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他现在这个级别,功劳显得不那么重要,或许能做到清高,可是对那些追随他的官兵来说,就没这么简单了。

    不要忘了,周涌涛还只是一名少尉呢。

    就算获得了白止战的器重与赏识,他也需要用战功充实个人履历,而且战功是获得晋升的硬条件。

    连周荣涛都是如此,其他官兵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为自己捞点战功,算不上假公济私。

    其实,在上次大战之前,帝国海军甚至没有禁止官兵在战场上获取战利品,还对战利品的归属权做了明确规定。允许与鼓励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取战利品,也就是为了鼓舞官兵的斗志与士气。

    保证官兵都能获得晋升机会,跟允许获取战利品有着类似的意义。

    只是这次,白止战没有退让。

    在联系了卫军,确认四艘重巡洋舰都完好无损,有把握阻击四艘敌舰,以及四艘轻巡洋舰已经在向敌舰的后方迂回,白止战没再耽搁,让李云翔按原计划做安排,在摆脱敌舰之后就让攻击机群出发。

    没错,就是去攻击运输船队。

    随后,白止战联系了驱逐舰分队,让六艘驱逐舰听卫军指挥,协助巡洋舰分队围歼四艘敌舰。

    为了让李云翔等人放心,白止战答应,会在条件成熟后做出安排。

    简单的说,打击了运输船队,舰载机返航之后,如果四艘重巡洋舰还没被击沉,就安排舰载机去投弹轰炸。

    在此,白止战采纳李铭博的建议,给莲花军港航空站的朱华圣与申普发了电报。

    立即出发,飞来跟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汇合。

    以当时的情况,就算李铭博没提出来,白止战也会做这样的安排。

    不要忘了,第二主力战队还没完蛋呢,而且之前跟随第一主力战队的第四巡洋舰战队也还在活动。哪怕不考虑截击第二主力战队,也应该考虑跟第四巡洋舰战队遭遇,且发生战斗的可能性。

    白止战做完这些安排的时候,已经快到八点了。

    外面的飞行甲板上,航空勤务人员正在忙着做准备,让十多架已经装上弹药与燃油的战斗机准备升空。

    发起攻击?

    还早得很。

    现在要让剩下的战斗机升空,能在八点半之前忙完,并且为执行攻击任务的鱼雷机与轰炸机做准备就很不错了。


………………………………

第178章 以卵击石

    侦察机的报告没错,一大波96式陆攻从北面飞来。

    八点刚过,也就是在第二批防空战斗机全部升空后,率先出发的八架“台风”在舰队北面大约一百五十千米处,遭遇了陆攻机群。按领队长机报告,敌机肯定超过五十架,恐怕有百架之多。

    竟然派来了这么多的轰炸机!

    狭夷海军还真是看得起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从数量看,不但动用了部署在狭夷本土西部的陆攻机群,恐怕还出动了部署在中部与东部的机群。

    不要看96式陆攻的载弹量不怎么样,航程却大得吓人。

    有巨大的航程是狭夷海军作战飞机的一大特色,97舰攻、99舰爆、零战与96式陆攻皆概莫能外。

    经过十多分钟激战,战斗机击落了大约二十架敌机,自身损失了三架,另外五架战斗机在弹药耗尽后退出战斗。

    领队的飞行员目视观察认定,还有大约八十架敌机。

    这些轰炸机分成了前后两个编队。

    前方机群的飞行高度低一些,速度也要慢一些,规避的时候显得较为笨拙,怀疑携带的航空鱼雷。

    后方飞得更高的那些轰炸机,携带的很可能是航空炸弹。

    因为96式陆攻没办法俯冲投弹,且航空鱼雷对战舰的威胁更大,所以第一批战斗机重点拦截了前方机群。

    报告交战情况的时候,领队长机飞行员还专门提到,除了重点拦截前方的机群,还需要分一部分战斗机去拦截后方的机群,逼迫高飞的轰炸机在到达舰队上空前丢掉炸弹,或者是转向规避。

    这个时候,“武州”号与“昌州”号发来警报,防空雷达已经探测到敌机机群。

    几分钟后,第二批防空战斗机在舰队北面约八十千米处,跟敌机机群遭遇。

    按照李云翔的安排,三分之二的战斗机负责拦截前方低飞的机群,另外三分之一的战斗机冲击后方高飞的机群。

    虽然在之前的几场战斗当中,立下大功的主要是俯冲轰炸机,而在战前受到高度重视的鱼雷攻击机反到没有多么出彩的表现,但是96式陆攻并不是俯冲轰炸机,没有俯冲投弹的本事。

    水平投弹轰炸?

