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淳冷哼,“就你这点道行,差得远呢!”
顿了顿,柳淳又吸了口气,缓缓道:“你先别着急了,这功夫给应天送信的不止一个。而且你不要立刻抄底儿,而是要稍微等待。”
朱高燧不解:“师父,你是什么意思啊?”
“教你赚钱啊!”柳淳哼道:“第一波应该会有短暂的上涨,但是随着人们发现阿鲁台并没有被歼灭,九边局面依旧没有改变,就会出现抛售潮儿。”
朱高燧点头,“弟子也跟着抛吗?”
“抛你个大头鬼!你小子长几个脑袋,敢跟你爹做对?”柳淳冷冷道:“这一轮抛售的人,其实是看衰迁都的,想给朝廷添堵,抄他们的底儿,你爹不会怪罪的。”
朱高燧苦着脸道:“我知道我爹不会怪罪,可问题是我怕赔了钱啊?”
柳淳听到这话,干脆扭头就走了,越活越蠢了,这么笨的家伙,活该你没有财运。朱高燧稍微愣了片刻,猛地一拍脑袋!
“我真是傻啊,师父这辈子几时赔过啊!”
朱高燧一跃三尺高,赶快飞鸽传书,给手下送信,他翘着二郎腿,眼睛眯成了圆形方孔状,终于能等着数钱了,师父,千万别坑我啊!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87章 又是捷报
应天的三月,阴雨连绵,没完没了,在诗人的眼里,这叫沾衣欲湿杏花雨,可是寻常百姓,却没有好心情。
必须要小心翼翼,提防屋顶漏雨,避免淋湿的柴火,每天都提心吊胆。
柳府虽然没有这个烦恼,但是日子也不是很舒心。
老爷北上了,一家的主心骨都没有了,连带着日子也变得无趣起来,皇孙朱瞻基每天都要跟着大学士胡广读书,来府里的次数也少了。
朱高炽每天要处理政务,脱不开身,朱高煦还在研究院里忙活,就连朱橚都在每天开刀,从来不登门。
“咱们家一下子变成了没香火的破庙,这帮东西啊,都是看着老爷的面子。”徐妙锦很不客气抱怨。
蓝新月满不在乎,“早就知道了,又何必在乎呢!要我说啊,等过些日子,咱们也一起北上算了。”
徐妙锦叹口气,“也只有如此了,回头我雇十几艘船,把咱们家的东西都带走。”
她这一说,算是把柳家的家底儿给暴露出来。
这么多年下来,柳淳着实积攒了不少东西。别看老朱和朱老四不断窃取压榨,可柳淳总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来钱路子。
比如会计师的认证,比如出版书籍的稿费,比如投资理财的收入,以及一些专利分红……柳淳的家产保守估计,也在五百万两以上,而且还不算徐妙锦的那一份。
如此丰厚的家底儿,放在当世的豪商里面,也不算差了。
可徐妙锦总是不满意,忍不住抱怨道:“这些年要不是陛下成天盯着,就凭着咱们老爷的本事,弄个亿万两的家财,跟玩似的。本来皇家银行就该有咱们的股份,什么航运啊,制糖啊,也都是咱们家帮忙弄起来的。结果白辛苦一场,他们老朱家的人,实在是不像话!吃干抹净,良心都被狗掏了!”
这屋里也就徐妙锦敢大骂皇家,其他人都装作没听见,一顿饭吃完,于谦向师母告辞,去了师父的书房。
柳淳离开之后,特准于谦使用他的书房,包括那些柳淳要写却还没有完成的书籍,于谦都是可以浏览的。
这些书籍完全打开了于谦的视野,毫不客气说,他已经拥有了当世无与伦比的知识框架,真正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虽然于谦还不能完全驾驭,但是已经不妨碍他使用其中的一些知识,进行推演和判断。
“大喜,大喜啊!陛下大胜,官军大破鞑子啊!”
管家兴匆匆跑进来,柳府上下都被惊动了,大家一起涌出来,喜笑颜开,徐妙锦却是很淡定。
“昨天上午的时候,就有人用飞鸽传书。把消息送进了京城,足足早了一天多!这个捷报不算什么新鲜,我之所以没说,就是怕日后会有什么麻烦。咱们老爷可是讲过,在当下,信息就是财富啊!”
柳家的女人果然不一般,这么大的胜利,竟然仿佛天经地义般。
她们只是吩咐给府邸的家丁丫鬟多开一个月的工钱,就算是庆祝了。然后分头准备搬家事宜。
小于谦用力思索着,信息就是财富,师父的确讲过!
