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爷,有何吩咐?”李木匠赶紧站出来。
“我要的木炮,准备的怎么样了?”徐世杨问。
“正要跟堡主汇报……。”
李木匠顿了一下,有些犹豫的抬头看了公孙胜一眼。
对方笑着抬抬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少爷要的20尊木炮,已经都做好了。”
“都做好了?”徐世杨惊讶的问:“这么快?”
“俺……,不,是公孙先生教俺一个法子,可以省铁料,也能省工时。”
“怎么回事?说说看。”
对徐世杨来说,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自家的工匠,已经开始尝试改进工艺了!
不管工艺好不好用,成不成功,这都是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是这样,少爷要的木炮,最少得加两道铁箍,即费时费力,又废铁料。”李木匠无视张铁匠难看的脸色,略带些得意的说道:“公孙先生说,这是为了防止木炮爆开……,俺想只是箍住木炮,不让它爆开的话,不用铁料应该也成。”
“不用铁箍用什么?”徐世杨好奇的问。
“多缠两道麻绳即可。”
确实可行,只要严格控制装药量,同时坚持一次性使用,同一门木炮坚决不开第二炮就成。
而且,木炮上缠绕的麻绳也可以回收。
“试射过没有?”徐世杨问。
“试射?还没。”李木匠有些慌乱的回答。
所有火药都是徐世杨的宝贝,镇寨之宝,没有他的首肯,就连公孙胜都不敢调拨火药用于木炮试射。
“明天带上两门木炮,咱们去堡外试射。”徐世杨满意的说道:“你干的不错!以后还有什么改进,不要怕失败,尽管去做!”
“是!”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李木匠心情舒畅了不少。
在这个时代,自行改进堡主定下的工艺,是要冒一些风险的。
“来来来,认识一下。”徐世杨叫过新来的工匠,向李木匠介绍道:“这是三屯新分来的老王,干铁匠活的。”
低头站在一旁的张铁匠眼皮突的一跳:‘又来一户铁匠?’
徐世杨没工夫理会老张的想法,他继续向李木匠介绍道:“还有这位,跟你一样姓李,也是木匠。”
李木匠与新来的同行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从现在开始起,包括老张在内,所有铁匠、木匠都归你管。”徐世杨郑重宣布:“你是咱十五屯的首席工匠,以后再开会,老张不愿来就不要来了,你代表就行。”
“啊?”众人惊讶的大叫一声。
“少爷,少爷!”李木匠焦急的喊了两声:“俺只是个木匠,木工活找俺还成,这铁匠的活,俺可一点都不懂啊!”
“不需要你懂,你只要干好自己手上活计的同时,管好他们三家就成。”徐世杨微笑着说:“我吩咐他们的工作,你负责监督他们完成,然后向我汇报进度,这样就行了,他们的奖罚都由我来。”
“从今天开始,你家每旬多领3斗粮,如果所有工匠都能完成我布置的任务,你多领一斤肉。有一户完不成任务,扣你一斗粮,三户都完不成,你就没有多的粮食了。”
徐世杨看着在一边低头不语的张铁匠,坏笑着对李木匠说:“好好想想如何才能让他们完成任务吧。”
“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李木匠犹豫半天,最终还是无法抵挡粮肉的诱惑:“成,俺试试!”
每月9斗粮,干得好了还有3斤肉,对这个世道来说,已经是难得的高薪了。
“努力吧。”徐世杨拍拍李木匠的肩膀:“以后你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公孙胜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右手不断捋自己下巴上的山羊胡,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
‘这是咋回事?又一个有机会当上堡主的竞争者?’
徐世杨懒得理会手下们对他这个决定会作何感想,吩咐完这些事后,他直接越过询问张铁匠工作的环节,向在场的十五屯“高官”们介绍另外两位新人:“这两位是解珍、解宝兄弟,从现在开始,他们归我直辖,大家可以互相认识一下。”
“两位壮士,幸会!”公孙胜最先反应过来,向猎户兄弟拱手行礼:“在下公孙胜。”
“幸会,幸会!”
互相认识一番后,徐世杨接着问:
“我走之后,堡里还有什么事吗?”
沉默。
片刻后……。
“没啥事的话,都散了吧,赶紧去干活,按我说的去办!”
