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8章 论功行赏
11月1日傍晚,旭海西部的千屿群岛海域。
群岛就在帝国本土东面,南江口外面,由大大小小的数百座岛礁组成,千百年来一直都是帝国抵御外敌入侵的藩篱。
两年多前,在南北撒豆群岛沦陷之后,帝国海军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把本土舰队转移到了该处,以网岛上的桅樯港为母港,并且围绕着网岛设了三道防线,只是水雷就布设了上万枚。
在雷场保护下,敌人的潜艇无法进入,群岛内部海域相对来说还比较安全。
只是,这些防线同样把千屿群岛变成了本土舰队的牢笼,让本土舰队更依赖由水雷与岸炮提供的保护。
对奉行进攻学说的帝国海军来说,龟缩在港口里面,简直是奇耻大辱。
在忍受了两年多的非议与屈辱后,在昨天,本土舰队终于用行动证明,帝国海军绝不是缩头乌龟。
从第21分舰队与第一战巡分队遭遇,也就是上午九点五十五分算起,到第11分舰队六艘战列舰打出最后一轮齐射,在夜间十点过五分撤入守望者海峡,这场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持续了十二个小时。
算上没参加战斗的第13分舰队,帝国海军出动了十八艘战列舰,六艘战列巡洋舰,十二艘装甲巡洋舰与十八艘轻型巡洋舰,此外还有六艘轻型巡洋舰、二十多艘驱逐舰与十多艘辅助舰船在旭海执接应。把这些全都算上的话,帝国海军出动了一百多艘舰船,总吨位超过七十万吨。
联合舰队这边。
同样把在战斗结束之后赶到的第四主力分队与第五主力分队,以及一直在附近徘徊,只是跟几艘装甲巡洋舰交战的第二战巡分队算上,总共二十二艘战列舰、五艘快速战列舰、十艘战列巡洋舰、十六艘装甲巡洋舰与二十艘轻型巡洋舰、以及数十艘驱逐舰与辅助船只,总吨位接近一百万吨。
最终,帝国海军损失两艘战列巡洋舰、六艘装甲巡洋舰与四艘轻型巡洋舰,战沉战舰总吨位十一万吨,阵亡与失踪官兵四千余人,伤残六千余,其中战沉的两艘战列巡洋舰上的二千多名将士仅七人生还。
联合舰队有三艘战列巡洋舰、五艘装甲巡洋舰与七艘轻型巡洋舰战沉,总吨位超过十五万吨,阵亡与失踪官兵六千余人,伤残超过了一万,其中仅第一战巡分队的六艘战列巡洋舰就有五千多名官兵伤亡。
从战术的角度,也就是看损失与伤亡,帝国海军无疑取得了胜利。
不要忘了,第一战巡分队的另外三艘战列巡洋舰也遭到重创。“声望”号与“反击”号在船坞里面呆了好几年,才重新回到布兰皇家海军服役。“虎”号因为损伤太严重,在拖延了好几年之后,布兰皇家海军不得不忍痛割爱,最终被当成废钢铁卖给一家拆船厂,仅有舰钟保留了下来。
“北河”号与“南江”号也在船坞里躺了几年,不过“鲁河”号与“粤江”号都在几个月内完全修复,重新回到本土舰队的战斗序列。这四艘战舰后来都接受了全面改造,升格成为快速战列舰,在帝国海军中继续发挥光与热,而且在下一次大战的初期,成了帝国海军的中流砥柱。
至于战略上的胜败,那就各说各的了。
其实,在战斗结束后的当口,第21分舰队的官兵根本不会考虑那么长远,即便是司令部的参谋也不例外。
凌晨换岗之后,白止战回到住舱倒头就睡。
等到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
