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李无瑕摇头道:“你每个月再出三百文,给女学生员当零花钱。”

    “才三百文?”朱高燧忙不迭答应了。

    “我说的是每个人三百文,你最好祈祷救回来的少一些,不然开支可大了!”

    朱高燧差点一屁股坐下,不愧是一家人,师父给老爹挖涨俸禄的坑,也是这个套路,你们老柳家的人都是铁算盘,我是弄不过你们了。

    逛了一整天下来,李无瑕已经把女学需要的东西,大致筹备妥当。朱高燧盘算了一下,差不多花了十万贯,还不多,在承受的范围的之内,只要别再增加就好。

    他陪着李无瑕回来,结果刚到了柳府的门口,一驾带着凤纹雕饰的马车让他感到了事情不那么简单……

    “大姐,我们打算办女学,可不只是为了明教的事情,事实上我们打算摸索出一套女子教育的办法出来。男主外,女主内。一个父亲有多高深的学问,孩子未必能得到多少。可若是母亲有学问,孩子就不会差。所以说,在兴学这块,多培养女孩子,是更划算的。”

    徐妙云耐心听着,“小妹啊,你说得很有道理。奈何现在从上到下,都是男人说了算。原本连农家子弟入学都反对呢!更别说女孩子了。”

    “所以就要有人做表率啊!”徐妙锦鼓动道:“大姐,你可是母仪天下的皇后,难道就不为了这些女儿做些事情?”

    徐妙云笑了出来,她用手点指徐妙锦的小脑袋,“绕了一大圈,不就是想让大姐出钱吗?这钱……”

    徐妙云还没等说完,正好看见了李无瑕和朱高燧回来,徐妙云笑了,用手指着朱高燧,“这钱……让他出!”

    朱高燧直接趴下了,“母后啊,孩儿都出了好些钱了,没有别的了。”

    徐妙锦忙道:“怎么没有了?女学还缺少先生呢!总不能让我们几个天天钉在学校吧?这女学的先生要学问好,还要人品好,尤其是不能乱来,万一传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可就成了天下笑柄了。”

    徐妙云正色道:“小妹说得对,燧儿,延请名师这件事情你负责,记住了,不要怕花钱!女学,无论如何,也要成功!”

    完了!

    老娘一锤定音了。

    众所周知,朱棣交代的事情,那是可以打折扣的,就算没完成,还能找人救命。但徐妙云的话,只有百分之一百二十完成,否则谁也救不了他!

    只能祈求解救失败,或者没救回来几个人,老天开眼啊,救救你的孙子吧!

    就在朱高燧祈祷的时候,外面于谦跑了进来。

    “好消息,好消息啊!锦衣卫大举出动,足足救回来三百多人,还俘虏了一个明教的女头目!收获颇丰,百姓都欢迎锦衣卫归来呢!”

    又要追加投入了,朱高燧眼前一黑,直挺挺昏过去了……


………………………………

第732章 明教的名册到手

    “大人,郁新那个老相好的让我们给拿下了!”

    千户杨浩喜滋滋向柳淳汇报,他凑到了柳淳近前,一脸怪笑,“大人,按说这女人都年过四十了,可竟然像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皮肤那个白啊……”

    “咳咳!”

    柳淳忍不住咳嗽道:“你莫非想要弄到自己的家里不成?”

    杨浩吓坏了,忙摆手道:“我可不敢。大人,我听说这个妇人是妖女,她驻颜有术,是因为经常喝女孩的血。”

    “血?”

    “对,据说那什么血……有着无与伦比的功效,能够起死回生,延年益寿,青春永驻,时常服用,能长命百岁,下官觉得八成是真的,所以想介绍给大人,您看……”

    “住口!”

    柳淳气得一拍桌子,他已经知道是什么玩意了,差点吐了。

    “杨浩,我可告诉你,那些都是无稽之谈。也不要拿出来恶心人,你告诉下面,作为一个锦衣卫,首先就要不信邪,不胡来。你们谁要是沾染这类妖妄的事情,可不是去东番岛种甘蔗那么简单。我把你们都送去美洲,卖给食人部落!”

    “啊!”

    杨浩吓得脸色惨白,连连告饶。

    “大人,实不相瞒,小的们就是搜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有书籍,有药方,还有乱七八糟的工具,更有许多丹丸药物,据说都是用最珍贵的材料炼制的,功效非凡,下官还琢磨着要献给大人……”

    “烧了!”

