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眼通天,遍及朝野。

    如今柳淳竟然主动提出,要削减锦衣卫的权柄,重新复活科道,他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朱棣盯着半晌,突然大笑,不由自主伸手拍了拍柳淳。

    “咱们俩认识这么多年了,你能不能告诉俺朱棣,你如何能看得这么开?权力说不要就不要了?要是全天下的臣子都像你这样,能以大局为重,朕就不用发愁了。”

    柳淳翻白眼,强烈鄙视朱棣。

    还全天下人都跟我一样?

    想什么呢!

    这又不是五百人打包穿越!

    而且你真当我不在乎权力啊?我不过是想把事情都处理好,然后可以拍拍屁股去海外,我才没心思把生命浪费再你们老朱家身上呢……

    “陛下,还是说正事吧,首先啊,臣以为要把锦衣卫升格。”

    柳淳跟朱棣侃侃而谈……前面已经说了,所有的卫所都被裁撤了,像锦衣卫这种,也应该改变。

    柳淳的建议是将锦衣卫升格为安全部……安全两个字,含义非常广泛,既有对内,也有对外,既包含经济安全,也保护应对自然灾害,瘟疫水患等等……

    一句话,柳淳希望锦衣卫成为给大明保驾护航的守护神,从宏观上,治理这个复杂庞大的国家。

    至于锦衣卫的具体职能,则是要交给新的监察机构。

    都察院,六科廊,这两个衙门可以宣布结束了。

    因为这两个衙门,从职能设计,人员选择,办事流程,监察方向……统统适应不来新的局面,一句话,他们应该淘汰了。

    “陛下,臣以为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官风吏治,贪赃枉法进行专业的监督……尤其是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以权谋私等等行为,要严惩不贷!臣以为这次追查三义会,就是最好的契机,正好能淬炼这口新的神剑!”

    朱棣重重吸了口气,十分感动,不得不说,平时朱老四对柳淳多有抱怨,但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柳淳的大局观,真是让朱棣刮目相看。

    “朕信得过你,不管是锦衣卫,还是新的都察院,朕都交给你了!”

    柳淳咧嘴苦笑,“陛下,若是如此,那就失去了改革的意义……若是陛下愿意,臣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谁能比你更合适?”朱棣不屑道。

    “葛诚!”

    顶点


………………………………

第904章 查禁晋商会馆

    毫无疑问,重新加强之后的监察权力非常大……大到了让人心惊肉跳的程度,朱棣打算交给柳淳,还真不是试探。

    只不过柳淳提议要交给葛诚,让朱棣犯了难。

    葛诚当然是可靠的人选,可是老头年纪那么大了,他能承担下来吗?

    不得不说,自从许多老伙伴死了之后,朱棣就格外珍视这些老人,哪怕不办事,能时常陪着他聊聊天,也是好的。

    “陛下,如果犹豫迟疑,那不如请葛老过来,跟他谈一谈。”柳淳提议道。

    朱棣犹豫了片刻,突然道:“还是去他家瞧瞧。”

    柳淳没什么说的,跟着朱棣一起到了葛府。

    老头的家宅十分宽敞,院子也十分干净,葛老头平时没事,就在家里给周围的孩童上课。

    最初只有三五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二十几人,离着老远,就能听到朗朗读书声。

    陛下和太师驾到,家里人连忙去通禀,葛诚手里捏着书卷,微微一愣,却没有立刻放下,而是继续对着学生讲解……足足一刻钟之后,老头放下书本,吩咐大家伙好好用心,这才去见朱棣。

    “陛下,老臣有罪,请陛下宽宥。”

    朱棣轻笑,“朕不过是来看看,闲事而已,教导学生才是正经事,马虎不得。”

    葛诚叹了口气,“陛下,老臣以前也是不清楚,以为朝廷兴学,孩子们都能读书……可是最近老臣才发觉,有许多工人背井离乡,到了京城,他们挣的钱勉强够用,哪里还能顾得上这些孩子。”

    “他们不是在街上玩耍,就是被弄到作坊,当了童工……老臣把他们叫到家里,领着他们读书,免得孩子们走了歪路,这也是老臣唯一能做的了。”

    葛诚叹息,而后又抬头,对着柳淳道:“太师,老夫可没有指责你的意思,事实上这些年朝廷已经做了太多,只可惜,家大业大,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柳淳含笑,微微点头。

    “葛老,这些事情我也清楚,朝廷也不是不想管,只不过这不是朝廷拿钱就能解决的。”柳淳探身,诚恳道:“葛老,你若是愿意,能做的事情可不少啊!”

