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熙凤便佯装惶恐道,“哎呀,菩萨菩萨,原是我失言了,您可万万别降我的罪啊。”说着还对贾老太太似模似样的做了个揖。

    贾老太太惯常对这无赖的孙媳妇是没法子的,虽知道他是个厉害人,但是心里也确确实实是十二分的喜欢。这凤丫头虽是二太太王夫人的亲侄女,也常听从二太太的命令做事,但明里暗里却和贾老太太是一条心。这也是为何王熙凤作为媳妇十分不讨他婆婆邢夫人的欢心,却能在贾府呼风唤雨的缘由之一了。

    晋贤自他开蒙,便不再在内宅厮混,幼时所见妇人者无不是似他母姐一般的温文娴静,哪里见过这样泼辣善言的。想到方才见过的琏二表兄,虽在长辈面前有些拘泥,可能看出是一个能言善辩的。原听小厮说过一句俗语却是那“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可见这还是有些道理的了。

    至午时,贾老太太自是要留饭的,道,“这么多年没见了,也不晓得你口味变了没有。”王夫人也道,“家里正有新到的海货,是我妹妹家下孝敬的,分了一些给我们家,姑太太若不嫌弃,正可尝个鲜。”

    贾老太太因问道,“姨太太今儿怎地没来?我方才还想起来呢,宝丫头怎地也不在?”

    王夫人便道,“宝丫头身子有些不舒坦,他娘担心女儿身体。”又笑着对林夫人道,“往日我妹妹常来家里和老太太说话的,宝丫头是我外甥女儿,也和家里的姐妹玩的极好。只可惜她今儿身子不爽快,不然倒可见见新来的弟弟妹妹。不是我自夸,我这外甥女儿性情极好,难得的随分从时,端庄大方,比我们家的这些女孩儿都还要好些。”

    一时堂里一静,黛玉打眼看去,外祖母已面露不喜之色,贾家三姐妹,迎春倒也罢了,把头一低,只做没听见,探春仔细去看旁边宝玉衣衫上的绣纹,惜春把眼睛朝外看,好像门口的帘子上绘着什么花样一般。

    这确也难怪,二太太向来是天真烂漫,胸无城府之人,不管在晚辈还是长辈面前,都有些沉不住气。正如她第一次见面便要提醒自己远着宝玉一般,把自己喜欢的宝钗捧得高高的,甚至不给自己的女儿侄女面子,听来虽然觉得不可思议,然而却确确实实是二太太能做出来的事情。

    林夫人便作回忆状道,“二嫂子的妹妹,哦,我想起来了,是那位薛太太吧。我记得皇商薛家可是十分的富贵呢,只是薛家不是在金陵吗?我竟不知何时进的京城?。”这却是假话了,当年薛家方进京,住进贾府,贾老太太给女儿的书信中便有提及,只是贾老太太如何会拆自家女儿的台,便也含笑不语。

    王夫人脸上未免有些不好看,笑道,“原是我那妹夫没了之后,她们孤儿寡母虽是嫡支,掌着大笔生意,只是独在金陵过活未免也有些艰难,加上宝丫头待选,他们便索性迁至京城了。”

    林夫人不置可否,只笑道,“原是这样。”

    林夫人虽未多言,然而意思却十分明显,你外甥女再好,也不过是个商户家的女儿罢了,哪怕是富贵的皇商家,也到底是商户。这府里的姑娘,不论嫡庶,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公府姑娘,勋贵之后。

    见着林夫人一打岔,贾老太太脸上露了笑,贾老太太心腹,名为鸳鸯的丫鬟便上来回道,“今儿人多,常用的那张桌子怕坐不下,分开坐又怕不亲近,不如去库里把那张黑檀大木桌取来用。”

    贾老太太便笑道,“亏你想着,只是多少年没用的老东西了,可得好生擦干净了才能送来。”

    鸳鸯便笑道,“瞧老太太说的,奴才们还敢端了不干净的东西上来?别说老太太了,我见着都是不依的。”

    说着不过一会功夫,便有丫鬟来回话,笑道,“已摆了饭,请诸位主子们移步。”

