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克等将军。

    只是,尼兹更有可能是在最后罐头选择了自我了断。

    随消息一起送来的,还有首辅下达的最高指示。

    发起强攻霍瓦依群岛的作战行动,以占领整个霍瓦依群岛为最终目的。

    因为珍宝港等地已经被叛军控制,所以不需要考虑附带伤亡。

    此外,海军司令部也发来了最新简报。

    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已经转移到珍宝港西北,预计明天一早就能够到达攻击海域,与白止战这边的3支特混舰队一同参与攻打霍努岛的作战行动。只是从其部署位置看,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的主要任务是为西边3座岛屿提供掩护,加强该方向上的兵力,并不会参与打击珍宝港的作战行动。

    之前撤退到中转岛附近的8艘小型航母最迟在后天赶到。

    如果需要,还可以在27日之后,动员编在支援舰队里的20多艘快速护航航母参与轰炸行动。

    陆航将从今天晚上开始,集中轰炸珍宝港等主要的军事基地。

    因为由舰载航空兵提供防空掩护,岸基航空兵的防空作战压力大幅度减轻,所以海军准备撤走部署在莱桑岛上的远程战斗机,把宝贵的前进基地让给陆军战略航空兵,以部署更多的重型轰炸机。

    这么一来,最多一个月,陆航投入的重型轰炸机就将超过800架。

    关键还有,陆战队已经在此之前,兵不血刃的拿下威岛,在火山群岛与中转岛之间获得了立足点。

    依靠威岛上的机场,轰炸机就能够非常方便的在前线与后方之间往返,从而大幅度提高作战效率。

    只是,攻打霍瓦依群岛还是得看地面部队。

    不出意外的话,最迟在5月10日前,陆战队就能够投入8个师,并且再安排8个师充当预备队。

    如果及时进行动员,在5月下旬还能获得陆军的8个师。

    其实,只要战斗拖到下半年,也就是到7月份,不但地面作战部队将超过30个师,还能够获得3支新编特混舰队。

    到时,可以动用的作战力量包括6艘大型航母,2艘舰队航母与20艘小型航母。

    显然,如果只是攻打霍瓦依群岛,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兵力。

    关键就在这里。

    这些部队,原本是为了进军孤大陆准备的。

    按最初制订的计划,在顺利拿下了霍瓦依群岛之后,就得考虑进军孤大陆,也就是攻打望夕运河。

    至于针对纽兰本土,前期以海上封锁为主。1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安排舰载航空兵去袭击纽兰西海岸的港口城市。

    因为得为进军孤大陆做准备,所以动员了足足32个师,总共60万的地面兵力!

    现在的问题是,已经不存在强攻望夕运河的必要了,至少暂时没有这样的需要。

    此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霍瓦依群岛,至少需要打下霍努岛,确保华莱士政权的合法性。

    结果就是,海军司令部把预备队全都派了上来。

    看这架势,只要后勤保障跟得上,将同时发动几场登陆作战,并同时攻打霍瓦依群岛东部的岛屿。

    至于作战难度,可能遭到的抵抗,反到不是大问题。

    只是,属于白止战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在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中,专门给白止战下达了一道命令,让他护送华莱士与斯普等纽兰军政要员返回帝国本土。

    为此,海军司令部还专门给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的李铭博下了一道命令,让李铭博派战舰为“秦岭”号护航。

    此外,“祁连山”号已经到达中转岛附近,3天之后就会跟第二十二特混舰队汇合。

    该舰是“秦岭”号的姊妹舰,为第二批的首舰,2个月前才正式服役,此前一直在进行性能测试。

    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安排,白止战在回国后,暂时由李铭博担任前线总指挥,卫军任副总指挥,并共同指挥攻打霍瓦依群岛的作战行动。李铭博负责舰队作战,卫军负责跟陆战队的衔接工作。

    还有,周涌涛将在返航途中前往“祁连山”号,以舰队作战参谋身份跟李铭博合作。

    此次作战行动的总司令,名义上依然是白止战。

    要说的话,这也是调白止战回过之后,最为合适的安排。

    虽然海军司令部没在电文中提到,但是在这个时候让白止战回国,跟还没有全面控制的纽兰第5舰队有关。

    必须稳住第5舰队,确保第5舰队的战舰都能够为帝国所用。

    显然,如果让第5舰队留在前线,后果将无法想象。

    因为附近没有可以容纳第5舰队,并且是由帝国海军控制的军港,所以没办法在前线解除第5舰队的武装。

    必须尽快返回后方,而离得最近的后方就是流黄岛。

    当天晚上,刘长勋亲自发来电报,向白止战说明了情况。

    就像白止战担心的,帝国高层现在担心的就是纽兰第5舰队哗变。

    不管怎样,那是数十艘大型战舰!

