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兴-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正确的选择,那么就相当于不费一兵一组砍掉蒙兀人一只手臂。


………………………………

第473章 第一次扫北1

    不过,徐世杨认为,此次作战,最重要的其实是战役突然性。

    现在强迫山陕汉军世候站队,若是他们一定能投向自己这边倒是还好,若是有人做出相反的选择,他们就有可能提醒蒙兀人提高警惕,那样这次出击就有可能变成一场灾难。

    徐世杨是想给蒙兀人一个深刻的教训,不是要给自己一记狠的。

    “这次出击之后再跟他们联络,让他们做出选择。”

    徐世杨说道:

    “这次如果能够取得胜利,我想到时候再傻的人也能看出大局。”

    山陕一代的汉军世候在大周南迁之前就跟蒙兀人有很深的联系,那个时候还只是经济往来。

    大周在江北全面崩溃的时候,那些汉军世候甚至出卖过周军中战斗力最强的西军。

    那之后,山陕汉军世候们又始终紧跟蒙兀人的步伐——哪怕是蒙兀人状态很差,被女真人欺负的十分凄惨的时候也没有改变。

    按照徐世杨的看法,这些人就是一帮汉奸,跟另一个时代明末的晋商没有太大区别,徐世杨早晚要清洗这些家伙。

    但是,他不想与这些汉奸爆发大规模战斗,因为这些汉奸手上的人民也是汉人,这些普通民众自然要跟世候们区别对待。

    更重要的是,以往那些年(现在也是)世候们完全不顾忌自己民众的怨气,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一味的对蒙兀人退让,这虽然丢人,但确实让山陕两省一直没有遭受其他江北省那样人口锐减九成以上的大屠杀。

    因此,山陕地区的人口相对很多,齐军参谋部估计两省汉人人口在一百三十万户上下,人口应该在六百五十万以上,是齐国目前人口总数的两倍以上。

    徐世杨不在乎那些汉军世候,但他非常非常想把这庞大的人口财富尽可能完整的吸纳进来。

    因此徐世杨想着尽量通过显示自己的实力,强迫对方对自己妥协,避免与他们爆发内战。

    之后再通过别的方式清算世候的罪行。

    ……

    隆道五年五月,齐军在山海关一线和辽南、辽东同时对女真发起大规模春季攻势。

    攻击的主要目标,依旧是干扰女真的春耕,尽可能消灭女真人口、杀死牲畜、焚烧存粮和村落,以削弱女真人的战争潜力。

    同时,以步兵为主力,山海关方向前推进到广宁一线,辽南推进到塔山铺一线,一路建设驻军要塞和屯堡,逐渐侵蚀女真鞑子设立的焦土地区,向辽中平原步步逼近。

    为了做到这一点,齐军先后动员了8成以上的骑兵和半数新军步兵,掩护两个战略方向各两千户移民前进。

    齐军实际出动兵力超过5万人,剩下的人马大都在各地防守,周边所有关注辽东局势的势力都觉得,齐军能够出动的机动兵力十分有限。

    然而,徐世杨偏偏选择在这时候发起另一场大规模进攻。

    首先,徐世杨在5月中旬下令大规模动员预备役和民兵,要求是冀省方向动员150个预备役连,350个民兵连共500个连五万人。

    齐省方向动员200个预备役连和400个民兵连共600个连六万人。

    辽南方向不动。

    这样,齐国一下就多了11万大军,这些部队不适合发动进攻,但用在本土防守没有丝毫问题。

    徐世杨用这些二、三线部队替换出冀省和齐省各军的85个神机兵连、35个选锋兵连和10个炮兵连,共130个连一万三千人,加上近卫部队、工兵部队的一千多人,蓝军旅两千人,陷阵兵两千人以及王启年的两千上马贼,共两万人的兵力。

    从各地抽调的野战军前往燕京集合,然后分兵三路,同时发动进攻。

    其中西路军七千人由林冲指挥,从永宁出发,顺着汤河北上。

    中路军由徐世杨亲自指挥,共六千人,从密云出发,顺着潮河进攻虎石哈、哈当和满套尔等蒙兀人聚居点,计划中路军和西路军在满套尔会师,然后继续北上。

    东路军单独行动,指挥官为齐国兵部尚书公孙胜,兵力七千人,从喜峰口出关,顺着滦河北上进攻承德。

    徐世杨制定的战略目标是消灭或驱逐长城以北一千里之内的所有蒙兀部落,如果有可能,就把沿途碰到的蒙兀人所占据的城市全部摧毁。

    ……

    五月底,齐军突然出关,三路大军在上马贼的带领下直扑蒙兀人的传统游牧地点。

    完全没有迷路之忧的情况下,分散在各地游牧的蒙兀部落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大多数时候,仅仅几百上马贼在少数齐军骑兵的支持下就能通过一次突击解除一个中等规模部落的武装。