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于谦沉吟片刻,扭头向平安里跑去。
当他气喘吁吁,挤到证券交易所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挤满了人。
朝廷大胜,果然带动了很多股票上涨,于谦在人群中穿梭,跟军工有关的,跟纺织有关的,甚至跟制糖有关的股票,都在大幅度上涨。
于谦瞧了一会儿,又扭头去了隔壁,这边的场景更加火爆。这是朝廷的债券市场,前面打了大胜仗,其实影响最大的是债券。
自从兴学以来,朝廷不断发行债券,尤其是柳淳提出用债券进行建设之后,整个债券市场都相当热闹。
打赢了蒙古人,整个漠南都纳入了掌控之中,再也不用担心鞑子入寇。朝廷拿到了这么多土地,毫无疑问,还债的能力暴增。
几乎在一瞬间,推高了债券的价格,人们都沉浸在买买买的喜悦之中。
大家欢天喜地,高谈阔论,于谦就在人群中穿梭,这儿听听,那儿听听……他觉得收获非比寻常。
可当过了午时的时候,又有许多人出现在了交易所。
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可就不是好消息了。
“陛下好大喜功,根本没有打赢什么。”
“蒙古太师阿鲁台全身而退,陛下只是替人家铲除异己。”
“阿鲁台用兵如神,从此之后,九边再无宁日。”
“陛下迁都北平,以天子之尊,守卫国门。听起来豪情万丈,可实际上鞑子随意袭扰,朝夕不得安宁,往后朝廷可有苦头吃了。”
……
这帮人不但说风凉话,而且还大幅抛售债券,等到下半天结束的时候,上午涨上去的部分,不断下午全部吐了回去,还比原来跌了一些。
于谦在交易所里,一天的功夫,就坐了一次过山车。
人们的情绪竟然如此容易操作,一件事情,可以随意解读……说是大胜,就欢天喜地,高歌猛进,说是得不偿失,结果就一泻千里。
那些人怎么会那么笨啊?
心甘情愿被牵着鼻子走,反过来说,那些散播流言,左右涨跌的家伙,也着实可恶!于谦从师父的书里窥见了一丝金融的奥秘。
这一次朝廷发债兴学,建设,打仗……如果胜利了,代表这些债券成为硬通货,就可以用很低的利息借到足够的钱,反之朝廷就必须付出更高的利息。
而利息一旦太高的话,就会拖累财政,没有钱,什么兴学啊,迁都啊,就全都会遇到麻烦!
“我懂了!”
于谦突然握紧了拳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师父协助陛下,排除万难,推动这些事情的发展,那些人在朝堂上反对不了师父,也斗不过陛下,就转而换一个战场,继续拖后腿。
真是可恶至极!
于谦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心险恶”,原来师父这十几年来,每一步都走得这么艰难,有太多的人在背后给他添乱了。
该死的畜生,居然靠着给朝廷添乱发财,这帮人的良心何在?
于谦越想越气,他突然跑回了自己的家中,一见面就问道:“娘,你还有多少钱?”
夫人被吓了一跳,“也没多少,就是你爹最近送回的,加上之前的,能有两万五千两黄金。”
于谦想了想,已经不少了。
“娘亲,都给我好不好?”
夫人更吃惊了,“这钱当然是你的,可你现在要钱干什么啊?”
于谦道:“这个三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娘亲相信孩儿,不是乱花就是了。”
夫人还在犹豫,老夫人却拄着拐杖走出来,“媳妇啊,给孩子,这么多钱放在家里,咱们都睡不好觉。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咱们不奢求享受。孩子能用在有用的地方,就让他用,有什么事情,我老太太跟他爹说去!”
有了老夫人撑腰,还说什么啊!
夫人立刻给于谦准备。
老太太拉着于谦的手,笑呵呵道:“臭小子,跟奶奶说,这钱是不是跟你师父有关系?”
于谦点头,“我想帮师父出气,可奶奶我担心,会赔的。”他的声音低了下去。
老太太却不在乎,“赔就赔,反正你爹还能弄钱,奶奶心里都清楚,你爹弄得叫不义之财,你把钱散出去,是替咱们家消灾,放心吧,有奶奶在呢,这个家,我说了算!”
有了老太太的鼓励,于谦胆子大了起来,他用力点头。
转过天,刚刚开市,就在一大批人还在抛售债券的时候,小小的于谦,带着人将两万五千两黄金悉数运来。
“买了,全给我换成债券!”
