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的朱元璋,别说李祺认不出来,就算是朱标,都不敢认了。
满头乱糟糟的白发,驼着背,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严重不平衡,半边脸是麻子,另外半边脸长着一个红赤赤的肉瘤,简直比鬼还像鬼。
张定边也是没安好肠子,说不定这辈子就这么一次能坑洪武皇帝,他怎么能手软,把这些年积攒的易容术全都拿出来,愣是把老朱给弄成了老鬼……张定边,柳淳,你们两个等着,这事情没完,就算朕听到了重要的消息,回头也把你们俩弄宫里当太监!全去刷马桶,朕说到做到!
老朱气哼哼的,给黄子澄和李祺倒酒,用力特别大,把酒水都顿出来了。
李祺老大不高兴,凑到了近前,发现这老货身上还有股子怪味,就更生气了,怒道:“怎么找这么个东西,简直扫兴,让他下去!”
朱元璋怪眼圆睁,李祺,你个王八羔子,朕牺牲这么大,什么都没听到,你把我赶出去,回头朕就让人把你爹也抓了,爷俩一起剐了……你们和柳淳不一样,朕不开玩笑!
老朱是真想杀人了。
黄子澄这时候咳嗽了一声,他不知道来人是朱元璋,他也想不到,老朱会亲自化妆前来,他只当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见他这副模样,就知道下了不少心血。
黄子澄咳嗽道:“驸马爷,你瞧他外表腌臜,但心里头干净,挣的每一文钱,吃的每一口饭,都是拿汗水换来的,问心无愧。不像另外一些人,表面穿绸裹缎,佩着金玉,可心里腌臜,还不如人家呢!”
这话说的,朱元璋心花怒放,当年给黄子澄个探花,看起来是真的委屈了,该给状元才是啊!
老朱瞧黄子澄的眼光,都柔和了不少。
李祺被怼,只能哂笑道:“黄大人,你是客人,我是主随客便,不过让这个老东西离我远点就行了。”
朱元璋又咬牙了,真是找死啊!
他干脆退到了墙角,也不用给他们倒酒,只负责听就是了。
黄子澄也故意忽略老朱,他冲着李祺轻笑道:“李驸马,你我都是忙人,虚的就不要了,开门见山吧,你想让我怎么办?”
李祺顿了顿,突然抱拳,“黄大人,你这几日出手凌厉,杀招不断,李某五体投地。”
黄子澄微微摇头,“不用夸我,我也是奉命行事,说实话,这里面的勾当我知道的不多。”
李祺见黄子澄还算坦白,他心中暗喜,便探身道:“黄大人,能否透露,是不是殿下的意思?”
黄子澄还是微笑,“驸马,你也不用问我,我呢,也不会说什么。倒是驸马你,想跟我谈什么,我就听什么,如何?”
黄子澄是担心言多语失,毕竟旁边有个奸细在,若是让他抓到了把柄,那可不是好玩的。只是黄子澄的态度,让李祺误以为他胜券在握,故此高高在上,不屑一顾。
李祺好歹也是李善长的儿子,当朝驸马,你黄子澄算什么东西,屡次三番,出言羞辱,半点客气都不讲。
真以为我们李家完蛋了吗?
想到这里,李祺也来了怒气,他缓缓放下了酒杯,微微冷笑,“黄大人,我可以给你交个底儿,光是苏州的财富,你挤兑一两个月,也弄不夸苏州钱庄!”
现在每天三四十万两损失,一两个月,难道李家有上千万的财产?”
墙角的朱元璋眉头挑动,暗暗咬牙,是吹牛还是真的?难道李家拥有堪比内帑的财富?假如是真的,那李善长可就在劫难逃了。
李祺又继续道:“黄大人,咱们再把话说明白点,你不会觉得跟着太子殿下,就从此荣华富贵了吧?告诉你,差得远呢!秦王,晋王,还有燕王朱棣,他们都在广结善缘,积蓄力量。太子仁厚懦弱,绝非雄主。倘若陛下真有那么一天,这个江山,还不一定是谁的呢?”
“啊!”
黄子澄脸色狂变,浑身颤抖。
他是真怕了,李祺啊李祺,你小子不想活了,别拉上老子啊!
敢掺和皇家的事情,有九条命也不够你死的。
黄子澄猛地站起,怒道:“李驸马,你的话不是臣子该说的,更不是臣子能听的,我告辞了!”
“慢着!”
