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曹操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破釜沉舟,唯有死战。
………………………………
第四八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翌日晨初,激奋的鼓声在天地间擂响。
咚咚咚……咚咚咚……
数十名体型粗健的莽汉挥动着双臂,鼓槌雨点般敲击在牛皮大鼓上,随着飘扬的清风传到更远的地方。
袁绍登上高台,抬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黑压压的一片,数不尽的三军将士。
“诸位,今日袁某将你们聚集于此,是有要事所托。”
袁绍望着下方,声音洪亮。
“举国皆知,董卓欺君罔上倒行逆施,残害忠良,乃是国贼,故而吾等兴义师,伐乱贼!然则”
袁绍话音一转,激慨的声音里透着几许不满:“吾等,猛攻虎牢关月余,兵力数倍于董卓,却依旧迟迟不能克关,何也?”
士卒们都在静静听着,无人回应。
一些诸侯心中有数,却也没说,说出来只会丢人。
“畏吕布,惧关险,人人不肯效命死战!”
袁绍说出这话的时候明显有着一丝怒气,帐下诸侯只顾各自利益,生怕死伤过多而削弱了自个儿实力,不肯死战。
若非如此,虎牢关早已成囊中之物。
纵观古今,战争的胜利,从来都是建立在无数将士的英魂之上,抛头颅洒热血所造就而成。
想兵不血刃的拿下虎牢关,根本没有可能。
袁绍吸了口气,大声说了起来:“吾欲效西楚霸王之举,破釜沉舟,只留三日粮草。三日后,若还不能攻克虎牢关,吾便将所有的粮草,全部焚毁!”
袁绍脸色决绝,下方的众人听闻此事,俱是哗然一片。
焚毁了粮食,今后吃什么?
“吾作为盟主,受大家抬举委以重任,然屡屡败北于虎牢,吾亦难辞其咎。此次吾亦将亲自率军冲锋,若不幸战死,请诸位攻下虎牢关之日,为我倒上一碗热酒,我袁本初黄泉路上再饮之!”
一番话说得热血激昂,令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袁绍从来都是个有本事的人,只是在个人性格上有些缺陷,偏听偏信,优柔寡断,少了一丝魄力。
如今被逼到了绝境,他也有了拼死一搏的觉悟和信念。
袁绍话语讲完,下方的曹操跟着带起了节奏,高举拳头,大声呼着:“誓死伐贼!”
在他身旁的夏侯兄弟,以及李典乐进等将士亦是跟着挥拳高呼:“誓死伐贼!”
“誓死伐贼!”
“誓死伐贼!”
下方的士卒们奋声大吼,袁绍的发言激起了他们胸中的满腔热血,盟主都亲自上阵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死而战!
袁绍此刻亦为士卒们的情绪所感染,‘锵’的一声拔出腰间佩剑,遥指虎牢关方向,决绝果断:“目标虎牢关!进发!”
“吼!”
数十万大军齐奔虎牢关而去。
…………
那一日,风沙急劲。
虎牢关外号鼓声未歇,在袁绍的带领下,无数儿郎冲向了城头,倒下的士卒换了一波又一波,垒砌的尸体填满了下方的沟壕。
攻城发起的刹那,铺天盖地的杀声犹如海浪,卷过大地,冲向云霄。
数十架云梯缓缓而来,城头上箭如雨下。
惨烈的攻坚,从上午一直持续到黄昏,才听得鸣金的声音。
联军在夕阳的斜照下,如潮水般退去。
城头上的守军脸上有着劫后余生的欢喜,同时心中也有着更大的担忧。
今天是守住了,可明天呢?
李已经拿不动刀了,双手抖得厉害。一整天的鏖战下来,他透支了身体里所有的力气,疲乏至极,坐在地上背靠着墙壁,在那儿不断自言自语的叨叨着:“这些人都疯了,都疯了……”
将近傍晚,董卓召集了麾下众将,宣布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方才本太师得到情报,牛辅率铁骑偷袭了关东贼子的酸枣大营,将他们的粮草尽数焚烧殆尽。尔等只需再坚持两三日,待到关东贼子粮尽,必不战自退!”
