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在柳淳身后的蓝新月眼睛都冒小星星了,柳郎就是厉害,瞧瞧,这些高傲的监生,无比以弟子自居,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啥也别说了,柳郎就是有本事!

    柳淳可没有那么自我感觉良好,他轻咳一声,“尔等知道本官的来意?”

    话音刚落,黄观从一旁笑着走过来。

    “是我听说之后,来跟大家伙讲的。”

    柳淳大惊,心说黄观行啊,靠着六元的名头,把这帮学生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怎么都来迎接我了?

    见柳淳满脸怪异地看着自己,黄观急忙咳嗽。

    “是这样的,我跟大家讲了,是柳大人秉承皇命,要改革税法,推行新制,大家无不欢欣鼓舞,早就等着柳大人过来挑选人才呢!”

    柳淳颇为惊讶,“你们都愿意去?跟着我可是会吃亏的,搞不好还有危险啊!”

    刘政就是站在最前面的太学生,他年纪不大,人长得又黑又瘦,但眼神清澈,双眸明亮。

    他朗声道:“我辈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百姓苦于苛捐杂税的盘剥,已经是苦不堪言,有识之士,无不希望革新税法。为了变法,就算粉身碎骨,又有何惧!”

    柳淳听完,微微一笑。

    “口气不小,志气更大!”柳淳面色转冷,他沉吟道:“你说有识之士,皆主张变法,你又是从何处听来的?是谁告诉你的?”

    刘政傲然道:“是学生的师父,方孝孺!”

    “啊!”

    柳淳真的惊到了,老方啊,当初可是被柳淳坑得很惨,挨了打不说,他的方案被老朱贬的一钱不值,甚至说出此人不堪用的话。

    老方的仕途几乎让柳淳给毁了。

    不过上次万寿盛典上,柳淳听说方孝孺经朋友介绍,去了蜀王府,当了讲师,教导学问。颇受蜀王的推崇,不得不说有些人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而刘政呢,他是早年拜在方孝孺的门下,众所周知,方孝孺是坚定地均田支持者,他甚至希望恢复王田,实现万世太平。

    他的弟子,倒是能说出这种话。

    奈何柳淳跟方孝孺毕竟有仇。

    “你真的愿意参与变法之中?”

    刘政轻笑:“柳大人莫非怀疑学生的诚意?师父力主抑制兼并,作为师父的门人,我理当为新法肝脑涂地,还请柳大人不要怀疑。”

    柳淳瞧了半晌,点了点头,又走到了那些太学生的中间,稍微询问了一下,大家伙都群情激愤,一个比一个热情。

    走了一圈,柳淳也闹清楚了。

    这些太学生,其实也都是年轻人,一腔热血,恨不得立刻大展拳脚,治理家国天下,名留青史,让后世敬仰膜拜……大明税制不合理这件事情谁都知道,刘政又是苏州人,感受更加强烈。

    他觉得柳淳能说动陛下,推动变法,就是最大的功劳……至于他跟师父之间的恩怨,不能凌驾到国家大事上面。而且他也相信,就算方先生在,也会赞许他的选择。

    柳淳重新到了刘政的面前,他摆手,“来坐下吧!”

    说完,柳淳席地而坐,刘政稍微迟疑,也跟着坐下来,可人群当中,就有许多太学生嫌地上脏,不愿意坐下。

    柳淳微微一笑,果然热血谁都有,可一玩真的,就未必能热得起来了。

    “大家愿意投身变法,我是很欣慰的。但有些话,我必须说清楚,我也想请你们想清楚。这次变法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放弃人丁税,转而以土地作为征税的对象,说白了,就是地多多交税,地少少交税!而那些无立锥之地的百姓,就不用交税。还有,我甚至想过,要对田亩多到一定数量的大户,征大户税,换句话说,就是用税收来抑制兼并,维持土地的公平,你们以为如何?”

    柳淳说的通俗明白,刘政听着他的话,忍不住喜上眉梢,这不正是师父所希望的吗?眼前的这位柳大人真是不一般啊!

    刘政听到柳淳询问,他很想开口发表意见,却被另一个太学生抢了先,他叫龙镡,对柳淳施礼之后,非常振奋道:“大人说得太好了,越来越多的官吏豪族,兼并土地,逃脱税赋徭役,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京城之地,天子脚下,我们也时常见到流民。柳大人,你这么好的建议,为何不奏请陛下,在全天下颁行?你仅仅在长沙府施行,是不是偏爱长沙?”