    葛诚瞪圆了眼睛,表示疑问。

    一旁的朱棣微微咳嗽,他太了解柳淳了,这又是挖坑了。

    为了避免可怜的葛老头被坑了,朱棣只好道:“太师向朕提议,让你执掌监察,朕还有些迟疑,想来看看你的意思。”

    葛诚一听,顿时摆手,“陛下,老臣这些年早就不问世事,而且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哪里能做得来这些!太师错爱,陛下错爱了!”

    将老头拒绝,朱棣并不意外,柳淳却不以为意。

    “葛老,这次朝廷的监察重点要放在商业上面。过去都察院和六科都盯着官吏……按理说,官风吏治,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有人借着钱财,收买拉拢官吏,形成一个朝野呼应,官商结合的集团。所以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从两处下手,才能标本兼治。”

    葛诚笑着点头,“太师见识总是高人一等,老朽十分赞赏,只是老朽真的无能为力,还请另选……”

    “葛老!”柳淳打断了他的话,笑道:“监察商贾,不光是让他们老实,还有一点,就是要让他们拿出更多的利润,至少要让他们负责一些工伤疾病的保障……工人们解除了后顾之忧,自然就会让孩子们上学了。”

    柳淳冲着葛诚呵呵一笑,“怎么样?葛老有兴趣吗?”

    朱棣把头扭到了一边,柳淳一笑,生死难料!这小子太能抓人的弱点了,葛老头教书,并不是一无所求,既然有追求,就逃不出柳淳的手掌心。

    这一点朱棣是深有体会的。

    果不其然,葛诚态度软化了,他低着头沉思,“太师,你真的打算让商人出钱?”

    “这是他们的责任,工人给他们干活,难道不需要保障工人的生活吗?”

    “太师,雇工干活,已经给了工钱,这还不够?”

    “哈哈哈!”柳淳轻笑,“葛老,如果工人劳动所得,都算在工钱里,那商人还有什么赚头儿?”

    葛诚迟疑片刻,“太师的意思是?”

    “剩余价值!”

    柳淳笑呵呵道:“这是我最近在筹备的一本书,准备更详细讲讲,到底该怎么分配才公平……”

    葛诚思忖半晌,捻着胡须感叹道:“太师大作,向来不同凡响。书成之日,老夫定要第一个拜读!”

    朱棣不爱听了,“葛卿,你把俺朱棣放在哪了?”

    葛诚沉吟,突然笑了起来,他也不纠结第几个了,而是叹道:“陛下和太师亲临,老夫不能不知道好歹,这个事情我接了。不过我的确年纪大了,而且身体跟不上,脑子也不够好用。我想向太师求一个人。”

    “谁?”

    “于谦!”

    ……

    “快来,把衣服换了,然后去洗个澡,去去晦气。”柳芸将一套崭新的衣服塞给于谦,急不可耐地催促着。于谦接在手里,又回头看了看天牢,笑了起来。

    “师妹,我有预感,以后这个地方我会常来常往的,当成家常便饭就好,不用这么在意的。”

    柳大小姐一听,顿时就沉下了脸,自己这个丈夫是真的不靠谱,还没听说过蹲大牢还蹲出感情的,别是脑子坏了,要找个大夫瞧瞧吧!

    于谦笑了,微微摇头。

    有些事情,他自己清楚就好。

    既然成为了柳太师的女婿,他不管低调与否,都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既然如此,咱就不妨拿出作天作地的劲头儿来!

    实在是没办法,毕竟实力不允许咱低调啊!

    于谦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急匆匆去拜见葛诚。

    两个人早就有交情了,这一次也没用费吐沫,葛诚直接扔给了他一身獬豸官服。

    “穿上吧,先跟老夫去查封晋商会馆……回头去你岳父那里领告身。”

    于谦连忙点头,换上了官服,戴上了乌纱帽,顿时气质一变,年轻英俊的面庞多了一分上位者的威严气象。

    葛诚看在眼里,忍不住称赞,“难怪柳大小姐连皇长孙都看不上,你小子的确是个人物。”

    于谦谦逊一笑,“晚生怎么敢让娘子失望!”