董卓哈哈大笑,太过高兴的他,以至于都忽略了吕布没有归来的事情。
帐下诸将听得这话,疲倦不堪的脸庞总算有了一丝笑意,仿佛在黑暗中寻得了一丝新的光亮。
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何联军将士都不要命的往城关上冲,原来是想要破釜沉舟,拼死一搏。
既然看清了对方的底牌,只要坚持下去,这场仗就该以他们的胜利,而划上圆满的句号。
此时,帐外有士卒进来,抱拳向董卓禀报:“太师,李尚书来了。”
李儒?
董卓不禁有些纳闷儿,他不在洛阳呆着,来我这里作甚?不过也好,总算是有个可以商讨对策的人了。
董卓令士卒请李儒进来。
然则进来之人却令帐内诸将大跌眼镜,头发蓬乱不堪,满脸污垢,衣衫破烂,鞋都丢了一只,好似逃难的难民。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位李大谋士吗?
“贤婿,你这是怎么了?”
见到李儒这般惨淡模样,董卓心中升起了一股很不好的预感。
“主公,洛阳丢了!”
说出这话的时候,李儒咬着牙齿,低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不甘、懊恼、悔恨……各种各样的情绪霎时全都涌了上来。
最多的还是,耻辱!
身为董卓麾下首席谋士,李儒一向自负,自问谋略手段不输任何人,却没想到会被一个莽夫给耍得团团转,这是他如何也不能忍的!
“洛阳不是有你坐镇吗?怎么会丢呢!”董卓也急了,洛阳对他的重要性,无异是等同于关东诸侯的酸枣大营。
“主公,你我皆中了吕布之计!”
李儒倍觉耻辱的告诉董卓,吕布从他手中,夺取了洛阳。
董卓初听此事,断然不信。
毕竟他之前待吕布极好,而且吕布还帮他在虎牢关外击败了群雄诸将,受伤而归。后来又自愿请命奔袭诸侯的粮草大营,前前后后这才几日功夫,哪有时间去袭取洛阳!
李儒见董卓不信,苦口婆心为他这位执迷不悟的主公,讲起了吕布的一系列计划。
他告诉董卓,从吕布回到洛阳时,就已经在开始布局。
他故意露出家人妻女的破绽,就是为了让自己等人放心,以为抓住了他的把柄,可以逼他就范。
实则,吕布是借此掩盖自己,好瞒天过海。
他骗过了天子百官,骗过了董卓与自己,也骗过了天下人。
然后趁着双方在虎牢关僵持之际,利用董卓的信任,用符节打开了孟津关,放他的并州军入关,一路南下。
然后,里应外合,夺取洛阳城。
听完这些详细分析,董卓终于信了李儒,同时也气得破口大骂:“竖子,亏老夫如此看重于你,你竟做出此等恩将仇报、狼心狗肺之事,当真可恨!可恨!!!”
骂完之后,董卓脸色突变,让人快些给自己套上甲胄,嘴里念叨着:“不行,我要回洛阳一趟!”
他的老娘和孙女,可都在洛阳城中。
………………………………
第四八七章 犒赏三军
九月上旬,在车骑将军皇甫嵩的迎接下,天子百官成功入驻长安。
翌日,未央宫的大殿里召开朝议。
所议之事有二:其一,论功行赏。
功劳最大的吕布被封为右将军,赐金印紫绶,负责典卫京师。卫尉杨彪升任太尉,王允任职司徒,黄琬迁任司空,其余有功之人亦是皆有封赏。
其二,征讨董卓。
群臣百官无不恨毒了这个魔头,在朝堂之上掷地有声的数落了董卓十几条大罪。每一条,都是斩首的死罪。以往董卓在洛阳作威作福,大权独揽的时候,他们战战兢兢,凡事都要看董卓眼色行事。
如今脱离魔爪,自然是人人喊打。
百官的意思,是让吕布带兵去征讨董卓,让他们两个狗咬狗,最好两败俱伤。
吕布当然不肯,董卓击退关东诸侯,守住了虎牢关,以洛阳为根基。从战略地势上看,也算间接的给关中之地竖起了一道强有力的屏障。
更何况董卓手中还有近十万将士,手下强将亦是不少。如果贸然带兵同董卓死磕,只是会鹬蚌相争,这些看戏的渔翁得利。
吕布对此不置与否,只是淡淡说着:“倘若本将军率兵东出,西凉羌人趁机来犯,请问在座诸位,谁人可挡之?”
