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挺13毫米航空机枪同时喷出火舌。
一个持续数秒的长点射,瞄准的是驾驶舱。
只是,就在魏成文开火的刹那间,那架97舰攻也开始滚转。
显然,源田早就看到从高空俯冲下来的战斗机。
可惜,他没有想到,对方会一口气打出几百发枪弹。
突然滚转,让驾驶舱避开了枪弹,战机却没有避开。机身与机翼多处中弹,连发动机都被打中了。
看着拖着黑烟,冲向海面的97舰攻,魏成文不大甘心。
只是,现在可不能分心。
战斗已经打响,朱华文率领的鱼雷机群在降低飞行高度,同时搜寻能够逼近航母发起攻击的空当。
高空,两个中队的十四架“黄蜂”俯冲轰炸机已经杀到。
附近的敌舰全都反应了过来,离得最近的一艘巡洋舰已经在开火,不过瞄准的是狭夷海军的战机。
场面非常混乱,不过这也正是发起攻击的良机。
………………………………
第123章 “加禾”暴毙
“加禾”号上。
在那四架敌机咆哮着俯冲下来的时候,从兰云往下,司令舰桥内的十几名官兵全都吓得面色苍白。
有几个胆小的还在瑟瑟发抖,就差没有喊叫出来了。
感情,他们把“台风”当成了俯冲轰炸机。
其实,挂上副油箱的“台风”跟“黄蜂”还真有点相似,特别是在俯冲的时候,绝对是气场十足。
虽然随后发现,那是四架战斗机,但是兰云依然高兴不起来,包括北村在内的参谋,也没哪个高兴得起来。
在机动舰队上空没有一架防空战斗机!
哪怕返航的护航战斗机,也已经降低高度,在低空等待降落,没办法截击从高空杀来的敌机。
此外,两艘航母附近都有很多等待降落的战机。
这些舰载机的存在,必然会干扰防空炮火。
虽然在反应过来后,兰云立即就下了命令,让所有的舰载机立即飞离,而且高射炮不用区分敌我,可随意向逼近的飞机开火,但是兰云很清楚,只是依靠薄弱的防空火力,根本改变不了机动舰队的命运。
只是,兰云怎么都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
四架“台风”俯冲下来的时候是十一点过八分。
当时,兰云还专门看了一眼手表,记住了这个时间。这是当参谋时养成的习惯,记住每件大事发生的时间,才能在司令官询问的时候,一口就回答出来,而且写日志与报告也需要准确时间。
仅仅三分钟后,第一批挂着炸弹的俯冲轰炸机杀到。
在此之前,瞭望员发现了在降低飞行高度的鱼雷机。只是那些鱼雷机还在外围,并没有立即朝“加禾”号杀来。
与昨天的战斗相反,率先发起攻击的是俯冲轰炸机。
十一点十三分,六架俯冲轰炸机飞达到“加禾”号上空,在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进入俯冲阶段。
此时,只有两架返航的零战还在附近,可惜高度都不够。
能够阻挡那些俯冲轰炸机的,只有高射炮,而且仅仅是“加禾”号上的高射炮。
回收舰载机的时候,护航战舰都在数千米之外,也就无法用射速快的机关炮为航母提供掩护。
大口径高射炮?
在狭夷海军中,那就是一个笑话!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狭夷海军试图把轻巡洋舰的六英寸舰炮当高射炮使用,而且一度认为射速慢的大口径高射炮除了浪费宝贵的炮位之外,在实战当中根本没有价值,不如多装几门机关炮。
其实,狭夷战舰上的机关炮也不够多,连够用都算不上。
十一点十四分,第一架“黄蜂”投下炸弹。虽然紧接着,这架俯冲轰炸机在试图改出的时候被高射炮打得凌空爆炸,但是跟在后面的五架“黄蜂”全都顺利投下炸弹,而且都成功改出俯冲。
六枚炸弹,投中了三枚。
命中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已经够吓人的了!
虽然在此之后的几分钟里面,第二个中队的“黄蜂”又投中三枚炸弹,而且由朱华圣率领的“飞鱼”机群打中五条鱼雷,但是让“加禾”号完蛋的,其实就是第一批俯冲轰炸机投下的一枚炸弹。
这枚炸弹,在击中“加禾”号之后并没有爆炸!
