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然,第21特混舰队不会前出。
收到张国栋从“龙兴”号上拍发的电报,刘向真一点都不担心。
在四打四的情况下,第42特混舰队拥有绝对优势,哪怕无法全歼敌舰队,也肯定能打残四艘纽兰战列舰。
“龙兴”级一直号称是“前条约最强”战列舰。
在纽兰海军中,跟“龙兴”级对标的是“科拉”级,而且只是在火力与防护上勉强追平了“龙兴”级,航速仍然慢得多。
对付差了一个档次的“宾法”级与“田纳”级,“龙兴”级那是手到擒来。
当时,刘向真并没有考虑第43特混舰队。
按照他的判断,另外一支战列舰特混舰队很有可能是在更东面的地方,负责为航母特混舰队提供直接掩护。
主要任务,就是拦截在夜间突击的快速战列舰。
因为自身的航速不够快,所以部署的时候,肯定会尽可能的靠近航母特混舰队,缩小机动作战的范围。
太过靠前,就很有可能被快速战列舰绕过。
此外,刘向真对纽兰舰队的战术做了推测。
用前出的四艘战列舰拖住第42特混舰队,并引诱第43特混舰队现身,再由航母特混舰队在天亮之后发起攻击。
虽然有可能损失四艘战列舰,但是能够在保证航母特混舰队安全的情况下,一举干掉帝国海军八艘战列舰。
这样一来,到下午或者晚上,纽兰海军的运输船队就能够在六艘战列舰掩护下,继续向狭夷皇国航行。
因为缺少战列舰的直接掩护,加上舰载航空兵没办法在夜间行动,在白天攻击运输船队也有可能暴露行踪,所以在没得到支持与掩护的情况下,第21特混舰队唯一的选择是转向返航。
当然,要得到掩护,就得把第41特混舰队派出来。
或者是让第41特混舰队去发起攻击,由第21特混舰队来提供掩护。
不管怎样,两支航母特混舰队得一起出动,才有足够的把握拦截运输船队,并且应对可能遭到的空中打击。
果真如此,那么找到两支航母特混舰队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刘向真也由此断定,第43特混舰队不会遭遇纽兰舰队,因此在做部署的时候,没有考虑第43特混舰队。
哪里想到,纽兰海军的六艘战列舰竟然就在第43特混舰队附近!
在收到消息后,刘向真立即想到,纽兰海军是孤注一掷,打算用价值不大的老式战列舰来交换帝国海军的特混舰队。
简单的说,就是逼迫第21特混舰队首先发起攻击。
如果第21特混舰队立即出动舰载航空兵,攻击四艘老式战列舰,就没办法攻击航母特混舰队了。
四艘老式战列舰再差劲,扛住两波轰炸都不是问题。
其实,就算只是为第42特混舰队与第43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也要用掉本来就不多的战斗机。
那么,要不要掩护第42特混舰队与第43特混舰队?
准确的说,是要不要安排战斗机去掩护第43特混舰队,因为掩护第42特混舰队的战斗机在天亮之前就已出发。
现在,第43特混舰队在第42特混舰队的东面,离纽兰航母特混舰队更近,四艘快速战列舰的价值也不可低估,所以纽兰航母特混舰队要挑一个打的话,也会首先对付第43特混舰队。
或许,纽兰航母已经在出动舰载机了。
在天亮前,刘向真就已经派出了所有的侦察机。
按照他的安排,这些侦察机分成两批。四架朝东边飞行,其实是顺着第43特混舰队的航线飞行,在越过第43特混舰队之后再散开,以30千米左右的间隔距离,搜索第43特混舰队东面海域。另外的四架是朝东南方向飞行,而且得到了护航战舰出动的六架水上飞机的支持。
这些侦察机的任务,就是去搜寻纽兰航母特混舰队。
如果第42特混舰队执行了刘向真安排的任务,就会在凌晨时分,让重巡洋舰搭载的水上飞机搜寻其东北海域。
此外就是,刘向真提前让舰载航空兵做好准备,以便在发现纽兰航母特混舰队之后能够立即出动。
因为是以打击航母为主,作战半径肯定会很大,所以第一波攻击得以“黄蜂”为主,且使用250千克航空炸弹。
正是如此,两艘“龙江”级的飞行甲板上,各有16架“黄蜂”。
至于“飞鱼”,各8架,而且两架是领队长机,另外的6架也要使用平常不会用到的内部软油箱。
在任务简报中,同样以攻击航母为主。
分发到机长手中的目标识别图册,重点介绍纽兰海军的五艘舰队航母,特别是细节上的区别。
如果要对付战列舰,就得以“飞鱼”为主,还必须得给“黄蜂”挂上500千克的航空穿甲弹。
那么,需要做出调整吗?