    遇到丁口上千的大部落,就由骑兵牵制,步兵跟进消灭。

    齐军步兵每人自行携带五天干粮,强行军突击,消灭一个部落后,就把蒙兀人的牛羊全部杀掉补充口粮,马匹加强到各部队中增加机动能力。

    这次攻击,齐军完全不保留俘虏——除了被掳的汉人之外,所有蒙兀人,不论男女老幼全部处决,以免增加行军负担。

    ……

    仅仅二十多天时间,三路齐军已经抵达瀚海附近,在此期间他们先后毁灭大小蒙兀部落上百,各部汇总的战果是:

    消灭蒙兀至少一万两千帐,大约六万人口。

    解救被掳走的汉人(包括山陕汉人和少量其他民族奴隶)一万有余,获得马匹两万,杀死或缴获牛羊牲畜五十万以上。

    瀚海以南的漠南蒙兀几乎被突如其来的齐军杀成了一片白地。

    直到六月初,身处哈拉和林的蒙兀古尔汗札木合才意识到齐军这次攻击有多么狠烈,他匆匆召集蒙兀各部,集结起7万骑兵,与六月十二从哈拉和林出发,向南方挺近,准备与齐军决战。

    但此时齐军已经达成所有战略目标,与六月初十开始返回本土。

    六月十五,在靠近密云的虎石哈附近,会师在一起的西路军和中路军出动林冲和王启年率领的齐军骑兵和上马贼,对紧跟在部队后面的蒙兀军前锋发动一次反击。

    蒙兀轻骑兵损失上百,齐军和上马贼分别损失三十多人,双方暂时脱离接触。


………………………………

第474章 第一次扫北2

    隆道五年六月十八,密云(古北口)。

    蒙兀古尔汗札木合骑在马上,眯着眼睛看向不远处的汉人军阵。

    那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札木合从没想过有那支步兵能像眼前的齐军这样能跑,以至于他率领五万骑兵从满套尔追了上百里,一路追到这关口处,才算勉强追上汉人的后卫部队。

    札木合也算打老了仗的,他自然明白部队机动性的意义,何况对方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对战阵的需求高于骑兵,以这样快的行军速度抵达古北口后,还能迅速列阵,掩护其他部队入关……。

    这样的素质,隐隐让札木合觉得十分不安。

    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部下。

    除了五千怯薛歹还算装备完善,阵型整齐之外,其他部落来的牧民全都是一副乱糟糟的样子。

    大部分人都是破衣烂衫,大部分人只在外面套一件羊皮袄子权当是铠甲了,还有人穿着黑漆漆的看不清本来颜色的衣裳,一看就知道自从抢来后就从没洗过,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令人作呕的羊骚味。

    若仅仅是装备不行倒还好了,札木合悲伤的发现,很多牧民跟着来到这里,居然当着敌人的面下马到处寻找丰茂些的草甸,准备喂喂自己的坐骑。

    各部头人也没有约束部下的意思——这都到关口了,大家都认为,除非攻城,否则此次追击已经没法从汉人那里抢到什么战利品。

    而马匹是蒙兀人最重要的财产之一,追了这么久的路,饿瘦了都是自己的损失。

    这种心思下,打是不可能再打了,札木合咬着牙一定要追到这里,其实也是只是为了争一口气——他以前总是觉得自己与齐国有共同的敌人,因此可以算得上是盟友关系,这次齐军突然扫北,烧杀抢掠让蒙兀损失惨重,在他看来有些在盟友背后捅刀子的味道。