包括兰云在内,活着离开“加禾”号的官兵都清楚记得,在第一波攻击中,“加禾”号只发生了两次爆炸。
此外,爆炸引发了大火。
十一点二十分不到,也就是在第二批“黄蜂”杀到之前,兰云与北村等机动舰队司令部的官兵就被送上了快艇。
与当初离开“赤诚”号一样,兰云也是被强行拖出司令舰桥。
因为其他战舰在很远的地方,而且“飞隆”号也遭到了攻击,所以在离开旗舰之后,兰云他们都只能漂在海上。
正式如此,他们目睹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在连续遭到重击后,“加禾”号几乎被大火给彻底吞没。
十一点半不到,“加禾”号先是发生了一次较为严重的爆炸,仅仅过了几秒钟,就再次发生爆炸。
这次爆炸极为猛烈,哪怕在数十千米之外都能看到!
在爆炸的硝烟散开之前,“加禾”号就已带着一千多名没有来得及撤离的官兵,从海面上消失了。
前后还不到三分钟!
从爆炸的威力来看,第二次爆炸肯定是弹药库殉爆,而且很有可能是存放炸弹的航空弹药库。
以当时的情况,或许是大火导致损管人员无法进入舰体,没有及时往弹药库里注水。
前面那次爆炸,很有可能就是之前击中“加禾”号,却没立即发生爆炸的第三枚航空穿甲弹。
就是这枚炸弹引爆了弹药库!
只是,也不能排除是扩散到舰体内部的航空汽油挥发产生的油气混合体发生了爆炸。
在密闭空间内,油气混合体的爆炸威力甚至超过了炸药。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跟之前繁重的航空作业有很大的关系。
在此之前,“加禾”号的地勤人员就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加油系统的阀门受到损坏,让航空汽油泄漏。
至于那些没有上报,也就是没有被发现的安全隐患,绝对是多如牛毛。
其实,这也是“加禾”号在中弹之后燃起大火,而且火势迅速蔓延到全舰,根本没有得到控制的关键所在。
如果火势没那么大,或者迅速得到了控制,也许就不会有后面的大爆炸了。
当然,没那么多的如果。
从第一次中弹算起,到爆炸沉没,前后总共就十五分钟。
除了提前撤离的机动舰队司令部的几十名官兵,也就是兰云等人之外,“加禾”号全舰队大约两千名官兵,自舰长田冈大佐以下,仅七人生还。根据幸存者口述,田冈大佐在最后时刻都在指挥战斗。
当然,这多半是在吹牛。
爆炸发生得那么的突然,而且在爆炸发生之前,大火就已经蔓延到了全舰各处,还需要舰长指挥战斗?
航母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还怎么战斗?
就算田冈没有擅离职守,也应该指挥损管工作。
不过,更可信的是。
在大爆炸发生之前,田冈很有可能把自己锁在航海舰桥里面,打算像狭夷海军所推崇的那样,与战舰同沉。
过去的几十年,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似乎狭夷海军的舰长全都认为,那是唯一能彰显个人价值、表达对国尽忠与证明勇敢无畏,死后能去天堂的办法,却没有想过活着面对与承担苦难的意义。
以帝国海军的观点,只有活下来,才有资格谈价值、说忠诚、论勇气。
寻死,那是懦夫逃避困难的手段!
………………………………
第124章 最后的“飞隆”
“飞隆”号遭到攻击的时间,只比“加禾”号晚几分钟。
当然,得感谢那些飞过去降落的97舰攻。
要是没有97舰攻带路,准确说是指明“飞隆”号所在方向,攻击机群还要花一些时间展开搜索。
十一点二十分,第一批八架“台风”战斗机杀到“飞隆”号上空。
这次,就没那么顺利了。
不是说提前几分钟收到消息,而是准备降落到“飞隆”号的零战都在附近待命,飞行高度还不低。
关键就是,高空飞行更省油。
不要忘了,“飞隆”号出动的舰载机更多,因此回收也需要更多时间,在最后降落的战斗机就要飞得更久一些。
只是,这改变不了什么。
在第一支攻击机群当中,只有八架零战是由“飞隆”号上起飞的,因此返回“飞隆”降落的也就八架。
这八架零战能做的,也就只是盯住八架“台风”,掩护下面的97舰攻。
可是,有什么意义?
