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鸣金声后,曹操、刘备等人开始撤离此地。
望见自家主帅逃走,厮杀中的联军士卒心头拔凉,仿佛成了被遗弃的孤儿,士气崩散。
降卒不杀!
降卒不杀!
吕军士卒趁敌军士气低迷,大吼响彻战场。
“子龙将军,曹操和刘备军团开始撤离,咱们也该撤了!”一名白马义从的小统领冲至赵云近前,急忙禀报。
浑身浴血的赵云环顾四周,眼下大势已去,仅凭他手下兵马,根本不足以扭转乾坤,遂也不再强撑下去,果断喝令一声:“儿郎们,我们走!”
幽州骑卒这一退,战场瞬间崩盘。
失去斗志的联军将士丢盔弃甲,旗帜散落一地,被踩上了无数脚印。负伤逃跑不掉的,便放下兵器,老实跪地受降。
这场关乎天下命脉的大决战,终于分出胜负。
胜了!
我们胜了!
活下来的吕军将士‘呜哇’大吼,发泄着心中压抑。
从山上望下,鲜血染红了整座战场,遍地的尸首,无主的战马,插在地里的折断兵器,以及日落山坡的夕阳……
“曹性,你看见了吗?”
“是我们赢了。”
残阳如血,吕布勒住驰骋的赤菟,鬓发在微风中飘扬,语气中透着与胜利全不相符的哀凉。
此番,他背负曹性,斩落将旗十九杆,大小敌将共五十余名,士卒不计其数。
可那个会咧开嘴角,笑嘻嘻叫他‘头儿’的兄弟……
永远,闭上了眼。
。。妙书屋。
………………………………
第一千零二五章 我们都输了
大战落下帷幕,残阳西沉山坡。
吕军将士开始清理战场。
受伤的士卒,不论敌我,皆被抬至伤病营进行医治抢救,而那些断臂残肢的士卒,即便救活,也将永久的告别军营,再也无法踏上战场。
一具具失去生机的尸体被士卒抬起,放进挖好的土坑里,进行掩埋。
“阿兄,阿兄,你醒醒,醒醒啊!”
一名满脸是血的年轻士卒带有哭腔,双臂用力摇晃着面前死去多时的稍大青年,他此刻多么希望,兄长可以从沉睡中醒来,笑着同他说上一句:阿弟,为兄无碍。
可惜,他再也听不见了。
旁边不远,也有一名浑身是血的士卒泪水滚滚,看他的年纪,不过十五六岁,本该青春美好的时光,他却满脸悲伤,怀里搂着名血肉模糊的中年男人,少年心如刀绞,止不住的嚎啕:“父亲,你不该为孩儿挡刀啊!”
此种悲凉。
整座战场,比比皆是。
“主公,咱们赢了!”
包扎完伤口的华雄跑来吕布身旁,浑然不觉痛意,大笑说着。
吕布背对华雄,负手而立,他的眼眸中淡漠近乎悲凉,喃喃道了声:“其实,我们都输了。”
一将功成,不外如是。
不久,吕布的帅营搭建完毕。
吕布端坐大帐,清理完战场的臧霸带着手下诸将入帐拜见。
“末将臧霸,参见大将军!”
臧霸纳头便拜,语气里恭敬无比。
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将见状,亦是随之单膝跪地,抱拳见礼:“我等拜见大将军!”
