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也是尼兹不想面对中转岛的一大原因。
如果遭到攻击的是威岛,大可以选择放弃,并且封锁相关的消息,而不是在威岛跟梁夏军队死磕到底。
相反,如果是在中转岛决战,那就完全没有回旋余地了。
管岛与图克要塞的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
按尼兹的部署,如果管岛与图克要塞遭到攻击,他会直接把决策权交给驻军司令官。
当然,以正常情况,驻军会坚持战斗到最后的一刻。
只有在完全丧失战斗力之后,才会向敌人缴械投降。
关键就是,尼兹没有打算向两地增派援军。
在图克要塞的南面,就是从新几内亚到新赫布里底群岛的美拉尼西亚防线。
在这条防线上,纽兰军队从西到东总共设置了三座主要的防御支撑点,也就是新几内亚岛上的莫尔兹比港,所罗门群岛中的瓜岛,以及新赫布里底群岛北面的圣克鲁斯港。这三处支撑点的间隔距离都在战术航空兵的作战范围之内,能靠部署在三地的战术航空兵,相互提供掩护与支持。
要说的话,这才是西南东望洋的主要防线。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梁夏海军要么攻打莫尔兹比港,要么攻打圣克鲁斯港,而且作战难度都不低。
前者面向奥洲大陆,能够获得有力的掩护。
后者在防线最东端,后勤补给线长了2000多千米。
此外,在拿下莫尔兹比港或者圣克鲁斯港之后,还需要打下瓜岛,才能打开南下奥洲的通道。
至于直接攻打瓜岛,不但需要投入足够的兵力,作战难度也更大。
不过,这不是全部。
往南,在珊瑚海的南面,也就是新喀里多尼亚,纽兰海军扩充了努美阿港。
也就是说,哪怕北面的美拉尼西亚防线被攻破,纽兰海军还能利用努美阿来协防西边的奥洲。
关键,即便从离得最近的圣克鲁斯港出发,到努美阿都超过了1500千米。
在战术层面上,梁夏海军无法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横渡珊瑚海,必须派遣特混舰队控制制海权与制空权。
要想全面彻底的控制珊瑚海,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珊瑚海是全球面积最大的海,理论上至少需要投入2支特混舰队,而且得分开行动,才能覆盖整个珊瑚海。
对进攻的一方来说,肯定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才能掌握战场主动权。
在某种意义上,珊瑚海是阻挡梁夏海军南下的天然屏障,也是梁夏海军不愿意在近期攻打奥洲的主要原因。
可见,西南东望洋的基本防御思想其实是拿空间换时间。
即便以最快的速度挺进,梁夏海军也至少要用一年的时间来攻占这些岛屿,然后才能攻打奥洲。
一年之后,纽兰海军已经恢复了元气!
其实,这也是斯普一直认为梁夏海军绝对不会首先攻打奥洲的关键所在,即梁夏海军必须趁掌握着绝对战略优势的时候,尽可能的在战略层面上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从而主导与影响战争的发展。
显然,西南东望洋不是决胜之地。
………………………………
第496章 放手去干
快天亮的时候,通信参谋才送来最新消息。
没错,就是潜艇的侦查报告。
不止一艘潜艇,已经收到几艘潜艇的报告,而且这些报告是陆续发回来的
之前的情报得到了证实,梁夏海军的两支特混舰队都在当地时间的凌晨离开锚泊地,而且登陆舰队也在天亮前起锚。
保守估计,除4艘大型航母,梁夏海军还至少出动了包括4艘快速战列舰在内的上百艘舰艇。
此外,登陆舰队至少能运送2个陆战师。
这也符合之前的判断,在火山群岛那边有2个陆战师。
如果其他的情报也可信,那么梁夏海军还会在近期出动2艘小型航母、2艘快速战列舰与数十艘运输船只。
这么多的舰船,能够打下东望洋上的任何一座岛屿!