李祺来了劲儿,他伸手拦住黄子澄,自嘲一笑,“黄大人,大家都是聪明人,就不用故弄玄虚了。你们打苏州钱庄,是不是想把苏州城的财富,弄到自己手里?太好了,请你转告太子殿下,我们父子愿意把手里的一切,都交给太子殿下。”
黄子澄哼了一声,“你当我是傻瓜吗,会听你的蛊惑!”
“不是蛊惑!”
李祺断然道:“太子殿下想要顺利登基,离不开辅佐。陛下虽然给太子选了不少人,但这些人不是酸腐儒者,就是一介莽夫。缺少能运筹帷幄的宰辅之才。陛下也是太偏爱太子了,舍不得让儿子受委屈。可他不知道,正是这样,才造成了太子空有庞大的势力,却不知道如何运用。也让其他藩王有了野心。”
李祺见黄子澄变颜变色,他以为打动了对方,便更加肆无忌惮。
“家父辅佐当今天子,是当世少有的智者。太子只要愿意庇护我们父子,不断有无穷无尽的财富,还有家父为殿下谋算,试问,谁还能动得了殿下?”
黄子澄听得浑身冰凉,李家父子是真的疯了。
“你们不要痴心妄想了,就算太子想保你们,陛下会放过你们吗?四大侯爷已经被抓了,案子迟早会牵连到韩国公,你们若是老老实实,陛下念及功劳,或许会给你们一个生路。可若是死不悔改,那就真的死路一条!”
李祺突然满脸凄然,哈哈狂笑。
“黄大人,陛下是什么性格,家父最清楚,他出身明教,反过来屠戮明教,尊小明王为君,又暗害小明王。陛下冷面无情,乖张暴戾。视天下为私产,视百官为奴仆。废宰相,收权柄与一身。试问,古往今来,还有如此一般的暴君吗?就算是秦始皇,隋炀帝,也不曾罢相啊!黄大人,你身为文苑清流,难道就甘心情愿,永远当奴仆?你就不想恢复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黄子澄已经被吓傻了,嘴角不停抽搐,却说不出话了,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老头”能高抬贵手,千万别告诉皇帝陛下,否则,就真的要血流成河了。
李祺十分亢奋,他见黄子澄发自内心惶恐,就更加得意。
“黄大人,过去家父一直没有找到对付朱皇帝的办法,说起来还多亏了他自己,设立了皇家银行,让家父有了主意。这才半年的功夫,皇家银行已经拿到了上万商户百姓的存款,又给上百家作坊提供了借款。靠着苏州钱庄,整个苏州的力量,正在凝聚到一起。只要再有一两年的时间,整个南直隶,乃至浙江、福建,都会被卷入其中。到时候,苏州钱庄拥有几千万的存银,拥有十万计的储户,把手伸到了各处,无所不在。陛下还敢动我们父子吗?他不怕天大大乱吗?”
李祺也觉得自己说得有些过了,自嘲一笑,“当然了,要做到,还是很难的。家父年过七十,我又是外戚,我们父子经营的力量,全都是你黄大人的。你是探花出身,又是东宫伴读。再有苏州钱庄,还有江南的士绅商贾追随,黄大人,有朝一日,你辅佐新君,就可以恢复相位,推翻祖制……到了那时候,你就是人人称颂的贤相,名留青史,百代流芳。”
“黄大人,李某推心置腹,把一切都替你谋划好了。”为了表示诚意,李祺从怀里掏出了苏州钱庄的文书。
“黄大人,你只要接了,苏州钱庄,就是你的了!”
李祺目光炯炯,盯着黄子澄。
他知道自己这番话来得太突然,价码开得也太高,描绘的目标也太吓人,黄子澄未必能接受。但李祺也没有办法,锦衣卫已经把他们父子都盯上了。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太子朱标,而接近朱标的最好方式,就是他身边的文官。
文官在乎什么?
利益,权力!
有了苏州钱庄,就有了钱。
恢复丞相,也就有了权。
李祺觉得九成九的文官,都会对这件事情感兴趣的。朱元璋大肆屠戮官员,谁的心中没有怨气,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就算黄子澄不想,他的师长,好友,同僚,就没人抱怨?只要他动心了,就要乖乖听我的摆布。
只要跟太子挂在一起,朱元璋就会投鼠忌器,我们父子也就死里逃生了……真难为老爹,这么好的法子都能想得出来!真不愧是大明的第一功臣,当初最大的错误就是辅佐了朱元璋,否则,还不知道是谁的天下呢?