    龙镡红着脸道:“我的家乡也要变法,不止我的家乡,还有好些地方,都要改革法令,我觉得最少要在湖广推行,区区长沙一地,不够!大人,要变法,就要大破大立,不能学小脚女人啊?”

    龙镡还是个耿直的急性子,说出来之后,立刻觉得不妥,慌忙给柳淳赔罪。

    柳淳轻笑摆手,“你方才问我,为什么在长沙执行,我可以告诉你,长沙潭王刚刚死去,陛下将潭王名下的土地发还百姓。正所谓新人新办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田地,验证新法,到底可不可行!长沙不算富裕,也不算穷,不算大,也不算小,农商并重,在大明的州府当中,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若是能顺利解决长沙府的问题,其他州府都可以参照办理,推动变法,也就会顺利许多!”

    柳淳走到了龙镡的面前,坦然道:“你刚才说我不能学小脚女人,可我有不同的看法。你们大家伙也想想,做事呢,不妨立下大志,就比如说,我想考状元,我想蟾宫折桂。这是对的,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总要先定个小目标吧!比如县试的时候,考个案首,府试再考个案首,院试的时候,又是案首……这些小目标都实现了,你也能跟咱们六元相公一样了,是吧?”

    黄观气得摇头,你小子讲变法就讲变法,编排我干什么?

    在场的太学生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案首可不是那么好得的,别管什么考试,能通过就烧高香了,黄观那家伙,根本不是人,是考试之神,身上带着仙气呢!

    不少人见黄观来太学,都想蹭到近前,蹭点仙气,盼着文曲星保佑。黄观最近出门,身上什么配饰都不带,因为带了也没有,走一路回去,就什么都不剩了!

    大家伙在笑过之后,都严肃起来。

    他们渐渐觉得,柳淳的确有些不同寻常之处。

    “你们是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官吏,按照目前的规制,官吏是可以免除苛捐杂税的。我想请你们想清楚,这次变法之后,官绅要一体纳粮,你们也不例外,而且为了作为表率,所有前往长沙,落实变法的人员,都必须主动放弃免税的特权,把自己放到和普通百姓一样的地位上。”

    柳淳发自肺腑道:“自古以来,订立规矩的人,都希望把自己排除在外,都觉得是别人破坏了规矩,而非是自己!但大家想过没有,从你们考中秀才开始,到举人,到入仕为官,这一步一步走来,不知不觉间,你们就破坏了税法的公平。约束别人容易,约束自己难!所以呢……我会给你们三天的时间,好好想清楚,假如依旧愿意参与到变法之中,我恭候你们!“

    三天时间,短暂到了令人发指。

    柳淳打着哈气,从房间出来,蓝新月就在外面等着了,很贴心递上了一个手巾板。柳淳擦了擦脸,随口道:“有人来了吗?”

    蓝新月摇头,三天时间,一个人都没来!

    “那些穷酸,就会说大话,吹牛皮!要不我带着人,去把他们都绑来算了!”

    不愧是蓝玉的闺女,行事风格还真像。

    可是……不对劲啊!

    变法是陛下让的,能参与其中,肯定能得到天子青睐。

    这帮读书人再傻也不会一个不来啊,莫非你们不怕老朱一怒之下,把所有监生赶回家里,永远不许你们入仕为官?

    正在柳淳思量着,突然三爷大步赶来,鼻子都气歪了。

    “臭小子,你又干了什么?咱们家外面让好几百人围上了,都是要找你的!”

    柳淳吓得不轻,几百人?都来了,那国子监岂不是空了!


………………………………

第255章 老朱的恩典

    “还不错!”

    朱元璋接到了锦衣卫的呈报,难得露出一点笑容,养士二十多年,总算没有白费,至少这些年轻学子,还是有点良心的。

    其实也不奇怪,只要和自己的利益没有关系,绝大多数人都分得清是非的。

    这帮监生一来年轻,二来不管家。三来还想着致君尧舜的伟大理想……总而言之,他们是愿意推动变法的。

    就像是司马光,在王安石变法之前,他极力推荐,还说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用之则天下大治。

    等到王安石真正主持变法,动了士绅官僚的利益,司马光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纠结一堆耆老,处处跟他推崇的王安石作对。

    很讽刺的是,站在司马光背后的老臣,诸如富弼等人,居然是当年庆历新政的主要推动者。

    昔日的改革家变成了可恶的顽固保守派!