    因为命中率没办法保证,所以在对付战舰这类能够高速移动的目标时,一般不会采用水平投弹的轰炸战术。

    如果只能水平投弹,得尽可能的降低投弹高度。

    低空水平投弹,对付那些防空火力没有得到加强的老式战列舰没问题,而用来对付新锐战舰,那就是找死。

    只是,96式陆攻能够投掷鱼雷。

    执行反舰任务,96式陆攻主要使用的是航空鱼雷,扮演的鱼雷攻击机的角色。

    当初,高野提出研制这种只能部署在陆上机场的中型轰炸机,就是想弥补舰载航空兵的不足。因此在研制阶段,格外强调挂载鱼雷执行反舰作战的能力,对在中高空水平投弹轰炸反到不太重视。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因为敌机实在是太多了,还有较为强悍的自卫火力,也比舰载机牢固,所以二十多架战斗机拼尽全力,也只击落了约三十架敌机,以及迫使一些敌机在距离舰队很远的地方就投下了炸弹与鱼雷。

    此战也反映出,“台风”的四挺机枪确实少了一点,配备的弹药也不够多,几次长点射就能打光。

    大约八点半的时候,大约五十架96式陆攻逼近了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只是,有将近一半丢掉炸弹或者鱼雷。

    防空战斗,进入到最后阶段。

    所幸的是,四艘“武州”级已跟航母汇合,出现在应该在的地方。

    没错,就是航母的身边。

    在此之前,四艘轻巡洋舰与六艘驱逐舰对后方的四艘敌舰发起第二轮鱼雷攻击,让敌舰暂时没办法炮击四艘“武州”级。

    简单的说,就是让四艘“武州”级专心于防空作战。

    与此同时,紧急升空的最后几架战斗机对敌机机群进行了最后的拦截。

    这些连枪弹都没有装满的战斗机所能做的,也只是通过高速冲击,让敌机分散,无法击中投弹或投雷。

    此时,主要威胁在高空。

    经过连续两次高强度的拦截,低空突击的96式陆攻已所剩无几,而且被打散,没办法协同发起进攻。

    单独发起突击,没多大威胁。

    八点四十五分,“武州”号与“昌州”号的高射炮率先开火。

    由此,舰队内层的防空作战打响。

    为了避免误伤,在让高射炮开火之前,担任防空作战指挥的“武州”号与“昌州”号均发出信号,要求所有在附近活动的防空战斗机立即转向撤离,不然就有可能遭到高射炮的无差别攻击。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敌机还在十多千米之外,就算炮手能看到,也很难辨别出来,而且在激烈的战斗中,炮手根本没时间区分敌我。

    更加重要的是,大口径高射炮都是由雷达引导。

    在远程防空作战中,其实是由雷达来探测目标,再测出目标的距离与高度,然后把射击的数据发给防空作战指挥官,而防空作战指挥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控制范围的几门高射炮向目标开火。

    “武州”级上,一般有四名专门的防空作战指挥官来为大口径高射炮分配目标。

    此外,“武州”级的大口径高射炮分成了四个炮组,理论上能够同时对付一个方向上的两批目标。

    大口径高射炮首先向高空的敌机开火。

    这没办法,雷达首先探测到的就是高空的敌机。

    命中率不算高,不过密集的炮火,逼迫更多的敌机转向规避,有的敌机还在慌乱之中丢掉了炸弹。

    关键就是,敌机再一次分散。

    在经过大口径高射炮的拦截之后,仍然能成集群活动的轰炸机已经没有了,最多就两三架组成一个小编队。

    大约八点五十分的时候,防空作战进入到最后阶段。

    虽然成功突破两层防空网的敌机还有二十多架,但是带着炸弹与鱼雷,能够发起攻击的不到十架。

    其他敌机,全都在为同伴打掩护!