关键,就是三支舰队的出发时间。
跟斯普判断的一样,2支特混舰队是同时出发,而且在南面的第二十一特混舰队要早一点离开锚泊地。
这意味着,他的推测多半是对的。
梁夏海军要攻打的不是威岛,而是中转岛。
只是,斯普并没有感到高兴。
要说的话,在通信参谋把电文送来的时候,他还稍微有一点失落。
原因无二,尼兹肯定会让他带2艘小型航母去拼命,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中转岛,并在此扭转战局。
有那么容易吗?
真要能轻易的扭转战局,纽兰海军恐怕早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对方,白止战手里,那可是4艘大型航母!
至于大型航母的战斗力,斯普心里很有数,因为在本土,他已经见到了还在建造的大型航母。
此外,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梁夏海军的“行省”级大型航母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正在建造的“埃塞”级,为当今战斗力最强的航母,甚至有可能在纽兰联邦当前能够建造的所有航母之上。
原因也很简单,梁夏海军的航母不受望夕运河船闸限制。
因为尺寸受到限制,所以“埃塞”级在设计的时候就很局促,设计师必须得在几种主要性能当中做出取舍。
在返回珍宝港之前,斯普给尼兹发了一封电报,希望尼兹能亲自出面,让海军部尽快为新型航母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拨款,而且在设计阶段就不要做任何限制,特别是不要受到望夕运河船闸尺寸限制。
只有放开限制,才能设计出战斗力更加强大的航母。
至于在两洋间往返,其实并非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在东望洋击败梁夏海军之前,纽兰海军没任何理由在夕落洋部署大型航母。
再说,哪怕要在夕落洋部署航母,可以多造一些“埃塞”级,不能将此当成限制航母尺寸的理由。
对此,尼兹做出了明确答复。
他会努力为海军争取最好的战舰,只是不敢保证会有完美的结果,毕竟望夕运河三号船闸在年内就能建成通航。
新航母的尺寸,或许能够以三号船闸为准。
果真如此,其实也够了。
在设计的时候,三号船闸就把通航船只的吨位放宽到了10万吨,而且对船只尺寸的要求也更加宽泛,最大长度可达350米,最大宽度可以达到75米,完全能容纳所有正在建造与准备建造的航母。
快要到中午的时候,情况基本上搞清楚了。
尼兹提出去吃午饭,不过在哈尔与弗莱等人出去后,他叫上斯普离开了司令部,没有去餐厅。
两人驱车去了港口。
“在去年参战之前,洛福斯总统让我接管东望洋舰队的时候,我没有半点把握,或者说非常迷茫。你应该知道,在梁夏海军大杀四方,把曾经强大得不可一世的狭夷海军摁在地面上蹂躏的时候,就算是最厉害的将领,恐怕也没有取胜信心。只是在当时,我没办法拒绝总统的请求。”
“这是军人的职责。”
“更是公民的义务,我们都是纽兰联邦的公民,也是纽兰海军的军人。
斯普暗自叹了口气,他非常清楚尼兹说此话的目的。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也完全能够理解你的担忧。敌人十分的强大,如果去迎战,差不多等于送死。”
“哪怕是战死……”
“现在还没有到说这种话的时候。”尼兹没有让斯普说下去,而是笑着说道,“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必须在这里战斗,我很愿意跟你一起勇敢的面对敌人,并且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将军……”
“我已经给海军部打了电话,那2艘航母或许能够在下个月修复。”
斯普猛的一愣,不敢相信的看着尼兹。
“这是最好的结果,或许要到8月份。只不过,肯定能在第三季度返回东望洋。”
“我们未必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
“这就是你的使命。”
斯普顿时眉头紧锁,尼兹说的这句话可不简单。
“你带上2艘小型航母与2艘快速战列舰,以及想要的其他任何现役战舰,去争取到这几个月的时间。如果到那个时候,我们仍然在中转岛与敌人苦战,我会把修复的2艘航母也交给你来指挥。”
斯普长出口气,脸色并没有好转。
“没有信心吗?”
“要说有,你会相信吗?”
尼兹呵呵一笑,又说道:“不管有没有信心都得上,因为你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有希望率领舰队走向胜利的指挥官。”
“对作战行动没有限制?”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表明斯普已经做出了决定,即愿意担起这个重担。
“不做任何的限制。”尼兹回答得非常的干脆。很明显,只要斯普愿意率舰队出征,其他一切都好说。
斯普沉思一阵,又说道:“如果没有舰队,或者没有舰载航空兵,我们能在中转岛坚守多久?”