    葛诚欣然抚掌,这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他起身下令,重建的都察院出动了……只不过这一次的气象完全不同以往,上百名锦衣卫出身的办案人员,加上三百人的神机营,杀气十足。

    他们可不是那些只会打嘴炮的御史可比。

    马蹄声声,杀气腾腾,宛如一群猛虎,直扑晋商会馆。

    京城的商贾,绝不简单,谁不是耳聪目明,谁不是手眼通天。

    不怪他们本事大,没本事的早就被淘汰了。

    因此自从都察院和六科被废,他们就已经闻到了味道,有人赶快脱身,有人急着善后,生怕火烧到他们的身上……

    只不过他们的速度虽然不慢,但是朝廷这边下手更加迅捷。

    葛诚在行动之前已经告诫了所有人。

    这是新的都察院的第一战!

    必须打得漂亮干脆,不能出任何差错。

    “于谦,老夫在外面等着,你带人去办吧!”

    “遵命!”

    于谦一转身,招呼二十名办案人员,直接冲入了会馆……等他们进来,会馆里面已经乱糟糟的一团了。

    有不少一些商贾提前跑了,这个数量不算太多,剩下的大部分人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们只是进京做生意,怎么就摊上了事情?

    “告诉他们,自觉做的是正经生意,没有牵连的,都老实待着,不用害怕。至于其余,一个也不许放跑!”

    于谦果断下令,而后直接扑向了最里面的一层院落,离着老远,就闻到了一股纸张燃烧的味道。

    还有许多纸灰,随着上升的热气团冲上空中。

    于谦见状立刻飞步向前,他们冲进了院子。只见在院子中间,正有一个中年人,将手里的账册,信件不断向火堆里面丢。

    外面冲进了人员,他也不慌张,只是微微哂笑。

    红红的火光,映着他的面孔,泛着异样的红润,额头上更有一层细腻的汗珠,面庞鬓发又沾了不少纸灰,显得狼狈落魄,全然没了昔日的潇洒风采。

    这个人,于谦认识,在当中书舍人的时候,他是给宫里采买的官商之一,这个人三教九流,什么都精通一些,出手阔绰,本事又多,很得宫里太监的赏识,不少都跟他关系极好。

    “于谦,有些日子没见了,我还没来得及恭喜你!这一把大火,权当我提前送给你的新婚贺礼,看起来喜酒是喝不上了,若是你愿意,倒是可以在我的坟上洒一坛汾酒,权当朋友一场的情义,如何?”

    于谦冷笑,“方至贞,你算什么东西,也配喝我的喜酒?”

    “是吗?”方至贞自嘲一笑,“也是!堂堂太师女婿,朝中的新贵,哪里看得起一个商人?只不过于公子,我提醒你一句,大家都是一条命,非要鱼死网破,只怕连你师父也保不住你啊!”方至贞怜悯地看着于谦,仿佛在说,你小子根本不知道我们多厉害!

    顶点


………………………………

第905章 初心变了

    “方至贞,你不觉得自己太狂妄了吗?”于谦不屑笑道:“你这条鱼只有烂在锅里的份儿,想要鱼死网破,须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听到于谦的话,方至贞牙齿咬碎……从眼眸当中,喷出嫉妒的火焰,简直想把于谦给烧了。

    在十年前,他也是青年才俊,满腹学问,什么诗书礼仪,什么弓马骑射,乃至三教九流,吹拉弹唱,无一不精。

    他曾经满怀憧憬,去皇家书院旁听。

    当不了正式学生不要紧,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得到青睐,从此一飞冲天……他比所有学生都努力,他写文章,研究课题,努力发表,不管有什么活动,都极力参加。

    终于,他等到了机会,能把自己的文章递上去,只要柳大人能看一眼,就一定会赏识他的才学,从而收入门下,成为得意门生……

    方至贞满怀希望,只不过他却什么都没有等到,心血凝成的文章,石沉大海,一点消息没有。

    从那以后,方至贞绝望了。

    他再也不想着成为柳淳门人,相反,他巴结上了宫里的人,又借着晋商同乡,打通了关节,充当起给宫里做事的皇商。

    这十年里,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每年都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速度增长。

    渐渐的,他积累了丰厚的财富,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掌控的力量越来越大……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就算没有成为柳淳的门人,自己不还是很成功吗!

    方至贞经常这样自诩,直到今天,他终于意识到,没有成为柳淳的门人,是何等遗憾悲惨!

