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淳只是笑,“魑魅魍魉都跳出来了,这帮妖魔鬼怪的气数也要到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420章 一不小心成了反贼头子
亲眼见证了一场小规模的造反,这点场面,在柳淳眼里,简直小得不能再小了。可王才却不行,说到底,他只是个盐商,还是相对守规矩的那种……他战战兢兢,在客栈里不停转圈,不停唉声叹气。
“这可是造反啊,杀官造反啊!刘兄,咱们赶快跑吧!”
柳淳懒洋洋道:“可以啊,只要能跑,我一定跟着王兄离开。”说完,柳淳就斜躺在床上,脸冲着里面,没多大一会儿,就打起了均匀的小呼噜,他睡着了!
王才可气坏了,你倒是没心没肺,说睡就睡,我可怎么办?要不我自己跑了算了。这个叫刘春的家伙,到底是是谁啊?
能这么淡定,别也是个反贼吧!完了完了,我掉到反贼窝子里了。
他偷偷开门溜了出去,可片刻之后,又狼狈逃回。
跑?
往哪跑?
街上都是乱民,还有溃散的衙役,杀戮,抢掠,都在继续,甚至有人四处放火,砸抢店铺……这个关头出去,跟送死没啥区别。
像柳淳这么安心睡觉,就是最好的办法。
可王才到底不是柳淳,死活也睡不着,一直到了拂晓,好不容易靠着椅子眯一会儿……突然,门被推开了,冲进来好些人,一下子把他们给包围了。
王才吓得从椅子上跳起,对面的人举着火把,能看清楚,为首之人,年纪不算大,有二十出头的样子,浑身上下都是血水,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王才吓瘫了,“别,别杀我!我,我愿意出钱!要多少都行!好汉爷,别杀我!”
他不停哀求,对面的年轻人反倒深深一躬,客客气气道:“先生别怕,我是来询问,先生可是成都府的人?你知道北上的路?”
年轻人彬彬有礼,让王才的心稍微放下了一丢丢儿。
“是,是啊!你有事情要我办?”王才大喜,只要有求于他,至少就不会杀他,那样的话,他的命就保住了。
“这个……的确有事情,我,我想请先生帮着带一封信。”
“一封信?给谁的?”王才傻傻道。
这时候年轻人身后有个汉子嚷嚷起来,“当然是给燕王殿下的,我们现在都跟着燕王干了!”
“给燕王送信啊?”王才脸苦兮兮的,朱棣在西安呢,想要出川去见朱棣,难度太大了。他可不想去冒险。不过为了活命,撒谎也是没办法的。
他装模作样想了一会儿,煞有介事道:“好吧,我有个盐商朋友,就在西安,你们放我离开,我一定找到他,把信送去。”这家伙撒谎也是不脸红的。
那个汉子又道:“你说送去就能送去?我们怎么相信你?”
年轻人也道:“这位先生,给燕王殿下送信,可是天大的事情,你最好押点贵重的东西在我们手里,我们才能放心!”
“押贵重的东西?”
王才傻眼了,他的二百匹蜀锦都没了……还有什么贵重的?他下意识看向了床头的柳淳。这时候柳淳已经翻身坐起,淡淡瞧着。
王才来精神了,连忙跑过来,挤眉弄眼。
“那个刘兄弟,你看我去送信,你留在这里,陪着各位好汉,如何?”
柳淳白了他一眼,你跑,我留下!果然是奸商,就没有好东西!
柳淳没搭理他,而是沉吟道:“燕王朱棣屯扎西安,朝廷集结大军,随时可能爆发大战,把信送去了,燕王也没法南下救援……而且,以你们的情况,朝廷只要出动一些人马,随时能把你们灭掉。或许信还没有出川,你们的脑袋就挂在城墙上了。”
柳淳淡淡说道,那些莽汉子们听不得泄气的话,纷纷举起手里的兵器,大声怒喝。
倒是那个年轻人,他思忖再三,冲着柳淳拱手。
“晚生叫杜思贤,是,是我带着大家伙举事的,先生有什么高见,晚生洗耳恭听。”
柳淳南下,多少做了一些化妆,让他看起来有三十左右的样子,的确比杜思贤稍微大几岁。
“高见谈不上,你现在需要有一个口号。”
“口号?”
“就是那种让人一听,就愿意支持你们的……比如大楚兴,陈胜王!”柳淳轻笑道:“陈胜吴广的故事听过吧?”
