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青州休养生息,他日东山再起,也未必不是没有可能。”

    荀彧现出谋略,刘辩这会儿却不再似以往那般信心勃发,或许是战场的失利,令他有些颓靡不振。

    “荀卿,说得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也!”

    刘辩叹息一声,微微摇头。

    荀彧还想再说,刘辩却摆了摆手,示意他暂且退下。

    “容朕想想。”

    声音里,有些落寞。

    …………

    十月下旬。

    从豫州战场得胜的高顺率领十万大军,过陈、梁两地,成功抵达东武阳,与吕布汇合。

    得知高顺到了,吕布带着麾下文武,亲自出营寨相迎。

    锣鼓声起,奏响欢快的气氛。

    望见吕布带着一帮子人站在寨门外,前来会师的高顺赶忙下马,快步走上前来,抱拳单膝跪地,言语间满是感动:“顺何德何能,竟劳烦主公屈身亲自相迎!”

    吕布对此哈哈大笑,他看着这位相识两世的老友,双手扶起高顺,脸上充满久别重逢的畅快:“高顺,听说你大破荆州军,斩获无数。别人的队伍是越打越少,偏你的军队,是越打越多……”

    “战争初期阶段,我向兖州北边增兵了,也向并州和西凉增兵了,却独独没有向你所在的豫州增兵,为何?因为我知道,只有你,才是真正的战无不胜!”

    这番话从吕布嘴里说出,换作其他人,肯定把脑袋昂到天上去了。

    可高顺对此却是没有丝毫骄傲,他退后一步,反倒有些谦逊说着:“主公谬赞,这一切皆是三军将士奋命,才有此大胜。”

    “你啊,总是喜欢把功劳推给别人!”

    吕布笑说一声,然后看向旁边的黄老爷子。

    “末将拜见主公!”

    见吕布目光扫来,黄忠主动抱拳见礼。

    “汉升,你也老了。”

    吕布笑着打趣一声。

    记得当年初见时,黄忠正值巅峰之年,与吕布对战亦是不落下风。

    如今二十载岁月匆匆,黄忠胡须花白,头发也白去大半,不过精气神倒是挺好,不像普通老叟,到了岁数便行将就木,日薄西山。

    “主公,末将可不老!”

    听得吕布打趣,黄忠故意提高了声量:“末将提得动刀,每顿能食半斤熟肉,弓射亦能百步穿杨,主公若是不信,尽管叫人来与末将比划。”

    “汉升勿要生气,某不过与你玩笑尔,你追随我二十载,某岂不知你的本领?”

    吕布哈哈一笑,黄忠这才将此事翻篇。

    再往左走上两步。

    “末将拜见主公!”

    身躯魁实的潘凤卯足了嗓门儿,大声抱拳见礼。

    吕布停下脚步,目光仅仅扫视了一眼,便发现潘凤的战斗力,比起之前又强猛了不少。

    “这一切,全靠黄老爷子的指点,如今末将充当老爷子副将之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听得吕布问起,潘凤大声回答。

    “嗯,不错,不错。”

    吕布点头,继续向前走去。

    许多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也有一些补上来的陌生面孔,高顺则在旁边为吕布一一介绍。

    吕布逐一点头,算是见过。

    当他走至一位校尉军衔的汉子面前时,吕布前行的步子停顿,他从眼前之人的身上,感受到一股丝毫不弱于黄忠的气势。

    这家伙,居然是一流境强者!

    吕布暗自惊诧,虽然如今的一流境对于他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在世人眼中,这类武者,仍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目光停留在了此人身上,吕布上下打量一番,此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倘若蓄上长髯,穿上鹦鹉袍,再戴上绿帽,则和那位刘皇叔的结拜二弟,至少有八分相似。

    “汝是何人?”吕布问上一声。

    那汉子显然没想到吕布会主动询问自个儿,心中忐忑之余,同时也是万分欣喜。他本就想往上爬,所以能够得到吕布的注目,自然是好事一件。

    于是他赶紧抱拳,弯腰躬身,恭敬回道:“回禀大将军,末将魏延,义阳平氏人,现任虎临校尉一职。”

    “此番大破荆州军,多亏了魏延将军传递情报,里应外合,否则未必能胜得如此轻松。”高顺向吕布叙说,虽然魏延这种勾结外人的行为令人不耻,但也确实是帮了大忙。

    高顺素来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大将军神威所至,高将军运筹帷幄,刘琦小儿区区蝼蚁之力,如何能撼泰山?”

