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爷眉头紧皱,快速转动脑筋,渐渐地,他还真略有所悟……纵观这几个月,刘淳的确是借力使力,长袖善舞,才有了眼下的家业。
可这小子滑头,他没有依附任何一方。
也不欠任何人的,相反,那些大人物或多或少,都对他有好感。
就像是郭守敬一样,在险恶的元朝官场,这位能屹立不摇,活了那么大年纪,还被重用,奥妙何在啊?
关键就是郭守敬人畜无害,他是个纯的技术官僚,不管谁当权,都要借助他的才干,营建工程,治理水患,观测天文,除了他,谁也干不了,干不好!
刘淳就在努力发扬祖师爷的传统。
老实做事,不亏不欠,不攀不附,当一个堂堂正正的爷们!
不求人,才能无惧!
其实当初爷俩定的方略,就是如此。
只不过当时柳三只想当个富家翁而已,显然,才几个月的功夫,刘淳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值得点个赞!
想到这里,三爷的脸柔和了许多,“别人倒也无所谓,关口是指挥使蒋瓛,我毕竟还是锦衣卫,不能不听,可我又不好得罪燕王……”三爷很清楚,目前他们爷俩最大的靠山,还是燕王府,还要看朱棣的脸色!
“哈哈哈。”刘淳笑了,“那就不得罪呗!陛下虽然重新恢复了锦衣卫,但权柄比起之前已经下降了太多,没法直接抓人,也没法审讯,诏狱也丢了,就是只没了毛的凤凰!其实是蒋瓛求我们,不是我们求他……所以,只需要敷衍搪塞,应付了事就行了!”
三爷若有所悟,“朱千户死了,北平锦衣卫群龙无首,的确如你所说……那,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呢?”
“这还不简单,别管这些乱七八糟的,做我们自己的事情!开荒种地,办作坊,炼钢铁啊!”
刘淳自信笑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燕王朱棣已经前出金山,冯胜的大军也进入草原,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需要多少东西……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怎么能错过?”
刘淳道:“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赚个一百万两!”
刘淳的眼睛变成了两个圆形方孔的铜钱,拼命嗅着空气中的铜臭味,像是鲨鱼一样,凶狠地扑上去。
就在刘淳变成金钱动物的时候,身在北平的小胖墩极度不开心……父王带着人马出征了,王府一下子冷清下来。
母妃悬着一颗心,谁都能看得出来。
身为燕王府的长子,虽然不能跟着父王出征,他也要做点事情。
“母妃,孩儿想去白羊口!”
“去白羊口?看你的朋友?”徐氏轻声问道。
“是一方面。”朱高炽答道。
“那另一方面呢?”
“我,我想替父王做军粮,替他打造武器,为父王尽孝心!”朱高炽扬起圆圆的胖脸,认真道:“母妃,我背会乘法表了,能学郭氏的本领了,以后我就能帮到父王了!”
徐妙云微微含笑,长长的睫毛,弯曲成漂亮的弧度,半点不像三个孩子的妈。她探手捏了捏儿子的脸蛋,真是个好孩子!
“你既然想去,那就带着你二弟朱高煦一起去,而且……你们去了之后,要真正干活学本事,可不许跑去装王府的少爷,给柳小郎捣乱!”徐妙云认真提醒道。
“明白,母妃真好!”
朱高炽把大脸凑到母亲的手边,任凭揉捏,房间里充满了笑语欢声。
转过天,朱高炽就迫不及待出发了,他脱去丝绸的衣服,换上了粗布短打,穿着麻鞋,还弄了一个斗笠带着,活脱一个农家的憨小子!
