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子圣寿,万邦来朝,怎么能缺少装点门面的。
总而言之,各路人马都准备好了,唯独没有柳淳的份儿,他算不上勋贵,也算不上文官,更不是宗室,所以呢,他只能在家里待着了。
“你不用担心的,等到晚宴的时候,全都是宗室子弟,大家给皇祖父贺寿,我就让皇祖父请你过去。”朱高炽信心十足道:“皇祖父可喜欢我哩,会听我的话的。”
柳淳翻了翻白眼,“那是你们皇家的家宴,我去除了磕头,就没别的事情了!算了吧,我还是去找老爹,陪着他住几天,等他成了亲,我们父子也没多少相处的时间了。”
柳淳是这么打算的,可谁能料想,没等他行动,宫里就来了一个太监。
“柳大人,要说咱皇爷是真的赏识你啊!这不,忙着寿典的事情,四处瞧瞧,没找到你,就立刻怒了,还责怪太子,缺了谁,也不能缺了柳大人。皇爷让咱家过来,请柳大人进宫陪伴陛下呢!”
老太监慈眉善目,满脸的笑容。
柳淳却不敢大意,太监这路人,说他们可怜,也真的可怜,说他们可恨,也有些着实可恨!总而言之,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体,老朱曾经极力排斥太监,认为他们只配伺候人。可渐渐的,朱元璋老了,对身边的人越发怜惜起来。
太监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起来,就比如这个传旨的老太监,他居然穿着斗牛服!
这就就厉害了。
要知道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也仅仅穿飞鱼服而已,比老太监还低了一个档次呢!
柳淳笑道:“真是麻烦公公了,我这就随着公公进宫。”
说话之间,柳淳的手里多了两张银行票,不同于新钞,银行票类似支票,见票即兑,两张,两千贯。在明初,这绝对是一笔惊人的见面费。
老太监笑呵呵接过来,塞进了袖子里,动作十分娴熟,看起来没少干。然后老太监说了一句哈,让柳淳直接趴下了。
“奴婢谢大人赏赐!”
以柳淳的官职,老太监最多说“咱家谢大人赏”,断然不会用到“奴婢”二字,他如此谦卑,必然有问题!
只见老太监从袖子里又掏出了一件东西,能有拇指大小,放在了柳淳的手里。
“大人请看!”
一个铜制的貔貅!
柳淳大惊,貔貅卫!既汤和之后,第一个冒出来的貔貅卫!而且还是个老太监!别看他拿的是铜貔貅,可汤和告诉柳淳了,貔貅卫有等级不假,但真正的权柄可差不多,全都能向朱元璋密报情事。
更何况这是宫里的太监,就更加不能小觑了。
柳淳连忙躬身,“原来是前辈,晚生给你见礼了。”
柳淳手握玉貔貅,却没有以上官自居,而是用前辈晚生的称呼,让老太监颇为欣喜。
他点头,“咱皇爷的眼光就是好,挑了柳大人接掌貔貅卫,我们这些老人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老太监笑道:“大人随着奴婢进宫把。”
在一路上,老太监简略说了一下,他原是老朱的同乡,在第一次作战之中,就受了伤,而且还伤到了要命的地方。
他哭得稀里哗啦,好模好样的一个人,家里还盼着他立功受赏,回去娶媳妇呢!人家姑娘还在等着,可他呢,却把最紧要的东西给丢了,还怎么成亲啊?
他简直想一死了之,当时正好让朱元璋给看到。
“陛下没嫌弃奴婢,他跟奴婢说,要是真活不下去,他立刻给奴婢家中一百两银子,如果愿意活下去,不管怎么样,他都不会扔了奴婢。”
老太监满足笑道:“几十年了,奴婢眼睁睁看着皇爷打下了偌大的江山,能侍奉在皇爷身边,是奴婢的福分啊!”