    先不说这些战舰的价值,如果第5舰队发生了哗变,而帝国海军被迫出手,还有希望让其他纽兰军队投降?

    显然,由此产生的影响根本就没办法估计!

    在电报中,刘长勋明确提到一点。

    早在几天之前,华莱士离开金湾,去珍宝港的时候,帝国就开始宣传相关事情,其中的重点就是第5舰队投降。

    当然,华莱士也很重要。

    按照刘长勋的意思,打下霍瓦依群岛之后,还得把华莱士送回去,以此确保他依然是纽兰联邦的总统。

    道理同样简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不攻打纽兰本土的情况下,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

    至于针对纽兰本土的封锁与轰炸,那是另外的事情。

    此外,帝国高层已经针对下一阶段的行动做了安排。

    由刘向真率领由迢曼舰队与罗利舰队增强的夕落洋舰队,严格说,其实是协约集团的联合舰队开赴百慕大群岛。

    只要条件允许,就发起攻打百慕大群岛的作战行动。

    如果能拿下百慕大群岛,哪怕只是其中的几座岛屿,接下来进军古巴与纽芬兰岛都能够事半功倍。

    可见,围攻纽兰联邦的态势已经形成。

    这是在告诉白止战,大规模作战行动即将结束。

    只是,白止战没有因此感到高兴,或者说是到了弹冠相庆的时候。

    在先后发来的这些电报当中,都没提到陆军的情况,也就是在巨大陆那边,针对骆沙联邦的作战行动。


………………………………

第637章 媳妇熬成婆

    在流黄岛等着白止战他们的,或者说前来迎接华莱士的,除了薛远征安排的几名战时内阁的高官之外,还有李云翔。

    不过,白止战的回国旅程才走了一半。

    送走华莱士与斯普之后,准确的说是在完成了交接,也就是在协助帝国海军派来的上万名禁卫官兵登上第5舰队的各艘战舰之后,舰队就再次起航,而这一次的目的地是火山群岛北面的东都湾。

    选择狭夷皇国,而不是帝国本土,主要是因为需要安置第5舰队的大约3万名纽兰海军官兵。

    在第5舰队投降前,帝国海军在战斗中俘获的纽兰海军官兵还不到3万人!

    此外,之前从来没有一次安顿过这么多的战俘。

    再说,纽兰联邦还没战败呢。

    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意外,帝国高层才决定在东都湾右岸,伊豆半岛的最南面建一座大型营地,专门用来安顿与看管第5舰队官兵。如果有需要,比如大战并没有立即结束,将在此集中关押纽兰战俘。

    此外,第5舰队的战舰也将暂时停泊在东都湾里面。

    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安排,在帝国海军正式接手之前,准确说是在上面对纽兰联邦投降的事情做出安排之前,这些战舰依然由第5舰队官兵维护,只是把登舰人员控制在标准载员数量的十分之一以内。

    当然,肯定要拆除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解除战舰的武装,以及使战舰失去航行能力。

    等到帝国高层做出决定之后,再处理这些战舰。

    相对来说,海域开阔的东都湾是安置几十艘大型战舰的理想场地。

    其实,帝国海军一直把缴获的战舰放在东都湾,只是大部分战舰没有人员看管,最多安排一些狭夷海军的人员负责日常维护。

    正是如此,东都湾里面有大大小小数百艘舰船。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旧狭夷皇国战败投降之前,帝国海军的破交巡洋舰在北东望洋航线上俘获的货轮。