朱高炽骑着小毛驴,乐颠颠奔着白羊口而去,朱高煦一身讲究的盘领窄袖丝绸袍子,绣着飞禽走兽,扎着玉带,孩子不大,可酷劲十足。
跟朱高炽,完全是两个风格。
他人小,却弄了一匹大马,比他哥高出了一大截。
俯视着大肉球,朱高煦神采飞扬,那叫一个得意。
他用力抽打战马,向前狂奔,让朱高炽在后面吃灰……这熊孩子得意了一个时辰,可渐渐地小脸就难看了。
穿得太多,天气又热,浑身冒汗,湿透了衣衫。
这还不说,骑在战马上,磨得大腿内侧生疼,再加上出汗,这滋味一点都不好受。
朱高煦的马越来越慢,不一会儿,被朱高炽赶了上来。
小胖墩斜了一眼马背上的二弟,笑道:“父王领兵,千里出击,日夜驱驰,还要跟鞑子交战。似二弟这般娇贵,怕是永远没法随着父王出战了!”
“你!”
朱高煦气得胸膛一起一伏的,这个大肉球,越来越不可爱了!
“小爷才不会输给你!”
他咬着牙,恨不得咬朱高炽一口,这丫的一身肥肉,肯定好吃!
气归气,朱高煦的把柄却是被小胖墩给抓住了,这家伙处处学父王,那就拿父王的标准要求他,不愁他不上钩。
果不其然,朱高煦咬着牙硬撑,这哥俩别别扭扭,向白羊口进发。
总算是赶到了白羊口,呈现在眼前的一切,让朱高煦崩溃了,低矮逼仄的茅草屋,窝头、咸菜、豆腐汤!
这哪是人吃的东西?
该死的大肉球,还有可恶的小和尚!
存心整他!
朱高煦不但不吃,还留下了一句话,“我就算是饿死,也不会吃一口东西!”然后这小子就摔门离去……
………………………………
第35章 二公子,香吗?
刘淳陪着小胖墩吃了饭,咸菜豆腐,他倒是吃得香甜,莫非人胖吃什么都下饭?刘淳都多吃了三个窝头。
朱高炽笑呵呵告诉刘淳,原来朱元璋虽然疼爱孙子,却也担心他们不懂民间疾苦,因此隔三差五,就会安排他们吃点“忆苦饭”。
老朱还挺会教育孩子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道著名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刘淳笑道:“大公子,你是去看看二公子,还是……”
“先不忙。”
小胖墩抹了下嘴巴,好奇道:“我能不能先看看怎么制作军粮?”
“当然没问题。”
刘淳带着朱高炽,来到了作坊区。
这里是一大片的遮阳棚,白羊口的妇人们都坐在里面,整整齐齐的……运来的粮食,先经过挑拣,石头,杂物,全都要扔掉,然后拿去清洗,再晒干。
接下来就是拿到锅上去炒。
这是重活,必须男人来干。
一个个汉子,赤着上身,露出强劲的肌肉,他们挥动手里的铲子,粮食和豆子不同翻动,像是波浪似的,煞是好看!
红彤彤的炉火,照应着大家的脸膛,滚烫的汗水顺着肌肉的纹理向下滚落。
炒一锅要用一个时辰,就算最强壮的汉子,也只能连着炒两锅。
朱高炽拿起了一把特大号的铲子,想去试一试,结果连翻都翻不动,只能把铲子还给工人,小胖墩总算对工人的辛苦有所体会。
“上午两锅,下午两锅,他们能拿到多少钱?”
“一锅三文。”刘淳很坦白道。
“那,那一天四锅,才能赚十二文啊!还不够买一只鸡哩!”朱高炽记得,父王好像给了刘淳不少钱,他对工人就不能大方一点?
这时候有一个蹲在灶台边的老工人突然笑了。
“谁家还能天天吃鸡哩?”
又一个翻炒的工人也道:“能吃上鸡蛋,就是过节哩!小公子肯定是贵人,一看就没过过苦日子!”
小胖墩下意识点头,他的确不知道民间的苦日子怎么样,在他看来,窝头、咸菜,萝卜、豆腐,就已经很苦了。
至少是他在皇宫能体会到的极限……朱元璋再想锻炼孩子,也不会真的让他们像自己小时候,当放牛娃,小和尚,沿街乞讨!