吕布手臂轻抬,示意臧霸等人起身。
“宣高,今日若非你来的及时,此战胜负,未可知也。”
吕布脸上尽量露出温和的笑容,看向臧霸的眼神里,透出欣慰与器重。
“主公谬赞,末将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即便没有末将,以主公之雄威,亦能击退贼寇。”臧霸表现得尤为谦逊。
吕布心中暗自点头,对臧霸的好感度直线提升。
臧霸亦是大将之才,虽然赶麴义还差了些许,但绝对比麴义会为人处世。
麴义本事是有,就是心肠太狠,做事完全不留余地,为达目的,不择一切手段。
就拿击破袁绍来说,掘浊河水淹七军,此计固然不错,可一场大洪水,淹没了两个郡城,三四十座县地,还有数十万无辜百姓,因此丧命。
吕布初闻此事,心中惊怒交加,好在平息之后,却也没说什么,反而还在回信中,夸赞麴义统兵有方,立得大功,不负重托。
话是这般说,可吕布心里已经对麴义打了个大大的×。
他给麴义的路,也只留了两条:其一,等平定天下,让校事署的人暗中除掉麴义,给他的子孙封侯挂爵,显赫门楣。其二,让麴义离开大汉朝的疆域,率兵去攻打包括大秦、贵霜在内的异族王国,直至达成真正的世界一统。
“主公,此战伤亡已清点完毕。”
雷虎入帐,抱拳禀报起来。
单论资历,他可以称得上是元老级别的人物,所统帅的冲骑营,也是追随吕布最早的一批部下。
“念。”吕布头也不抬,淡然道上一声。
“是,主公。”
雷虎点头应下,顿了顿语气,随后大声汇报起来:“此战,敌军阵亡将士四万五千七百人,俘虏七万余众,我军阵亡两万八千人,伤兵六万余……”
小半柱香后,雷虎汇报完毕,其中包括了俘获的马匹、物资,以及兵器、号角等一些列东西。
“敌军动向如何?”
“回主公,叛军大寨被烧,刘辩率残部向东撤逃,似是准备退回东武阳。”负责跟进主线情报的杨修拱手回答起来。
东武阳,即为刘辩称帝的地方。
吕布颔首,余光扫视了一眼摆在案桌上的地图,刘辩经此大败,元气大声,也只能退回东武阳固守了。
可吕布不会给他休养生息的时间,这场仗,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他令陈卫传命下去,在此休整完毕之后,就向东武阳进军,给予叛军最后一击。
只要击垮了刘辩,其他诸如刘表等人的残余势力,已经不足为虑。
“天下是一座舞台,人生是一场大戏,每个人都有告别舞台的那天。”
吕布忽地响起了当年戏策同他说的这些,心中不由笃定了几分:就让东武阳,成为叛军最后的落幕之地吧!
傍晚,辽阔的原野上燃起篝火,得胜的吕军将士们敞开肚皮,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围着篝火唱着跳着,无比的热闹欢庆。
他们放声高歌欢呼,庆祝着此番得胜,亦是在庆祝自己,劫后余生。
距此不远,垒砌的坟头上,宋宪提了两坛酒,坐在一处坟头,墓碑上刻着:汉故征东将军,曹性之墓。
“没了你,这欢庆宴,都无趣了许多。”
宋宪低声喃喃,他拔开坛盖,也不用碗,直接提起酒坛,仰头咕嘟咕嘟的往喉咙灌去。
豪饮一口之后,他又往坟头上倒了一大口。
“你知道我的,我不喜欢说话,但谁对我好,我心里头清楚。等这场仗打完,回到长安,我就把我的几个女儿,全都嫁入你曹家。”
“之前,人家光禄大夫亲自登门做媒,我都没允。”
说到这里的时候,宋宪脸上露出颇为骄傲的模样。
随后,他饮了口酒,又接着说了起来:“还有,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主公向朝廷为你追谥了征东将军的名号,封为稒阳侯。想不到吧,你这个地痞混混,也会有封侯拜将的一天……”
那一晚,不善言辞的宋宪破天荒的说了很多,直到两坛酒饮尽,他才趴在坟头,醉呼呼的昏睡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脸颊微醉的吕布也走了过来。
他看见趴在坟头上的宋宪,心中有过一丝暖意,轻解披风为他盖上。
目光挪至曹性墓碑,吕布将手里拎着的酒放在坟头,似是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在与曹性述说:“木生走了,李封走了,如今,你也走了……”
我身边的老兄弟,越来越少。
………………………………
第一千零二六章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驻营休整数日,待到麾下士卒恢复行动体力,吕布大手一挥,兴师向东武阳进军。
《汉书地理志》中有载:东武阳,禹治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过郡三,行千二十里。莽曰武昌。
瑕丘之战大败,刘辩在曹操与刘备的护送下,一连奔逃数日,才回到东武阳城。
出征时,二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信心,他日必定凯旋而归。
如今归来时,却不过万余人,就连天子刘辩,也都一脸衰败。至于那些跟在后头的将士,更是耷拉着脑袋,旗帜凋零,衣甲破败。
见此凄凉景象,不用问就知道,这场仗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留守城内的官员也都垂低着脑袋,老老实实的分立街道两侧,不敢发出任何响动,唯恐触了天子霉头,会被当场诛杀。
刘辩心情低落,没心思再去笼络这些士人的忠诚,直接打道回了皇宫。青龙死了,麾下将士死的死,逃的逃,多年心血毁于一旦,这个打击可谓不小。
他想静静。
刘辩往皇宫去了,曹操在前来迎接的百官中,望见了两张熟悉的面孔,荀家叔侄。
刘辩登基之初,他以国家匮乏人才为由,软磨硬泡的从曹操手里‘借’出了荀家叔侄,然后升官加爵,以安其心。
荀彧封了侍御史,仅次于三公一线,荀攸也被封作侍郎,负责协同。
至于此番出征讨吕,刘辩故意将二人留在城中,就是为了使他二人与曹操生疏,然后再派人从中挑拨,好化为己用。
刘辩看得出来,荀彧固然很欣赏曹操,可他骨子里还是忠于汉室。
拿捏住了这点,想让荀彧效忠,也就有了可能。
只是数日前的那一场大败,兵败如山倒,让刘辩彻底失去了信心,几乎一蹶不振。
“曹公,怎么会败得这么惨?”
