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妹姐弟互相结亲,在乡下可不少见,这么干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节省了彩礼钱,而且成亲之后,因为亲上加亲,也免得彼此不和。
听起来还不差!
“可问题出在了这个哥哥身上,他天生是个瞎子,一条腿还给摔断了!”
徐妙锦一听,吓了一跳,“这,这不是把二姐往火坑里推吗?”
张嫂子苦笑道:“姑娘说得对,可人家为了儿子的婚姻大事,哪里还在乎女儿!这两口子,还说什么,二姐是秀才相公不要的,名声不好,嫁不出去,能有人要,就是福分。”
“荒唐,哪有这样的父母!”徐妙锦怒道:“明明是他们搅了二姐的婚事,怎么反过来怪二姐?”
徐妙锦越听越听不下去,这样的父母,简直就是奇葩!
“姑娘是贵人,不知道庄户人家的难处……你说,牛大姐怎么也来认字?”
徐妙锦当然不知道,张嫂子又是叹口气……牛大妈上面有公婆,从成婚的那一天开始,婆婆就把她管的死死的,多少年了,牛大妈连铜板都没碰过。
一年到头,穿旧衣服,吃剩下的饭菜,真应了她的姓,就是一头牛!
“熬了二十多年,丈夫先死了,公婆也熬死了,本来要出头了,可她的两个儿子不孝顺,婆婆临死前,把家里的田产,都给了两个孙子,一点没给牛大姐留。她这两年,就靠着给人缝洗衣服过日子。住在原来的厢房里,她的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还撺掇着,要把她赶出家门,空下来的房子,给孩子住!”
徐妙锦真是头一次听到这种事情,她气得嘴唇发青。
“那两个儿子,就这么对待他们的娘吗?就没人主持公道?”
张嫂子摇了摇头,“姑娘,忤逆不孝,是大罪,可也要有人去告才行!”
“怎么?牛大妈不愿意?”
张嫂子轻轻摇头,“这当妈的,怎么忍心把两个儿子逼上绝路,而且这兄弟俩也不是省油的灯,凡事都让媳妇出头,妇道人家闹腾,清官难断家务事,谁给断这个官司?”
张嫂子的话,真是让徐妙锦大开眼界,常听人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徐妙锦一直觉得,幼年丧父,不算最惨也差不离,可听过这两个人的故事,徐妙锦忍不住喃喃自语;她的那点事情,算什么啊?
………………………………
第45章 都是给我打工的
“想要生存下去,我们必须进行产业升级,赚取更多的利润。只有赚了更多的钱,才能养足够的工匠,才能让我们的事业越来越壮大!”
光靠着加工军粮,缝制荷包,利润微薄,说穿了,就是个血汗工厂。累得半死,挣的钱不多,难怪工人会跑。这就跟“某某康”一样,留不住人的。
刘淳当然不愿意这样,可是光凭着现在的财富积累,想搞产业升级,难度也实在是大了点。
“所以我们必须赌一次!来一把狠的!”
刘淳对着柳三信誓旦旦说道。
可三爷呢,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他只想问刘淳一件事:地契呢?房契呢?那些店铺都哪去了?
三爷忙了一整天,想要看看自家的财产,然后好安心入睡,结果只看到一个空空如也的盒子,三爷能不着急吗?
“燕王妃把郭守敬的老宅给了咱们,锦衣卫那边,把北平的三成粮店给了我!现在我就问你小子一句话!都哪去了?”
“别着急,我给用了!”刘淳坦然道。
“什么?”
三爷真的要疯了!
摊上这么个败家儿子,实在是谁也受不了!
当初朱棣把吕家的财产给了他们,刘淳说不能欠燕王的,就把田都当成了工钱,给了工人,三爷认了!
可这一次呢,宅子,店铺,又都没了!
你小子这是做生意,还是败家啊?
照你这么干下去,要不了多久,能把裤子都输掉!三爷强压着怒火,耐着性子劝道:“臭小子,你年轻,一心想做大事,可你也要长点心啊!不能因为燕王对你不错,就把咱们的家底儿都赔进去,不值啊!”
三爷是苦口婆心,朱棣两口子也是,把两个儿子扔过来就算了,又弄了个徐姑娘,看起来对儿子无比重视,引为心腹,但饭还是要分锅吃的。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那也要先确定是知己才行啊!
臭小子以前不是说,要自己创业,不靠别人,现在是怎么了?