如果需要,只是更换弹药就要大半个小时,而为更多的鱼雷机做好起飞准备还要花不少时间。
此外,谁能保证天亮之前出动的侦察机不会发现纽兰海军的舰队航母?
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刘向真就做出了决定。
其实,就是什么都不做。
十艘老式战列舰根本就不足为虑,至于帝国海军八艘战列舰,哪怕有一些价值,也不是决定性的。
关键,八艘战列舰的防空火力均得到强化,尤其是那四艘快速战列舰。
帝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主要价值就是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防空火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强大。
要说,防空火力比“北河”级与“旭海”级的战舰还没有诞生呢!
纽兰海军正在建造的两艘“北卡”级,至少在设计阶段,防空火力就不算强大,比“旭海”级差了一大截。
可见,如果纽兰海军盯上第43特混舰队,反到是好事。
派舰载机去攻击第43特混舰队,肯定会碰得头破血流,还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损失大部分舰载机之后,纽兰航母特混舰队拿什么跟第21特混舰队交战?
到时,第21特混舰队再去拣漏,不就事半功倍吗?
当然,如果能够及时找到纽兰海军的舰队航母,并且及时的发起攻击,那么第42特混舰队与第43特混舰队肯定能击败当面的纽兰战列舰。哪怕没击败,第21特混舰队也能提供支持。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
第341章 刘向真出手
刘向真没有做调整,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几乎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7点15分左右,第42。2分队旗舰“淄州”号发出电报,由其出动的一架水上飞机在东北方向大概150千米之外发现了数艘大型战舰。水上飞机不但遭到了高射炮的射击,还在逼近的途中被纽兰战斗机击落。
电报中着重强调了“战斗机”这个词。
只是,没有提到“舰载”。
此外就是,水上飞机遭到拦截的地点距离第42。1分队大概200千米,距离第43。1分队却超过了400千米。如果纽兰航母特混舰队在那里的话,最多能够为两支主力编队提供防空掩护,以及出动舰载机攻击第42。1分队。因为离得太远了,所以轰炸第43。1分队的难度非常大。
当然,也不排除航母战斗群在水上飞机被击落海域以南的可能性。
只是在原则上,刘向真依然倾向于那架水上飞机报告的情况有误,可能遇到的是一架水上战斗机。
如果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水上飞机有可能是被高射炮击落的。
按之前的推断,纽兰海军的航母特混舰队更加有可能在东南,不是在东北方向。
之前,刘向真让第42特混舰队派水上飞机向西北方向搜索,主要是想找到另外六艘战列舰,以及监视在昨天遭到袭击之后就已停止前行,早就脱离接触的运输船队,那可是一百多艘远洋货轮!
虽然海军司令部还没有下达命令,但是有理由相信,在与纽兰海军的战斗打响之后,肯定得拦截运输船队。不管战斗的结果如何,都不能让那些装着上百万吨战略物资的远洋货轮到达狭夷皇国。
在战略层面上,纽兰联邦参战后,首先倒霉的就是狭夷皇国。
不出所料,针对东狭夷政权的战争将会在年内,最迟在明年的上半年宣告结束。
可见,无论如何都要阻止纽兰船队去狭夷皇国。
做这个安排的时候,刘向真根本就没有想过那边有纽兰航母特混舰队。
只是,情况却并非如此。
7点25分,“淄州”号再次发来电报。
又一架水上飞机在向东北方向搜索的时候遭到拦截,关键是,这架水上飞机在被击落之前发出了电报,宣称发现纽兰海军的舰队航母,还根据舰岛形状判断是一艘“列克”级大型航母。
“列克”号或者“萨拉”号。
这个判断,多半没有错。
“列克”级是由战列巡洋舰改造而来,跟“龙江”级差不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得离谱的舰岛。
要说,“龙江”级的舰岛也不小。
此外,电报中着重提到。
这架水上飞机在大约十分钟之前,也就是接到母舰的电令后,降低了飞行高度,才避开纽兰舰队的战斗机。
不然的话,在发现航母之前就会被战斗机击落。
这里得提到由“龙兴”号舰长调任第42。2分队司令官的李佳恒上校。
就是他根据之前的战斗,推断纽兰战舰配备有对空搜索雷达,及时给水上飞机下达了降低飞行高度的命令。
发现航母的海域在之前那架水上飞机被击落的地点南面,距离还不到50千米。
那艘航母,在向南航行!
