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征遭受质疑而被迫强攻狮泉城的事情之后。
当然,白止战没有把这个担忧告诉刘长勋。
只是,海军内部的分歧,恐怕跟更高层面上的斗争有关。
最让白止战觉得无法理解的一点,由刘向真代表的南方派系,并没有在进军西南东望洋的问题上坚持己见。
上次,在海军司令部大会上,由刘长勋提出直接攻打霍瓦依群岛,刘向真只提出不能放松在其他方向上的警戒力度,没有说这么做行不通,随后还按照刘长勋的安排去梵炎洋,挂名联合舰队总司令。
可见,刘向真并没有要跟白止战对着干的意思。
“照你这么说,海军内部其实早就统一了意见。”
“你是说,刘长勋是故意的?”
说出这句话的同时,白止战还锁紧了眉头。他早就有类似的猜测,只是一直都认为,刘长勋未必会这么作。
再说,白止战并不相信刘长勋有那么好的演技。
“说实话,这也是我觉得你不适合带在帝都的关键所在。以你这觉悟,真要进了帝都的圈子,肯定会被生吞活剥了!”
“赵老哥……”
“要我说,刘长勋绝对是故意的,不过不是算计你,而是在刻意的保护你,不让你卷入内部斗争。”
白止战长长的出了口气,神色低沉了下来。
“你也不要想太多。”
“照你的意思,风波还没有过去?”
在白止战又把话题扯了回来之后,连赵禹都忍不住叹息起来。
“赵老哥,有什么,你可不能瞒着我。”
“说实话,你知道了未必是好事。”
“到底是不是好事,我自己会判断。”白止战的态度很坚决,毕竟他来找赵禹,就是要搞清楚当前的局面。
赵禹叹了口气,才从头道来。
年初,白止战的猜测没有错,帝国内部确实出现了针对薛远征的一股势力,而且在幕后推波助澜的是宋家,其最终目的是要逼迫薛远征坐下来谈判,确保与巩固宋家,以及依靠宋家的商贸财团的影响力。
根本上的原因,其实是宋家与唐家的矛盾。
薛远征是唐德祖的外甥,更是唐家在帝国高层的代言人,可以说是唐家涌现出来的最有才干的政治家。
关键,薛远征还有军队背景。
碰巧,还遇上席卷全球的大萧条。
在某种意义上,薛远征针对大萧条出台的很多改革政策,都可以看成是在对宋家的传统势力发起冲击。
也就是在大萧条之后的十年里面,唐家在工商领域的影响力大为增强。
在此之前,唐家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在工商经贸领域的影响力微乎其微,远远比不上宋家。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跟张小卿的张家形成同盟关系,而张家已是以浦州为核心的江南地区的头号财团。
以张家为核心的“浦州商会”依然已经成为称霸一方的新兴金融集团。
此消彼长,宋家在工商领域必然江河日下。
显然,这关系到家族的核心利益,甚至是生死存亡。
如果没有这场大战,局面还能够维持下去,毕竟在和平时期,任何一个家族都难以迅速扩张。
有唐家的支持,张家用了几十年才在浦州站稳脚跟。
也可以说,唐家花了几十年才扶持起张家,而要在工商领域超越宋家,需要十个张家这样的豪门。
哪里想到,战争大幅度的加快了唐家在工商领域的扩张速度。
原因无二:以管制与配给为主的战时体制。
帝国进入战争状态,准确说是开始动员后,唐家通过由薛远征控制的战时内阁,在工商领域可以说是大杀四方。之前一直在苦苦支撑,不过还勉强能稳住的宋家,一下就被逼到了死角。
再不反击,整个宋家都要被连根拔起。
此外,站在宋家的立场来看,完全有理由相信,由薛远征主导的战时内阁,以及战时内阁拟定的战略计划,其实是在为唐家服务,针对的就是宋家,要通过战时体制,把宋家连根铲除。
不管是与不是,宋家都不会坐以待毙。
最直接的反击手段,就是针对薛远征,把薛远征赶下台。
可惜的是,这是实施难度最大的办法。
薛远征的威望摆在那里,不是说搞一些小动作,就能够让他搬出首辅官邸。
把事情搞大了还会引火烧身!