    贾老夫人便拉了黛玉晋贤两个在旁边,后面跟着女媳,孙儿,孙女,重孙儿等出了花厅,往后院里去。待过了一道穿堂,便是贾老夫人平素歇息之处,平素和孙儿孙女用饭也在此处。

    此时房里已安设了桌椅,一时丫鬟们抬了饭食上来,邢夫人捧饭,王夫人进羹,李纨,王熙凤安著。丫鬟婆子侍立一旁,捧着拂尘,巾帕等物。屋里虽然人多,却一声不发。

    贾老夫人道“你嫂子,侄媳妇都不在这里吃饭。”说着便让林夫人坐了自己左手旁,又叫邢夫人,王夫人两个在一边坐了。让黛玉跟着自己母亲坐,其后便是迎春,探春,惜春。另一边晋贤坐在贾老夫人右边,然后是宝玉,贾环,贾兰叔侄三人。王熙凤和李纨侍立其旁布让。

    旁人倒还罢了,然而贾环和贾兰一个跟着赵姨娘过日子,一个跟着自己母亲李纨生活,打出生起,就和贾老夫人不大亲近,除了家宴外,在贾老太太这里用饭确是头一次。贾兰因有他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教导,倒也礼仪周全。然而贾环随他姨娘过活,在这府中向来是祖母不喜,嫡母不管的,偏他姨娘又是个三不着两的性子,在这府里,竟被养成了个“野小子”。虽也是公府少爷,在外头倒也看得过去。然而和这些姐妹兄弟一比,便有些上不得台盘了。

    林夫人冷眼看着,和贾老夫人独宠宝玉不同,她虽也晓得嫡庶有别,但贾环也是自己亲侄儿。瞧着他这样,林夫人心里难免便有些不乐意了,更因她素来和王夫人不睦,自然不会想着旁的,便一心只当是王夫人这做嫡母的不慈了。这正经的骨肉血亲,纵然庶出比嫡出应差一等,但环哥儿好歹也是公府的正经哥儿,论起来何尝又不是二太太的儿子,做得这样明显,被人说出去,岂不是也损了荣府的脸面。

    当日晓得府里把环儿给一个姨娘带着便觉得不合适,姨娘是奴才,哥儿是主子,哪里有把主子交给姨娘照看的道理。然而到底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对娘家的事情无从置喙。又见宝玉等对此视而不见,想着宝玉比黛玉还要大几岁,却仍旧滞留内帷厮混,对幼弟也并无管教之意,心里便把之前对宝玉的喜欢也不由少了几分。这却是因素日母亲来信,一意想凑成两个玉儿的亲事。她虽并无亲上加亲之意,但看这侄儿也难免比旁人更苛刻了几分的缘故了。

    而黛玉和晋贤,虽说林府规矩和贾府不同,林夫人平日自是照着林府本身的习惯来,然而“入乡随俗”,回了自己娘家,却也把贾家平时的习惯皆告知了儿女,因此他们两个虽不大习惯贾家用餐的规矩,做起来却也和贾家少爷姑娘们没甚不同,这就是有个照顾自己的亲娘的好处了。

    一时饭毕,丫鬟们捧了香茶来,待众人漱了口,少顷,方才用了饮的茶。贾老夫人便对儿媳孙媳道,“你们且也回去用饭吧,环儿,兰儿也回去,好生歇息着。”又对林夫人等笑道,“我们娘几个就在这里说说话,权作消食了。”

    邢夫人王夫人便领着李纨,王熙凤并贾环贾兰告了退。

    贾老夫人和林夫人母女两个坐在榻上说私房话,黛玉和贾家三姐妹说些路途见闻,宝玉惯来是爱往女儿家身边凑的,然而旁边唯有一个晋贤是男孩且又是客,纵然他心思早就飞到姐妹堆里了,也不得不按捺下心思和这林表弟说话。

    然而到底话不投机半句多,贾宝玉虽和林晋贤是嫡亲的姑表兄弟,然而一个惯爱在脂粉堆里打滚,被女眷们娇养,只知风花雪月;一个打出生就被父母寄予厚望,从咿呀学语时就被教导的是天地伦常,为的是光宗耀祖。年纪又还小,且又都是从小说一不二的公子哥儿,尚且还不大会和志趣不同的人应酬,这两个如何能谈到一起去。