    也不知道年老的他们,要不要对年轻的自己谢罪?

    尤其可恨,司马光为了反对变法,居然连变法的成果都放弃了,陇右的土地也不要了,占尽优势,有望灭掉西夏,也罢兵求和……只能说,此老反对变法到了最后,已经反得魔怔了,脑子里全都是党争,丝毫没有家国天下。

    许多人不是吹嘘宋代的文治吗?

    没错!

    宋代的确文治了得,所以从宋代的士人身上,就能读出所有读书人的劣根。

    目前国子监生热血沸腾,但是真正进入官场,磨炼几年,多一半都会改变想法,变成和当朝诸公一般,极力维护士人的利益。

    曾经的天下啊,苍生啊,百姓啊,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有在不侵犯他们利益的时候,才会想起来。

    ……

    柳淳很清楚,所以在听说数百人前来的时候,他只高兴了一会儿,就重新冷静,等他赶回家里的时候,已经变得面沉似水。

    老爹成亲之后,柳淳在家里还是不舒服,他目前住的是徐增寿的一处别院。监生们不了解柳家的情况,天还不亮,纷纷找到了柳府,这才有三爷去找柳淳的那一幕。

    “你们都来了,还不错!”

    柳淳嘴上说着,目光扫过人群,他伸手指了指几个监生。

    “你们可以回去了。”

    这几个人愣了一下,回去?

    为什么?

    “柳大人,我们的考评都是上等,不敢说才华满腹,可也读了不少的书,柳大人总要给我们个理由吧!”

    柳淳笑道:“很简单,你们穿着长衫,还有你们身上的配饰太花哨了。”

    经柳淳这么一说,大家才注意到,的确,他们从上到下,考究的儒衫,玉佩,身上带着沉香串儿,现在已经是秋天,居然还每个人拿着一把洒金的扇子,没错,就是要这个范儿!

    “我说过了,这一次变法,必须要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要到老百姓中间,要走遍山山水水,弄清楚百姓的真正想法,然后才能制定新的税法。”柳淳意味深长道:“征税可不是一件小事。百姓辛苦耕种一年,所产粮食,要完粮纳赋,还要买了花钱,支付丁银和苛捐杂税,最后剩下的,才是一家人的口粮。”

    “我们改革税法,可能一家只少收了那么一点,也可能连你们手里扇子的一根扇骨都买不到!但是!就这点节约,或许百姓就能多吃几个月的干的,或许过年的时候,桌上的扁食就能多点肉,又或者,一个穷苦的孩子,就能进学堂读书,以后也许有机会进入国子监读书……所谓将心比心,在你们的眼里,微不足道的一点,对老百姓来说,比天还大!”

    “在我的手下做事,我不希望你们说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大话!我懒得听,也不想听!我想听的是一个百姓能少交多少钱粮,朝廷的府库是多了,还是少了。所以,我要求你们,必须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量变法的问题。”

    柳淳道:“我还想说一句,三天前有人问我,为什么不能大刀阔斧!我现在想问问他,对老百姓如此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马虎吗?我们把命令颁布了,下面阳奉阴违怎么办?百姓不理解怎么办?我们是要做成变法的事情!”

    “你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要上山下河,到田间地头,去跟百姓谈论,去了解他们的想法……这一次不是游历,不是增长见闻,甚至不是去当官!那些家境优渥的,吃不了苦的,身体孱弱的,不愿意跟老百姓在一起的……全都请你们退出。现在离开,没人会追究你们的过错。可若是到了长沙,你们办不了事情,那就不要怪我请出王命旗牌,斩你们的脑袋了。”

    很显然,参与变法,不是去镀金,少爷羔子们请自动离开。

    柳淳可不是开玩笑。

    在场的监生们互相瞧了瞧,虽说临阵退缩,不那么光彩,但真让他们吃苦,尤其是跟普通百姓在一起,他们也着实不舒服。

    该怎么办呢?

    迟疑了一盏茶的功夫,终于有人想通了,转头离去。

    那几个被柳淳点名的富家公子哥,此刻也有人转身走了。

    最后就剩下了一个,这位细皮嫩肉,十分白净,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不会比柳淳大多少。

    他拧眉瞪眼,不停咬牙,怎么办?

