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搭载的舰载航空兵联队才刚刚成立,新增了数百名飞行员,训练工作非常的繁重。

    再说,“横江”号经常被派去打酱油,或者是回造船厂维修。

    计划在年内完成的训练任务,到现在才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二,不然也不会派第41特混舰队前去协助。

    前往炎海作战?

    没到时候。

    在11月29日,刘向东指挥的第一舰队就把陆军送上了南珠国的吕岛。因为获得了部署在足岛的岸基航空兵的掩护,陆军航空兵也投入了上百架轰炸机,所以登陆作战行动进行得较为顺利。

    当然,第一舰队的6艘老式战列舰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6艘战列舰都是在澄江港里被炸沉,在不久前才修复,随后编入了第一舰队。

    因为速度太慢,没有多大的改造价值,所以主要就用来执行对地支援任务。

    包括2艘“龙兴”级在内的,另外4艘战列舰将借维修的机会进行现代化改进,要明年中期才能回归。

    只是,这些老式战列舰的改进意义并不大。

    哪怕是“龙兴”级,在进行现代化改进后,到战争后期,也主要用来执行对地火力支援任务。

    把老式战列舰改造成快速战列舰,不如直接建造快速战列舰。

    也就十多天的功夫,陆军就攻占了马拉城。

    进展如此神速,跟纽兰军队几乎没有抵抗有关。

    当时,留守吕岛的纽兰军人总共还不到5000,而且大半是文职人员!

    其他的去哪了?

    在大战爆发前,驻守南珠国的纽兰军队的总兵力保持在5万左右,而且东望洋陆军司令部就在马拉城。

    这个驻军规模,远超殖民统治的需要。

    要说的话,在上次大战结束之后,纽兰联邦就把南珠国当成遏制帝国的桥头堡,视其为西东望洋上的前进基地。

    不过,这是在虚张声势。

    自洛福斯往下,纽兰联邦的高层全都明白,当大战重新爆发,就算投入50万兵力,也守不住南珠国。

    其实,纽兰军队从南珠国撤退的行动已经持续了几个月。

    大概有3万名纽兰军人,以及数万名军属去了奥国,还在当地组建了纽兰联邦驻奥国特遣部队司令部,后来改组为西南东望洋联合司令部。首任司令官,正是在上个月晋升为陆军上将,担任东望洋陆军总司令的麦克。

    另外1万余名纽兰官兵去了管岛,编入当地的防御部队。

    关键,去管岛的全都是精锐的陆战队。

    也就是说,纽兰海军肯定会死守管岛。

    此外,还有大概3000名纽兰官兵被派往图克要塞,其中有一支工程部队,并且送去了大量工程设备。

    根据海军司令部的判断,纽兰海军已经把图克要塞当成第二防线。

    如果没有能够守住管岛,没能在管岛消耗梁夏海军的兵力与时间,纽兰海军肯定会死守图克要塞。

    要说的话,图克要塞的战略价值更大。

    不说别的,先是帝国海军在此苦心经营数十年,然后狭夷海军搞了二十年,早就将这座面积不小的环礁全面要塞化。因为修建了大量地下防御工事,最多能部署上百门对登陆舰艇有致命威胁的岸炮,所以攻打图克要塞的难度极大,哪怕投入足够的兵力,也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有足够的情报表明,纽兰联邦准备把控制下的岛屿,特别是西南东望洋上的岛屿全部要塞化。

    没错,就是在层层设防。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参战之后,纽兰联邦向奥国运送了上万名工程人员,以及数百台重型工程设备,正在帮助奥国建造生产水泥的工厂,并扩大钢铁产能,以减轻从本土运送的负担。

    显然,这不止是为了在奥国构筑防线。

    奥国是一个洲,面积那么大,被动防御完全没意义。

    纽兰联邦要死守通往奥国必须经过的岛屿!

    要说的话,这是非常聪明的策略。

    一座一座的岛屿打下去,帝国海军没有被耗死,都会被累死!