柳淳很同情老太监,可也不得不说,他算是幸运的,毕竟跟对了人,还能从战乱之中活下来,已经比其他人强太多了。
“前辈,你还有什么亲人没有,有需要晚生做的,只管吩咐,晚生一定尽力而为。”
老太监略微迟疑,似乎想说,又吞了回去,“有件事的确想请大人帮忙,不过不着急,等以后再说。今天最要紧的还是给皇爷过生日。”
就这样,柳淳被带到了宫里。
老太监没领着他直接进去,而是先去了偏殿,在这里有小太监捧着一件麒麟服等着呢!
“老祖宗您来了!”
老太监用鼻子哼了一声,“别乱叫,死人才是祖宗呢!咱家还想多活几年!”
小太监忙道:“老祖宗长命百岁!”
“别耍贫嘴,快给柳大人换衣服。”
一声吩咐,柳淳就变成了木偶人,任由几个太监折腾,没多大一会儿,就换了身行头!
麒麟服!
乖乖!
这可是公侯才能穿得衣服,老朱发什么疯啊?
老太监抚掌笑道:“大人果然是当大官的材料,这麒麟服寻常人还压不住哩!别看皇爷没给大人封大官,那是皇爷的用人之道。可是在皇爷心里,大人的份量已经和公侯元勋没什么差别了,奴婢提前恭喜大人了。”
柳淳可没有老太监这么乐观,他跟朱元璋打交道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口惠实不至。姓朱的除了能欺负他,开空头支票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这次突然大发善心,赏了件麒麟服穿,一定是有更难的事情让他办!
瞧着吧,要是有假,就拿这根玉带把自己勒死!
柳淳带着思量,走进了大殿,此时朱元璋已经满身衮服,打扮妥当,坐在那里,充满了威严。他瞥了一眼柳淳,轻笑道:“穿起来还人模狗样的,过来吧!”
柳淳忍着气,站到了老朱的面前,俩人距离一丈多。
老朱还不满意,伸手道:“就站在朕的身边,别离那么远。”
柳淳还能说什么,只能走过来,垂手侍立。
这时候老朱压低声音道:“柳淳,刚刚礼部送了个单子,是回赐藩国的礼物,你瞧瞧先。”
柳淳接过来,快速浏览了几页,默默摇头。
老朱轻咳道:“这是朕一会儿接见使臣,要回赐的。你看是不是太,太多了?”朱元璋声音很低沉,他也知道不好开口。
柳淳差点笑出声来,老朱啊老朱,你可真够可以的!
连这点钱都心疼!
不过柳淳也理解老朱,这一次来的藩国太多了,一个国家一份,加起来也是好大一笔钱呢!
咱大明也不宽裕不是。
柳淳想了想,附身道:“陛下,要臣说,其实是少了。”
朱元璋的眉头立起,大大不快!
柳淳急忙道:“臣的意思是不能光给这些金啊,银啊,绸缎,丝绸……该给一些无价的东西!”
朱元璋更生气,“金有价,玉无价。莫非你让朕赐给他们玉器吗?”
柳淳连忙摆手,笑话,你老朱那么抠门,这些都舍不得送,哪里会送玉器啊!柳淳笑道:“陛下,我师门之中有位前辈曾经说过,知识是最无价的财富!”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你师门哪来的那么多人?朕问你,要回赐什么?一会儿大典就要开始了!”
老朱气急败坏,柳淳微微一笑,“陛下,臣已经说了,自然是要赐给他们一些书籍了。”
“书?”
“对啊,藩国之民,不服万化,不通圣人之学。送给他们书籍,那是最好的礼物啊!”
老朱眉头乱挑,想笑又不能笑出来,这个建议太符合他的胃口了。
“那个,会不会,显得,太,太……”
太寒酸了!
柳淳轻笑,“陛下,既然如此,那就再奉送一些儒者算了!”
:。:
………………………………
第192章 大明,你变了
啪!啪!啪!
