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条用二十年才建成的单线铁路,不但运输能力非常的有限,而且跨过了几十条湍急的河流。

    炸掉一座大桥,就能够切断整条铁路!

    在上次大战结束后,该铁路的西部路段就移交给了布兰王国,由布兰皇家陆军梵罗军团驻守。

    梵罗军团的战斗力很差,为了守住冈伽罗平原,肯定会在必要的时候通过炸毁铁路桥来切断铁路。

    至于公路,就算有,也不会很多。

    因为交通条件太过糟糕,所以历史上,帝国向梵炎洋扩展一直走海路。

    按照传统套路,就是从炎海南下,夺取狮泉城之后控制咽喉海峡,再打通南面的巽风海峡与龙眼海峡,在进入梵炎洋之后直接进军斯兰岛,然后就是穆阿海,以及在穆阿海西南的基布要塞。

    期间,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夺取与控制更多立足点,比如斯兰岛东边与西边的群岛。

    几十年前,陈炳勋就是沿着这条线路,一路上高奏凯歌,最终在基布要塞逼迫布兰皇家海军交出了梵炎洋的三叉戟。在波沙湾的油田被发现后,帝国也是沿这条线路构筑起石油的海运通道。

    沿着这条路线推进,除了需要在前期扫荡脚趾半岛,就跟陆军没多大的关系了。

    几处关键地点,比如狮泉城与斯兰岛,其实是岛屿,也只有斯兰岛大一些,需要投入足够的兵力进行占领。

    只是现在,陆战队就能胜任,不需要动用陆军。

    现在的问题是,海军没法分兵梵炎洋。

    按之前讨论的结果,哪怕在与纽兰海军的战斗当中大获全胜,也要到明年,在四艘大型航母服役之后,帝国海军才有能力出兵梵炎洋。事实上,真的到明年,帝国海军也未必能出兵梵炎洋。

    纽兰海军再差,得益于广袤的东望洋,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纽兰联邦也绝对不会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战败。

    只要纽兰联邦还没战败,帝国海军就得把重心放在东望洋上。

    虽然还没有讨论明年的作战部署,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就算是局面有利,首要任务也是夺下管道与北马群岛,然后进军西南东望洋,切断从纽兰联邦到奥国的海运航线,甚至得为攻打奥国做准备。

    至于攻打奥国的必要性,在跋窟谈判中就已经明确。

    哪怕在布兰王国向梁夏帝国宣战之后,攻打奥国的必要性会降低不少,即布兰王国肯定会切断经梵炎洋的海运航线,那么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只能靠骆沙联邦的铁路,不存在需要攻占奥国来封锁梵炎洋,防止纽兰海军东望洋舰队的潜艇以奥国为出发地,去梵炎洋袭击货轮的问题。

    可问题是,奥国本身就有巨大的价值。

    不说别的,布兰王国从海外获取的资源中,有很多来自奥国,包括战争时期特别重要的粮食。

    由奥国出产的牛肉,占到布兰王国进口总量的八成!

    此外,奥国对帝国海军控制炎海周边地区,以及进军梵炎洋构成威胁。

    炎海周边地区本身就有着巨大的价值,出产的很多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独有性,比如在热带地区作战所必须的奎宁,不可或缺的天然橡胶等等,而且在魄罗洲还有几座产量巨大的油田。

    可见,只要帝国海军打算进军梵炎洋,就必须考虑攻打奥国。

    哪怕不打奥国,帝国海军也会进军霍瓦依群岛。

    在攻打了奥国之后,帝国海军首先就会考虑进军霍瓦依群岛,夺取纽兰联邦在东望洋的头号据点。

    从战略角度看,打下霍瓦依群岛,就等于控制了东望洋,至少是大半个东望洋。

    攻打霍瓦依群岛与进军奥国没有必然关系,两者的重要性也不相上下。

    显然,纽兰联邦肯定不会放弃霍瓦依群岛。

    按照白止战的判断,哪怕在海战中损失了所有航母,甚至是所有战舰,纽兰海军都会在霍瓦依群岛部署足够的地面部队,而且死守每一座岛屿,尤其是珍宝港所在霍努岛,与梁夏军队决一死战。

    不是说一定要守住,而是尽可能的迟滞梁夏海军的推进速度。

    在北东望洋上,就没有比珍宝港更好的前进基地了!