虽然飞行员没看清楚航母的舷号,也许根本就没有舷号,至少帝国海军的航母在出征之前会抹掉舷号,或许纽兰海军也会这么干,但是根据航母在高速航行时冒出的黑烟,大致断定有可能是“萨拉”号。
之前早有情报表明,“萨拉”号的状态不大好,才一直在夕落洋舰队。
那是纽兰第16特混舰队吗?
“列克”号在附近?
还有,纽兰第16特混舰队全速向南航行,表明已经盯上了第43特混舰队,或许即将出动舰载机发起攻击。
不管怎样,四艘快速战列舰肯定比四艘老式战列舰更加有吸引力。
情况显而易见,纽兰第16特混舰队准备出手。
仅过了五分钟。
7点30分,“淄州”号第三次发来了电报。
又有一架水上飞机遭到拦截,在发出的电报中宣称敌机是F4F“野猫”战斗机。
那是纽兰海军的舰载战斗机!
此外,在这附近1000千米的范围内,也没有可以部署舰载战斗机的岛屿。
毫无疑问,那架“野猫”肯定是来自纽兰航母。
这等于证明了第二架水上飞机的报告。
到此,刘向真没再犹豫。
7点35分,刘向真下达出击命令。
按之前的策划,两艘航母各自出动2个中队的轰炸机与1个中队的鱼雷机,各自派一个中队的战斗机提供护航掩护。分成两个大机群,各负责攻击一艘纽兰航母,由机群的指挥官自行进行协调。
通常情况,是谁先到达谁先攻击,晚到达的负责搜寻与攻击另外一艘航母。
对这些身经百战的老鸟来说,战术上的问题不需要做过多的交代。
7点45分,第一架“飞鱼”从“龙江”号上起飞。
因为超载起飞,需要让弹射器超负荷运行,所以把“飞鱼”安排在了前面,确保能顺利升空。
其实,攻击距离仍然远了点,已经超过了500千米。
这样一来,就要求舰载机在起飞之后尽可能的保持巡航速度,而“飞鱼”的巡航速度是三种舰载机当中最慢的。
正是如此,才需要让“飞鱼”先起飞,好在飞行途中汇合与编队。
在轮到“黄蜂”起飞的时候,“龙江”号的航向转到了东北。
忙碌到8点15分,最后一架“哮天”才离开飞行甲板。
只是,“龙江”号没有转向,仍然在朝着东北方向航行。
考虑到可能爆发的激烈战斗,需要让航母顺向航行,缩短机群的返航飞行距离,确保那些航程本来就不够的“飞鱼”跟“黄蜂”,在完成攻击任务之后,依然能飞回航母,不会因为燃油耗尽在海上迫降。
要想扩大战果,就得竭力保全舰载机。
错过机会,第41特混舰队的白止战肯定不会客气!
