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生什么事情了?”
要说,白止战其实挺感谢郑江明。
为啥?
回来的半个月,白止战只做了一件事,为在下个月进行的大婚做准备!
虽然男人的三大喜事中,就有洞房花烛夜,但是像筹备婚礼这些琐事,恐怕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做。
何况,白止战是货真价实的军人。
哪怕在军人中,他算得上是较为细心与细腻的,可是面对各种各样屁大的琐事,那也是无比烦恼。
比如昨天晚上,张小卿就纠着白止战,为洞房窗花的款式折腾了一个晚上。翻来覆去也就那几种,随便选一样也就得了,可是张小卿怎么都不满意。白止战实在熬不住了,她还有点不高兴。
关键,面对这些屁大的事情,还无处可逃!
如果娶的是普通人家的闺女,还好说。哪怕是大家闺秀,以白止战现在的身份也可以摆架子。
在当今的小长公主面前,他就算个屁。
结果,只能乖乖的听从老婆使唤。
几天之前,廉旭升登门拜访,给了白止战一句评语:上得了战场,下得了厅堂。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白止战同样是无比的恼火。
这么叫“下得了厅堂”?
那是实实在在的当今好男人!
好吧,其实白止战同样承认,他早已厌倦这些琐事,早想早机会开溜,而郑江明来拯救了他。
郑江明没多做解释,将一份电文,准确说是电文副本给了白止战。
打开一看,白止战立即锁紧眉头。
一份情报。
就在昨天晚上,准确说是帝国时间的昨天上午,纽兰联邦总统在“香格里拉”召开秘密会议,参会的不止有联邦政府的高官,国会两院的领袖与军方的将领,还有十几名游族“方舟会”的成员。
这个“方舟会”就是游族财团的核心领导机构。
最有名的,就是当年从布兰王国逃到纽兰联邦,后来一手缔造当代联邦储备银行的玫瑰之子家族。
“方舟会”早已被玫瑰之子家族控制,成为该家族维护其核心利益的工具。
此后,洛福斯还单独会见了两名军人,其中一个就是深得其信任,而且很有可能去接替金梅上将,在开战之后统帅东望洋舰队的尼兹少将。关键是,此人是强硬的主战派,还是少见的帅才。
这还没完。
在第二天,其实也就是几个小时之前,昨天还在“香格里拉”参加了会议的国务卿,搭飞机去了望夕运河,而且在下飞机之后就直奔新船闸的施工工地,让工程负责人到现场做了报告。
设计宽度达到45米的新船闸完成之后,望夕运河将获得“无限”通航能力!
这些事无一例外的表明,洛福斯要准备动手了。
“就这些?”
“还有一份是绝密情报,不能带出来。”
白止战只是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显然,因为是绝密情报,所以郑江明才专门跑一趟,来接他去海军司令部,而不是把情报送过来。
“跟你的终生大事有关。”
“啥?”
郑江明冷不丁的接上了一句,白止战差点跳了起来,以为自己听错了。
“按那份情报里面提到,纽兰联邦很有可能会在你举办大婚的那几天参战。”
“这也太看得起我了吧?”白止战很无语,觉得郑江明在开玩笑。
“还真是如此,洛福斯特别看得起你。”
白止战苦笑着摇了摇头。
“具体不好说,老王回来了,他会告诉你。”
“现在去哪里?”
