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的是,昨晚没来得及检修发动机。
不是偷懒,而是发动机需要时间冷却,而且要在完全冷却后才能进行维护保养。
结果就是,何维贵只能驾驶这架四台发动机都有可能在飞行途中出故障的水上飞机,去执行持续到傍晚的巡逻任务。
这架“肥天鹅”,准确说是“黑天鹅”,在装满燃油之后,能够以每小时二百五十千米的速度飞行四千五百千米。如果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时二百千米,还能把飞行时间延长到二十个小时。
因为机身粗胖,所以“黑天鹅”海上巡逻机又被飞行员称为“肥天鹅”。
在帝国海军中,“肥天鹅”是最不受飞行员欢迎的飞机,还没有之一,主要就是这种飞机的续航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每次巡逻任务的飞行时间都长达十几个小时,绝非一般人能够忍受。
正是如此,一个机组有足足七名成员!
除了正副驾驶,还有电报员、领航员与三名观察员。如果是执行搜救任务,还能搭载两名搜救与医疗人员。
人多,最大的好处,其实是在飞行的时候有人聊天,不会太无聊。
在通常的巡逻任务当中,七名机组成员一般会分成三个小组,轮流用望远镜搜寻监视四周的大海。
当然,搜寻工作只能在白天进行。
此时,西南一千多千米之外,特混群“龙江”号航母上。
四点刚过,六个机组的十八名飞行员就去餐厅吃了早饭,现在正在航空作战中心里听取任务简报。
外面,地勤人员已经把连夜修好的六架“飞鱼”送上了飞行甲板。
这六架鱼雷机全都参加了昨天的战斗,而且都有所损伤,在过去肯定得等到回港后返厂维修。
只是现在,肯定办不到。
为了修复这几架鱼雷机,“龙江”号的航空勤务人员费了不少的功夫,还拆掉两架损伤特别严重,已经失去了修复价值的鱼雷机。
即便如此,六架“飞鱼”也只是勉强修复,肯定能够飞出去,只是能否飞回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远方,“墨河”号上也有八架“飞鱼”被送上飞行甲板。
与“龙江”号这边一样,这几架“飞鱼”也在昨天的战斗中受损,由航空勤务人员连夜修复。
因为夜间降落没法保证安全,所以按昨天做的安排,补充给特护群的舰载机在天亮之后才会到达。
为此,还需要派两架“飞鱼”去带路。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特混群得保持无线电静默,也就不能用工作距离高达数百千米的电台为机群提供导航信号。
如此一来,也就只能安排十二架“飞鱼”执行搜寻任务。
虽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也有足够的情报佐证,由兰云指挥的机动舰队在昨天下午的战斗结束后,就径直奔向双车海峡,并没有向南规避,但是没有人知道,那艘受创的航母是在什么时候修复,在修复前后的航速各多少,以及兰云有没有为了这艘航母,让整支舰队的航速慢下来。
此外,机动舰队的绝对航速能达到多少节?
不要忘了,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被炸沉的到底是“赤诚”号,还是“飞隆”号,至少还没有得到确认。
已经得到确认的是另外一艘被炸沉的航母是“苍隆”号。
如果被炸沉的是“赤诚”号,而且没被受伤的航母拖累,机动舰队的绝对速度,有可能超过三十三节。
相反,那最多只有三十一节。
当然,这么点航速差距,基本上可以忽略。
关键就是,没办法肯定机动舰队就是直奔双车海峡而去,而不是去了别的地方,比如南珠国的马拉城。
为此,只能划出一个大致的搜索区域。
这样一来,十二架“飞鱼”最多也就勉强够用。
按照刘向真的安排,哪怕没在首轮侦查中找到机动舰队,也没有什么关系,等到补充的舰载机到达后会马上发起第二轮侦查行动。也正是如此,才需要赶在天亮之前,让第一批侦察机出发。
等到补充的舰载机到达,飞行甲板就会被完全占用,到时候肯定无法让舰载机升空。
如果拖到天亮之后再让现在这几架侦察机出发,会占用不少时间,让到达的舰载机无法及时着舰。
当然,问题也十分突出。
这些侦察机在天亮之前,会向东飞行大概三百千米。如果机动舰队离得不够远,还不到三百千米,很可能被侦察机错过。更要命的是,机动舰队的瞭望员说不定能够发现从头顶上飞过的侦察机。
哪怕用眼睛看不到,也能用耳朵听到!