那个老工人,笑呵呵道:“柳小郎虽然工钱给的不多,当只要干满三个月,就能领一亩的土地,试问谁还有这么大的气魄?”
“谁说不是!就算不给钱,让我们干活也愿意!”那个年轻的工人附和道。
刘淳哼了一声,“那好啊,从明天起,工钱都停了吧!”
“别!”
老工人连忙一跃而起,抓起铲子,跳上了灶台,大力翻炒。
“柳公子,我们可都卖力干活,工钱,千万不能少啊!俺明年还要嫁女儿哩!”
那个年轻的工人立刻道:“岳父,我不要嫁妆啊!”
“呸!”
老工人狠狠啐了一口,骂道:“就为了女儿不嫁给你这样的,老汉也要出大力气!”说着他还叉着腰,对所有人道:“你们都听到没有,不好好干活,女儿就要给他当媳妇哩!”
棚子里一片起哄之声,大家伙立刻加倍卖力。
那个年轻工人咬了咬牙,疯狂加快挥动铲子,“老李头,你这个岳父我认定了!看是你先挣够嫁妆,还是我先挣够彩礼!”
……
原来这帮出苦力的人,也这么有趣,小胖墩陪着笑了好一会儿,才从炒锅组穿过,到了一大片的石磨前面。
这里最有趣,刘淳不是从蓝玉那里弄到了不少牲畜吗!总算是帮了大忙,把牛马骡子,还有驴的眼睛蒙上,围着磨不停转动,散发着焦香的粉末就扑簌簌落到笸箩里。
负责收集的人把粉集中起来,然后按照比例,兑成军粮就可以了。
朱高炽抓了一把还带着余温的军粮,塞进了嘴里!
很干,很咸!
比起他在王府吃的,差了很多。
没法子,要是按照王府的作法,大明国库都能吃空了。
小胖墩低着头,默默道:“父王就吃这个呗?”
刘淳点头,“燕王殿下和将士同甘共苦,自然不例外。”
小胖墩仰起头,眼中含泪,“我,我也想天天吃这个,一直到父王回来,好不好?”
这小胖墩总是有暖人心的举动,弄得刘淳都不忍心拒绝。
“大公子,你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还是要正常吃的,至于军粮,每天吃半碗,如何?”
小胖墩认真想了想,“还是一碗吧!每天多吃一会儿,父王就能在身边久一点……你说父王会不会凑巧,跟我一起吃啊?”
“自然是会的。”
刘淳答应着小胖墩的话,暗地里却是老脸发烧。这个小胖墩的孝心,真是让许多成年人都汗颜,看起来以后要对柳三好点才成!
他们从作坊区转回来,小胖墩突然一拍脑门,急忙道:“有,有烧鸡吗?”
“大公子饿了?”
朱高炽低头看了看肚皮,似乎瘪了一点,不过不是重点……“我要给二弟拿去!”
刘淳笑呵呵的,像是变戏法一样,捧出一个食盒,谁还能真的饿燕王的二公子!
朱高炽喜滋滋接在手里,跟着刘淳一起去朱高煦的房间。
来到了门外,他们听到了嘤嘤的哭声!
没错!
就是哭声!
熊孩子朱高煦哭了!
要说这小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硬气,以前就是王府的活土匪,哪怕让老爹抓到打手板,把小手打成发糕,也不哭泣,最多含着眼泪,打死也不落下来。朱棣偏爱他,就是喜欢他的硬气,像自己!
可今天,熊孩子撑不住了,趴在榆木床板上,哭得稀里哗啦,一边哭,还一边骂,骂大肉球,骂小和尚,骂得嗓子都沙哑了。
他抬起头,房间黑洞洞的,墙壁上什么都没有。
摸摸肚子,空空的。
这就是饥寒交迫啊!