“你小子给我说实话,是不是拿钱去填窟窿了?那些军粮,火药,都给了钱没有?”三爷把刘淳揪到了身边,压低声音,恶狠狠道:“别怕,你跟我说实话,好歹我也是锦衣卫,他们要是敢赖账,就把官司捅到陛下那里去!”三爷想了想,貌似朝廷没欠钱,那还会把钱花在哪里?
三爷想到了一种可能,“你是不是把那些房子店铺都给卖了,准备发工钱?我也知道工人不好找,可,可光是多给钱,不是办法啊!”
这是三爷想到最大的可能了。
刘淳连连摆手,爹啊,你把我想得也太老实了吧?
还报答朱棣,做梦去吧!
该是朱棣报答我才对,徐妙锦都不相信佛法了,没准他还能实现夙愿,把小姨子娶进宫呢!
刘淳暗暗腹诽着,“爹,我是把房产和店铺抵押了出去,但是我不准备用来雇工。”
“那,你准备干什么?”三爷不解。
刘淳笑呵呵道:“你跟我去一个地方,到了就知道了!”
刘淳带着三爷离开住处,快步到了一片仓库区,这里本来是临时储存粮食的,好大一片空地……此刻正有一车一车的货物运来。
三爷瞪大眼睛,仔细看着,掀开草帘,全都是一块块黑色的石头!
柳三简直想大哭一场!
这小子准又是发疯了!
弄这么多石头干什么?
要盖房子吗?
刘淳上前,抓起一块石头,又从口袋里取出一块吸铁石,当相互靠近的时候,石头明显动了动,居然能相互吸引!
好神奇啊!
三爷惊道:“这石头有玄机?”
“大有玄机!”
刘淳到了老爹面前,把石头拿给他看。
“这是上好的磁铁矿石!”
“磁铁矿?”
“就是能跟磁石吸引的铁矿石……说得再明白点,这东西能炼出铁来!”
三爷总算是想起来了,咽了口吐沫,迟疑道:“小子,你说过,要建一个年产十万斤的冶铁作坊,这些日子怎么没看你行动啊?”
三爷又瞧了瞧眼前的马车,足有几十辆,貌似也太多了。
“用得着这么多铁矿石吗?”三爷抓着太阳穴,不解道:“你就不能先少买点,赚了钱,再去买铁矿石吗?”
刘淳忍不住笑出声来,三爷恼了,怒喝道:“兔崽子,你嘲笑为父是吧?”
刘淳连忙讨饶,“爹,你那么想倒是不错,只是太慢了。”
“什么意思?”三爷怒喝道。
刘淳笑嘻嘻道:“你想啊,这次北伐,燕王已经拿下了金山,大胜在即,收复辽东,几乎成了定局!”
三爷沉声道:“这事你提到过,可这根铁矿石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刘淳道:“纳哈出手下光是兵丁就有20万,招降了这么多人,要不要给他们安排生计?要不要发放农具?”
刘淳笑道:“暂时我们的作坊用不了这么多铁矿石,但多了那么多人,光是一家一口大铁锅!就能让北平的铁价飙涨一倍以上!”
“我现在多囤铁矿石,接下来我就可以高价出售,先从其他作坊身上结结实实砍一刀!而且呢,我的铁矿石便宜,炼铁成本就低,接下来生产出来的铁器就可以卖得更便宜。”
“质优价廉,短时间之内,我们就能把持北平的钢铁市场!您好好想想,这里面有多少的暴利?”
黑!
真是黑心!
这小兔崽子,为了捞钱,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不过三爷只想说:干得漂亮!
做生意就是如此,谁能把握先机,谁就能赚得钵满盆满。
刘淳抵押了所有产业,又拿出近些日子赚的钱,他还从徐氏那里借了不少钱,凑了三十万贯宝钞!
“眼下整个河北,八成的铁矿石都在我的手里,足足有五百万斤之多!”
“多少?”
三爷只觉得晕乎乎的,又惶恐不安起来。
这小子实在是疯了,把所有家产都押上去了,就买了一大堆的石头!
假如大明进军不顺利,或者纳哈出不愿意投降,再或者,铁价没有上涨……你小子不就倾家荡产了吗?
刘淳耸了耸肩,“做什么事情都有风险的,更何况我对这一次北伐,信心十足,毕竟是老爹舍命弄来的情报,不会错的!”
“少给我灌迷魂汤!”
三爷才不上当了,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好,万一有变故呢?儿子的做法和赌徒何异?三爷蹲在地上生闷气。
“我也是没法子,不这么干,是赚不来第一桶金的!”
