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兴-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至于文月都忘了问,“新婚旅行”是什么意思。

    不过,她倒是听懂了,丈夫似乎很愧疚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

    这还真不像创下偌大家业的英雄——或枭雄的性格呢。

    文月突然感觉心里有些甜滋滋的味道。

    嫁给这个武夫,似乎也挺好的?

    徐世杨放开文月,有些宠溺的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

    “这就是我们的命运,也许等几十年后,我们的生活才能略微稳定下来,在那之前,我必须努力奋斗。你作为我的妻子,也只能跟上。”

    “我明白,放心吧。”文月用力点点头。

    “真是个好女孩。”

    徐世杨笑了笑,转头接过一个近卫兵递过来的缰绳,对章明义说道:

    “我要会辽东了,章兄要现在跟上,还是在后面慢慢走?”

    “哼,你未免太小看本官了。”

    章明义冷哼道:

    “不如我们打个赌,看谁先回城如何?”

    “好啊,赌什么?”

    “若是徐兄赢了,我输你一千贯。若是我赢了,我要一个鞑子谋克做家奴,就像世柳身边那个蒲鲁浑一样。”

    章明义十分羡慕徐世柳能用鞑子军官做家奴亲随,这种心理就像是大家带着宠物出去玩,其他人都是各种名贵猫犬,某个人却牵出一头老虎一样拉风。

    “行啊。”徐世杨笑道:“这最好办了,就算是给章兄个猛安也不难。”


………………………………

第353章 疑虑

    辽南,复州。

    完颜银术可面色阴沉的坐在座位上,一句话都不想说。

    他的面前,自己手下的几个猛安一个个也是哭丧着脸。

    其中一个猛安哭诉道:“主子,他们都去抢牛羊了,就留下咱们蹲这里等着那齐兵来打,这就算守住复州,一点收成都没有,冬天可怎么过?”

    “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另一个猛安叫道:“现在没收成都不算个事了,现在最麻烦的是逃奴!”

    齐军占据长生岛之后,又顺手占据了南北信口,虽然每个信口只有一百驻军,而且岸边停着船,一副随时撤退的样子,人人都知道那边不过相当于两个烽燧。

    但只要南北信口还存在,就相当于在复州南部开了个口子,鞑子在复州的奴隶,只要脱离金军封锁线,就有机会逃到汉人那边去。

    汉人对女真人的阿哈也没好到哪里去,但肯定比女真人对奴隶好很多。

    特别是汉人阿哈,只要逃到北信口,人家就是堂堂正正的人,干嘛不去试试,非得给女真人当狗?

    因此,自从知道主力西进去打蒙兀人后,复州这边的逃奴就始终不断,这才不到两个月,完颜银术可手下5个女真猛安外带5个外族猛安已经逃掉快一千人了。

    而且,半个月前,他这边还发生了一个真女真谋克集体逃亡的事件,这种丢人现眼的耻辱,在大金建国之后,还是第一次发生。

    完颜银术可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想明白,等掌权的三位太子回来,他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还不是因为主子不是宗室!”一个猛安口不择言的叫道:“三太子他们分走了最强壮的谋克,只把绍尔岱那种只剩下几十个甲兵的谋克扔给咱们!”

    “他们本来就饿的跟猴子一样,知道要跟咱们守复州,没办法去劫掠,他们会待着等死才怪!”

    “够了。”银术可呵斥一声,这样继续说下去,传到宗干、宗望、宗弼他们耳朵里,可更就说不清楚了。

    何况,下面人都不知道,他这个勃极烈怎么可能不清楚,在复州以北不远处一个叫五十寨驿的小地方,另一位非宗室的女真勃极烈完颜娄室正带领五千真女真铁骑静静潜伏,等待着徐世杨的到来。

    所以,三位太子不是让他银术可跟齐省大兵单挑,他其实只是个诱饵,在这里等着把齐军钓上岸来,再一口气从齐军身上狠狠咬下一大块肉来。

    但同样的道理,若是银术可完不成诱饵的任务,完颜娄室对他也不会客气。

    银术可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并未跟手下的猛安们通气,把勃极烈会议上定下的大方针泄露出去。