    “于谦,你小子不过比我幸运罢了,我不服!柳太师,你真是瞎了眼睛!为什么不收我为徒?”

    他扬天大吼,一转身,就要投身火海。

    而在对面,锦衣卫已经准备好了。

    嗖嗖!

    弩箭射出,正中两腿。

    在弩箭上还有麻药,方至贞的身躯迅速瘫软,他感觉到不妙,想奋力扑倒火里求死。

    此刻于谦还有几个锦衣卫已经扑上来,揪住了他的双肩,把方至贞提了出来!

    “看好了,不许他死了!”

    于谦又道:“快救火!”

    锦衣卫立刻行动,大家伙齐心协力,扑灭了大火,只是会馆中往来的信件已经消失了大半,关键证据丢失。

    至于方至贞,他已经紧闭双眼,咬着牙关,一语不发!

    “想在老夫面前装死,他还不配!”葛诚黑着脸,发了狠!

    到底是燕王府出来的人,没点手段怎么行!

    葛诚冲着几个锦衣卫道:“你们应该有的是办法让他开口,只要不死就行……其实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碾死个臭虫罢了!”

    听到葛诚的话,于谦忍不住一哆嗦,难怪师父要推荐这个老货执掌都察院呢!如果说老贼秃是阴险,那么葛诚就是狠辣!

    直接往死里整!

    他连忙道:“老大人,卑职想起点事情,要不让卑职问问他?”

    葛诚板着脸道:“那好,把人交给你了,记着,一定要撬开他的嘴巴!不然我找你算账。”

    于谦点头,让人提着方至贞,到了一间厢房。

    麻药的劲儿已经过去了,可是方至贞依旧紧闭着眼睛,不愿意说话。

    于谦看了看他,突然笑了,“方至贞,你刚刚抱怨,说师父没有收下你……我突然想起来了,当年师父还真看过你的文章,而且还派人去暗访过!”

    方至贞紧闭着眼睛,但是能够看到,他的眼球动了一下。

    于谦叹口气,“你的文章是研究童工问题的,师父还写了几百字的批语。”

    方至贞的眼睛睁开了一道缝儿,他努力维持着镇定,可是一颗心砰砰乱跳。

    他曾经无比渴望拜在柳淳门下,成为一个朝廷栋梁之才。

    他一度以为柳淳根本就不知道他这个人。

    可是听于谦说,貌似情况不是这样的,不会是于谦骗他吧?

    “暗访你的锦衣卫后来向师父报告,说你帮了一个晋商打官司,他用铁锤打死了一名十三岁的学徒工,你告诉他,要说甩铁锤误伤,还要给少年家里送去一笔钱,让他们主动息讼。”

    于谦说到这里,方至贞的眼睛终于瞪圆了。

    真有这事!

    于谦不是撒谎!

    “我,我不过是帮同乡一把而已,我,我没有别的意思啊!“

    “哈哈哈!”

    于谦突然大笑,“说得好!那你为何事后收了三匹绸缎……还拿出其中两匹,送给皇家书院的先生?”

    “啊!”

    方至贞终于惊呆了。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于谦冷笑,“师父当年曾经跟我感叹,说你这个人表里不一,有才无德,不可大用。师父还说,在处理案子的时候,应该尽量照顾弱势,不能被律法条文束缚,应该保持一颗公允持平的心,才能真正明辨是非。”

    听到这里,方至贞已经懵了。

    原来不是他运气不好,也不是他才华不够。

    他真的有希望拜入柳淳门下!

    事实上,柳淳的弟子绝对不少,除了一些嫡传的之外,其他的后辈柳淳也是经常提点,愿意给机会的。

    方至贞他把到手的机会,给活脱脱浪费了。

    一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表里不一。

    他可以在文章里,替童工大肆叫屈,但是真正遇到了,却半点同情心没有。如果说是出于同乡感情,说了两句也情有可原,但事后竟然收礼,而且还收得理所当然。

    这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成为柳淳的门徒?

    “我,我竟然自己害了自己!”

    砰砰砰!

    方至贞用拳头不停捶打地面,打得鲜血淋漓,痛不欲生!

    “师父当年说你为恶不多,远不到该杀的地步,只是没想到,你巴结上了宫里的人,又甘心替三义会充当走狗。事情到了今天,你真是罪有应得!”于谦毫不客气道。

    方至贞被于谦的话,说得满脸羞惭。

    “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是我自己不配当太师的门徒,我真是该死啊!”方至贞突然抬起头,“于大人,我在前些日得到了消息,都察院抓你,那边就会狠狠砸股票,数额惊人,你可要小心啊!”