十一点半,也就是“加禾”号发生大爆炸之后,第一批攻击机群到达,而且是两个中队同时杀到。
要命的是,还分别是“黄蜂”中队与“飞鱼”中队。
八架“黄蜂”从高空俯冲下来的同时,八架“飞鱼”从低空杀到。
在这一刻,帝国海军航空兵苦练十几年的协同攻击技能,完美展现了出来。
十六架舰载机,如同十六位脚踩雷云手持霹雳,呼啸而来的天神!
现在,哪怕“飞隆”号成了传说中的九头海怪,也肯定在劫难逃。
何况,“飞隆”号的防空火力连“加禾”号都不如,是狭夷海军四艘主力舰队航母中最差的。
在建成服役的时候,这艘航母就只有十几门高射炮。在经过多次强化改装之后,也只增加到四十多门,主要还是25毫米机关炮。在昨天的战斗中已经证明,这种小口径机关炮的性能十分糟糕。
五分钟内,“飞隆”号就挨了三枚炸弹与四条鱼雷。
虽然没像“加禾”号那样发生大爆炸,但是在遭到重创之后,“飞隆”号完全丧失航行能力。
在攻击机群飞走前,“飞隆”号就已经瘫痪在了海面上。
经过多次尝试,“飞隆”号上的官兵都没有能够堵住舰体左侧的漏洞,没能阻止海水灌入更多的舱室。
十一点五十分,“飞隆”号的舰长下达了疏散命令,强行转移了以山口少将为首的,第二航空战队司令部官兵。接下来,又把在战斗中负伤的数百名官兵送到了赶来接应的几艘战舰上。
因为修复无望,还要担心第二轮攻击,所以一个小时后,在得到兰云默认之后,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官,山口少将下达了击沉“飞隆”号的命令,由两艘随行的驱逐舰向其发射四条重型鱼雷。
几分钟后,“飞隆”号就因为左侧舰体严重进水而翻覆。
到此,机动舰队的四艘航母全部战沉。
相对而言,“飞隆”号的官兵是最幸运的,除了战死的三百多人之外,其他大多活着回到了狭夷本土。少数还活到战后,最后一名“飞隆”号上的水兵在新历183年,以103岁的高龄辞世。
担心再次遭到攻击,在十二点半之前,登上“金钢”号的兰云下达了撤退命令。
只是,这场大海战并没就此宣告结束。
因为有大量飞行员迫降落水,所以在下达撤退命令之后,兰云让两艘驱逐舰留下来搜寻与营救飞行员。搜救行动一直持续到下午,总共救起了几十名飞行员。在次日凌晨,这两艘驱逐舰在双车海峡遭到潜艇伏击,其中一艘被鱼雷击中,带着三百多名官兵与救起来的几十名飞行员葬身大海。
逃走的那艘驱逐舰在数日后回到狭夷本土,该舰此后躲过了数次灭顶之灾,一直幸存到大战结束。
跟随该舰回去的飞行员里面,就有在迫降时撞坏脑袋的源田大佐。
源田由此成为,在25日偷袭澄江港,参与首轮突击行动的所有飞行军官当中唯一的幸存者。
机动舰队的其他战舰在十二点半转向南下。
损失四艘航母之后,兰云彻底丧失了斗志。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带着残余战舰返回狭夷本土。
高野?
主力战队即将进入双车海峡,而且不在西面那支特混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哪里还需要兰云担心?