“那得看投入多少兵力,已经打算做出多大的牺牲。”尼兹没有乱说,毕竟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是保证与承诺。
此外,尼兹也不是那种喜欢信口开河的人。
斯普没有多说,等着尼兹继续说下去,因为他觉得这根本就不需要做假设,必然是全力以赴。
“多的不敢说,两个月肯定没问题。”
“这么说,我们需要争取的,其实只是多守一个月?”在听到尼兹的回答之后,斯普的脸色变得稍微好看一些。
“差不多。”
“我只要2艘小型航母,2艘快速战列舰,几艘巡洋舰与几艘驱逐舰,以及足够多的补给舰或者油船。”斯普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道,“当然,还有就是绝对的授权,让我能放手去干!”
尼兹露出了一丝倍感轻松的笑容,斯普的要求全都不是问题。
………………………………
第497章 备战
下午,尼兹采纳斯普的建议,以舰队总司令的名义发了一封电报,要求所有在火山群岛与北马群岛以东海域活动的潜艇汇报情况,不管有没有发现梁夏舰队,都尽快向舰队司令部汇报行踪。
到了傍晚,总共收到了14艘潜艇的报告。
按照潜艇部队做的部署,这几乎是在火山群岛与北马群岛以东海域活动的全部潜艇。
根据这些电报,特别是潜艇所在位置,可以采用排除法,对梁夏舰队的行踪做一个大致推断。
当时,唯一能够肯定的就是,梁夏舰队南下的概率极低。
在这14艘潜艇中,有7艘在火山群岛的东南方向,都是在赶往西东望洋途中,也就是在任务前半段。
这7艘潜艇的分布范围不是很大,集中在北马群岛东部,往南的几条主要航线附近。
关键就是,这7艘潜艇都没发现梁夏舰队。
显然,几支拥有大大小小近百艘战舰的舰队避开分散的7艘潜艇的概率非常低,除非已经掌握这些潜艇的行踪。
在概率上,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事。
哪怕梁夏帝国的情报机构很厉害,能够搞到潜艇的出航信息,也绝对无法掌握每一艘潜艇的情况。
潜艇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很少发报跟后方联系。
此外,潜艇在出海之后,艇长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航线。
在实际操作中,也不会给潜艇安排具体的巡逻航线,最多会指定一片重点搜索海域,其他由艇长自行决定。
晚上,在拿到了最后的分析报告之后,斯普搭乘水上飞机离开珍宝港,前往在群岛东南方向待命的“黄蜂”号。
在下午的时候,尼兹已经下达了命令,让还在群岛东边活动的“突击队员”号南下,赶过去跟“黄蜂”号汇合,并编入以“黄蜂”号为首的第51特混舰队,与几艘护航战舰组成第51。2分队。
此外,2艘在本土西海岸附近进行验收测试的“北卡”级快速战列舰也收到了电令,全速赶去编入第51特混舰队。
尼兹还派遣了4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与10艘驱逐舰给第51特混舰队。
至于斯普提到的补给舰,按照尼兹的安排,在他率领第51特混舰队到达奥洲之后,再从西南东望洋舰队调派。
没错,斯普就是要去西南东望洋。
在提出这套战术的时候,斯普就明确告诉尼兹,现在跟梁夏海军交战,就只能按照自己的套路打。
简单的说,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到最后看谁坚持不住。
如果顺着梁夏海军的套路打,也就是跟梁夏舰队在中东望洋交战,纽兰海军肯定会一败涂地。
尼兹对斯普的这套理论并不感冒,反到觉得斯普在逃避责任。
只是,尼兹到最后还是答应了斯普的要求。
关键只有一点,纽兰海军已经无路可退了。
如果梁夏海军还被困在西东望洋,还没打下火山群岛与塞岛,没有对管岛构成威胁,这套战术或许行得通。
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也就意味着有足够的时间,怎么玩都行。
现在的问题是,纽兰海军已经丢掉了北马群岛,威岛又无法撑起一条防线,霍瓦依群岛很快就会遭到攻击。
如果霍瓦依群岛被攻占,就将失去几乎整个东望洋。
在这种情况下,凭啥跟梁夏海军打游击战?
