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纵观整个世界,一个中国人,最不应该的就是质问别的国家为什么那样?为什么和咱们差别那么大?

    对不起,你需要知道的是中国太特殊了,你习惯的东西才奇怪呢!人家那种情况,或许才是世界的常态,没法子,咱们就是那么特别!

    柳淳倒是对公主出身的迷你小国十分有兴趣,他简单问了几句,就已经确定下来,公主的老家应该是法国,至少是在后世法国版图之内的一块土地。

    再仔细询问,这位公主殿下也闹不清楚了。

    没法子,谁让此刻正处在英法百年战争的关键时期,欧洲大陆一团乱麻,都打成浆糊了,别说外人糊涂,就连置身其中的人,也不清楚。

    不过这位公主殿下也提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他们逐渐垄断了东西方的商路,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为了抵御土耳其对欧洲的进攻,许多欧洲国家,派出军队,援救君士坦丁堡,保护拜占庭帝国。

    公主的父亲就是率军出征的小领主,他一共带了30名骑士,投入到了对土耳其的战斗之中。

    结果包括他的三十人在内,一共上万人被土耳其俘虏。

    土耳其向欧洲各国索要巨额赎金,救回了三百名贵族将领,剩下的人被悉数斩杀。而公主的父亲和两位兄长消失不见了。

    也不知道他们是溃散了,还是被杀了,总而言之,失去了踪影。

    “她装成商人,来到土耳其,寻找父亲……我们就是这么相遇的。”常茂说得很简单,显然,人家公主最多而是出头,他都五十好几了,摆明了老牛吃嫩草,这里面有太多不可描述的故事,柳淳是懒得打听,蓝玉也同样不愿意多问。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土耳其以西,还有许多国家,他们积极向东用兵。数百年来,输多胜少,可依旧锲而不舍,十分顽强。

    “柳淳,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蓝玉好奇道,他也是糊涂了,这种事情应该问常茂啊,他不是刚回来吗!

    只不过在柳淳的心里,还真有答案。

    欧洲诸国,不断向东用兵,目的无非是掌握商路,减少金银流失。

    当然了,如果问当事人,他们多半会说什么神明啊,荣誉啊,仇恨啊……反正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如果单纯相信这些结论,肯定会让你距离真相越来越远。

    欧洲连续二百年,九次大举出兵,输多赢少,狼狈不堪……而且蒙古人西征,给了欧洲强烈的冲击,让他们暂时消停了。

    可是随着蒙古人势力消退,土耳其崛起,欧洲恢复元气,双方又开始死磕。

    这一次的重点是君士坦丁堡!

    柳淳迅速梳理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突然发现貌似有了插手西方的机会。

    他把蓝玉和常茂请到了一边。

    “我说郑国公,你这位夫人想要寻找父亲,咱们大明是可以提供帮助的。”

    “什么?”常茂大惊,“真的可以?”

    “这还有假!”柳淳哼道:“再说了,你没有答应她?不然人家怎么会给你生儿育女,还万里迢迢,跑到了大明?别跟我说,你老人家有张生的本事,能引得崔莺莺主动送上门。”

    常茂翻了翻眼皮,恶狠狠道:“你都是太师了,怎么说话还这么不留情?”

    不用问,柳淳说到了关键。

    “郑国公,你别翻脸好不好?我是想让你做一位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奇男子!你别不识好人心啊?”

    常茂沉吟道:“你给我说重点,我不听忽悠。”

    “重点就是我打算给你的夫人派兵马,提供战船,帮着她返回国内,大展身手,获得权力,找回她的父亲……即便找不回来,我也愿意扶持她成为真正的公主……呃不,是女皇!伟大的女皇!”

    “停!”

    见柳淳越说越不靠谱,常茂都听不下去了。

    “柳淳,咱们能拿下哈烈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打算染指极西之地,你到底再想什么?莫非你要找自己的师父?那个叫凌然的神医?”

    常茂只能想到这么个解释了。

    柳淳干脆把他扔到了一边,别费吐沫了。

    “岳父,别看极西之地十分遥远,但是走海路,也不是半点希望都没有。而且一旦能和西方直接贸易,就可以甩开中间的哈烈,土耳其等国……欧洲诸国,不惜发动战争,打了几百年,为的不就是把商路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吗?我们干嘛不主动出击,先把商路控制在手里?现在大明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蓝玉用手按着膝盖,仔细听柳淳的话,越听眼睛越亮,到了最后,竟然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

    “好,太好了!你小子的眼光,一向没的说。可是你想过没有,咱们就算要出兵,也没有那么多兵力啊!”