    是离开,还是留下来?

    他留下来,能不能完成柳淳的要求?

    万一做不到,岂不是要被砍头?

    怎么办啊,老叔祖啊,快给我个主意吧!

    “不要纠结了,一会儿我给你们准备应用之物,你们要背着几十斤的东西前往长沙,想在我手下做事,没有一副铁脚板,是行不通的!”

    “什么?”

    要走着去长沙?

    还要背几十斤的东西?

    开什么玩笑,我们是文弱书生,不是武夫啊,不是!

    人群当中,嗡嗡声骤然大了起来。

    柳淳把眼睛一瞪,“怕了?怕了就退出去!我提醒你们,自古以来,参与变法的人,有好下场的不多,这的确是一场战争,一场比真刀真枪还残酷无数倍的战斗!你们最好丢掉读书人的幻想,不要觉得我们主张是对的,就能无往不利!”

    “错了!大错特错!即便主张是对的,若是没有方法,不能落实下去,也只是空谈!明白吗?”

    柳淳的这一番训斥,又吓跑了不少人。

    可就是那个细皮嫩肉的小子,额头鬓角都是汗水,但却站着没有动弹!

    他拧眉瞪眼,俊俏的五官扭曲,突然,他把手的扇子高高举起,狠狠摔在地上,然后抬起脚丫子,狠狠踏上去!

    象牙的扇骨,苏绣的扇面,让他踩了个粉碎!

    这小子还不罢休,猛地将身上的儒衫扯下,扔在了地上!

    他的举动,把周围人都吓到了,这小子不会疯了吧?

    柳淳也注意到了,只见这小子梗着脖子,脸膛涨红,冲着柳淳道:“大人,无论如何,我都要去长沙!大人看我哪里不顺眼,只管说就是了,我改!”

    柳淳瞧了瞧他,突然笑了,“好,那你就负责执掌所有人的告身,还有往来的公文。”

    这个年轻人面露喜色,可柳淳的下一句话,直接兜头一盆冷水、

    “凡是有文字的东西,你都背着,不会太重的,也就二三十斤吧!”

    年轻人的脸瞬间僵住了!

    二三十斤,还有应用之物,加起来五十斤往上了,就他这个体格,还不到一百斤呢!

    我现在退出行不行啊?

    年轻人欲哭无泪。

    柳淳可不管这些,直接带着他们去军营,领去背包。

    为了锻炼他们,柳淳特意绕了个大圈,等走到军营的时候,不少人都浑身冒汗,衣服都湿透了。

    这可怎么办啊?

    还要去长沙呢?

    这不要命了吗?

    又有不少人,起了退出的念头。

    他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进入了军营,他们甚至没有注意到,两边的护卫密密匝匝,多得令人发指。

    很显然,不是为了欢迎他们准备的。

    “哈哈哈,还不错!足有一百多人呢!”

    朱元璋爽朗的声音传来,这帮人都吓了一跳,他们之中,多数人没见过朱元璋,可那一身龙袍独一无二,怎么也不会认错。

    陛下来了!

    刘政和龙镡走在前面,看得最真切,立刻行大礼。

    “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老朱心情愉悦,“还成,你们能来到这里,朕就十分欣慰。国朝养士,为的就是替君父分忧!你们和普通人不一样,朕不只是你们的君父,也是你们的师父!能到这里的,都是天子门生。你们跟随柳淳,把变法的事情做好,回来,为师给你们庆功!”


………………………………

第256章 吏部要跪了

    不得不说,有些人的政治本事就是与生俱来的。像老朱这样,随便露面,说了几句话,就把太学生们弄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替他卖命。

    什么苦啊,什么累啊,全都不在乎了。

    朱元璋也很是得意,他意味深长地瞧了眼柳淳。

    “臭小子,人,朕给你了,也帮你安抚了人心,接下来该怎么办,就看你小子的了,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朱元璋暗暗琢磨着,假如柳淳真的只会敛财,不会做事,那也就没必要栽培了,或许留在身边看着就好了。不然以这小子的德行,是会闹出乱子的。

    老朱盘算着,身为一国之君,他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长沙变法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全部。

    蓝玉大军北上,要给供应军需粮草,中原几处都发现了蝗灾,要派官吏安抚,黄河要修,西南的反叛要处理。

    一件件的政务,多如牛毛……朱元璋渐渐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忙起来就忘了时间,冬去春来,这一天,老朱屈指一算,柳淳已经离京快半年了,这半年里,几乎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老朱这个气啊,怎么回事?