或者说已经没有能用来换取时间的空间了。
要想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唯一的办法也就是死守霍瓦依群岛,通过浴血奋战来拖住梁夏海军。
只是,纽兰海军现在连浴血奋战的资本都没有。
此外就是,即便死守霍瓦依群岛也用不着舰队,那2艘小型航母没有什么用途。
可惜的是,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可用了。
不然的话,尼兹不会让斯普自行决断。
用尼兹的话说,现在也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也许,斯普真的能创造奇迹。
当然,尼兹也没有交出全部本钱。
当天晚上,在斯普离开之后,尼兹下达了战备命令,让所有留在珍宝港里的战舰出海集结与待命。
其实,有点早。
梁夏舰队哪怕日夜兼程,也要十天之后才能到达珍宝港附近,而去攻击中转岛的话,也要在八天之后。
不过,让战舰早点出海,主要是为了提高战备状态。
要说,尼兹手里也没多少资本了。
在剩下的战舰当中,几艘老式战列舰因为速度太慢,也只能留在群岛东部,起到鼓舞军心的作用。
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其实是几艘重巡洋舰,十多艘轻巡洋舰,还有数量众多的驱逐舰与鱼雷快艇。
要说的话,主力就是鱼雷艇。
纽兰海军的驱逐舰有三分之二在夕落洋上执行护航任务,剩下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在西南东望洋执行护航任务,掩护前往奥洲的运输船队,其余的在东北东望洋活动,能用于舰队作战的并不多。
在征求了哈尔与弗莱等将领的意见后,尼兹还向中转岛增派了一批鱼雷艇。
此外,就是在中转岛东边的几座小岛与环礁设置临时锚泊地,提前储备一些鱼雷艇需要用到的燃油与弹药,以便在战斗打响之后,以这些岛礁为支撑点,派遣鱼雷艇袭击攻打中转岛的梁夏舰队。
纽兰海军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大大小小的运输舰艇。
为了守住管岛,纽兰海军征用了很多船只。而现在,这些船只几乎全在珍宝港这边。
虽然都是排水量在1000吨到5000吨之间的中小型货轮,但是贵在数量多。
此外就是,航行速度都不慢。
其实,从重点发展快速货轮,也能看出纽兰联邦早就在为战争做准备。
比经济性,快速货轮远不如普通货轮。在和平时期,只有少数具有明显时效性的货物需要用快速货轮运送。快速货轮的主要价值,其实体现在战争时期,能大幅度提高货物的运送效率。
在大战爆发前,纽兰联邦通过补贴等方式,鼓励本国航运企业采购与运作快速货轮,并且以此打造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快速运输船队,以及仅此于梁夏帝国,在西方列强中最完善的造船产业链。
现在,纽兰联邦的运输船队,以及造船工业就是同盟集团的基石。
纽兰海军能在东望洋上稳住,靠的就是庞大的运输船队。
正是如此,才能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加强中转岛等岛屿的防御部署,并做好跟梁夏舰队决一死战的准备。
关键依然是航空兵。
要说的话,拥有数千架作战飞机的岸基航空兵,或许是尼兹当前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其底气来源。
………………………………
第498章 跟随战术
6月28日的凌晨,中转岛西北海域。
离天亮还有差不多2个小时,航空勤务人员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
准备起飞的不是轰炸机与攻击机,而是几架侦察机。
原因无二,至今都没有获得中转岛的确切消息!