这个时候,白止战才注意到,郑江明在驾车往西去,海军司令部是在东边。
“帝都禁卫部队司令部。”
在郑江明回答之前,白止战就猜到了。
其实,就是禁卫军的司令部。
六局隶属于禁卫军,哪怕是独立运行,总部在禁卫军司令部里面,一个单独的院子。
此外,为了方便战时内阁了解前线的战况,禁卫军专门设了一处指挥中心。
有重大的事情,都是去禁卫军司令部。
要说,那地方比皇宫都安全。
………………………………
第298章 三次机会
到了禁卫军司令部,白止战才见到王开元,并且从王开元那里拿到了情报,郑江明确实没有乱说。
纽兰联邦把参战时间订在了十月十日前后,也就是梁夏帝国的重阳节之前。
按照安排,白止战与张小卿的大婚就在重阳节之前。
因为是皇室长公主大婚,早几个月就在做宣传,要普天同庆,所以大婚的时间早已诏告天下,没什么秘密可言。
哪怕在办了大婚后立即出发,算上路上耽搁的时间,返回舰队也至少需要三天。
在这三天之内,白止战肯定不在舰队里面。
“我听说,那个尼兹对你是大加赞扬。”
“至于吗?”白止战觉得王开元在挖苦他,或者是故意奚落。
王开元笑了笑,说道:“这里有几份相关资料,等下用得上,你先看。我出去看看其他人到没到。”
“你去忙。”
等王开元出去,白止战才拿起那几份文件。
翻了一遍,他就放下了。
都是一些旧闻,没什么新意,看不看都无所谓。
洛福斯拖到现在才决心参战,其实超出了白止战的预料。
在年初的时候,其实是3月下旬,白止战大胆预测,纽兰联邦很可能在上半年参战,最迟是第三季度,而且在年中,也就是六月与七月参战的概率最大,提议针对这几个时间点做文章。
此后,确实出现了几次绝佳时机。
第一次是在4月初,陆战队在海军的支持下在长泣半岛登陆。
当时,帝国海军的主力全在这边,分成两支特混舰队的四艘航母都在西东望洋。
为了防止遭到偷袭,帝国海军在此之前向流黄岛部署了更多的远程巡逻机,加大了巡逻强度。
此外,还派了几艘潜艇去珍宝港那边。
虽然动作搞得很大,但是纽兰海军最快在3月底才收到消息,准备时间就十天,来不及完成部署。
可见,洛福斯放弃这次机会,也算是情有可原。
第二次是在4月底,迢曼帝国正式向洛克共和国与布兰王国宣战,随后就在西大陆发起了闪击战。
虽然洛克共和国与布兰王国随后就向迢曼帝国宣战,还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但是纽兰联邦没有向迢曼帝国宣战,洛福斯只是发表了一份谴责战争的声明,让布兰王国与洛克共和国成为“援助法案”的对象国。
到洛克共和国战败,纽兰联邦的援助都没送达。
此后,迢曼帝国闪击了斯维亚半岛的威敬王国。
在南夕落洋上,迢曼帝国的破交舰队更是大杀四方。
即便是北夕落洋上,迢曼帝国的潜艇也露出了獠牙。
纽兰联邦做的事情,就是拿50艘在上次大战期间建造的老式驱逐舰,交换了由布兰王国控制的百大群岛的管辖权。
不要说向梁夏帝国宣战,纽兰联邦甚至没有向迢曼帝国宣战。
其实,布兰王国也一直没向梁夏帝国宣战。
关键就是,在西大陆战争爆发的初期,梁夏帝国不但没有为迢曼帝国提供支持,所作所为反到在威胁迢曼帝国。
只是看上去在威胁迢曼帝国。
按照密约,梁夏帝国向骆沙联邦提供了能够武装五个装甲师、五个炮兵师与五个战术航空兵师的装备。
骆沙联邦同步加强了西部地区的防御部署,还声明要防范可能遭到的闪击。
俨然,梁夏帝国要帮助骆沙联邦对付迢曼帝国。
布兰王国为什么要向梁夏帝国宣战呢?
多一个对手就是好事吗?
哪怕梁夏帝国远在世界另外一边,暂时没办法对布兰王国的本土构成威胁,可是在跟迢曼帝国开战后,布兰王国更加依靠海外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特别是至关重要的梵罗就在梁夏帝国的身边。
其实,这也是薛远征的厉害之处。
正是他看到了这里面的厉害关系,才竭力拉拢迢曼帝国,跟骆沙联邦签署密约,组建三巨头协约集团。
只要稳住骆沙联邦,布兰王国就必须盯死迢曼帝国,不会主动来招惹梁夏帝国。
没有布兰王国协助,纽兰联邦在参战之后,之直接面对梁夏帝国,未必能够获得动员所需的时间。
洛福斯在这个时候按兵不动,其实也可以理解。
第三次是在5月底。
在那几天,发生了三件大事。
一是由牛满与泽三为首的西狭夷,常说的长泣政权正式宣布成立,随后就组织部队登陆狭夷本岛。
此后,长泣政权的军队跟东狭夷,也就是东皇都政权的军队,在岗山附近爆发激战。
梁夏帝国首选宣布承认长泣政权,随后以援助盟友为名,宣布对丧失了合法性的东狭夷政权实施全面禁运。
当时,帝国海军的四艘航母都在火山群岛以东海域活动!