    这两兄弟勉强相互应付了几句,却都找不着话来说了。一个想着,这林表弟才这般年纪,如何就开始牵挂读书仕途了,日后莫不又是一个禄蠹,倒可惜了他这生的极好的相貌。一个心下纳罕,往日外祖家来信,只说这表兄是个聪敏不凡的,难道这不凡竟是在姐妹堆里显出来的?
………………………………

第三十二回(下)

    却说黛玉这里本和迎春等正在说话,迎春在贾家姐妹中居长,然在家中,却并无甚做姐姐的威信,和亲戚们交往言谈虽显温柔,却也难免露出几分懦弱之态。惜春年岁尚小,一派天真,尚还没有后来冷心冷情的性子,虽和黛玉血缘已远了些,倒也不妨着什么。她和黛玉说话,虽不过是黛玉只当哄小孩儿似得哄着,倒也算的上是相谈甚欢。

    和前世相同,贾家三春中最出色的莫过于三姑娘探春了,这位被下人偷偷称之为”刺玫瑰“的三姑娘倒是有心和黛玉交好,只是到底是庶女,惯来仰仗着嫡母过日子,对王夫人惟命是从;偏她又是个极聪敏的,见着王夫人看上去似乎不大喜欢林姑母一家,便也只得把面上情再放淡了些。心里却又不由暗叹,一个出自书香世家的嫡女,名门闺秀,这才是自己当结交的姐妹呢,宝姐姐家虽是极富贵的,却到底是商户。同样是表姐妹,这一个的家世不比那一个要好的多?偏自己虽是公府家的姑娘,算来当比一个商户女来的尊贵,只碍着是庶出,却必得避着太太的忌讳,到还要捧着一个杀人犯的妹子。为的,也不过是不想和环儿落到一个下场罢了。

    黛玉自是不晓得探春心里想着什么,她如今想着前世里,若说句实话,自己也不是个很能拎得清的,正经的表姐妹不大亲近,却整日里和宝姐姐一块。虽则这三个表姐妹不大和自己投缘,然而说到底,前世自己没了的时候,二姐姐不在,四妹妹不问世事,也独有一个三丫头,一个珠大嫂子为自己掉了几滴眼泪,和自己投缘的两个,正大红衣裳穿着办喜事呢。想着这些,便是她们素日再有不喜的,黛玉也只当忘了。年少的姐妹,相处哪有不拌嘴的,往日没见着尚且没甚想头,也有时迁怒着贾府众人,对这姐妹三个也微有些埋怨之意,然而此时见了面回忆起来,倒把那素日的姐妹之情又拾回了几分。

    她虽也能看出探春淡淡的,并不热情,却也没多想。只是黛玉原也不是那等很能说话提起气氛的,便也只哄着惜春说笑,间或和迎春,探春就着棋,书等,谈笑几句。然而到底无趣,转头见晋贤和宝玉坐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便本能的想把自家弟弟叫过来。

    宝玉是贾家的凤凰蛋儿,最不喜功名利禄,然他是勋贵子弟,又非长房长孙,日后靠着家财做个富家翁也没甚不好。可是晋贤不同,他是林家独子,父亲终有老迈的一天,他必得掌着林家门庭,若是学着宝玉也将那一应俗务不放在眼里,只以风花雪月为要,又谈何光宗耀祖。

    然而,这里都是姐妹们坐的地方……

    惜春见黛玉往兄弟那边看去,便笑道,“林哥哥和二哥哥倒是亲近。”这却是误解了,单看两个表兄弟坐在一起,都是好相貌,又正在说话,的确会叫人以为他们是关系亲近,然而谁晓得他们两个都深感话不投机,又不好在旁人面前冷淡下来,只好没事拼命的找话题呢。

    探春心里便是一动,问道,“林姐姐,我听老太太说,林兄弟已经过了秀才试了?”