小家伙的大手笔,可吓坏了不少人。
等到交易人员再三确定之后,终于替于谦换成了债券。
“小公子啊,你可真是后生可畏啊,这时候敢抄底儿,需要勇气啊!”
于谦绷着脸,“无他,义愤而已!”
说完,小家伙就准备离开,可就在这时候,更多的人赶来了,这帮人气势汹汹,虽然没押着金子过来,但是每个人手里都有银行的汇票!
一个字:买!
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市面上的债券被一扫而光。
为首之人对那些抛售的人冷笑道:“你们散布流言蜚语又如何?朝廷打赢了就是赢了,赢了第一次就能赢第二次,你们这帮东西,巴望着朝廷倒霉,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思?”
“谁说不是,你们替谁吹牛不好,偏偏要替一个鞑子鼓吹!阿鲁台真的有本事,让他打进应天来,老子剁了他的脑袋!”
那些抛售的人脸色铁青,也不愿意示弱,“你们这些蠢材,真金白银的事情,能靠着意气用事吗?你们肯定会吃大亏的!”
双方互不相让,就在交易所里,大吵了起来。
越来越多人加入争论,眼看着吵架要变成混战,突然,外面又有人扯着嗓子大喊。
“最新捷报!又是捷报!梁国公蓝玉打破鞑靼,生擒太师阿鲁台,俘虏过十万,蒙古可汗阿台率领三千残余部众,投降大明!”
“鞑靼……灭了!”
………………………………
第688章 太子也有霹雳手段
这第二份捷报,才是真正的捷报,中间差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可一下子把所有的奇谈怪论都压过了。
还说什么功败垂成,还说什么胜而不胜,此刻全都闭上了嘴巴。
赢了
彻彻底底赢了!
没有半点水分,干得如同士兵吃的牛肉干了。
鞑靼部五十万人马,荡然无存。
要知道草原和中原不一样,光是一个应天,就能凑出上百万的青壮,五十万人似乎不多。可草原不行,四十二个万户,加上一些小部落,甚至包括野人都算计在内,恐怕也不会超过一百万青壮。
而且这些青壮还分成了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如今鞑靼覆灭了,依附鞑靼的部落也损失殆尽。
一战灭掉半数草原的战力,就算是谁,也不敢否认这场大胜。
相比之下,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捕鱼儿海之战!
尤其难的是给予阿鲁台致命一击的还是蓝玉!
梁国公当世名将,鞑子克星,真是实至名归。
老将军年过花甲,还如此英勇善战,足以堪比廉颇李靖,是我大明的柱石。
几乎一夜之间,蓝玉的威名人尽皆知。
很多人都以为蓝玉会像许多淮西勋贵一样,淹没在尘埃之中,最后也就是死的时候,能热闹一下而已。
可谁能料到竟然来了个咸鱼大翻身,都六十多了,还迎来了第二春。
就连那些靖难新贵都不得不承认蓝玉的实力。
军中最简单,看得就是战功,实打实的不服气都不成。
依旧留在京中的荣国公张玉看着捷报,双手微微颤抖。
情不自禁道:“梁国公用兵如神,老当益壮,吾不如也!”
身为靖难第一功臣,张玉此刻彻底服气了,心服口服,张玉还琢磨着,等朱棣回师之后,上奏,请蓝玉主持五军都督府的事务。
也只有蓝玉出马,才能真正整顿全军,让大明的战力发挥到极致。
军中如此,而此刻的内阁,已经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杨士奇将吏部天官茹瑺和左都御史姚广孝请到了内阁。
就连太子朱高炽也在,他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依旧有肥肉挤出,不得不用力塞回去。可只要想到了前面的大捷,朱高炽就忍不住想笑,一笑肥肉就冒出来,真是无奈啊!
“这次父皇一战消灭鞑靼,瓦剌必定魂飞魄散,数年之内,大明北疆再无边患,漠南之地,悉数纳入大明版图矣!”
杨士奇忙道:“殿下高见,此一战我大明之威,远迈汉唐,疆域辽阔,虽元朝也不能比啊!”
听他这么吹,朱高炽微微脸红,咳嗽道:“论起疆域辽阔,还是比不上元朝的。不过我大明蒸蒸日上,早晚有一天会超越前朝,这一点,我信心十足!”