只要机动舰队的参谋稍微细心点,甚至能根据侦察机继续向东飞行的距离,大致算出与特混群的距离。
四点四十五分,第一批两架“飞鱼”被送上了飞行甲板前端的弹射点。
为了尽可能的增加航程,所有“飞鱼”都挂上了副油箱,而且是内部满油,以最大重量起飞。
前后也就几分钟的事情。
四点五十分还不到,最后两架“飞鱼”就被弹射了出去。
在目送这些侦察机飞走之后,刘向真才去了位于舰岛的底层,只向司令部的参谋与飞行员开放的军官餐厅。
开始,已经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
其实,是一句暗号。
部署在足岛南部的足东海军基地的巡逻机都已出动,将重点搜寻足岛东南海域。
围歼狭夷海军常驻舰队的作战行动开始了。
………………………………
第112章 必死信念
机动舰队这边,也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其实,“加禾”号上的官兵已经忙碌了一整夜,直到凌晨一点半,才修好了损坏的飞行甲板,接下来又忙着修复受损的战机,还要想办法堵住机库里的漏洞,最后就是为清晨的行动做准备。
从航空勤务部门的长官往下,几百名官兵别说休息,连坐下来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相对而言,“飞隆”号那边要稍微好一些。
五点不到,“加禾”号与“飞隆”号就转到迎风方向上,随后就把修好的十几架97舰攻放了出去。
不是去攻击梁夏海军的特混舰队,而是去执行侦查任务。
只是,这还没有完。
在舰攻机群升空后,凌晨五点半左右,两艘航母开始放飞战斗机。
这些零战,同样是满载起飞,全都挂了副油箱,确保能以巡航速度在机动舰队上空逗留六个小时。
也就是说,不发生战斗的话,理论上能呆到上午十一点。考虑到降落需要时间,巡逻时间能延续到十点半。只不过,执行防空任务同样要耗费大量燃油,所以替换的时间不会晚于十点。
在最后一架零战从“加禾”号上飞起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六点了。
半个小时,才放飞几架零战,主要是地勤人员太过疲惫,要不是胜利希望撑着,恐怕很多会直接倒下。
东方的天空已经露出了一丝光亮。
只是,地勤人员仍然没有获得休息的机会。
现在,两艘航母得尽快清空飞行甲板,准确的说是清理飞行甲板,准备迎接在半个小时后到达的机群。
看着甲板上忙碌的官兵,兰云心里是万分感慨。
其实,在昨晚,田实搭乘水上飞机离开的时候,兰云就很想出言挽留,可是最后只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不管怎样,田实是常驻舰队司令部的参谋,高野的手下。
在经历昨天的战斗之后,兰云才明白,高野为的何会如此器重与赏识这个仍然显得有点稚嫩的参谋。
不说别的,要不是田实坚决果断,机动舰队会输得更惨!
要没有击沉第二航空特混舰队两艘航母的反击行动,哪怕后来证明是一沉一伤,接下来丢掉的绝对不止是面子。如果让第二航空特混舰队获得发动第三波攻击的机会,恐怕在昨天日落之前,机动舰队就成了南海龙宫里的摆设。就算没这么夸张,也只需再来一波攻击,出动几十架鱼雷机与轰炸机就能击沉“飞隆”号与“加禾”号。没有了航母,哪怕其他的战舰全都逃走,又有什么用?
可见,田实主张发起的反击行动,拯救了两艘航母,拯救了兰云。
此外,保住了希望。
现在就要为这一线希望而战!
虽然由现在掌握的情报,还无法断定特混舰队是在继续南下,还是已经转向朝双车海峡杀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从刺州出发的那两艘航母,也就是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已经由足岛海峡进入了炎海,而且很可能在靠近足岛的海域活动,并且会派遣舰载机监视与封锁双车海峡。
关键就是,能赶在前面去堵住双车海峡的,就只有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机动舰队的速度并不慢,哪怕在昨天晚上,也就是“加禾”号进行维修的时候,航速都达到二十八节。如果特混舰队之前向南航行了数个小时,就算跑到三十节,也不可能在炎海追上机动舰队。
显然,梁夏海军的两支特混舰队实在是离得太远了!