    因此札木合一心想要展现自己的力量,至少要震慑齐军,避免下一次在发生类似的事。

    另外,作为蒙兀人的大汗,他也需要展示自己的权威,属下部落被人烧杀自己却不出头,很容易让下面的人离心离德。

    然而真的追到古北口,札木合又后悔了。

    因为两军对比实在太过明显。

    眼前不远处的齐军摆出三个严整的步兵方阵,每个方阵一千人上下,方阵侧翼部署着令人头疼的火炮,看着足有三、四十门之多,齐军左侧是潮河,右侧有一群几百人的骑兵掩护。

    方阵背后是一面高高飘扬的红色大旗和另外百多个骑兵,根据旗号推断,那个汉人传言中的天下第一名将徐世杨应该就在那面大旗下。

    旗帜的后面就是巍峨的长城,札木合不知道长城上面和关内此时有多少兵马、大炮在等着自己,他也不敢去尝试。

    然而这一对比,却给人一种蒙兀大汗带着五万勇士,却奈何不了三千多不到四千的汉人的错觉。

    这样一来,自己不仅没能赚回面子,反而显得更加丢人了。

    “唉……”矮壮的札木合深深叹了口气,打又不能打,退也不是时候,现在他能做的事不多了。

    “脱脱不花,你去,跟那徐世杨说,本汗要跟他谈谈,就在这里!”

    立刻有一个年轻的怯薛歹纵马上前,孤身一人毫不犹豫的径直向齐军方阵奔去。

    ……

    “你们的酋首要跟我谈谈?”徐世杨似笑非笑的看着单膝跪在地上的蒙兀骑兵。

    “是我们蒙兀的大汗!不是什么酋首!”年轻的蒙兀人对此十分坚持,看起来是个聪明的,能够明白两个称呼之间的区别。

    “呵,行啊,我也想见见他,那就谈谈吧。”

    徐世杨满不在乎的答应道:

    “告诉他,允许带两个护卫,就在两军之间搭个棚子,我在那里请他喝茶。”

    茶在草原上是生活必需品,蒙兀人永远离不开茶,因此请喝茶(蒙兀人更喜欢吃茶)在蒙兀人眼里已经算是非常友善的示意了。

    年轻的蒙兀人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恭敬的对徐世杨磕了个头,表示承认徐世杨是与札木合平级的大人物,然后站起身准备回去。

    徐世杨有些好奇的在他背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脱脱不花·蔑里乞,古尔汗帐下怯薛歹千户长。”那年轻人回答。

    “呵呵,是个好名字。”徐世杨意义不明的笑道:“小子,记住,若是在你们那里混不下去,可以来投靠我,虽然不会给你这么高的地位,但在我们齐国,有本事的人不管出身如何,总是能出头的。”

    听到这话,脱脱不花明显呆立一下,他有些不明白这话到底什么意思,不过听起来不算坏话,于是躬身致敬道:

    “谢主子隆恩。”

    ……

    脱脱不花走后,一直站在徐世杨身后的王启年问道:

    “首相大人很欣赏这鞑子?”

    “不,我不喜欢他。”徐世杨笑道:“我只是对有些事很好奇罢了。”

    “什么事?”

    “没什么,你不懂。”徐世杨拒绝解释,他转移话题道:“叫上林冲,我们去跟那札木合谈谈。”

    ……

    大约两刻钟后,蒙兀人在齐蒙两军正中间的草地上搭起一个四面通透,只有顶盖的大棚子。

    徐世杨则命人在其中准备好茶点,然后带着王启年、林冲两人在这大棚子里会见札木合。

    在徐世杨眼里,札木合是个典型的蒙兀贵族:

    大饼脸、眯眯眼、身材矮壮、罗圈腿,身上穿着淡金色的鱼鳞甲,还有一个大大的护心镜,铠甲里面是质地不错的丝绸衣裳,头上带着女真样式的铁盔,顶上用一根避雷针高高挑起一撮黑色的马毛。

    札木合身上佩戴着不少金珠首饰,腰间的弯刀柄和鞘也都镶嵌着名贵的宝石,这身打扮与他那些穿破羊皮的手下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对比,徐世杨穿着普通的齐国野战军红色军装(此时新军还没有军礼服),腰间束着牛皮武装带,上面挂着制式燧发手枪、一柄倭刀、牛皮子弹盒等零碎。

    徐世杨穿的是千层底布鞋,打着绑腿,没有穿铠甲,只是带了一顶半圆铁盔,整个人显得十分朴素,论着装还没他身边的王启年华贵,但整个给人一种十分精神利落的感觉。


………………………………

第475章 和平

    帐篷中铺着齐国产的,厚厚的羊毛毡,上面摆着一个小桌子,几个茶杯,一个茶壶。

    茶是炒茶,不太合喜欢吃奶茶的蒙兀人胃口,但茶就是茶,有茶就比冷着脸拔刀子强的多。

    没有侍女,大家都是武人,倒也不用这么麻烦,各自给自己倒上一杯茶,直接喝下肚,礼节方面就算诚意十足了。

    但徐世杨一开口,说话却是无礼至极:

    “札木合,你带这么多人跟在我大军后面是要图谋什么?”