    在摸清吕布脾性之前,魏延不敢居功,同时也拍起吕布马屁:“听闻与叛军决战那日,大将军只身力敌八个当世一流名将,浑然不落下风,还斩杀数人。末将没能亲眼目睹大将军之绝世风采,着实乃此生最大憾事!”

    说完,魏延还满是遗憾的重重叹上口气。

    好听的话,谁都喜欢。

    吕布在心中记下了‘魏延’这个名字。

    此时,一张长有好看桃花眸的白狐脸冷不丁的探了上来。

    “你有反骨哟!”

    魏延心头顿时一惊。

    。m。


………………………………

下班太晚了,明天在更

非常抱歉。
………………………………

第一千零三四章 鸡肋

    吕布再看魏延时,目光中透出股凛厉。

    所谓反骨,即心术不正,早晚必定反叛之人。

    魏延吓得冷汗都出来了。

    他正要辩解,却又听得那白狐青年一笑,言语揶揄:“魏将军,方才吾不过随口一说,切莫当真。”

    魏延心里头虽然不悦,脸上却是不敢表现出来。

    众人这才松口大气,他们也知道,郭嘉放荡不羁,又是浪子心性,平日里说话随性而为,也总爱与人寻些玩笑。

    黄忠其实很看好魏延,不仅武艺过人,统兵也是别具风格。至于魏延背叛刘琦之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位是大将军的女婿郭嘉郭奉孝,现任军中祭酒一职。”有人给魏延介绍起来。

    魏延听得郭嘉名讳,当即拱手抱拳,言语客气:“原来是郭祭酒,失敬失敬。”

    倒不是敬重郭嘉祭酒之职,而是敬他是吕布女婿。

    得知曹性陨落,高顺脸上流露出一抹悲伤,心中叹了声:可惜了。

    虽然曹性平日里叫他高木头,但高顺却觉得,这个死皮赖脸的家伙,却也不失为一个真性情的男儿。

    更何况,曹性追随吕布最久,如今老兄弟身死,想来主公才是最伤心的。

    入了营寨,吕布在中军大帐接待了高顺等人。

    作为女婿的马超自然是早早拜见了这位不言苟笑的岳丈,早在几年前,妻子高阳就为马超诞下一子,取名马霄,高顺也晋级当了外祖父。

    “马家小儿,听闻你击败西凉叛军,收复羌众。前些时日又斩了敌军将领,如今你的本事,可是愈发的了不得了。”

    黄忠看向马超,这个当年青涩的小子,自个儿让他一只手,都能轻松吊打,如今别说让一只手了,就算使出全力,也未必能胜这小子半头。

    “老将军谬赞,小子哪比得老将军老当益壮。”马超这会儿倒是谦逊许多,毕竟在他心里,黄忠算是少数能够让他心悦诚服的长辈之一。

    听得这话,黄忠显然极为受用,轻捋一把白须,得意道了声‘算你小子识相’。

    人越老,就越是在意脸面。

    “听说主公断了城内叛军水源,相信不出数日,城内必定发生暴动,届时我军可趁机一鼓作气攻下东武阳城!”

    魏延拱手,语气拜服的向吕布说着。

    吕布则是摇头,淡然道:“城内水源倒是断了,可根据斥候禀报,城内叛军已经开始舀护城河水,抵作饮用。”

    听得这话,高顺面露思索之色。

    在他旁边的马超倒是接过话茬,提出建议:“那不如再派人去护城河里投毒,彻底断去城内水源供给。天黑之后,摸到护城河边,应该不算难事。”

    “若是彻底断去水源,刘辩就该带着手下重新跑路了。”

    吕布缓缓说来,好不容易才将叛军困在城内,他可不想将刘辩逼得太紧,先熬上一段时日,就像温水煮青蛙,等到刘辩再想逃跑时,已经没了力气。

    “东武阳城对刘辩来说,就好比鸡肋。”

    “何解?”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东武阳城是刘辩登基所在的皇城,就这样逃走,他肯定心有不甘。

    “那咱们接下来,该当如何?”