    要控制东望洋,进军孤大陆,彻底的打败头号强敌纽兰联邦,一劳永逸的结束跟西方列强的战争,那么不管花多少时间,用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的牺牲,蒙受多大的损失,都得打下霍瓦依群岛,攻占珍宝港。

    从这个角度看,帝国海军在新历101年进军梵炎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哪怕一切顺利,能够在新历101年的上半年打下霍瓦依群岛就算是奇迹了。

    这也是把石油的储备规模设定为一年,并极力拉拢骆沙联邦,且扩大从骆沙联邦的进口规模,确保在一年半到两年之内不缺油的关键原因。帝国海军需要一年到两年,才能在东望洋取得决定性胜利。

    正是如此,在纽兰联邦参战,布兰王国对帝国宣战之后,梵炎洋方向上的战斗,就只能靠陆军了。

    这也是陆军当前的头号重任。

    在讨论中,彭怀胜明确提到,除非是骆沙联邦反水,不然陆军肯定得在冈伽罗平原方向投入重兵。

    只是受糟糕的交通条件限制,不要指望陆军能够在该方向上取得重大胜利。

    发起进攻,其实是为了牵制布兰王国,尤其是布兰皇家海军。

    言外之意,就是通过在冈伽罗平原方向上发起进攻,迫使布兰皇家海军把梵炎洋舰队派往该方向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包括出动舰载机轰炸脚趾半岛北面的铁路线,也就无法由咽喉海峡杀入炎海。

    不过,这只是佯攻。

    在开战后,头号任务是出兵扫荡脚趾半岛。

    有趣的是,在“主攻”方向上反到不需要投入太多兵力。

    虽然脚趾半岛的交通同样是非常糟糕,但是肯定比冈伽罗平原好,而且本来就是帝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作战难度低得多。

    要说,最大的问题不在西南,而是在西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306章 把话挑明

    骆沙联邦会不会反水?

    这是在讨论地面战争的时候,分歧最大的问题。~随~梦~小~说~щ~suimеng~

    虽然从战略防御的角度出发,骆沙联邦反水对帝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毕竟帝国的西北地区几乎全是荒漠,交通线都控制在帝队手里,骆沙联邦就算发起闪击战,也不可能一次性推进数千千米。但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上看,在骆沙联邦反水之后,梁夏帝国必然丧失战略主动权。

    别看是否参战的主动权在纽兰联邦的手上,可是在战略层面,优势在帝国这边。

    道理也很简单:再拖上半年,帝国就能获得绝对的战略优势,因此纽兰联邦必须在这半年内参战。

    除了纽兰联邦参战,在东望洋上击败梁夏海军,夺得海洋战场的战略优势,还能一举改变战场平衡的,就是骆沙联邦突然改变其战略立场,在纽兰联邦参战之后,闪击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

    要说,其实是闪击迢曼帝国。

    说到这里,薛远征才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根本上,决定骆沙联邦是否反水的,就两个因素。

    一是能否通过反水,获得最后的胜利。二是在取得胜利之后,能不能获得比维持现状更多的战中红利。

    第一个因素其实由纽兰联邦决定。

    这就得看,纽兰联邦在参战之后,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一举夺得战略主动权,压制住梁夏帝国。

    如果不能,那一切都是空谈。

    就像彭怀远等陆军将领说的,帝国陆军哪怕是无所作为,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也能利用西北地区高达五千千米的战略纵深,通过层层设防来拖上两到三年,并且利用这两到三年重振旗鼓。

    谁能料定两到三年后的局面?

    关键还有,帝国肯定能在此期间完成全面战争动员,而五亿人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足以扫平整个世界岛。

    纽兰联邦远在世界尽头,骆沙联邦就在帝国的身边。

    东望洋是纽兰联邦的护城河,却保护不了骆沙联邦。

    再次挑战梁夏帝国,骆沙联邦失去的就不再是耶尼塞河…巴尔卡什湖以东地区,恐怕是所有。

    可见,只有纽兰海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压制住梁夏海军,并且对梁夏帝国的本土构成了威胁,掌握了绝对的战场主动权,甚至要到胜利在望的时候,骆沙联邦才会考虑更换阵营的问题。

    问题又回到了海军这里。

    能否顶住纽兰海军参战之后的三板斧?