从出生的那天开始,朱高煦还是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感觉!
太不好受了!
“我要回府,回府啊!”
朱高煦的声音传出来,刘淳连忙推开了门,跟着朱高炽一起走了进来。刘淳先把蜡烛点燃,屋子里有了光亮。
朱高煦孤零零趴在床上,小屁股高高撅起,姿势奇葩,竟有几分可怜。
朱高炽看到二弟的惨相,心软了,他上去,伸出胖乎乎的手,抱住了朱高煦,想让他坐起来,哪知道朱高煦龇牙咧嘴,拼命推开他的手。
“不用你管!”
朱高炽到底只大了两岁而已,还摆不平这个熊孩子,只能求助似看向刘淳。
刘淳到了近前,他发现朱高煦的两腿不停颤抖,鬓角还有冷汗。刘淳急忙探手,夹住朱高煦的腋窝,把他提了起来。
熊孩子情不自禁,哎呦了一声!
“哪里疼?”
刘淳问他。
朱高煦的眼睛往下面转,刘淳似有所悟,他把朱高煦放好,然后轻轻退去他的裤子,结果一碰上,熊孩子就疼哭了。
原来是赶路的时候逞强,把腿内侧磨坏了。
刘淳赶快弄了一盆热水,用手巾沾着,一点点润湿,才把皮肉和裤子分开。就在大腿的内侧,有两片比巴掌还大的红色,肉片磨破了,看起来触目惊心。
朱高炽吓坏了,“二,二弟没事吧?”小胖墩脸吓白了。
刘淳瞧了瞧,“没那么严重,我去弄点药,抹上两三天就能好了。”
他刚要去拿药,袖子被一只手抓住了,回头看去,朱高煦可怜巴巴,指了指肚子,“饿!”
倒是个孩子,认怂真快!
刘淳连忙给朱高炽使眼色,小胖墩把食盒放在了二弟面前,献宝似的拿出饭菜。
“快吃吧!”
朱高煦瞪大眼睛,也不管什么东西,拼命往嘴里塞,像是个仓鼠似的。
刘淳见他吃的香甜,突然想起某位铁骨铮铮的货了。
“二公子,香吗?”
………………………………
第36章 不务正业的熊孩子
香吗?
当然香了,朱高煦觉得这是自己吃过最好吃的饭菜了,可这小子一副驴脾气,怎么能轻易承认!
“不香,一点都不香!”他鼓着腮帮,大口吞咽着。
“哦!”刘淳笑呵呵道:“既然这样,我就先拿下去,重新给二公子做,等到天亮,估计就行了!”
说着,刘淳真的要下手,拿走饭菜。
朱高煦傻了,还要饿一个晚上啊?
那怎么行!
情急之下,竟然以讨好的语气道:“母妃说了,不能浪费粮食,粒粒皆辛苦,大哥有这句诗吧?”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为了口饭,咱二公子居然都叫大哥了,小胖墩还有点不习惯呢!
“是,是有这句……二弟,你慢慢吃,别噎着。”
“嗯,大哥真是个好人!”
言下之意,刘淳就未必了。
熊孩子足足吃了三大碗,这才打了个响亮的饱嗝。肚子是填饱了,腿上的伤也就疼痛,朱高煦皱着眉头,恶狠狠道:“你们欺负我!一顿饭收买不了我,我要告诉母妃!”
小胖墩深深吸口气,“二弟,这就是母妃让我干的。”
“什么?”朱高煦可不相信,母妃那么疼他,怎么会欺负他,都是大肉球撒谎,骗人!情急之下,这小子又举起手,想要打人,可掂量一下实力对比,他还是老实。
心里却想,等着吧,回北平,就让你们好看!