    “围城,向叛军施压。”

    吕布淡然的语气里,透着极大的自信。

    在与高顺汇合之后,吕布手下兵马已激增至二十余万。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大致意思就是利用巨大的实力差距,从而形成压倒性的态势,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翌日,晨初。

    亢重的马蹄声起,轰隆隆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守在城楼上的士卒眺望,只见远处竖起旌旗无数,尘土飞扬。

    大惊之下,赶紧飞报徐广。

    吕布亲率麾下,马超、黄忠、高顺各统兵五万,分四面合围东武阳城。

    听闻这个消息,刘辩心头猛地一颤。

    先是断水,现在又开始围城,吕布摆明是要以攻心为手段,不断向城内守军施加心理压力,以迫使守军不战而降。

    “没想到,吕布这么快就凑到了二十万兵马。”

    刘辩面色阴沉,听他语气,似是极为不甘。

    “陛下,这还不算,根据所获情报,驻守陈留的张辽、汝南的方悦以及平叛淮南的徐晃等人,也正集结军队,向东武阳方向赶来。若是成功合兵,吕布麾下可动之兵马,至少三十万众!”

    荀彧重重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浓浓忧色。

    城内守军不过三万余,其中过半士卒中毒,还未恢复战力。哪怕城池坚固,恐怕也抵挡不了人数众多的吕军将士。

    倘若刘辩之前肯听取自个儿建议,或许还能逃得出去,现在吕布大军摆在城外,将东武阳围得水泄不通,再想逃走,可就真的是千难万难。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朕?”

    刘辩眼神有些空洞,自打出山以来,他从未有过如此无力的感觉。自以为可以运筹帷幄,坐收天下之事,结果却落得这般处境。

    时也!

    命也!

    “陛下,如今之计,只能差人向徐州的刘备和出走的曹操求援,希望他们能念在往日之情的份上,能够想出办法,来解东武阳之围。”

    思虑之下,荀彧给出建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他智谋过人,可也做不到无中生有,为城内增添兵力。

    若非荀彧这些时日在城内奔波,安抚人心惶惶的百姓,又为将士鼓舞,恐怕这些士卒早就哗然兵变,叛城投敌去了。

    总之,城内气氛很是压抑。

    如今刘辩麾下,除了徐广,再无可用大将。

    反观吕布帐下,倒是将星齐聚,高顺、黄忠、马超等人,皆是久经沙场,随便拎个出来,都能够独当一面。

    刘辩如今贵为天子,要他去求身为臣子的曹操、刘备,心中难免有些不快。可眼下局势迫切,谁也不知道吕布什么时候会发起猛攻。

    权衡利弊之下,刘辩只得二选其一,黯然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m。


………………………………

第一千零三五章 手段

    吕布围城之后,将驻营向前方推进两里,重新安营扎寨。

    “主公,昨夜似是有人出城,往东而去。”负责东城门巡夜的管亥来向吕布禀报。

    就在昨夜凌晨之后,城中守军有人趁着吕军将士倦怠,灯火黯淡之际,从城墙翻下,偷溜出去。

    至于这个消息的真假,管亥也不敢给出百分之百的确定。

    “东武阳被困,料想贼人是去徐州搬救兵去了。”

    黄忠接过话题,捋了一把胡须。

    吕布暗自点头,肯定了黄忠想法:“汉升猜测,不无道理。”

    眼下局势,洛阳、关中、汉中、并凉、幽州等地俱已稳定下来,冀州乱成一团,不过有麴义和司马懿的南北夹击,袁家三子难成气候。

    荆州的刘表也被孙策的江东军团打得仅剩下襄阳一地,仍在负隅顽抗。

    刘辩若是去请救兵,估计也就只剩下徐州的刘备。

    曹操不过万人,应该不会冒此大险。

    吕布心里头算得明明白白。

    刘备要是还敢再来,那倒是最好,也省了他去徐州剿灭的功夫。

    “护城河水还深几许?”吕布询问。

    “回禀主公,这些时日,尽管叛军再三克制节约,但河水也已去七八,不足两尺。相信最多再撑上半月功夫,他们就该彻底的将河水舀干。”

    宋宪抱拳禀报。

    “很好。”

    吕布点了点头,然后又问:“文远、公明,他们几时能到?”

    杨修脑中搜索一番,躬身答道:“应该快了,张辽将军已至公丘,从淮南而来的徐晃将军,也抵达阴平,估计最多半月,便能抵达东武阳,与主公大军汇合。”

    “很好。”

    吕布轻道一声,然后吩咐下去:“这些时日,汝等也别闲着,能用的手段都给叛军安排上,也好教他们瞧瞧咱们手段。”

    “领命!”