    只是,就算顶不住,还得看纽兰联邦能给出多大的好处。

    在跋窟密谈中,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给出的好处已经够大了,基本上满足了骆沙联邦的所有要求。

    其中,包括让骆沙联邦从枷锁陆桥南下波沙湾,将波伊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关键,就是获得不冻港。

    虽然这并没改变骆沙联邦的处境,仍然夹在两大帝国的中间,但是其存在价值,也就是必要性并没有降低。

    骆沙联邦是两大帝国之间不可或缺与无法替代的战略缓冲区。

    要说,骆沙联邦应该跟迢曼帝国和解,并且倾向于支持迢曼帝国,因为只有一个强大的迢曼帝国才能够与梁夏帝国抗衡,也才能让骆沙联邦的存在变得更有价值,从而让核心利益得到保证。

    投靠纽兰联邦?

    纽兰联邦能够给出什么样的好处?

    还有,骆沙联邦能不能把纽兰联邦给出的好处全都吞下,并且消化掉?

    显然,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拿不冻港来说,纽兰联邦再大方,也不可能慷布兰王国之慨,把原本属于布兰王国的波伊国划给骆沙联邦。

    只要布兰王国还在,而且是头号盟友,纽兰联邦就不会让骆沙联邦称霸巨大陆。

    此外,骆沙联邦也没有称霸巨大陆的资格。

    以骆沙联邦的体量,别说是吞下梁夏帝国,连迢曼帝国都吞不了,最多也就把迢曼帝国打回原型,然后联合其他战胜国,对西大陆的战略格局重新洗牌,确保自己在西大陆的绝对优势。

    在巨大陆这边,骆沙联邦依然得面对梁夏帝国。

    哪怕是打败了梁夏帝国,在几十年之后也将成为梁夏帝国的首个报复目标,并遭受灭顶之灾。

    哪怕再退一步,彻底打败了梁夏帝国,骆沙联邦同样得不到多少好处。

    成为陆权强国之后,骆沙联邦将不可避免的跟海权强国,也就是布兰王国为敌,而一脉相承的纽兰联邦必然会支持布兰王国。哪怕布兰王国倒下了,继承衣钵的纽兰联邦也会出面遏制骆沙联邦。

    那么,骆沙联邦凭什么战胜纽兰联邦?

    如果骆沙联邦有信心在大战之后超越纽兰联邦,还需要跟梁夏帝国虚与委蛇吗?

    可见,不管纽兰联邦许以多大的好处,不过都是雾里花与水中月。

    只是,薛远征同样提到,骆沙联邦的领导人未必会考虑那么长远,何况现任的最高统帅来自少数民族。

    言外之意,主要还是由短期利益,也就是战局发展决定。

    在东望洋打了胜仗,一切都好说。

    打了败仗,才需要提防骆沙联邦。

    问题扯了回来。

    海军有没有把握打胜仗?

    要是说有把握,那肯定是在骗人!

    没有让白止战与刘向真发言,刘长勋直接就给出了答案,帝国海军对接下来的战斗没有多大把握。

    这是开战之后,帝国海军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

    狭夷海军偷袭澄江港?

    当时,帝国海军早就收到了情报,也早有准备。狭夷海军在偷袭行动当中,竟然没有轰炸弹药库、燃油库与浮船坞,反到是重点轰炸了十几艘价值大不如前的战列舰,不然帝国海军也无法迅速恢复元气。

    就是因为提前获得情报,在开战之后的炎海海战中,主动权在帝国海军的手里。

    在初期的突袭之后,特别是在第二天,也就是白止战率领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杀回来,局势就全面逆转。

    有主动权,才有后面的大获全胜。

    这次,鬼才知道纽兰海军的五艘航母会在哪里,以什么方式发动进攻!

    别说什么势均力敌,只要战场的主动权在纽兰海军手上,帝国海军就处处被动,也就根本谈不上势均力敌。

    关键,纽兰海军肯定会去找狭夷海军取经,吸取战败的教训,吸收成功的经验。

    哪怕代替不了实战,也能大幅度提高纽兰海军,尤其是航母与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

    即便正面对决,也没人敢保证一定能大获全胜。

    刘长勋直接砸出这些话,其实是为了吸引火力,让陆军将领,以及内阁高官不去为难白止战与刘向真。

    把话说得这么透彻,也不好继续讨论下去,薛远征只能宣布休会。


………………………………

第307章 携手合作

    秘书把茶水送进来之后就出去了,还顺手关上房门。

    气氛有点尴尬,因为是薛远征把白止战与刘向真叫过来,他本人却没出现,秘书出去后房间里就剩下两名海军少将。

    薛远征的意图,那是再明显不过。

    就是希望他俩捐弃前嫌,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倾力合作。

    关键,有前嫌?