去军官餐厅吃饭的时候,白止战遇到了桂伯勇,而桂伯勇告诉他,在吃了饭之后去找贺永兴。
虽然心有疑虑,但是白止战没敢耽搁。
在凌晨换岗前,白止战就从通信参谋那里听到,海军司令部发来电令,任命贺永兴为本土舰队临代司令官。
因为太过敏感,所以通信参谋谈论此事的时候非常小声。
果真如此,这个人事变动太不寻常了。
不要忘了,第21分舰队还没有返回母港。哪怕贺永兴指挥有功,而本土舰队的司令官要为失误担责,也没有理由在第21分舰队回到母港前做出人事调整,更别说贺永兴未必能让其他分舰队的指挥官信服。
要论资历,贺永兴在几名主力分舰队司令官中,算是最嫩的一个。
两年多前,在来到本土舰队担任第21分舰队司令官的时候,他才39岁。
由此,贺永兴成了帝国海军三十年来首个年龄小于40岁的少将。
虽然出身自帝国海军两大世家之一的贺家,但是对于年仅41岁的贺永兴来说,家族威望并不能取代个人能力。以他现在的成就,要想座上相当于半个海军总司令的本土舰队司令官的宝座,显然是差了一些。
论资排辈的话,三支主力分舰队的司令官都在贺永兴的前面。
只是,打了这一仗,恐怕再也没人敢怀疑贺永兴的能力。
睡醒之后,冷静下来认真的思索一番,白止战也在暗自窃喜,因为他跟对了人,更因为得到了贺永兴的器重与赏识。
第21分舰队能够逃脱,哪怕白止战算不上是居功至伟,那也是功不可没。
向迷宫航道突围的时候,包括桂伯勇在内,几乎所有参谋都建议,直接冲过去,靠速度突破敌人的封锁与拦截。只有白止战提出跟主力分舰队联系,借此机会在航道出口外跟联合舰队决一死战。
正是如此,才有昨天的舰队决战。
从交战过程看,如果贺永兴采纳了其他参谋的建议,第21分舰队必然会在迷宫航道外面被拦截下来,甚至有可能遭到夹击。因为主力分舰队没有出来接应,所以第21分舰队无论如何都无法杀出重围。
其实,白止战很有自知之明。
贺永兴早就做出了决断,白止战只是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把贺永兴的决断说了出来。
哪怕白止战没提出建议,贺永兴也不会采纳其他参谋提出的办法。
由白止战来说,也是在点拨其他参谋,从而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以免在大战之前节外生枝。
当然,这并不妨碍白止战成为贺永兴跟前的大红人,也不妨碍贺永兴继续书写已经延续两年多的不败神话。
吃饱之后,白止战先去司令舰桥,发现贺永兴不在,他才去了司令官住舱。
战斗已经结束,肯定会论功行赏,而且用不着在返回母港之后再进行。
………………………………
第19章 一惊一喜
如果把战舰比喻成邮轮,司令官住舱就是唯一的特等舱,说成是超豪华帝王套房其实更贴切一些。
即便这全舰的唯一,也就二十平方米见方,在分出一间浴室之后,刚好能摆下一张床与一套办公用的桌椅。衣柜之类的大件家具,全是标准件,直接焊在地板或者墙壁上,没有搞特殊。
白止战到来的时候,贺永兴坐在书桌后面埋头批阅文件。
“报告!”
“这两份文件,你现在就看,没有问题的话就把字签了。”
虽然白止战大喊了一声,但是贺永兴根本没有抬头看他。等到他走近,贺永兴把一个文件夹丢了过来。
“坐下吧,用不着客气。”
说着,贺永兴指了下插着钢笔的笔筒。
坐下,翻开文件夹,只看了一眼,白止战就露出了惊讶神色。
是一份晋升令!