再说,重点打击了机动舰队之后,那支特混舰队也无力对付主力战队。
虽然还谈不上鞠躬尽瘁,但是兰云已经尽到了全部努力,现在也该为自己,为追随自己的将士考虑了。
当然,这些全都是后话。
十一点四十分,也就是在“飞隆”号连续被炸弹与鱼雷击中之后,已经驾机赶到的朱华圣发出了电报。
用的就是李恒嘉给他的特殊电码。
攻击行动这么顺利,让朱华圣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干脆用特殊电码,省得在电报当中胡言乱语。
刘向真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也就没有召回第二支攻击机群,仍然让申普按照计划发起攻击。
机群在一点后杀到。
因为没想到机动舰队会南下,葬送“飞隆”号的两艘驱逐舰正在全速向东航行,所以申普率领的机群被引到了东边。为了追上逃跑的机动舰队,申普没有下令攻击驱逐舰,结果却什么都没找到,还在转向返航的时候丢掉了炸弹与鱼雷。结果是,那两艘驱逐舰很幸运的避开了灭顶之灾。
没啥好惋惜的,在这场大海战中,两艘驱逐舰充其量就是两只小虾米。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刘向真都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而是安排一名参谋军官搭乘鱼雷机飞回脚岛。
事后,很多人认为,刘向真是故意的。
因为他的这个安排,白止战没及时收到机动舰队覆灭的消息,也就没能及时根据战局变化做调整。
直到傍晚,白止战才收到了可靠消息。
严格说来,只是之前的推测得到确认。
在中午的时候,海军司令部就发来了电报,监听电台截获大量狭夷战舰的电报,而且发报地点就在炎海的北部。白止战由此断定机动舰队遭到打击,肯定有战舰受创,或许还有航母被击沉。
可这只是白止战的推测!
不要忘了,歼灭机动舰队是头号重任。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前,其他的都要放到一边。按照最初的安排,刘向真指挥的特混群充当主力,白止战的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为替补,或者说是第二道保险。
在刘向真全力以赴之后,如果让机动舰队溜走,特别是那些航母,白止战就要承担主要责任。
虽然没有立军令状,但是在战斗当中承担责任,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
第125章 两头兼顾
整个上午,白止战都站在海图桌旁边,除了上厕所,就没有动过脚步。
要不是在战斗,李铭博会让舰长来个满舵转向,看看白止战能不能继续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
没人去打扰他,也没人敢去打扰。
一直没有消息,那就绝对不是好消息。
按照白止战之前的推测,只要刘向真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也就是机动舰队将首先攻击北面的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他就会抓住机会,在第一时间派出攻击机群,赶在兰云搞明白情况之前发起进攻。
从时间上推算,特混群的攻击机群最迟都能在九点出发。
如此,攻击行动将在十点半之后开始。
可是,到了十点半,无线电频道里面依然静悄悄的。
虽然与机动舰队的距离已经超过五百千米,远远超出了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但是机载长途电台的工作距离都在六百千米以上,哪怕会受到天气影响,在五百千米的距离上,也肯定能够截获电台信号。
不管怎样,机群在发起攻击前后,领队长机都会使用长途电台向舰队汇报情况。
随后的大半个小时,也就只有白止战沉得住气。
其实,白止战都动摇了,只是没表现出来,也不能表现出来,官兵全都盯着他,把他当成主心骨。
司令官都不够坚定,还想打胜仗?
“将熊熊一窝”的道理,在海军同样管用。
所幸,只有大半个小时。
十一点过十分,电讯军官就送来消息,截获大量无线电信号,其中一些肯定是由帝国海军的机载电台发射。
因为信号断断续续,所以无法解译电文的内容。
此外,还有很多信号来自狭夷战舰的电台,而且主要是长波电台。
也就半个小时,无线电频道里面就安静了下来。
战斗结束了吗?
结果如何?
击沉几艘航母?
有没有下一轮攻击?
只是,这些都不是白止战关心的问题。
在这二十多分钟内,白止战找电讯军官询问了三次,有没有截获来自其他方向的无线电信号。
白止战盯上的不是机动舰队?
那摆明了就是一块香喷喷的诱饵!
在李云翔赶回来后,白止战就向他解释过,高野很可能会抛弃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机动舰队。
准确的说,是物尽其用。
因为只有从刺州港南下的第三航空特混舰队能堵住双车海峡,所以在天亮之前,机动舰队就把侦察机派往北面,却没有让一架侦察机往西飞行。在侦察机误将舰队油船当成了航母之后,机动舰队立即就发动攻击。而且攻击机群在发现舰队油船之后,还散开搜寻,在返航前才击沉舰队油船。
这些,难道全都是巧合?