    那小子死了,还是怎么滴?

    朕给他精兵强将,派了那么多人,还给了王命旗牌,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朕如此信任,他却半点动静没有。

    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吗?

    此刻太子不在京中,就连蓝玉等人都领兵出京了,也没人帮着柳淳说话,老朱越想越气!

    “把吏部和户部叫来,朕要问他们的话!”

    自从废掉中书省之后,没有了真正宰相,吏部天官就是百官之首,权倾朝野。即便在内阁出现以后,很长时间,吏部天官是可以和阁臣掰手腕的……说来讽刺啊,真正带领内阁,压倒吏部,掌握朝廷大权的,竟然是那个被称为大明第一奸臣的严嵩。而接替严嵩的徐阶等人,都是捡了这位的光。

    眼下内阁还没有形成,詹徽作为吏部尚书,在百官之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尤其是他已经在天官的位置上坐了两年多,这在更换官吏如走马灯的洪武朝,更是少有的异类。

    大家伙都觉得詹徽有特殊的本事,很多人被匡扶朝政的希望寄托在詹徽身上。

    奈何詹徽有苦自知!

    他接受了练子宁的提议,从潭王下手,以为能阻挠变法。

    结果呢,潭王一把火变成了灰,也幸亏潭王烧了,不然有些东西漏出来,真正追查起来,就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潭王惨烈收场,文官们突然发现,或许可以借助太子的力量,抵挡变法。

    谁能想到,一贯宠爱太子的朱元璋,居然变得铁面无情,把太子给发配了。

    现在能阻挠朱元璋的人已经没有了,百官之中,也没有汪睿一般头铁的,不敢舍命谏阻。

    一度詹徽都万念俱灰了。

    但最近他又升起了希望!

    没错!

    他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

    陛下再厉害能怎么样?

    还是需要有人下去做事,不然靠着老朱一个人,就算累死,也没法改革税法。

    身为吏部尚书,詹徽能不明白选人的重要性吗?

    可偏偏老朱就选了那个柳淳!

    詹徽承认柳淳有些本事,他在金殿上跟柳淳辩论,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可嘴皮子厉害,不代表做事的本事也强啊!

    柳淳才多大?

    还不到二十吧?

    让他管理一个府,好几十万百姓,形形色色,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就算累死柳淳,也未必能怎么样?

    这不,都半年了,迟迟没有动静。

    想要做大事,没有点雷厉风行的魄力能行吗?地方上盘根错节,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去拼,去闯,下面的人都看不起你!

    刁民最是欺软怕硬了,詹徽琢磨着,柳淳应该是推不下去了。

    现在就看陛下来,是不是还要强推?会不会换人去做?

    就在这时候,他跟户部尚书赵勉,被叫到了宫里。

    “长沙府的事情怎么样了?”老朱开门见山。

    赵勉身为户部尚书,还是比较了解情况的,“启奏陛下,柳同知刚去的时候,盘点了潭王府的田产,然后就没有动静了。”

    “哦?”老朱皱眉了,“他没有立刻返还百姓?”

    “没有!”

    “那他是要把土地变为官田?”

    “也没有?”

    老朱这下子怒了,当时他可是降旨,让柳淳立刻把田地返还百姓,替朝廷收拾人心的,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举动?

    那个臭小子,莫非是觉得离了朕的手掌心,就可以为所欲为,不用在乎朕的旨意了吗?

    “你知道柳淳这半年都干了什么吗?”

    赵勉迟疑片刻,摇头道:“臣不知!”

    “你不知?那你这个户部尚书怎么当的?朕把全天下的财税户口都交给了你,你就一句不知,这是你的救命符吗?”

    老朱发怒,破口大骂,赵勉吓得慌忙跪倒请罪。

    “臣,臣无能,请,请陛下责罚!”

    这时候詹徽终于找到了机会,陛下名义上骂赵勉,实则却是对柳淳去的。詹徽在朝多年,他掌握了朱元璋的一个弱点,那就是急于求成。

    陛下对小奸贼不耐烦了,忍不住了。

    憋了一肚子的怨气,总算有机会发泄出来。没人庇护你,老夫捏死你个小崽子,就跟碾死个臭虫一般容易。

    想到这里,詹徽终于开口了。

    “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和赵大人无关,毕竟负责变法的是柳淳!”