    为了防止诱敌计划出现意外,银术可甚至故意不去加大力度阻拦逃奴。

    但也因为如此,银术可的部下对前途越来越充满疑虑,复州阿哈的逃跑风气也越来越盛行,这边的各族奴隶。

    甚至是部分女真人都认为大金至少在辽南是撑不住了,不如想办法转投更有前途的齐省军事集团。

    结果就是仗还没打,银术可的损失就已经让他有些受不了了。

    只希望若是能两边都能打赢,三位太子能给他多分一些战利品,让他尽可能恢复一下吧。

    ……

    徐世杨章明义回到辽南后,立刻在旅顺召开所有校级以上军官军事会议。

    所有在辽南的军官,包括驻守长生岛的冯三虎都赶过来参加会议。

    会上,徐世杨直截了当的问:

    “打不打复州?你们怎么想的?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

    经远旅旅长解珍第一个站起来大声叫道:“当然要打!现如今复州只有一个勃极烈,咱们大军齐出直接灭了他,占下复州,那周围几十万亩熟地都是咱的!”

    在座的所有军官都有农业公司的股份,而齐军占据的领地越大,农业公司所拥有的土地越多,这些家伙的收入就越大。

    所以打鞑子不仅仅是涉及到战功、升迁、荣誉之类的好处,还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章明义十分喜欢解珍这种性格,他用赞赏的目光看向这个莽撞的旅长。

    “打还是应该打的,这么好的机会放弃可惜。”镇远旅的冯三虎就相对谨慎一些:“不过,我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极其渴望功勋的章明义章明义立刻对他怒目相视。

    徐世杨当然不会这样做,他对冯三虎说道:“解释一下,哪里不简单?”

    “复州这边是鞑子重要产盐地,投降的人都说这边的盐对鞑子十分重要,我觉得他们不会随便放弃这边,却全军出动去打什么蒙兀人——那点牛羊对他们绝对没有盐重要。”

    “你是说鞑子有可能正在复州等着我们主动出击?”

    冯三虎这话说的有道理。

    鞑子又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对他们来说什么东西更重要一些。

    去打蒙兀人能抢到多少东西?何况蒙兀人骑马比例比女真人高的多,他们想跑,要追上可不容易。

    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还不如先想办法收复辽南,恢复自己的生产。

    “你认为鞑子主力有可能没去草原,而是在复州等着我们?”徐世杨接着问。

    他也有这个疑虑,但他觉得这种事不能自己去考虑所有可能性,再去解决问题,他还得培养一下部队各主官对战局的把握,否则要参谋部做什么?

    “俺觉得,鞑子主力应该去草原了,毕竟咱们没有确切消息,也不会轻率的发动进攻。”

    冯三虎说道:

    “不过,鞑子骑兵多,就算主力西去,在复州悄悄留下几千骑兵也不是难事,那样的话,我们说不定要跟差不多数量的鞑子打野战。”

    新军建军以来,实际上从未跟鞑子打过野战,所有胜利全部取自防守反击。

    因此即使对鞑子取得过多次胜利的新军高层军官,对跟数量相当甚至占优势的鞑子军队野战也有很大疑虑。

    何况在主攻复州,是齐军攻城而金军防守,对方具备天然的内线调动优势。

    是准备一支几千人的骑兵埋伏对内线作战的鞑子来说也不是难事,若是主攻部队被敌军咬住,骑兵比例较高的鞑子迅速从蒙兀回师,到时候很难说会不会被敌人搞一个围点打援。

    。


………………………………

第354章 绕过

    会场里发出一阵小声讨论的嗡嗡声。

    冯三虎的顾虑,大家都能明白,但这事似乎还真的不太容易解决。

    因为齐军骑兵并不强,没法对复州展开一个可以信任的侦查幕,对复州所有的情报全部来自地方叛逃人员。

    这些情报只能告诉大家,鞑子的主力确实是去打蒙兀人了,但是否是全部主力,这是谁都不敢确认的问题。

    连最渴望功勋,最想打仗的章明义都有些犹豫了。

    没错,他是喜欢打仗,但这不意味着他喜欢打败仗。在他眼里,齐军是他建立功勋,扬名立万的本钱。

    但若是打败了,同样也会拖累到他的名誉。

    当然,大家都觉得,这次也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不打一下确实可惜。

    只是所需要冒的风险同样不小。

    徐世杨的参谋部还没有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决策重大战役的机构,将领们只是把这次作战的主要风险尽可能亮在明处,最后决定打还是不打,若是要打该怎么打,还得由徐世杨一言而决。

    徐世杨看看李井槐和冯三虎,有转头看看解珍和栾廷玉。

    他觉得还得给这些年轻人更多成长机会。

    “总结一下吧。”

    徐世杨说道:

    “目前可以确认的是,除了几个非宗室的勃极烈行踪不明,凡是鞑子宗室勃极烈,都已经前往草原攻打蒙兀人,也就是说,最少4个月内,鞑子不会回来阻碍我们的攻势。”

    “目前得到的情报,复州驻扎着完颜银术可的部队,共有5个女真和生女真猛安,估计有4000女真、生女真甲兵和差不多同样数目的阿哈。此外他还有一个奚人、一个契丹人、一个渤海人和一个汉与高丽的混合猛安,6000左右的壮丁,也就是说复州的动员能力上限是14000人。”

    “我们并不知道鞑子去草原带走多少人,但他们的老窝不能不守。”

    “我个人估计,在还有高丽人和生女真威胁的情况下,他们在东面和北面各留三千女真兵是最低限度,然后辽中平原再留守一部分人马——算四千吧,这几处估计能有一万人。”

    辽中平原是金国的统治核心,留守一万人已经按最低限度计算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连续战争、内部清洗和逃亡,金国所属的女真、生女真估计还有5万左右的男丁,加上辽南的完颜银术可,各地留守部队就已经超过1万8千了。

    女真鞑子要去打蒙兀鞑子,三个宗室勃极烈全员出动,至少2万兵得有。

    这样算下来,不算外族兵和阿哈奴隶,女真人去向不明的机动部队,还有大约1万到1万2千之间。

    “司令的意思是,就算这1万2千鞑子全在辽南,只要咱们全军出动,也不必怕他?”李井槐问道。

    加上完颜银术可,鞑子能用在辽南的女真人共1万6千。

    现如今新军十个旅,加上徐世杨的近卫部队、蓝军营和陷阵营,兵力上确实不输鞑子可能动用的力量。

    不过,徐世杨听到这话,只是摇头。

    他已经不是龟缩在一个莒州乡下,不刚到底不行的坞堡主了,徐世杨手下有上百万人口,16000多逐渐近代化的军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实力只会稳步增长,何必非得冒险一次次在不成熟的情况下与敌人决战呢?

    “这一仗是要打的,否则对不起这么好的机会。”

    徐世杨说道:

    “我们只有打了,才能让鞑子明白,他们没有无视我们,全师出动去抢劫的权利。”

    这种让女真人首尾不能相顾的战略优势地位,是徐世杨绝对不会轻言放弃的。

    “但是,如何打对我们最有利,诸位是否好好考虑过?”

    徐世杨问:

    “料敌从宽,就以辽南复州附近有16000真女真和3万外族兵、阿哈兵为前提,我们怎么打才能取得最大战果的同时,承担最小危险和代价?”

    包括章明义在内,所有与会者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徐世杨则坐在椅子上,优哉游哉的等待他们的讨论结果。

    过了很长时间,冯三虎犹犹豫豫的发言道:“鞑子只能在复州埋伏咱们……,也许,咱们应该绕过复州?”

    徐世杨眼前一亮,这是找到好点子了。

    他鼓励道:“思路不错,具体说说看。”

    “具体的还没想好。”冯三虎说道:“不过,俺刚才跟李大哥(李井槐)商议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司令您是以海为路直接攻打辽南,避开了补给线过长的麻烦,还直接打在鞑子软肋上。”

    “俺想,既然鞑子只能猬集复州等咱们来攻打,那咱们能不能再来一次?直接绕过复州,去打别的地方?”

    啪啪啪。

    徐世杨忍不住鼓起掌来。

    “说得好!”

    徐世杨笑道:

    “咱们没必要跟着鞑子的步调走!不管复州有没有埋伏,咱们控制制海权,实际上就是占据战略机动优势,辽南所有可以登陆的地方,对咱么来说都是不设防的,既然如此,何必去复州冒险?”

    说完,徐世杨转身,用一根细竹棍指向身后的大幅辽南地图。

    “这里!”

    竹棍指向辽东半岛西侧根部。

    “盖州!鞑子另外一个产盐重地!背后就是辽中平原,鞑子的腹心之处,主要粮食产区!打击这里,相当于直接对鞑子的腹部捅一刀!”

    “地形上来说,周围平原地区较多,不利于缺乏骑兵的我们作战,但鞑子主力不在,这附近的守军最多两千,而且最多三分之一是女真甲兵!”

    “另外的好处,盖州附近海面上有一个面积不错的岛屿,叫连云岛,我们乘水师出发,先行占领这个岛屿,若是战事不利,也可以直接转移到这个岛上,鞑子没有水师,根本没法追击,我们将处于不败之地!”