荀彧来到下马的曹操身旁,低声询问起来。
他对曹操的称呼,也从之前的主公,换为了‘曹公’。
在荀彧看来,当今天子聪慧过人、又懂权谋机变,行军布阵,兵法韬略,皆是有所涉猎,实乃难遇之明主。
估计是历代先帝显灵,要他中兴大汉。
刘辩既有如此之才,所以荀彧才觉得,哪怕落败,也不可能会输成这样。
听得昔日‘子房’唤自己曹公,曹操心中百感交集,眼中闪过一抹黯然。他知道,荀彧忠心为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曹操牵着马,漫步在清凉街道,与荀彧说起了这场仗的全盘始末。
最起初的时候,联军声势浩大,占尽优势,通过八面掣肘,将吕布所率的大军牵制在兖州动弹不得。以至于吕布后来身边无将可派,只得将两个儿子推向北方……
胜利的天平,曾一度的倾向于刘辩阵营。
可架不住盟军坑爹啊!
袁术反水称帝,这就是败亡的开端。
随后,西凉、匈奴、鲜卑、幽州、豫州……各地战线崩坏,亡的亡、退的退,最后导致刘辩所率的大军,不得不正面去和吕布展开决战。
决战那日,双方厮杀血流成河,无数将士倒在了战场之上。
刘辩出动了所有底牌,曹操也压上了虎豹骑,却仍旧未能一举击溃吕布,反倒被吕布拖住时间,引泰山贼为援,袭取联军后方,前后夹击之下,刘辩军团大败。
“可惜了。”
荀彧叹息一声。
值此一战,怕是天下士族,要对刘辩失望了。
曹操与荀彧道了别,回了府上。
“阿爹!”
得知曹操归来,府内一名七八岁的小男孩放下手中书卷,飞也似的跑了出来,一头扎进曹操怀里。
见到唇红齿白的小儿子,曹操心中阴霾顿时一扫而空,他抱起小家伙,脸上满是父亲的慈爱:“冲儿,这些时日,有没有想爹爹啊?”
虽然这个小儿子是妾室所生,可这并不影响曹操对他的喜爱。
曹冲从小机敏,聪慧过人,就连曹操有时都自叹弗如。
大儿子曹昂战死多年,曹操最喜欢就是这个小儿子。他甚至想过,若是将来有一天,真的战败身死,他也会在临死前,求吕布替他养育曹冲。
小家伙点着脑袋,一双乌溜眼珠子里满是灵气四溢。
“那这段时间,你可曾偷懒倦怠?”曹操抱着曹冲往府里走去。
“孩儿每日都在用心读书,从未懈怠。”
小家伙眨巴眨巴眼睛,很是认真的说着。
曹操听得此话,显然有些不信,他的这个小儿子虽然聪慧,却也顽劣好耍,遂问起来:“那为父且考考你,‘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下一句是什么?”
小家伙心中不知,却也不急,他见天色黯淡下来,又有几只老鸦飞过,反应极快的脱口而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啪!