    柳淳冷冷道:“通通都烧了,一点别留着!”

    柳淳态度格外坚决,杨浩吓得连忙去通知,结果走到了门口,又让柳淳叫住了,“你听着,从下个月开始,要定期组织锦衣卫,去北平的科学实验室,学习观摩,尤其是你们这些当千户,百户的,更要好好学,听到没有?”

    “听,听到了!”

    杨浩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本来想讨好,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不说,还要上课学习,回头那帮弟兄们还不定怎么骂自己呢!

    “你这个妖妇,真是害人不浅!你赶快招供,不然小心皮肉受苦!”

    挨了柳淳一顿臭骂,杨浩再也没有半点怜惜之意,化身凶猛的摧花夜叉,手里提着皮鞭,狞笑着叱问。

    妇人紧闭着双目,根本不说话。

    “好啊,你装死,看老子不打死你!”

    他举起鞭子,狠狠抽打。

    鞭子落在妇人身上,生牛皮裹着铁丝,一鞭抽下去,就是一道血痕,一鞭接着一鞭,妇人的衣服被抽碎,洁白的皮肤上面,横生出许多狰狞的伤口,鲜血溢出,皮肉开裂,好不凄惨。

    奈何妇人紧闭着眼睛,居然半点不叫痛,不求饶!

    还真有点贼骨头!

    “换大刑,老子不信了,今天还撬不开她的嘴巴!”

    杨浩拿出了十八般刑具,从皮鞭,夹棍到钉板,一样不少,挨个在女人的身上使用,从早上一直打到了傍晚,妇人昏死了好几次,愣是不开口,把杨浩都吓坏了,这么打下去,非要出人命不可,该怎么办啊?

    堂堂锦衣卫太保,此刻也是头大了。

    ……

    “从今天开始,这里就是你们的临时住处,现在的条件苦一些,等学堂那边都修好了,也就好了。先四周瞧瞧,回头去清洗干净了,到了中午,给你们做好吃的,算是入学宴了。”

    一位微胖的大婶笑呵呵道。

    李无瑕是希望多找一些女先生来教导,奈何女子读书的不多,愿意来教学生的就更少了,而且还是一大群问题学生,没法子,只能暂时请一些德高望重,人品过硬的人来教导。

    不过她很细心配属了一群生活方面的辅导员。

    这些老大娘可不是寻常人物,在多年以前,抓捕的北元皇族贵胄,就是她们负责管理的。上至皇帝,下到文武高官,让这帮农妇摆弄得明明白白。

    “夫人放心吧,说到底还是一群小妮子,明教那些妖人再厉害,还能比得过辅国公的传授的本事?”

    老大娘们那叫一个信心十足,她们管这些丫头,就是四个字:一视同仁!

    这里面有的是按照大家闺秀培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说,还给缠足裹脚,三寸金莲都不够,一定要裹成二寸多的小脚。

    “真是造孽啊!哪有这么折腾人的!”

    老大娘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女孩子除去裹脚布,更有甚者,不光裹脚,还要裹腰,把身形勒得细瘦苗条。

    长久下来,几乎个个体弱多病,十足十的多愁多病身,也不知道那些达官显贵想什么,竟然会痴迷这些病美人,可见他们的脑子也坏了!

    老大娘们解开了女孩子们的束缚,给她们展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虽说这男女有别,可咱们也不能真的自甘堕落。就拿我们白羊口的妇人来说,好些都投资作坊,手下管着成百上千的男人哩!”

    “你们只要好好读书,学到了本事,以后一样能自己做主算,干嘛非要取悦别人,成一群老货的玩物?这大好的年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值得吗?”

    这些老太太们深知一次两次,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她们拥有足够的耐心,水滴石穿,早晚能攻破这些女孩的防线。

    可是出乎老太太们的预料,这些女孩进驻学堂的第三天,开始有人额部、面颊、腕、臂、躯干和下肢出现皮疹。

    老太太们经验丰富,顿时察觉了不妙。

    “夫人,那些女孩之中,有人出现了天花!”

    李无瑕接到了消息,大吃一惊,她也顾不得什么,急忙请来柳淳拿主意,毕竟这可是要命的传染病,不是开玩笑的。

    柳淳接到了消息,也是大吃一惊,他本来还在安排清剿山东的明教叛乱,突然听到天花的消息,怎么能不惊讶?根据所有的消息,北平附近,并没有出现天花传染的情况。这些女孩又是如何感染天花的?