    众将抱拳,呼吼得铿锵十足。

    …………

    次日一早,华雄带人来到城下,只见他骑坐在一匹黑色的高大骏马背上,将手中大刀往地上一跺,然后撸起袖子,就和泼妇骂街似的朝城关上一阵破口大骂:“城楼上狗娘养的龟孙儿,你家华雄爷爷在此。倘若是个带把的玩意儿,就滚下城来,与你华雄爷爷一战!”

    “龟孙儿!”

    “龟孙儿!”

    身后的士卒跟着一阵哄笑。

    城下的羞辱谩骂声不断传来,城楼上的守军将士如何能忍,大家都是吃军粮的人,谁还不是个热血儿郎?

    “将军,敌军简直欺人太甚!”

    “就是!要不然,咱们开城门去跟他们拼了吧!大不了老子跟他们一换一,谁死谁活,还不一定!”

    “没错,这样守着跟个缩头乌龟似的,实在太憋屈了!”

    徐广周遭的士卒个个义愤填膺,双目怒火高涨,恨不得立马就冲下城关,将那些满口粗鲁话的汉子,给一刀砍死。

    要是双方实力持平,徐广还真就带人冲了,可眼下傻子都看得出,吕布军完全碾压己方。

    徐广作为大将,自然不能仅凭脑袋一热,就去跟城下吕军斗个你死我活,他心中默念诸遍:冷静冷静再冷静,克制克制再克制。

    待到心境稳定下来之后,徐广告诫周遭守军将士:“汝等勿要中了敌军激将之法,他们如此大骂,不过就是想引诱我军开城,继而好杀进城来。你们血气方刚,本将军知道,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不怕死。”

    “咱们占据地利,只要不开城门,敌军想攻入城中,也没那么容易。至于这些辱骂声,咱们只当他是犬吠,不必理他。”

    说完,徐广探头望向城下,冲那撒泼的华雄骂道:“华雄,你尽管叫吧,城门我是不会给你开的,有本事,你就自个儿飞上吧!”

    “嘿,你这龟孙儿,真是缩头王八伏地鳖,今后别叫老子逮到你!”

    华雄恨声骂了起来,他本想激怒徐广,继而使他出城迎战,没想到这老小子这么沉得住气。

    “将军,那咱还骂吗?”旁边的士卒小心翼翼询问起来。

    “骂,怎么不骂!从今儿个起,早中晚每天都来骂他半个时辰,我就不信他们窝得住火!”

    华雄黑沉起一张脸,勒马调头,同带来的士卒吩咐:“你们接着骂,本将军先去喝口水。”

    城内,原本热闹的街道上,如今只剩下搬运物资的百姓壮丁。

    妇人们带着孩子在家,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她们那一双双眼珠子里,透出的可怜与害怕,仿佛成了惊弓之鸟。

    御史大夫荀彧张下榜文,言吕布向井中投毒,想借此毒死城里的百信与将士,实行灭城计划。

    之前百姓们的腹痛头胀,便是最好证明。

    而在这个关键时候,天子刘辩仁德,不惜以护城河水,来救济城中百姓。

    百姓们获悉之后,自然是感激无比,从而仇视吕布,加上荀彧言语上的煽动,使得百姓们主动积极的帮助起刘辩军运送物资守城,誓与城外吕军斗争到底。

    “你们听说了吗?城外敌军好像快要攻城了。”

    城中的一角,几名妇人正在闲叨。

    眼下男人们都去搬运物资,守城去了,她们这些结了婚的妇人,倒是整日在家闲着。

    “李三家的,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一名水桶腰的妇人好奇起来。

    “何二婶儿,你忘了我家那憨货是做什么的了?”

    李三家的叉着腰,长有一块大黑斑的脸上,表情很是得意。

    妇人们这才想起,这个女人的汉子是在敌军卧底,若是从他家男人那里传回的消息,想来是十拿九稳。

    “到时候敌军攻破了城池,咱们是不是都得死啊?”一名相貌稍好的妇人脸上写满担忧。

    “死什么死!我可不怕。”

    李三家的得意洋洋,随后从袖中掏出一物,在其它几名妇人面前显摆的比了比,“你们瞧,这是什么?”

    妇人们定睛一看,继而不屑起来:“切,我当是什么稀罕物件,一块红巾罢了。”

    “你们可莫要小瞧,听我家那憨货说,敌军攻城的时候,只要用这红巾挂在屋外大门,可保性命无忧。”李三家的说得格外笃定。

    “切,我才不信。”

    何二婶儿对此嗤之以鼻,心中却是和其它妇人一般,暗自记下。

    。m。


………………………………

第一千零三六章 夜袭

    “还有,我听说啊……大将军此番只是想攻打城内叛军,和咱们无关。要是主动归顺,大将军是不会与咱们为难的……”李三家的接着说了起来。

    “这个我也听说过,好像第一个为大将军开城门的人,会封侯,还赏十万钱呢~”旁边妇人眼中放光,满是对金钱的贪婪。

    “这能是真的吗?”