在西狭夷政权成立之后数日,迢曼帝国宣布对布兰王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就在当天晚上,迢曼空军的数百架轰炸机分成数个机群,在同一时间轰炸了布兰王国南部的几座工业城市。
虽然要在两个月后,梁夏帝国提供的第一批轰炸机才会到达迢曼帝国,并且参与轰炸布兰王国的作战行动,但是已经有一批梁夏陆军航空兵的军官到达迢曼帝国,向迢曼空军传授作战经验。
在世界岛另外一端,梁夏陆军航空兵对狭夷皇国的战略轰炸已经持续数月,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迢曼帝国宣布发起无限制潜艇战后不久,骆沙联邦的军队越过枷锁陆桥,攻入了南枷锁地区的几个国家,兵锋直指从忒尔帝国分裂出来,由布兰王国提供保护,仍然是半殖民地的波伊国。
虽然骆沙军队的推进速度非常慢,进攻也打得不顺,当时遭到入侵的,只是几个在骆沙帝国完蛋之后,独立出去的外枷锁地区的小国,骆沙军队还没攻入波伊国,但是三巨头结盟的事情已经是昭然若揭,或者说只剩下最后一层窗户纸。欠缺的,也就只是公开发表声明承认结盟关系了。
有趣的是,布兰王国并没因此向梁夏帝国宣战,甚至没有向骆沙联邦宣战。
就像前面说的,布兰王国没理由给自己招惹更多的敌人。
何况,纽兰联邦依然不肯按照同盟条约向迢曼帝国宣战,理由是,迢曼帝国的军队没有攻入布兰王国本土。
如果说前两次,洛福斯能够稳住,还说得过去。
可是这次,他依然无动于衷,就很奇怪了。
除了这三次显而易见的参战机会之外,自从6月份开始,对狭夷皇国实施全面战略封锁之后,纽兰联邦依然有很多向梁夏帝国宣战的机会,可是几个月下来,纽兰联邦始终是纹丝不动。
白止战有时都在怀疑自己的判断。
难道,洛福斯认为,只要不参战,纽兰联邦就能够偏安一隅?
………………………………
第299章 轮换部署
防范纽兰联邦突然参战,可以说是这几个月来,帝国海军的头号任务。
在3月底,刘长勋下了一道命令,把原来的第21特混舰队一分为二,重新组建了新的第21特混舰队与第41特混舰队,并且分别认命刘向真与白止战为司令官,在西东望洋与西北东望洋交替部署。
接下来两个月,部署在西北东望洋上,负责对狭夷皇国实施战略封锁,为执行战略封锁任务的巡洋舰与巡逻机提供空中掩护,并盯防管岛与霍努岛,执行战略警戒任务是由刘向真指挥的第21特混舰队。
以两艘“帝都”级为核心的第41特混舰队返回桅樯港进行修整。
这么安排,主要是两艘“龙江”级的状态要好一些。
虽然在结束了对常驻舰队的作战行动之后,两艘“帝都”级均返回造船厂,进行了服役之后的第一次全面检修,但是受自设计的限制,两艘“帝都”级的状态一直不大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此后在攻打火山群岛的战斗当中,这些问题暴露了出来。
按照特混群的统计,在攻打流黄岛的作战行动当中,“帝都”号与“陪京”号的出动率相当于“龙江”号的88%与85%,特别是在持续出动的时候,动力系统与弹射装置难以长久稳定运行。
此外,两艘“龙江”级在攻打火山群岛之前进行了中期维护,通过更换关键零备件解决了一些老毛病,其中包括为液压弹射器更换新阀门,有效的提高了可靠性与稳定性,保证了运作效率。
利用替换下来的两个月,两艘“帝都”级分别在浦州与刺州进行了第二次维护。
要说,这也是入役之后的第一次改进,主要就是解决在作战行动当中暴露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到5月底,第41特混舰队在那球港正式成立。
这个时候,帝国海军已经明确了舰队命名规范。
简单的说,以港口为准。
第四舰队的母港就是那球港,因此只要以那球港为母港,不管在哪里活动,都编在第四舰队名下。
第二舰队的母港是管岛,只不过暂时以本土舰队的桅樯港为母港。
在5月的最后一天,白止战才率领第41舰队出港。
此后,就是长达三个月的部署期。
严格的说,要到6月10日,第41特混舰队才到达火山群岛。
多耽搁了几天,主要是在航行途中对两艘航母进行测试,还让飞行员抓紧训练,好尽快进入状态。