薛远征再能忍,也不可能为了稳定而置大局于不顾,肯定有一个限度,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会断然采取行动。
之前质疑薛远征政治魄力的那些家伙,全去见阎王爷了。
能够在帝国首辅的宝座上稳坐十多年,足以证明薛远征的能耐与魄力。
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
由此导致的最为直接的结果,也就是要求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哪怕得放弃一部分已经到手的利益。
当然,这种内部斗争肯定上不得台面,何况现在是战争时期。
帝**队在狮泉城与梵炎洋取得大胜,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了宋家的冲击,不过远没有到完全消除的程度。
要说的话,也无法彻底压制宋家。
道理也很简单,战争状态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且所能持续的时间,会随内部矛盾加剧而迅速缩短。
显然,薛远征得认真思考与对待这个问题。
结束战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跟敌人谈判,二是彻底的打败敌人。
如果无法迅速击败敌人,那么只能跟敌人谈判。
对待狭夷皇国的态度其实就能说明这一点。
不管是谈,还是打,得看怎么做对帝国最有利。
其实,这也是摆在白止战面前的问题,或者说是刘长勋支持白止战的主张,让他率舰队远征霍瓦依群岛的原因。
只要能迅速打下霍瓦依群岛,那么一切都好说。
不然的话,麻烦就大了。
………………………………
第473章 大的好处
白止战很感叹,不过又无言以对。
要说的话,也只能暗自庆幸,自己不过是一名职业军人,暂时没有卷入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中去。
当然,这也解释了一个问题。
从梵炎洋回来之后,薛远征为什么没找他。
必须得说,至少在公私方面,薛远征分得非常清楚。
虽然他一向器重白止战,还一直把白止战当自己的心腹看待,但是在涉及帝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薛远征没犯糊涂。
当前最不该受到干扰的就是几个得力干将,比如白止战与廉旭升。
不管是谈是打,都需要在军事上保持胜利。
打了败仗,拿什么去谈?
正是如此,薛远征才没找白止战,只让刘长勋出面,并且在交代情况之后,就让白止战来了浦州。
从赵禹这里了解到前因后果,白止战心里也有底了。
其实,现在占据优势的不是宋家,或者说薛远征在竭力维持局面,避免内部矛盾扩大对总体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不要忘了,现在是战争时期,整个帝国都处于战时状态。
说得直接一点,帝国的大权掌握在薛远征手上,除帝国皇帝之外,帝国首辅几乎能够决定所有军民的生死。
真要把薛远征给逼急了,或者说让薛远征觉得没有别的办法,一夜之间就能够让所有图谋不轨者销声匿迹。
薛远征一直没有这么做,并不是妇人之仁,而是还没到必须这么做的时候。
不说别的,宋家在军队里几乎没有影响力,所以不管闹腾得多凶,都无法对薛远征构成实质威胁。
要说的话,这也是宋家始终没能修成正果,超过唐家的关键所在。
薛远征用来维持局面的办法,其实就是一直打胜仗。
用赵禹的话说,只要帝**队一直打胜仗,离全面胜利越来越近,宋家就不会获得半点机会。
只有帝**队打了败仗,宋家才有机可趁。
认清这个问题,那就简单了。
因为赵禹平时滴酒不沾,也没有酒量可言,所以两人都没有喝酒,在谈完正事之后就各自去休息。
折腾了一整天,白止战也确实累坏了。
次日清晨,白止战就跟赵禹去了港口,登上舷号为007的那艘“行省”级航母。
不出所料,该舰将被命名为“浦”号。
只是,按照现行的命名规范,该舰暂时还只有舷号,在正式交付之后,才会获得与之对应的名称。
今天,该舰将要进行交付之前的最后一次海试。
当然,跟和平时期不同,在交付之前只进行基本性能的测试,而很多极限性能,安排在军方验收阶段进行。
要说的话,该舰在此之前总共也就进行了5次海试。
不是说舍不得烧油,而是时间非常的紧迫。