    “怎么不是真的!当初大将军打兖州城的时候,开城门归顺的那个小卒,不就已经被封了关内侯,现在一家子都跟着享起了荣华富贵……”

    听那妇人的口气,就好像自个儿亲眼得见了似的。

    封侯,这两个字对于普通百姓,几乎是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奢望。

    妇人们闲聊半晌儿,瞅了眼天色,时间不早,该回家做饭去了,遂也各自回家。

    入夜。

    城楼上起了寒风,晚秋入冬,吹在人的身上,不禁有些冷飕飕的感觉。

    城关上站岗的守军士卒不敢有丝毫懈怠,来往巡逻。

    凭楼眺望,能够看见远方敌军营寨燃起的星火,视力稍好的话,甚至还能看见那些走动的士卒身影。

    呜呜呜~~

    蓦然间,从远处响起了进攻的号角声,毫无征兆。

    只见大量的火把从远处铺天盖地的蔓延而来,奔跑中的吕军士卒喊杀震天:“杀啊!”

    见此大规模的举动,城楼守军皆是打了个激灵,赶紧大声传报开来。

    “夜袭!”

    “夜袭!”

    得获消息的徐广第一时间赶来城头,只见城下火光涌动,喊杀声弥漫双耳。

    他手里按握佩剑,目光凝视下方,虎目中满是凝重之色。

    终于,要开始了吗!

    可有一点,徐广想不通,晚上攻城,这绝非明智的抉择,吕布带兵多年,不应该连这点都想不清楚。

    不论如何,先把敌军击退再说。

    徐广拿定主意,当即大吼吩咐起来:“城楼上所有弓箭手准备,敌军靠近百步范围,不必请示,即刻进行射杀!”

    “赵校尉,煮沸热油,敌军胆敢爬城墙,用热油泼之!”

    “其他儿郎,时刻准备迎敌!”

    伴随着徐广有条不紊的发下命令,起初有些慌乱的守军士卒犹如找到了主心骨,渐渐定下心神,齐声大吼:“喏!”

    漫天的喊杀传入城中,妇人们心惊胆战,捂住自家孩子的耳朵,在屋子的角落里瑟瑟发抖。

    何二婶儿剪了家中红布,偷偷把红巾挂在门外。

    此时的皇宫中,披着外套的刘辩来回踱着步子,眉心之间满是阴郁。他本来已经就寝,可从外边传来的吼杀声,愣是将他从美梦中惊醒。

    倘若吕军真的攻入城中,是不是意味着朕的江山完了?

    刘辩心中升起烦躁,好在此时有士卒来报。

    报~

    那士卒跪在刘辩面前,面色大喜的说着:“陛下,好消息啊!在徐广将军的督战下,我军已经成功击退敌军!”

    “好!”

    听此捷报,刘辩猛地一拍手掌,提着心也终于放回肚里,同时赞道:“徐广果然没有负朕所托,朕明日便要重重赏他!”

    士卒退去之后,又有一名浑身散发着阴冷气息的男子走进。

    他向刘辩禀道:“陛下,方才敌军攻城之际,城中有四十余户人家,皆在门口挂起了红巾。此事颇有蹊跷,卑职不敢擅专,请陛下示意。”

    男子的真实姓名已经无从考证,只有一个代号,名叫巳蛇。

    他和死去的青龙、寅虎、未羊等人一样,皆是刘辩最早的心腹。

    徐广的代号,则是丑牛。

    巳蛇主要负责情报监视,不管大官小民,皆在他的监视范围之内。之前不少校事署的暗哨,都因此落了网,死于狱中。

    刘辩听得此事,稍加思索便揣测出了其中寓意。

    料想,肯定是这些门户,与城外敌军有所勾结,并且得敌军许诺,在门口系上红巾,可保性命无忧。

    计划倒是好计划,可他们却没料到,徐广督战,成功将夜袭的敌军击退。

    “下狱,严审。”

    刘辩眼眸一寒,语气里充满冷漠。

    对于暗中通敌之人,他素来是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

    巳蛇听得指示,躬身退下。

    城外的喊杀声渐渐小了小去,待在家里的何二婶浑然不知大难将至,她用双手护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臃肿的身体有些打抖。

    自家男人死的早,别看她平日里泼辣,可说到底,也终究是个胆怯的女人。

    外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何二婶并不知道,她也不敢出门打听。

    这个时候,只有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才是最为安全。

    “娘亲,我怕!”