杜思贤点头,“听过一些,先生是让我们学陈胜吴广?”
“有这个意思,不过我更多的是希望你们吸取教训。你们必须尽快统一思想,进行整顿,最好在三两天之内,都完成备战……对于所有起义来说,时间都是最宝贵的,谁能跑得赢时间,谁就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如果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燕王的身上,那还不如洗洗脖子,自杀算了。”
柳淳依旧不紧不慢,可杜思贤身后的那些人听不下去了,装什么大瓣蒜啊!我们刚刚杀了个知县,占领了城池。
造反有什么难的,我们能赢第一次,就能赢第二次,能打下荣县,就能拿下成都府。没准离着封妻荫子都不远了。
这些人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过分乐观。
其实自古以来,举事造反的人,如过江之鲫,能够占据一城,坚持一些日子,并且让史官记录下来,已经算是造反之人当中的成功者!
至于继续往下走,成为一方霸主,那可是凤毛麟角,更进一步,夺取天下,成为皇帝,那就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貌似从古至今,只有刘邦和朱元璋,打通关了而已。
大多数的造反者,都是稀里糊涂举兵,稀里糊涂被剿灭,连一点水花都没有留下来。
杜思贤沉吟了片刻,突然,他竟然单膝跪倒。
“先生,我等都是普通百姓,被逼无奈,才奋起一击,现在夺下了县城,我心中惶恐不安,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还请先生教我!”
柳淳有些惊讶,“杜头领,你现在也有不少弟兄,给我磕头又是何必呢?”
杜思贤摇头道:“先生,正因为有不少弟兄跟着我,所以我才不能拿他们的性命开玩笑,先生,一定要助我!”
柳淳微微一笑,“你让我帮你,你怎么知道我能帮你?”
杜思贤咬了咬牙,“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只是听先生谈吐不凡,也,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柳淳瞧了瞧他,也瞧了瞧后面的那些人。
“唉,你们有福气啊!”
柳淳笑着起来,把杜思贤拉起。
“你现在就立刻下令,让所有人集结到常平仓,用你的心腹控制住常平仓,给百姓放粮!”
“放粮?”
“嗯,看不到好处,谁会跟着你干啊!”柳淳笑道:“一边放粮,一边挑选青壮,组成一支人马,守住荣县四门,看住了家。然后派人去四处打探,弄清楚官军的动向。如果出兵了,能打得过,就吃掉,打不过,就跑。”
杜思贤听到了最后,哭笑不得,“先生怎么不能教晚生以弱胜强之法?”
柳淳大笑,“很简单,因为我也不会。”他说完,就返回了床边,又躺了下去,趁着天还没完全亮,能睡个回笼觉,睡觉之前,随口道:“老王,你不是善于计算吗!就去跟着杜头领,一起放粮……记着,在放粮的时候,要告诉百姓,你们是反对厘金,专门杀贪官污吏的。”
王才气呼呼的,凭什么让我去,你丫的就在这里睡懒觉,还有没有道理了?他刚想跟柳淳说道说道,结果杜思贤直接走了过来。
“王先生,请吧!”
王才目瞪口呆,这就上了贼船了,是吧?
没有法子,谁叫他倒霉呢!
半天之后,王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发现柳淳正在吃午饭,四个菜,还有一壶酒!
“你,你真有闲心!”王才鬼哭狼嚎,“我们跟叛贼在一起,我们都成了叛贼,你知道吗?”
柳淳放下了筷子,认真想了三秒钟,“叛贼,貌似我早就是了,无所谓的!”
你没所谓,我有所谓啊!
我的老婆孩子,都在城府呢!
正在王才纠结的时候,突然杜思贤带着人又来了,这一次没有迟疑,他直接跪下了。
“二位先生高才,我等钦佩不已,我们商量好了,请二位先生担当统领,指挥我们大家伙!”
王才傻眼了,他的确帮着放粮的时候,计算明明白白,一点不差,也说了很多,痛骂朝廷无道,士绅残暴……可,可这就能当首领吗?是不是太儿戏了?
杜思贤却不这么看,柳淳有韬略,王才能做事,会说话,都比他强多了。
“二位先生,你们就是我们的大头领,二头领,谁敢不听号令,我立刻砍了他的狗头!”这家伙说着,抽出佩刀,猛地将桌子劈碎!
“杜某说到做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421章 快速发展的义军
大头领?二头领?