没错,这就是机会!
按军令部在昨晚发来的电令,主力战队将在天亮前出动水上飞机,帮助机动舰队搜寻敌舰队,也就是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因为第五航空战队没办法及时赶到,所以机动舰队得在获得补充后,及时组织舰载机发起攻击。如果有能力,机动舰队还要在天亮之前派出侦察机搜索足岛南面的海域。
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
先干掉拦路虎,再考虑别的。
只是,兰云心里是非常清楚,这不是军令部里那些窝囊废的计划,而是高野的计划。
至于高野为什么要做此安排,其实跟他把田实招回去的原因一样。
在昨天的战斗之后,高野已经对机动舰队失去信心,准确说是不相信机动舰队能够逃出升天。
或许,在那个时候,高野就已经做出了放弃机动舰队的决定。
不要忘了,昨天打了一整天,暴露的、被发现的与遭到攻击的都只有机动舰队,主力战队始终没露面。
在理论上,梁夏海军未必知道主力战队也进了炎海。
如此一来,梁夏海军会盯死机动舰队,按照机动舰队的情况,也就是航速航线这些,来设定搜寻范围。
只要特混舰队穷追不舍,就肯定能够找到机动舰队。
这下,问题就大了!
在时间上,哪怕一直不停的向东航行,机动舰队也要在二十六日的深夜才能够到达双车海峡西口。接下来继续全速航行,到二十七日中午才能驶出双车海峡,准确的说是离开部署在足岛上的作战飞机的打击范围。
在二十六日下午与二十七日上午,机动舰队都处于暴露状态。
挨打,几乎是定局!
那么,主力战队呢?
因为一直跟在后面,保持了两百多千米的距离,加上速度并不慢,所以主力舰队将提前五个小时到达双车海峡。
这是什么概念?
在二十六日的傍晚,主力战队就能够进入双车海峡,只要及时向东南转向就能够赶在二十七日天亮前逃走。
也就是说,对主力战队来说,最危险的是进入双车海峡之前的那几个小时。
那是二十六日下午!
如果机动舰队在这个时候跟梁夏海军鏖战,成功的吸引了梁夏海军的火力,主力战队还会遭到打击吗?
显然,吸引火力的最佳办法,就是攻击梁夏海军的特混舰队。
只要战斗打响,梁夏海军的眼里就只有机动舰队的两艘航母,哪怕发现了主力战队也会视而不见。
何况,梁夏海军未必能够及时发现在机动舰队前方两百多千米之外的主力战队。
没错,这就是高野打的如意算盘。
让机动舰队当炮灰,主力舰队好逃出生天。
只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机动舰队本来就落后了,别说没有长翅膀,哪怕长了翅膀也无法飞走!
以兰云现在的处境,现在能够争取的,就是在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之前,能抢先发起一轮攻击。
哪怕注定要在炎海覆灭,也要拖上梁夏海军的特混舰队陪死!
当然,要是能炸沉几艘航母,那就死而无憾了!