如果不是,那么就只能说明,高野放弃了机动舰队,并且要求机动舰队全力掩护前面的主力战队突围。
其实,这也证实了白止战的另外一个推测。
主力战队也在炎海!
如果不是,突围的只有机动舰队,兰云有何理由只盯着北面,而不提防在后面穷追不舍的特混群?
要说威胁,特混群肯定超过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等到一点,李铭博才提醒白止战,该吃午饭了。
白止战也确实饿了,还让李铭博去航空作战中心叫上李云翔,好在吃午饭的时候商量下午的战术安排。
在饭桌上说事,是白止战从祝世建那里学来的习惯。
李铭博非常了解白止战,抢先一步去了下面的军官餐厅,让厨师准备几样白止战喜欢的小吃,顺带让无关的军官等离场。等到他叫上李云翔回来的时候,白止战已经到了,正在倒咖啡。
这大半天下来,军官餐厅里最畅销的就是咖啡。
不说别人,只是白止战就喝了大半壶。
此外,在凌晨吃过宵夜之后,白止战已经大半天没吃东西了。
早餐?
当时忙着给重巡洋舰搭载的几架水上飞机安排搜寻路线,根本顾不上。
很快,厨师把刚做好的小吃,也就是白止战最喜欢的红糖小汤圆送了过来,还特意加了一些醪糟。
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曾经拿这个爱好来讽刺白止战,说他是女人。
女人每个月有那么几天,得喝红糖水养气补血。
当然,那些嘲笑白止战的家伙全是不值一提的宵小之辈。
“你们都不饿?”
白止战狼吞虎咽的刨了几口,才发现二李都盯着他。
李铭博不用说,他是北方人,不太喜欢南方口味的食物。李云翔是南方人,却不喜欢吃甜食。
还好,厨师知道几个主官的口味,准备了几样小吃。
“都吃点,下午有得忙!”
等厨师把另外几样小吃送来,白止战已经吃完了一碗小汤圆。
在二李开吃的时候,白止战才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觉得我在担心至今没有找到的主力战队,还认为我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在等第五航空战队的消息,想一次干掉狭夷海军全部主力。”
“难道不是吗?”李云翔可不会顾忌白止战的感受。
“严格说,猜对了一半。”
“哪一半?”
“我确实在等消息,虽然第五航空战队现在的战斗力还不强,把舰载机补充给机动舰队之后,那就更加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是那两艘舰队航母,绝对是威胁,要是溜掉了,必然会后患无穷。”
听白止战这么一说,李云翔立即就锁紧了眉头,李铭博也露出了惊讶神色。
显然,他们都没有想到,白止战竟然没有把高野坐镇的主力战队放在眼里,反到更关注第五航空战队。
“只不过,真正让我拿捏不准的,其实是另外一支力量。”
“纽兰海军?”李铭博试探着问了一句。
其实,通常情况下,李铭博很少在讨论战术的时候发言,他更愿意做一个只需要执行任务的小兵。
“没那么严重。”白止战淡淡一笑,说道:“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收到任何跟第三航空战队有关的消息,而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该战队离开长泣港的时候,带走了狭夷海军最后一批零战。问题是,这些零战是在今天上午飞去了第五航空战队,还是说留了下来,补充给第五航空战队的是96舰战。”
“不就几十架战斗机吗?”
“时间呢?”
李云翔愣了愣,不过随即就明白过来。
要是前者,没啥好说的。如果是后者,那就意味着,第五航空战队最快都要到下午才能获得补充。
如果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或许能打一场轻松加愉快的歼灭战!