“少爷,老身这边有点事,要向少爷禀报。”容嬷嬷低着头,犹犹豫豫的小声说道。
………………………………
第35章 赵琳
越是混乱的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就越低。
如果社会乱到现如今江北这种动不动人相食的地步,大多数女性就会退化成某种类似于工具、牲畜之类的物件。
或许很昂贵,可以算是奢侈品,但绝对不是人。
因此,徐世杨的徐家十五屯,就显得格外另类。
不仅管理层被强行塞入一个老婆婆,坞堡里的女性地位也相对较高——虽然安排给她们的活同样很重,干不完就要挨军棍,还会挨骂,但在这里,她们是人,不是玩物或工具。
简单来说,在徐家十五屯,丈夫是没有权利随意出售妻子的。
不管是临时出租还是永久出售,都不行。
想当初,刚刚接手坞堡的徐世杨,是连续砍了近七、八个脑袋,才把堡民随意处置女性的习惯更改过来。
当然,他管理坞堡的时间还不长,仍然无法堵住全部漏洞,但能改进一点,相对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造成一个后果,时间一久,十五屯的女性也养成了个别处绝对不会有,也不敢有的习惯——她们偶尔也会向徐世杨这个堡主提点要求。
当然,不能直接找徐世杨,必须通过容嬷嬷传话。
“又怎么了?那些傻妮子想要啥?”
听到容嬷嬷说有问题要汇报,徐世杨的第一反应,就是西院的女生宿舍那边,有人想要什么新东西了。
或许是想给集体厨房增添一口大铁锅?或许是想换个铁质农具什么的?
容嬷嬷犹豫了许久,然后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有个新来的妮子,想……,想加入少爷的亲兵队。”
沉默,长时间的沉默。
然后就是哄堂大笑。
“哈哈哈!容嬷嬷莫要说笑!女子去给堡主当亲兵?哈哈哈!”
几乎所有人都像听到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前仰后合,乐不开支。
几乎所有人……,除了容嬷嬷和徐世杨。
“容嬷嬷,怎么一回事?”徐世杨严肃的问:“西院为啥会有人想加入亲兵队?”
“老身也不知道,本来老身也说她不要妄想,女孩子怎么能当兵呢?”容嬷嬷低着头,似乎有些羞愧:“但,但那个小妮子说,说她杀过一个鞑子,少爷您知道。”
“杀过一个鞑子?”爆笑中的人们稍微安静了一点。
杀过一个鞑子?这是啥意思?
十五屯这边,只杀过两次鞑子,一次是上次的夜战,一次是第二天对俘虏行刑,两次应该都没有女人参加才对。
“吹牛吧?”解珍小声嘟囔一句:“女人怎么可能杀过鞑子?”
女人还真有可能杀过鞑子。
别人不知道,徐世杨倒是想起那天夜里,那个趴在鞑子谋克主背后,用切肉的小刀疯狂背刺的小女孩。
实际上,那个鞑子谋克确实是女孩的战果,而且,她还相当于救了徐世杨一命。
如果真是那个小姑娘的话,别人可以笑话她异想天开,徐世杨却自认为没这个权利。
于是,他吩咐道:“叫那个想当亲兵的女孩来见我。”
周围的笑声彻底消失了,一帮大男人面面相觑:‘啥意思啊这是?还真有能杀鞑子的小丫头?’
‘这不可能吧?’
“遵命,老身这就去喊她!”
容嬷嬷忍不住笑了——总算对得起那个小姑娘偷偷奉上的厚毛毯了。
其实,那个丫头一开始想送她一件熊皮大衣,只是那玩意实在太惹眼,容嬷嬷虽然眼馋,却不敢收下。
还有,那丫头的姐姐长的俊俏,这么识时务,说不定有机会给少爷当个妾侍什么的,到时候就是一家人了。
这也是容嬷嬷愿意给她传达这种笑话般要求的原因。
莫欺少年……,啊不,莫欺少女穷啊!
大约一刻钟后,容嬷嬷找来了正在后厨帮忙的赵琳。
当时,徐世杨正坐在自家大厅那张圆桌旁,拿着自制的鹅毛笔在一摞纸上写写画画。
“少爷,她来了。”容嬷嬷小声提醒一句。
徐世杨抬起头,用挑剔的目光审视眼前显得大大方方,没有一丝害羞感觉的小姑娘。
嗯,身材消瘦,估计在另一个时空,这体重能羡煞一众为减肥不要命的白骨精。
面容还算秀气,但年龄太小,根本没有长开。
对容貌方面的最高称赞,大概也就是“漂亮的小姑娘,很有发展前途”这种程度吧?