………………………………
第113章 发现平顶船
清晨六点四十五分,足岛海峡西南的炎海北部海域。
虽然天色已经放亮,但是太阳还没升起来,从高空往下俯瞰,受到晨雾的影响,灰蒙蒙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
为了看到海面,甘利兵曹把飞行高度降低到一千米以下。
可惜的是,现在正是起雾的时候,头顶上方是黑压压的云层,哪怕是瞪大眼睛,也未必能够看到什么。
甘利有点头大,觉得这是在浪费功夫,可是他也没办法。
不管怎样,在到达航线终点,也就是返航的转折点之前,他得驾驶这架97舰攻朝着北偏东方向飞行。
至于什么时候到达,燃油指示灯会告诉他。
因为没有刮风,所以理论上,他能一直飞到足岛海峡的南口。
并不值得高兴,因为越往北,越靠近梁夏帝国本土,就越有可能遭遇敌机。
如果搜寻的敌舰队,也就是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就在这边,那么返回机动舰队的概率几乎为零。
在领到任务的时候,甘利就非常感慨,觉得自己倒了八辈子大霉。
昨天,他还是“比瑞”号上的一名水上飞机飞行员,主要的任务是驾驶水上飞机在舰队附近巡逻。如果有需要,就去营救那些在战斗中被击落,跳伞后落水,或者架机在海上迫降的飞行员。
昨天白天,他就驾驶水上飞机救回了五名零战的飞行员。
当然,要是舰载航空兵忙不过来,比如舰载机都有任务,甘利或许还会被派去执行侦查任务。
在大战爆发前,甘利最大的梦想,其实是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
正是如此,年初的时候,他报名参加舰载飞行员的选拔考核,顺利通过了体检,还去航校接受了几个月的基本训练。为了便于到航校进行训练,甘利被调到了预备役部队,隶属于当时还在进行整编训练,暂时没编入战斗舰队的“利艮”号重巡洋舰,而且依然担任水上飞机飞行员。如果大战没爆发,他在完成训练与通过考核之后,或许能够以战斗机飞行员身份加入第五航空战队。
哪里想到,“比瑞”号的一名水上飞机飞行员,没能在舰队出发之前返回。
当时,甘利就在东都湾的舰队司令部办事。
结果就是,他被“比瑞”号召回,仍然担任水上飞机飞行员。
“比瑞”号的舰长答应,在演习结束之后给他写一封推荐信,让他从航校毕业后去第一航空战队服役。
要是运气够好,还能成为源田大佐的手下!
哪里想到,这个承诺提前兑现了,而且根本就不需要推荐信。
在昨天的战斗结束之后,甘利就来到“加禾”号上,随后就得知,他已经提前成为舰载航空兵飞行员。
原因无二,缺少能驾驶97舰攻的飞行员!
包括源田大佐在内,第一航空战队的众多飞行员在战斗中受了伤,其中一些还伤得非常严重,肯定无法继续驾驶舰载机执行任务。反到是,在经过了艰苦的努力之后,航空部门的技术人员修复了十来架97舰攻。哪怕这些鱼雷机的状态并不好,不过用来执行侦查任务肯定是绰绰有余。
甘利没有毛遂自荐,他不是那种喜欢出风头的性格。
是“比瑞”号的舰长向航空战队的指挥官推荐了他,而且在第一航空战队,有他的个人档案。
当初,为了去航校进行深造,甘利找了三名第一航空战队的飞官当推荐人,也就留下了个人档案。虽然已经过去了数月,三名飞官也只是顺手之劳,但是提到名字时,肯定能够记起甘利这个人。
要早知道,甘利肯定不会去找那三个飞官帮忙。
当然,要是什么都能早知道,甘利就不会在那天去舰队司令部办事了。
虽然甘利只完成了基础训练,还有很多技能没掌握,但是已经能够驾驶97舰攻在规定的距离内起飞。
显然,这已经够了。
此外,甘利本身就是水上飞机飞行员,之前在训练与演习当中执行过侦查任务,算得上半个内行。
至于怎么降落,等飞回去再说吧。
“甘利,你休息一会吧,该我了。”
“好的。”
长出口气,使劲揉了揉早已经酸痛难忍的双眼,甘利才靠上了后面的头枕,然后闭上了眼睛。
这个机组,受伤的是飞行员,电报员与机枪手毫发无损。
当然,这肯定是好事情。
两个经验丰富的机组成员能承担大部分的搜寻工作,因此需要甘利承担的,也就是本质工作。
只是,在持续数个小时的搜寻行动中,飞行员依然要出力。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哪怕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任何人盯着海面看上十几分钟,都会非常的疲惫,得由其他人顶替。如果在傍晚或者清晨,也就是光照不天好的时候,几分钟就会感到疲惫。
视力再好,那也受不了!