三声清脆的鞭响过后,有大嗓门的太监站在奉天门外,厉声高喝:“盛典,开始!”
话音刚落,四周鼓乐喧天,旗帜飘扬,
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恭贺万寿。
蓝玉身着麒麟服,只不过他的麒麟服和其他人不一样,是织金的,整个人都黄澄澄,格外显眼……这是老朱捕鱼儿海之战的犒赏,灭北元,恭请玉玺还朝,蓝玉当得这份赏赐。
在蓝玉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功臣,都穿着喜庆的赐服,一眼望去,全都是红彤彤的,跟新郎官似的。
蓝玉大摇大摆,走在最前面,就连藩王都排在了后面。
别不服气,淮西勋贵,那是开国功臣,藩王论起来比他们还低了一辈呢,只能排在后面。可是当蓝玉迈步进来,却吓了一跳。
只见老朱坐在中间没有问题,左边站着太子朱标,也是情理之中,可问题是在老朱的右边,怎么站着一个少年郎啊?
长得还挺好看的,一身大红的麒麟服,虽然比自己这个金灿灿的差了一截,可依旧十分显眼。蓝玉下意识揉了揉眼睛,乖乖,这不是柳淳吗?
这个兔崽子怎么跑到上面站着去了?
等会老子给陛下磕头,岂不是柳淳也站在面前,受了我半礼?小崽子,我可是你未来的岳父,你敢欺我?
蓝玉怒火中烧,老脸涨得通红。
而在蓝玉后面,信国公汤和嘴角含笑,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都忍不住惊叹。真是小觑了柳淳,没想到陛下对他这么宠爱!竟然能站在太子旁边,莫非传言真有其事,这小子是陛下的?
否则亲儿子也没有这个待遇啊!
这些人哪里知道,柳淳能站在这,完全是因为他帮着老朱省了上百万两的真金白银。若非如此,柳淳连参加大典的资格都没有。
花了这么多钱,买了一张黄牛票,还能说什么?当然是要好好看戏了!
“跪!”
柳淳一嗓子喊出去,蓝玉咬牙切齿,也要赶快跪倒,所有勋贵,一起向老朱恭贺万寿。朱元璋神情激动,不由得站了起来,他走了两步,昂首站立,充满了霸气。
“朕提三尺剑,扫平江南,北赶大元,恢复华夏衣冠,救济中原百姓。自登基以来,已历二十二年。尔等追随朕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朕不吝赏赐,尔等各赐黄金百两,加俸一年。荫一子为指挥佥事。”
听到老朱赏赐群臣,柳淳总觉得他是咬着后槽牙说的,按照这位洪武爷的性子,他是绝对不愿意浪费的。
奈何盛典当下,不能不赏,好在勋贵人不算多,还在承受范围之内,老朱也不至于太肉疼。
蓝玉带头谢恩,退到了一旁。
紧随其后,是宗室子弟,以三位王爷领衔,向老朱贺寿。
他们既是臣子,又是儿子,朱元璋的语气就不免严厉了许多,颇为严父的态度。
“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朕宵衣旰食,未曾有片刻懈怠,尚且不敢说天下大治。尔等具是一方藩王,治下万千生灵,责任至重。尔等不可有些许骄纵,更不可鱼肉百姓,贪赃枉法。须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道理,身为朱家子弟,必须牢记在心。朕没有赏赐给你们,只是要尔等好好读书,好好做人,莫要坏了皇家的名声!”
诸位藩王还能说什么,上面是自己的爹,别说不给钱了,就算打一顿,也要忍着不是。
他们退下去,接着是文官,还有凤阳乡亲,来给老朱贺寿。
等看到了自己的家乡人,朱元璋的脸上终于多了许多笑容。皇帝陛下居然走到了大家伙的中间,就像是老朋友相见似的,聊起往事,不时发出爽朗畅快的笑声。
原定半个时辰的恭贺仪式,愣是拖了一个时辰,朱元璋还意犹未尽。
没法子,柳淳只能偷偷把一张纸条递给老朱,想要说还有晚宴呢,外面一群藩国使臣等着,该轮到他们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不就是藩国的蛮夷吗?让他们多等一会儿怎么了?