    这就是徐世杨对鞑子的战略应对。

    完全不去理会鞑子是否真的有阴谋,只要确认鞑子主力确实去了草原,他就绕过有重兵防御的复州。

    毕竟,复州往北,距离最近的鞑子大城市就是盖州,而且盖复之间有几百里直线路程,鞑子就算在复州有埋伏,得知后院起火,立刻北上救援,徐世杨也有选择是否交战的权利。

    这种绝对战略优势不利用可就太傻了。

    “诸位,立刻制定具体战斗计划!”

    徐世杨兴奋的命令道:

    “让我们去把鞑子的五脏六腑搅个稀巴烂!”

    “遵命!”

    哗啦啦一阵椅子碰撞声,一众军官全体起立,对他们的统帅敬礼!


………………………………

第355章 登陆

    九月初三。

    作为内海的渤海海面风平浪静,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劈波斩浪,向目的地高速前进。

    这就是徐世杨的攻击舰队,包含全部海军舰艇和上百艘属于航运公司的运输船,为了保证运力,徐世杨甚至雇佣了部分李飞虎的部分船只,总共合计大小船只260艘。

    此次出击,徐世杨动用了定远、镇远、经远、靖远以及从齐省新调来的来远共5个旅。

    加上徐世杨的半个近卫队,陷阵兵部队。

    合计野战兵力7800人,另有水师和参战水手5000余人,几个新组建的小型特种作战单位,以及从齐省和辽南调派的民兵5000余人。

    全部兵力超过18000。

    按照之前逃人的情报和参谋部的估计,攻击目标盖州附近大约还有1000左右的真鞑子和2到3000阿哈。

    齐军占据绝对兵力优势,而且鞑子留守的人员,多是些还没长大的半丁或50甚至60岁以上的老头,连残疾人都有,有战斗力的部队少的可怜。

    九月初五,齐军先头部队乘坐小船迅速占领空无一人的连云岛,随后卫队登岛,在这个小岛上建立了前敌指挥部。

    在计划中,这个岛屿将承担齐军进攻的后勤基地,物资转运站之类的工作,但主要攻击部队不会登岛,因为这太麻烦了,他们将直接前往清河入海口附近的预订登陆地点。

    在那里,第一批登陆的部队是专门挑出来的陷阵兵精锐,这些人乘坐小船趁黑夜摸上岸,消灭鞑子可能存在的海岸巡逻力量,控制一块登陆场,以引导后续部队。

    不过登陆过程十分顺利,鞑子并没有参谋部设想中的海岸防御部队存在,他们在海岸上倒是有两个烽燧,不过防御措施十分简陋,里面只有一个衰老的鞑子和他的家人以及阿哈驻守而已。

    这些人的警惕性十分低下,一直到陷阵兵摸进烽燧,把鞑子的脖子切开之后,他的家人和阿哈才发觉情况不对,看到女真主子的尸体后,这些奴隶很痛快的投降了,烽火台自然也点不起来。

    带队的陷阵营军官鲁智深命令把这次行动的第一批俘虏送到连云岛上去,自己率队控制了半里长的一段海岸线,然后点起篝火引导后续船队。

    过了没多久,第二批登陆部队到来,这次是新成立的工兵部队——占据辽南后,除了补足骑兵连缺口外,徐世杨并未扩大各旅建制,也没组建新的野战旅,反倒是筹建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小型兵种单位。

    这所谓的工兵就是其中之一,按鲁智深的看法,工兵似乎就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辅兵队伍,不过徐世杨似乎很重视这个目前编制还很小的单位,对这些工兵的装备投入也十分上心。

    工兵营这次来了200人,这些家伙利用队伍里的大福船运来了一长串舢板一样的平甲板小船,这些小船都有型制较为统一的连接口和厚木板,小船侧舷对侧舷挺成一长溜,再用专门的厚木板和粗麻绳链接起来,迅速形成一个延伸到海里的浮动栈桥!