只是,刘向真没让航空勤务人员闲着。
已经找到了纽兰第16特混舰队,对付纽兰第17特混舰队是白止战的事情,而且到现在都不知道纽兰第17特混舰队在哪呢,所以在安排防空战斗机升空后,就得把其他的舰载机送上飞行甲板。
关键,是按照攻击主力舰做准备。
除了提前部署战术,还得让勤务部门准备好专门对付主力舰的500千克航空穿甲弹。
如果白止战顺利的干掉了第17特混舰队,那么在日落之前,就得出动舰载机把十艘纽兰主力舰送到海底。
这样一来,等到计算战果的时候,第特混舰队就是主功。8)
………………………………
第342章 前后矛盾
在7点15分,7点25分与7点30分,“帝都”号同样收到了由“淄州”号发出的三封电报。随…梦… 。
当时,李铭博还开玩笑,说刘向真走了狗屎运,竟然率先发现了纽兰航母特混舰队。
只是,白止战与周涌涛都没有说笑的意思。
按他们之前的推测,纽兰航母特混舰队根本不应该在主力特混舰队的北面,早就机动到南面去了。
运输船队拉在后方,根本不需要提供防空掩护。
那么,让航母特混舰队留在主力特混舰队北面,有什么用呢?
拼掉了主力舰,难道就能让运输船队顺利到达狭夷皇国?
纽兰海军只有五艘舰队航母,编成了两支特混舰队,一支在北面,那么在南面活动的那支必然是孤立无援,也就有可能遭遇不测。损失了一支航母特混舰队,纽兰海军离战败就不远了。
关键,水上飞机发现的是“萨拉”号。
也就是说,那是纽兰第16特混舰队。
拥有三艘“约克”级的第17特混舰队就肯定在南面!
那么,在南面哪里?
看待这个问题,得换位思考。
因为第43特混舰队已经南下,跟纽兰第12特混舰队遭遇,所以指挥纽兰第17特混舰队的斯普现在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刘向真因为负责提供防空掩护,只能率领第21特混舰队跟在第43特混舰队的后面。
也就是说,第21特混舰队也已经南下。
这么一来,斯普指挥的第17特混舰队必须向西北方向航行,才能够缩短与第21特混舰队的距离。
那么,斯普在什么时候转向?
第21特混舰队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白止战并不清楚刘向真的安排,不知道是否向东与向东南派遣了侦察机。
当然,就算不知道也无所谓。
按照白止战的要求,周涌涛做了类似安排,派遣侦察机向东搜索,重点搜寻第43特混舰队南面海域。
根据白止战的推测,纽兰第17特混舰队在该海域的可能性极大。
因为担心距离太近,从而在天亮前错过纽兰第17特混舰队,所以第41特混舰队的侦察机在6点半之后才陆续升空。
到7点半,收到“淄州”号发出的第三份电报,第一批侦察机才出发一个小时。
这点时间,也就只够往北飞行200多千米。对于半径600千米的侦查行动来说,连一半都没到呢。
虽然第41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额外搭载了几架侦察机,但是相对于广阔海域,仍然是远远不够。
为此,白止战做了安排,让何维贵给护航战舰搭载的水上飞机安排了侦查任务。
因为水上飞机的速度慢,而且需要达到600千米的飞行半径,只能飞到前出的四艘重巡洋舰那里补充燃油,所以由四艘远洋巡洋舰派遣的十二架水上飞机都在天亮前起飞,比侦察机提前了大概一个小时。
总而言之,白止战把手里的侦查力量全都派了出去。
此外就是,第412分队已经连夜前出了100千米。
在天色放亮的时候,四艘“武州”级已经跑到“帝都”号前方大约300千米处。
虽然没有发现纽兰航母特混舰队,但是其威胁绝对不可小觑。只要遇到了,卫军就能让斯普喝上一壶。
还有,两艘远洋巡洋舰也连夜已前出150千米。
此时就在“帝都”号的前方,以标准战斗队列航行。
如果纽兰机群从东边飞过来,首先会遇到这两艘远洋巡洋舰。
虽然对“淄州”号的侦查报告持怀疑态度,但是三架水上飞机都有了发现,而且有一架还明确提到发现纽兰海军的舰队航母,还认出是“列克”级,白止战也不得不承认,有可能是自己搞错了。
当然,那肯定是纽兰第16特混舰队。
可惜,跟白止战没关系。
距离超过700千米,别说是“黄蜂”与“飞鱼”,就算是“哮天”,带上副油箱后的作战半径也没有那么远。
这种局面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
8点左右,一架往东北方向飞行的水上飞机发出了电报,而且被“帝都”号的长波电台截获。
是一架由第412分队的重巡洋舰搭载的水上飞机。
因为第412分队前出300千米,所以这架在6点半出发的水上飞机已经朝北边飞行了大概300千米。
也就是说,发出电报的时候,距离第411分队不到500千米。
关键还有,第412分队一直全速向东航行,所以水上飞机发报的位置,其实是在其北偏西的方向上。
就在其发报的海域,有一艘纽兰航母,飞行员目视判断是“列克”号。
怎么可能!