曹操直接敲了小家伙的脑袋,板起脸没好气道:“还说每日用心读书,连这句都不晓得。”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曹操记得清楚,这句出自于《诗经??小雅??鹿鸣》。
不过,冲儿这句,却也工整,念上几遍,甚至还多出那么几分韵味。
在曹冲尤为委屈的小眼神中,曹操爽朗大笑,心中高兴:吾儿奇才也!
随父从军的曹丕跟在身后,望着前方父亲与弟弟的欢愉,他仿佛陌生人般,一句话也插不上,只有眼神里透着羡慕,以及闪过一缕不易察觉的嫉妒和怨恨。
傍晚,荀家叔侄伫立在城内的某处高阁,凭栏而望,可将整个城池的南边尽收眼底。
“此战大败,陛下心若死灰。我军伤亡惨重,起码需要休整五年以上,才能恢复元气。”相貌木讷的荀攸心中计算一番,缓缓说来。
五年。
将近两千个日夜。
荀彧心中怅然,以往明亮的眼神里,目光不由黯淡了几分。他稍稍侧转身躯,望向西边,那里现在正处幽森黑暗,可在那黑暗之中,似乎有股令人心悸的力量,正在向东武阳方向行进。
。m。
………………………………
第一千零二七章 坚壁清野
十月晚秋,麦田金黄,秋风拂过脸颊,已无炎夏燥热,多了几缕清凉和舒爽。
各地百姓趁着大好天气,秋收麦谷,在田野间挥动起镰刀,汗流浃背,却也格外高兴。
今年看起来,收成似乎不错。
一担担满满的箩筐,盛着稻谷、小麦,农夫担着浑不觉累,露出开心淳朴的笑颜,述说着丰收喜悦。
然则当吕布率大军行至东武阳附近几处县地时,田野间的谷物空空荡荡,就连麦秆也被大火焚烧一空,仿佛当年的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当地百姓眼巴巴的坐在田坎,眼神空洞,叹了又叹。
“陈卫,且去问问出了何事?”
骑坐赤菟的吕布目露凝重,打发陈卫前去询问。
不出小会儿,陈卫带了个穿麻布衣的老农回来。
“小老儿给将军磕头了。”
老农不晓得吕布身份,见他端坐大马,威武不凡,便知道眼前之人是个比县令老爷还要大的天大人物,他丝毫不敢怠慢,惶恐的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行礼。
吕布微微抬手,陈卫从旁扶起老农。
“老伯,你们这里怎么回事?”吕布问道。
老农听吕布语气和善,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不少,躬身行了个大礼,然后恭敬说着:“小老儿回将军的话,前一阵子,咱们这里突然来了伙强盗,骑马带刀,人数极多。这伙强盗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不仅劫掠了附近各处县地乡野,还放火烧了田野间的粮食,数万顷的良田,全都化为了灰烬……”
老农回忆起的时候,言语间透着愤怒,也夹杂着人性的软弱。
“你是说,这田地里的麦谷,根本没有收获,就遭大火给焚烧殆尽?”吕布眉头微皱,似是猜出了些许端倪。
老农点了点头,长长叹息起来。
辛辛苦苦耕种一年,到头来,又是白忙活了一场。
没有粮食,如何渡过漫漫寒冬?
关键时刻,华雄站了出来,他与吕布抱拳:“主公,请与末将一两千兵马,末将这就去剿了这伙强盗,叫他们把所有劫掠的物资,全部吐出来,归还给各地百姓!”
其他将领亦是有此想法。
主薄杨修忽地一笑。
“德祖,你笑什么?”吕布余光瞥见,不由问上一声。
“主公,这些人哪里是什么强盗?分明是某个自诩汉室后裔的家伙,为了阻止您朝东武阳行进,而实行的坚壁清野,当真好手段啊!”
杨修脸上带有无比自负的笑意,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
华雄对此就有些不服气了,粗嚷着嗓门儿说了起来:“喂杨德祖,你有没有搞错,东武阳可是刘辩的皇城!这附近各县地的百姓,也都是隶属于他的子民,百姓没了粮食,冬天就得活活挨饿。他要是这也能下得去黑手,也太没人性了吧!”
“战争从不讲究手段,只要能赢,人性又算得什么?”