上了战场,就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了。
到6月15日,才把换下了第21特混舰队。
耽搁的这五天,主要是跟第21特混舰队进行联合训练,顺带让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交流作战经验。
毕竟,这是白止战统帅第41特混舰队第一次执行战区巡逻任务。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直到8月25日,第41特混舰队都在火山群岛以东的西北东望洋上活动。
任务只有一个:搜寻与拦截试图前往狭夷皇国,以及离开狭夷皇国的货轮,为执行游猎任务的巡洋舰提供掩护。
当然,还要盯住纽兰海军东望洋舰队。
两个多月,白止战没有一个晚上能睡安稳。
按照他的推测,6月到8月,纽兰联邦出兵参战的概率最大。
其实,这也是让刘向真顶到6月中旬,由白止战在6月15号前去接班的关键原因。
用刘长勋的话来说,由白止战指挥第41特混舰队顶在前面,那么纽兰海军试图发动突袭的时候,肯定会有所顾虑,或许会把五艘航母全都派去对付白止战,也就没办法一举消灭梁夏海军。
感情,白止战就是去吸引火力的。
相对而言,对狭夷皇国的战略封锁反到是小事。
主力是巡洋舰,特别是那些续航力超过了一万海里,能在远洋单独活动数个月,配备了重炮的破交巡洋舰。
这些巡洋舰都是用快速货轮改造来的。
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就以投资的方式,让航运公司大量建造快速货轮,以便在战时征用。
经过简单改装,比如安装大口径舰炮,这些快速货轮就摇身一变,成了破交巡洋舰。
虽然干不过真正的战舰,但是对付普通的船只,肯定是手到擒来。
货轮内部空间非常巨大,能携带大量给养,为船员提供更多的生活与娱乐空间,获得超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对于掌握制海权的梁夏海军来说,破交巡洋舰是比潜艇更理想的选择。
关键,没有“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的政治风险。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第21特混舰队回到了桅樯港。两艘已经在海上活动了四个月的“龙江”级均返回造船厂进行必要的维护与检修,官兵也获得休整,还趁此机会更换了舰载机。
直到这个时候,“台风”战斗机才完全从一线作战部队撤编。
拖到现在换装,主要是没有时间,毕竟更换舰载机,只是飞行员进行适应训练就需要几个月。
所幸,第41特混舰队在成立之后就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在出航之前就已经换上新式舰载机。
可惜的是,直到第21特混舰队回来换岗,纽兰联邦都没有参战。
随后,白止战就回到了帝都。
苦守两个多月,除了瘦了一大圈,只是晒得更黑了。
这也是白止战最想不明白的地方。
在第41特混舰队执行战略封锁任务期间,白止战多次跟海军司令部通信,等于是故意暴露行踪,想把纽兰舰队引出来。
在7月底,白止战甚至指挥舰队航行到霍瓦依群岛西北大约1500千米处,还大摇大摆的拦截了几艘纽兰货轮,期间派巡洋舰追击与炮击了一艘逃跑的货轮,结果依然是屁事没有发生。
别说舰队,纽兰海军连巡逻机都没有出动,第41特混舰队就像是不存在一样。
在执行巡逻任务的两个多月里面,由第41特混舰队扣押的,以及直接击沉的纽兰商船超过了一百艘,此外还驱逐了数百艘之多。如果把那些被第41特混舰队发现,然后由远程巡逻机驱逐的算上,肯定超过一千艘。
虽然在拦截商船时,破交巡洋舰上的官兵都很客气,没有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但是拦截的货轮,还有运载的物资,那可是价值巨亿,其中不少在扣押之后,还按照帝国法律直接没收充公。
这都能忍!?