    实在是让人不能不怀疑!

    “别的先不说了,赶快进行隔离,有病的要治疗,不惜成本,没病的,要接种牛痘。对了,周王进京了,这事交给他吧!”

    作为一个标准的工具人,柳淳又想起了朱橚,既然他有心成为盖世无双的名医,柳淳怎么会不帮忙呢?

    除了手术之外,另一项能救人无数的技能就是接种牛痘了。

    在历史上,明代中期就已经广泛出现痘症专科,用接种痘浆的办法,来预防天花。柳淳的指点加上朱橚的努力,让这一项技术早了一百多年出现。

    “放心吧,她们都会没事的。”

    朱橚信心满满,他亲自给这些女孩接种,对于已经发病的,朱橚亲自开出方子,悉心诊治。

    就在这边忙碌的时候,锦衣卫诏狱之中,奄奄一息的妇人第一次露出了狰狞的笑容,她的嘴里嘟囔着,说着奇怪的话语。

    “差不多了,时间到了,明王之怒,弥勒降罪,你们都不会有好下场!你们都会死,死得很惨!像是狗一样死去!”

    “你们打在我身上的鞭子,会十倍百倍落在你们的身上,神明会带走你们的妻儿,拿走你们的性命,把你们打入十八层地狱!”

    妇人发出了最恶毒的诅咒,她狂笑着,偶尔牵动伤口,又咳嗽起来,等咳嗽结束,继续笑……她用赤红的眼睛,盯着锦衣卫。

    “快了,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她狰狞着说道。

    而就在此时,有脚步声响起,柳淳出现在了诏狱,杨浩急忙向柳淳施礼,“卑职无能,没有撬开这个妖妇的嘴巴,她还大放厥词。”

    柳淳轻笑,“她没说错,那些女孩身上,有天花!这是你弄的吧?”

    妇人瞪圆了眼睛,咬着牙道:“是明王降罪,你们统统不得好死!”

    “哈哈哈!”柳淳大笑,“天花的死亡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而且得过一次之后,终身免疫,你想靠着天花杀掉所有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那些女孩被我们救出来之后,集中到了一所女学,因此当她们出现症状,我们应对很快,目前已经控制住了。所以你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柳淳丝毫不理会妇人惊骇的目光,他转身对杨浩道:“你现在就去喜峰口,寻找一户姓李的人家,把他们家的长女带到北平。”

    杨浩不解其意,可是妇人却懵了,眼神之中满是不敢置信的神情,她突然发出凄厉的吼声。

    “不要,不要啊!”她努力向前爬,用尽全力的力气,试图挣扎着站起,结果又重重摔倒,疼痛让她几乎昏厥,嘴里依旧喃喃着,“不要,不要祸及无辜,她什么都不懂,她是无辜的……”

    柳淳俯视着妇人,冷冷笑道:“你自己的女儿就是无辜的,别人的女人就可以随意被糟蹋!真是好奇怪的逻辑!我可以告诉你,已经有人供出了你女儿的藏身之处,我会让人把她带进北平。你放心,我不会杀她,只会把她交给那些女孩,让她也领教一下,自己的母亲平时是怎么对待别人的!”

    “不!”

    妇人发出一声凄厉的怒吼,“不!你不可以这样做,我的女儿那么可爱,你们会遭到报应的!”她瘫在地上,哭声凄厉。

    柳淳冷哼道:“是吗?你相信报应吗?”

    “我……”妇人趴在地上,无力抽搐,用哀求的语气,哭着道:“我愿意招供,我知道明教的名册,只求能放过我的女儿……”

    顶点


………………………………

第733章 平叛之后

    明教首领,一个不留,全都要死!”

    朱棣紧握拳头,太阳穴上青筋凸起,嘴角的肉一抽一抽的,当真愤怒到了极点。明教发展人员,造反,刺杀……这些朱棣都能容忍,最多派兵剿灭就是了,大家伙公平对阵,只论生死成败。

    但问题是明教居然利用一些无辜的女孩子,散布天花,这就其心可诛了。

    “柳淳,如果没有女学,突然抓到了一批才貌本事都不错的女孩子,朝廷会怎么办?”朱棣沉声问道。

    柳淳没有思量,直接道:“下面的人或许会分了,也或许会献给当官的,总而言之,这些女孩子不会有好下场的。”

    啪!