通常是三个人,每人观察十分钟。
其实,这也是由鱼雷机来执行侦查任务的主要原因。
二十分钟,可以小鼾一会了。
甘利是昨晚去的“加禾”号,在凌晨三点左右收到消息,得知自己被编入了第一航空战队的舰攻中队,将在天亮前驾驶97舰攻起飞执行侦查任务。可是等到凌晨四点过,他才拿到了任务简报。
在此之前,他只休息了不到三个小时,而且根本没睡着。
驾机起飞之前,甘利能做的,就是到从来没去过的军官餐厅饱餐一顿,然后带上了几个面包。根据以往驾驶水上飞机执行侦查任务的经验,哪怕是一路顺风,也要五六个小时之后才能返回。
甘利已经打了几次瞌睡,都是被后面的电报员给叫醒的。
回去之后,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好好睡上一觉,还要睡到自然醒。
不不,在睡觉前得大吃一顿,用香肠、烤培根、夹果脯的饭团把肚皮填饱,免得睡到一半被饿醒。
其实,甘利自己都觉得,上辈子恐怕是饿死鬼,因为他最为突出的特长就是吃,胃口特别好!
说出来也许没人会相信。
他到海军服役,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军的伙食比陆军好得多,饭菜能够让官兵吃饱。
至少按照征兵宣传,海军的官兵从来就不会为吃不饱而发愁。
“喂,你们看到了没有?甘利,快看下面!”
在甘利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电报员突然大叫一声,把他惊醒了。
“十点钟方向,海面上。你们看到了没有?那是一艘平顶船,没有错,那肯定是一艘平顶船!”
平顶船……航母!?
甘利猛的反应过来,立即抓起了挂在胸前的望远镜。
………………………………
第114章 怀疑上苍
机动舰队,“加禾”号。
在第一架零战呼啸着冲出飞行甲板的时候,作战参谋北村大佐来到了舰桥外面。
此时,恰好七点三十分。
“司令官。”
兰云回过头来,北村却闭上了嘴,只是面色严肃的摇了摇头,表示再也没收到那架侦察机的电报。
不出所料,那架“加禾”号派出去执行侦查任务的97舰攻已经被击落了。
只是,这并非坏事。
那架97舰攻在六点五十分左右发出电报,报告在舰队东北大概四百千米之外,发现梁夏海军的舰队,目视确认至少有一艘舰队航母。侦查报告只发了两次,而按照规定至少都得拍发三次。
显然,那家侦察机肯定是被战斗机击落的。
如果是高射炮,侦察机肯定会在电报中报告遭到了攻击。更何况,侦察机在十几千米外就能发现海面上的战舰,根本用不着抵近观察,因此通常情况下,侦察机压根不会进入高射炮的射程。
这间接证明了侦察机的发现。
那里有梁夏海军的航母。
不出所料的话,那就是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可惜的是,收到侦查报告的时候,由第五航空战队派来的舰载机已经到达,正陆续降落到两艘航母上。
这些舰载机是直接飞越了南珠国,用大约三个小时飞行了一千多千米。
剩下的燃油也就只够在机动舰队上空逗留半个小时,因此得尽快降落,绝不能有任何的耽搁。
当然,没有这些舰载机,机动舰队也无法发起攻击。
折腾到七点十五分,才接受了全部舰载机。
因为“加禾”号飞行甲板上的窟窿只是用几块厚木板封死了,强度并不高,未必能够承受笨重的97舰攻,特别是着舰产生的冲击力,所以降落到“加禾”号上的是二十架零战与三十三架99舰爆。总共四十二架97舰攻,以及十二架零战与十架99舰爆全被安排到“飞隆”号上。
这么安排还有一个原因,“加禾”号上装载航空鱼雷的弹药库被海水淹了。
虽然这些鱼雷在处理后还能继续使用,但是航母上没有相关设备,类似的高风险维护作业都必须返厂。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好处。
没有97舰攻,只为零战与99舰爆补充燃油与装弹,肯定要轻松得多,勤务保障的负担也轻得多。原因很简单,在加油装弹环节,最麻烦的就是为舰攻挂载航空鱼雷,要七名地勤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对“加禾”号上那些累得快要站不起来的地勤人员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只是现在,时间最宝贵。
按北村大佐的安排,两艘航母各派一半舰载机,对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发起攻击,再根据情况决定要不要发起第二波打击。
如此一来,“加禾”号只需要出动十架零战与十八架99舰爆。
关键就是,零战可以在飞行甲板中部整备,然后从前端起飞,不会对在飞行甲板后端整备的99舰爆产生干扰。
“飞隆”号接受了四十二架97舰攻,要出动二十架舰攻与十架零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出发前的整备工作。按刚发来的消息,“飞隆”号将在二十分钟之后,也就是七点五十分派出第一架零战。
赶不上趟,就只能各飞各的。
其实,这也是标准攻击战术。
在以往的训练与演习中,没有任何人强调,两艘航母搭载的舰载机必须一起出动与一起发起攻击。
北村是第一航空战队的作战参谋,兼任机动舰队的作战参谋,要不是田实喧宾夺主,昨天就是他指挥战斗。
也许能力不如田实,不过不会差到哪里去。
关键,现在能够让兰云依靠的就只有他了。
有个问题,兰云一直没有想明白,而且在开始的时候就问过北村,作战参谋给的答复让兰云不太满意。
侦察机发现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海域,在足岛海峡南口附近,离梁夏帝国本土不到两百千米,距离双车海峡最南端却有足足五百千米,已经超过了舰载机的作战半径,甚至连侦察机都飞不了这么远。
这个位置,是不是太靠后了?