刘淳伏身,“爹,咱们还是想想成功以后的事情……比如朝廷招降了纳哈出,要安顿好几十万人,不得不给咱们下大订单!我们就能赚大钱,很快就有财力娶冯姑娘,你们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行了!”
三爷狠狠给了刘淳一拳头,没好气责备道:“你小子就会做梦!说得朝廷几十万大军,燕王,宋国公,都是给你打工似的!”
刘淳愕然,老爹行啊,真是一针见血!都知道他的商业机密了!
就在这时候,一骑冲进了白羊口,马背上的人正是那个被刘淳救治过来的士兵蓝勇!
“柳公子,我军大胜,故元太尉纳哈出投降矣!”
………………………………
第46章 蓝玉再次招揽
纳哈出从元末就霸占辽东,几十年屹立不倒,如今在大明泰山压顶的攻势之下,彻底投降,朱元璋赢得了第五次北伐的大胜,将辽东纳入大明版图!
有一种说法,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事必躬亲,巨细靡遗,结果浪费了很多精力,整个洪武朝,相比起永乐一朝,作为不多。
其实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老朱刚刚拿到天下,休养生息本就是当务之急……朱元璋不但做得很好,而且前后八次北伐,重创残元,拿回了燕云,河套,云贵,辽东等地,自从唐末五代以来,失落了五百年的故土,再度纳入中原版图。
光是这份功绩,就足以光耀古今,更遑论在内政民生上的建树了。
朱元璋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雄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个人里面,有个严重的水货,如果换成了朱元璋,或许才是恰如其分。
雄主在朝,荣耀属于每一个人!
蓝勇兴奋的张牙舞爪,“柳公子,纳哈出二十五万人马,连打都不敢打,直接投降了!”
刘淳眼睛眯起来,表明矜持,内心燃起了七彩的爆竹,快乐的要飞起来……哈哈哈,果然赢了,他的财源也就到了!
上至朱元璋,下至朱棣,冯胜,还有该死的蓝玉,都是在替他打开市场!
这感觉,倍儿爽!
只是蓝勇跑来报信,让刘淳有点意外。
燕王府呢?
朱棣呢?
这家伙不会没把自己当回事吧?
蓝勇很快解开了刘淳的迷惑,“柳公子,你的医术妙手,救了不少弟兄,受重伤的一百多个兄弟,才死了七十多人,你可真厉害!”
刘淳的脸绿了,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死了一半多,还叫厉害!这个姓蓝的是不是也学坏了,变得骂人不带脏字了?
天可怜见,蓝勇是真心赞美,这次有好几个弟兄,肚子都开砍开了,肠子流出了一堆,放在过去,根本没有活下来的希望。
结果军医按照刘淳的小册子,用盐水清洗肠子和伤口,然后拿细线封好,愣是活下来两个!
可比刮骨疗毒厉害多了,这不是神医,什么是神医!
为了证明刘淳的医术,蓝勇还把衣服扯开,露出胸膛上一尺多长的疤痕,他眉开眼笑。
“柳公子,你这个手艺,真是绝了!”
刘淳瞧了一眼惨不忍睹的伤痕,连忙扭头,真他娘的惭愧,他连衣服都缝不好,愣是去缝伤口,结果弄得好像一条巨大而丑陋的蜈蚣,趴在胸前,换成别人,疤痕至少能缩小一半。
刘淳没脸见人,蓝勇骄傲自豪,夸耀道:“柳公子,你太清楚咱们军中的汉子了,谁有多大办事,立了多大功劳,不用说,把衣服一脱,什么都知道了。就冲这道疤痕,现在军中没人不服气!”
“啊!这也行!”
刘淳无语了,要不要再给你缝几个假的伤口,让你出去吓唬人?
不过想想也有道理,疤痕肯定比纹身唬人多了,别说军中,泼皮无赖没准也需要,兴许能成为一条财路呢……刘淳甩了甩头,“蓝千户,恭喜你了。”
蓝勇突然眨了眨眼睛,笑道:“柳公子,我也有喜事要祝贺你?”
“我?”
刘淳突然激动起来,蓝玉这家伙不算好东西,但出手大方,莫非他又要送给自己牛马?
蓝勇笑嘻嘻道:“我一说,公子保证高兴,干爹已经给太子写信,举荐你了!”
什么?
蓝玉给朱标写信?
“举荐我干什么?”
“当然是去东宫了!”蓝勇道:“太子殿下贤德,人尽皆知。公子有这么有才华本事,去了一定会受到重用的,假以时日,必定成为朝廷股肱之臣……到时候,没准还要仰仗柳公子哩!”