    到了这个阶段,没啥好说的,也就一个字干。

    在“武州”号与“昌州”号的指挥下,四艘重巡洋舰同时进行急转向,把侧舷对准敌机来袭方向。

    随后,四艘重巡洋舰上的数百门机关炮就怒吼起来。

    没过多久,“帝都”号与“陪京”号上的机关炮也先后投入战斗。

    在“帝都”号上目睹这一切,白止战很是感慨。

    在拥有强大防空火力的舰队面前,像96式陆攻这样的重型轰炸机,根本就不可能占到便宜。

    强行为之,等于是以卵击石。


………………………………

第179章 快马加鞭

    最后一枚炸弹在“帝都”号后方的海面上爆炸,又过了一阵,确认轰炸已经结束后,白止战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高空水平投弹轰炸,那不是开玩笑吗?

    帝国海军早就做过测试,让几十架舰载机从3000米、5000米与7000米的高度上集中投下炸弹,目标是一块面积与形状跟航母飞行甲板差不多的区域,平均命中率都还不到百分之一。

    即便把投弹高度降低到2000米,命中率也没显著提升。

    考虑到航母会快速航行,还会在轰炸机投弹的时候转向规避,所以实战中的命中率肯定更低。

    基本上不可能命中。

    正是如此,海军一直对配备多台发动机的轰炸机没兴趣,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购买几架试用。在帝国海军当中,除了运输机之外,唯一配备有多台发动机的,就只有主要用于远程搜索的巡逻机。

    高兴是一回事,白止战没有因此松懈。

    战斗结束之后,白止战立即下令,让四艘轻巡洋舰火速返回,卫军好带着四艘重巡洋舰去终结还在逃窜的狭夷战舰。

    开始的战斗中,一艘狭夷重巡洋舰被鱼雷击沉,一艘受到重创后瘫痪,另外两艘在受创之后转向逃逸。

    白止战做这个安排,不止是为了斩草除根,更加是为了减轻航空兵的作战负担。

    随后,白止战亲自给李云翔下了命令。

    等航母完成转向后,轰炸机与鱼雷机立即起飞,而且首先安排两架挂副油箱的轰炸机去顶替燃油即将耗光,肯定得在九点前转向返航的侦察机,确保让随后出发的舰载机顺利找到运输船队。

    这么安排,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之前,因为考虑到需要引导攻击机群在天亮后发起攻击,所以执行侦查任务的鱼雷机全都挂了副油箱,还超载起飞。可就算如此,这些鱼雷机也必须在九点之前返航,不然就没法飞回来了。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外因素。

    为了避开从北面杀来的四艘重巡洋舰,两艘航母向南狂奔两个多小时,航程超过了一百千米。

    这意味着,侦察机的返航飞行距离将要增加一百多千米!

    这也对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产生了影响。

    要命的是,狭夷海军的运输船队在朝着那球港,也就是西北方向航行。

    清晨,双方的距离不到三百千米。

    现在,已经超过四百千米了!

    哪怕不需要让“台风”执行轰炸任务,可对“飞鱼”与“黄蜂”来说,这个距离仍然显得有点远。

    那只能让舰队转向北上。

    当然,这是在让舰载机出发之后。

    因为航速已经降到二十四节,而且轮机长强烈建议别再提速,所以得逆风航行才能让舰载机超载起飞。

    所幸,现在刮的依然是北风。

    每年深冬,西东望洋上几乎一直都是北风。

    其实,这也是白止战派卫军率领四艘重巡洋舰去收拾狭夷战舰的原因。

    两艘航母必须转向北上,因此得干掉那几艘狭夷海军的重巡洋舰。

    所幸的是,暂时不存在别的威胁。

    现在,能够追得上第三航空特混舰队,还能够打赢四艘“武州”级的,也就第四巡洋舰战队的四艘“高熊”级,不过在几百千米之外。再说了,“高熊”级未必就是“武州”级的对手,最多能算是旗鼓相当。真正具有威胁的,或者说是真正干得过“武州”级的,其实是四艘“金钢”级快速战列舰。只不过,四艘“金钢”级能在什么时候离开炎海,以及能不能离开炎海都还是个未知数呢。

    至于空中威胁,同样不存在。

    来了大约一百架96式陆攻,飞回去的还不到十架,就算狭夷海军也财大气粗,短期内都没办法出动更多的中型轰炸机。只是重新策划与组织攻击行动,就需要几个小时,而轰炸机飞过来还要几个小时。

    按照白止战的判断,天黑之前是不会有危险了。

    关键,其实是天黑之后。

    不出所料,西东望洋上的敌舰全都收到了消息,知道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在这里,且即将转向返航。

    现在的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就像一个在深夜来到荒郊野外的黄花大闺女。

    就算裹着大衣,还拿着两把大刀,也防不住暗处的冷枪。

    附近到底藏着多少艘狭夷海军的潜艇?