这个时候,餐厅的门被推开,值班的电讯军官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
第126章 以身作饵
主力战队,“大门”号战列舰。
虽然在中午的时候,就已收到兰云从“金钢”号发来的消息,但是一直到开始,也就是快两点的时候,在收到了留下善后的两艘驱逐舰的报告之后,很多与战斗有关的消息才得到最终确认。
“加禾”号与“飞隆”号均战沉,舰载航空兵全灭。
自始至终,梁夏海军的舰载航空兵都没有攻击除航母之外的其他战舰,第二支攻击机群在向东搜索未果后之后已经转向返航。根据机群前后两次从驱逐舰上空飞过的时间,其返航转向点在主力战队西面约五十千米处。由此能大致判断,梁夏海军的特混舰队在机动舰队西面大约三百千米处。
这个推测,恰好证明了在此前收到的情报。
在一点不到的时候,机动舰队就发来消息,在十点前出动的,向西飞行的几架水上飞机当中,有一架在十二点之前失联,怀疑是遭到特混舰队的战斗机拦截,在发完电报之前就被击落。
按照规划好的侦查航线,该水上飞机被击落的海域,就在机动舰队西边三百千米处。
这个距离,可以说是非常的理想。
如果在天亮前出动的那些侦察机当中,有几架向西飞行,哪怕就一架,也很有可能发现在后面穷追不舍的特混舰队。
那么,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整个中午,高野都一言不发,直到电讯军官把驱逐舰发来的,落款为“最后报告”的电文送过来,他才下了第一道命令。
电令第五航空战队的司令官泽三少将,立即北上跟第三航空战队汇合,在第三航空战队西南活动,出动舰载机监视双车海峡,为第三航空战队提供掩护,支援第二主力战队封锁守望者海峡。
这是要干什么?
高野下命令的时候,黑岛被吓了一跳,却没有出言反对,因为高野最信任的参谋已经回来了。
如果说得有人出面提出质疑,那也应该是田实。
只是,田实同样没提出反对意见。
在电讯军官把电令内容全都记下来后,高野才离开司令舰桥。田实立即就跟了出去,黑岛则留了下来。
到餐厅去要了一份午饭之后,田实才去了司令官的住舱。
“司令官……”
“放在那边吧。”
田实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毕竟质疑司令官的决策可不是小事。
“你在担心我开始下的命令,准确说是给第五航空战队发报,会暴露行踪,然后遭到敌舰队围攻。”
田实没有开口,他确实有点担心,不过这并不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真要是如此,那真是求之不得。”
“可……”
在吐出了第一个字之后,田实又闭上了嘴。
其实,在高野做出决定,准确说是让电讯军官去发报的时候,田实就已经猜到,高野要牺牲主力战队。
干嘛?
没错,就是保住泽三少将指挥的第五航空战队。
虽然第三航空战队还有两艘小型舰队航母,第四航空战队有两艘小型航母,但是在机动舰队覆灭之后,狭夷海军的舰队航母,只剩下第五航空战队的那两艘,即“翔和”号与“瑞和”号。
要是第五航空战队有个三长两短,今后拿什么跟梁夏海军打?
当然,往严重的说,如果第五航空战队步机动舰队后尘,狭夷皇国差不多就可以考虑投降了。
别看高野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舰巨炮主义者,可是在经过这两天的战斗之后,他肯定知道航母的价值有多么巨大。
打到现在,双方战列舰除了用高射炮进行防空作战之外,就没有做别的事。
即便进行防空作战,也是在掩护航母!
此外,梁夏特混舰队连番发起的几次进攻,目的都非常明确,在干掉航母之前,绝对不在其他战舰上浪费弹药。
航母如此重要,就必须保住航母。
可是,主力战队与常驻舰队旗舰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梁夏海军肯定启用了部署在南部地区的所有无线电监听电台,只要“大门”号发报,立即就会被截获,快则几分钟,慢也就几十分钟,就能通过三角定位法,大致计算出这艘战列舰的位置。
毫无疑问,梁夏海军早就掌握了“大门”号长波电台的信号特征。
不要忘了,在服役之后,“大门”号就是常驻舰队旗舰,每年都要出海几个月,经常用电台发报。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打到现在,攻击机动舰队的都是在月初进入炎海的两支航空特混舰队,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依然没露面。
那两艘“帝都”级航母在哪!?
兰云在上午发来的电报中就提到,侦察机在北面发现了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他也随后组织舰载机发起攻击。可是快到中午的时候,兰云又电告,那不是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侦察机发现的是一艘舰队油船。
还有,中午攻击机动舰队的敌机来自西面。
难道,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在昨天就已向西航行,赶去跟另外两支航空特混舰队汇合?
果真如此,那么在中午攻击机动舰队的敌机不会只有几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