    顶点


………………………………

第906章 柳太师的杀招

    “于大人,方某罪孽滔天,不求半点可怜,就算千刀万剐,我也心甘情愿。只是我早年的确敬仰太师之学,他的国富论更是让我茅塞顿开,奉为圭臬……现在思来,我是因为嫉恨太师,才自甘堕落,跟那些人勾结在一起,替他们充当马前卒,才落到了今天的地步……不过请于大人相信,这一次方某绝没有撒谎。”

    “我说的都是实话,据我所知,三义会已经准备了数量惊人的资本,准备跟朝廷血拼。别看陛下废了东厂,裁了都察院和六科,但是在朝野之间,尤其是下面的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县一级,更是有许多三义会的人。”

    “我估计他们准备的钱财至少超过两个亿啊!”

    方至贞满脸的惶恐,他已经无法想象,那是多大的一笔钱了。

    这世上就没有钱财办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是钱不够多!

    霸道总裁的精髓就在于钱,没钱人霸道,那叫骚扰,有钱人霸道,那叫真爱……很不幸,三义会手上拥有的钱财,足以砸晕任何人!

    方至贞不相信于谦可以逃过一劫。

    即便是背后的柳淳,也会因此元气大伤,甚至大明都会损失惨重……“我敢说,斗到了最后,一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哪怕是陛下想保护太师,也回护不了。一旦太师被罢官,之后他会如何,简直不敢想象……”

    方至贞用力揪着于谦的衣襟,激动道:“求你了,告诉太师,该低头就要低头啊!他一个人不行的!”

    于谦俯视着方至贞,微微摇头。突然猛地一甩,而后转身离去,他没有跟方至贞再说什么,只是吩咐手下人,给姓方的一点酒菜,就算是奖励了。

    真的,在于谦看来,他提供的消息,价值也就这么大了。

    “葛老,晚生要去告诉师父一声,请他老人家定夺。”

    葛诚绷着脸,显得格外沉重。

    “这么多年,总有一伙人,在背后兴风作浪,陛下北伐鞑靼,有人添乱,迁都的时候,有人掣肘,修路也有人阻挠……虽然朝廷几次下重手,但都留了情面。老夫也清楚,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师,都不愿意伤了大明的元气。”

    “可事情到了今天,要我说这帮人就是大明身上的毒瘤,对待他们,再也不能手软了,必须彻底铲除,一个都不能留你!如果太师不愿意手上染血,老夫不在乎,这事情让老夫来!”

    于谦心中苦笑,还没看出来,葛老头真是嫉恶如仇啊!

    “请葛老放心吧!师父绝不会手软的,很快大明就会焕然一新的。”

    于谦说完,就信心满满,去见柳淳。

    等于谦赶来的时候,他发现赵王朱高燧已经赶来了,另外太子朱高炽和太孙朱瞻基也在。经过了几次的教训,朱瞻基彻底学会了沉默,他低垂着眼皮,连半句话都没有。

    只不过他的心里却在不断盘算着,假如落到他的头上,让他做主,又会如何应对?

    毫无疑问,商人手里很有钱,多到了令人发指。

    朝廷虽然也有钱,但是能动用的太少了。

    当务之急,应该筹措资金,集中力量,跟他们打一场大决战!

    东宫,皇叔赵王,皇爷爷的内帑……全都拿出来,不就是比赛花钱吗?有什么好怕的,拼了!

    小黑胖子热血澎湃,期盼着看到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

    当他听到于谦说,对方能集中的财力,至少在两亿两以上,朱瞻基不由得张大了嘴巴,心嘭嘭乱跳,还真是够吓人的!

    就看太师能出什么高招了。

    朱瞻基满怀期待,可是却没有料到,柳淳没有直接部署,而是问朱高炽。

    “殿下,现在养猪场支付工钱,收购饲料,都是用什么?纸币,还是现银?”

    朱高炽没有迟疑,忙道:“师父,现在没人愿意要银子……毕竟银子成色、称重、折算、携带,都很麻烦。我基本上使用纸币,而且还给他们在银行里立了专门的户头,这样就能避免假币的问题了。”

    柳淳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朱高燧,“京城如此,在其他地方呢?纸币的使用情况能达到什么程度?”

    “至少九成以上!”