李祺所讲,是两个方面,第一是针对太子朱标,他们帮着朱标,稳固储君的位置。第二,是说给黄子澄听的,要帮着他恢复相权。
黄子澄想不想重新恢复丞相?坦白讲,大多数文官,都有这个心思,存了两年前的丞相,岂能说废就废了。
问题是旁边还有个祖宗在听呢,他要是文官最好了,若不是……柳淳啊,你想害死多少人啊?
………………………………
第204章 又挨骂了
黄子澄的确聪明了不少,他枯坐在柳淳的对面,下巴翘起,面部凹陷,脸扭曲成了鞋拔子,写满了愁字。看着既滑稽,又可怜。
“柳大人,驸马李祺说了许多大逆不道的话,这里面最多三分真,剩下七分都是假的。是他为了活命,胡编乱造的,不能当真,否则,那就要血流成河了……”黄子澄探身近乎哀求道:“柳大人,跟那位老大人讲讲,千万嘴上有把门的,能说的说,不能说的,别说。我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担心动摇了大明的文脉,损及元气。我一心为了朝廷着想,此心此情,天日可鉴!”
他说着,发现柳淳两眼放空,似乎根本没有在意,黄子澄也急了,“柳大人,我没有骗你,他,他提到了恢复相位,这,这是开玩笑的事情吗?陛下亲自废除了中书省,恢复相位,那就是跟陛下对着干。万一引起雷霆之怒,那可是要伏尸百万的!”
柳淳能说什么,你讲的很对,问题是老子也不知道李祺什么都敢胡说,若是知道会这样,我也不给老朱这个建议了。
柳淳觉得朱元璋只要听到了李祺的话,立刻就会发作,他已经吩咐锦衣卫做好了准备,随时出动抓人。
可谁能想到,老朱居然忍住了没有发作,而且回来之后,连妆都没卸,就在书房里,陷入了沉思。
黄子澄随后而来,他跟柳淳透露了一些谈话的内容。
柳淳一听,彻底明白了。
完了!
谁也挡不住了!
这次不杀个血流成河才怪呢!李家父子的野心谋算,完全打破了老朱的底限。目前皇帝陛下越是平静,爆发起来,就越是可怕。
不信就走着瞧!
黄子澄絮絮叨叨,想要劝说柳淳,柳淳默然不语,正在他们僵持的时候,突然有人咳嗽。
“柳淳,父皇叫你过去!”
这个声音好熟悉啊!
黄子澄猛地抬头,差点哭出来,是太子朱标!
自从北平分别,他们总算又见面了。想必自己的努力,能让太子改变印象,有机会重回东宫。
对了,刚刚太子说什么?
父皇!
陛下!
叫柳淳过去!
陛下几时来了?
黄子澄瞪圆了眼睛,惶恐地看着柳淳,柳淳冲他无奈地耸了耸肩。
一道炸雷,在黄子澄的脑袋里炸开!
完了!
那个老头……是,是皇帝!
哎呦!
黄子澄眼前黑了,死的心都有了,他娘的,自己居然让陛下伺候喝酒,这是大逆不道啊!所幸自己不知情,他顾不上任何人了,只剩下努力回忆,想想自己说了什么没有,可千万别犯忌讳,不然脑袋就要搬家了。
黄大探花,诚惶诚恐。
大难临头,能死能活,就看天意吧!黄子澄反倒不那么纠结了,事情就是这样,没发生的时候,提心吊胆,一旦发生了,就只能听天由命吧。
……
“柳淳,你可知罪?”
朱元璋的声音冷冰冰的,好像没了感情的机器人,这时候柳淳也不得不承认,能被骂真是福气啊!
“臣不知!”
“你不知道?”朱元璋轻哼了一声,点指着他的脑门,“有人用你建议的银行,结党营私,准备跟朕对着干,你难道没罪吗?”
“启奏陛下,有人用刀杀人,难道要追究最早制造刀的人吗?”
“你这是狡辩!”朱元璋怒道:“李善长父子,要把苏州的官吏士绅,都招揽到他的麾下,还要恢复相位。还敢说,不是你给他的胆子?”
柳淳依旧躬身,不慌不忙道:“陛下,臣斗胆请教,即便没有银行,这些人会不会这么干呢?”
这话问得朱元璋有些意外。
是不是废了宰相,就真的能消灭相权呢?