    白天,那些因为获得大胜而重新变得活跃起来的驱逐舰,能给潜艇造成很大的威胁,让潜艇不敢轻举妄动。

    到了晚上,那就不同了。

    也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白止战觉得应该快马加鞭,争取在上午结束战斗,下午的时候进行一次燃油补给,主要是让几艘驱逐舰从重巡洋舰上获得燃油,而航母可以趁此机会检修动力设备。

    如果一切顺利,就能在天黑之前提高航速。

    下午几个小时非常重要。

    不要忘了,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战舰都以持续高速航行能力见长,可以说全都是名副其实的长跑冠军。

    其实,这也正是帝国海军战舰的一大特点。

    拿纽兰海军的同型号战舰做对比,帝国海军的大型战舰往往有更快的巡航速度,而续航力却要差一些,至少算不上突出。

    只要充分利用下午几个小时,就能在天黑之前离开危险海域。

    至于怎么返回帝国本土,走哪条航线返航,白止战还没考虑,而且这个问题主要是用来考验李铭博的。

    不要忘了,李铭博是特混舰队的航海参谋。

    一直忙到九点左右,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才开始起飞。

    与之前的攻击行动不同,这些舰载机在升空后,都以小队为单位直接飞往战场,由前面两架“黄蜂”指挥。

    目标是运兵船,不用组成大机群协同攻击。

    虽然运兵船也有高射炮,但是数量肯定不太多,而且以小口径机关炮为主,炮手的素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通过这几天的战斗,飞行员早就发现,狭夷海军的战舰上没有多少高射炮,炮手的素质都很糟糕。

    此外,少数战舰上,甚至是高射机枪。

    即便是25毫米机关炮,性能也非常糟糕,比如射速仅每分钟两百发,使用的还是五发弹夹。要知道,帝国海军的25毫米机关炮的射速达到每分钟六百发,而且用100发的弹鼓供弹。

    战舰都是如此,运兵船会好到哪里去?

    一直忙到十点左右,最后几架才飞走。

    最为辛苦的是航空勤务人员。

    可惜,他们还不能停下,因为侦察机即将返航,而且在十一点前,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的几十架战机就将到达。

    或许,到下午会好得多。


………………………………

第180章 赶尽杀绝

    西东望洋,那球港南面三十多千米外。

    绕着那艘即将沉没的运兵船飞了最后一圈,杜康才拉回了操纵杆,驾驶“飞鱼”号南面飞去。

    在下达返航的命令之后,杜康看了眼手表

    快到十一点了,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蜂拥而至的四十来架“飞鱼”与“黄蜂”就击沉了所有运兵船。