“对了,干爹还说,他愿意送一千头耕牛,一千匹驮马给柳公子,作为谢礼!”
……
穿越这么久,刘淳第一次失眠了,他必须好好捋一捋。
其实吧,蓝玉这个人不坏,简单直率,霸道嚣张,跟大多数武夫差不多,就拿最初抓刘淳,要给王堂出气,其实蓝玉也没有真的要把刘淳怎么样,他很讨厌太子身边的那一帮文臣,出头也仅仅是为了太子的面子。
而当他发现刘淳的才能之后,就立刻下本钱拉拢,光是上一次的牛马牲畜,就让刘淳的作坊从人力跃升到了畜力阶段。
若是没有蓝玉给的牲畜,刘淳用女工代替男工的想法根本推不下去,毕竟男女的体力差别太大了,有了牲畜帮忙,才能勉强抹平。
严格讲,蓝玉招揽刘淳,让他去东宫,还真是抬举他,也是为了他好,绝对是一颗善心。
只不过刘淳有苦自知。
他总不能告诉蓝玉,看起来稳如泰山的太子朱标会在五年后死掉,而朱标死后,以蓝玉为代表的武夫就被会除掉。
等再过几年,靖难之役爆发,朱标留给朱允炆的一帮文官,也会被屠戮一空。凡是跟着太子跑的人,不论文武,都没有好下场!
刘淳还想多活几年,他宁愿巴结相对难缠的朱老四,也不愿意追随贤德仁义的朱标!
而且刘淳也想过,朱标之死,他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朱标死,蓝玉必死,他又没本事摆平那些榆木脑壳的文官,整个局就是个死结!
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拒绝蓝玉!
可是以这家伙霸道的性格,拒绝他,估计不会有好果子吃。
刘淳越想越闹心,只能爬起来,在月亮之下散步,当刘淳沿着溪流往下走,正好,在一块石头旁,站立着一个女孩,正痴痴望着头上的星空。
听到了脚步声,猛然回头!
“原来,是柳先生!”
徐妙锦声如蚊呐,刘淳也吃了一惊,下意识道:“徐姑娘,你怎么在这里?夜里凉,赶快回去吧。”
徐妙锦点头,刚走了两步,刘淳又道:“对了,辽东大捷,燕王很快就会获胜归来,徐姑娘,你想不想去北平看看热闹?”
言下之意,刘淳已经打算送神了。
也不知道徐妙锦是没听懂,还是故意装傻,居然停下了脚步,深深叹口气。
“柳先生,前些时候,小女子责备你太过无情,是小女子任性,我向你道歉!”
“这个……”刘淳不好意思笑笑,“姑娘客气了,我也是没有设身处地,替姑娘考虑,鲁莽的地方,请姑娘原谅。”
徐妙锦微微摇头,“柳先生,家父去世,兄长继承了爵位,成了徐府的主人,你说我还算徐府的人吗?”
刘淳皱着眉头道:“怎么不是?你可是中山王的掌上明珠啊!”
徐妙锦呵呵一笑,“父亲在,我是掌上明珠,父亲没了,我不过就是个庶出的小姑子,有些时候,就连体面的下人都不如!”
徐妙锦没有说姑娘,而是说小姑子,莫非是她嫂子不好?牵涉到徐家的事情,刘淳是真的不好多说。
好在徐妙锦也不想多说,她话锋一转,“过去小女子妄想着靠佛法蒙蔽自己。可这些日子我想通了,比我遭遇惨痛的人太多了。为了钱,为了生存,父母可以把女儿推进火坑,公婆把儿媳当成牛马奴婢……像我这样,衣食无忧,只是偶尔有点闲言碎语,已经算是很好了。”
徐妙锦在笑,可刘淳却有种酸酸的感觉,幼年丧父,生长在大户人家,也着实不容易啊!
“柳先生,你刚刚说让我去燕王府看热闹,可燕王府不过多热闹,也是姐姐和姐夫的,南京是哥哥和嫂子的,我有什么呢?”徐妙锦自嘲一笑,“柳先生,我听说永昌侯曾经想收你当干儿子,我姐夫也想让你给王府做事,你为何都没有答应?”
“这个……还是自己挣来的可靠。”
“没错!”徐妙锦欣然笑道:“所以……柳先生,能不能给小女子一份工作,挣工钱的那种!”
………………………………
第47章 上达天听
徐达的掌上明珠,还缺钱吗?
