省现在的财政状况未免……,

    未免好的太夸张了!

    ‘怎么做到的?’

    章明义一直信奉“足兵足食足饷,甲坚兵利”即可得天下强军的理念,因此一直对粮饷财政方面的问题十分看重。

    今年齐省财政的成绩这么漂亮,他当然想搞清楚这是怎么做到的。

    于是他一边听财政代表继续说下去,一边自己思考查找关键点。

    那代表说道:“今年人口统计,辖下男女合计33万户,155万口,另有奴隶8万余口;预计明年人口可能达到200万,奴隶有多少得看战争胜负情况,当然人口是多多益善。”

    ‘齐省人口少。’这是章明义的第一印象,不过提起奴隶,他翻了翻之前军队方面的报告。

    ‘嗯,大周7、8成的支出是冗兵冗官耗费,而齐省这边,打仗虽有耗费,却因为不断打赢,缴获的物资同样很多甚至还有很大利润。’

    ‘至于官吏,齐省这边似乎是官奉加工厂分红的两部分,因此官奉显得不高……,嗯,工厂分红……,这工厂好赚钱啊!’

    真的仔细看一眼,齐省工厂今年上缴收入是3。3亿斤,承担全部官奉、教育以及新工厂资本金还有盈余!

    而且这是在工厂已经把给各级文武官员的分红算进成本之后得出的数字!

    章明义自己也有工厂股份,今年也拿了一份工厂分红,那并不是个小数字,不过他之前以为自己是齐省最高层官僚之一,得到了额外照顾。

    现在想来,恐怕工厂还真是严格按受益和个人所持有股份分红的。

    ‘有机会的话,得去搞清楚,到底是那些工厂赚到这么多利润。’

    “明年我们希望把土地增加到1800万亩的水平。”那财务代表继续说道:“财务部门制定的计划是收入应该提高三成以上,达到12亿8千万或9千万左右的水准……。”

    “至于明年部队能得到多少缴获,以及江南来多少援助,这个不是我们财务能管的了的,有就用,没有也没什么。”

    ‘对,还有援助。’章明义恍然。

    齐省的经济状况这么好,从江南要援助他们还是一点都不客气,折1。5亿斤粮食呢。

    这大都督府还真挺贪婪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