    黛玉心念一转,便笑道,“想是话传岔了,他只过了县,府二试,院试未过,算不得是秀才呢。”

    探春一个锁在深闺里的姑娘,身边又并无兄弟以科举谋生,晓得秀才,举人考试已经能算是有见识了,如何会晓得这些细务,听了便有些讪讪的。惜春便笑道,“到底林姑姑家,谁不晓得林姑父是探花,说不准日后林哥哥也能子承父业。林姐姐,到时候你们家就是父子双探花了。”

    黛玉见她小姑娘偏要学大人说话,且说的又是十分吉利的话,心里对这以前并不十分关注的小表妹多了几分喜欢,便笑道,“承妹妹吉言了,若贤儿日后真能考上探花,我定备下重礼谢妹妹吉言。”

    另一边宝玉到底忍不住,便对晋贤道,“不知道她们在说些什么,我们且去看看。”晋贤虽觉着有些不妥,然而到底在别人家,见着主人已抬脚过去,倒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跟上。

    探春见宝玉过来,便笑道“我就知道你不在姐妹中坐着就呆不住。”

    宝玉见探春这样说,又见这新来的妹妹只笑着喝茶,并不说话,倒不好意思起来了,却也不好将他平素那一番“女儿是水做得骨肉”一说给翻出来,只笑道“你们在说什么呢?”

    诸人皆知宝玉素来厌恶经济事务,连带科举兴业也十分嫌弃,便不将那话说来,只笑道“不过是些家长里短,你又不耐烦听,说来做甚么。”

    宝玉听了倒也并不追问,对黛玉道,“妹妹远道而来,路上可辛苦。”

    黛玉回道,“还好,旅途奔波,自是不比的家中安稳的。”

    宝玉随即又问,“妹妹长居南方,到了这里,可有什么不习惯的?”

    黛玉不好说自己上辈子在这里呆了十多年,焉有不习惯的,只好笑道,“还好,纵稍有不大适应之处,呆久了就好了。”

    宝玉听得这一句呆久了,心里不免有些活动,这位林妹妹神仙一样的人物,自己寻常以为自己家里这些姐妹,并宝姐姐,云妹妹便已是极好的。这林妹妹,看着容貌与宝姐姐相当,然而气韵神态,却更胜她一筹。更不用说,自己见她第一眼,便觉熟悉,此时想来,说不定是自己和她前世便见过,方有此眼缘。既有这样的缘分,若能说动老太太,请这位林妹妹也时常在自己家中小住,也和自己长长久久的呆在一处就好了。

    黛玉见他盯着自己发呆,心里知道他痴病又犯了,也不做计较,只对自家兄弟道,“方才虽厮见过,只人多,怕你也没认清,这三位都是外祖的孙女,我们正经的表姐妹。”

    晋贤也看见宝玉的模样,面上不入,心里却有些不高兴。然而听了黛玉的话,便知姐姐的意思,他之前也听母亲说过,贾家这三位姑娘,除了一个四姑娘外,都是和自己姐弟两个血缘极亲近的表姐妹,便是四姑娘,算来也并未出五服,以姐弟兄妹交往的亲近些,也不违礼俗,便道,“二表姐好,三表姐好,四表妹好。”

    贾家三春见宝玉犯了痴病,只怕黛玉计较的,见黛玉只做没看见,反倒引开话题,心里不由安了口气,忙笑回道,“林表弟(兄)不必多礼。”

    宝玉此时也回过神来,然再看黛玉,见她侧着身子和姐妹们说笑,那翠色的玉珠耳坠随着她的动作有些摇摆,越发衬的她面如桃花,再听她说话,虽也是官话,却多少带了些吴侬软语的意味,不由越发痴了。

    好在除了一个晋贤不晓得他性子,便是黛玉也不将他这样做派放在心上,贾家三姐妹虽也觉得不好,然而往日是见惯的,倒也不大在意。

    晋贤虽不满,却也不好说什么,见姐姐不做声,便也只好当作没看到,听这些表姐妹们和黛玉闲谈。

    却听探春问道,“林表弟如今到了京里,是再请一位先生教导,还是另有打算呢?”