即便最后一次海试,也只是测试辅助动力系统,以及一些大型电子设备能否在不做前期准备的情况下正常使用。
至于说白止战关心的舰载机起降测试,在验收阶段进行。
严格说来,这是白止战第一次登上“行省”级大型航母。
虽然之前多次来浦州造船厂,也参加了几次航母建造的调研工作,但是没有一次是在航母上进行。
此外,昨天才看了小型航母。
这一起一落的反差,确实极具震撼性。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在“行省”级的面前,昨天几艘小型航母就是未成年状态,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此外,在登上航母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大的好处。
最明显的,就是飞行甲板的区域划分。
之前在舰队航母上,飞行甲板并没有划分固定的功能区,只在需要的时候,由航空勤务人员临时设置相关功能区域,比如围绕升降机的起飞整备区,前部弹射起飞区,以及舰岛前后的故障处置区等。
在大型航母上,就不一样了。
飞行甲板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线划出了好几处专门的功能区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甲板两侧的停留区域。
这也是大型航母的一大优势。
在留下充足的降落空间之后,能够在飞行甲板两侧,沿纵向各设置几个常备的舰载机系留点。
停在这几处系留点的舰载机,不会对降落产生影响。
要说的话,“行省”级还不够大,位于左侧的停留区比较窄,舰载机只能斜着停放,限制了停放数量。
多出停留区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在保留待命战斗机的情况下,把甲板腾空,加快在紧急情况下的出动速度。
或者,在回收返航舰载机的时候,能让几架战斗机处于待命状态,而不像舰队航母那样需要清空飞行甲板。
直接的说,处于待命状态的战斗机能够从甲板尾部直接滑跑升空。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飞行员坐在机舱里面,能够节约几分钟时间!
千万不要小看这几分钟。
在防空作战的时候,几分钟足够对来袭机群进行一次有效拦截了。
从之前的舰队决战来看,决定防空作战胜负的,甚至决定航母生死的,其实也就那么几分钟而已。
舰体巨大的第二个好处,体现在了机库里。
“行省”级是帝国海军第一种在机库里面设置了顶吊区域的航母。
严格说来其实是第二种。
早在十多年前,帝国海军就在“龙江”级上测试了把舰载机吊在机库内的设备,只是效果不理想,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操作性非常的糟糕,在测试完成之后就拆掉了,并没有正式装备。
在“行省”级上面,通过吊挂方式搭载舰载机,也只是为了应急,准确说是多载一些备用机。
其实,设计时所考虑的,并不是为了搭载更多的舰载机。
按照赵禹所说,最初的想法,其实是为了加快舰载机在机库里的转移速度,提高机库内部的作业效率,并降低作业强度。
说得直接一点,那是给勤务人员减负。
只是,在后期的操作中,勤务人员发现可以用来吊挂备用舰载机,从而提高舰载机的搭载量。
此后,在实战操作当中,这些吊挂位置往往被用来搭载额外的零备件,以便在前线修复受损的舰载机。
至于价值,自然不用多说了。
在过去几场战斗中,大约有一半受损的舰载机因为无法在航母上修复,占用了航母上的宝贵空间,不得不报废处理。这些被直接抛入大海的受损舰载机,有很多其实能够修复,或者说有修复的价值。
其实,只是达到5米的层高,就解放了舰载机设计师的双手,让设计师不再过分的强调舰载机的高度。
仅此一点,就有无法衡量的巨大价值。
至于“行省”级其他方面的性能,就更加不用质疑。
………………………………
第474章 交付
赵禹叫白止战跟随航母出海,其实想让白止战放松一下。
哪里想到,白止战还真的当成了考察。
前后也就只有半天,而白止战大部分时候都在航母内部,就差没到最底层的压载舱去看看了。
回到港口,白止战才来到甲板上。
“怎么样,还满意?”
“很满意,不过算不上完美。”
“哪有完美可言呢?”