    直呼其名,不含一丝尊重。

    “徐小将军。”札木合强忍着怒气道:“朕来是想问问,汝何故杀我子民,夺我牲畜?”

    “因为你手下的强盗进入我国境内烧杀抢掠,还在农田中放牧。”徐世杨回答:“你们给我国造成严重人员和经济损失,所以我不得不主动出击,驱逐进入我们家园的强盗。”

    札木合皱皱眉头:“你说我们是强盗?我的损失比你大多了!之前是,现在也是!看看这次!朕损失了上万壮丁!”

    “这是损失大小的问题?”徐世杨的音调也拔高了八度:“这是你们来当强盗,而我们不得不自卫的问题!强盗进入别人家里,什么都没抢到就被屋主人一顿胖揍,这难道是主人的错?”

    札木合哑口无言。

    论嘴炮,十个他都不是经历过网络论战熏陶的徐世杨的对手。

    于是札木合转移话题:

    “那你也不用烧杀我这么多人!我们可是一起对付女真人的盟友!”

    “我们不是盟友,有共同的敌人不代表我们是盟友。”徐世杨很不客气的打断他:“你觉得在我眼里,你们跟女真人有很大区别?都是天天想着劫掠我们的强盗而已。”

    “是这样?那么,如果我能与约束我的人不去劫掠你,那么你能保证这次的事不再发生吗?”札木合问。

    这就是他要给徐世杨谈判的主要目的——作为刚刚勉强统一草原的蒙兀汗,他不仅没能给蒙兀人带来财富和荣耀,相反,去年的时候他在辽阳被女真人打得近乎全军覆没,今年又被徐世杨一顿兜头猛揍。

    两年下来,蒙兀人直接损失的壮丁已经接近五万,其他老幼妇孺和奴隶损失同样惨重。

    如此惨重的损失,已经有很多蒙兀贵族觉得札木合不适合统帅全体蒙兀人了。

    古尔汗现在的地位非常不稳定,若是汉人年年像今年这样来这么一次,蒙兀人的前途怎么样先不说,他札木合肯定没有好下场。

    “呵哈哈哈!!!”

    听到札木合的话,徐世杨发出一阵爆笑,他不屑的问:

    “你能约束所有蒙兀部落?”

    札木合彻底无语了。

    他当然约束不了,除非他能给下面部落带来大量利益,否则谁都不会听他的。

    因为听他的命令会饿死人!

    草原的生活就是如此残酷,不吃别人,就要被吃。

    “其实,我觉得,只要大汗你能下定决心,这事还是能办的。”

    徐世杨与札木合相顾无言的时候,王启年突然插话道:

    “草原上最大的问题是,你们没法养活所有人,更别说过上好日子。”

    其实华夏周边所有民族都是这样,穷的跟猴子一样,大多数时候他们对华夏连威胁都算不上。

    只有当华夏自己开始衰落的时候,他们才有机会凭借一时蛮勇取得还算不错的战绩。

    但汉人振奋起来,他们就一点机会都没有,只能回草原吃沙子或在辽东钻老林子当野人。

    而且,不论哪路鞑子,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原本看着很强的军队,一旦进入中原膏腴之地,很快就会堕落为架鸟遛狗的废柴。

    捡到一笔天降横财的乞丐都是这样。

    “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我们大齐有这个。”

    王启年拍拍铺在地上的羊毛毡,继续说道:

    “用羊毛织成的,厚实、暖和,可以做成帐篷、地毯、衣裳。羊毛这种东西,你们蒙兀人最多,以前对你们来说根本没什么用处,但卖给我们,就能换回这种好东西。

    “最近几年,有很多部落把羊毛卖给我,赚了不少。用以前没用的羊毛换回毛毡,可以让牛羊人口安然渡过白灾,这样来年你们就能有更多羊毛换毛毡,有更多牛羊人口活下来,一年一年,安稳生活。”

    “大汗想要管住下面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这个——大汗能让牧民吃饱饭,他们自然就会听你的。”

    徐世杨和札木合一起看向王启年。

    后者是因为觉得这个建议很新奇,似乎很可行。

    前者则是惊讶于王启年观念的超前性。

    他的提议其实是最原始的产业链——蒙兀人提供羊毛、羊皮等原材料,汉人加工成纺织工业品,返销给蒙兀人,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

    打断这种产业链是很不容易的,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用弯刀和弓箭,只能依靠自身的产业升级。

    凭借游牧民的知识水平,他们能做到产业升级,替代齐国的纺织行业吗?