羌人叛军占据了西凉大半,汉王朝数年来可是一直都没能收复。
而且董卓当年入洛阳的时候,几乎将关中兵马抽调空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应付羌人。
要是羌人趁着吕布一走,发动突袭,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攻陷长安。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董贼逍遥法外?”有人不甘的大声质问。
吕布看了此人一眼,脑中并无印象,淡然回道:“当务之急,并非讨伐董卓,而是应先稳固后方。待到关中安定,本将自当带人征讨董卓。”
“至于这位朝卿所言,不愿见到董卓逍遥法外。本将军大可借你三千兵马,由你统帅去征讨董卓,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你你你……”
那名身穿文官服的朝卿被吕布这番话气得浑身发抖,没想到一介莽夫,居然也能这般巧舌如簧。
“诸位若是还觉得不妥,大可征召天下各地的州牧郡守,共讨董卓。天下英豪,数不胜数,善战者,并非吕某一人。”
大殿之中,吕布的声音洪亮。
朝会散去,一名小宦官叫住了准备离宫的吕布,说是奉了天子口谕,请他去承明殿面见圣上。
天子唤我作甚?
吕布心有纳闷儿,却也跟着去了。
到了承明殿,天子屏退左右之后,对吕布开门见山。原来天子是想念兄长刘辩了,希望吕布能够让他回宫,陪伴自己左右。
天子不提,吕布都差点忘了这事。
毕竟近来这段时日,吕布时时刻刻都绷紧着神经,心中所想,只有天下大势。
他点头应下,让天子放心,说是等他出宫之后,就让人将刘辩接回长安。
出了皇宫,吕布回到府邸,吩咐人去叫陈卫回来。
临近傍晚,吕布带着女儿去了趟城外军营。
此番能够救出天子,除了计划缜密,三军将士,亦是功不可没。
他这个当将军的,自然要亲自去犒赏一番。
小铃铛骑在吕布脖子上,吵着要一起来玩,吕布拗不过她,只好带着一起。
吕布要来犒赏三军,高顺等人是提前得到过消息的,所以一直都严整军装,在军营里候着吕布。
当看到那道高挺俊拔的身影出现在眼帘之际,三军将士全都站直了身躯,目光投向吕布,发自内心的齐声喊道:“我等,参见将军!”
哗啦啦
整齐的行礼动作,带动着甲衣上的鳞片哗啦啦响成一片。
吕布的目光从左往右扫视,掠过高顺、宋宪、曹性、黄忠等人的面庞,还有那无数的三军将士。
此情此景,吕布胸中豪情万丈。
“儿郎们,你们肯追随于我,是我吕布的荣幸。今日,没有军衔职位高低,只有袍泽兄弟,全都给我放开了喝,敞开了饮,喝他个无醉不归!”
“无醉不归!无醉不归!”
吕布的直率发言,引得士卒们欢呼连连。
随后,吕布下令烹猪宰羊,与众将士开怀畅饮。
曹性郝萌等人轮流来向吕布敬酒,好在洛阳那段时日,吕布没少赴宴,也算是把酒量给练出来了,喝他个二三十碗,不在话下。
匈奴的将军堤于启端着酒碗来到吕布面前,双手敬畏的捧着酒碗,恭敬说着:“温侯大人,卑将敬你。”
除汉人以外的其他民族,多习惯用‘大人’,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
吕布看了堤于启一眼,酒碗和他稍微碰了一下,算是给足了脸面,声音淡漠道:“回去告诉于夫罗,他这次的情谊,吕某记下了。”
堤于启得到答复,在吕布小饮一口之后,他才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恭敬说着:“卑将回去之后,定当将大人的话,面传单于。”
说完,堤于启识趣的退离了吕布身旁。
宴会进行到高、潮,连平日里从不饮酒的高顺都被灌了数碗,将士们围着篝火,欢声笑语,载歌载舞。
他们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刀头舔血,谁也不知道未来的路有多长。
所以,人生得意须尽欢,管他今朝,谁为天子谁为臣。
望着那边喝高了、满脸通红大声嚷嚷的吕布等人,戏策面有笑意,回忆起来:“我初遇将军的时候啊,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侯,身边可用之人,屈指可数。我看着他一步步的成长,一步步的往上爬,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身边的人就已经越聚越多。”
高顺、魏木生、黄忠、马忠、曹性、宋宪、侯成、郝萌、管亥、潘凤、华雄……扳起指头都数不完,哪怕是小的一辈,也有张辽、马超、庞德、阎柔、成家兄弟,稍加历练,今后也可以扛起大梁。
只是不知这样的时光,还能有几个春秋?