朱高炽顿了顿,又道:“如今剪除了鞑靼的威胁,朝廷迁都北平,再也没有顾虑了。诸位若是没有什么意见,就尽快部署,免得父皇旨意下来,应对仓促,让父皇生气。”
“殿下。”右都御史陈瑛突然道:“既然陛下大胜,北疆无忧,这迁都之事,是不是能缓缓?”
朱高炽突然把包子似的眼睛瞪大,变成了一个“黄金开口笑”。
“陈大人,莫非你反对迁都不成?”
陈瑛慌忙摆手,“没有,绝对没有!殿下,臣只是觉得事缓则圆,毕竟迁都是大事情,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也不算晚啊!”
朱高炽没好气道:“想要迁都,现在就不晚,不愿意迁都,哪怕十年二十年,也都是不够用。总而言之,我是主张尽快迁都北平,我也好还政父皇。”他笑了笑,“别看我肩膀很宽厚,可江山重担,还真挑不起来。”
朱高炽说完,就主动离去,丝毫不给他们说话的余地。
虽说当监国的日子不长,但是朱高炽也品味出来了,这帮臣子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经常有人在自己耳边念叨,说什么江南文脉悠长,且文官倾心殿下,若是迁都北方,落到一堆武人的堆里,实属不智。
父皇和师父都北上了,你们就想忽悠我,当本太子是傻瓜啊!你们这帮人根本就没安好心。无非是想借着我,反对迁都罢了。
这个倒霉糟心的太子我半点兴趣也没有,至于监国,爱给谁给谁,不就是盖大印吗?就算给个小孩子,也能办好。
懿文太子,还有朱允炆,这俩人都生动地告诉世人,听从文官摆布,会是个什么下场。
我才不上当呢!
不过在迁都交权之前,我也该干点漂亮的事情,有权不使过期作废啊,总不能让人一提起来,就说太子是个憨肥的废物吧!
朱高炽下定了决心,正在这时候,锦衣卫指挥佥事洛枫前来求见。
柳淳北上之后,就是他负责在京的锦衣卫工作。
不出意外,洛枫也是朱高炽的耳目。
“太子殿下,根据下面的密报,我们发现一些人,故意散播消息,试图影响股市和债市。”
朱高炽一愣,瞬间道:“可查清楚了人员?”
“查到了一些,至于后面会牵连到谁,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
朱高炽略微思索,果断道:“你现在就调动锦衣卫,不要惊动任何衙门,将散布流言蜚语的人,全都给我抓起来,一个不留!”
“遵命!”
这位人畜无害的太子殿下,终于露出了他的狰狞,那些想把他当成傀儡的人,绝对要后悔了。
朱高炽的出手,比任何人都快,一声令下,缇骑四出,当天晚上,就抓了一百多人,全都塞进了锦衣卫诏狱。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在京的官吏一下子就闹了起来。
好多人结伴去找茹瑺,还有人到了内阁,去见杨士奇。
他们怒气冲冲,“杨学士,陛下临行之前,让你等辅佐太子监国。如今太子突然下令,捉拿了那么多人,内阁知道吗?刑部清楚吗?”
杨士奇脸色凝重,“太子殿下行事,素来很有分寸,这一次绝不会胡来的,你们还是应该稍安勿躁!”
顿时有人不干了,“杨大学士,身为天子近臣,你可肩负着重任。我等听闻太子抓的都是在京有名的富商,他们奉公守法,从来没有什么过错。如今大肆抓捕商人,岂不是让人心寒?”
“就是!朝廷不是屡次强调,三令五申,士农工商,皆是陛下子民,如何能轻易抓捕,视为草芥?”
“太子行事,没有经过内阁,也不没有经过六部,这就是坏了规矩。锦衣卫胆大猖狂,必须要严惩不贷。”
杨士奇被这帮人逼得没有办法。
虽然他是朱棣安排的辅政人选,可毕竟他还只有五品,跟这些人相比,差了一大截,人家发难,理直气壮。
“杨大人,你要主持公道啊!”
“杨大人,天子重托,你不能不能说话!”
杨士奇被逼无奈,只好点头,他亲自来到东宫,迎面又碰到了茹瑺,两位相视苦笑,他们心知肚明。
这要是朱棣和柳淳在,百官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无非是欺负小孩子罢了。
“茹大人,殿下呢?”
“殿下不在东宫,现在锦衣卫衙门审案。”
杨士奇沉吟道:“茹大人,你觉得这个案子,真的能办得下去吗?”