郭嘉此刻也顺带插上一句,刘辩覆灭在即,想要续命,就得想办法让吕布不战自退。眼下正值秋收,断掉沿途的粮食补给,就是对吕布军最好的军事打击。
而能出此策之人,想来应该是荀家公达献的计策。
这也是他们唯一有希望遏制吕布进军的有效手段。
“叛军这次,确实太过火了。”
吕布眼眸泛寒,两军交战,胜败兵家常事,可刘辩不该拿数万百姓作为战争的牺牲品。
“老伯,没了粮食你也不必着急,待吾攻破东阳城后,城内的粮食我一粒不取,尽数分与你们。”
吕布神色一缓,郑重许下承诺,“你大可回去告诉乡邻百姓,就说有我吕布在此,定不会教你们忍冻挨饿。
“您……您就是大将军吕布!”
听得吕布名号,老农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根本不敢想象,有生之年,竟能亲眼见到这位威震天下的大将军。
“如假包换。”
吕布略带玩笑的说了起来。
老农心中一颤,赶忙跪下,再次叩头谢恩。
问完话后,陈卫送走了老农,吕布陷入沉思,没了沿途的粮草支撑,大军的后勤保障,就成了一个尤为棘手的问题。
“主公可是在担忧粮食不济?”
女婿郭嘉看出了吕布担忧,轻声询问起来。
吕布微微点头,也不瞒他,粮食若不能得以落实,这场仗打起来,后期就会变得尤为艰难。
“奉孝可有良策?”吕布下意识的问上一声。
郭嘉面色微笑,故作神秘:“其实,这也不算难事。”
“计将安出?”吕布急忙问道。
“主公可令人在并州、关中、汉中、兖州等地张榜,向民间借粮。有借一斗者,明年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免税一成,借两斗,免税两成,以此类推……”
郭嘉缓缓说来。
近两年,这些地方少有天灾,百姓家大多储有余粮,以吕布在民间之威望,向百姓借粮,根本不足为虑。
一斗粮食折合十二斤半,一百个人便是一千二百斤,一万人就是十二万五千斤。
以吕布现如今所管辖的地域人口,弄个百万斤粮食,根本不在话下。
“妙哉!”
吕布击掌大赞,即刻书信长安以及其他各地,着当地郡守去办。
后勤粮食得到解决,吕布继续率大军向东武阳方向行进。
报~~~
“陛下,吕布亲率十四万大军,已渡过南梁水!”
报~~
“陛下,吕布大军已过合乡,距东阳城仅剩百余里!”
接二连三的飞报声传入皇宫。
自从上次大败之后,刘辩性情大变,心境变得暴躁易怒。此刻听得吕布逼近东武阳,他的脸上面容阴戾,重重将桌案上的瓷杯掷在地上,发出巨大‘砰嚓’声响,瓷片碎了一地。
殿内宦官宫女不知刘辩为何突然发怒,吓得跪倒一地,战战兢兢。
刘辩死死攥握着手中所得情报,手背处青筋可见,只听得他咬牙切齿,阴寒骂道:“好你个吕布,坚壁清野都不能将你逼走。看来,你是真的不想给朕一条活路!”
既然如此,朕就在这东武阳,与你决个生死!
。m。
………………………………
第一千零二八章 你也要走?
得知吕布将至,曹操急匆匆入了皇宫,求见天子。
“陛下,吕布来势汹汹,我军新遭大败,士气尚未恢复,恐难以抵挡,请您及早想好退路。否则,待到吕布大军围城,则危矣!”
曹操见礼之后,苦口婆心劝说起来。
刘辩听得此话,心中已然不喜三分,没好气道:“曹卿家,这里是朕的皇城,朕若是弃城而走,岂非叫天下人笑话!”
刘辩身为天子,岂能不战而逃?
他的父亲曾经说过,帝王的尊严比一切都重要。
“可是陛下,以咱们目前实力,根本不足以与吕布抗衡。”曹操急道,现在跟吕布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
刘辩却不以为然,说得笃定无比:“东武阳地势陡峭,吕布麾下骑兵根本发挥不出作用。再加上城高墙坚,吕布想要强攻,朕也会叫他付出血的代价!”