    柳淳笑道:“所以这位公主殿下就很重要了,我们只要借助她的身份,再给她通商贸易的特许权力。靠着这个,她就能笼络一大帮人,掌控了她,也就掌控了整个欧洲,她就是咱们对极西之地下手的棋子!”

    蓝玉抚掌大笑,频频点头。

    常茂却气得翻白眼,那是我的媳妇,你们不能这么肆无忌惮啊!

    很显然,蓝玉和柳淳都不会在乎他的意见。

    蓝玉迅速拟定了一个方略,这不正好整军吗,大明别的没有,多余的军械,面临裁撤的人马,多得数不清。

    “夫人这边请,太师特别嘱咐,要带着您来看看大明的武器仓库。”

    这位来自异域的公主殿下,到了大明之后,什么都新鲜。这里的人跟欧洲长相不同,而且处处都透着一个“大”字!

    国土大,城池大,府邸大……不出意外,这个武器库同样巨大无比。绵延不断的房舍,一间挨着一间,我的神啊,光是这一片仓库,就比自己国家所有建筑加起来还要多了。

    随便走进一扇大门,地上堆满了各种武器。

    有刀剑长枪,盾牌,弓箭,还有铠甲!

    没错,就是铠甲!

    这是多少啊?

    简直数不过来。

    公主殿下在武器堆里,来回穿梭,兴奋到了发狂。

    他的父亲作为一名小领主,拥有三十名骑士,但是完成的铠甲只有七副,其余的都是拼凑而成。

    对于一名骑士来说,战马和铠甲就是他们的全部财产。一副铠甲不光是一个人使用,还要传给子孙后代,作为一个家族最包括的财富,世代传承下去。

    在欧洲,被当成命根子的铠甲,在这里,被随意丢弃,稍微有点破损,就被当成垃圾一般,堆成了小山。

    没有办法,大明的军制改革,火器全面推动,沉重的铠甲都面临着淘汰的命运,说白了,这就是一些垃圾。

    可是在公主殿下的眼里,全都是宝贵,十足的宝贝!

    “尊贵的公爵……让我来看这些,是为了展示贵国的强大吗?”公主发自肺腑道:“我已经领教了大明的强盛和财富,在欧洲,没有任何国家能拿出这么多的武器,你们的实力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

    常茂脸上含笑,“那个……的确有你说的意思,不过更多的是……打算把武器借给你?”

    “我的神啊!”

    公主怪叫了一声,她兴奋地冲过来,抱住了常茂,不敢置信道:“借给我?没听错吧?大明真的打算这么做?你们简直是慷慨的天使,我太兴奋了!”

    公主的眼里,冒出炽热的光,毫不掩饰。

    常茂的确不年轻了,也不是那么浪漫有趣……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他强大、富有、无可匹敌。

    他能提供如山一般的武器,整个欧洲,都不会有这么慷慨的人了。

    公主殿下被幸福笼罩着,她热情洋溢,好像一盏点燃的灯,浑身都发着光。常茂突然不寒而栗,他好想留下来,再跟柳淳和蓝玉商量点事情。

    哪知道柳淳竟然道:“郑国公,你还是先回府吧,明天陛下要给你们设宴接风。你先教夫人一些礼节,很大很大的礼节。”柳淳说着,眨了眨眼睛。

    蓝玉也道:“是啊,你还是赶快下去吧!”

    常茂托着老腰,可怜兮兮离开……

    蓝玉半点不心疼外甥,这叫咎由自取。

    他唯一担心的是这个异域的公主,能不能成事啊?

    “我看一定行。”

    “为什么?”

    “因为她的国家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只有在女人和外国人的统领下,才能打赢战争。”

    “所以呢?”蓝玉追问。

    柳淳理所当然道:“咱们是外人,她又是女人,双重保险,不胜都没有天理了!”


………………………………

第856章 皇家联合投资的大项目

    柳淳下了一道很奇怪的命令,他要招募三千名矮个士兵,准备出征极西之地……这个要求太奇怪了。

    远征海外,选择精锐,会游泳的,会蛮夷外语的,这都说得过去,唯独要招募矮个子的,这是什么道理?