用舰队官兵的玩笑话说,连这都能忍,那么就只能相信,纽兰海军官兵信奉的肯定不是上帝,是佛主。
只是,白止战并没放松警惕。
危险,往往就在掉以轻心的时候到来。
………………………………
第300章 哥斯拉
要说,除开了纽兰联邦,还真没什么好担心的。
当前局势,可以说一片大好。
狭夷皇国那边,西狭夷政权已经稳住阵脚,由其组建的“狭夷国民自卫队”从8月下旬开始,逐步替换下在前线作战的梁夏军队,成为了本岛战场上的主要力量,哪怕战斗力差得惨不忍睹。
就算打成了消耗战,也是狭夷的内战,跟梁夏帝国没多大的关系。
虽然需要提供武器弹药,用来武装狭夷自卫队,还要提供粮食燃油等物资,但是提供给西狭夷政权的援助,还比不上特混舰队在西北东望洋执行封锁任务的消耗,却由此让帝国陆军从战场抽身。
主要是轻武器,而且几乎全都是二手武器。
很多还是上次大战期间生产,在大战结束后封存起来的老式栓动步枪,哪怕还能用,性能也早已落后。
此外,有很多是在冰风暴半岛上缴获的战利品。
至于弹药,更不是问题。
随便一条子弹的生产线,一年都能生产上亿发枪弹。
何况,在帝国陆军的军火库里面,还有很多上次大战生产的弹药没用掉呢。
其他物资,比如粮食之类的,就算没有让狭夷自卫队上去充当挡箭牌,还是得援助给西狭夷政权。
几十万支二手步枪,一些不用掉就只能报废处理的弹药,少量机枪与火炮,以及军服等其他必要装备,就让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狭夷自卫队官兵顶替帝国将士去流血牺牲,那是再划算不过的了。
就这么打下去,对梁夏帝国来说,反到是好事。
理由就是:只要东皇都政权,也就是东狭夷政权还没有完蛋,梁夏帝国就不需要为其统治之下的几千万狭夷人提供援助。
如果内战结束,东狭夷政权完蛋,这几千万人还得由梁夏帝国养着呢!
此外,针对东狭夷政权的战略轰炸并没有结束,只是不再像年初那么猛烈。
不是心慈手软,而是要为驰援迢曼帝国与支持骆沙联邦分兵,也就得降低对狭夷皇国的轰炸力度。
关键还有,没什么好炸的了。
在4月到8月的五个月里面,平均每五天就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出动数百架轰炸机集中轰炸一座或者数座大城市。
可是,狭夷皇国的城市本来就没多少,更别说大城市了。
别的不说,只是针对东皇都的大规模轰炸就反反复复的搞了五次。
用飞行员的话来说,他们闭着眼睛都能飞到东皇都上空投下炸弹。
要说对狭夷皇国的打击,主要还是靠战略封锁。
在特混舰队开始执行封锁任务后,东狭夷政权的处境顿时就变得极为艰难。
之前还会有不少的商船,从偏远的西北航线偷偷的前往狭夷皇国,毕竟部署在火山群岛的远程巡逻机无法飞那么远,派战舰过去也不现实,潜艇更不用多说,再说又没有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总而言之,在6月之前,仍然有不少船只“偷渡”成功。
在第41特混舰队替换下第21特混舰队,由白止战负责封锁行动之后,西北航线就被堵死了。
用纽兰媒体的话说:白止战是天照神派去惩戒其子民的恶魔。
此外,狭夷人还给白止战取了个绰号。
哥斯拉。
在狭夷的神话故事里面,“哥斯拉”就是称霸海洋,不可战胜的海龙。
虽然没有准确统计数据,但是有理由相信,在6月到8月间,完整的到达东狭夷港口的货轮,绝不会超过十艘,而且全都是5000吨以下,配备了大马力发动机,专门用来走私偷渡的快速货轮。
要速度不够快,根本不可能突破第41特混舰队的封锁线。
两个月才十艘货轮,最多五万吨物资,有啥用?