好在,今天要说的事,跟这女孩是否漂亮并无关系。
虽然她今天干干净净的,跟那夜那只肿着半边脸的泥猴子似乎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但徐世杨还是一眼就认出,眼前这个姑娘确实就是那个杀死一个鞑子谋克的女孩。
因为她们的眼神是一样的,一样清澈而又倔强。
“你想给我当亲兵?”徐世杨问。
“是,我想当兵,去打鞑子!”女孩回答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你叫什么名字?”徐世杨接着问。
“赵琳,我叫赵琳。”
“姓赵?”徐世杨沉吟一阵,疑惑的问:“宗室?”
这女孩的年纪并不大,虽然体型消瘦,但皮肤白皙(那天夜里,徐世杨看过她的身体),这不是农家能够养出来的,大周兴盛时不行,现在更是想都别想。
“我不是宗女。”赵琳毫不犹豫的回答:“我只是普通农家女而已。”
“说实话。”徐世杨根本不信。
赵琳咬咬牙,好半天才改口道:“早出五服了,确实不能算宗女——我是西边赵家庄生人。”
赵家庄……,难怪。
那个坞堡的堡主家族,是大周皇室流落在北方的远房亲戚,大概上溯到高祖父那一辈,才能跟如今的皇帝扯上一点亲戚关系。
性质大概跟刘备那个中山靖王之后差不多,如果赵琳现在去江南,大肆宣扬自己是宗女,大概率被人甩一巴掌,然后得到一个:“你也配姓赵”之类的评价。
也难怪赵琳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宗女,凡是有点自尊的人,都不会承认。
只是,既然七扭八拐的能跟宗师扯上一点关系,赵家庄在江北还是有些实力的,算得上一个强盛的坞堡。
单论人口,比徐家弱一点,但说起存粮和财富,就反过来比徐家强不少了。
可惜,这一切,都因为他们被鞑子攻破坞堡土墙,化为乌有。
………………………………
第36章 女权
赵琳和她的姐姐赵珊,是徐家十五屯往西30里外,赵家3屯堡主的女儿。
那天鞑子破堡的时候,她们的父亲和兄长战死在坞堡大门附近,母亲被……,唉,反正也死了。
赵琳虽然养尊处优(相对其他堡民来说),但性格活泼,平时就喜欢跟男孩子一样去坞堡附近的小树林里掏鸟蛋,拿个弹弓射些小兽小鸟什么的烤来吃,跟她那文静的姐姐形成鲜明对比。
看到鞑子进了坞堡,她立刻行动起来,给自己和姐姐脸上抹了一把锅底灰,换上破烂衣服,藏在柴垛里躲过了鞑子的第一轮屠刀。
之后,她们姐妹又想法混进幸存堡民的逃难队伍,本想去投奔别的坞堡,可惜,难民队伍经验不足,没有粮食,行进速度也不快,而鞑子有投降的堡民带领,很容易就把这只小小的队伍又逮了回去。
之后的事,徐世杨大概也都知道了。
那队鞑子带着俘虏继续劫掠,直到来到徐家十五屯附近,被徐世杨袭击。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赵琳认真的说:“我家没有男人了,所以得我来报仇!所以我要当兵!我要杀鞑子!”
目前,徐世杨最喜欢听的词就是杀鞑子。
如果汉人不惧怕鞑子,有一个合格的政权把他们组织起来,局面本来不至于糜烂到这种地步的。
可惜,没有带头人的情况下,大多数男人的胆子,还不如赵琳这个年仅13岁的小丫头片子。
“你有这个杀敌心,我很欣慰。”徐世杨沉吟着,尽量用不那么伤人的语气,委婉的说:“但是,战场跟你想的不一样,你就算加入亲兵队……,嗯,我正想着组建一个医疗队……。”
“不,我就是要上战场!”赵琳坚定的说:“我这几天去看过亲兵队的训练,那个火枪根本不用太大的力气,男孩子能行,我一定也能用!”