其实,获得晋升没让白止战感到惊讶,毕竟是论功行赏,而贺永兴能给出的最有价值的奖赏就是晋升军衔。
虽然在帝国海军中,职权更重要,即更加看重军职,但是职权与军衔对应,只有获得了足够高的军衔,才有资格承担相应的职权。比如分舰队司令官对应的最低军衔就是少将,贺永兴在两年多前就是先由准将晋升为少将,才去掉司令官前面的“临代”二字,坐稳了司令官的宝座。
让白止战惊讶的是,这是一份越级晋升令,由少尉直接晋级上尉。
哪怕上尉也是尉官,可是从少尉到上尉那可不一般。对一名平民军官来说,上尉是晋升道路上的第一道坎。
原因非常简单,上尉是“长”字头指挥岗位对应的最低军衔。潜艇的艇长、驱逐舰的舰长与大型战舰上的主要部门长官,全都是上尉,因此不管有多大本事,首先得在上尉的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来。
其实,像贺永兴这样的将领,都是在当上尉的时候表现出色,才得以青云直上。
此外,越级晋升本身就意义非凡。
当初,贺永兴都以临代司令官的身份指挥第21分舰队,准将军衔佩戴了半年,才晋升成为少将。
数十年来,帝国海军一直讲究按部就班的晋升方式,不是说死板,也不是阶级森严,而是在不同的层级上,会有不同的收获,而这些知识与技能在今后肯定能够发挥作用,甚至是必不可少。
就拿白止战这次跳过的中尉来说,该军衔对应的主要是各部门的副职。虽然副职的重要性并不高,但是在不同部门的副职岗位上历练,才能对一艘战舰,乃至一支舰队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有足够直观,并且足够深刻的认识,也才能在走上更高的指挥岗位之后,能够更好的发挥个人能力。
说得直接一点,帝国海军的晋升体系存在运行了数十年,始终没有太大的改变,还被其他国家的海军广泛借鉴采用,成为全球海军的通用晋升体系,本身就能够说明这套体系的先进性与合理性。
越级晋升不是没有,不过往往发生在战时。
大战还没结束,也算战时吧。
想到这些,白止战拿起了放在笔筒里面的钢笔。
相对来说,这份越级晋升令给白止战的惊喜远大于震惊,因为跳过了中尉,等于少奋斗至少五年。
取掉笔套,准备签名的时候,白止战才想起来,贺永兴说有两份文件。
白止战没多想,随手翻到第二页。
只是一眼,他就愣住了。
这是一份调令!
几眼扫完之后,白止战的脸色已变得苍白无色。
其实,这是一份职务任免令,而且只有一句话。
免去白止战上尉第21分舰队司令部参谋职务,调任本土舰队装备司令部,暂任建造司高级项目主管。
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立下功劳,获得晋升后,还被流放了?
分舰队司令部参谋,那可是直接参加与指挥作战的战斗岗位,装备司令部建造司是清水衙门,高级项目主管其实是文职岗位。
从战斗岗位被调往文职岗位,不是流放是什么?
对任何一名正规科班毕业的海军军官来说,被丢到文职岗位上去,都等于流放,甚至是侮辱!
钢笔悬在文件上方,迟迟没有落下去。
“我已经签署命令,回到桅樯港之后,‘北河’号与‘南江’号将分别前往浦州与刺州的海军造船厂进行维修。你先去准备一下,到时候跟随‘北河’去浦州海军造船厂,去跟刘向东上校报道。”贺永兴在刚看完的文件上签了字,然后推到白止战面前。“他是‘龙江’号的监造长。”
最后这一句话,把白止战惊醒了。
“贺司令,你开始说……”
“你没有听错。”贺永兴笑了笑,说道,“等‘龙江’号建成,你就是首任作战参谋。”
这下,白止战没再犹豫,刷刷几下在两份文件上签了字。
“龙江”号是“北河”级战列巡洋舰的四号舰,跟三号舰“墨河”号,五号舰“岭河”号与六号舰“横江”号同时开工,只是后两艘是在刺州建造。按照最初的计划,这四艘战舰都应该在今年建成,加上两艘姊妹舰组成第21分舰队,并且由替换下来的四艘战列巡洋舰组建第22分舰队。
可惜的是,受到产能等各种因素影响,四艘战舰的建造工作一再拖延。
去年年底,因为有几艘主力舰要大修,所以刺州造船厂只能停止两艘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
直到现在,这两战舰还在刺州造船厂的船台上。
至于什么时候重新开工,别说造船厂,就连帝国海军司令部都不清楚。
浦州造船厂的两艘要好一点,至少没完全停摆。
按照调整后的建造规划,这两艘战舰的交付日期推迟到了新历八十年,最快能在七十九年的年底下水。
“贺司令,还有别的事情吗?”
此时,白止战的心情说不上激动,最多只是恢复了正常。
以监造人员的身份,参与战舰的建造工作,还是主力舰,对任何一名海军军官来说,都是无尚的荣誉。
只是,白止战觉得,恐怕看不到“龙江”号建成之后的样子。
大战还能拖两年吗?