    这就是工兵营带来的新玩具:架桥船。

    型制相同的多艘架桥船链接在一起,可以方便且迅速的在海边或河流上架起可供骑兵通过的浮桥,比如这次,工兵架起一座栈桥只花了一个多时辰。

    这东西是徐世杨和齐军参谋部吸取了旅顺登陆作战时的教训而委托改进的特种装备,现在看起来效果不错。

    这座栈桥主要供应给靖远旅的骑马步兵和野战旅下属的骑兵连登陆,步兵单位则依旧依靠小船转运登陆。

    即使这样,连战兵带辅兵,仅仅2个多时辰后,已经有超过15000人完成登陆。

    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效率。

    有了栈桥,骑兵单位可以跟步兵一起迅速登陆而不需要拖在后面,因此登陆之后,徐世杨就有了一只相对本地鞑子守军还算强力的侦查单位。

    为了避免自己的战略意图过早暴露,徐世杨把各野战旅所有正规骑兵连全都撒了出去,务求盖州鞑子搞不清齐军的登陆规模和目标指向。

    骑兵连的效率让徐世杨十分满意,登陆第一天,正规骑兵连就连续打退7、8次鞑子侦骑,以两人阵亡为代价,杀死对方5人,俘虏3人,鞑子哨骑甚至没能摸到登陆场附近5里以内。

    ……

    “稍息!立正!”

    身为靖远营骑兵连长的徐世柏对着自己的部下大声吼道:

    “讲一下!”

    “咱们旅的目标是以连为单位,分头扫荡盖州附近所有鞑子村堡!记住,不准放过你们能看到的任何人!”

    “把所有活着的人都带回来!杀死所有不肯离开的人!把所有能拿走的东西都拿走!烧掉所有拿不走的东西!堵塞所有水井!一个人、一粒米、一栋房子都不准给鞑子留下!”

    这就是徐世杨此次盖州攻击作战的主要目的——尽可能破坏盖州附近的生产能力,摧毁民生基础,给女真人的经济狠狠放血!

    “有什么问题,现在提问!”

    “报告!”一个骑马步兵举起右手,那动作跟另一个位面的小学生课堂提问差不多。

    这也是徐世杨提倡的操典准则之一:在战前,基层军官应该尽可能向士兵讲清楚各自的任务以及目标,这样即使短暂失去指挥官,士兵也不会陷入不知道该干什么的状态。

    若是士兵对完成任务的方法有疑虑,也应该在战前提出,大家可以在细节上做些微调,但一旦任务下达,任何人都必须不打折扣的尽全力完成。

    “讲!”现在任务还没开始,徐世柏自然没权利不让士兵说话。

    “俺想问,若是遇到鞑子大队该咋办?”

    现如今士兵的素质还不够高,总有些人问这种蠢问题,但徐世杨不准他的军官不耐烦,徐世柏也只能耐着性子回答:

    “还能咋办?遇到了就干了他!”

    说着,他掏出一只窜天猴一样的小型烟花,对士兵们说道:

    “这是信号弹!若是敌军超过咱们能对付的数量,我会放它找援军,所以别担心遇到大股敌军,你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成了!”


………………………………

第356章 劫掠1

    辽东,盖州东北部汤池堡。

    耶律金刚正奋力挥舞大锤子,一下一下重重敲打在一块渐渐成型的铁管上。

    他今年15岁,是一个打铁奴。

    耶律金刚是契丹人,契丹人曾经给统治草原的突厥人当过打铁的奴隶,因而有着镔铁民族的名声。

    契丹人建立自己的国家大辽之后,也曾经被成为镔铁之国。

    现在大辽没了,契丹人又成了曾经的女真奴隶的打铁奴。

    关外这些被汉人称为蛮夷的民族始终是这样,各种各样的民族乎起乎灭,谁给谁当奴才都是正常现象,以前如此,今后大概也会延续下去。

    大概……。

    呜~~~!

    空气中突然传出苍凉的海螺号声,正在敲打一根枪管的耶律金刚讶然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那是一个简单的木制瞭望塔,上面有一个年轻的女真人正在拼命吹号。

    “贼寇来了!贼寇来了!”

    几个女真老人长着缺牙的大嘴嚎叫道:

    “快回堡子里去!快去!”

    正在堡子外忙碌的人都开始朝着寨门狂奔,里面大多是些妇女孩子,还有几个老人。

    其中自然也有耶律金刚,这小子一边跑着,还一边在想:‘贼寇怎么会跑到盖州来?到底是哪路贼寇?’

    若是倭寇,他们以前最常去的地方是旅顺。若是汉人,他们似乎应该先去打复州。

    “快进去!快快!”

    几个甲兵站在门口不断大声催促,寨墙上也开始出现一些拿着步弓的瘦小身影——那是一些半大孩子,也算现在汤池堡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了。

    提着打铁锤的耶律金刚正想进入堡子,却被一个甲兵一把抓住胳膊:“你上寨墙!”