老朱虽然这么想,但还是按照流程,接见这些藩国使臣。
等这帮人上来,周王朱橚,还有好几个人都忍不住偷笑……也不知道礼部的人是怎么想的,明明是一帮蛮夷,非要给他们穿上大明的官服,一个个的,黑的黑,瘦的瘦,穿上了官服,也没有半点威严。
只能说,他们完美诠释了“沐猴而冠”四个字。
礼部那边也是有苦自知,他们本来计划让各国使臣穿自己国内的礼……倭国、高丽、安南、琉球等地还好,基本上能穿出来见人。可有些南洋国家,他们最贵重的礼服,也就是两个布片,遮住紧要的地方,然后头上插了一大堆的孔雀毛,这要是上了奉天殿,非让人笑掉大牙不可。
没有法子,只能统一着装。好歹不会惹笑话。
朱元璋倒是不在意这些,反正在他眼里,蛮夷就该是这副样子,要都是文质彬彬,衣冠楚楚,那还是蛮夷吗!
“自古以来,上国热情好客,广开国门,欢迎八方来客。尔等为朕恭贺圣寿,朕亦加恩你等。上国不会轻易兴兵讨伐,并且授予不征之国,金牌一块!作为传国之宝,给予尔等!”
说着,有小太监端着托盘,将金牌奉送给在场的每一位使臣。
不征之国!
那就是上国不会打我们了呗?
不少使者都双手颤抖,把金牌接过来,激动的无以复加,这趟总算没白来。
可蓝玉却没有这么想,因为他发现这个不征之国的金牌,怎么跟他们的丹书铁券那么相似!不会上面也有例外吧?
还真让蓝玉猜对了,这玩意也是柳淳出的主意,反正有他掺和,就不会有好事。
柳淳问了老朱一个问题,大明列出了不征之国,可假如那些藩国进犯大明怎么办?别看当下没有国家愿意找死,但纵观历史,蛮夷入寇,那可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总不能给自己找麻烦,绑住手脚吧?
在柳淳的撺掇之下,金牌背后增加了一条,藩国无有不法之事,上国不得无故征伐!
说穿了,听话的当然不会打,不听话的,那就自求多福吧!
至于怎么定义听不听话,这个还要看大明的心情……
柳淳玩了个文字游戏,当然了,这还只是开胃菜,接下来的赏赐,却让不少人都笑出了内伤。不用问,也是柳淳的手笔!
“朕素知尔等仰慕上国教化,求学之心,如饥似渴。上国典籍,乃历代先贤心血凝结,岂能轻传?恰逢万寿,朕格外加恩,赐予尔等四书五经,每个藩国一百套,尔等得到典籍之后,务须仔细研读,领悟圣人微言大义。好好以圣贤之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如此,方能四海安宁,万民和乐,永享太平。”
……
所有外藩的使臣都傻眼了,他们早就听说,上国赏赐还算丰厚,他们之前都花了不少钱,甚至还有欠债的,,全指望着赏赐弥补损失,甚至还有人做梦,想要多捞点回去呢!
这回可好了,什么都没有……也不能这么说,一块镀金的牌子,一箱子书籍,能值多少钱啊?
大明!
你怎么变了?
变得这么吝啬了?
好些藩国使臣,都在心里骂大街了。
完了,这次出使,算是彻底赔了!