茹瑺深吸口气,“难啊,目前为止,也就是一些人根据第一个捷报,说朝廷胜而不胜,这个……似乎不能拿来定罪。”
杨士奇无奈摇头,“殿下向来稳重,他这次也太鲁莽了。”
这俩人想了半晌,也没有好主意,只能前去锦衣卫,问个究竟。
只不过这一路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出了文官,竟然还有宗室亲王,比如代王就赶来了。
“王爷,莫非也抓了你的人?”
代王怒道:“手下的一个老管家了,他平时也就倒腾一点土产,怎么也被抓起来了,刑部那边到底怎么回事?”
他故意责怪刑部,其实谁都明白,这是要找朱高炽算账,不好意思说出来罢了。
杨士奇和茹瑺也不好把他们赶走,只能一起赶来。
这伙人就像是滚雪球,越滚越大,等到锦衣卫的时候,已经多达几十人了,而且有文有武,还有一位藩王。
光凭着这个阵容,都能去找朱棣算账了,朱高炽又有多大的体量,能够扛得住?
杨士奇也不免替太子殿下捏着一把汗。
倒是朱高炽,他满不在乎,在金融这块,的确缺少相应的法规,貌似定不了罪,可这帮人胡作非为,也不能没有惩罚,到时候力排众议,狠狠惩罚,让他们知道厉害。
大不了我把监国的位置交出去,事情也就过去了。
父皇还能把我怎么样?
等我有了闲工夫,正好能干点正事,跟这帮人打交道,心累!
朱高炽这么想着,嘴角忍不住露出得意的笑容。
可就在这时候,洛枫急匆匆跑来。
“殿下,臣发现了这个!”
朱高炽随手接过来,并没有当回事,可是当他翻开之后,顿时惊得瞪大眼睛。
“这,这是真的?”
洛枫点头,“千真万确!”
朱高炽一拍桌子,哈哈大笑,“真没有想到,他们还通着外鬼呢!这么看,别说抓他们,就算杀了他们,也不为过啊!”
正在这时,又有人慌里慌张跑进来,“殿下,代王,茹大人、杨大人,还有好些大人都来了。”
朱高炽忍不住冷笑,浑身的肉像是波浪一般起伏。
“来得好!把他们都请进来,我要看看他们能说什么?”
………………………………
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朱高炽淡淡道:“免礼。”
等诸位大人抬头一看,发现朱高炽竟然斜着眼睛,在看着高处。
这是什么鬼?以往朱高炽可都是跟群臣直视,从来不敢如此倨傲。今天这是怎么了?连正眼都不看我们,把你当成你爹了?
别人不说话,代王就先跳出来了。
他可是朱高炽的叔父,当年的九大塞王之一,而且他又最早响应靖难,起兵协助朱棣,凭着这层关系,朱桂比谁的胆子都大。
“太子殿下,听闻你抓了不少商人,有没有这回事?”
朱高炽憨憨一笑,“事情当然是有,叔父莫非问罪?”
“不敢!”
朱桂不咸不淡道:“我以为朝廷做事要讲究规矩,不能胡来,陛下鼓励工商发展,就连柳少师也亲自写书,为商人宣传。太子不会不清楚这些吧?”
又是老爹,又是师父。
朱高炽微微一笑,“叔父有什么话,要教训小侄,只管说就是了。”
朱桂吸了口气,“既然如此,那我就说了。的确有人在交易所那边套利。可这事情不违规啊?我大明律没有关于套利的限制吧?没有啊!”
朱桂声音拔高,“既然没有,就要准许人家。这就好比开了个赌场,人家往里扔钱可以,若是赢了,要把钱拿走,就不许了。这,这什么道理?老百姓也不能这么干啊!殿下,你可真的要顾及皇家的颜面,不能胡来啊!若是败坏了交易所的声誉,哪怕陛下也不会答应的。”
代王朱桂话里话外,都透着浓浓的长辈气息,丝毫没把这个已经成年的太子放在眼里。颐指气使,就像是教训自己的孩子。
朱高炽表面上平和宽厚,可心里的骄傲一点不比别人差!
当初朱高炽还小的时候,一大堆皇孙里面,他能得到朱元璋赏识,就知道他的本事。后来他成为柳淳的弟子,眼界大开,再之后,靖难之役,可是他领导大军,戍守北平啊!
虽然阵前冲杀,朱高炽比不过二弟,但是他的领导才能丝毫不容怀疑。
身为监国太子,朱桂敢跟他如此无礼,凭着这一条,朱高炽也不能轻轻放过!