    老朱眉头挑了挑,不咸不淡道:“的确是那个小子,可他迟迟不给朕答复,你看该如何是好?”

    詹徽道:“陛下,臣以为不是柳淳不想给陛下答复,实在是事情为难,不好办!”

    “不好办?”朱元璋的声音拔高了。

    詹徽腰弯的更深,他用貌似语重心长的语气道:“陛下请想,长沙是上等府,一府所辖一州十一县,户口近百万,自古以来,民风剽悍,百姓不服管束。且长沙又曾是陈友谅的地盘,民间之中,难保不会有余孽存在。”

    “柳淳年纪轻轻,虽然才略过人,但毕竟太过稚嫩,哪里懂得地方的事情。他去了长沙,或许遇到了难题,或是被地方商贾收买,又或者是懈怠放松……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派一名巡察御史,前往了解情况。”

    朱元璋哼了一声,“仅仅是了解情况吗?”

    詹徽愣了,难不成陛下要直接抓人?那可太好了!不过到底是天官,稳得住。他迅速把念头压下去,还是一步一步来,只要派了御史过去,还不是说柳淳好,就是好,说不好,好也不好!

    “陛下,柳淳毕竟立过不少功劳,即便偶然懈怠轻慢,也不要紧。毕竟变法的大事,还要靠他去做,他这些年,也真是办了不少的事情,让人钦佩啊!年轻人嘛,有些傲气,也在情理之中,不然怎么会有年少轻狂的说法呢!”

    这位名义上给柳淳说情,可句句都是捅刀子,而且还是越捅越狠那种,简直想要要了柳淳的命!

    要不怎么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如果没人给你说好话,替你遮风挡雨,而仇家又不断进谗言,多大的圣眷都会渐渐衰减。

    到了最后,那就是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詹徽盘算着,这一次就算没有废了柳淳,也能让他没半条命。

    詹徽满心欢喜,却没有注意到,老朱眼角的杀机……柳淳的事情且不管,身为天官,嫉贤妒能,恶语中伤,陷害报复……你当朕听不出来吗?

    就在这时,突然有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求见。

    “启奏陛下,刚刚从长沙府送来了一件东西,柳同知特别叮嘱,必须直接交给陛下才行!”

    老朱终于有了笑容,“那小子给朕送东西了!快拿上来!”

    锦衣卫依令,将一个个盒子,抱到了大殿上,轻轻放下。

    老朱凑到近前,见盒子上面居然都有编号,按照天干地支排列……甲子,乙丑,丙寅……一共是六十个箱子。

    在蒋瓛的手里,还有一张图,

    “陛下,柳同知的意思是将这六十个箱子打开,按照这个图拼到一起!”

    老朱急切道:“还愣着干什么?快着点!”

    蒋瓛急忙答应,就这样,展开箱子,取出里面的东西,小心翼翼拼接起来,渐渐的,老朱看出了一丝端倪!

    “这是地形图?不对,怎么山川河流都活了起来?”

    老朱愈发惊讶。

    柳淳送来的正是长沙府的地形沙盘。

    等六十块拼好之后,再往上面看去,哪里是城市,哪里是山川,哪里是河流,哪里是农田……全都一清二楚,比起地图,可要清晰明了太多了!

    “难道那小子半年的时间,就做了这个?”

    老朱凑到近前,在沙盘的上面,还密密麻麻插了许多小旗,每一个小旗代表一个乡镇……多少人丁,多少田亩,多少赋税,一应俱全!

    老朱就这么看着,几乎一瞬间,就把长沙府装到了心里。

    默默注视了一刻钟,老朱咧嘴大笑,“果然,那小子没让朕失望!”朱元璋回头,瞧了瞧詹徽。

    “吏部,你怎么看?”


………………………………

第257章 绝对陛下亲子

    詹徽看到了地形沙盘的时候,完全懵了。他根本想不到,还有人能把山川河流完美复制,缩小呈现在面前。

    他自己看,都不得不叹服,长沙府,一州十一县,一目了然。

    柳淳弄得比一般的军用沙盘还详细多了,每一个村镇,每个桥梁,甚至每一口水井,都在上面体现出来。

    针对每个县,柳淳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其实在老朱立国之前,就非常重视治下的百姓田地,这两样是他争霸天下的资本,力量的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