别说是周涌涛与李铭博,就连白止战都别吓了一跳。
之前,第422分队的“淄州”号报告,水上飞机已经发现纽兰第16特混舰队,目视确认有一艘航母是“列克”级,只是没有提到是哪艘。根据战前的情报,两艘“列克”级都编在第16特混舰队。
现在,第412分队的水上飞机又发现了一艘“列克”级。
这两处地点的直线距离超过500千米!
这才仅仅间隔半个小时。
纽兰第16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怎么可能出现在距离如此远的两处海域?
肯定有一架水上飞机搞错了。
此外,白止战偏向于是第422分队那边出了问题。
只是直觉,不存在偏见。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在卫军与李佳恒之间,白止战更加愿意相信卫军。
如果可以,白止战很想发报询问。
可惜,现在不能打破无线电静默。
关键,东北方向上的那支纽兰航母特混舰队离得太近了!
才400多千米,已经进入了舰载机的作战半径。
所幸的是,卫军的实战经验非常丰富,没有等白止战下命令,就在“武州”号上发出了电报。
按照他的命令,附近几架水上飞机都转向朝“敌舰队”所在海域飞行。
此外,卫军还给“淄州”号的李佳恒发了一封电报,询问那边的情况,特别是有没有正式之前的发现。
与此同时,白止战发出战斗命令,让周涌涛去安排攻击战术。
让第一波攻击机群按照打击航母的标准做准备,立即送上飞行甲板装弹与加油。
通常情况,装弹加油需要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
至于攻击战术,反到是小事。
现在有语音电台了,哪怕等机群出发之后,也可以下达命令。
8点25分还不到,第二架水上飞机发来电报。
没有确认前一架水上飞机的报告,是有了新的发现,也就是在距离前一架水上飞机报告海域大概50千米开外,又发现了一艘纽兰海舰队航母,由舰岛的外形与尺寸判断,那是一艘“约克”级。
直到这个时候,白止战才猛的明白了过来。
………………………………
第343章 想当然的错误
在第一架“飞鱼”升空之后,白止战总算松了口气。又叮嘱了周涌涛一番,他才返回了司令舰桥。
此时是8点40分。
随后,另外的“飞鱼”陆续升空。
跟第21特混舰队一样,第41特混舰队同样面临着出击距离太远,而鱼雷机与轰炸机航程不够的问题。
只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上,两支特混舰队是截然不同。
为了延长作战半径,第41特混舰队出动的“飞鱼”都没有搭载后座的机枪手,还拆掉了后座的双联机枪,只是插了两根刷成黑色的木棍冒充机枪。此外还在机枪手的位置上放了一个软式油箱,多装载了150升汽油。如此一来能让“飞鱼”能多飞大概200千米,只是缺少了自卫能力。
领队长机则直接去掉机枪手,导航员坐在后面,中间的位置安装了大型语音电台与软式油箱。
实战早就证明,只要被战斗机盯上了,那么有没有后座的机枪手都差不多。
参谋把早饭送来的时候,航空勤务人员已经开始让“黄蜂”升空。
因为对付的是航母,所以俯冲轰炸机才是主力,挂在的250千克炸弹,“黄蜂”的航程问题不算突出。
两艘航母各自出动了两个中队的“黄蜂”。
因为要派战斗机掩护前方的第41。2分队,所以“帝都”号只出动了4架“哮天”,“陪京”号则出动了12架。
开始,白止战去叮嘱周涌涛,就是让他尽快组织防空战斗机升空,别耽搁太多时间。
第41。2分队打破无线电静默,说不定已经被发现了。
如果斯普就在前方,或许已经在让舰载机升空起飞。
关键就是,被击落的是水上飞机,因此第41。2分队的重巡洋舰发出电报,也算得上是合情合理。在截获“武州”号发出的电报,并精确定位之后,斯普有可能认定,第41特混舰队就在“武州”号暴露的海域。
还有,以纽兰联邦与狭夷皇国的关系,恐怕早就搞到跟“武州”号有关的情报资料。
“武州”号那可是盛名在外。
当初在双车海峡的东面,就是以“武州”号为首的四艘重巡洋舰,把坐镇第一主力战队的高野给吓得屁滚尿流。
对比无线电的信号特征,就能断定那是“武州”号。
此外,只要纽兰的情报机构不太差劲,就应该知道“武州”号等四艘重巡洋舰已经编入了第41特混舰队。
在战术上,找到“武州”号,差不多等于找到了第41特混舰队。
可问题是,攻击未必是来自东面。
对第41。2分队来说,头号威胁其实是北边那支航母特混舰队。
收到第二份报告的时候,白止战猛然明白过来,发现包括他在内,大家都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
在此之前,大家都认为纽兰海军把五艘航母编成了两支特混舰队!