    关键,攻打纽兰军队死守的岛屿,不但要承受巨大伤亡,还要消耗海量的作战物资,特别是燃油。

    “粤江”号在塞岛东边往返航行一个晚上,就要烧掉几百吨重油!

    第41特混舰队出动一次就要用掉几万吨重油!

    还有作战飞机,只是部署在阿塔岛的一百多架战术飞机,出动一天就要烧掉300吨航空汽油!

    此外,向前线运送物资,同样要烧油。

    不说别的,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存度,帝国已经打算为货轮配备燃煤锅炉,反正帝国的煤炭多得根本就用不完。

    哪怕生产炸药,都需要石油!

    同样为了节约石油,帝国当局已经在考虑要不要从迢曼帝国引进煤炭化工技术,甚至通过煤化来获取燃油。

    不过,相对巨大的日常消耗,这些措施全都是杯水车薪。

    这么消耗下去,帝国储备的石油还能用一年半?

    也许一年都撑不住!

    纽兰海军的目的就是消耗帝国的战略储备,逼迫帝国海军放慢前进的步伐。

    最后肯定得停下来。

    只要形成战略僵局,那么不管帝国海军有多少航母,都没用。

    拖上2到3年,等到纽兰联邦的动员完成,而且在动员后开工的战舰陆续服役,反败为胜的机会也就到了。

    从这个角度看,纽兰军队主动放弃南珠国,其实也可以理解。

    南珠国离帝国本土太近,而且主要是几座大岛,以地面作战为主,很难起到消耗帝国海军的作用。

    此外,纽兰联邦才参战,动员都没有完成,兵力非常的宝贵。

    4万多名纽兰官兵,在南珠国的大战场上,很快会被10万,甚至20万帝国陆军的将士给淹没掉。

    只是,在管岛与图克要塞这样的小战场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至少在战略层面上,纽兰联邦的决策者没有犯低级错误,非常清楚该怎么取舍。

    这也是薛远征比较忌惮洛福斯的地方。

    一个懂得进退,知道取舍的对手,才是真正厉害的对手。


………………………………

第403章 重返脚趾半岛

    相对而言,脚趾半岛方向的进攻,呈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情况。

    同样是在11月底,陆军从本土出发,攻入了脚趾半岛,发起向最南端的狮泉城进军的作战行动。

    与南珠国那边完全相反,在脚趾半岛这边,由陆军充当主角,海军只提供海运支持。

    这意味着,陆军得尽量沿海岸线向南推进,以方便获得补给。

    当然,这同样是整个进攻计划的核心。

    在上次大战结束前,脚趾半岛还是帝国的海外领地。当时的趾国还是一个国家,而且跟高巨王国一样,为帝国的附属国。其主要城镇沿海岸线分布,并通过支线铁路与公路向内陆拓展。

    正是如此,趾国才变得如此的“苗条”。

    只是,趾国在上次大战之后一分为二。北趾获得了独立地位,只是在名义上依然是帝国的附属国。南趾地区成为洛克共和国的殖民地,或者说是重新落入洛克共和国之手,并且丧失独立性。

    因为没能保证其完整性,所以在战后,北趾王国对帝国埋怨在心。

    要说,绝大部分北趾人还把帝国当成仇敌,认为是帝国战败,才导致他们的国家被一分为二。

    在战后的最初几年,北趾王国还爆发骚乱,数十万帝国侨民背井离乡。

    至今,仍然有十几万侨民居住在边境线北面的“客村”里面。

    显然,北趾人根本没有想过,当初能够摆脱洛克帝国的控制,建立自己的王国,靠的就是帝国的支持!