白止战笑了笑,赵禹也只是随口一说,没有较真的意思。
“第三批的建造申请还是遭到了否决,按照上面的意思,在第二批建成后就开建下一种大型航母。”
“完成设计了?”
赵禹叹了口气,说道:“时间太少了,而且一直欠缺设计师。我的意思是,就在现有的基础上改一改。”
“实在没办法,也只能这么干了。”
“新航母肯定要搞,不过不能急,多花点时间打牢基础不会坏事。”
“要我出面吗?”
“暂时不需要。”
赵禹都这么说,白止战也不好再纠缠这个问题。
此时,航母靠上了码头。
当晚无事,在次日,也就是2月最后一天,白止战在赵禹的陪同下去拜访了几个主要的地方官员。
在此,他才认识到,张家在浦州这边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强大。
跟浦州的地方官员见面,别人首先看的是白止战的驸马身份,其次就是张家义女婿。
不要忘了,张小卿是张家的义女。
至于白止战的海军中将身份,反到没有几个人看重。
没啥好奇怪的,在战争时期,别说是中将,连上将都是过江之卿。
其实,这也是赵禹最搞不明白的地方。
按照白止战立下的赫赫战功,别说是上将,哪怕是破格晋升成为大将,也肯定没有人敢说三道四。
更让赵禹想不明白的是,连白止战自己都不太在乎。
用赵禹的话说,到去年年底,帝国陆军的新晋上将就有30多名,而帝国海军总共还不到10个,而且全都是老将。
这也足以说明,赵禹确实是个门外汉。
要说的话,在对待军衔的态度上,帝国海军与陆军截然相反。
关键在于,帝国海军的将领直接指挥舰队作战,可以说大权在握,掌握着远超陆军将领的决策权。
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最典型的,就是刘家与贺家。
为了防止领军大将拥兵自重,帝国海军采用的办法简单粗暴:职权与军衔分家。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拥有实际指挥权的往往是一些军衔较低,或者在军队里资历较浅的将领。
可见,不止是白止战的军衔偏低,刘向真也是如此。
即便是战神陈炳勋,也没有例外。
当年,征战狭夷皇国的时候,陈炳勋是在攻入东都湾之后才获得晋升,之前的军衔仅相当于少将。
后来攻入梵炎洋时的军衔相当于上将,等攻打基布要塞时也才相当于大将。
直到战死殉国之后,才追授为帝国海军大元帅。
可见,只要白止战还在外面征战,就只能按照正常流程获得晋升。
至于其他荣誉,比如贵族爵位与荣誉勋章,那肯定是一样都不少。
正是如此,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帝国海军涌现出了上百名贵族,其中的三分之一还是世袭爵位。
这也是帝国海军的一大特色。
陆军的总兵力一直是海军的数倍,可是陆军的贵族并不比海军多,相对数量明显比海军少了许多。
到了3月1日,“行省”级一号舰与三号舰的交付仪式在浦州港举行。
同日,在刺州港举行了二号舰与四号舰的交付仪式。
非常隆重,也很是热闹。
不过,也只是交付。
当天,最为重要的工作是为两艘航母命名。
至于正式入列,也就是服役,那是今后的事情。
即便是在战争时期,也要在完成验收测试之后才能正式入列,要在全体官兵到位后才算正式服役。
按照管理,仪式结束后,在“浦”号的飞行甲板上举行了庆祝宴会。
此时,已经是傍晚。
虽然没多大的必要,但是浦州造船厂还是按传统放了烟花,宣告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奋战后,终于完成了全球第一种大型航母的建造工作,成为全球第一批具备相关能力的造船厂之一。
其实,总共也就只有2家造船厂能够建造大型航母。
次日的一大早,这两艘航母就离开浦州港,开赴桅樯港。
此后将以桅樯港为基地,在旭海进行验收测试,在正式入列,并且让配套的官兵完成了基础训练之后,就将开赴那球港。
所有测试都将在桅樯港进行,以便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及时返厂。
为此,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各自保留了一艘5万吨级浮船坞,确保能及时为交付的大型航母提供售后服务。
如果一切顺利,在6月底,连同刺州那边的2艘,4艘大型航母都将形成战斗力。
当然,关键是舰载航空兵。