这也很好理解。
在战前进行的所有演习,无一例外的证明,单单一艘航母的战斗力其实很有限,很多任务都需要两艘航母。关键是舰载机的出动效率,而且这个问题无法用增加航母的排水量与扩大甲板面积来解决。
正是如此,除了对付兰云统帅的常驻舰队那场战斗,帝国海军一直都是让两艘航母组成一支特混舰队。
这个特点,甚至影响到了航母的建造数量。
要说,连为航母服务的主力战舰的建造数量都是以双数为准。
纽兰海军显然不是如此。
第41。2分队派出去的水上飞机,首先发现的是一艘“列克”级,然后在相隔不到五十千米的海域发现一艘“约克”级,而且水上飞机的定位肯定存在偏差,所以两处海域的实际距离,或许并没有五十千米。
哪怕就是五十千米,也绝对不是两支特混舰队。
总而言之,那就是一支特混舰队里的两艘航母。
一艘“列克”级与一艘“约克”级在一起?
那么,另外两艘“约克”级很可能组成了一支特混舰队,而剩下的一艘“列克”级单独活动。
在7点半左右,第42。2分队水上飞机发现的,其实是那艘单独活动的“列克”级。
这样一来,还有两艘“约克”级没有现身。
其实,这也恰好解释了白止战的疑惑。
先后发现的两支纽兰航母特混舰队的位置都太靠前,间隔距离也太远,几乎没办法相互掩护。如果这两支特混舰队本来就是分开活动,那么在南面活动的这支特混舰队明显是有恃无恐。
不出所料,由两艘“约克”级组成的另外一支特混舰队就在其后面不远处。
从位置看,就是在第41特混舰队的东面。
只是不会太近,也许超过了500千米,只是离第41。2分队肯定不会太远。
按照白止战的判断,就在第41。2分队的东面或者东北200千米左右。
如果指挥官的胆子够大,离第41。2分队甚至不会超过150千米。
只有这样,才能够掩护前面两艘航母。
至于被发现的两艘航母,保不准是冲着第21特混舰队去的。
果真如此,纽兰舰队的侦察机已经发现第21特混舰队,只是刘向真暂时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在最后几架护航战斗机升空之后,周涌涛回到司令舰桥。
飞行甲板上面,航空勤务人员正在为防空战斗机做准备。
因为前面是“全甲板出击”,参与攻击行动的舰载机占用了所有机位,没办法让防空战斗机提前做好准备。
不过,战斗机主要装载燃油,花不了多少时间。
“我已经安排好了,在防空战斗机升空后,立即让第二波机群上甲板,为下一轮攻击做准备。”
“先把所有的战斗机派出去。”
周涌涛点点头,说道:“这次是让战斗机首先升空,而且天亮前升空的几架在中午才会返航。”
白止战没多说,这些事情从来都不用他去操心。
“问题是,如果我们立即出动第二波攻击,那么到中午,在第二波机群返航的时候,恐怕还在回收第一波机群。”
“只要能抓住机会,损失一些舰载机没啥关系,保护好飞行员就行了。”
回收舰载机的速度比出动舰载机的速度慢,这是没法解决的问题,至少现在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这到是。”
“我现在考虑的是,是否需要警告刘向真。”白止战长出口气,一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的模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