其实,赵琳说的有些道理。
单就武器操作来说,火门枪确实是一种傻瓜型武器——它不像火绳枪或燧发枪那么重,也不像发射全威力弹的近代步枪后坐力那么大,就连未成年的孩子都能使用它,这方面简直能与AK媲美。
简单来说,使用这种武器,最需要的素质是胆大(因为必须近距离射击),心细(仔细操作火药与火绳,它们离得太近了)。
至于力量方面,有当然好,没有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徐世杨现在的亲兵也没什么力气可言。
如果有多余的火门枪,或者徐世杨能给亲兵和壮丁们装备更先进的火器,把淘汰下来的火门枪给类似赵琳这样的小姑娘似乎蛮不错的。
可惜,徐世杨没有那么多兵器,有限的火枪,必须集中装备更有用的人。
“这样吧。”
徐世杨决定做一点妥协,总之,不能伤了年轻人的杀敌决心。
“等会,我会找容嬷嬷,让她在西院那边说一声,有跟你一个想法的女孩,都可以报名,只要通过考核,都可以编入亲兵队。”
听到这话,赵琳高兴的使劲点头。
有些事,她刚才说的不尽不实。
其实,鞑子攻破坞堡的那一天,是她年幼的弟弟忍不住哭出声,被破门而入的鞑子察觉,为了不暴露两个女儿藏身的位置,她们的母亲不得不抱着弟弟冲出藏身之所。
赵珊、赵琳姐妹就在柴垛里,眼睁睁看着鞑子在绝望的母亲面前摔死弟弟,又把母亲折磨致死。
从那以后,赵琳心中就只剩下两件事:第一,照顾好唯一的亲人姐姐。第二,报仇,杀鞑子。
只杀一个海呼里,当然是不够的,想再遇到一个能用小刀背刺鞑子的机会,也很不现实。
赵琳认为,只有参加徐世杨的亲兵队,她才有报仇的机会。
而且,亲兵队待遇不错,自己当上堡主的亲兵,堡里自然不会有人敢欺负姐姐——她的性格实在太懦弱,看起来太好欺负了。
至于考核什么的,别的姑娘会怎么想怎么做,赵琳并不清楚,但她认为自己毫无问题。
“事先说明,我现在那么多火枪装备女队。”徐世杨接着说:“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医护工作。”
赵琳原本兴奋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垮了下来。
“我会给你们颁布女兵队的具体条例,要当亲兵,你们就必须严格按照条例行事。”
徐世杨无视赵琳那拉的老长的脸,认真的说:
“姑娘,当上亲兵,你就不再是普通的农家女孩了,虽然暂时可能没法手握刀枪上阵杀敌,但你是战士,必须服从命令,我也会以军法管理你们。”
“那是应有之理,可我真的能杀鞑子,你知道的!”赵琳还是有些不甘心:“我还读过书,我们女孩心思也比男孩细腻,我看我们用那火枪比粗手粗脚的男孩方便。”
“姑娘,现在临阵,火枪只能开一枪。”徐世杨笑着摇摇头:“之后就得拿火枪当铁棍,上去跟鞑子拼命。”
赵琳显得更失望了。
“再说,战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种事,不是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我命令你们承担医护职责,你们就得做好,做不好我就要罚你们,甚至有可能直接斩了你们。”
“这一点你一定要想好,到底是单纯的做一个医护人员,还是当战士中的医护人员。”
看赵琳那快要哭出来的表情,徐世杨觉得还是得给点甜头,毕竟,这是他来这个世上,见过的第一个愿意主动打鞑子的属下。
“如果你们选择当战士,男兵训练间隙,你们可以用他们的武器训练。”徐世杨诱惑道:“将来如果军械有多的,我也会给你们装备。”
“真的?”赵琳似乎有些不太相信。
也难怪她不信,这世上还没有过单纯由女子(还是未成年女孩)组成的建制部队。
实际上,就算徐世杨来的那个世界,也只有二战时期的红毛子,真正把女兵像男兵一样成建制的扔进前线的绞肉机中。
也不知道前世的女权们怎么看待这种真正的男女平等,反正,徐世杨是打算向红毛子学习,尽可能动员每一分力量。
“当然是真的,我说话算话。”
徐世杨认真的回答:
“我始终认为,结束这个乱世,也需要你们女人付出一份努力。”
“真的?那咱俩就说好了,你有多的火枪,要给我们女兵队!”
“真的真的,别没完没了,不要忘了,你还没通过考核呢!”徐世杨不耐烦的挥挥手:“现在快去干活!”