他们叫苦连天,好在老朱还算客气,回赐都没了,饭还是要吃的。所以这顿晚宴,那叫一个丰盛,天南地北,各式菜肴,眼花缭乱,不但好看,而且好吃。
使者们总算松了口气,赏赐没得到,那就吃回去!这帮家伙也不想想,能吃得回去吗?他们不管了,反正使劲塞,还有人发现御宴的用具特别好看,也往袖子里装。
刘三吾看在眼里,嘴角都抽搐了,柳淳啊柳淳!有你小子在,就没有好事!
万寿盛典啊,多好的氛围,都让你给搅和了。
没法子,老爷子只能嘱咐那些翰林,挑好的记,不该写的就省去吧,这也是春秋笔法,圣人干的事情,没错的……
就在御宴的洗劫到了疯狂的时候,突然外面响起爆竹之声,两个硕大的热气球升起,从天上抛下一副对联。
“臣等恭贺陛下万寿!”
那些使臣慌忙跑出来,呆呆望着天空,有人袖子藏的盘子掉了出来,摔得粉碎,却丝毫没有觉察……难道大明的皇帝,真是上天之子吗?不然怎么会有天人贺寿?
………………………………
第193章 柳淳是个好老板
准备了大半年的万寿盛典,只有一天就结束了,虽然在莫愁湖还有戏台,还要唱半月的大戏,一直热闹到重阳。
但是身为皇帝的老朱,必须从喜庆当中走出来,准备重新开始繁忙的公务。
朱元璋很清楚一个道理,每逢大典之后,人都会懈怠,如今又是秋税的关键时期,不狠狠抓好,年底的日子就要难过了。
皇帝这个位置,真不是一般人能坐的。老虎吃了人,还能打个盹儿呢,可皇帝敢吗?连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
不过在正式开始处理公务之前,老朱准备用半个晚上,好好回味一下万寿盛典。真的太壮观了,就算当年的登基大典,都没法相提并论。
尤其是晚上的时候,两个热气球出现在空中,当上面的人,放下拜寿的对联,跪倒口称万岁的时候。
那些藩国使臣,跪下了一大片,他们惊恐,敬畏,从心里往外害怕,从骨髓里战栗!不愧是天朝,果然有上天庇佑。若不是这样,人怎么能上天?
大明方面,是不会解释热气球的原理的,要的就是让他们害怕!
就在热气球升空之后,烟火腾空而起,将夜空弄得绚烂多彩。
炸开的烟花,如同星辰,热气球的火焰,恰似日月,皓月当空,群星拱绕……朱元璋闭上眼睛,全都是这个画面。
上一次实验热气球的时候,还是在城外,知道的人不到,即便有人看到,锦衣卫也会要求下去,不许胡言乱语。
因此直到大典,热气球还属于机密。
就连大明的官吏百姓都闹不清楚,因此很多人都跪倒在地,热泪盈眶,皇城外面,百姓跪倒,齐声恭祝万寿,震惊寰宇……
海外藩国,文臣武将,京城百姓,悉数跪倒。整个江山,匍匐在脚下。什么叫天子啊?朱元璋彻底品味到了九五至尊的滋味。
哪怕只有短短的时间,也足以让他心满意足,几十年的辛苦,值了!
换成其他皇帝,或许就会从此偃武修文,安享太平盛世。可朱元璋到底不是寻常人,脑袋的回路跟正常人都不一样。
他在思索了半夜之后,立刻下旨,以后不许再办这一类的盛典,而且降旨各个衙门,立刻处理积压的公务,半个月之内,必须清理完成,否则严惩不贷!
官员们是叫苦连天,摊上这么个主子,他们真是死的心都有了。
只是不管他们怎么想,这天下还是要听老朱的。
针对陆仲亨等人的案子,加快清查的速度,看老朱的意思,他是真的不打算放过李善长,这把火,是一定要烧到他身上的。
正在老朱忙活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来了。
“启奏陛下,臣在前些时候,就得到了密报。一直没有呈给陛下,一来是万寿盛典的事情繁忙,二来,臣还没有查到足够的证据,故此耽搁了些日子。现在总算有了眉目,还请圣人御览。”
朱元璋接过密报,从头到尾,仔细看着,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皱起来了。
原来根据密报显示,在苏州,有十几家商人,居然凑在一起,开了家钱庄。他们效仿皇家银行,也发行银行票,而且以高于皇家银行的利息,吸收存款。根据锦衣卫的调查,不到半年的功夫,已经聚敛了几百万两之巨!