此外,白止战已经发现,在他的晋升令与任免令上,左下角的署名处,盖的是本土舰队司令官的印章。
显然,传闻没有假,贺永兴已经是本土舰队司令官。
就在白止战准备告辞的时候,贺永兴站起身来,朝大门正对着的舷窗走去。
………………………………
第20章 晴天霹雳
看到贺永兴点上第三根香烟,白止战才忍不住叹了口气。
在之前的十来分钟里面,也就是连抽两根烟的时间,贺永兴向白止战透露了一些极具爆炸效果的消息。
昨天那场舰队决战既在预料之中,也是阴差阳错的结果。
在上午九点过,也就是第21分舰队在守望者海峡里面,准确说是在北航道向东航行的时候,帝国海军司令部下达了停止行动的命令,并且把电报发给舰队旗舰。接下来,应该由舰队旗舰转发给各分舰队的旗舰。就是在这个当口,发生了一个算不上意外的意外,舰队旗舰使用的短波电台。
这是一个没有违反通信规定,影响却极极其巨大的失误。
当时,如果第21分舰队没去北航道,而是继续在迷宫航道里面向东航行,与舰队旗舰的距离就在短波电台的工作范围之内,肯定能收到电报。转入北航道,距离拉开了一些,超出电台的工作范围。
为了保持隐蔽,而且从北航道向东望洋突击写入了备用计划,第21分舰队因此没有向舰队旗舰汇报。
此外,根据舰队旗舰的记录,转发海军司令部的电令时,因为担心有新的命令,或者命令有变更,所以通信参谋不敢长时间占用长波电台,也就只能使用短波电台向各分舰队旗舰发报。
这一系列巧合,导致局势完全失去了控制。
关键还有,在十点过后,收到第21分舰队的消息,得知第21分舰队已经按计划杀入东望洋,并且跟第一战巡分队交战的消息后,发生了一件谁都想不到的,而且完全没法理解的事情。
本土舰队司令官在舱室里吞枪自杀。
这个变故,差一点就葬送了第21分舰队。
因为海军司令部已经下达结束作战行动的命令,而且旗舰转发了命令,所以本土舰队的其他分舰队完全有理由撤回母港,用不着为了第21分舰队冒险,更别说违背军令去跟敌人决战。
所幸,第11分舰队司令官觉得,情况发生了变化,应该由海军司令部做决定。
正是如此,本土舰队才没有撤走,还在收到海军司令部的电令后,按原计划进入守望者海峡。
原因也很简单,海军司令部在给第11分舰队的复电中明确提到,由贺永兴临代本土舰队司令官一职。
这道命令,就是为了让其他分舰队司令官打消顾虑,驱策他们竭尽所能的协助第21分舰队。
在战斗中背离主帅临阵脱逃,那是抄家灭族的重罪。
哪怕帝国早已废除连坐,背帅弃阵也是千刀万剐的死罪。
可惜的是,因为“北河”号的电讯中心被摧毁,所以贺永兴依然没有能够及时收到这份电令。
之前已经提到,在与第一战巡分队的战斗结束,并且转移到“鲁河”号上之后,才收到这份电令。
其实,这一系列的阴差阳错,解释了白止战心里的一个疑问。
在派系分明与等级森严的帝国海军中,资历与军衔都是入门级的分舰队司令官,凭什么让三个在地位、声望与影响均超过自己的主力分舰队司令官听从号令,如臂使指般操控整支本土舰队?
在下午的时候,贺永兴打了保票,其他分舰队都会全力以赴帮助第21分舰队突围。
显然,关键就在这份电令上。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不管平时斗得有多狠,在上了战场,跟敌人交战之后,必须无条件听从指挥。
谁要是在战斗中搞派系斗争,那就是帝国海军,是全帝国的公敌!
只是,白止战有了新的疑问。
“贺司令,海军司令部为什么要取消作战行动?”白止战稍微停顿了一下,又壮着胆子说道:“还这么的突然,一点征兆都没有,更别说事先告知。要不然,昨天的舰队决战完全能够避免。”
“你觉得,为了跟敌人决战,海军司令部故意拖延了发报的时间?”