“二弟,是这样的……”朱高炽耐心道:“刚刚小姨来信了。”
“小姨?”朱高煦一脸的懵逼,他真的半点阴险都没有。
“小姨就是母妃的三妹,她说皇祖父要召皇孙进京。”
“干什么?”朱高煦傻愣愣问道。
“上学。”朱高炽老老实实道:“皇祖父要晋王、秦王、燕王三府皇孙,还有东宫的皇孙,一起念书!”
朱元璋还真是有老黄牛的精神,为了儿子操心还不够,现在又为孙子着急了。
老朱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道理,小孩子更是要从小教育,马虎不得……当然了,或许他也想享受儿孙环绕的天伦之乐,就借口上学,把几府的皇孙都弄到京城。
小胖墩跟着朱元璋的时间很长,深知祖父的严厉,像老二这样顽劣不讲理的,进了京,那可是要惹祸的。
王妃徐氏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让熊孩子跟着大哥,来到白羊口历练。
若是没有这件事情,堂堂燕王之子,谁敢给他气受啊!
“二弟,咱们皇祖父和父王不一样,他对孙儿也好,可他不会纵容咱们,每天都要早起读书,对先生要恭敬,对兄弟要和善,要知道民间疾苦……对了,皇祖父在宫里还有一片田地,种菜,种米,还要跟着他干活哩!”
“啊!”
朱高煦彻底傻眼了,从心里往外害怕,光是皇祖父三个字,就让他两腿哆嗦!
他生长在北平,一直觉得身为亲王之子,每天骑马射箭,打猎玩乐,架鹰遛狗,那才是生活呢!
让他进京,读书,种地,我的老天爷啊,这不是跟掉进地狱一样吗?
“不去,就是不去!”
情急之下,朱高煦哇的一声,真的哭了,“跟母妃说,不要让我去京城,我讨厌皇祖父,讨厌!”
朱高炽吓得脸上的肉乱跳,就冲这句话,就值二十个手板!
“二弟别哭了,圣意难违,咱们父王都不能抗旨的。”
“不!你去,你去,你和三弟去,我不去!”
“三弟?”朱高炽哭笑不得,三弟还穿开裆裤呢,怎么也轮不到他!
小胖墩不停劝说,可朱高煦执意不停,越哭越厉害了。
刘淳看着心里好笑,这不就是不愿意上学的小孩子吗!可不管小孩子怎么闹,最后的结果都是确定的。
“二公子,你不想去,我有一个办法。”
哭声戛然而止,朱高煦傻愣愣看着刘淳,充满了渴望,有主意快说啊!
“圣人让皇孙进京读书,若是二公子能提前把书读好,把本事学会,自然就没必要进京了。”
好有道理啊!
可他不爱读书,也没什么本事,这话不是废话一样吗?
“二公子,你看啊,圣人让你们读书种田,这些事情在白羊口都能做,我不但教你种田,还教你养马,纺织,炼铁,煮盐,制糖……这些我都会,等你学到手,就不用去京城了,对吧?”
能对吗?
纯粹是骗小孩子!
可朱高煦就是个小孩子啊,他想了好一会儿,反正都要学,在白羊口学,总比去京里学要好,毕竟白羊口离着王府近多了。
“你愿意教我吗?”
刘淳点头。
“我想学什么都行?”熊孩子得寸进尺。
“没错。”
“那,那我想学抓蝈蝈!”
刘淳眼珠一转,点头道:“好啊,我们就去抓蝈蝈!”
……
“大姐,大姐,炽儿呢,小胖子呢?”
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风风火火,冲进了王府,大吵大嚷,四处寻找。
看着三妹的样子,徐氏无奈摇头。
她这个三妹啊,出生的时候,老爹已经位极人臣,徐达是很会教育孩子的,那么多的开国功臣,唯独徐家,一门二公,世袭罔替,整个大明朝,都是独一份!