    反正徐世杨是不担心这一点的。

    “你们,每年收多少羊毛?”

    札木合没这么多想法,他只是在计算自己能从这种买卖中获得多少好处,能否通过卖羊毛所获得利益巩固自己的地位。

    “你们有多少,我们就收多少,多多益善。”

    这个问题由徐世杨回答:

    “如果你们老老实实养羊剪羊毛,不再入侵我的领土,我保证这次的事不会再次发生了。”

    “真的?”

    “真的。”

    “我要你发誓!或者,我们和亲,你们嫁一个嫡亲王女过来!”

    “做不到的事,提都不要提。”徐世杨毫不客气的说:“除非你不想达成协议。”

    “一个女人都舍不得,你让我怎么相信你?”

    “我不需要你相信。”

    徐世杨冷冷的说道:

    “不要搞错了,札木合!现在是你在向我祈求和平,向我!而不是相反!”

    “我有信心在打败女真鞑子的同时打败你!你有信心在顶住女真人的同时顶住我的攻击吗?”

    “如果你有这个信心,那就用弯刀来跟我谈吧!如果你没有那个信心,那么我开出什么条件你都得忍受!我没有要求你称臣纳贡,我答应与你保持和平,这已经是最大的诚意了!”

    “和亲之事休要再提!不要看不清自己的地位!你们向我敬献嫡亲王女还差不多!”


………………………………

第476章 齐蒙互市

    完全出乎徐世杨的意料,他刚刚出口的气话,居然被札木合接住了。

    “朕给你嫡亲女?那样也行。”

    札木合满不在乎的说道:

    “朕有一嫡亲皇女,名珍珠,年方十三,她的心肠比湖水还要清澈,她比最华美的珍珠还要美丽,年前曾有万户长出五万头牛羊求娶朕的珍珠公主,朕都没有同意!不过你想要,朕可以同意她与你为妻。”

    “啊?”

    徐世杨没想到能来这么一出,他提这个真不是想跟蒙兀人要女人——整天跟羊打交道的蒙兀女人有啥好的?

    这个年头,确实有些汉人觉得胡姬挺风情,高丽婢也不错。

    但其实,周边所有民族都觉得汉女才是最美的——这一点可以从物价上看出来,比如草原上一个普通能生养的蒙兀女人只值两只羊,而一个汉女可能值一匹马。

    徐世杨以前还对这个时代的少数民族美女有些旖旎的幻想,不过见识过草原的生活条件后,他迅速同意了这个观点。

    正常人谁会想娶蒙兀女人啊?那味道,跟娶一只羊有啥区别?

    何况……,听听札木合怎么形容自家女儿的:五万头牛羊!

    价值五万头牛羊的公主哟,真贵啊。

    完全是卖货呢。

    “我不是跟你要女人!”徐世杨有些气恼的说道:“我刚才只是打个比方!”

    “朕听说齐世子徐世杨乃天下第一的勇士,你说出口的话怎么能不算数?”札木合皱着眉头说道:“连这点事你都说话不算数,那么朕怎么相信你之前的承诺?”

    真尼玛有道理,简直让人无言以对。

    徐世杨发现自己一不小心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这蒙兀鞑子真是狡猾。

    “这事就这样定了,不过朕嫁女儿给你,你得给些好处!”

    札木合用理所当然的语气问:

    “你能给朕多少好处?”

    “你这哪是嫁女,你这是卖女儿!”

    “你们汉人娶妻不也是要聘礼的?这样吧,明年朕把珍珠公主给你送去,到时朕准备马三千、牛骡骆驼五千、羊三万作为嫁妆!你能给多少聘礼?”

    札木合的想法很简单,他刚才已经暗示女儿价值五万牛羊以上,再加上这三千匹马,五千大牲口和三万只羊,好面子的汉人给的聘礼怎么也不会低于十万牲口才对!

    或许能要到十五万?要不要从二十万开始要价?

    徐世杨一阵无语。

    果然是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啊。

    不过,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也不只是鞑子,就连汉族王朝的皇帝,通常也不在乎自家公主的个人幸福——下嫁给重臣之子作为笼络已经算是好的,和亲给塞外异族才是凄惨,这已经不是个人幸不幸福的问题了。

    要知道,塞外蛮夷真的有父死子继的习俗!