这话说出去,只怕会惹来全体大明百姓的耻笑……但刘淳却不觉得奇怪,就像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家,也会因为例银的事情,闹得怨声四起,徐家有这种情况,并不意外。
只是徐妙锦想要找份工作,这就殊不可解了。
让她干什么?
当秘书?
有事、没事都能用得着的那种?
刘淳下意识抹了抹脖子,还是别胡思乱想了,小心把命搭进去。而且不考虑朱老四,也要考虑这妮子的年纪啊,她还没到十岁,跟小胖墩谁大谁小,都说不清楚,让她干活,不是使用童工吗?
“这个……徐姑娘,我这里没什么赚钱的活儿,一天辛辛苦苦下来,连十个铜子都没有,你看不上眼的。”
“不!”这小丫头还格外固执,她甚至从袖子里取出一个荷包,递给了刘淳。
难道是送我的礼物?
刘淳下意识接过来,瞧了瞧,他立刻认出来,这是给军中准备的驱蚊包的样式。还真别说,针脚细密,做得不比那些妇人差。
“这个工钱很低的,要两个才能挣一文钱,最快的妇人,一天也就挣五文钱!”
刘淳也是个死心眼,人家小姑娘愿意干,你就多给开点不就完了!不!这家伙就这么不解风情,在他看来,相同的工作,就只能有相同的报酬,如果胡乱开工钱,破坏了规矩章法,会毁掉整个作坊的。
徐妙锦略微沉吟,才五文钱啊!
真少!
貌似张嫂子记账,现在每天的工钱都涨到了十五文,张嫂子的本事还是她教的呢!要不要也去记账?
徐妙锦很快否定了,她可不想抢了那个可怜女人的生计……“行,五文就五文,是日结吗?”
这丫头又问了一句让刘淳喷血的话。
你这身衣服,佩戴的首饰,随便一样,都是十两银子以上,区区五文钱,值得那么在乎吗?也不知道这丫头想些什么!
得到肯定答复,徐妙锦露出了笑容,很灿***天上的新月还好看!
明天她就能拿到五文工钱!
是她自己赚的!
完完全全,靠着自己赚来的!
徐妙锦突然好想哭一场……“娘亲,女儿都能挣钱了,虽然不多,但有朝一日,女儿不会让你再为了一点例银,就跟管家争吵,一定!”
原来徐达死了,落差最大的不是他的儿女,而是那些妾室。徐达活着,她们还有些体面,等徐达死了,又没有儿子撑腰,简直比奴仆都不如!
徐妙锦敏感而高傲,别看岁数不大,但点滴在心头。
过去她寄情佛法,躲避纷杂的俗务。
经过和张嫂子的聊天,徐妙锦突然打开了一扇门,她第一次知道,有人会雇佣女工,也第一次知道,女人是能赚钱的!
而赚了钱的女人,就不用依靠别人,就有面子,就有尊严!
哪怕只是五文钱!
是她赚来的,不是靠别人给的,拿的舒心,花的硬气!
真不愧是徐达的女儿,骨子里就硬气!
“柳先生,那……再见了。”
徐妙锦蹦蹦跳跳,返回住处……看着她的背影,刘淳竟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没错,其实他跟徐妙锦的追求是一样的。
都是独立自主!
徐妙锦是想靠自己,用自己的双手赚钱。
而刘淳呢,他是想游离在各方之外,安心经营作坊。
哪怕他跟朱棣拉关系,也只是为了让作坊发展更顺利而已。
只是想法归想法,实际做起来,跟在刀尖上跳舞没什么差别,一个字:难!
刘淳苦思冥想,也没有找出合适的借口,拒绝蓝玉。
好在距离大军得胜凯旋,还有些日子,他还有点时间。
刘淳索性就把精力放在炼铁上面,他在全力以赴,搭建高炉。
第一个高炉,不需要多大,二十立方米足够了,实际上,这已经算是当世最大的高炉了。
炼铁的难度远小于炼钢,除了高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风箱,要吹进去足够的氧气,才能增加炉温……对了,空气还要预热……刘淳努力回想着,好在他之前弄了风车和水车,稍微改动一下,就能用来鼓风。
北平来的工匠也算能干,渐渐地,一个三丈多高的庞然大物,矗立在白羊口的村外,像是个巨人似的,十分显眼。
……
“这是干什么的?”
小胖墩和熊孩子围着高炉转了一圈,好奇道:“是酒壶,还是花瓶?”