城内囤积有十年之粮,不管是攻坚战,还是持久战,刘辩都有信心,能够坚守成功。
再者说了,即使是退,他又能退到哪里?
刘辩想与吕布拼个死活,曹操不敢苟同,接着劝道:“陛下,臣与吕布交锋数回,此人之勇,加上麾下谋士之众,绝非坚守所能克之!”
“哼,你若是怕死,只管学刘备那厮,自己离去就好,朕不牢你来操心!”刘辩冷哼一声,语气不善。
说起刘备,刘辩就是一肚子的火气。
当初大败,众人向东逃亡。刘备不想回东武阳坐以待毙,遂称徐州起了内乱,为了能让徐州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必须回去平乱。于是刘备只在途中简单和刘辩说了一声,就带着手下,返回徐州去了。
若非刘辩当时势力大减,他真想砍了这个家伙!
天子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曹操也知道多说无益,于是拱了拱手,退出殿外。
曹操走了出来,一直候在外边的荀彧快步迎了上去,带有期盼的询问起来:“曹将军,如何?”
曹操摇了摇头,重重叹息一声,我尽力了。
荀彧眼中的光芒,顿时黯淡不少。
短暂的沉默之后,曹操犹豫再三,他望向气质儒雅的荀彧,终究是开了口:“令君,随吾走吧。”
“你也要走?”
听得此话,荀彧为之一惊。
在他的印象中,曹操一直都忠诚于汉室,以匡扶江山社稷为己任。
他从没想过,这话会从曹操嘴里说出。
刘备带走幽州骑卒,本就令他们战力大跌,如今曹操若是也走,那就真的没有可以堪当重任之人了。
“不走,就只有死路一条。”
曹操深吸口气,淡然的语气中夹杂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无奈。
这东武阳的城池虽高,却挡不住吕布这头恶虎。
曹操目光深切的望着荀彧,荀彧知道曹操是为自己着想,然则他却不能应邀,微微摇了摇头,婉拒曹操好意,轻声说道:“彧为汉臣,自当忠于陛下。陛下不走,彧自当随陛下死战,哪怕他日身死于此,亦无所惜。”
荀彧说得坦荡,令人听来肃然起敬。
两日后,曹操带走了一万将士。
“曹孟德这厮,也弃吾而去,可恨!”
站在皇宫阙楼,刘辩眼神阴寒,他望着率军出城的曹操,心中恨极。
他将此番行为,视为背叛。
刘辩也想过杀死曹操,然后接管其手下,化为己用。
但典韦和许褚的轮番护卫,使得外人根本难以下手。
若是直接开战,以刘辩现存的实力,未必能够杀死曹操,更何况吕布将至,不能叫他捡了渔翁之利。思来想去,遂也只能放曹操出城离去。
“荀卿,皇城里现在还剩多少人?”将目光从曹操离去的背影收回,刘辩侧头看了身旁的荀彧一眼,平和询问起来。
他很欣慰,荀彧没有随曹操离去,这也证明了他的眼光,其实很准。
“回陛下,城内现有百姓十二万余,士卒三万七千,公卿官员四百二十一人。”
荀彧回答起来。
只是他的目光却随着曹操的离去,而渐渐恍惚起来。
曹操是他曾经追随过的主公,不管是心胸气魄,还是战略上的远见卓识,都令荀彧为之折服。两人曾畅谈数夜,有过相见恨晚的羁绊。
有时候,荀彧心里也反复质问自己,他离开曹操,究竟是对是错。
最后,只总结为一句。
有缘无分。
“荀卿,你觉得,朕这次能赢么?”
刘辩双手扶拦,双目中透着些许茫然,有些底气不足。
…………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
荀彧
荀彧
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后来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大为惊异,说道:“这是王佐之才啊!”
永汉元年(189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荀彧弃官归乡。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但乡人们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到冀州后,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荀彧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说:“这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彧为别部司马,荀彧时年二十九岁。
当时董卓威陵天下,曹操问计于荀彧,荀彧说:“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弊,不会有什么作为的。”后董卓派李傕等出关东,虏略各地,至颍川、陈留而归。荀彧乡人多数死于战乱。
………………………………
第一千零二九章
“这就是勇冠天下第一的吕布吗?”
“瞧瞧这派头,不是他还能是谁?”
一些未见过吕布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