所幸,这也是最不需要白止战操心的事情。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朱华圣一直呆在“横江”号上,为4支新组建的舰载航空兵联队培训飞行员。
为了加快培训速度,朱华圣还征用了一艘大型邮船,跟在“横江”号后面,专门为飞行员提供生活起居与休闲娱乐,确保飞行员始终处于理想状态,省掉在航母与机场之间往返的时间。
关键就是,训练强度实在太高了。
这种魔鬼般的训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也跟从其他航空兵联队调来的教官有很大的关系。
相对而言,舰队官兵的训练工作反到可以推迟。
用李铭博的话来说,只要跟随航母出海几个月,哪怕是刚招募的新兵,也能变成货真价实的老兵。
在主要战舰上,所有部门都有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一般是地位超然的军士长。
正是如此,在3月3日下午,白止战就搭乘运输机去了济岛。
那边已经是帝国海军航空兵的大本营,包括舰载航空兵在内,几乎所有的海航飞行员都要首先在济岛完成基础训练。
成为货真价实的飞行员之后,才有资格参与舰载机飞行员的选拔。
此外,“横江”号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济岛附近活动,哪怕是休整,也到济岛的港口停泊。
白止战去济岛,就是为了搞清楚舰载航空兵的情况。
用他的话来说,能在什么时候攻打霍瓦依群岛,以及要投入多少兵力,其实是由舰载机飞行员的素质决定,也就是由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决定。
只要舰载航空兵做好了准备,而且足够的强大,那就足够了!8)
………………………………
第475章 宣传工作
显然,济岛那边的情况,比白止战预料的还好得多。
因为时间充足,更因为有足够多的教练机,所以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速度,其实比之前估计的快。
按朱华圣所说,通过了结业考核的飞行员足够按照最高标准,2架舰载机配3个机组的方式组建6支航空联队。
当然,问题也存在。
这些刚刚完成培训的飞行员,都没有经验,或者说都太嫩了。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拆散分配到各个舰载航空兵联队去,由经验丰富的老牌飞行员充当骨干,组建新联队。
为此,朱华圣提出,尽快让申普回来,对联队进行改组。
白止战没耽搁,就在济岛给申普发了电报,让他立即带着一批骨干飞行员,来济岛挑选菜鸟。
随后,白止战去基层视察了情况。
在此期间,海军航校组织了几次飞行表演。
在观摩飞行表演的时候,白止战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建议,由航校来组建一支专门的对抗部队,由那些经验丰富的老牌飞行员轮流回来充当教官,通过对抗的方式把实战经验传授给新手。
这样一来,那些刚从航校毕业的菜鸟,能够在上战场之前获得一部分宝贵经验。
或许,这些经验无法让他们在下一场战斗当中成为王牌。
可是有了这些经验,他们或许能够在第一场战斗中幸存下来,或者在第一次被击落之后幸免于难。
当他们再次驾驶战鹰翱翔于蓝天之中,就将成为天空的霸主!
帝国海军的王牌飞行员,就没有哪个没挨过揍,王牌飞行员全都是从幸存下来的菜鸟成长起来的。
关键还有,这是白止战提的建议。
虽然白止战不是飞行员,甚至不会驾驶舰载机,但是在海军航空兵中,他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此外就是,帝国海军的头号王牌,跟随申普来到了济岛。
没错,就是魏成文。
按帝国海军官方公布的数据,他的击落战果已经达到37个,其中33个为独自在空战中取得。
要说,他的运气不大好。
在1月的时候,魏成文的父亲去了海军司令部,为他请婚假与探亲假,说是要给魏家留个种。
理由也很过硬,到他这一代,魏家已是三代单传了。
当时,魏成文说啥都不答应。
不是说看不起结婚对象,而是早就收到了消息,知道舰队很快会出征,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
哪里想到,事情闹到刘长勋那里,还受到了宣传机构的高度重视。
刘长勋显然不会在乎一名飞行员,他看到的是帝国海军航空兵的头号王牌,竟然还没有结婚!