事实上,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当皇帝弱的时候,就要仰赖下面的文官帮忙治理国家,文官分享君权,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仔细比较,明朝的内阁大学士除了名义上不如汉唐的宰相之外,论起权力,品级,地位,无不超过真正的宰相。
一个最简单的证据就是明代的皇帝能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运转正常。纵观整个历史,也是只此一朝,别无分店!
李祺提出恢复丞相,正好戳到了朱元璋的痛处。
其实要命的还不只是恢复相位,还包括他提到的皇子夺嫡,这也是朱元璋纠结的地方。另外李祺还说,要把苏州纳入掌控之中,同样唤起了老朱的不安。
当年他可是跟张士诚打得天昏地暗,万一这几十万苏州百姓被人裹挟,京城都不再安全。
犯一条死罪不难,难的是犯了一大堆的死罪。
目前至少有四条大罪,都可以剐了李家父子。
首先,就是敛财无数,贪墨千万两之巨。
其次,借着钱庄之名,收拢人心,图谋不轨。
介入皇权之争,挑唆皇子感情。
恢复相位,挑战天子,大逆不道。
……
“李善长,朕必杀之!不但要杀他,还要杀他的爪牙,杀苏州的商人,杀那些跟他有往来的文官,杀!杀!杀!”
朱元璋像是疯了似的,不停挥舞拳头,恶狠狠怒吼。
他突然扭头,盯着柳淳,“你小子愿意给朕当杀人的刀子吗?”
柳淳直挺挺站着,老朱又问了一遍。
突然,柳淳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
“陛下,臣深知陛下震怒,可臣斗胆揣测,陛下没有立刻拿下李祺,而是返回思索此事。臣以为,李祺是夸大其词,他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服黄大人,进而投靠太子,保住老命。至于其他的话,不过是吹牛罢了,不可当真!”
朱元璋仿佛不敢认柳淳一般,冷笑道:“小子,你这是替乱臣贼子开脱,你就不怕朕的刀吗?”
“怕!臣当然怕,可正因为怕,臣才不管胡言乱语,万一出现了误会,牵连到了无辜,臣是要受到牵连的。”
“哼!笑话!朝野上下,有良心的不多,朕把百官都杀了,或许有冤枉的,可只杀一半,朕还是做得到的!”
柳淳下意识打了个冷颤,别觉得老朱在开玩笑,这种事情,他干得出来!
只是光杀人,未必能真正解决问题。
而且让这么多人,给李家父子陪葬,柳淳是看不下去的。
“陛下,臣听闻草原有种刑罚,就是把人脱光,绑在野地里,让蚊子去吸血。有一个儿子见父亲受此刑罚,便跑到父亲身边,替老父驱赶蚊子,结果他的父亲很快奄奄一息。儿子固然是好心,可他把那些吃饱的蚊子赶走了,又来了一批更饥饿的蚊子,更加肆无忌惮吸血。所以在儿子的努力保护之下,父亲早早失血过多而死,相反,没有人驱赶,受刑人身上爬满了吃饱的蚊子,反而有活下去的可能……”
柳淳讲了个故事,老朱稍微思索,也就明白了。
“你小子想说,现在那些官吏都是吃饱的蚊子,朕把他们杀了,换上一群肚子憋憋的蚊子,他们吸的都是老百姓的血?”
柳淳低头默认。
朱元璋突然暴跳如雷,又开始骂人了。
“小兔崽子,你把大明朝看成了什么?你把朕的天下当成了什么?是硕鼠横行,还是狼犬遍地?朕的官吏,都是吸血的蚊虫,对吧?那朕这个君父,又是什么?”
又开始骂自己了,柳淳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是喜极而泣,看来又闯过一道生死关啊!
“陛下息怒,臣以为李善长父子是自作聪明!”
“怎么讲?”
“陛下请想,他们打算积累势力,左右太子,联合士绅,恢复丞相……固然野心勃勃,可他们的野心都建立在苏州钱庄的基础上,只要能废掉苏州钱庄,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陛下不需要大动干戈,就能收获民心。臣恳请陛下三思!”
………………………………
第205章 都闪开,我要赔钱了
朱元璋很意外,他在怒火高有十丈,郭桓案,空印案,胡惟庸案,三个大案子加起来,都没有李祺的一番话来得强烈,凶猛!
朱元璋已经暴怒,他要杀人,要流血,要让天下战栗!
在这个关头,即便最正直的大臣,也只敢闭口不言。就算是太子朱标,也最多是阳奉阴违,先把人抓起来,然后想法子劝说老朱,减少杀孽,无论如何,朱标也没胆子违抗老朱的意思。
谁能料到,唯独柳淳,唯独以奸猾著称的小崽子,敢直言进谏!