    此外,还有上百艘旧狭夷海军的小型舰艇。

    因为大多是排水量不足250吨的小艇,战斗力几乎为零,所以没获得帝国海军重视,更别说是废物利用了。

    在帝国海军官兵的嘴里,东都湾又被称为“舰船墓地”。

    其实,这也造就了一项产业。

    在大战结束后,就是依靠超过2000艘的破旧舰船,东都湾涌现出了大大小小数十家以拆船为主业的船厂,还发展出了一整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比如专门以回收废旧钢铁为主的钢铁厂。

    此外,回收的废旧钢铁,成为了狭夷皇国在战后重新起飞的关键物资。

    从拆船业起步,狭夷皇国只用了30多年,就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而且依托相关产业重新实现工业化。

    如果按照吨位计算,这些废旧舰船几乎全都属于纽兰海军与纽兰联邦。

    正是如此,外界才认为,狭夷皇国是在纽兰海军的尸体上完成了战后重建,并且再次实现工业化。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见到李云翔的时候,白止战也很惊讶,因为接受第5舰队投降与李云翔这个陆航上将扯不上关系。

    其实,李云翔不是为了第5舰队来的。

    此外,白止战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李云翔已经是帝国陆军航空兵的总司令,而且薛远征已经批准建立空军。

    不出所料,空军司令部在年内就能够挂牌,而李云翔将是帝国空军首任总司令。

    关键还有,归属在空军名下的不止是陆航的战略航空兵,还有战术航空兵!

    简单的说,只要是长了翅膀,能够飞起来的全都归空军。

    这下,李云翔成了真正的大人物。

    虽然空军还没成立,但是按照这个办法搞下去,那么最多20年之后,空军肯定能够与陆海两军平起平坐。

    以这次大战的情况,特别是战略轰炸所产生的影响来看,空军已经成为了跟陆海两军平起平坐的第三军种。

    此外,在迢曼帝国,空军的地位还超过了海军,跟陆军平分秋色。

    即便是在纽兰联邦,其陆军航空兵也已在实质上独立了出来,地位并不比陆军与海军低多少。

    这也是首辅提前批准组建空军的关键所在。

    按之前的安排,要在大战结束后,才考虑成立空军,毕竟组建一个新的军种涉及太多的利益。

    打到现在,大战离结束也不远了。

    更加重要的是,在接下来打击纽兰本土的战斗当中,除了由海军进行战略封锁,主要的打击手段就是战略轰炸。

    正是如此,才需要提高航空兵的地位,也就得及时组建空军。

    当然,成立空军的一大好处,就是不再受陆军司令部的制约。

    虽然在陆航战略航空兵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兵种后,获得了最为关键的预算权,但是与预算权同样重要的一项大权,也就是人事任免权依然在陆军司令部的手上,而且官兵的晋升与嘉奖也由陆军司令部掌管。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事事都得请示陆军司令部。

    不说别的,到目前为止,李云翔还是陆军上将,而陆军战术航空兵司令在去年就晋升为大将。

    即便是预算权,也受到陆军掣肘。

    原因就是,由战时内阁划拨的军费首先进入军种的账户,再转到各兵种户头下,而各兵种在拿到预算之后才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准确说是已经获得批准的采购计划,去购买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或者支付军人的薪酬,或者是支持科研开发等等,而关键就是要账户上有钱。

    问题,就出在了从军种到兵种转账的这一步上。

    在之前几年里,陆军一直在拿转账做文章,比如在采购装备与弹药的时候漫天要价,有的时候甚至是故意找茬。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神雕”重型轰炸机。

    按李云翔所说,如果不是受到陆军司令部刁难,这种作战半径超过2500千米的重型轰炸机在去年就能够投产。

    结果就是,拖到现在都没达到预期的量产规模。

    为了此事,李云翔已经找首辅谈了十多次,可是在军费预算方面,首辅能提供的帮助并不多。

    换个角度,这也是薛远征决定提前成立空军的直接诱因。

    同样,这也是薛远征把战术航空兵一并划入空军的关键所在。

    能飞的全都成了空军的,陆军没有理由继续跟空军做对,至少无法在预算上做文章,反而少了很多的麻烦。

    如果让陆军保留战术航空兵,今后肯定会闹出更多的问题来!