    黛玉便替他答道,“如今方来,且先在家里把过去的功课温习了再说以后,想来父母自有安排。”

    探春便笑道,“也是。”又道,“说起来,我们家也有族学呢,二哥哥也在那里读书,若林表弟不嫌弃,表兄弟一起读书,多亲近亲近,不是极好。”这话探春倒并不是有甚坏心,虽外人都晓得贾家族学早就不是什么正经读书的地方,然而探春此时却并不清楚。想着宝玉也在里头读书,那里定不会差了。虽然自己看嫡母的脸色不好很和这林姐姐亲近,然而宝玉和表兄弟一块儿读书倒是没甚不好的,宝玉也日渐大了,家里人宠着护着,不叫他读书,自己这个庶妹哪里敢逆着他的意思。只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二房这些男丁,环儿那个样子是没甚出息的,兰儿又小的很,宝玉虽然不喜欢读书,却于诗词上却很有几分天赋。若能教林表弟带一带,寻个科举出身,做了官,自己即使出了门子,也有依靠。

    宝玉正听到此处,虽不大和晋贤谈得来,然而在这新来的妹妹面前,却定要做出几分积极来,便忙笑道,“正是呢,林兄弟若不嫌弃,便和愚兄一块儿读书,学里虽不算很好,却很有几个人品极好的同学。”想着又补充道,“薛姨妈家的薛大哥哥也在学里读书呢。”

    这话不说倒好,说了不光是探春,便是迎春,惜春也不知该如何接话了。探春看了林家姐弟一样,只盼着他们两个不晓得这“薛大哥哥”是什么人物。然而他自己也知道,林姑妈随口就能说出薛姨妈家是皇商,嘴上说不晓得这薛家是怎么进京的,心里肯定清楚的很。

    黛玉心里确实有些恼了,我兄弟竟是你们拿来和那等人比的?我当日里被你们家的人说比不过薛宝钗也就罢了,你们如今竟要我兄弟和那薛家子上一个学堂,谁不晓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那是你们家贾家的亲戚,你们愿意自家兄弟和他亲近,那是你们的事,和我林家有甚相干,竟要我一个好端端的兄弟和那等人做同窗。我林家好容易得一个独苗,你们竟这样糟践,这是见不得我林家好么。

    当下便面上淡淡的道,“说什么嫌弃不嫌弃,只是我姐弟二人皆是家父从小亲自启蒙,大了之后去那里上学,请哪位先生,都是家父亲自定的。”

    探春脸上烧红,心知黛玉的意思,自己虽是无意,却到底理亏在先,便强笑道,“姐姐说的是。”

    其实,林夫人事先只对一双儿女说过外祖家有二舅母家的亲眷投奔依附而居,本来,他们至多不过晓得这薛家是商户人家,身份上有限罢了。晋贤便是只知道这个,不知这薛蟠究竟是何人,因此倒并无恼怒之处,倒是不太明白黛玉究竟是为何生的气,姐姐往日里也并不像是十分看重身份地位的,然而他们姐弟两个在外,向来是一气的,便也不发话了。

    宝玉虽是有些痴顽,倒也不是完全不通世事,心知自己一句话叫这林表妹恼了,且在他心中,这薛大傻子也并不是甚好的,只是这薛蟠再不好,也是自家母亲的亲外甥,宝姐姐的亲兄弟。再者说都是表兄弟,虽则这个比那个亲近,却也不好为了讨好这个,贬低另一个。便引开话题笑道,“不知道妹妹寻常在家做些什么,可有甚喜欢顽的?”

    黛玉到底还没失了理智,晓得自己是在什么地方,道,“不过是读些书,做些针线罢了,想来我们女儿家的事情,二表哥听得也会觉得乏味。”

    惜春笑道,“姐姐不晓得,二哥哥最喜欢女儿家的事情了,什么女红针线,胭脂水粉,他都喜欢呢。”

    王夫人不在,贾老太太坐在上面和林夫人说话,宝玉在姐妹当中又向来没甚威信,贾家三春都是惯见宝玉这样的,惜春幼小说话便也不大在意。黛玉便道,“二哥哥是个男子,又在学里读书,怎么会喜欢女儿家的事情,想来是妹妹哄我呢。”

    惜春便拿帕子捂着嘴笑,“不信教他自己说。”