白止战没吭声,他既然提出这个疑问,就表示有这样的猜疑。
“如果是早就计划好的,昨天的舰队决战恐怕会是另外一个结果。”贺永兴摸出了一张叠好的纸,丢到白止战面前。
白止战没什么心理准备,翻开之后才吓了一跳。
一份绝密文件,准确说是手写的绝密电文。
肯定是二次加密的电文,贺永兴亲自解译。
那是贺永兴的字迹,白止战认得,还是抄写电文的专用纸张。
这种纸张,遇水后就会溶解,而且上面的字迹会在几秒钟内消散。
把绝密电文写在这种纸张上,战舰被击沉之后,就不用担心放在保险柜里,或者指挥官带在身上的绝密电文被敌人缴获。
纸张的最上面,印着“绝密”两个字。
“别担心,也许到明天,这就不是秘密了。”
在贺永兴这么说了之后,白止战才再次拿起了电文。
其实,主要是好奇。
内容不多,也就一句话。因为需要由掌握密钥的指挥官单独解译,所以这类电文的内容一般不会太多。
维尔德二世秘密签署投降诏书,迢曼帝国恐即将战败,陛下已经授权内阁首辅为停战做准备,望速回。
电文没有署名,不过“鲁河”号能够收到,肯定来自海军司令部。
迢曼帝国皇帝维尔德二世秘密签署了投降诏书!?
白止战不由自住的哆嗦起来。
去年,在忒尔帝国战败投降之后,如果说还有那么一点点点希望,那么在迢曼帝国战败投降之后,就没什么希望了。
梁夏帝国再强、再能打,也没办法单挑全部列强啊!
“这……这是……”
“昨天凌晨的事情。”
白纸张长出了口气,强行控制住了起伏不定的情绪。在放下电文之后,又双手捧脸使劲搓了几下。
这下,完全能够解释了。
本土舰队的反击行动不是单独的,而是全面战略反击的开始。
参加这场战略反击行动的不止是帝国海陆两军,还包括迢曼帝国,战场横跨巨大陆与西大陆,目的是彻底扭转战略局面,争取在几个月内击败骆沙帝国,打通梁夏帝国到迢曼帝国的交通线。
迢曼帝国退出之后,反击还有意义吗?
没有迢曼帝国在西大陆牵制敌人,梁夏帝国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击败骆沙帝国。
再说,打败了骆沙帝国,又能怎么样?
在众多的列强当中,骆沙帝国只是最弱的那个!
到了这个地步,就算不愿意承认,也必须认真考虑一个问题。
如何才能以体面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或者说,如何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战败造成的影响!
………………………………
第21章 耻辱
入夜之后,桅樯港。
虽然这座港湾现在是本土舰队的母港,但是在两年多前,这里还只是一处供渔船避风的天然深水海湾。
每当台风到来,附近的渔船就会来此躲避。一眼望出去,海湾里面全是林立的桅樯。
“桅樯”这个名字就是来源于此。
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后,港口里面的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只是仍然到处能见到渔港与渔村的痕迹。
不说别的,参与基础建设的民夫,大部分是当地的村民,很多就是上岸的渔民。
“北河”号进入港口的时候,战舰中部的露天甲板距离海面已经不到半米,舰尾全都沉到了水面之下。
保守估计,进水量在一万吨左右!
“南江”号的情况更加糟糕,舰首被炸飞,舰体全部被海水淹没,只有上层建筑露在海面上。
靠上泊位之后,“南江”号立即坐底沉没。
返航途中,这两艘战舰的官兵一直在积极自救,伴随的巡洋舰提供了大力支持,要不然也回不到母港。
因为舰体上有太多的大尺寸漏洞,无法用普通方法堵死,所以只能采用抽水的方法,排出涌入舰体的海水。
为此,在回到桅樯港后,首先得修补舰体。
因为“北河”号的损伤相对来说要轻一些,所以首先修理“北河”号。其实就是设法堵住舰体的漏洞,排出一部分海水,对动力系统进行简单检修,确保能自行前往浦州的海军造船厂。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这艘战舰也要在船坞中呆上大半年。
“南江”号的情况更加糟糕,或许要在刺州海军造船厂维修一年。
不管怎样,两艘战列巡洋舰都已回到母港。
在这两艘战舰安置妥当之后,“鲁河”号与“粤江”号才进入桅樯港,由驳船带领驶向深水码头。
白止战已经收拾好个人物品,等到“鲁河”号靠上码头,他就立即下了船。
他没有去跟桂伯勇等人告别。
不是不讲感情,而是他不知道该怎么道别。
拿到调令的人就只有他一个,分舰队司令部的其他官兵都得留在“鲁河”号上,面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白止战觉得,他现在拂袖离去,等于在逃避,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逃兵!