真别说,高炉的造型的确跟大肚花瓶有些类似。
“这是炼铁用的。”刘淳笑呵呵道:“你们不是想学郭氏之学吗?冶金就是最重要的一环,掌握了钢铁,就能制造出强大的武器和复杂的工具,也就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
小胖墩似懂非懂,狠狠咬了一口包子,眨巴眨巴眼睛,突然道:“能不能给我们发工钱?”
熊孩子也立刻道:“没错,我也要!”
“给你一巴掌,看你要不要!”刘淳恶狠狠道:“你们是学本事,没管你们要学费就不错了,还想着工钱,做梦吧!”
“那,那你怎么给小姨工钱?”朱高煦不服气道:“小姨能拿到,我们就能拿到!”
熊孩子还来了脾气,一个劲儿嚷嚷着不公平,小胖墩也不像原来那么听话了,全都是惯的!
刘淳提着他们俩的衣领,“走,去看看,你们小姨是怎么挣钱的!她可跟你们不一样!”
刘淳是想着让他们看看徐妙锦做针线活,可哪里知道,等他们赶到,却发现有好几个妇人,正趴在桌上写字,徐妙锦低着头,在她们背后踱步,不时纠正错误。
等确定会写之后,妇人们纷纷从怀里取出一个荷包,交给徐妙锦,然后鞠躬离去!
扭头看到刘淳,妇人们可吓坏了,连忙道:“柳少爷,我们可是趁着休息过来的。”说完,就逃也似离开。
只剩下徐妙锦,脸色微微涨红,好像是洁白的美玉,染上了一丝红霞。
刘淳揶揄道:“徐姑娘,你就是这么赚工钱的?”
徐妙锦心虚低下头,道:“没错,头几天我自己缝,张嫂子她们想要找我学习认字,可我没时间……后来张嫂子就提议,干脆由她们替我缝荷包,让我只负责教她们识字。柳先生若是觉得不妥,我,我专心缝荷包就是了。”
“可别!”
刘淳笑道:“我这里最缺识字的人呢!让徐姑娘做荷包,实在是浪费了资源……这让吧,你就算是白羊口的女先生了!”
“先生!”徐妙锦面带惊喜,大胆问道:“那工钱呢?怎么算?”
“哈哈哈,每个月一两银子,如何?”
“太好了!”徐妙锦兴奋拍手,叫道:“我当先生了,这事要告诉陛下才行!”
“陛下?老朱?”刘淳大吃一惊,忍不住问道:“徐姑娘,你跟陛下有信件往来?”
徐妙锦颔首,“是陛下来信,询问见闻的。”
这丫头够厉害的,居然通着天!
刘淳突然有了主意,一个摆脱蓝玉纠缠的办法!
“那个……徐姑娘,能不能在信里提几句在下的事情?”刘淳一躬到地,“拜托了!”
徐妙锦忍不住想笑,这傻子,不写你写谁啊!
………………………………
第48章 朱元璋的考题
徐妙锦要给老朱写信,自然是写一路的见闻,新奇古怪的事情,试问,哪里能有白羊口有意思?
又是生产军粮,又是雇佣女工,甚至还要弄冶铁作坊。刘淳更是自称郭氏传人,哪一样都能引起老朱的兴趣,甚至比前方打仗还有趣呢!
见徐妙锦一口答应,刘淳松了口气,这封信上去,他就算在朱元璋那里挂了号,说句文词,叫简在帝心!
假如一定要抱一条大腿,刘淳觉得还是抱老朱的比较合适。
当下朱棣还太弱,而太子朱标又不能长久,别看老朱手黑,但只要不作死,小心做实事,就不会有事。
只是要想让朱元璋看重,就需要拿出点打动人心的玩意。
刘淳想了好半天,只想到一个点子。
“那个徐姑娘,有件事,你看能不能写到信里面?”
“说吧!”
“根据我师门的前辈讲,在海外有几种十分高产的作物,不择土地,产量又大,若是陛下有兴趣,可派遣船队,向东航行,跨过一片茫茫大海,就能找到。往返或许要两年的时间,不过真的找到带回来,那可是大明百姓之福。”
朱元璋出身穷苦,又关心百姓,肯定对玉米、土豆、地瓜感兴趣,刘淳信心满满。
可徐妙锦听完,却把笔放了下来,抬起头,冲着刘淳微微一笑……很倾城!
“柳先生,若是听我的,就别写!”
“为什么?”
徐妙锦吐出两个字,立刻就让刘淳冒汗了。
“海禁!”
该死,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朱元璋刚打下天下,张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