    迎春笑道,“林妹妹不晓得,这宝玉原是和我们姐妹极亲近的,虽在俗务上有些不通,但极疼这些妹妹,和我们呆的久了,于这些事情上也就颇有耐心了。”

    宝玉见黛玉开口和惜春说话,似乎有些回转,便笑道,“二姐姐是抱怨我只疼这些三妹妹四妹妹呢,我往日淘澄的胭脂膏子可也回回没差了您的。”又笑道,“林妹妹用的是哪一家的胭脂?要我说,那些外头买的胭脂都不好,我从古书上寻了一个方子,是直接用花拧出汁来做得,颜色极好,若妹妹不嫌弃,我明儿特特做了给你送去。”

    晋贤一听这话,惊得无语,脸瞬间就青了,正想说话,却听他姐道,“多谢二表哥想着,只是我尚不大习惯用脂粉。”原来黛玉却是想起了前世里,那胭脂,妆粉的做法原也是自己和宝玉一同发现的方子。只是后来自己孝中不好用这个,便把它撂下,出了孝也只管用宝玉做得。到了今世,自己家中原也有那部书,因林夫人寻常用的铅粉虽也是有名的店家所供,到底不如自家做得天然,黛玉便寻出方子,带着丫鬟做了妆粉等物,奉给母亲。而自己年纪尚小,南方那边的女孩这般年纪大多不爱多用脂粉,至多用些面脂护肤,自己也连带着不喜妆饰。

    诸人细看黛玉,可也不是,她脸上虽细腻白净,却丝毫看不见妆粉的痕迹,唇色也并非是浓重的朱色,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宝玉便痴道,“也是,妹妹这样的容貌,用了脂粉反倒污了颜色。”

    黛玉闻言便有些尴尬,不好说话了,转过头去,脸色却不大好。晋贤脸上一片铁青,宝玉的言行在他看来已是十分轻浮不尊重了,心道,亏得这是母亲的娘家,怎么养出一个这样惫癞的子弟,连带着对整个贾家印象都十二分的糟糕。

    他到底是林家长子,虽堂上有长辈在,却也忍不下这口气了,岂料林夫人在上头笑道,“你们在下面说什么呢。”

    贾老夫人年纪大了,小辈隔得远些,说话便有些听不清,然而林夫人耳朵却还好,这一对儿女是她的命根子,虽然和母亲说私房话,却也留神在听下面小辈们聊天,只怕儿女们或有一时不到之处,自己做娘的可以补救。哪里晓得,自己这一对儿女倒是好的,这些侄儿侄女却一个赛一个的欺负人,听得探春说让贤儿去贾家族学也就罢了,不管薛蟠是否在那里附学,贤儿都不可能去,不过嘴上说两句罢了。可是这宝玉这般不知轻重,惫癞顽劣,竟欺到自家女儿头上去了。她虽是“笑道”,眼睛里确实一丝笑意也无的。
………………………………

第三十三回

    宝玉自然是不知道,他的言行使得自己的姑妈愤怒异常,按下决心再也不叫他见到这林妹妹。更不知道,贾老太太倒真原本是想把这林妹妹长长久久的留在自己家的。

    原本贾老太太想着宝玉是二房子,虽则现在二房因着自己疼宠,倒比长房还强些,然而到底不能承爵,自己百年之后,二房定是要搬出去的。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老二虽比他哥哥强些,到底没继承他老子的强干,这辈子估计也就是五品官到头,顶多凭资历升上一级告老,便是祖上有眼了。宝玉虽然十二分的聪明,可自己也清楚的很,他于科举上大约也是有限的,可自己宁愿他这样,也好过像珠儿一样早早的就没了。

    如今贾老太太这仅有的三个孙儿,环儿已经被他姨娘养的像个下流种子,琏儿还好,如今已成家立业,有个厉害媳妇儿,日后仗着这样一份家业,又有爵位,亏不着他。只是自己心肝肉儿养的宝玉,若是日后分出去了,难道要像那些住在后街的旁支族人一样,靠向他哥哥嫂子打秋风过活么?即使琏儿,凤丫头是个好的,心疼他们弟弟,可老大和老大媳妇可不一定会心疼这侄儿。