“你不怕朕把你当成李善长的同党办了吗?”
“不怕!”柳淳仰起头,憨笑道:“臣相信圣人烛照万里,洞彻一切,英明睿智,亘古未有……”
“屁!不要拍了,朕不想听!”朱元璋怒冲冲摆手,“朕要听你的真心话!记住了,有一个字是假的,朕就让你进宫当太监!绝不食言!”
柳淳脖子后冒冷汗,双手都颤抖了,压力这特么大啊!
“陛下,臣能不能从自己小时候讲起?”
“嗯,讲吧!”朱元璋也很好奇这个年轻人的身世,他愿意主动提起,老朱也有兴趣听听。
“臣记事的时候,就在草原生活,身边大约有百十几位先生,他们轮流给臣上课,讲解各种各样的东西,陆续有人死去,也有人离开了草原,前往极西之地,去探求学问,留在臣身边的先生越来越少……大约在臣十岁的时候,他们告诉臣,你虽然无父却有君,以后入仕,君即尔父。臣问他们,君王暴戾,滥杀无辜,横征暴敛,天下有这样的父亲吗?”
朱元璋眉头挑起,心说你小子好大胆,敢当面骂朕了?
“唐先生打了臣一个巴掌,那是臣从小到大,第一次挨打。唐先生告诉我,蒙古鞑虏,伪帝而已,算什么君父!你的君父只有一人,便是大明洪武天子,他出身寒微,深知民间疾苦,提剑投军,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
柳淳说这话的时候,腰背笔直,眼睛冒着怪异的光,好像有什么附体了似的,那叫一个虔诚啊……老朱看着少年炽热的目光,浑身不由得一震,冰冷的一颗心,竟然有暖流涌动。没错,他被感动了。
原来朕是这么伟大!
这个少年心里,朕是这样的人!
好吧,朱元璋自作自受,你总是欺负柳淳,愣是把这小子磨砺成了演技派,他现在反过头,忽悠你老人家了。
“陛下,臣今年十几岁而已,陛下御极二十二年整,算起南征北战,时间就更久了,多少三四十岁的人,这一生就有一个君父,就是洪武天子,陛下给了他们田产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陛下励精图治,严厉惩办贪官,宵衣旰食,从不懈怠。陛下恩德,泽被苍生,彼时京城百姓,踊跃存款皇家银行,便是明证。臣来苏州时间不长,人言苏州百姓,因为税赋沉重,记恨天子。可经过臣的观察,却未必如此。”
“苏州百姓,或有些许怨言,但是若要他们放弃眼前的安宁生活,退回前朝的乱世,谁也不愿意。而且苏州水美土肥,物产丰富,即便承受了沉重的田赋,但商税这块却是几乎没有征收。百姓交易方便,买卖兴隆,相比而言,苏州依旧是天下第一等富庶之地,并没有因为田赋,而变得民生凋敝。相反,还有许多外地人涌入苏州谋生,与日俱增……”
柳淳讥诮道:“李善长父子想在苏州开设钱庄,吸纳存款,进而实现掌控苏州,裹挟百姓,甚至造反,完全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不要说别人,就连苏州的商民百姓,也不会答应的。这就是人心!这就是陛下二十年励精图治的结果!”
老朱浑身一震,老脸震撼,情不自禁握紧了拳头……说得太好了,朕总算有了知音,只是没有料到,居然会是这个臭小子!
朱元璋甩了甩头,语气愈发和缓。
“你说的固然有理,但是有句话叫做防患未然。李善长老谋深算,居心叵测,居然想左右太子,恢复丞相,如此狼子野心,朕岂能视而不见?更何况他有这样的野心,就表明他手上的党羽还不在少数,若是不一举清理干净,只怕日后还会出现祸端。”
“陛下,臣倒不这么看,李善长七十多了,衰朽老头一个,李祺也是纨绔秉性,不值一提。他们之所以会向黄子澄交底儿,臣以为他们不是势力庞大,而是狗急跳墙,虚张声势!”