戏策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啧啧啧,戏志才,瞧你这话说得,怎么酸不溜秋,跟个闺中怨妇似的。”郭嘉砸吧着嘴,白狐脸上笑容戏谑,完全没有注意到戏策神情的细微变化。
“来来来,喝酒喝酒!”
收起低落情绪的戏策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那一夜,他和郭嘉同样喝得酩酊大醉。
………………………………
第四八八章 枭雄之姿
狂欢持续到了深夜,吕布醒来的时候,周围将士都已经趴下,席地而睡。
不知喝了多少坛酒的吕布只觉得肚子胀得厉害,走起路来都能听得里边水的回荡声响。
小铃铛瞌睡来了的时候,就被吕布送进了帐内,此刻估计睡得正香。
吕布起身,发现不远处戏策和郭嘉也躺在草地上入眠。
郭嘉敞开手脚,摆着豪放的‘大’字型,占据了大片空地。戏策则与之相反,蜷缩着身子,甚至还有些发抖。
吕布走了过去,低唤两声‘先生’,无人回应。
他只好将戏策托到背上,然后背着他,一步一步的走回帐内。
戏策怕冷,即使是最为炎热的夏天,夜晚也要盖上薄毯。
回到营帐,吕布将戏策放在床榻,又给他盖好薄被,然后才出了帐外。
出帐之后,吕布去了小铃铛睡觉的寝帐,将正处于睡梦中的女儿背到身上。
吕布的动作很轻,可还是惊醒了女儿。
小铃铛睡眼惺忪,趴在吕布背上,软绵绵的问着:“爹爹,我们这是去哪儿?”
“小铃铛乖,你在爹爹背上睡一会儿,睡醒之后,咱们就到家了。”
吕布背着女儿,往城内走去。
到了府邸,仆人开门将吕布迎进府内。
吕布将困意十足的小铃铛交给奶娘,让她带去睡觉。
“老爷,这是夫人给您熬的热汤。”婢女端着汤碗过来,放在桌上。
吕布看了一眼,在那碗里放有几小截苦参,想来是专门为他解酒用的。
“夫人呢?”吕布问了一声。
婢女恭敬答道:“夫人在堂内等到凌晨,以为家主您今晚不会回来,就回房歇着去了,要不要奴婢去通知夫人?”
吕布摆了摆手,道了声:“不用了,你退下吧!”
婢女施了一礼,缓缓退出堂外。
吕布闻了闻身上,满身酒气。
薇娘不喜欢闻这股子味道,他也就懒得回屋,趴在堂内的案桌上将就了一宿。
翌日,吕布将戏策招到府上议事。
两人站在大汉的疆域图前,指点江山。
从已知的情报来看,董卓占据了洛阳,分兵驻守孟津、虎牢、伊阙三关,形成三面防守之势;昔日的联军盟主袁绍返回渤海,继续当起了他的渤海郡守,他的弟弟袁术则去了淮南。洛阳的袁家虽被董卓诛杀殆尽,但袁家势力在淮南根深蒂固,一家独大;其余的各路诸侯,也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曹操去了扬州募兵,虎牢关一役,只有他出尽了全力,当初所征募的士卒几乎死伤殆尽。
刘关张三兄弟,则是杳无音信。
关于情报,在王政奉命回到并州之后,就建立起了校事署,以王政为校尉,专门负责收集和刺探各地的情报。
而张让的义子青獠,则被吕布放入了宫中,负责监视宫廷动向。为了不被他人察觉,吕布特意托了崔绪送青獠入宫,如今他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宦官。
说完了天下大势,两人就该谈一谈今后的工作开展。
关中之地,大小关塞甚多,有‘百二秦关’之谓。其中以四塞最为重要,即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
浊河之水自上游而来,纳渭水后折而向东,南北两岸有华山、崤山与中条山夹河而立。关中与中原之间的通道,穿越华山和崤山北鏖的山地,延绵数百里,极尽险阻,函谷关即当道依险而立。
早在战国时期,楚赵韩魏燕五国联军攻秦,进至函谷关久攻不下,秦兵出关反击,联军大败。
合五国之力,精兵、猛将、谋臣云集,面对函谷关天险,却无可奈何。
秦末,汉高祖刘邦率军西伐关中,亦是不敢正面进攻函谷关,而是绕道入武关,这也说明了对函谷关的顾忌。
东汉初年,天水的隗嚣想要割据陇西,其部将王元献策:“请以一泥丸,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
种种事例,皆能表明函谷关的地势险要。
除此之外,函谷关以北,还有一处尤为重要的城关,蒲板。
这里扼守着蒲津渡口,是自并州进入关中的跳板,也是自关中进入并州的桥头堡。如蒲板不守,则关中不可谓稳固,这也是当初吕布放弃孟津的重要原因。
孟津距关中太远,中间隔着个洛阳,北面又是河内,纵使占据了孟津,也只会是四面孤立无援。