要说,这也是最让白止战头痛的事情。
因为距离实在太远,所以部署在火山群岛的巡逻机飞不过去,没办法对中转岛进行空中侦查。
当然,就算能够飞过去,意义也不大。
纽兰海军早已装备雷达,而且肯定会随时保持几架战斗机在空中巡逻,也就能及时拦截飞来的侦察机。
之前,对中转岛的侦查行动都由潜艇承担。
在这几天,那几艘前往中转岛的潜艇都没发出消息,或许没有能够逼近中转岛。
当然,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过去,只要帝国海军的主力特混舰队离港,纽兰海军会立即加强防范,不但让主要战舰出港待命,还会增强主要岛屿附近的巡逻力度,以避免遭到突然袭击,同时给帝国海军制造心理负担。
在西北东望洋海战之前,当纽兰海军大举出动,帝国海军同样会加强防范。
那么,在2支特混舰队离开锚泊地后,纽兰海军必然会增强中转岛附近的反潜力量。
如果附近有敌人的舰艇活动,那么执行侦查任务的潜艇肯定不敢上浮,更别说靠近中转岛了。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白止战就没有指望能够获得潜艇的侦查报告。
按照安排,发起攻击的当天,首先就得出动侦察机,在确定了中转岛上的情况,特别是机场上的情况之后,再发起打击。
这里,涉及到两个很重要的战术。
第一个就是超低空进入。
摸索了几个月,经历过几场实战检验,也吃了不少的亏,最终能够确定的,就是超低空突防,能够有效缩短敌人防空雷达的探测距离,压缩敌人的防空作战时间,从而提高机群的突防效率。
显然,不止是攻击有用,侦查也有用。
第二个是协同作战。
其实,侦查与攻击的衔接问题一直就存在,而且非常的突出。
道理也很简单,在侦察机到达后,敌人肯定会加强防空,而防空战斗机一般都能在空中巡逻数个小时。
也就是说,如果攻击机群到晚了,必然会面对成群结队的防空战斗机。
在以往的战斗当中,一般是采用的增加护航战斗机,以及让护航战斗机前出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由护航战斗机去夺取制空权,在掌握绝对优势之后,再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群进入。
显然,这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某些时候,没有办法派遣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
在敌人的基地或者舰队附近作战,因为无法得到有效的指挥,所以护航战斗机的作战效率肯定不如防空战斗机。
这种战术在过去行得通,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帝国海军的战斗机在性能上超过了纽兰海军的战斗机,也超过了纽兰陆军航空兵的战斗机。关键是,帝国海军的战斗机飞行员有更加丰富的经验。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在用战斗机的性能与飞行员的个人能力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在大战的初期,帝国海军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官兵的个人素质。
可惜的是,这种优势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
在西南梵炎洋海战之后,六局就发出警告,纽兰海军已经扩大飞行员队伍,还培养出了一批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飞行员,其中不少来自西大陆战场,也就是之前派往布兰王国的志愿飞行员。
此外,纽兰海军很有可能在一年之内获得性能先进的新式舰载战斗机。
可见,要保持优势,还得在战术上做文章。
正是如此,周涌涛提出把第一波攻击分成两个机群,突前机群就跟在侦察机的后面。在侦察机确定了目标情况之后,突前机群就立即进入发起攻击,并重点轰炸机场、雷达与指挥中心。
在瘫痪敌人的机场之后,跟进的机群到达,轰炸其他的军事目标,或者是对机场等主要目标进行补充轰炸。
关键,就是要在第一波攻击之后就瘫痪敌人的机场,不给敌人的防空战斗机升空作战的时间。
当然,这需要侦察机与攻击机群紧密衔接,因此得派人员在前方指挥。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要指挥官去执行侦查任务!
在完成了侦查任务之后,还要留下来指挥机群发起攻击,对攻击结果进行甄别,确定是否要补充轰炸。
可见,这对指挥官的要求非常高。
所幸的是,帝国海军航空兵最不缺的就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官。
打到现在,在战前就已服役的那批飞行员全都成了军官,而很多在与狭夷皇国交战时参军的飞行员也成了军官。
上过几次战场,执行几十次作战任务,几乎都能够指挥战斗。
用申普等老派飞行员的话说,王牌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能百战百胜,头号功臣就是这些经验丰富的舰载机飞行员。
没有他们,帝国海军绝对没办法打赢那么多的舰队决战。
当然,也少不了像周涌涛这类参谋的功劳。
很多常人根本想不到的战术,就是这些参谋想出来,并且通过训练与战斗,最终在全军范围得到推广应用。
有的时候,一种奇妙的战术所发挥的作用,顶得上一支特混舰队!