可凡事都有例外。
比如眼前的小妮子,徐达老来得女,舍不得管教不说,反而把她捧在手心里,半点不让她受委屈。
几年前徐达死了,大哥大嫂,大姐,二姐,徐家上上下下,都把她当成了祖宗疼爱。
何止是王府,就连皇宫都经常出入。
小妮子人小,但聪明,会讨人喜欢……朱元璋那么繁忙,隔三差五,还抽空跟她下棋,据说这一老一小,玩得可高兴了,老朱是把她当成了亲闺女。
如今呢,这位小祖宗就到了北平。
她四处寻找朱高炽,徐氏摇头道:“那孩子和他二弟在白羊口呢!”
“白羊口?”
徐妙锦凑到了大姐的身边,扒着她的肩头,凑到耳边,“大姐,你跟我说的,冯姐姐的事情,是真的吗?”
徐妙云点头,“大姐怎么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那,那个姓柳的怎么样?”
“他吗?忠勇可靠,为人仗义,也是一条汉子。”
小妮子翻了翻眼皮,“就这?听着也寻常啊!”
徐妙云笑道:“的确,他是寻常了一些,可他捡了个干儿子,据说是郭氏传人,十分了得!”
“郭氏?什么郭氏?”
“就是前朝大儒郭守敬!”
“胡说!”
徐妙锦把脑袋摇晃的和拨浪鼓似的,“姐姐,你肯定受骗了。”
“何以见得?”
“我见过钦天监的官,还跟他们学过辨认星斗呢!”
徐妙云摸了摸妹妹的头,“原来三妹这么好学啊!”
小妮子把脑袋摇晃着,老气横秋道:“没法子,谁让陛下喜欢听吉利话呢!”徐妙锦抬起头,很认真告诉大姐,“这几年我就见到了好几个自称郭守敬门人的家伙,结果攀谈下来,漏了马脚,都被陛下给砍了脑袋!”
“哦?”徐氏大惊,“当真有此事?”
“我还能撒谎吗!”徐妙锦捂着嗓子,故意憋粗声音,学着朱元璋的语气道:“朕听闻历代妖人不断,妄言天命,蛊惑君王,若再有此辈狂人,立斩不饶!”
徐妙云眉头深锁,没想到京里居然还有人以郭守敬的传人自居?
那小子到底是真是假呢!
“两位公子在白羊口干什么呢?”徐氏叫来一个侍卫,大声询问。
“启禀王妃,大公子和二公子,在……在……”
“讲!”
“在捉蝈蝈!是柳小郎带着他们一起捉的。”
此刻的徐妙锦得意洋洋,瞧瞧吧,准又是个大骗子!
………………………………
第37章 徐妙锦的佛缘
“姐姐,我没说错吧,快让炽儿回来吧!人心险恶,可别把孩子教坏了!”徐妙锦一副看穿一切的模样,和她的年纪实在是不相符。
徐氏则眉头紧皱,且不管是不是郭氏传人,至少柳小郎的本事是真的。
丈夫就说过,用人唯才,细枝末节的东西,反而不要太在意,若是每个人都要刨根问底,世上就没多少能用的人了。
“我去白羊口看看!”
徐氏决定亲自动身,眼见为实,而徐妙锦也站了起来。
“姐姐,那你带着我一起去吧!”
“你?还是歇着吧!”
“我不累!”徐妙锦笑道:“我这次来北平,一是散散心,二是替冯姐姐瞧瞧……这是她最后的一点尘缘,只要斩断了,她就大彻大悟,真正超脱了。”
侍卫给姐妹俩准备了马车,她们从北平出来,徐氏很想和妹妹多聊点京城的事情,哪知道这丫头居然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串砗磲的珠子,闭着眼睛,念起了经文。
徐氏暗暗心惊!