    在白止战看来,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

    他跟刘向真都是帝国海军的军人,都是为帝国效劳,也只需要为帝国效劳,其他的都无所谓。

    何况,到目前为止,两人只是在比拼,在较劲,并没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算计。

    至少没做得太露骨。

    要说的话,也只是白止战的变化太大,可以说今非昔比。

    过去,白止战只是祝世建的门徒,来自平民阶层的军官,根本没法跟刘向真比,也就需要处处让着刘向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开战之前,白止战把去特混群的机会让给了刘向真。

    现在,白止战不仅仅是祝世建的门徒,还是薛远征重点栽培的少壮派将领,更是帝国皇室的驸马。他有李云翔这个肝胆相照的好兄弟,跟廉旭升也志趣相投,甚至与王开元都还说得到一起。在海军内部,有几个相互扶持了几十年的铁哥们,以及李铭博这个死党,培养出了像周涌涛这样的部下。

    这资本别说远远超过刘向真,哪怕跟整个刘家相比,也不差。

    仅帝国驸马这一个身份就超过了刘家!

    那么,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不管怎样,堂堂帝国驸马爷,也不会去跟一个世家贵族的子弟计较吧。

    真要计较,也是刘向真。

    “白将军,有很多的话,我知道你未必能够听进去,但是我还是得说。不管怎么样,我们是帝国海军军人。”

    “这也是我要说的。”

    刘向真愣了下,随后就点了点头。

    白止战没多说什么,因为他要说的所有话,都包含在这一句里面,做一个称职与合格的海军军人。

    秘书出去约莫五分钟后,房门被推开,薛远征走了进来。

    如果说薛远征没在外面偷听,或者没有派人在外面偷听,那是肯定不可能的事。

    他现在才进来,就是要让白止战与刘向真和解,让两人放下心里面的隔阂,共同迎接新挑战。

    这次,容不得半点闪失。

    在薛远征到来之后,也就没必要继续耽搁时间,毕竟还有几十名高官与将军在会议中心等着他们。

    在主要战术问题上,白止战与刘向真不谋而合。

    第21特混舰队顶在前面充当挡箭牌,并负责诱敌深入,第41特混舰队则躲在后面见机行事。

    简单的说,第21特混舰队吸引火力,第41特混舰队伺机而动。

    在次要问题上,白止战与刘向真的分歧比较大。

    要不要把掩护航母的快速战列舰抽调出来,组成单独的特混舰队,或者是跟第42特混舰队,也就是原来的本土舰队合并到一起,负责拦截与阻击纽兰海军的战列舰编队,在前方充当盾牌。

    白止战觉得有必要,刘向真觉得没有必要。

    关键就是防空掩护。

    不是说刘向真怕死,而是两人的处境不同。

    不要忘了,顶在前面的是第21特混舰队。

    哪怕纽兰海军收到第41特混舰队出港的消息,而且知道是由白止战坐镇指挥,在发现第41特混舰队前,也会重点照顾第21特混舰队,在参战之后立即集中力量干掉第21特混舰队。

    换个角度,第41特混舰队没有参战,纽兰海军反到不会拿第21特混舰队开刀。

    为了一举打垮帝国海军,歼灭更加有威胁的第41特混舰队,纽兰海军肯定会以雷霆之势干掉第21特混舰队。

    可见,刘向真几乎承受了所有的压力!