    朱棣狠狠一拍桌子,“他们的用心,何其毒也?这些女孩子面对欺凌,自然会用天花报复。到时候凡是私藏这些女孩子的府邸都会出现天花感染,甚至会蔓延整个北平,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丢了性命!蛇蝎心肠,比蛇蝎还要毒!”

    柳淳也不得不承认,朱棣的判断完全是对的。

    北平的明教势力被摧毁,一些人就准备鱼死网破。过去他们豢养了一大批女孩,有的要送去迷惑达官显贵,有的要去充当丫鬟侍女,总而言之,她们是明教手里的工具人。

    如今明教到了生死关头,他们判断朝廷剿灭明教,发现这些女孩,肯定会当成宝贝,抢到府邸,纳为小妾。

    而这些女孩子又被明教培养许久,她们不堪其辱,就会使用天花,来一个鱼死网破。如果北平出现天花大规模流行,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只是明教这些人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朝廷方面居然会设立女学,把所有女孩集中到一起,并没有出现到处分散的情况。

    李无瑕又极为照顾女孩子,因此几乎没有人主动传播天花。只是在携带的时候,出现了疏漏,接触了天花,才出现染病的状况。

    根据朱橚的消息,除了一名女孩病情严重,怕是难以挽回之外,其余全数安好。

    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可朱棣惊魂不定,怒气难平。

    “这个唐赛儿前番主动告知明教作乱,如今又协助捉拿妖妇,立功不小,朕要重赏。至于那个妖妇,千刀万剐,立刻处死!”

    朱棣的杀心是如此强烈,菜市口每天都有犯人被处死。

    吏部尚书郁新贪墨国帑民财数以千万,又勾结明教妖人,败坏国典,任用私人,罪孽滔天,罄竹难书。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明教妖妇沈青,勾引官吏,刺探情报,豢养美色,以天花害人,歹毒至极,同样凌迟处死。

    这一对昔日的老情人,此刻一同送上了法场。

    再次见面,他们都不敢认对方,若非监斩官开口,他们还不知道,彼此竟然是旧识。

    “你把老夫害苦了。”

    郁新凄凉道:“这么多年,我几次想帮你脱离苦海,奈何你就是不听,你怎么这么傻啊?”

    沈青无力地抬起头,瞧了眼郁新,咧嘴苦笑,“是我傻吗?郁新,你到现在怕是还不清楚,我是大龙头的人,是他让我来套你的。”

    “什么?”郁新大惊,“你,你说什么?”

    “你没听清吗?你就是个活王八,那个你苦心帮忙更改户籍的孩子,也不是你的儿子,你懂了吗?”

    郁新瞪大眼睛,怒火燃烧,血红的眼睛,死死盯着,他不停挣扎,怒骂道:“妖妇,妖妇,我要杀了你!杀了你!”

    沈青闭上了眼睛,她是大龙头的女人,替大龙头生下了儿子。可她最在乎的却另有其人,那是个很善良,很单纯的汉子。他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只是给马车夫。

    大龙头把她当做工具,去套新科进士郁新。

    郁新为了功名前程,隐瞒了两个人的事情。

    唯有那个车夫不离不弃,追随自己多年,后来他死了,死在了大龙头的手里。

    可是大龙头不知道,她替那个车夫生下了一个女儿,就养在了一户农家里。

    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平安长大,过普通人的日子,娶妻生子,永远不要卷入明教的事情当中,永永远远!

    当她知道朝廷开始彻查明教,就派人带着三千两银子,送去给了李家,试图作为女儿日后的嫁妆。

    可惜的是,沈青不知道,她手下的女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竟然不知不觉拿下了送钱之人,知道了她的女儿所在……

    光是这几个人的烂事,就足以写出一场超级江湖情感大戏了。

    不过朱棣和柳淳都对这类戏码没什么兴趣,因为沈青的招供,已经将明教的底儿给揭开了。

    前面提到过,明教就是江湖,但是江湖也分高低。

    现在明教的这一套手段,都是一个天才彭和尚留下的。

    他在早年就钻研如何治病救人,网罗信众,后来举事之后,面对元廷追杀,彭和尚更是总结出一套如何刺探军情,如何躲避追杀的办法。

    可以说这是他们几十年血雨腥风之中,磨砺出来的经验,是无数鲜血换来的。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对明教也数次出手,虽然重创明教,但始终没有剿灭,反而让明教变得更加狡诈,难缠。

    而且世人皆知明教的头领是彭和尚,可是沈青去招认,如今的大龙头姓周,是周子旺的后人!