………………………………
第37章 人生大事
赵琳这次没能达成最重要的目的,但也不是完全空手而归,反正看她那模样,对徐世杨的承诺还是满意的。
于是她心满意足的走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容嬷嬷,直到赵琳离开,才再次开口:
“少爷,这姑娘长的挺俊俏。”
“呵呵,一个没长大的丫头片子。”徐世杨对此不以为然。
容嬷嬷想了想,感觉这说法也对。
于是她暗示了另一个目标:
“这丫头还没长成,以后再说。不过她那个姐姐,叫赵珊的,今年16了,正合适。”
“容嬷嬷你到底想说啥?”
“少爷,您快要成丁了。”容嬷嬷低着头,看不清她的表情,不过从语气上来看,谈及这个问题,她非常坚定:“少爷的正妻得找个大户人家的姑娘,您可以先收个小的。”
‘晕!怎么这年头都有催婚的?’
“容嬷嬷,现在不是谈论这种问题的时候!”
“现在不是,啥时候是?”容嬷嬷摇摇头,人生第一次反对徐世杨的观点:“少爷,您要打仗,这是你们男人的事,老身管不着,但老身知道,战阵之上,刀枪无眼……,老身想,您至少应该先留个后。”
“呃……。”
“少爷还是听老身一次吧,这男人,只有成了家,才算真男人,才知道自己创下的偌大家业是为了谁。”容嬷嬷抬起头,直视徐世杨,那气场,居然压的他有些畏缩:“老身已经老了,少爷有了孩子,甭管嫡庶,老身也就可以瞑目,去下面见小姐了。”
持论甚正,难以反驳啊。
“这事……,容我再想想吧。”徐世杨下意识想要回避问题。
“还想什么?少爷这么重视人口,怎么就不先想着给徐家多填几个丁口?”容嬷嬷甚至都有点鄙视徐世杨了:“长房的大哥儿同样还没娶妻,妾都纳了三房了,孩子也有两个,听说小的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少爷可不能再拖了!”
实际上,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容嬷嬷说的确实是正经道理。
越是乱世,人口就越重要,值得信任的子侄辈更是重中之重。
实际上,徐家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睦字辈三兄弟,一共只有6个儿子,其中3个还没成年,以至于家里15个坞堡,居然有9个外姓堡主。
而徐世杨本人,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跟这世道刚到底,未来他就要直面盗匪、流民、其他坞堡以及各路鞑子,可以想象,必然会有很多危险的战斗等着他。
不管成功与否,他都需要一个能被大家承认的接班人,以稳定军心。
一个没有后代的领袖,会给核心下属一种有可能人死政熄的感觉,非常不利于团结。
在这种大前提下,徐世杨前世残留的那点,对男女感情的小布尔乔亚思想,实在是不止一晒。
“行!那就有劳容嬷嬷,给那姑娘说一声,问问她愿不愿意。”
既然如此,徐世杨决定从善如流。
感情吗,以后慢慢培养吧。
“她有什么不愿意的?堡主要她做妾是看得起她!”容嬷嬷不屑的说。
“不!一定要得到她本人的同意!”这一点,徐世杨不打算妥协。
他要释放民族主义,重新培养汉人的自尊,这种伤同胞尊严的事,坚决不能开口子!
可以伤那姑娘的心,但绝对不能伤她的自尊。
哪怕是形式主义,也得把面子给足!
“行,只要少爷同意,这事就听少爷的。”最核心的问题解决后,容嬷嬷也不介意在细节问题上做些退让,何况,她确实不认为那赵珊会不同意。
“还有一点,堡里马上就要出兵打仗了,现在一切以战争为优先,纳妾的事,等这一仗打完再说。”
“是,少爷,老身知道轻重。”
……
公孙胜负责管理的火药工坊,在坞堡东北角的一个单独院落里,为了防火防爆,这个院落有专门的夯土墙,并且附近没有任何其他建筑物。
院落内,还专门铺了厚厚的细沙,并在四周角落里摆放着一排排盛满水的水桶。
平时,公孙胜就带着他的几个徒弟住在这个院落空闲房子里,今天,公孙胜不知为何,突发奇想要请人吃饭。
如今这个年头,任何能吃的东西都很宝贵,请客吃饭,几乎成了堡主级别的专利。
因此,接到公孙胜邀请的几个人,都很痛快的来蹭这顿免费晚餐了。
为了这次宴席,公孙胜花费了大量私财,专门从坞堡的库房里换来了一只野鸡、一只野兔和3斤猪肉,一坛浊酒。
加上爽口的野菜和可劲造的重罗蒸饼,组成了一顿恐怕徐世杨都得眼馋的丰盛大餐。
而公孙胜今天宴请的人,只是亲兵队的徐二,新来的解珍解宝兄弟,以及失去了参加坞堡高层会议资格,因而显得格外失落的张铁匠几个人而已。
“来来来,诸位兄台,尽量吃,别客气!”公孙胜招呼几人分别落座,他的徒弟给客人们倒上浊酒。
“咱们同在一个村子,给堡主干活,从今往后就算是兄弟了!以后,咱们几个可要好好亲近亲近!我这里,先干为敬!”