    也只有五艘运兵船与三艘散装运输船。

    开始,杜康观望的就是最后一艘。

    只是,战斗还没有结束。

    在杜康驾驶“黄蜂”开始爬升的时候,两架“台风”呼啸着俯冲下来,用机枪扫射海上的救生艇。

    高空,还有十几架战斗机在徘徊,犹豫着不肯返航。

    其实是在等领队的长机离开。

    有长官在,很多事就不是那么的方便。

    虽然杜康从来不反对把狭夷往死里揍,但是身为航空兵联队的临代司令官,肯定不能把军规军纪抛到脑后。

    “禁止杀害与虐待战俘”那可是由始武大帝钦定的军法。

    杜康没有多管闲事。

    不止是痛恨发动战争的敌人,而且过几天,在舰队返回帝国本土之后,第三舰载航空兵联队就跟杜康没关系了。

    他只是临代司令官。

    虽然正式的任命书还没下来,但是这场战斗打完后,李云翔肯定会留下来继续跟白止战搭档。

    到时,就没有杜康什么事了。

    当然,杜康也不是怀恨在心,毕竟他欠了李云翔天大的人情,当年也是跟着李云翔来的海军。

    他不过是觉得,要是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离开第三舰载航空兵联队。那实在可惜。

    结果就是,他带着一瓶甘醇美酒,悄悄的溜上了一架轰炸机。

    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在“陪京”号上,他军衔最高,连舰长都没资格管他。

    所幸,李云翔在知道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让他去前线指挥战斗。

    杜康不笨,知道李云翔这么安排,是要他把精力放到战斗上,不要想没用的事,更别因为喝了几口黄汤就误了大事。

    至于轰炸运输船队,根本没有挑战性。

    因为舰载机是分批次到达的,每次就一支小队,只能轰炸一艘运兵船,所以在前两艘运兵船遭到轰炸之后,后面几艘运兵船上的敌人早就有所准备,提前穿上救生衣,准备好了救生艇。

    至少有三艘运兵船在遭到轰炸前放下了救生艇。

    此外,还有很多敌人穿着救生衣跳海逃生。

    结果就是,运输船队完蛋后,留下了十几艘救生艇,还有更多穿救生衣的敌人,而这些家伙都没投降。

    他们也没办法投降。

    帝国海军的战舰在几百千米之外,这些敌人想投降,也不知道向谁投降啊。

    向从天上飞过的轰炸机投降?

    如果是在远海,还没什么好说的。要不了多久,伤员流出的鲜血就会把之前被爆炸声吓跑的鲨鱼吸引回来。哪怕没有被鲨鱼吃掉,也会在几天,或者几十天之后,因为干渴与饥饿而死。

    可问题是,这不是远海。

    那球港在北面大概三十千米开外。

    别说敌人有救生艇,对少数水性好的人员,特别是在穿了救生衣之后,游到三十千米之外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要忘了,现在是中午,水温在十摄氏度左右,只要把保暖做好,飘出三十千米都不是问题。

    在求生欲的支配下,很多人都能爆发出远朝平常的潜力。

    按杜康的判断,那些战斗机赶来,就是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事情。

    什么事情?

    狭夷军人游到了那球港,还在那球港登陆。

    哪怕只是一些散兵游勇,根本说不上登陆,最多是被海浪卷上了沙滩。

    可问题是,想找茬的那些人会在乎这些吗?

    在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呆了几个月,而且之前是跟刘向斌共事,杜康不可能不知道刘向斌有多么憎恨白止战。如果他不是来自陆军,而且靠的是李云翔的关系,恐怕刘向斌早把他赶走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少穿刘向斌给的小鞋。

    别的不说,在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这几个月里,杜康的酒量明显见涨,每天不喝几杯就会觉得混身不舒服。

    如果因为少数残兵败将流落到那球港,白止战就丢掉乌纱帽,那就冤大了。

    正是如此,杜康才觉得,是白止战派的那些战斗机过来,给飞行员交代的任务,就是阻止敌人的残兵败将去那球港。至于办法嘛,其实很简单,击沉救生艇,顺带给敌人制造一些伤亡。

    没有了救生艇,而且受了伤,活着飘到那球港的概率基本上为零。

    想到这些,杜康也很是感慨。

    要早知道的话,他当时就应该爬上一架战斗机,怎么都不会选这架轰炸机。

    其实,杜康在驾驶这架“黄蜂”升空之后,才发现航空勤务人员太过忙碌,没来得及为航向机枪装上子弹。

    不要忘了,“黄蜂”的发动机整流罩上面有两挺8毫米航向机枪。

    虽然用来对付敌机,威力小了点,但是用来对付救生艇,肯定是绰绰有余。

    至于自卫机枪,装在座舱的后面,只能操后方开火,无法用来扫射海面的目标,更何况由机枪手操作。

    想着这些,杜康取出小酒瓶,又猛的喝了一口。

    喜欢喝酒,肯定是来自遗传,杜康的父亲与祖父全都是酒鬼,而且是在喝醉了之后给他取的这个名字。

    或许,回去后得去找李云翔好好谈谈,看看有没有回陆军的可能。

    哪怕年纪太大,上不了前线,也可以在后方当教官。

    飞行学院里面,没有人管教官的日常生活,到时候只要按时出勤,平时想怎么喝都没有问题。

    在战舰上,别说敞开喝,平时解解乏都要躲着藏着,偷偷摸摸的,感情像做贼。

    要说,还是陆军好,至少陆军的酒更带劲。

    海军的酒,大概是受西方的影响太过严重,有一种软绵绵的,不管怎么喝都提不起劲的感觉。

    当然,有此认识的不止杜康,还有很多人。

    李云翔不止一次在海军宴会上提出过,希望能在饮酒的品味上向陆军学习,多弄点二锅头之类的烈酒。

    只是,李云翔同样承认,海军的酒是后劲十足。

    又喝了一口后,杜康才想了起来,他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向旗舰汇报攻击的结果。

    战斗已经结束,耽搁点时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接下来就是转向返航,没有别的任务了。