北村的解释是,或者说推断。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才入列,没有形成完全战斗力,未必敢南下封锁双车海峡,或许只是在足岛海峡外面做做样子,起到疑兵的作用,为在后面追赶的特混舰队争取时间。
关键还有,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临代司令官是刘向斌,一个不折不扣的二货。
梁夏海军两大战将,被称为左青龙右白虎,还绰号门神,不过经常被人在暗地里叫着哼哈二将的,白止战与刘向真,分别在第一与第二航空特混舰队担任指挥官,现在肯定是分身乏术。
此外,侦察机在电报中提到,那艘航母在向南航行,而且从尾迹长度判断,航速不会低于二十节。
除了航母,还有什么大型战舰能够以二十节的速度持续航行?
当然,还有快速战列舰,可是快速战列舰都是跟航母在一起。
这些全都能证明北村的推测。
兰云没有多问,他是机动舰队司令官,不过也仅仅是司令官。
其实,兰云也知道,北村比任何人都更想抓住这个机会证明自己!
喜欢表现,不是什么坏毛病。
要是连表现的欲望都没,那才是问题。
北村的能力再不行,那也是尽职尽责,而且对兰云忠心耿耿,是少数几个算得上心腹的部下。
在兰云想着这些的时候,北村已经返回了司令舰桥。
几分钟后,第十架零战升空,地勤人员开始把已经加满燃油与挂上炸弹的99舰爆拖上对应的起飞点。
飞行甲板有些凌乱,主要是很多放掉的油液没有来得及清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地勤人员已经忙碌了快二十个小时,几乎就没休息过,很多官兵都快虚脱了。
“呜——”
当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来的时候,别说其他人,就连兰云都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也就几秒钟。
“那边!”
北村冲了出来,还多带了一具望远镜。在把望远镜递给兰云之后,他朝西北方向的积雨云层指了过去。
云层在十多千米外,高度不到一千米。
关键,在云层下方,一架被击中起火的飞机正坠落下来,后面还有一架在继续开火扫射的战斗机。
被击落的是一架侦察机!
兰云没有多问,回头朝北村看了过去。
“已经拍发了电报。”
北村这么一说,兰云闭上了眼睛,还重重出了口气,拿着望远镜的双手因为过度用力而青筋暴突。
运气,为什么就这么糟糕呢?
难道,狭皇顶礼膜拜的天照神也是梁夏帝国的子民不成!?
………………………………
第115章 争分夺秒
那架侦察机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北村的推测,第三航空战队在北面,或许已经开始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升空。
兰云没有插手干预,身为机动舰队司令官,并不需要事无巨细的全部过问。
很快,停放在飞行甲板上的99舰爆开始升空。
远方,“飞隆”号也加快了速度,提前让零战升空
此时,刚好七点四十分。
北村从司令舰桥出来的时候,兰云依然盯着西北方向上,那块低压的积雨云层,神色非常的苦闷。
过去的几十年,西方人经常感叹,他们的上帝已经移民梁夏帝国,兰云等狭夷皇国的军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