说着,公孙胜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徐二微笑着一言不发,跟在公孙胜后面把酒灌进肚子,然后毫不客气的夹起一块大肥肉,吃的满嘴流油。
解珍解宝兄弟互相看了一眼,作为初来乍到的坞堡民,他们有些不明白这公孙胜为啥跟他们这么亲近。
只是伸手不打笑脸人,酒肉的威力也很快压倒心中的疑惑,兄弟俩陪着笑脸,跟在公孙胜后面把碗中酒喝干。
只有张铁匠,似乎对公孙胜的想法毫不关心,端起碗随便喝了一口,拿起一个蒸饼,一块块撕下来,有气无力的嚼着。
“张老哥,你有心事?”放下酒碗,公孙胜微笑着问:“还是说,我这酒肉不合胃口?”
张铁匠抬起头,木然的看了公孙胜一眼,过了好半天,他才犹犹豫豫的开口道:“公孙先生……,你平日最得堡主信任,你说,堡主让那李木匠掌管堡中所有工匠,是不是对俺……,是不是对俺有什么看法?”
………………………………
第38章 我要当堡主
“呵呵,张老哥,你自己觉得呢?”
公孙胜笑着给张铁匠倒酒:
“你是铁匠,那老李不过是个木匠,结果新来两户工匠,连你一起,堡主都让老李管着。”
“嘿嘿,都这样了,堡主对你有没有看法,你自己不知道?”
“这,这……,唉……。”
张铁匠唧唧半天,最终还是一句整话都没说出来,只能低着头喝闷酒。
倒是一旁吃菜的解珍解宝兄弟,觉得这气氛似乎有些不对。
那解珍问道:“公孙先生,张老哥是铁匠吧?堡主为何让一个木匠管全堡的工匠?应该是铁匠更重要吧?”
“解珍兄弟,这正是俺今天请你们来的原因。”
公孙胜殷勤的给他倒酒:
“跟了堡主这些时日,俺算是看出来了,咱家堡主,跟别处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解宝好奇的问。
“你们谁见过,得到一个村子不过1年,就敢带人去打鞑子的堡主?”
没见过,谁都没见过。
其实这不是当堡主时间长短的问题,别说当上堡主不到一年就去打鞑子,就是当10年堡主的人,也不敢干同样的事。
“这不,打完鞑子才几天啊,堡主又鼓动全家去打浮来山。”公孙胜虚指一下北面浮来山的方向,带着明显得意的语气说道:“那浮来山现在有5个寨子,打下来之后建3个坞堡不成问题吧?”
“徐家两代成年男丁,一共才6个人,你们觉得,三个新坞堡的堡主应该是谁?”
“咱堡主这个不安分的性格,你们觉得,他明年还会打谁?”
“后年呢?再往后呢?打不下来也就罢了,若是打下新的堡子,那些新坞堡堡主是谁?”
说到这里,解宝还是有点迷糊,但解珍已经全明白了。
“徐家没那么多人当堡主!”他小声给弟弟解释一句。
“诸位兄弟,俺这辈子就打算卖给徐家——不,卖给堡主了!”
公孙胜压低声音,缓缓地说道:
“俺也不瞒什么,俺要当堡主!”
“可这堡子是人徐家的,谁能管一个村子,还得咱堡主说了算,诸位兄弟都是堡主面前的红人,到那时候,还请多给俺美言几句。”
公孙胜今天请这些人,都是有原因的。
其中,解珍解宝直属徐世杨,显然很受重视,但他们是新来的,公孙胜自认为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没什么威胁。
徐二是亲兵队副队长,这是个尴尬的职务,他上头还有个正队长徐大,如果要从亲兵队中外放一个坞堡主,老实听话的徐大比徐二合适的多。
但是徐二不可能没有一丝别的想法,公孙胜需要他的支持,反过来他也同样需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