因为高强度的战略轰炸,狭夷皇国的夏收几乎绝产,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所以只是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就非常严重。
要说的话,就是梁夏帝国提供的粮食援助,西狭夷政权才迅速控制了九岛、四岛与本岛西部地区,获得了当地民众拥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巩固了政权,还组建起了规模不小的国民自卫队。
很多加入国民自卫队的官兵,也就是冲这能吃一口饱饭去的。
从春季起,在东狭夷控制的地区,已经爆发了严重饥荒,成千上万的人因为饥饿沦落为难民。
按六局提交的一份报告。
在东狭夷政权控制地区,大概有五千万人,每天的最低粮食消耗量为25000吨。
哪怕限制供应,用野菜顶替,每天也需要15000吨。
也就是说,就算那十艘货轮运载的全都是粮食,也只有3天的量。
在秋收前,东狭夷政权的粮食缺口至少为100万吨。
因为秋收同样不够乐观,哪怕不可能绝产,减产的风险也非常大,而且减产的幅度肯定不小,所以哪怕熬到了秋收,局面也不会好转,反而会恶化。当冬天到来,连充饥的野菜都没了。
同样是根据六局提供的情报,东狭夷地区的饥荒已经非常严重了。
别说是小地方,即便是在东皇都,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饿死,很多是走着走着就倒在了路边,然后就再也起不来了。
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按纽兰报纸刊登的消息,在本岛北部地区,因为严重的饥荒,饥民为活命,甚至悄悄的易子相食。
部分地区还爆发了动乱,只是没公开报道罢了。
为了阻止难民逃往国民自卫队控制的本岛西部地区,东狭夷军队拉起了铁丝网,就差没用上机关枪了。
空前严峻的饥荒已经让狭夷皇国不足为惧。
即便狭夷本土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而且看上去也不会在短期之内结束,苟延残喘的东狭夷政权也不再具有威胁。哪怕有威胁,也要首先过了长泣政权这一关,很难对梁夏帝国产生影响。
如果说一定有什么需要顾虑的话,也只是纽兰联邦在参战后,会不会向东狭夷政权提供援助。
其实,这个问题同样不需要担心。
是纽兰联邦援助东狭夷政权方便,还是梁夏帝国援助西狭夷政权方便?
只是海运里程,双方就没办法比。
纽兰联邦真打算援助东狭夷政权,狭夷就将成为纽兰联邦的泥潭。
再说,不管纽兰联邦打算做什么,也要首先在东望洋上击败梁夏海军,然后才能让运输船队前往狭夷。
再退一步,双方都提供援助,那么不管打成什么样,死的也是狭夷人。
可见,狭夷皇国哪怕仍然在苟延残喘,也只是苟延残喘。
狭夷皇国已经战败,针对狭夷皇国的作战行动,在西狭夷政权的国民自卫队登上本岛的那天,就已经宣告结束。
………………………………
第301章 错乱的步点
从整场战争的高度来看,西大陆那边的战况更加“焦人”。
虽然早在6月下旬,迢曼陆军提前完成了作战任务,在推进到塞巴城外后,逼迫洛克共和国签署城下之盟,此后还顺利拿下威敬王国,但是针对布兰王国的战略轰炸行动,迢曼空军却后继乏力。
用“眼高手低”来形容,其实更准确一些。
在战斗打响前,哥林元帅曾大放厥词,宣称强大的帝国空军能够在三个月之内打跨布兰皇家空军,统治布兰王国的领空,并逼迫布兰王国缴械投降,让强大的布兰皇家海军变成无用的摆设。
只是,与战前的梁夏陆军航空兵一样,迢曼空军缺乏大航程的轰炸机与战斗机!
迢曼空军是一支典型的战术空军。
虽然从7月份开始,梁夏帝国就按照承诺向迢曼帝国提供轰炸机,但是并没产生多大的帮助。
不是梁夏帝国提供的轰炸机不够好或者不够多,而是布兰皇家空军同样获得了强援。
纽兰联邦派出了志愿航空队,而且通过“援助法案”的授权,开始向布兰王国提供战斗机等武器装备。
在布兰王国的上空,纽兰军人与梁夏军人首次遭遇。
只是,双方穿的都是其他国家的军服。
按最初的计划,迢曼空军应该在年内完成对布兰王国的战略轰炸,不然就对明年的战略计划做出调整。
直到现在,迢曼空军都没有能够打败布兰皇家空军。
让白止战觉得不敢相信的是,在8月上旬,布兰皇家空军出动轰炸机,对迢曼帝国进行了报复性轰炸。
第一次就轰炸了迢曼帝国的首都!
由此引发的直接结果是:迢曼空军抽调了大量兵力,集中轰炸伦泰城。
在对外宣传中,布兰王国的媒体反复强调了新首相,在上次大战期间担任海军大臣的丘尔所具有的领导力。轰炸迢曼帝国的首都,就是丘尔主张的行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