    若叫宝玉做了林家女婿,林姑爷想着自己女儿,多少也会照顾些,他位高权重,宝玉的前程也就尽有了。然而这说起来到底有些算计的意味在,自己也觉得有些对不住女儿的。本来当日敏儿生了外孙女,女儿女婿年纪又都有许多,大家都以为林家也就只有这一个姑娘了。自己便想着,若叫两个玉儿成了,日后他们的孩子,长子姓贾,次子便随林姑爷姓林,也算传了他家的香火,这也是两全齐美的事情。然而,外孙的出生却是意外之喜,自己虽也为女儿高兴,然而这本是两全齐美的事情,却再也没甚两全的说头了。

    毕竟老话说的,“嫁女嫁高,娶媳娶低”,不能说贾府的门楣就比林家低了,毕竟自己还是国公夫人,这里还是国公府,而林家,到底没有了爵位。可若是双玉结亲,即便是自己,也只能承认是宝玉高攀了黛玉。

    也不是自己非要把双玉凑成一对,可宝玉成亲,孙媳妇的身份必不能低了,这几大国公府,和自家倒是家世相当,合适的女孩儿倒也并非没有,可听是二房的,便只肯拿旁支或是庶女来充数,这怎么相配。可世情如此,若是从相熟的老亲家,甄家虽是老亲,到底原在金陵,他们家的女孩,到底不知根底。其他几家姻亲,王家一个老二媳妇,一个凤丫头,不说他家没有适龄的丫头,便是有,也不成了,不然这贾家还不尽成了他家的。史家呢,湘云虽好,到底是个孤女,无父无母且又和他叔叔婶婶又隔了一层,另几个侄孙女,年纪太小不说,也被她们母亲看的紧,像是打定主意要求个前程的。

    至于那薛家的,宝玉他娘倒是喜欢,可到底是商户出身,身份有差不说,还有个那样的兄长。也不知他娘是怎么想的,纵薛家有几个钱又如何,身份上的差距岂是能用钱补上的。更不用说,若是娶了薛丫头,宝玉有那样一个大舅子,少不得被拖累。

    算来算去,竟无一人可比拟黛玉了。

    可这到底只是贾老太太的一厢情愿,每一次和林夫人说起此事,林夫人皆是在信中委婉拒绝。贾老太太心中其实也不抱什么指望了。也是,女儿出嫁就成了别人家的人,这娘家的侄儿,如何比的上亲女儿的前程。姑爷的官位越发高了,外孙女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不要说是宝玉这个二房嫡子,便是琏儿这个荣府承爵人,怕是林家人都看不上了。

    贾老太太不免意兴阑珊,然而到底女儿带着外孙女和外孙子回京了,这老太太心里便不免又燃起了几分希望。两个玉儿都还年幼,若教他们时常在一起相处,宝玉惯来是对姐妹们极好的,表兄妹两个青梅竹马的一块儿长大,敏儿晓得这女婿的好处,想来也是愿意的。

    因此,她和自家女儿说话,虽也是太久没见,十分想念这女儿,也是有心把这小的凑在一起,好教他们相处多些。

    她正绕着弯子说宝玉的好处时,却听女儿笑着对下头的小辈们道,“你们在下边说什么呢。”

    贾老太太便看向自家的孙儿外孙,却见宝玉坐在姐妹中好似有些不知所措,晋贤儿脸色差的狠,自家的三个孙女一脸尴尬之色,黛玉倒是面色淡淡的。然而这六个孩子,没一个回话的。

    贾老太太便皱眉道,“这是怎么了?你们姑妈问话呢,你们还有什么秘密不愿说。”她也听出了自家女儿声音里带了些寒意。

    本来三春之中,探春平日算是在长辈面前有些脸面的,此时也不说话了,宝玉更是不晓得哪里惹了事,也讷讷不敢言,林夫人的脸上的笑意越发冷了。

    迎春居长,此时也没奈何的,只好站出来道,“并没什么的,我们姐妹们都羡慕妹妹的肤色极好,都不用胭脂水粉。”到底没敢把宝玉扯出来。

    贾老太太虽年迈,却并不糊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