    “我还不是壮丁。”耶律金刚争辩一句。

    那女真甲兵二话不说,直接一巴掌扇了上来:“一个阿哈也敢废话!再敢多说老子直接斩了你!”

    耶律金刚真想一锤子敲碎这家伙的脑袋。

    不过他还是低头上了城墙,再要多话,那家伙真的可能顺手给他一刀。

    ‘老子不是阿哈!’

    耶律金刚死死握住锤子,心中愤愤的想着。

    寨墙上,一共只有不到两百防守者,其中大半是阿哈奴隶兵,真女真人只有不到60,而且还掺杂着大量老头和连半丁都不算的孩子。

    这样的力量,可能也就能用来对付小贼。

    防守的鞑子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放大部分人进入后,一个专达一声令下,寨门被关上,一些没来得及进入的人在墙下面着急的大声求救,然而那专达丝毫不为所动,严令任何人不得再开大门。

    耶律金刚站在寨墙上,听着下面绝望的呼救声,紧张的向外望去。

    西面盖州方向的地平线上,突然跳出一队骑兵。

    耶律金刚眼皮狂跳,那些骑兵看起来似乎有一百多人,领头的一个,手持一杆高高的骑枪,枪杆头部挂着一面随风飘扬的红旗。

    “是汉狗!”

    专达绝望的嚎叫着。

    他有理由绝望,汤池堡本身就是个只有木质寨墙的堡子,防御能力十分低下,相比汉地的坞堡差的很远。

    而且,寨子里现在也没有足够的防守兵力,任何数量超过一百的正规军,都可以轻易攻克这个堡子。

    “都给老子听着!”

    那专达似乎还想挣扎一下,他红着眼嚎叫道:

    “现在来的是齐省的汉狗!他们恨不得把咱们大金勇士都生吃了!若是被他们攻进堡子你们都得死!你的婆娘都会被汉狗抢走!必须守住这寨墙!今天守过去,所得全都给你们这些奴才,主子一点不要!”

    与此同时,城下传来汉语的大声吆喝,来攻的骑兵全部下马,列成一个长条状阵型,后面还有人拖出两门小炮,分别部署在阵型两侧。

    “玛德,怎么骑兵都带着炮?”

    看到这一幕,专达更加绝望了。

    大炮这种东西,如今在金国也算威名赫赫,特别是完颜宗弼用大炮暗杀了前任大汗之后,大炮的恐怖威力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金国领土,甚至还被夸大很多。

    因此看到大炮后,连负责防守的专达都感到有些绝望了。

    ……

    看着那单薄的木墙,听着鞑子绝望的叫声,徐世桢觉得内心一阵舒畅。

    “鞑子的惨叫声真好听。”他自言自语说道。

    “连长你说啥?”站在他身边,负责掌连旗的士兵问道。

    “没啥,快点攻下这个堡子,咱们今天就在这休息了。”

    “好啊。”那掌旗兵笑道:“就是鞑子婆娘实在太丑,否则今天可以找找乐子。”

    掌旗兵以前当过土匪,性格上比农民出身的士兵残忍不少。

    不过徐世桢提醒道:“别犯傻,想要女人,等回去后用军饷买一个鞑子婆娘,随你折腾,现在是打仗,若是敢胡闹,别怪镇抚兵给你一刀!”

    徐世杨并不介意抢敌人的女人,但在战场上却必须约束士兵,不是仁慈之类的理由,单纯只是因为这也是军纪的一种,若是在这一点上管不住士兵,今后管不住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最终失去对军队的控制。

    就像徐世杨不允许新军士兵随便劫掠是一个道理。

    “哈哈,俺只是说笑而已。”掌旗兵尴尬的笑道。

    镇抚兵在新军中相当于宪兵,权利即广又大,他们是真的有权利直接处决士兵的,而且违纪被处决的士兵还有可能连坐家人,取消一切荣誉和福利待遇。

    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接受的惩罚。

    “说笑的话,等打下寨子之后再说吧。”

    徐世桢正色道:

    “告诉炮兵,开火!”

    轰轰!

    两发2斤炮弹出膛,径直砸在汤池堡的木质大门上。

    徐世杨非常重视骑兵炮队的建设,因为他对自己骑兵的战斗力并不放心,齐军骑兵必须依靠足够的火力支撑才有可能与鞑子骑兵对抗。

    而徐世杨的马数量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