这下,压力马上就传了下去。
结果,李铭博一纸命令,给了他一个月的长假,回老家成婚,最好把传宗接代的事情也办了。
在魏成文离开之后不到3天,舰队就出发,开始了远征梵炎洋的行动。
如果魏成文没被传宗接代的大事耽搁,他的战果恐怕已经超过40个。
也就是趁这个机会,魏成文狠狠教训了刚刚毕业的一批战斗机飞行员,还让几十名轰炸机与鱼雷机飞行员搞清楚了一个道理。
性能再好的轰炸机与鱼雷机,在战斗机面前都是菜!
为了表示公平,也为了让菜鸟知道王牌有多么厉害,魏成文驾驶“台风”,而菜鸟飞的现役最好的舰载机。
也就是通过这场带有浓烈表演意味的对抗训练,证明了白止战的提议有可行性,而帝国海军航校随后组建了专门的对抗训练中队,全由老牌飞行员组成,后来还不定期的从前线部队邀请飞行员充当客座教练。
忙到3月9日,白止战才回浦州。
没直接回帝都,是因为要去参加2艘快速战列舰的交付仪式。
这2艘跟第一批“行省”级一起建造的快速战列舰,原本安排在3月1日交付,结果在船厂的测试中,发现主炮有缺陷,准确说是弹药输送机的设计有问题,导致主炮处于某个仰角时无法装弹。
结果不得不返回造船厂进行修改。
所幸,只是小问题,而且已经解决了。
最初,白止战是想让李杰来主持交付仪式。
可惜的是,李杰正在为筹建特混舰队忙碌,暂时没办法分身。
李铭博还在狮泉城忙碌,更帮不上忙。
要说的话,帝国的新闻媒体明显更重视快速战列舰。
当然,这也跟战略欺骗有关。
在交付的当天,浦州港里是人山人海。
大概为了增强宣传效果,在征得帝国海军司令部的同意之后,浦州港专门开辟了港湾对岸的码头,让市民能够在近距离参观两艘巍峨巨舰。海军还专门安排了一支禁卫军,在现场维持秩序。
搞得非常隆重,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当然,只是从视觉冲击来说,快速战列舰确实要比航母强烈许多。
不说别的,只是前后3座9门50倍径身管的400毫米巨炮,就能给那些隔着海湾观望的民众极强的信心。
仿佛,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扛住那几门主炮打出的炮弹!
按帝国报社的报道,这是全球最强的战舰。
如果排除航母,这么说也没有错。
做为“旭海”级的升级改造版本,而且突破了条约限制,“南珠海”级在各方面均超过其他列强已经服役的快速战列舰。
要说,综合战斗力比重了几千吨的“宰相”号高了一个级别。
以综合性能来衡量,在其他国家的快速战列舰当中,能够压制“南珠海”级的,也许就只有纽兰海军的“衣华”级。
不管怎样,2艘“南珠海”级非常的强悍。
当然,这也跟在交付的时候,就已经按照要求安装了全部高射炮有关。
即便是2艘“行省”级,交付时只安装了大口径高射炮,以及一部分四联装40毫米机关炮。
至于数量众多的20毫米机关炮,都是在服役之后才陆续安装到位的。
在实战中,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小口径高射炮。
因为小口径高射炮不需要专门的炮手,而且每艘战舰上有多余的官兵,所以海军没有限制小口径高射炮的数量,把决策权交给了舰长。只要安排得过来,任何一艘战舰都可以按舰长的要求安装。
为2艘“南珠海”级专门搞一场交付仪式,更多是为了宣传。
不说别的,在当天,帝国海军就收到了500多万金元的战争捐款,而且很多都指定用于建造战舰。
当然,白止战借此机会露了一脸。
现在,他是帝国海军的战争英雄,还是帝国的驸马。
在很多平民的眼里,白止战就是童话故事里的白马王子。
………………………………
第476章 准备阶段
3月10日的上午,白止战回到帝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