    不管怎样,北趾王国跟帝国的关系一直不大好。

    在大战爆发前,北趾还主动向纽兰联邦与狭夷皇国示好,试图依靠西方列强的支持抗衡帝国。

    正是如此,在进攻开始之后,进行得并不顺利。

    到12月9日,也就是第41特混舰队达到大板的前一天,陆军才完全占领了北趾王国的都城。

    推进速度如此之慢,还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糟糕的交通条件有关。

    多数时候,帝国陆军的官兵在跟热带雨林作战。

    用前线部队官兵的话说,他们使用丛林砍刀开路的时间,比使用步枪向敌人开火的的时间多十倍。

    此外,就是热带的疾病。

    只是疟疾,就让帝国陆军十分的头痛。

    要说的话,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以几乎囤积的方式从麻莱地区进口奎宁,就与热带的传染疾病有关。

    所幸的是,在占领北趾王国的都城后,苦战就宣告结束。

    在12月10日当天,帝国就把流亡20多年的趾国国王送了回去,而且在其首都组建了临时政府。

    20多年的时间还不算漫长,大部分趾国国民还记得这位联梁抗洛的国王。

    俗话说的,名正则言顺。

    有了趾国国王,让沿途北趾王**队缴械投降,准确的说是改旗易帜,听从帝**队的指挥,那也就不是太困难的事情。真要遇到脑袋不够灵光的,就把重炮拉上去,或者呼叫航空兵。

    只要轰上几炮,或者是轰炸一轮,基本上都能搞定。

    在10日当天,帝国陆军用这种方式扫荡了北趾王国都城附近的城镇。

    按陆军拟定的计划,接下来直接跳过半个脚趾半岛,搭乘海军的运输船去半岛南面,准确说是到岱曼湾的北面登陆,控制东脚趾铁路,为接下来跨过岱曼湾,在麻莱半岛的南端登陆做准备。

    反正,就是尽可能的避免在地面推进。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只有一条东脚趾铁路,而且这条铁路在进入岱曼王国之后就戛然而止了。

    此外,麻莱半岛很狭长,北部连像样的公路都没有!

    从地面推进到麻莱半岛南端,到达狮泉城北面,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现在,即便在过去,也没有哪支军队做到。

    分两步走,主要还是考虑到战术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也就是确保全程都能够得到航空兵掩护。

    因为海军没法派遣大型战舰提供支持,就连登陆舰艇都不多,所以陆军只能高度依赖航空兵。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就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在打下狮泉城之前,帝国海军不会在西线投入太多兵力,陆军只能靠自己,也就得投入足够的航空兵。

    帝国海军能保证的,也就是海运。

    所幸的是,帝国当局做足了功夫,搞定了头号麻烦。

    在上个月下旬,准确说是帝国陆军在脚趾半岛北部发动进攻的前一天,外交部门搞定了岱曼王国。

    按双方达成的秘密协议,在帝国保证岱曼王国独立的前提下,岱曼王国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

    肯定是有倾向性的中立。

    为了表明态度,来帝国谈判的岱曼王子留在了帝都,而且住进了皇宫。

    岱曼王国保持中立,意味着少了一个敌人,而且帝国陆军在扫荡南趾地区,准确说是在南趾地区获得了立足点之后,能直接南下攻打麻莱半岛,不用在脚趾半岛浪费更多兵力,以及更加宝贵的时间。

    岱曼王国再差,也有30万常备兵力,还是在本土作战。

    俗话说的,强龙不压地头蛇。

    关键,多一个朋友,肯定比多一个敌人好。

    要说的话,岱曼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差,在脚趾半岛算得上是最强存在。

    在一百多年前,岱曼王国就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入侵强敌,才在整个脚趾半岛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主权完整,并且成为整个南炎地区唯一的独立王国。

    岱曼王国还是最先承认梁夏帝国,并跟帝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在上次大战前,岱曼王国一直是帝国的准盟国,跟帝国的关系可以说非同一般。

    即便在帝国战败后,岱曼王国依然跟帝国保持密切往来,在很多方面给予了帝国力所能及的帮助。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战后无条件支持修建东脚趾铁路。

    没有这条铁路,帝国要重回脚趾半岛,就只能依靠海军,强大的帝国陆军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当然,有岱曼王国支持,东脚趾铁路全线贯通,后勤有了充足的保证。