除了函谷关,其余三关亦是尤为紧要。
散关遏秦岭西端,控制着与汉中、巴蜀之间的交通咽喉;武关控秦岭东段,扼守着东南方向的进入通道;萧关据陇山之险,守备着关中西北通道。
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畜牧为天下饶,号称八百里秦川。
山川环抱,气势团聚。
“关中之地,极为险固。将军却不能以此怠惰,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势。倘若只想着闭关自守,虽有四塞之固,最后也只能是作茧自缚。”
戏策给吕布敲响警钟,没了进取心,早晚会步董卓后尘。
吕布拱手受教。
随后,戏策又给吕布讲起了目前几股较大的势力:凉州羌人、洛阳董卓、淮南袁术、河北韩馥、荆州刘表、幽州刘虞、益州刘焉。
“刘表、刘虞、刘焉,三人虽为汉室宗亲,不过守成看门之辈,不足为虑。
河北韩馥,虚名无实,冀州牧之位,早晚为他人所夺;凉州羌人,一盘散沙,难成祸患;洛阳董卓,垂垂老矣,不复当年之雄,只剩余威。
淮南袁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挨个点评,不是吕布膨胀,而是如今的他,确有装逼的资本。
吕布拿起笔,在地图上沿着疆界描了一圈,黑色墨迹留下的轮廓,像一头展翅的雄鹰。
“先生,正如你昔日所说,以关中为腹,函谷关为头,并州、巴蜀为双翼,凉州为尾,这只雄鹰就能振翅高飞。现在,并州、关中已入我手,只需搞定后方的羌人,以及右翼的汉中、巴蜀,然后”
吕布搁下笔杆,眼中战意激增。
“俯视中原,蓄势待发!”
………………………………
第四八七章 犒赏三军
天子的诏书从长安发往全国,要求各地州牧、郡守兴兵,讨伐国贼董卓。
各地诸侯纷纷应召,发布檄文,表示定要诛除董卓,为国除害。
然则,诸侯们吼得热闹,实际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互相观望,不见有任何出兵的动作。
虎牢关一战,联军损失惨重,不少诸侯都是元气大伤,甚至还有些更惨,被他人所吞并。
照此情形,没个一两年的功夫,很难恢复过来。
更何况,当今天子刘协乃是董卓所立,名不正言不顺,根本不能让他们信服。在许多人眼中,被董卓废去的弘农王才是大汉正统。
这些话,诸侯们彼此心知肚明。但只要不侵犯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奉刘协为天子亦是无妨。
一旦过界了,他们就未必会再听朝廷使唤。
眼下最老火的还是董卓,没了天子百官在手,如今的他是四面楚歌,人人喊打。
女婿李儒建言放弃洛阳,从孟津北走,可以先夺取河北为根基,然后北图幽州,南遏青、兖,养精蓄锐,蚕食天下。
李儒看得透彻,洛阳乃四战之地,不管四面哪个方向起了硝烟战火,洛阳必会受到波及。东边的各地诸侯对董卓恨之入骨,西边又添了吕布,虎视眈眈。
固守洛阳,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董卓对此却并未采纳,从虎牢关回到洛阳之后,没过几天,他又过上了以往的奢靡日子,沉迷酒色,纵情享乐。
他已经没了关中,不能再没有洛阳。
倘若放弃洛阳北走,万一攻不下河北,岂不会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漂泊流浪。
还没去打,董卓心里就已经打起了退堂鼓。他老了,没有年轻时的充沛精力,再去征战天下。
董卓令手下李郭汜等人,在函谷关以东的司隶地区大肆劫掠,将抢夺来的粮食谷物,全都运往洛阳城内。
百姓有没有吃的,董卓不在乎,就算全部饿死,也与他无干。
董卓又强征百姓修筑城墙,他要将洛阳城的墙壁加高,修成铜墙铁壁。然后,凭借着手中的兵力和夺来的粮食,蜗守在洛阳城里,安度晚年。
关东诸侯忙着休养生息,董卓在洛阳加固防御工事,吕布这边同样也没闲着。
关中四塞,高顺领着陷阵营外加五千将士,亲自坐镇函谷关;黄忠也领了三千兵马,负责扼守东南方向的武关;西边的散关和西北的萧关,则是由管亥和魏木生各自领兵镇守。
令吕布比较头疼的是,那带来的十余万洛阳百姓,该如何安置的问题。
上阵杀敌吕布倒是擅长,但在内政举措方面,他完全就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很是惆怅。