“这个……”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在现场,其实比柳淳的感觉还要强烈。
李祺一上来,就接连抛出震撼的话语,别说黄子澄了,就连老朱都雷到了。可冷静下来想想,要是真打算这么办,应该深沉内敛,缓缓推进,步步为营。至少不会一股脑告诉黄子澄。
别看黄子澄是探花郎,又是东宫伴读,但他在北平栽过跟头,目前只是苏州知府。
虽然说苏州知府油水丰厚,是无数人垂涎的位置。
但想要恢复相位,左右储君之争,一个苏州知府,份量太轻了。
李家父子就算要托付大事,也应该从部堂一级下手,或者挑选一些清贵翰林,慢慢拉拔,等到了一定地位再摊牌,就算想拒绝,也没有办法了。
反正不管怎么讲,一上来这么办,就是不对劲儿。
难道真像柳淳讲的,是李家父子画大饼,欺人之谈?
老朱沉吟良久,“柳淳,你小子的确机敏,可朕是天子,朕不能放任狼子野心之徒,为所欲为,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李善长一党,朕必除之!即便血流成河,朕也不会手软!”
朱元璋目光坚定,不容置疑……李祺讲了很多话,其实最戳中朱元璋软肋的不是什么恢复丞相,而是说太子仁厚软弱。
真如李祺讲的那样,朕对太子太好了?
给他最好的先生,安排最强的武将,给予他无穷的包容……太子也的确如朱元璋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几乎完美的帝国继承人。
只是光是这样,就能当得了皇帝?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朱元璋犯了跟寻常家长一样的错误……父母总会觉得,多学一点,比少学一点好,不停的报名,用一大堆补习班,填满了所有的时间。
什么美术啊、乐器啊、跆拳道啊、书法啊……其实好多家长都没有闹清楚,且不说你的孩子有没有这么多的天赋,光是那些所谓的教育机构,能不能找出这么多合格的老师都未必!
假如老师都是糊涂车子,教出来的学生能怎么样呢?
到处标榜的国学大师,又有几斤几两,在没有弄清状况,盲目扎进去,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当然,也不能过多苛责家长,这不,洪武大帝也是这个水平。
他用太多的君子,包围了太子朱标。不让太子见识人心险恶,也舍不得让他体会动心忍性,世道艰险。
结果就是这次万寿盛典,朱元璋发现不怎么受他宠爱,直接扔到北平,在野地里成长起来的朱棣,远比暖房出来的朱标更彪悍,也更机敏,顾盼之间,竟然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采!
老朱是既苦恼,又无奈。
让他更换太子,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朱标的优点,同样很重要。既然如此,那就让为父替你做恶人,把各种各样的危险祸患,清除于无形。
等把那些该死的人都给杀了,大明的天下就会太太平平了……
存了如此心思,老朱想要大开杀戒,自然就是情理之中了。
柳淳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毕竟黄子澄没敢说,老朱更不愿意讲,柳淳只能道:“陛下,李善长的党羽当然要清除,只是他有多少私党,还有多少人,愿意听从他的调动,这就未必了。臣觉得立刻加紧挤兑苏州钱庄,把李家的财产榨干,同时观察,有多少跳出来保驾护航,这些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李善长一党!”
老臣沉着脸,思索再三,终于点头了,“朕要在五天之内,看到苏州钱庄垮台,你能做到吗?”
“没问题!”
柳淳答应得干净利落,他嘿嘿笑道:“陛下,其实臣早就准备好了,除了挤兑之外,臣还有第二个杀招!”
朱元璋斜了柳淳一眼,发现这小子笑得跟狐狸成精似的,他果然是一肚子坏水。
“臭小子,你打算怎么办?”
“陛下,臣除了向苏州钱庄存款之外,还私下里兑换了一批苏州钱庄的纸币。另外又从一些苏州商人那里,花利息借了一些,加起来有一百万贯吧!”
老朱歪着头,迟疑道:“你打算去挤兑苏州钱庄?”
“不!”柳淳嬉笑道:“臣打算降价出售,只要出八成的价钱,臣就把这些纸币卖出去,先赔二十万贯再说!”
“赔钱?”老朱才不信柳淳的鬼话,自从他认识这小子,就没见他赔过钱!
可这次的确有点邪门啊,一百万贯买进来,八十万贯卖出去,他图什么?难道就图个乐呵?老朱越发想不通了……
………………………………
第206章 撑不住了
柳淳低估了朱元璋的杀心,老朱却没有低估柳淳的本事。
为了能亲眼目睹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老朱给官员提前放假,又不辞劳苦,跑到了苏州。此刻,他只能说两个字:值了!
“太子,你说打一场大战,要多少钱?”
“这个……战争耗费粮饷辎重无数,且有上千上万的死伤,花费肯定不低,有些时候,甚至能打空国库。”
“哈哈哈!”
朱元璋放声大笑,他伸出了一根手指,“这是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