    就算他能做到视死如归,也不会拿上万名舰队官兵与两艘航母去冒险,那就很有必要带上快速战列舰。

    刘向真的本意,是希望把四艘升格的快速战列舰全都编入第21特混舰队。

    在推测交战过程的时候,刘向真就反复的强调,一艘快速战列舰无法为航母提供全方位防空掩护。在高强度的海战当中,至少要两艘防空战舰,最好是四艘,才能组织起严密的防空火力网。

    白止战的处境恰好相反。

    只要隐秘进入战场,那么在参战之前,第41特混舰队暴露行踪的概率并不大,能一直保持隐蔽。

    在发起突击前,白止战不需要考虑遭到打击的问题。

    如果突击得手,同样不需要考虑。

    要是突击失败,对深入敌后,而且是孤军作战的第41特混舰队来说,有没有快速战列舰的掩护,恐怕都是一个样。

    正是如此,白止战才觉得带上那几艘“武州”级重巡洋舰就行了。

    此外,根据六局提供的相关情报,纽兰海军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最多跟开战时的狭夷海军相当,其舰载机的性能不算先进,主力鱼雷攻击机甚至不如97舰攻,跟最初几个批次的“飞鱼”差不多。

    果真如此,那么纽兰航母的攻击力就不会太强。

    考虑到“哮天”的性能远远超过“台风”,可以说是当今最强悍的舰载战斗机,还有防空雷达提供的帮助,舰队防空作战的压力不会太大,至少没有严重到缺少了快速战列舰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此外就是,在拦截运输船队的问题上,白止战与刘向真也有分歧。

    这是战术选择上的分歧,不存在方向性的问题。

    按照白止战的意思,先把运输船队放进来,在离狭夷本土较近的海域决战,尽可能远离管岛等纽兰海军控制的岛屿。刘向真觉得太过冒险,狭夷皇国还没有战败,在本岛的北部与北岛还有一些像96式陆攻这样的远程攻击机,因此最好在远海作战,不要过分的靠近狭夷本土。

    用刘向真的话来说,在与纽兰舰队决战的时候,没法分心应付来自身后的威胁。

    至于管道、霍瓦依群岛与阿留群岛上的远程航空兵,因为西北东望洋足够广袤,威胁反而不太大。

    有分歧很正常,关键是,两人没因此相互掣肘。

    至于战术上的分歧,那是海军的事情,回去后再做解决。

    在主要的战略,第21特混舰队与第41特混舰队分头作战的事情定下来后,薛远征带着两人返回会议中心,对这次全体会议做了一个了结,然后就宣布散会,让与会人员回去后加紧做准备。

    只是,薛远征没有放白止战离开。

    开会之前,薛远征就提醒白止战,让他在会议结束后留下来,说是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他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m。


………………………………

第308章 替身

    “首辅……”

    打招呼的时候,白止战看到了站在书桌旁,背对房门的那名海军少将。

    虽然只看到了背影,而且由军服与肩章判断是海军少将,但是白止战知道,那人绝对不是刘向真。

    身高稍微矮了一点,而且要魁梧一些。

    来参加会议的,除了刘向真之外,有别的海军少将?

    此外,还有哪个海军少将入得了薛远征的法眼?

    白止战很疑惑。

    何况在开始的时候,薛远征提到,让他在会议结束后留下来,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单独跟他说。

    怎么又多了一个人?

    在白止战打了招呼之后,那名海军少将才转过身来。

    “白将军,您好。”

    看到那人,白止战顿时呆立当场,而且是瞠目结舌,就差没有叫出声来了。

    哪是别人,分明是自己!

    这感觉就像是突然站到一块镜子前面。

    不过,白止战立即就注意到,那人跟自己最多就八分像,细看依然能发现区别,只是身高与体形,几乎是一模一样。

    替身!?

    一个海军少将而已,有何德何能,哪需要替身!?

    哪怕是帝国的驸马,也用不着找替身挡子弹吧。

    白止战想着这些的时候,薛远征朝那人点点头,让他先出去。

    “怎么样,还像吧?”

    “这……这是……”

    “临时的替身”

    “这……”白止战忍不住苦笑了起来,觉得薛远征实在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是说你有危险,是作战需要。”薛远征说着还朝白止战招了招手。等白止战走过去坐下,才接着说道:“六局获得了确切可靠的情报,洛福斯亲自拍板,把开战时间订在你大婚的那天。”

    “多可靠?”

    “九成以上的把握。”

    白止战的眉头迅速抽动几下,看得起他的不止是薛远征,还有洛福斯!

    情报机构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基本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去年的12月24日,也就是在狭夷海军偷袭澄江港的前一天,六局对遭到偷袭的把握也只有八成。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越是关键的情报,可信度越低。

    往往,只要有五成以上的可信度,成了大概率,就能够用来充当决策依据。

    百分百的把握?