虽然白止战从来不在乎别人这么看待自己,但是他也不想为自己解释,何况这根本就没办法解释。
难不成告诉桂伯勇,帝国马上就要战败了?
或者,贺永兴更器重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参谋,而不是追随多年的老部下?
这些,越解释,越说不清楚。
“白少尉,你忘东西了!”
白止战刚走上码头,就被叫住了。
没错,就是桂伯勇。
既然被看到了,白止战也没回避。
“贺司令问过我的意见,我觉得你最合适。”桂伯勇走过来,把一枚“鲁河”号的舰章递给了白止战。“没什么好送给你的,把这个带上,就当是留做纪念,不知道下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
“桂上校……”
白止战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而且听桂伯勇说的话,他看过那份电文,知道迢曼帝国即将战败的消息。
“好好干。”等到白止战接过舰章,桂伯勇又在他的肩膀上使劲拍了几下。“说不准,当我们再次跟随舰队出征,我就得听你的指挥了。希望到那个时候,我们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跟白止战拥抱之后,桂伯勇才转身朝舷梯走去。
看着桂伯勇离去的背影,白止战不禁暗自叹息。
或许,桂伯勇成不了贺永兴那种统帅千军万马,还能百战百胜的将领,不过他肯定是一名优秀的参谋。
远处,传来汽笛声。
在驳船推动下,“粤江”号正缓缓靠过来。
码头外面,一支车队正在朝这边驶来。
等会,码头上就会人山人海。
白止战没有再耽搁,转身朝码头外面走去。
此时,位于帝都郊外的海军司令官邸。
秘书进来通报,本土舰队的全部主力舰都已返回母港的时候,周宽德已经穿上外套,正在整理需要带上的文件。
因为在下午的时候,本土舰队就发来消息,相关的工作都已安排下去,所以周宽德没做额外吩咐,只是让秘书去回电告知贺永兴,在做好安排之后,返回海军司令部述职,正式接受晋升与任命。
至于守望者海峡海战的结局,周宽德反到不太在乎。
如果这场海战发生在一年前,哪怕遭受的损失更大,周宽德也会喜出望外,将其当成决定性胜利。
可是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
上午,周宽德就收到了消息,情报机构已经确认了维尔德二世签署投降诏书的消息,迢曼帝国已经战败了。
不出所料,一个月之内,迢曼军队就会向同盟集团投降。
一个月的时间,又能做什么?
别说帝国海军与帝国陆军早已是伤痕累累,从司令官到列兵全都疲惫不堪,再没有开战时的雄心壮志,哪怕全都有,而且像陈炳勋这样的“战神”重生,也没法改写注定要战败的结局。
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迢曼帝国战败的影响降到最低!
因为有去年的教训,也就是忒尔帝国战败,帝国当局封锁了消息,在消息扩散之后局势完全失控,引发了波及全国的大骚乱,所以内阁大臣都认为应该主动发布消息,用积极手段引导舆论。
当然,受迢曼帝国战败影响的不止是舆论。
下午的会议上,首辅第一次提出,要认真考虑停战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且着手进行相关的准备。
或许是不想给其他大臣太大压力,首辅用的是“停战”,不是更直白的“投降”。
可是,用什么词来形容,并不能改变事实。
不管是停战或者是投降,都意味着自南江口海战后,七十多年来,帝国首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结束一场战争。如果是战败投降,而且签署了条约,还将成为帝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份丧权辱国的投降条约!
签署条约的人,肯定会被钉上耻辱柱,成为遗臭万年的罪人。
谁想被永久的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谁愿意当国家与民族的罪人?
谁敢轻言投降?
想到这些,周宽德恨自己早出生了二十年。如果年轻二十岁,就算改不了国祚,也能够到战场上以死殉国。
对一名把一生都献给了帝国海军的老军人来说,宁愿死,也不愿遭受投降之辱!
………………………………
第22章 远赴他乡
一周之后,浦州火车站。
虽然位于南江口的浦州地处江南,是典型的湿热型气候,但是秋风依然是冷得刺骨,更何况白止战只穿了一件单衣。
从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