    当然,不管怎么样,李云翔总算是媳妇熬成婆。


………………………………

第638章 善后安排

    李云翔专程跑一躺,并不是为了向白止战炫耀,而是来给白止战打预防针。

    3天之前,也就是5月1日,薛远征正式授予刘长勋帝国海军大元帅军衔,而刘长勋同时提交了退役申请。

    除了开国元勋,“大元帅”就成为了荣誉军衔,只授予退役将领。

    因为在上次大战中战败,至少是没有取得胜利,所以在上次大战当中,帝国陆海两军的几千名将领都没有获此殊荣。

    即便是在大战结束之前自裁殉国是周宽德,也只是追授元帅军衔。

    上一位获得“大元帅”军衔的海军将领还是陈炳勋。

    此外,他是在阵亡殉国之后,才被追授“大元帅”军衔。

    按照李云翔透露的消息,薛远征已经批准刘长勋的退役申请,只是继续担任海军总司令直到下一任总司令履职。

    刘长勋推荐的接班人就是白止战。

    由离任的总司令推荐接班人,也是帝国海军的传统。

    对于此事,也就是获得刘长勋的推荐,并没有让白止战感到惊讶。

    白止战没想到的是,刘长勋会在大战结束之前辞职。

    按照他的推测,刘长勋怎么都应该等大战结束,在功德圆满之后,再把总司令的位置让出来。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纽兰海军第5舰队投降,大规模海战已经宣告结束,接下来将是一面倒的对地打击行动。

    要说的话,刘长勋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关键就是,刘长勋现在把位置让出来,等于让白止战以帝国海军总司令的身份去迎接最后的胜利。

    必须承认,刘长勋很是豁达。

    用李云翔的话来说,在帝都等着白止战的,不但有帝国海军大将军衔,还有帝国海军总司令宝座。

    这也是刘长勋发来电报,让白止战火速回国的原因。

    不过,按李云翔的意思,这其实也是薛远征的安排。

    在说这件事的时候,李云翔透露了一条极为关键的信息。

    在大战结束后,薛远征就会告老还乡!

    这也是需要白止战在此之前就任海军总司令的关键原因,因为在薛远征离任后,不管由谁来担任帝国首辅,只有白止战能够掌控海军,也只有拥有帝国皇室驸马身份的白止战能维护海军的利益。

    其实,驸马身份还是次要的。

    在帝国海军现有的14支特混舰队中,有9名舰队司令官是白止战的部下。在最为重要的7支主力特混舰队里,有5名舰队司令官是白止战的亲信。很明显,大半支海军都听白止战的指挥。

    可见,在海军里面,没人能超越与取代白止战。

    毫无疑问,刘长勋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主动让出了海军总司令的位置。

    不要忘了,刘长勋在刘家就是个另类。

    此外,在这场大战当中,刘家在海军中的影响力早已经大不如前。

    不要说跟白止战关系很不错的刘向东,即便是刘向真也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当然,最为关键的,其实还是战后的发展。

    从维护海军利益的角度出发,能在战后撑起海军的,也就只有白止战。

    让白止战万分震惊的是,按李云翔透露的消息,在薛远征之后出任帝国首辅的,不是呼声最高的司徒旌德。

    具体是谁,李云翔却没有说,只是万分神秘的提到,是一个他们认识,而且交情非常到位的将军。

    其实,也不需要李云翔明说。

    只是稍微一想,白止战就猜到了。

    李云翔说的这个人,就是廉旭升!

    关键,并不在薛远征的身上,而是在圣上。

    在此之前,帝国皇室的两位核心成员,在陆军服役的大皇子,以及在海军服役的三皇子均已晋升成为将领。

    此外,四皇子也在几个月前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

    关键还有,在整个大战期间,皇室权威得到了全面提升。

    说得直接一点,再也没办法忽视皇室的影响力。

    显然,现在的帝国皇帝,拥有的不仅仅是象征意义,拥有任何人无法超越,也无法取代的影响力。

    仅此一点,也就决定了,司徒旌德不可能成为下任首辅。

    关键就是,司徒旌德在20多年之前,也就是上次大战期间是当今圣上的顶头上司。

    如果让司徒旌德坐上首辅的宝座,该如何处理与圣上的关系,或者说如何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不要忘了,薛远征决定在大战结束后告老还乡,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跟圣上的矛盾表面化。

    如果由薛远征继续担任首辅,皇权与相权之争必然升级,从未损害帝国的核心利益。

    一定要让某个离开,那就只能是首辅。

    司徒旌德那么强势,显然无法处理好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由此可见,司徒旌德无论如何都坐不上首辅的宝座!