王才瞧瞧地上断成两半的桌子,下意识摸了摸脖子后,这个头领的滋味好像不太妙啊!他偷眼看柳淳,挤出一丝笑容,“大头领,你看该怎么办?”
柳淳淡然一笑,“头不头领无所谓,关口是个弟兄们找到活路,大战在即。现在县城里粮食还够吃,问题是兵器缺口太大了。没有武器,光靠着锄头木棒,是打不过官军的。”柳淳抬头对着杜思贤微微一笑,“杜头领,岷王朱楩攻占了富顺,富得流油。我们现在正好挡在了他和官军中间。你拿着我的一封信,去见岷王,请求他送过来一些兵器,如何?”
这是要让自己离开啊,杜思贤稍微迟愣,柳淳就道:“杜头领是做生意的人,走南闯北,见识多,办事本领强,这一次去关乎所有弟兄们的性命,不能有半点差池。如果杜头领觉得不方便,我亲自跟二头领去!”
王才现在什么都不想了,他只想着怎么保住老命,毫无疑问,跟着柳淳是最好的办法。他立刻拍着胸膛,“行,我跟大头领去,你们等着好消息吧!”
他转身跟柳淳挤眉弄眼,恨不得赶快溜了,柳淳却是淡淡笑着,没说什么。杜思贤眼珠转了转,他知道自己才能有限,可又不想丢掉权力,所以才急中生智,辅佐两个外人当头领。
可问题是这俩人走了,他不是白忙活了吗!
“好吧!属下听大头领的,只是我怕岷王未必肯给。”
柳淳满不在乎,淡定道:“多少都会给点的,你放心吧。”
说着,他就提笔,当着大家的面,简单写了几句,装好之后,给了杜思贤。
事到如今,杜思贤只有听令行事,他带着二十个人,连夜去了富顺,拜见岷王朱楩。
他走之后,王才赶快收拾了一个小包裹,偷偷跑到了柳淳的房间,低声道:“刘兄,你可真行啊!那个煞星走了,咱们也该跑了!”
“跑?跑什么跑?”
“当然是跑得越远越好了。”王才凑到柳淳耳边,低声道:“我可听说过了,那个朱楩是个大饭桶,什么用都没有,他斗不过朝廷的。指着他,咱们都要死无葬身之地。姓杜的傻,他这回去,什么也捞不到。回来的时候,肯定气急败坏,找咱们算账!我的刘兄啊,趁着他没回来,咱赶快跑吧!”
柳淳哭笑不得,这位的心思还真花花,“王兄,都到了这个地步,还跑什么!你这辈子不还没造过反吗?试一试,挺好玩的!”
好玩?
你说的是人话吗?
这特么的要拿命来试啊,你愿意试,老子都不愿意试。
“刘兄,既然如此,那我就只有自己告辞了。”
“等等!”柳淳笑着拦住他,“就算你想自己跑,也要有点亲信手下吧!不然兵荒马乱的,你就不怕死无葬身之地?”
王才被吓住了,他脸色苍白,嘴唇颤抖,突然哀嚎了一声,“刘兄啊,你算是害死我了!早知道我在成都待着多好!何必跟着你南下呢?”
他哭天抹泪,肥厚的大脸不停颤抖,包子一般的眼睛跟按了水龙头似的,哗哗流个不停。
“行了,富贵险中求。再说了,也没有那么危险,你现在就出去,挑选一百名精明强干的丁壮,给咱俩充当侍卫,就算出了事,也能逃跑。对吧?”
王才也是脑子抽了,竟然真的听从柳淳的命令,跑到外面,找了一批青壮,等人招募够了,他这才反应过来。
有这帮人盯着,他往哪里跑啊?
古人作茧自缚,他这是请来一帮看管自己祖宗,比起古人还愚蠢哩!
王才的老脸,就跟让苦瓜水泡过一般,从里往外写着委屈……柳淳懒得搭理他,而是把亲卫叫过来,任何起义,都必须有些核心的支持者,要求意志坚定,作风果断,且忠诚可靠。就像老朱的淮西勋贵一般,有了这个强大的核心,才能无往不利。
塑造核心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像淮西勋贵那样,以地缘、姻亲结合,还有磕头拜把子的,最常见的则是耍弄些神秘的手段,搞些神秘事件,比如在鱼肚子里放个纸条,弄几只狐狸,半夜嚎哭,或者在地下埋个独眼石人,又或者靠着符水神明,哄骗愚夫蠢妇……各种方法,不一而足。
柳淳当然不会玩这些老把戏,更何况他也不想欺骗百姓。
柳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跟大家伙谈!开诚布公地谈!