    莫非说矮个子吃得少,节省军粮……或许也可能,毕竟万里远征,需要耗费的物资非常惊人,实在是马虎不得。

    大家伙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他们实在是理解不了柳淳的恶趣味。

    女人、外国人、矮个子……全都凑齐了,那个神奇的国度必定能爆发出一百二十倍的战斗力,搞不好还能横扫整个欧陆呢!

    大明的内政不断理顺,也该向外面发展了,光是眼前的这几个国家,已经不大能满足柳淳的胃口了。

    而且就算柳淳不愿意出兵,朱老四也按捺不住啊!

    这不,他在皇宫设下御宴,款待常茂夫妻,也包括那些返回大明的使者。

    这次大宴虽然没有请太多人,但是规格绝对够。

    朱棣夫妻亲自参与,包括太子、汉王、赵王、周王,全都参加。

    另外太师柳淳,梁国公蓝玉,左都御史姚广孝,朝中的老臣,重臣,全都来了。

    朱棣还把那个混血宝宝抱在了怀里。

    小家伙的身体很强壮,尤其是一点不怕生,面对朱棣,笑得可开心了。这下子可把永乐大帝哄得眉开眼笑。

    他随手就赏了一对如意,交给了常茂。

    “郑国公,你给孩子起名字了吗?”

    常茂惭愧道:“陛下,臣还拿不准,不知道让不让孩子入族谱,故此没有起名。”

    朱棣沉着脸道:“这就是你这个当爹的不对了,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能不入族谱呢?这样吧,就赐名如意,加封安西伯。”朱棣说完,又瞧了瞧柳淳,“就让这孩子跟着你读书发蒙,如何?”

    柳淳含笑点头,“臣求之不得。”顿了顿,他又道:“陛下,郑国公夫人为了救父,不惜女扮男装,又不惜漂洋过海,来到大明求救。就冲这份勇气,这份孝道之心,我大明也该鼎力相助。臣准备派遣三千人马协助她返回国内,协助她兴旺家业,寻找生父。”

    朱棣自然点头,早就商量好的,还有什么可说的?

    他迟愣之间,发现柳淳嘴角似有若无的笑意,朱棣猛醒,这小子又在憋坏水呢!

    “太师,你打算怎么办?”朱棣不动声色道。

    柳淳感叹道:“陛下,如此长途远征,耗费无算,纵然大明国力超群,也承受不住。而且兵贵神速,往来之间,已经耗费了无数时间,我们现在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把人马派出去。”

    “这样吧,臣提议,由私人出钱,凑够军费,尽快出征。”

    朱棣眼前一亮,他微微含笑。

    朱老四多精明啊,柳淳所说,根本是扯淡。

    现在他是首相,还兼着吏部尚书,如果真心出兵,很快就能办妥,根本没人敢拖延搪塞。

    但是话说回来,对海外用兵,开拓未知土地,高风险背后,是妥妥的高收益。

    这要是让朝廷插手,朱棣是半点好处都拿不到的。

    除了个开疆拓土的名气,任何实在利益,都会被留在内阁国库……这一点柳淳也改变不了,谁让他里的规矩摆在那里,总不能自己抽自己嘴巴子吧!

    但是由私人出钱,这就不一样了,谁投入谁获益,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也不会反对的。

    姓柳的还算有点良心,知道给朕留一口肥的,要是连这点心思都没有,过些日子,朕一准把他的首相免了。

    杨士奇,胡广,解缙……等着拜相的人多了!

    或许柳淳都没有料到,他这一句话,竟然延长了首相的保质期。

    这就没什么说的了,接下来就是出钱的环节了。

    这位来自三千人国度的“小公主”,算是彻底傻眼了,其实她从踏入大明的土地,就不断遭受超出心脏承受能力的打击。

    就比如这座庞大的宫殿,她为了参加宴会,足足走了一个时辰!

    按照她们的计时习惯,差不多有两个小时。

    这是什么概念?

    足够从他们国家的南边走到北边,如果是骑马,能绕着全部国土转一圈半!

    这么大的地方,竟然只是皇帝陛下的住处,而且听说,后面还有一半宫殿,是专门给后妃居住的。

    他有多少女人啊?

    比一个国家还要多?

    这就是大明天子吗?

    难怪称为“大明”,还真是大得离谱儿!

    而接下来,她就要领教除了“大”之外,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慷慨!

    本来听说朝廷拿不出钱,要靠着私人出钱,公主殿下的心都坠到了冰窟窿,可是当大家纷纷开口之后,她又一下子冲到了天堂!