    这个时候,“帝都”号上空。

    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的机群已经赶到,战斗机已经降落,现在轮到轰炸机,最后是速度最慢的鱼雷机。


………………………………

第181章 情况有变

    帝都”号上。

    李铭博出来的时候,那架插队的“飞鱼”已经进入着舰航道,正朝着航母飞来,飞行员正在做最后的调整。

    飞行甲板前端有几架还没来得及送入机库的战斗机,航空勤务人员已经拉起阻拦网。

    “刚刚收到的。”

    把电文递给白止战,李铭博举起望远镜朝那架“飞鱼”看了过去。

    是一架大队长座机,后面几千米还有一架涂着大队长标志的“飞鱼”等待降落,这正是申普跟朱华圣。

    看完电文,白止战什么都没有说。

    李铭博也没有多嘴,因为他知道,白止战的心情不太好。

    就在开始,大约十五分钟前,海军司令部发来电报。本土舰队已经确认了战果,击沉两艘“大门”级、四艘“妙高”级、四艘“长良”级,以及数艘其他类型的小型舰艇,只是没有击沉第二主力战队的四艘战列舰与第四巡洋舰战队的四艘重巡洋舰,不过能肯定,四艘战列舰全都遭到重创。

    按照本土舰队推测,第二主力战队将在第四巡洋舰战队的掩护下返航。

    如果条件允许,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得抓住这个机会,再发动一波打击,击沉那四艘在昨晚海战中遭到重创的战列舰。

    可什么叫条件允许?

    要是能够提前知道,白止战肯定不会在凌晨发报给朱华圣与申普,让他们在天亮之后赶过来。

    现在好了,因为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已经到达,所以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已经具备打击主力战队的能力。

    此外,还得算上四艘“高熊”级重巡洋舰。

    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有没有这个必要,而是有没有这个能力。

    在朱华圣与申普率领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到达之前,两艘航母上空空如也,舰载机全都派了出去。

    哪怕在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到达之后,也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做准备。

    照这么算,最快能在下午一点之前派出侦察机。

    还得满足一个前提条件:航空勤务人员还能够坚持。

    李铭博提出用巡洋舰搭载的水上飞机执行侦查任务,不但能减轻舰载机的压力,还能够充分利用时间。

    可问题是,水上飞机顶替不了舰载机。

    按照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第二主力战队在凌晨,两点到四点间由守望者海峡返回东望洋,四艘战列舰的航速在十节以下。之前伴随第一主力战队的第四巡洋舰分队是在凌晨四点过后返回东望洋,四艘重巡洋舰的状态还算不错,能够保持较快的航速,只是未必会单独返航。

    综合这些消息,在收到电报,快十一点的时候,距离第二主力战队至少有500千米,与第五巡洋舰战队的距离不少于300千米。很明显,巡逻半径300千米的水上飞机未必能够找到这两支战队。

    这下,麻烦出来了。

    要在下午发起打击,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就得向西北,朝着守望者海峡航行。

    如果以打击第二主力战队为目的,就需要加快航速,也就很有可能跟前出的第四巡洋舰战队遭遇。

    关键还有,未必能够在白天结束战斗。

    只有一个下午,扣除侦查搜索的时间,就半个下午,顶满天能让舰载机各出动一次。即便不考虑飞行员的素质,按较为理想的命中率估算,也未必能一次轰炸就干掉四艘主力舰与四艘重巡洋舰。

    何况,肯定有轻巡洋舰与驱逐舰提供掩护。

    到了晚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只是,在这件事上,白止战没有选择余地。

    在本土舰队发来的电报当中,桂伯勇明确无误的告诉白止战,如果高野在凌晨的战斗中随同“大门”号嗝屁了,那就得重新考虑下一阶段作战行动,而能否歼灭第二主力战队有很大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