农民最关心的就是土地,围绕着土地,有两大问题,一个是土地如何分配,第二个,是税赋徭役如何承担。
简单说,就是老百姓能得到什么,又需要付出什么。
柳淳给大家的方案也很简单,就是俩个字:公平!
原本朱元璋在世的时候,那时候的变法是清丈田亩,限制豪强,一体纳粮服役……也就是说,还允许一些人多占有土地,但是必须一体纳粮服役。
可是到了这一步,柳淳已经用均田来取代清丈田亩……既然已经打仗了,那就彻底一点,何必还留着尾巴呢!
“弟兄们,很早的时候,我们的前辈陈胜吴广就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了现在,靠着科举入仕,的确没有了庞大的世家门阀。可遍地的地主,士大夫还存在。他们拥有更多的土地,又可以免除部分税赋,经商做生意,也不用纳税……久而久之,他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多,他们就能办族学,请优秀的老师,培养他们的子弟,让他们读书科举,日后当官掌权,改换门庭。”
“等他们的子弟考中之后,这些人会说是祖宗庇护,是他们造福乡里,积累德行,子孙有了福报。还会说是文曲星下凡,他们天生的富贵命,士农工商,他们就是比普通人强,一切都是命!”
“弟兄们,这是最大的欺人之谈,如今朝廷更加过分,准许士绅豪强编练乡勇,还准许他们设税卡,收厘金。假如真的让他们做成了,这帮人又有权,又有钱,他们会干什么?他们会抢走所有的土地,让大家伙都成为他们的佃农。你们一年辛苦,收入大半都给了他们,结果连肚子都填不饱,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
魏琮等人作为弟子,钻研柳淳的秘籍,十天之内,能让代王和肃王的兵马,尽数归心。
师父亲自出手,那效果就更不用说了。
柳淳先给这一百人讲解,渐渐地,听课的人越来越多,最多竟然超过了五千人,许多寻常百姓都来了。
柳淳讲到了第二天,就下令一百名亲卫出击,将五个最臭名昭著的士绅就揪了出来,当中历数罪状,然后下令砍头示众!
当手起刀落,鲜血喷出的一刹那,百姓欢声雷动,一口怨气,吐了出来。
瞬间,前来投靠义军的青壮就达到了数百人之多!
柳淳趁热打铁,公布严格的军纪,不许士兵搅扰百姓……另外针对一些恶名不大的地主,柳淳派人要求他们,将多余的土地拿出来,并且降低地租,切实改善民生。而且柳淳还鼓励地方的佃农组织起来。
士绅不是能组建乡勇吗,他们也组建民兵!
如果地主敢违背承诺,就动用民兵,民兵不行,还有义军撑腰!
这几条措施下去,义军已经不再局限于荣县了,从县城向乡村铺开,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百姓的欢迎。
威远、内江、资县、资阳,甚至包括嘉定州,青神、仁寿,都出现了起义的苗头,义军烽火,已经烧向了成都府。
杜思贤出去了七天,等他从富顺赶回来,已经完全都傻了。
离着荣县还有几十里,就有拿着长矛兵器的民兵,四处巡逻,见了他们,直接给拦住盘问。
“你是什么人?”
什么人?
老子是杜思贤!
是我打下的荣县!
你们这帮龟孙儿,不认识老子了?
还真别说,他们就是不认识,等了好半天,才有熟悉杜思贤的人赶来,确认了身份。
“哎呦,杜头领,你可算回来了!”这个大汉瞧四周没人,才压低声音说:“我跟你讲啊,坏了!现在城里城外,全都听那位大头领的了,当初跟着咱们举事的那点人,不少都跑过去了,咱们的人比人家少得太多了,根本不顶用。”
大汉用更低的声音道:“杜兄弟,你看这样吧,咱们带着大家伙跑吧!”
“跑?跑哪里去?”
“你不是去借兵器了吗?咱们有了兵器,就能占据一块地方,然后自己当老大,好过在人家手下受气啊!”
杜思贤沉吟了片刻,眉头紧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大汉眼睛冒光,就等着他答应了。
“不要胡说了,我们是大统领和二统领的手下,就要老实听话,你刚才的话,当我没听见,以后不要再说了,前面带路吧!”