    那就不是由秘密渠道获取的情报,而是公开报道的新闻。

    当然,白止战也明白了过来。

    那个替身,不是替他去挡枪,而是替他去参加大婚,他在大婚之前悄悄返回第41特混舰队。

    “这件事还没有订下来,首先得征求你的意见。”

    “完全没意见。”。白止战回答得很爽快,在长出口气之后,才说道:“只不过,小长公主那……”

    “由圣上亲自去说。”

    白止战先一愣,随后赶紧说道:“这事,就不用劳烦圣上了吧?”

    “你要有把握,就不用麻烦圣上。”薛远征笑了笑,又说道:“圣上的意思,主要还是太后那一关,毕竟太后最疼爱小长公主,而且大婚是女人一辈子的头等大事。现在的想法是提前把大婚办了,不过是悄悄举行。也就在这几天吧,选一个黄道吉日,去宫里,让太后开心开心。”

    白止战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绕不过去的不是圣上与小长公主,是太后。

    几个月后,就是太后的七十大寿。

    因为年轻时吃的苦,特别是为几个皇子的事情操心,所以太后的身体一直不好,开春后感冒一场,到现在都没完全好透。

    想到这些,白止战有点心烦意乱。

    虽然太后不是亲妈,但是要说到恩情,那是一点都不小。

    当初,在刘家去提亲的时候,要不是太后不肯点头,那么当上驸马的恐怕就是某个姓刘的了。

    此事,白止战是在订婚之后,从张小卿那里听说的。

    圣上原本打算笼络刘家,毕竟现在是用人之际,圣上又不太了解海军,需要通过刘家来控制海军。所幸太后是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穿了刘家提亲的意图,当天就把圣上叫过去,然后下了道懿旨。

    有了懿旨,圣上才干脆的回绝了刘家。

    按照传统,儿女大事肯定要父母首肯,太后不答应,谁都没办法。

    帝国皇室尊崇孝道,哪怕圣上是一国之君,也不能拂逆太后。

    “俗话说,忠孝两难全。现实是特殊时期,太后肯定能理解。真要说,能够看到你跟小长公主把大婚办了,要是你们能够给皇室添个一男半女,太后也就满足了。这件事,你多用点心。”

    “这是应该的。”

    薛远征也叹了口气,才说道:“那名替身是五局的一名特工,用的是人皮面具,今后的这段时间,他会一直跟着你,学习与模仿你的言谈举止,以及一些习惯性动作,确保到时候不会穿帮。”

    “没问题,让他当我的副官就是。”

    “不管怎么样,我代表帝国,感谢你。”

    “首辅!”

    薛远征这么说,把白止战给吓得不轻。

    不过,也就只是一句客套话。

    那名五局的特工在外面等着,已经取下了人皮面具,还换上了一套普通的军装,按照副官的标准,佩戴的少尉军衔。

    在回家的路上,白止战大致询问了特工的情况。

    姓赵,名长生,不过多半是假名,才二十三岁,上个月完成了相关的培训,成为负责情报安全的特工。

    选他,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身高与体格跟白止战非常接近,而且脸型也很像,易容的的难度小。二是他在今年才加入五局,是一个新人,认识他的没几个,因此让他去担任白止战的副官,也不会有人起疑。

    副官本身就不是固定的职务,任免与替换都很随意。

    再说,白止战是平民出身的将领,哪怕现在是驸马,也未必有比较合适的,能够担任副官的亲信手下。

    要不是替身这件事,白止战也没打算要去找个副官。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其实,白止战担心的不是张小卿不肯答应,而是张小卿太过知书达理,从而把大婚抛到一边。

    要说的话,白止战的思想反到是比较保守。

    按照他的观点,人这一辈子就这一次,肯定要认真对待,要不然他也不会提前半个月回来操办相关的事情。

    再婚?

    别说这是头婚,有谁听说过驸马爷再婚的?

    抱怨琐事是一回事,可是在抱怨之后,白止战依然非常用心。

    相反,生在帝王家,在豪门长大的张小卿,反到要开放得多,而且非常的大气。大概是小时候的经历,张小卿非常在乎身边的人,特别是亲人。她在很多时候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会亏待别人。

    不管怎样,先把大婚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