老朱勃然大怒,“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跟朕抢生意,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锦衣卫又查到了什么?”
蒋瓛躬身道:“陛下,苏州本是逆贼张士诚的地盘,逆贼虽然死了,可这几十年来,苏州人对朝廷多有怨言。这十几家商户,勾结在一起,发行钞币,意在破坏朝廷的钞法,居心叵测。而且他们聚敛大笔钱财,臣担心他们……图谋不轨!”
朱元璋按着酸胀的太阳穴,真是愁人啊!
朕刚过几天安生日子,就有人兴风作浪,实在是可恶!
苏州一直是朱元璋的心病。
因为当初苏州是张士诚的地盘,又十分富庶,老朱在攻灭张士诚之后,为了惩罚苏州百姓,除了大肆迁居豪强之外,还给苏州课以重税。
一府之地,承担的税赋,居然比很多省份都要高。
老朱意在惩罚苏州百姓,可问题是朝廷越是如此,老百姓的逆犯心里就越强烈,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在讲着张士诚的好。
比如苏州有一种小吃,叫做酒酿饼,据说就是张士诚命名的,因为当初就是这个饼,救了张士诚母亲的命,被叫做“救娘饼”,等张士诚战败了,救娘饼不能叫了,老百姓就叫做酒酿饼!
而且每逢春天,必吃酒酿饼。
光是这一件事,就足以看出朝廷跟苏州百姓之间的隔阂。
其实不只是苏州,还包括松江,杭州,泉州等等……老朱起自凤阳,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思维。而江南素来商贸繁荣,尤其是临海的地区,更是跟海外诸国,交往密切,商货远通。
偏偏这又是老朱最腻歪的,所以有了海禁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勾当,绝对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
现在居然有人在苏州办银行,抢夺老朱的生意,背后究竟是什么人?他们打什么算盘?
朱元璋不能不担心!
“就凭几个商人,有胆子办银行吗?是什么人给他们撑腰?”
蒋瓛略微迟疑,“陛下,他们做事小心谨慎,臣的人只能查到一些表明的东西。不过以臣之见,只要下手,将这十几家商人都给抓了,严刑拷问,不能揪出幕后之人。”
要抓人?
还是抓十几家商人。
放在别的时候,或许是了不起的大事,没准就有人奋起一击,把锦衣卫打得满地跑,然后弄出五个无辜的草民定罪,顺便再写一篇雄文祭奠了……
但这是洪武朝啊,刚刚就办了四大侯爵,连个放屁的都没有,十几个商人,更是小菜一碟。
蒋瓛信心满满,陛下一定会答应的,只要陛下答应了,他们就可以出动了,一个天大的功劳,就在眼前!
只是让蒋瓛奇怪的是朱元璋居然沉吟不语,过了许久,才缓缓道:“你下去吧!”
这位是满头雾水,这么大的事情,不交给他,谁能办啊?陛下到底是怎么了?难道真的应了那句话,虎老了不咬人?
蒋瓛暗暗让自己的人,盯着宫里,有动静立刻回禀。
结果就在半天之后,朱元璋降旨,把柳淳给叫进宫里去了。
蒋瓛有种被始乱终弃的感觉……过去朱元璋找柳淳商量银行啊,万寿啊,外贸啊……这些蒋瓛都不在乎,毕竟不是他的业务。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他的主要使命就是办案(害人),过去柳淳就曾经搅了几个案子,如今更是直接来抢他的饭碗了。
臭小子,你越界了知道不?