    朱棣咬了咬牙,过去老朱把精力都放在了彭家身上,却没有料到明教暗中已经换了首领。

    周子旺原来是彭和尚的大弟子,他死在了元军手里。周家的后人认为反元起义是他们开始的。

    朱元璋之流都是晚辈后生,而且又是明教的小辈,他们窃据江山,做皇帝,当宰相,不亦乐乎。

    身为周子旺的后人,却什么都没有捞到,是不可忍孰不可忍!

    朱棣不屑冷笑道:“说的再好听,无非是为了权势二字罢了,他们明着争不过父皇,藏在耗子窟窿里,想要跟朕斗,那也是痴心妄想!”

    朱棣道:“现在情况如何,山东方面,剿杀还顺利?”

    柳淳立刻道:“启奏陛下,根据最新的战报,整个运河沿线,已经悉数光复,明教只剩下一些村寨在负隅顽抗。”

    朱棣沉吟道:“需不要需要增派人马?”

    柳淳忙摇头道:“陛下,臣已经下令,让地方官吏从周边村镇请来德高望重的老人,向这些顽抗的村子,做说服工作,鼓励他们主动投降……臣的意思,明教的上层大可以屠杀,而他普通的百姓还是要尽力争取。”

    面对柳淳的平叛办法,朱棣朗声大笑,十分满意,“很好,爱惜民力,一定要爱惜民力。普通百姓多蒙昧,朝廷要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既然如此……朕就坐等平叛成功了!”

    ……

    明教举事,动静惊人,最初从京城开始,接着运河沿线,裹挟数万人造反……按照元末的经验,起义的队伍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彻底失去控制,甚至改朝换代,都有可能。

    可这帮明教的上层显然做错了美梦,打错了算盘。

    别的不说,作为漕运的重镇,兖州就是他们越不过的一道雄关。

    尤其是曲阜,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当年朝廷发配了孔家,将曲阜土地分给百姓。

    在这一次明教反叛之中,曲阜组织起一万两千名民兵,他们携带着最简单的工具,背着粮食,驰援兖州府城,保住了城池不说还向南北发展,保护运河。

    在这些义民的努力之下,山东的明教并没有跟两淮连成一片。

    声势锐减,等朝廷官军一到,大股的明教兵马悉数不战自溃,剩下少数的钉子,只能等着被一根根拔出。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变法,虽然大明朝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毛病还很多,但是国力的增长,效率的提高,战力增强,都是明摆着的事情。

    再想靠着类似明教这种方式,扯旗造反,只是徒增笑料而已!

    只不过等山东平定之后,留给朱棣的却是一个大烂摊子。

    “启奏陛下,目前随着明教造反的乱民,大约被俘虏了十五万之多,其余遭到裹挟影响的百姓,也有二三十万。兵部认为这些人之中,有不少包藏祸心之辈,甚至还有些明教的高层。如果想斩草除根,就必须将这些人杀死,或者迁移流放!”

    赵勉躬身道:“臣的建议是把他们流放爪哇,永远不准返回大明!”

    朱棣略微沉吟,平叛不难,难的是善后。

    几十万人,他是绝对不舍得杀的。而爪哇岛又是一个宝地,加之距离足够远,发配过去,这帮人就算想捣乱,也是万万不能了。

    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是发配了这么多人,山东势必空虚……孔家的那一次,发配的人数就超过十万,之前靖难之役,双方在山东征调民夫,山东又损失了不少人。

    再加上这次明教之乱,齐鲁大地,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赵勉见朱棣迟疑,忙道:“陛下爱民之心,臣等皆知。可当下务必快刀斩乱麻,臣唯恐耽搁了时日,死灰复燃啊!”

    朱棣没有回答,他凝视着应天的方向,就在昨天,汉王朱高煦送来了一封得意洋洋的信件,他告诉朱棣,自己完成了一项开天辟地的大发明,从此整个天下都会为之改变。

    “本事如何不知道,倒是学会了他师父说大话的毛病!”朱棣暗暗道。


………………………………

第734章 百姓的请求

    你瞧瞧这封信,这小子是什么意思?”

    柳淳接过来,大致浏览了一下,很老实道:“不出意外,应该是要钱的。”

    “要钱?”