从桓帝时期起,大汉朝的土地兼并就尤为严重。底层百姓根本没有田土,他们的田地大都被世家地主所侵占。
因此,他们只能靠租赁田地为生,日夜劳作。在秋收的时候,向地主缴纳将近七成的谷物收成。稍微碰上天灾,就会有数千上万的百姓活活饿死。
关中与并州不同,如果像之前一样将土地分给百姓,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
并州北境在收复之前,常年为鲜卑人所盘踞,致使土地荒废,汉人稀少。而汉中不同,这里相对稳定,有着许许多多根深蒂固的世家贵族。
世家之所以能成世家,除了时间的沉淀,最重要的还是他们手中握有的两样东西:土地和书籍。
他们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吕布损害他们利益,董卓当年能在关中立足,就是因为他不仅具有十足的威慑,更重要的还是,董卓基本上没有损害他们太多的利益。
这个时代,要想称霸一方,就得依赖世家的支持。
吕布新来关中,在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同样也不会与这些关中老牌的世家贵族,正面发生冲突。
每当事情想不通彻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
找戏策!
戏策来了之后,听完吕布的虚心请教,也感到很是棘手。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戏策平日里钻研的都是兵法韬略,多为战场上的东西。内政举措,民生治理,恰巧也是他的短板。
就像一个写历史小说的人,让他去写玄幻小说,看似相同,实则相去甚远。
“当初在洛阳的时候,就不该放走了荀老爷子。唉,失策,失策啊!”
戏策说出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颇为后悔,倘若当初留下荀老爷子,完全可以用他来要诓荀家叔侄。有他二人在此,民生经营这些小问题,根本不在话下。
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两人在地图上搜索起来,想找一个可以妥善安置百姓的地方。十几万人不是小数目,必须尽快解决,好让他们安家落户。
倘若随便找几个县一扔,在关中没有土地的洛阳百姓,很快就会饿死在里。千里迢迢把他们从洛阳带来关中,不说吃穿不愁,起码得让人家糊口才是。
然则,十几万的人口毕竟不是少数,要想保证他们不被饿死,又能有土地种植。三辅地区肯定不行,这里的土地,几乎都被世家贵族给瓜分干净了。
倘若是让他们充当佃农,估计也会饿死一大片人。
最后,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落到了关中以西的地方,凉州的天水郡。
羌人作乱的时候,那里的汉人几乎全都逃亡了关中、汉中等地,空出大片土地,正是用来让洛阳百姓安家的好去处。
只是眼下西凉羌乱未平,各郡多有战祸,贸然的带着百姓们前去安身立命,万一遇上西凉叛军回来肆掠,就白费了功夫。
得对这些百姓负责才行。
“唔”
吕布沉吟起来,一双蛟目盯着天水郡所在的位置,寒光闪动。
此时,外边有府卫来报:“将军,陈卫回来了。”
数日前,吕布就已经派人去接应陈卫,按理说早就应该回来才是,也不知怎地,一直拖到现在。
吕布望着地图也不转身,口中说了声:“让他进来。”
被粗绳捆缚的陈卫走进堂内,见到那道挺拔的背影之后,当即跪下,羞愧万分道:“将军,属下无能,把弘农王弄丢了!”
………………………………
第四八八章 枭雄之姿
轰隆!
阴沉的天空蓦然响起惊雷,继而乌云密布。
抬头望去,黑压压的天空,令人心生烦闷。
滴答
滴答
一场秋雨,很快降落人间。
站在地图前的吕布终于转过身来,他看着跪在地上请罪的陈卫,眼神里有股强压着的怒意:“龙象,你跟在我身边多年,可以说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我才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由你去办,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呢,你就办成了这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