    “那个……我就是个穷大夫,手上的钱还都要投入医学研究,实在是拿不出太多……我就出三十万两吧!”

    朱橚迟疑道。

    一旁的朱高燧嘿嘿道:“五叔,有投入才有产出,这么好的项目,你就投这么点钱,实在是太亏了。等以后分红的时候,你可别后悔啊!”

    朱橚抱着脑袋,痛苦纠结,半晌无奈道:“好好好,我再加二十万两,这总行了吧!”

    五十万两银子,这是什么概念呢?

    公主殿下记得,父亲出兵的时候,罗马的长老们出卖赎罪券,凑了20万金币,这些金币折算下来,大约相当于两万两千多两黄金,折算下来,二十万两白银而已,还不到朱橚出资的一半!

    要知道,在欧洲,为了筹措这点钱,竟然需要四处兜售赎罪券。穷人需要饿肚子,把家里最后一点钱扣出来,才能凑够。

    而大明的一位普通王爷,一张口就能拿出几倍的钱财。

    差距真是太明显了!

    难怪大明自称天朝呢!这的确是天上才有的国度啊!

    公主殿下,五体投地,她觉得自己太幸运了。看向常茂的眼神,越发炽热,简直要把他给烧化了。

    常茂浑身激灵,下意识摸了摸老腰,满脸凄苦,老夫少妻,真是要命啊!

    有人或许要问了,欧洲那么穷,值得投入那么大吗?

    柳淳只能呵呵两声。

    欧洲的民生的确不如大明,双方差距很明显。

    但欧洲可不是没有有钱人。

    那些高利贷商人,还有骑士团成员,封建领主……他们拥有的财富,可是相当惊人的,毕竟他们不流行三百年一次的版本重置。许多家族能传承千年,全都是皮薄馅大,咬一口冒油!

    这要是错过了,保证会遗憾终生的!

    所以在朱橚出钱之后,朱高燧就开口了,“我出三百万两!”

    嚯!

    一张口就是周王的六倍,这小子的确有点货。

    到了汉王朱高煦这里,他微微冷笑,瞧了瞧三弟,论起钱,或许没有你多,但是我手上可有宝贝呢!

    “我可以提供五艘轮船!”

    他把最后两个字,咬得很死!

    注意,这是轮船,不是帆船!

    柳淳大喜,“研究成功了?”

    “嗯!”

    朱高煦难掩喜色,“自从修路开始,我们就一直研究蒸汽机的实用化。经过反复的试验,总算有了点成果,小小的成果,不值一提!”

    他嘴上谦虚,可是满脸的得意,绝对难以掩饰。

    “我研究出来的轮船,可以摆脱船帆,不用以来季风……有这五艘船只,就可以用最快速的速度,赶赴极西之地。”

    朱高煦蔑视地斜了一眼三弟,“怎么样,服气不?”

    朱高燧也不生气,经过了火药厂爆炸的事情,他这个老三也找到了信心。

    “二哥,光是投入还不够,关口是怎么把钱弄到手,咱们可不能干亏本的买卖。”

    朱高煦道:“说吧,你打算怎么办?”

    “好办啊!咱们此去不能光是派兵,还要多带点商品,比如丝绸啊、茶叶啊、瓷器啊,我可是听说了,在极西之地,他们管大明叫‘瓷器’,人家既然都叫出来了,咱们也不能让人家失望,你说是不是?”

    提到了做生意,大家伙都来了热情。

    蓝玉忍不住瞧了瞧柳淳,毕竟最会赚钱的人,还是这小子,像朱高燧,他的本事根本不够看。

    “柳淳,你有啥好主意没有?”

    “哈哈哈!”柳淳大笑,“谈不上好主意,我的意思是如果能把武库之中储存的精良兵器卖给西夷,或许能收获更多。”

    自古以来,武器都是暴利,在场众人都为之一振,尤其是朱棣,他忍不住微哼,什么精良兵器,根本是要淘汰的破烂!

    留在大明,不是堆着生锈,就是回炉再造,如果能卖给西夷,顺便捞一笔,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

    把极西之地变成大明的垃圾回收场,很好,非常好!

    而且丝毫不用发愁卖不掉,欧洲最不缺的就是战争,从小的诸侯国,到大的公国,一刻不停地战争……甚至自己打不过瘾,还组织联军,跑去跟土耳其死磕。

    柳淳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既然他们愿意,那就只有成全他们了。

    这一回宴会,光是皇家的这几位,就凑集了近千万两的军费……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除了钱之外,船只,粮饷,兵器,商品……皇家一起投资,那手笔还能小了?