    换成另外一个唐家的人?

    显然,也不大可能,毕竟薛远征就是唐家的代言人,而他与圣上的矛盾主要是唐家与皇室的矛盾。

    能接任首辅的,必须是一个有极高的威望,而且跟圣上的关系很不错,对皇权没有任何威胁。

    毫无疑问,廉旭升就是最理想的选择。

    首先,他是帝国陆军的不败战神,在帝国内部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甚至在白止战之上。

    等到打败骆沙联邦,必然是万众拥护。

    其次,在20多年之前,他是圣上的嫡系部下!

    这层关系,决定他肯定得以圣上为尊。

    关键还有,他的政治立场更偏向于薛远征,是典型的强硬派,因此更加容易获得唐家的支持。

    要说的话,他跟白止战与李云翔的关系也是加分项。

    由他担任首辅,担任空军总司令的李云翔与海军总司令的白止战,不管怎么样都会给他面子。

    如此一来,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军队内部矛盾,平稳的完成战后过渡。

    换成其他某个陆军将领,只是军种矛盾就很难消除。

    关键就是战后过渡。

    迄今为止,帝国陆海两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1400万,陆军就超过1000万,还有差不多1200万民兵。

    帝国的兵力规模在2500万以上!

    大战结束之后,安置这么多的军人将是帝国当局的头号大事。

    毫无疑问,同样是头号难题。

    因为陆军兵力最多,除了1000万正规军,还有大约900万民兵,所以必须由一个威望最高的陆军将领来主持大局。

    那么,除了廉旭升,还有谁能执牛耳?

    此外,还需要海军积极配合。

    显然,这也是让白止战在大战结束之前就担任海军总司令的关键所在。

    要说的话,提前成立空军也与此有关,即空军独立成军,将分走大约350万陆军航空兵将士。

    可见,这些安排全都是在为善后着想!


………………………………

第639章 新的威胁

    想明白这些道理后,白止战也很感慨。

    往深层次上讲,让帝国当局提前部署善后工作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没有取得全面胜利。

    以目前的情况,已经不存在强攻纽兰本土的可能了。

    按照李云翔带来的消息,最多就是通过封锁与轰炸,让华城当局投降,或者让纽兰联邦爆发全面内战。

    为此,帝国已经加大了“神雕”超级轰炸机的产量。

    如果一切顺利,在年底之前,部署的“神雕”超级轰炸机将超过3000架,并且在明年增加2倍,达到1万架。

    不过,这更多的是李云翔的美好愿望。

    “神雕”是迄今为止最为昂贵的作战飞机,出厂报价高达240万金元,相当于其他重型轰炸机的3倍。

    由此造成的直接影响是,“神雕”的产量不可能大到哪里去。

    陆军一直不愿意为采购“神雕”拨款,就是因为这种轰炸机挤占了太多的资源,会让其他作战飞机的生产受到影响。

    如果达到李云翔提到的产量,只是因为电解铝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包括战斗机在内的其他作战飞机的产量减半!

    只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神雕”的重要性。

    获得几座前进基地之后,“神雕”几乎能覆盖纽兰全境。

    在夕落洋那边的百慕大群岛、古巴与纽芬兰岛,以及在东望洋这边的加利福尼亚半岛与亚历山大群岛。

    为此,李云翔还透露了一条消息。

    由帝国陆军航空兵投资研制的新式战斗机即将服役。

    这是帝国第一种专门为了护航作战而研制的战斗机。

    关键就是,在保持了战术战斗机的机动性的前提下,获得超过2000千米,甚至有希望达到2500千米的作战半径。

    不过,这不是全部。

    李云翔还在打轰炸机的主意。

    准确的说,就是把“神雕”当做平台,研制一种能够装载数十吨燃油,在飞行中为护航战斗机补充燃油的作战飞机。

    只要解决最后几个技术难题,这种被称为“飞行加油站”的作战飞机服役,就能够彻底解决护航问题。

    到时,战略轰炸效率将成倍提高。

    按李云翔所说,因为缺乏护航战斗机,所以在执行作战半径超过了2000千米的轰炸任务的时候,损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如果能让护航战斗机全程伴随,而且数量最够多,就能大幅度降低作战损失。