蒋瓛愤怒无比,但他又不敢轻易行动,柳淳这小子神得很,他通着太多的神仙,就比如秦王和燕王,明明是矛盾的俩人,柳淳居然有本事都给伺候好了。
还有梁国公,刘三吾,茹太素……这些根本尿不到一壶的人,居然都觉得柳淳不错,是个人才!
你说邪门不邪门!
也不知道柳淳怎么搞得,居然能伺候好这么多神仙。像他,到现在,还没摸清楚陛下的脉呢!
这么一想,蒋瓛竟然妒忌上柳淳了,臭小子,别让我找到你的破绽,不然,你小子死定了!
柳淳还不知道被蒋瓛恨上了,他也是一肚子不高兴,正忙着呢,怎么就被叫到宫里了?
“陛下,臣正在安排藩国使臣,虽然万寿盛典暂时结束了,但还是要让他们开开心心回去,做到宾至如归,没有半点遗憾。”
老朱早就看透了柳淳,这小子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要榨取最后的价值,不把裤子扒下来,绝不罢休!
“你小子最好适可而止,万一真出了事情,擅启边衅的罪名,就是给你留着的!”老朱的确累了,不愿意再多事了。
柳淳笑道:“陛下,热气球一出,足以震慑藩国三年五载,给他们胆子,也不敢跟咱们大明打仗啊!臣找到了高丽的使者,臣跟他们讲,国之亲在于民相交,为了消除双方的隔阂,建立友好的关系。臣建议,真的只是建议,建议他们每年送来一批未嫁女。”
老朱顿时就把脸沉下来了,“你直接说要他们的美女不就完了吗?你真把高丽当成鱼肉了吗?什么条件都敢提!”
柳淳连忙摆手,“陛下,冤枉啊,这不是什么新的条件啊,前朝的时候,高丽就不断进攻美女,他们能孝敬大元,对咱们大明,就瞧不起?这是什么道理啊吗!臣只是要维护前朝旧制,高丽没有道理拒绝啊!”
头些日子,还强烈反对匠户旧制的柳淳,此刻却成了前朝旧制的坚定维护者……朱元璋呵呵两声,“小子,你到底在盘算什么?给朕说实话!”
柳淳露出大大的笑容,“陛下,大宁屯田,不少人都是光棍哩,不安家,心定不下来啊!”
朱元璋微微沉吟,“照你这么说,普通民女就够了,用不着太漂亮的。”
“陛下圣明,让高丽比照前朝,增加十倍就是了!”
………………………………
第194章 被骂也是幸福
“十倍,多了吧?有个三五倍就行了。”朱元璋淡淡说道。老朱或许不知道,高丽国小民少,元朝每隔几年,搜刮一次未嫁女,已经弄得高丽一大堆光棍。要是增加几倍,那不等于是一网打尽吗?
即便按照元朝的旧制,也足以让高丽叫苦不迭了。
其实说起来吧,这事也怪高丽自己糊涂。
当年元朝还没等攻击高丽呢,这帮家伙就立刻改换装束,脑袋上编小辫,愣充蒙古人。忽必烈没想到还有这么乖的国家,都不忍心发兵攻打。
而且还特别恩赏,让他们定期进献美女,充实后宫。
高丽人完美演绎了自作自受。当然了,底层老百姓是受苦了,但高丽的上层女子,无不欢欣鼓舞,能嫁给元朝皇帝,那可是一步登天,她们做梦都想。
顺便提一句,在后世的电视剧上,中原皇帝普遍面目狰狞,李世民都被整成了独眼龙。唯独对元朝皇帝格外情有独钟,专门挑选俊男美女拍了部《奇皇后》,炫耀高丽和蒙古的姻亲之情。不得不说,泡菜吃多了,脑回路的确不太一样。拿着耻辱当伟大,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柳淳懒得管别的,他现在就想帮着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