    朱棣心情大好,就等着数钱了……可偏偏有人不识趣,送来了一份十几位公侯的联名奏疏,请求加封从哈烈归来的忠贞义士!


………………………………

第857章 无情无义的朱棣

    “这些人竟然也变得这么狡诈了,朕真该宰了他们!”

    朱棣捏着奏疏,气不打一处来。

    常茂归来,还救了那些昔日出使哈烈的使臣。他们在洪武朝就前往哈烈,一共十多年时间,一百多人,才回来十几个,标准的十不存一。无论如何,都是英雄,必须要赏赐。

    但问题是这些年下来,大明的改革已经和原本全然不同了。

    这帮公侯还建议封妻荫子那一套。

    “朕要是答应了他们的提议,不就是开了先例吗?整个军制改革就推不下去了,简直可恶!竟然敢跟朕玩心眼,信不信朕把他们都给斩了,一个不留!”

    面对朱棣的吐槽,柳淳非常欣慰,发自肺腑表示赞同。你最好赶快下手,我也省得麻烦,有种咱别躲在密云装死狗!

    朱老四也知道柳淳的意思,他恶狠狠哼了一声。

    “都是多年的老兄弟,朕不能不念着昔日的情分,可是他们这么不识趣,朕也是无可奈何。如果他们还要折腾,跟朕对抗,朕也绝不会手软!”

    朱棣说的切齿咬牙,但是意思却是很明显,这次他还不愿意动手,或者说,根本下不去手。

    毕竟都是靖难功臣,让他怎么办?

    “陛下,为今之计,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朱棣笑呵呵道,他虽然还不知道柳淳的办法是什么,但是朱棣对柳淳还是充满信心的,这小子一定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办法出来。

    “陛下,过去对待功臣的奖赏都偏重物质,比如升官,加爵,给田亩,钱财,封妻荫子之类的……从今往后,能不能改成以荣誉为主?”

    朱棣迟疑道:“你的意思是……不玩实的,改虚的了?”

    “不不不!”柳淳连忙摆手,“陛下,臣斗胆请教,您早起晚睡,兢兢业业,宵衣旰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朱棣板着脸,恶狠狠盯着柳淳,“再过半年,朕就要过五十圣寿了。”朱棣很突兀道,柳淳还没反应过来。

    “那个……臣恭贺陛下千秋万岁,福寿康宁!”

    朱棣气得一拍桌子,“柳淳,朕是要告诉你,别把朕当成三岁的孩子……你想说什么,就赶快说!”

    柳淳被说得没脾气,这人固然很物质,但从古至今,也不乏舍生取义的,更不乏舍己为人的,就像很多文人一样,他们求的不是功名富贵,而是名标青史。为了能留下一行字,甚至主动惹怒皇帝,换一顿板子,人生才有意义。

    虽然这样的人很扭曲,很要不得。但至少说明,有很多人还是追求精神的满足的。

    就像朱棣,他励精图治,也不过是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史册上面。

    人生一世,总要留下让后人追忆的东西,如果仅仅是钱财富贵,那也太丢人了……

    柳淳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朱棣倒是并不惊讶。

    “如果朕没记错,你在工厂里就弄过这种方式吧?”

    柳淳点头,在工厂的确有评级的体系,当工匠到了一定级别,就会取得相应的待遇。如果有突出贡献,还可以得到一个牌牌,挂在胸前,所有人都要尊敬仰望,这是真本事,大功劳的体现。

    “陛下,其实这个模式先帝也用过,就是貔貅卫!”

    “貔貅卫!”

    朱棣终于想了起来,柳淳还执掌过玉貔貅……自玉貔貅以下,有金、银、铜不同等级,如此看来,老爹还真是个天才。

    “柳淳,你实话告诉我,还有多少貔貅卫的人了?”朱棣追问道。

    柳淳伸出两根手指,“就俩。”

    “谁?”

    柳淳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然后又道:“张定边!”

    朱棣一听,也迟疑了。

    那个老货貌似比父皇年纪还大,父皇已经走了十多年,他怎么还活蹦乱跳的?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没准朕都活不过他,上哪说理去啊?

    回头朕要是挺不住了,就把这些有威胁的人统统带走,一个不留!

    朱老四切齿想到。

    “先不说貔貅卫了,你是打算以玉、金、银、铜,做为区别,来给有功将士以奖励?”