    朱高燧笃定道:“师父,这些年推动兴学,年轻人至少读了三两年的书,有了不少常识。尤其关键,下面开始相信朝廷。既然相信了朝廷,也就相信了朝廷发行的纸币。”

    柳淳微微点头,其实当年推动兴学的时候,不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吗?

    动员老百姓,可不是写几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就够的。

    必须真正深入下去,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解决身边的困难,威信确立起来,一切才会水到渠成……

    柳淳思索了半晌,叹道:“本来还想等两年,准备再充分一些。不过既然有人愿意玩,我也不能怯战啊!”

    终于要来了吗?

    朱瞻基差点叫出来,他早就听说柳淳手段高明,但是说实话,听说的多,眼见的却很少,今天总算来了机会,就让他好好领教师公的本事吧!

    究竟是天外飞仙,还是羚羊挂角?

    朱瞻基屏息凝神,竖着耳朵,生怕错过一个字。

    “我会让内阁立刻草拟一道命令,从今往后,大明境内,彻底废除金银铜钱,一切的结算,全都使用纸币,而且纸币和金银脱钩,普通银行不再接受兑换业务,普通人也不准持有货币性质的金银。”

    朱瞻基皱着眉头,他毕竟也跟着柳淳读了几年书。那时候他还小,接触不到朝廷大事,但是货币金融这些常识,他还是很过硬的。

    当初柳淳给朱元璋出主意,改革宝钞,成立皇家银行,就有意彻底以纸币取代金银……但是受限于老百姓的接受程度,一直没有彻底落实。

    在靖难之役中,整个金融体系又遭到了朱允炆的破坏,实际上,朱棣登基之后,大明就采取了双重货币体系。

    日常交易多用纸币,但是在做结算的时候,通常使用金银作为单位。一些大的商人工厂,也会囤积金银,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朝廷也没有彻底堵死纸币和金银的兑换窗口。

    毕竟这些年大量的外来金银涌入,大明朝还是可以但付得起。

    可是问题来了,假如按照柳淳所说,彻底废除金银兑换,只使用纸币,会不会造成人心混乱?

    又会不会发生挤兑啊?

    明明这一次要对付的是三义会的商人,可为什么从货币这块下手?

    万一老百姓发生恐慌,跟着闹腾起来,岂不是悔之晚矣!

    师公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朱瞻基迷茫懵懂,朱高炽微微皱眉头,朱高燧思忖了半晌,突然惊得眼珠子老大,惊呼道:“师父?莫非您打算全面废除金银计价?统统都用纸币?”

    柳淳含笑,“还是你更机敏啊!”

    朱高燧丝毫没有被师父夸奖的喜悦,反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彻底歇菜了。

    “师父,你不能这么干啊!弟子名下也有不少债券啊!要不,要不让我先兑换了,然后师父再下令?”

    柳淳大笑着摇头,“你提前动手,岂不是给那些人送了信吗!其实……你不用担心的,又不会少给你钱,对吧?”

    “不对!”

    朱高燧哀嚎惨叫,“师父啊,钱和钱是不一样的,你这叫耍赖!”

    “错!”

    柳淳断然道:“朝廷就是最大的庄家,难道我眼睁睁看着把天下弄乱,却无动于衷吗?”

    说到这里,朱高炽和于谦都想通了柳淳的用意,两个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师父啊,您老这一招真是太狠了!弟子们五体投地啊!”

    柳淳笑道:“好听的话就不用说了,你们把他看好了,别让他泄露消息。”

    朱高燧幽怨地翻了翻眼皮,一副咸鱼认命般道:“师父,你把弟子看成什么人了?我还是知道轻重的,岂会为了一己之私,坏了师父的大事!放心吧,我就当那些钱都打了水漂。”

    柳淳欣然道:“很好,不过就算如此,你也在我的府邸住些日子,在顺便调动资金,配合为师,把这出戏演好。”

    柳淳说完,就招呼朱高炽和于谦,做下一步的具体部署。

    房间里只剩下朱老三和朱高燧。

    谁都明白了,唯独朱瞻基一头雾水。

    “那个……三叔,您老人家能不能跟小侄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师公这一招,厉害在哪里?”

    朱高燧无力地坐着,“我的侄儿,假如你借了一笔钱,到了还款的时候,要拿出本金和利息,你会怎么办?”

    朱瞻基挠了挠头,“还能怎么办?还钱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