想到这里,他缓缓从太师椅上站起来,迈着沉重的步伐,像是一座山似的,走到了朱桂的面前。
朱桂情不自禁退了半步,他老脸微红。
竟然被小儿辈吓到了!
“殿下莫非以为我讲错了?”
朱高炽哈哈大笑,“不敢!”他把脸一沉,冷冷道:“据我所知,在捷报传来的前一天,有人就大举吃进债券,等到捷报到来,债券价格上涨,他们趁机抛售,一天之间,赚了不少。而后,他们大肆散播,说什么胜而不胜,诋毁父皇的战绩,又抛售债券,引起恐慌,造成债券价格暴跌。”
朱高炽冷哼道:“叔父,你觉得如此兴风作浪,也是可以容忍的吗?”
朱桂被盯得额头冒汗,显然心虚了。
“殿下,我不知道前面的事情,而且朝廷用八百里加急,难道还有人比朝廷更快?”
“当然!”朱高炽不屑道:“只要提前准备好,利用信鸽,接力传递京城,至少能比八百里加急快近两天的时间。叔父,很不凑巧,在锦衣卫,就有玩鸽子的高手,他们养了诱鸽,你看要不要我拿来几只,给叔父瞧瞧?”
朱桂浑身不自在,这个胖乎乎的朱高炽,简直就是笑面虎,而且还是露出了牙齿的。
“殿下,这个,这个臣不清楚,臣也没没有料到,那些商人竟然如此奸猾诡诈。若是这样看,的确应该严惩不贷!”
朱高炽呵呵笑着,脸上的肉不停颤抖。
“叔父好见识,小侄总算能放心了。不过你说商人奸猾,我以为还不准确。”
“那,还有什么?”
“无耻!”
朱高炽突然抽出几封信,直接甩到了朱桂的怀里,“你自己看!”
朱桂吓得一哆嗦,他颤颤巍巍,把书信拿起来,一封封看着,越看额头的冷汗就越多,到了最后,竟然顺着鬓角滴滴答答流了下来。
“怎么会,怎么会?他们也太大胆了吧?”
朱桂吓得不知所措,竟然下意识要把信给揉成团,旁边的探过一只有力的大手,茹瑺将信夺了过来。
他看过之后,也是目瞪口呆。
“这些人居然泄露军情?”
茹瑺也吓得不轻,“殿下,这,这是真的?”
朱高炽耸了耸肩,无奈道:“我也是得到了消息,才动用锦衣卫的。毕竟涉及到军国大事,父皇的安危,马虎不得啊!”
一句话,把没有经过刑部的事情就给遮掩过去了。
其实他也是事后才发现的,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现在手握证据,朱高炽可以开始他的表演了。
“当初父皇决定迁都北平,就有人反对,很显然,迁都还是会影响一些人的利益。如今父皇率领着大军北伐,又有商人泄露军情,他们想干什么?是要勾结鞑子,还是想暗害父皇?又或者,是二者皆有,这帮人丧心病狂到弑君杀父,里通外国的地步?”
朱高炽声色俱厉,“这世上的罪恶,还能超过这两条吗?只要沾上一点,就连人都不要做了,简直禽兽不如!”
茹瑺和杨士奇也无话可说,至于其他的人,都在颤抖了。
这帮人心里简直骂翻了,都说商人眼里只有钱,现在看起来,那是一点不假,为了赚钱,什么事都敢干,你们简直不要脑袋了。
一个里通外国,一个陷害君父,这俩罪名,无论是谁,也没法替他们遮掩。最可怕的是,万一顺藤摸瓜,把他们也牵连出来,那可就要死伤一大片,血流成河了。
“殿下高见,臣等以为殿下所言极是!”
“殿下霹雳手段,震慑宵小,实在是英明睿智,果敢老练,臣五体投地!”
“殿下睿智而果决,机敏善断。实在是天下臣民之福啊!”
……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到了这时候,除了说好话,还能干什么!
可朱高炽偏偏不吃这一套。
“够了!父皇在前面厮杀征战,几十万将士民夫,生死之争,兴衰之战。竟然有人扯后腿,你们不惭愧吗?我大明江山竟然藏着这么多的硕鼠,尔等身为大臣,难道不知道惭愧吗?”
真是好厉害!
朱高炽晃着浑身肥肉,大声叱责,隐隐约约,竟然有朱棣的八分模样。
直到此刻,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