她还是在老父徐达去世的那一年,见了一次三妹。
那时候小丫头才五六岁,失去了父亲,整个人像是傻子似的,徐氏抱着妹妹,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她甚至想把妹妹带到北平,后来让大哥拦下了。
又过了些日子,听大哥说,妹妹重新活泼起来,还经常去寺庙,替老父诵经祈福,一下子就懂事了。
徐氏还挺高兴的,她经常抽空给妹妹写信,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可这一次,徐氏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儿……说话怪怪的,还念起经了?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徐妙锦才缓缓睁开眼睛,见大姐一脸疑问,顿时笑了起来,灿烂若花,花中带露。
“大姐,咱爹走了好几年了,我没事就替他念经祈福,让老爹早登极乐……大姐,你知道吗,只要诚心念经,就能在梦里见到父亲,他还是老样子,慈祥和气,喜欢摸我的头。他跟我说,自己一生杀孽太重,做不了菩萨,只能勉强当个罗汉。还说让我好好修行,以后去照顾他呢!”
徐妙锦仰着小脸,微微叹息,“冯姐姐是有福气的人,她能割舍一切,遁入空门,这一世,一准能修个菩萨出来。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去照顾爹爹。”
马车里,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徐氏的脸拉得很长,一股怒火,在心头滋长!
“大哥啊大哥,你就是这么照顾妹妹的?”
徐妙云此刻最埋怨的人就是大哥徐辉祖!
她比小妮子大了快二十岁,见多识广,加上那个道衍和尚,经常往燕王府跑,徐妙云哪里看不出来,妹妹这是被蛊惑了心肝!
堂堂中山王的千金,怎么会张口闭口,都是佛门的那一套说辞?
还不是因为老爹去了,跟在大哥大嫂身边,隔着一层关系,终究不如亲爹娘上心。小妮子聪慧孝顺,可她毕竟还是个孩子,老父一走,无依无靠,总是出入佛寺也就在情理之中,而寺庙中人,有趁机灌输度化!
徐妙锦连自己都不清楚,她已经不知不觉间,被人往脑袋里塞了许多东西!
听道衍说过,佛门能广揽门徒,聚财无数,自有独到之术,若只是反对,斥责,反而激起逆反之心,只会沉溺更深。
徐氏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把小妮子留在身边,好好教她,让她弄清楚,真正的人,该怎么活着……而不是沉溺在虚无缥缈的佛法之中。
当然了,前提是弄清楚三妹究竟沉溺到了什么程度!
“妹妹,你说冯姐姐修行有成,是什么意思?我不是给你写了封信,提到二十年前,宋国公曾经想把冯姐姐许配给一个武夫,她又是怎么看这件事?”
小妮子立刻道:“冯姐姐已经看透了五浊恶世,明悟真心,就连京城的高僧,都赞颂她修炼有成,慧根深重。只不过冯家不准她出家,现在又提起了亲事,我以为这是最后一劫,只要渡过了,冯姐姐就再也没有牵挂了,真正得大自在,大解脱!人生在红尘,就是最大的不幸……姐姐,你想不想学佛法,让冯姐姐给你讲讲如何?”
徐氏哑然一笑,“三妹,还听别人讲什么,我看你就口若悬河,来,让姐姐听听,你有多深的修为!”
一路上,徐氏侧耳倾听,表面上频频点头,可心里头是波澜起伏,越发觉得妹妹陷得太深了。
还记得道衍讲过,大凡度化弟子,都是先灌输什么苦海无边啊,五浊恶世啊,人心险恶,生老病死,性命无常……等你害怕了,想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人家就把一堆佛法送到了你眼前,告诉你,相信吧,以后就能得好了!
道衍还说过,古往今来,江湖骗子,也都是这一套,不把你吓得够呛,怎么买他的大力丸啊!
徐妙锦年幼丧父,心灵敏感,故此被趁虚而入。
她对姐姐固然亲密,也喜欢和她差不多的大侄子朱高炽……可提到了外人,比如刘淳,她就不惮以恶意揣测了,这是她都没有觉察到的。
本来徐氏是担心儿子,现在倒好,妹妹身上的苗头,让她大呼不妙,却也不知道如何才好,一颗心,乱成了麻!
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