    “臣的确有此用意,不过这一次的奖章要设计精美一些,臣很快就会拿出方案和样品的。”

    朱棣欣然,“朕等你的好消息。”

    柳淳回到了府邸,不出意外,三位夫人都凑了过来,听完柳淳的介绍,她们心领神会。尤其是李无瑕,她笑道:“老爷放心,这事情妾身就能做好,保证让这个奖章看起来奢华大气,人人都想要!”

    说干就干,她们立刻行动起来。

    柳淳的手下人才辈出,不光是那些文臣武将,就连能工巧匠都非常多。

    李无瑕先绘制了图案样品,然后交给蓝新月审核,通过之后,就是徐妙锦组织人手,连夜赶制。

    以一等金质奖章为例,整个奖章呈现星状,中间圆形,上面盘踞两条金龙,用赤金地,法绿龙,起金鳞,上嵌大珍珠一颗,团龙内嵌小珍珠一颗,沿边用小珍珠镶嵌一周,赤金星芒。

    二等则是以白银为主体,两条龙依旧用金地,法绿龙,起金鳞,只不过不用珍珠,而改成上嵌光面小红珊瑚,中嵌光面大红珊瑚,外镶小珍珠一周,白银星芒……

    当这两件样品拿出来,柳淳顿时眼前一亮,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真是好手艺,好漂亮!

    整个奖章用料十足,工艺精湛,非常吸引眼球。

    而且一等金质奖章,用的是明黄色的绸带,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别在胸前,不管是哪一种戴法,都仿佛把星辰戴在胸前。

    “的确是好。”柳淳连连称赞,“弄得我都想戴一个了。”

    徐妙锦掩口轻笑,“老爷身为太师,权倾朝野,还不是想戴什么,就戴什么。妾身现在就给你戴上。”

    柳淳连忙摆手,呵斥道:“别胡闹!这可是大明最高的荣誉,非大功不能佩戴,我要是自己给自己发奖章,会贻笑大方的。”

    一想到那位不断给自己发勋章的前辈,柳淳就忍不住甩甩头,可不能犯傻。

    转过天,柳淳就把做好的一套奖章带进了宫里,送到了朱棣面前。

    “陛下请看。”

    朱棣展开盒子之后,也是眼前一亮,忍不住拍手大赞。

    “的确是用心了,太好了!”

    朱棣又抓起几份奏疏,递给了柳淳,这些都是最近几天,送到朱棣手里的。

    靖难的公侯勋贵,全都在建议要重重封赏归来的功臣。

    而且他们话里话外还说,九死一生,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若是不封妻荫子,如何能体现对他们的尊重?

    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赏罚公平。

    唯有如此,才能让臣民百姓,心甘情愿,替朝廷出力。

    否则有大功而不赏,谁还会为朝廷出力?

    这帮人都拿归来的功臣说事,可谁都听得出来,他们是在替自己叫屈!

    我们可是靖难功臣,没有我们出生入死,你朱棣凭什么当皇帝?

    结果改来改去,改到了我们的头上,还要剥夺我们的兵权,让我们放弃对下面将领士兵的掌控。

    是可忍,孰不可忍!

    原本还想着通过张家,跟皇帝陛下谏言。

    可事到如今,张家这条线不管用了,我们唯有跟你摊牌了。

    朱棣,就问你一句,还记不记得当初登基的时候,你承诺什么了?你丫的说过,要跟我们共富贵,同享荣华。

    这才十年不到,你都忘了吗?

    勋贵们义愤填膺,恰恰就在这时候,朱棣降旨,要在奉天殿,封赏常茂等功臣。要所有文武都到场观礼。

    这下子王聪、火真、王忠等人,全都大喜过望,一共近二十位靖难的公侯伯,摩拳擦掌,就看朱棣怎么对待功臣了!


………………………………

第858章 大赏功臣

    太师,这里是需要革除的武将名单。”杨士奇将厚厚的一摞,递给了柳淳,他的脸色不算好看,沉甸甸的名册,就跟千斤巨石,压在心头,绝对不轻松。

    杨士奇太清楚了,历次整顿官吏,裁撤上百人,就会引起剧烈的震动,需要好长时间,才能恢复安宁。

    这一次直接裁撤几千个武官,而且还都是统兵的那种,稍微不慎,就会天下大乱的。

    也就是朱棣和柳淳干这么干,换成别人,早就放弃了,连想都不要想。

    “太师,我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