比如在西南梵炎洋海战当中,让水上飞机在夜间飞到敌舰队有可能出现的海域,并降落到海面上,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次,采用的是“跟随攻击战术”。
按照周涌涛的安排,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将在侦察机之后升空,而且携带的都是以破坏机场为主的弹药,比如用来瘫痪跑道的子母炸弹,对付钢筋混凝土机堡的航空穿甲弹,以及阻止抢修使用的定时炸弹。
不管机场上有多少作战飞机,首先得瘫痪机场。
因为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第一波攻击的规模比较小,总共才80架舰载机,其中24架是护航战斗机。
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全都是王牌机组,每一名飞行员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只要突袭得手,也许突前机群就能够瘫痪机场,然后由跟进机群彻底摧毁机场。
在第一波攻击结束之后,对轰炸有了甄别结果,才会发动第二波攻击。
要说的话,第二波攻击才是全力以赴。
至于要不要进行第三波攻击,得看第二波轰炸所产生的效果。
简单的说,也就是随机应变。
………………………………
第499章 层层设防
在5点30分左右,第一架侦察机从“浦”号升空。
与以往不一样,白止战没有感到担忧。
执行攻击任务的是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在后面,准备攻击随时可能出现的纽兰舰队。
至于舰队防空,反到不是大问题。
第二十二特混舰队所在位置,其实是在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的北面,准确说是北偏西,距离不超过300千米。
关键还有,第二十一特混舰队与第二十二特混舰队都是在中转岛西北。
因为帝国海军的舰载机在执行对海任务时,拥有最大超过700千米的作战半径,纽兰舰载机最多只有500千米,所以除非纽兰舰队在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的正南面,也就是在中转岛西南,不然只要试图去偷袭第二十一特混舰队,就会进入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的打击范围,并且遭到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的打击。
昨天下午,两支舰队就进入到无线电静默状态。
为了增强欺骗效果,或者说是提高隐蔽性,2艘一直在使用长波电台的专职旗舰还在夜间脱离了特混舰队。
此时,“秦岭”号在东北大约250千米外,而“昆仑”号也在第二十二特混舰队东边大约200千米外。
也就是说,如果纽兰海军通过无线电定位,找到的也就只是2艘旗舰。
当然,纽兰海军未必会使用无线电来定位。
道理也很简单,那2艘旗舰一路都在发报,早就暴露了行踪,而昨天下午突然停止使用长波电台。
显然,纽兰海军的情报人员再蠢,也会认为那是两艘执行欺骗任务的战舰。
当然,白止战没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欺骗上。
昨天晚上,他让李铭博做了安排,把随行的4艘远洋巡洋舰全都派了出去,分别在舰队的东北与东面,每2艘组成一支警戒分队,轮流使用雷达监视附近的空域,在发现敌机之后立即报告。
这些远洋巡洋舰把舰队的防空网向外拓展了200多千米,等于为舰队提供了至少45分钟的防空准备时间。
此外,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在北边,所以不用担心来自北面的威胁。
因为是从西北来的,所以也无需担心西北与西面的威胁。
至于南面,除非纽兰海军是主动出击,不然就不会把舰队派到那边去,毕竟在那边只要被发现了,就肯定在劫难逃。
当然,白止战同样没有掉以轻心。
按照他的安排,在侦察机出动的时候,护航的2艘快速战列舰与4艘重巡洋舰得把搭载的水上飞机派出去,重点搜索舰队南面与西南海域,而且搜索范围扩大到600千米,尽可能扩大搜索区域。
因为有足够的水上飞机,所以只要纽兰舰队在那边,就肯定能够找到。
此外,大型战舰搭载的都是最新式的水上飞机。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在过去确实不太重视水上飞机。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帝国海军一直觉得水上飞机是鸡肋,其主要价值,并不协助舰载机执行侦查任务,而是在战斗结束之后营救跳伞落水的飞行员,以及在各战舰之间运送人员与物资。
由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