杜思贤沉着脸往前走,没走多远,王才出现了,那个大汉突然笑嘻嘻跑过来,冲着王才躬身。
“见过二头领,杜头领忠心耿耿,绝没有二心。”
王才满意点头,“是杜头领回来了,辛苦你了。”
杜思贤不停扫着两个人,突然鼻子都气歪了!这个龟儿子,你他娘的也背叛老子了!
大汉把胸膛挺得笔直,丝毫不怕,反正我们都投靠过去了,你来咬我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
拜见大头领!”
杜思贤单膝点地,乖乖跪在了柳淳的面前,说实话一旁的王才都有些发懵,按理说他们是喧宾夺主,鸠占鹊巢,杜思贤肯定会恼怒的。所以他才安排人试探,琢磨着假如杜思贤真的有别的心思,他就把杜思贤给干掉。
不得不说环境真的造就人,这才几天的功夫,在荣县拉起了几千人的队伍,王才也混成了二头领,至少比当盐商威风多了,他渐渐痴迷上了,但愿这个美梦不要停!
柳淳很淡然,“杜兄弟,你辛苦了,快起来吧!朱楩那边怎么说?”
杜思贤忙道:“岷王见到了大头领的信,十分客气,不但答应给兵器,还派了一千人马,说是给大头领调用。”
说实话,杜思贤现在还有点懵!
那可是岷王啊!
多高的地位,怎么会见了大头领的信,就乖乖听话了,这也太奇怪了吧?这位神秘的大头领到底是谁啊?
从富顺回来,杜思贤就一肚子疑问,实际上没有变化发生,他也不敢跟柳淳翻脸。
“哦!有人来了。”柳淳依旧不咸不淡,“那让他来见我吧!”
杜思贤点头,转身出去,去请对方。
而王才却眼睛瞪得老大,他凑到柳淳的身边,怪叫道:“是岷王的人啊!”
“嗯!没错!”
“带着一千人马过来!”
“是少了点,要是有三五千人就好了。”柳淳淡淡道。
“不是!”王才大叫,忍不住抓着柳淳的胳膊,气急败坏道:“快,快出去迎接啊!可千万不能怠慢了,万一惹得人家生气了,咱们就都完了!你知道吗?”
柳淳摆手,“行了,你愿意去自己去,我就在这等着。”柳淳直接把王才赶出去了,这下子可把王才急坏了,这位大头领啊,是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目中无人了!
说穿了,你就是个个反贼,人家可是岷王的部下,当然了,岷王也是反贼,可反贼跟反贼不一样啊!
没有岷王帮忙,官军杀来,他们可就完蛋了。
你不懂人情世故,我懂!
王才跺了跺脚,撅着屁股往外面跑,赶快去迎接王师了。
岷王这边带队的是一位老将,能有五十多岁,看起来很威严,王才点头哈腰,亲自牵马。充分发挥了商人的天赋,好话像不要钱似的。
“老将军能来助战,小人感激不尽,小人一看老将军和善仁慈的面容,就想起家父……小人这心里热乎乎的,要不小人给您老当干儿子算了!”
杜思贤在另一边跟着,恨不得把耳朵堵上!
格老子的!
我是瞎了狗眼,怎么拥立这个不要脸的货当二头领啊!他简直就是义军的耻辱!
王才不在乎,起义的风险太大了,先抱着一条大腿,万一你们都完了,我还能活着,这年头,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老将扫了眼王才,啥都没说,心里却乐开了花。
臭小子啊,这就是你挑选的部下,也太差劲儿了吧!
王才像是个孙子似的,把老将军了柳淳住处的前面,还跟老将军说呢,“我们这位大头领脑筋不大好,他要是有什么冒犯的地方,请干爹看在儿子的面子上,别跟他计较!”
“干爹里面请,干爹小心门槛!”
老将军迈步进去,回手就把门给关上了,王才摸了摸鼻子,讪讪扭头,正好瞧见了杜思贤。
“干什么?没见过认干爹啊?”
“是没见过!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杜思贤恶狠狠道。
“呸,我现在是二头领,最最重要,我是岷王心腹将领……的干儿子,你们都放尊重点!告诉你们,一会儿大头领跟人家谈崩了,没准我就是大头领了呢!”
……
柳淳用清水洗了洗脸上的易容粉,并且把胡须扯掉,露出了原来的模样。
“舅舅,真没想到,你怎么来了?”