    正是如此,彭怀胜才向薛远征做担保,肯定能够在春节之前攻占麻莱半岛,并且在春节之后发起攻打狮泉城的作战行动。

    如果一切顺利,有望在清明节之前打下狮泉城。

    彭怀胜还提到,希望海军能及时完成进军梵炎洋的准备工作。

    言外之意,还在担心海军呢。

    受到陆军刺激,海军把进军梵炎洋的时间暂时定在了明年清明节前后,陆军打下狮泉城之后。

    到时,帝国海军将有3艘舰队航母与4艘大型航母可用!


………………………………

第404章 提前商量

    要说的话,其实要到明年的春节过后,甚至清明节前后,帝国海军兵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到时,不但“帝都”号能够修复,4艘“行省”级也将入列。

    此外还有至少10艘快速战列舰,以及10艘老式战列舰。

    虽然4艘“龙兴”级编入第42特混舰队,并且离开了大板,但是刘长勋没有立即返回帝国,而是在此等着白止战。

    原因无二,当前的局面跟之前设想的不大一样。

    就算偷袭威岛只是佯攻,攻打塞岛与管岛也是佯攻,可是没人预料到,竟然在塞岛遭到纽兰军队顽强抵抗。

    这就是与计划有出入的地方。

    按照原定计划,在春节之前就得攻打管岛,因此到清明节的时候,不存在需要分兵东望洋的问题。

    在最初的计划当中,其实是由4艘大型航母组成的特混舰队去梵炎洋,而3艘舰队航母留在东望洋上,并且让“陪京”号返回造船厂进行定期维修,另外2艘则在旭海进行恢复性训练。

    只有发生重大意外,比如纽兰海军派航母参加管岛作战行动,才需要对部署做出相应的调整。

    即便如此,也就只是把“帝都”号与“龙江”号派过去。

    实在需要,加上“陪京”号就足够了。

    可是现在,即便按最乐观的情况估计,在清明节的前后,也就能拿下塞岛,肯定没办法把陆战队送上管岛。

    也就是说,得留下几艘航母,组成一支特混舰队去攻打管岛。

    以纽兰陆战队在塞岛的表现,到时候恐怕要用4艘航母组成两支特混舰队,甚至得重新考虑偷袭威岛。

    如果还是按照原订计划,由岸基航空兵提供空中支援与防空掩护,那么攻打管岛的时间得推迟数个月。

    主要就是,需要花更多时间完善前线基地,比如将阿塔岛上的野战机场扩建为基地。

    此外,作战难度会提高不少。

    由攻打塞岛的作战行动来看,岸基航空兵还无法取代舰载航空兵,提供的支援与掩护没有舰载航空兵及时。

    哪怕只是推迟,也等于让东望洋的佯攻将变得毫无意义。

    随着局势改变,之前制订的计划已经用不上了。

    刘长勋在大板等白止战回来,就是想提前跟白止战商量。

    两人达成一致,回到帝国之后就能立即对计划做出调整。

    在见到刘长勋之前,也就是知道刘长勋还在大板的时候,白止战就猜到了他的意图,提前想好了对策。

    要说调整,办法就一个。

    让4艘大型航母留在东望洋,带3艘或者2艘舰队航母去梵炎洋。

    这样一来,哪怕要强攻管岛,也能用四艘大型航母组成两支特混舰队,确保能同时应付两个方向上的威胁。

    如果能够抓住机会,甚至有把握干掉纽兰海军最后一艘舰队航母。

    “你是说,你跟刘向真都留下来?”