    怀中的小男孩怯声说着。

    何二婶低下头去,将怀中的孩子搂得更紧了些,故作镇定道:“别怕,有娘在,没事的。”

    话音刚落,便听得‘砰’的一声炸响。

    屋外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何二婶心中为之一颤,她浑身发颤的走到门口,只见外边亮起许多火把,包围了他家的农院。

    普通小民哪里认得巳蛇这种级别的人物,何二婶只当是敌军攻入了城里,赶忙挥动起系在手腕的红巾,期冀能以此换来存活的性命。

    “军爷,莫要抓我,民妇是坚决拥护大将军的啊!”

    何二婶将两个孩子护在身后,急得大呼起来。

    她不知道的是,此话一出,无疑是将自己个儿推进了万丈深渊。

    巳蛇的眼眸冷了下去,看来,这家人果然与敌军有所勾结。

    “通通带走!”

    巳蛇冷声下令,身后的士卒不由分说,将何二婶及两个孩子通通抓了起来。

    其他几十家挂有红巾的门户,也同样未能逃脱厄运。

    两日后,这些被冠以‘叛投通敌’的百姓,被押至人多的市集,斩首示众。

    鲜血流淌了一地,负责督斩的官员面容狠戾,手指着这些尸首,向围观百姓警告:“看见没有,勾结敌军,这就是下场!”

    处死了犯人,在官差走后,百姓们窃窃私语。

    “听说他们是将红巾绑在门口,才遭此大难。”

    “那你可知,为何要在门口绑上红巾?”说话的是名妇人,若是仔细辨认,竟是前两天散播消息的陈三娘子。

    众人皆是不知,她却道:“大将军已经立下承诺,只要在门口挂上红巾,破城之后,麾下将士就绝不会有所为难。”

    “哦,原来如此。”

    众人顿时恍然。

    于是,这个原本想要强行按下的消息,却在不经意间,以百倍的速度在城内百姓之中流传开来。

    一传十,十传百。

    。m。


………………………………

第一千零三七章 阔别

    接下来的日子,华雄天天带人来城下骂战,起初的时候吕军将士严阵以列,到后面见守军缩头不出,索性就在城下懒洋洋晒起了太阳,对城内守军是各种羞辱谩骂。

    到了晚上,马超、黄忠、高顺等人则随机选一处城门进行夜袭,以造势为主,往往还没冲至城下,骗上一些箭矢,就又鸣金收兵。

    城上守军明知这是吕军在故意戏耍,却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对此是叫苦不堪。

    除此之外,吕布麾下的神机营在强弩箭头绑上檄文,利用强弩的发射力,接连射进城内。

    檄文中敬告东武阳的百姓,刘辩重重罪名,已是穷途末路,倘若他们肯弃暗投明,则可免去罪责,不加惩处。

    刘辩得知以后,立刻派人将这些弩箭尽皆收去,可消息一经传开,就犹如开闸的洪水猛兽,再想遏制,却为时已晚。

    伴随着吕军的夜袭次数增多,家门口挂起红巾的百姓,越愈发多了起来。

    到最后,几乎满城红巾飘摇。

    城内的皇宫大殿,摔碎了一地的珍贵玉瓷。

    “给朕杀!通通杀光!”

    听得巳蛇禀报,怒冲心头的刘辩面色狰狞,再次将端在手里的茶杯重重掷在地面,杀心大起。

    “陛下,不可!”

    荀彧得知消息,急忙赶来劝道。

    “一群不知感恩的愚民!朕留他何用!”刘辩冷哼一声,拂袖而坐,怒气未消。

    “陛下且听臣一言,城内尚有百姓十余万,倘若杀之,势必会引起暴动。内忧外患之下,到时候陛下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荀彧苦口婆心。

    “那你说,该当如何?”刘辩将眉头一沉。

    “唯有一个字——熬。”

    荀彧给出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吕布军的粮草消耗量远远大于城内守军,加上东武阳山地地形的限制,粮食运输艰难。

    只要吕布不发起强攻,总能将他耗死在此地。

    更何况,刘备已经答应出兵,守军只要再坚持一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