    大家都不在乎女人的想法,也就显得徐世杨的观念太过不合潮流。

    反正,徐世杨是不会同意把女人当做货物买卖的——至少自家的女人不行!

    徐世杨也不打算给自己买一个女人,何况他的女人已经很不少了。

    “我没有娶你女儿的打算,也不准备给你什么聘礼。”

    最终,徐世杨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不过,你那些牲畜,可以算作我买的,按市价8折的优惠价用盐、毛布、茶叶、琉璃器等跟你交换。”

    “如果你想收买你的部下,我提议,齐蒙两家互市,你那边可以选择互市名额——服从你的部落你赐予他们互市名额,给他们你的引信来跟我们交易,不服从你的部族,没有你的印信我们就不接受他们交易。”

    “对你来说,这样应该就足够了。”

    札木合想了想,觉得这样似乎也行。

    草原物产十分匮乏,需要从外部输出大量生活必需品,贵族们享用的奢侈品也是如此,因此历史上,草原民族有资格与中原政权谈条件的时候,互市都是必被提及的条件。

    准许互市的许可,也确实能够当成赏赐来收买人心。

    “朕同意。”札木合又问:“互市地点在哪?”

    “你的人到我的地盘上容易引起事端,这次之后,我的人去草原你恐怕也会担心。”

    徐世杨做沉思状回答:

    “这样吧,设在大同,汉军世侯的地盘上,不在咱们两个的领地内,这样就可以常年开设了。”

    “好!就这样!”札木合伸手:“我们击掌为誓!”

    徐世杨笑了一下,伸手跟蒙兀人的大汗击掌。

    “贸易额可以大一点,只要你把以前掠走的汉人换回来,我其实也不在乎向草原出售铁器。”

    “真的?”

    对札木合来说,这是一个大惊喜。

    实际上,之前草原周边所有政权:汉人的大周、契丹的大辽、女真的大金甚至党项的大夏都严格管控铁器输入草原。

    以至于最恐怖的时候,一套铁甲价值超过九十头牲畜!

    这也是蒙兀人总是打不过女真人的重要原因:每次弓箭对射,蒙兀人都被女真人射的鸡飞狗跳,而他们的骨头箭矢却只能给女真人的铠甲挠痒痒。

    大周南迁后,蒙兀人的装备情况好了不少,他们捡到不少崩溃的周军丢下的武器,又从主动投靠过来的山陕世候那里获得很多工匠和铁器。

    蒙兀人装备最好的时候,一套铁甲已经降价到只值一封骆驼。

    但之后,蒙兀各路大汗不断挑战女真军队,总是负多胜少,损失的铁器很多。

    比如去年那次补充又是陷入困境,因此札木合听说以甲坚兵利著称的齐国愿意出售铁器,自然十分兴奋。

    “记住,我要以前被你们掳走的汉人!”

    徐世杨提醒道:

    “把人还给我,我才准许出口铁器,否则别想!”

    “这方面没问题!”

    反正徐世杨也不可能查出之前几十年到底有多少汉人沦落在蒙兀人手中,每次给齐国个几百上千的汉人奴隶,能开市换铁器就好。

    ……

    达成协议之后,札木合满意的走了。

    他得到了齐国不再袭击草原的承诺,更重要的是,齐蒙互市,可以大规模输入蒙兀人急缺的各种物资,而且徐世杨明确表示只接受札木合派出的商队,那么谁去吃互市这块大饼,就完全是他古尔汗说了算了。

    札木合有信心依靠互市带来的利益稳定自己的地位,又能通过互市输入铁器增强装备,这趟出来,收获可谓十分丰厚。


………………………………

第477章 珍惜机会

    札木合满意,自然就有人觉得不满意。

    比如一直看着徐世杨跟札木合谈判的王启年。

    齐蒙商议在大同直接互市,实际上就等于打断了王启年的利益链条——以往齐蒙之间的贸易大多是通过他的上马贼完成的,直接互市自然就用不到他了。

    作为一个半独立的军阀,王启年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且徐世杨当着自己的面瓜分了自己的利益。

    他有些伤心,因此会面的后半段一直情绪低落,没有说话。

    待札木合走后,徐世杨招呼王启年入关回家,在路上,徐世杨又对他说道:

    “王启年,跟蒙兀人互市的任务是户部海关的工作,你已经不适合插手了。”

    “是,我明白。”

    仅仅是买进卖出,王启年的上马贼就年入数十万贯,这么多钱,确实不适合让一个半军阀拿走,这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