    要说的话,巨大的损失率一直就是限制战略轰炸的头号因素。

    在损失率高达5%的情况下,一架造价80万金元的轰炸机,就只能执行大约20次作战任务。即便每次任务都满载起飞,投掷炸弹的价值也没有10万金元。因为投弹的命中率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就算按照较为理想的情况计算,轰炸机出动20次炸毁的目标,还不如轰炸机自身的造价。

    这样的轰炸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有护航战斗机,那就不同了。

    按之前的作战行动,护航战斗机能够把轰炸机的作战损失降低一个数量级!

    此外,如果能够有效的指挥护航作战,还能进一步降低。

    不需要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按李云翔的估计,只需要把作战损失控制在1%以内,战略轰炸就能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

    执行护航作战,不但需要护航战斗机,还得解决指挥方面的问题。

    为此,陆航也在想办法。

    还是拿“神雕”做文章,也就是把弹仓改成气密舱,配备短波电台等设备,再搭载十几名专门指挥空中作战的人员。

    如果可行,护航作战的效率能提高数倍。

    不管怎样,按照现在的安排,其实就是以轰炸为主。

    这也从根本上决定,纽兰联邦并不会就此消亡,哪怕被打败,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重新成为威胁。

    可惜的是,这是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要说的话,这还算不上头号难题。

    大战宣告结束,对帝国来说,最大的威胁,其实在协约集团内部,已经发展壮大的迢曼帝国。

    其实,这也是最关键的地方。

    按照李云翔透露的消息,迢曼空军已经加强对轰炸机的重视程度,而且正式提出不再需要帝国陆航的战略援助。

    为此,李云翔正在考虑是否把远征大队撤回来。

    现在还没有确定的,其实是撤离方案。

    如果进军百慕大群岛的行动进展顺利,就需要把远征大队派过去,承担起轰炸纽兰东海岸地区的作战任务。

    只是,不管怎么样,都无法改变既成事实。

    迢曼帝国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了西大陆的霸主,而且要不了多久,或者说已经拥有跟梁夏帝国抗衡的资本。

    如果说有什么欠缺,那就是只是还没有完成对西方文明,或者说西大陆的统一。

    这也是迢曼帝国一直在做的努力,或者说是追求的目标。

    在年初的时候,迢曼帝国已经通过了一项旨在联合洛克国的法案,现在需要的只是等到大战结束,在洛克国恢复正常的秩序之后,由立法机构通过这份法案,而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只有一项。

    与洛克国一同组建“西大陆共同体”,并且以此为基础,完成西大陆统一大业。

    关键还有,罗利王国与斯班王国已经对此表达出了浓烈兴趣,就连战败的布兰王国都表示愿意加入共同体。

    只要没有发生意外,也许10年,最多就20年,整个西大陆将统一到以迢曼帝国为绝对核心的政权下。

    只要迢曼帝国能够有效的解决各个成员之间的矛盾,让包括对手,特别是洛克国与布兰王国在内,西大陆所有国家的军民认识到,只有统一跟团结才能维护自身利益,在未来的国际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不再受外界强敌的威胁与摆布,那么未来的“西大陆国”就将是梁夏帝国的头号劲敌。

    算上半个骆沙联邦,西大陆的面积超过了1000万平方千米,人口总量更高达4亿。

    关键还有,几个主要的西大陆国家都已实现工业化。

    此外,西大陆的工业化人口接近2亿,而梁夏帝国的工业化人口也就2亿出头。

    其实,把迢曼帝国、洛克国、罗利王国与布兰王国的工业产能加起来,不比梁夏帝国差多少。

    用李云翔的话来说,迢曼帝国早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了。

    可惜的是,这也是没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