    朱棣听到这俩字,脑袋都大了。

    他现在可是把皇家银行都交给官员了。没有办法,谁也抵挡不住印钱的诱惑,尤其是不用储备金的。

    朱棣觉得自己在成为昏君之前,应该把银行交出来,不然他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事到如今,朱棣是半点钱都拿不出来了。

    “你掏点出来吧,毕竟也是你的门人。”

    难得柳淳没有半点犹豫,“这钱我可以出,不过还请陛下答应,收益要归我所有。”

    “收益?”这俩字比要钱还能刺激朱棣的神经,“你说朱高煦弄出来的玩意会有收益?”

    柳淳笑道:“不光有,还能扭转乾坤,改写文明……我敢说,五百年后,人们或许会忘了当朝大学士是谁,但是绝对能记住汉王殿下的功绩。”

    “够了!”

    朱棣打断了柳淳,这还越吹越过分了,你怎么不说连皇帝都忘了,光记着朱小二啊!朱棣过去还研究过柳淳写的书,可坦白讲,他真不觉得里面有什么逆天的东西。自己儿子跟着柳淳学,别学成一个妖人吧?

    “他吹牛,你也吹牛,朕就不信,一个小玩意,还能改天换地不成?”

    柳淳无奈,“陛下不信,那臣也没办法。只有等着二殿下北上了,反正我敢跟陛下打赌,一定会让陛下大吃一惊的。”

    “哼!到时候再说,要是做不到,回头朕就治你们欺君之罪!”

    ……

    朱高煦本该跟着朱高燧他们一起北上,奈何研究到了关键时刻,他脱不开身,只能留在应天攻关。

    结果他错过了好多大戏,灭鞑靼,剿杀明教,这些好戏朱高煦都错过了。不过他一点也不遗憾,真的!

    和那些人相比,自己眼前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很快你们就会发现,那些征杀战斗,都是浮云烟雾,不值一提。科学浩如烟海,探索科学之道,胜似帝王将相万倍!”

    朱高煦对着助手们朗声道:“起运装船,随我北上,给那些土包子开开眼!”

    汉王朱高煦踌躇满志离开了应天,他是最后一个离开应天的,在他之前十天,老贼秃道衍都动身了。

    谁也扛不住岁月的侵蚀,哪怕老贼秃这种妖僧,也不能不服老。若不是去岁病了一场,他也早就去给朱棣出谋划策了。

    这一次道衍沿着大运河北上,一路行来,老贼秃只有四个字形容:触目惊心!

    真的,北平和应天之间,他走了不止一次。

    印象之中,这一线向来是富庶之地,虽然比不上江南,可以差不多了。像扬州,多繁华啊,简直跟天堂似的。

    可这一次到了扬州,道衍就觉得进了一座没有香火的破庙。

    道路还是那么宽,店铺还是那么多,一切的景物都没有变,可给人的感觉就不对劲!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行走在街道上,老和尚弄懂了,问题很简单,人没了!

    往日摩肩接踵的客商消失了,街道空旷无人,街边的铺面好多都关起了门,即便还在营业的,也都无精打采,垂头丧气。

    莫非说明教之乱,竟然如此可怕?连扬州都撑不住了?

    这帮家伙也着实可恨。

    道衍满心疑问。

    等他继续北上,经过淮安,道衍大吃一惊,这里干脆关门歇业了一大堆铺面,在路上,甚至还能看到一些人携家带口,离开城市。

    他们是为了逃难吗?

    不对劲啊,明教不是平定了吗?

    还跑什么啊?

    道衍带着一肚子的疑问,询问了几个行色匆匆的路人,老和尚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都是做运河生意的,粮食,食盐,皮草,丝绸……总之,南北货物运输,商机无限,随便干点什么,就能发财。

    可现在好日子没了,漕运要改成海运,他们的商机一下子就消失了。

    “要是没有明教作乱,我们早就走了。明教这么一闹腾,才耽搁下来。我们已经变卖了淮安的铺面和住宅。所幸卖得早,要是晚了,连一半的价钱都卖不出去了!”

    道衍听人一说,吓得不轻,真的会这么惨吗?

    老贼秃点手让仆人去打听,等他离开淮安之后,仆人追上来。

    “大人,我问清楚了,淮安的铺面普遍夭折,偏僻一点的,只有原价的三成,即便如此,依旧是无人问津。属下刚刚回来的时候,淮安一家开了六十年的老字号关门了。”

    “六十年?”道衍手颤抖了一下,“这么说是前朝的老店了?”

    “没错啊!人们议论还说呢,元末大战的时候,店没关,靖难之役,也挺过去了。现在可好,愣是要关门大吉了,这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