没错!
那位老将军就是冯诚!
老头白了柳淳一眼,“你个兔崽子,死了这么长时间了,总算舍得露面。你小子该给舅舅说说,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我可不想跟着你瞎折腾,把老命都弄没了。”
柳淳轻笑,“舅舅,我现在正要跟你老说说呢!首先,现在是三大主战场,其一是北平,其二是西安,其三,就是巴蜀!”
“在北平方面,世子朱高炽统御北平精兵,抗衡长兴侯的三十万大军,另外宁王和辽王态度暧昧不明,这是一个死局……至少短时间看不到破局的希望。”
冯诚点头,“能守住北平就不错了,朱高炽那小子也是你的徒弟吧,还挺有本事的!”
柳淳微笑,其实没他教导,那小胖子也不差的。
“西安方向,燕王差不多有十万人马,但是朝廷向洛阳集结重兵,保守估计,人马也会超过五十万,燕王能保住西安不失就不错了。”
冯诚又点了点头,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臭小子,这么说,真正决定这场大战生死成败的就是我们了!”
柳淳微微点头,“至少从账面上是这样的,我们拥有三十万人马,而徐辉祖只有十五万人!有二比一的兵力优势。”
“呸!”
冯诚直接啐了柳淳一口,“当初是三十万人如滇,其中很多人都安家了,要驻防各地,当然也有人战死,能动用的人马,不超过十万!而这次入川,除了我的部下之外,就只有岷王的人马,还要在各地临时招募的青壮,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人,其中能战的,只是我的火器营罢了!”
冯诚恶狠狠道:“算起来,巴蜀战场,兵力才最悬殊呢!你小子简直是害人不浅!”
老冯又是一顿骂,柳淳也懒得反驳,等老冯说得累了,他只给舅舅倒了杯水。
“你看要不这样,请汤将军过来领兵,如何?”
“汤昭?”冯诚怪眼圆翻,怒吼道:“小兔崽子,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你觉得汤昭比我能打,比我有本事,对吧?”
柳淳两手一摊,“舅舅,公认的事情,您老还是面对现实吧!”
“呸!”
冯诚气坏了,“你小子就是不会说人话。我承认,以前我,我不如汤昭,那也是我没用全力,藏拙,懂吗?”
柳淳干笑,“我就怕舅舅藏拙藏的年头太多了,一把老骨头真的废了。”
“你放屁!”
冯诚这个气啊,有你这样的小辈吗?
“柳淳,我告诉你,从洪武三十年到现在,两年多的功夫了,我没干别的,就是一心练兵。你自己瞧瞧去,我把火器营练成了什么样子!”冯诚拍着胸膛,冷笑道:“就算是沐英活过来,他也不是我的对手!”
冯诚自信满满,努力让起伏不定的胸膛平静下来。
他是冯国用的儿子,这一次要面对的是徐达的长子!
“我要让世人明白,我们冯家,其实才是当世第一的将门!我要打败徐辉祖,彻底打败他!”
冯诚的眼睛冒火,斗志昂扬,憋了好几十年的一股火,在此刻燃烧起来,那叫一个熊熊大火,势不可挡。
连柳淳都有点吓到了,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犯错了,其实让冯诚苟一辈子挺好的,现在老头明显有点亢奋过度了。
“舅舅,打仗最忌讳争强好胜,您老还是悠着点……”
“呸!你毛都没长齐,还敢教训我?你说的那是什么话?不争强好胜,你打什么仗?干脆回家抱孩子去算了!”
真是好有道理啊!柳淳被老头喷的无言以对。
见柳淳被镇住了,冯诚从里往外这么舒坦,这个小兔崽子,一直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怎么样?傻了吧?
“我问你,打算怎么对付徐辉祖?”
“我打算先巩固荣县的防御,能消耗他的兵力最好,然后退到富顺,再退到叙州府,一路消耗,最后打一个反击!彻底打败徐辉祖。”
“放屁!”
老冯直接否定了,许是觉得语气太过了,又缓和道:“你小子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到目前为止,沐春并没有正式起兵,说到底沐家还是不愿意跟着燕王干,你也该明白他们打的什么算盘。如果咱们步步后退,没准沐家就跟朱允炆勾结在一起了。”
柳淳何等精明,他宁可藏身义军之中,也没有直接去见岷王,不就是防着沐春吗!
“舅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