    “没这个必要,让刘向真留下就行了,而另外一支特混舰队,可以交给张国柱,或者其他某个有经验的舰队指挥官。”

    刘长勋锁紧了眉头,神色很严峻,明显不放心,觉得白止战只是随便说说。

    “只有在我去了梵炎洋,才有可能让斯普前来决战。”

    白止战这么说了后,刘长勋依然眉头紧锁。

    在上个月,纽兰海军没去偷袭东都湾,也没把特混舰队派往威岛附近,而是一直在霍瓦依群岛的东南训练。

    收到这条消息之后,刘长勋给白止战发了一封电报,开玩笑的告诉白止战,是他把斯普给吓跑了。

    当然,也不算是开玩笑。

    按六局后来获得的情报,斯普指挥的特混舰队在离开珍宝港之时,确实是做好了去偷袭东都湾的准备,那10多架B…25全都在“奋进”号的飞行甲板上,而且之前已经用一架改装的B…25在“奋进”号上进行了起飞测试,证明这种中型轰炸机在适当减重之后能从航母的甲板上飞起来。

    两天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纽兰海军突然放弃了奔袭东都湾的行动,那10多架轰炸机也全部飞回本土,而且是前往陆军航空兵的基地,在夜间降落,当晚就起飞去了东部地区。

    等帝国海军攻打塞岛的时候,那些轰炸机已经到达布兰王国,还刷上了布兰皇家空军的标志。

    正是如此,六局才没有收到相关消息。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或许就是白止战行踪不明,才让斯普放弃冒险的念头。轰炸机秘密飞回本土,其实是为了保密。

    至少在11月25日之前,纽兰海军无法证明帝国海军在东都湾设下了埋伏,等纽兰舰队自投罗网。

    当然,在纽兰海军内部,也肯定有质疑的声音,斯普此举就是要让怀疑他的人闭嘴。

    反正,“奋进”号没有过来!

    “话是这么说,问题是,刘向真有把握吗?”

    “他是你堂侄,你比我清楚。”

    刘长勋翻了下白眼,说道:“说实话,我真的不大放心。要不然,他去梵炎洋,你在这边怎么样?”

    “要这么安排,你才得担心。”

    刘长勋勉强笑了笑,显得很尴尬。

    “搞了这么久,斯普肯定能猜到,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就是进军梵炎洋。更何况,尼兹的战略眼光不在我们之下。等到我们在春节后进军梵炎洋,面对的,恐怕就不止是布兰皇家海军了。”

    “你是说……”

    刘长勋明显被吓了一跳,因为白止战这番话的言外之意,纽兰海军会派“奋进”号去梵炎洋协助布兰皇家海军作战。

    “这只是我的猜测。”白止战长出口气,接着说道:“只不过,这也是关键所在。如果让我带3艘舰队航母去梵炎洋,就得把时间提前,最好在春节之前,最迟在春节过后,绝不能拖到清明节的前后。”

    这次,刘长勋没有让白止战解释。

    也没必要解释,等敌人做好准备,完成了防御部署,也就是布兰皇家海军向梵炎洋增派舰队之后,再出兵梵炎洋等于去打一场攻坚战,不但作战难度会提高不少,还未必能够取得理想结果。

    只有积极掌握主动,才有获得全胜的希望!

    再说,积极进攻是白止战的一大特点。

    在沉思了一阵之后,他才微微点了点头。“你要觉得有必要,就这么安排,我回去就找首辅。”

    “那事不宜迟,我们……”

    “也不急在这一时,你应该是第一次来狭夷皇国吧。”

    白止战露出了惊讶神色,不是说刘长勋让他在大板多呆几天,领略狭夷的风情,而是看到了站在码头外面,轿车旁的那个人。

    竟然是赵禹!


………………………………

第405章 最大的战利品

    刘长勋没有给白止战放假的意思,也不是说要请他体验狭夷风情,而是要他陪赵禹去考察大板造船厂。

    其实,还包括神湖等地的造船厂。

    虽然狭夷皇国已经战败,而且帝国当局没有要重建狭夷皇国,或者说是利用狭夷工业的计划,但是狭夷皇国的造船工业并不落后,很多基础设施都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哪怕不用来建造战舰,也能够用来维修战舰,建造民用运输船,特别是今后肯定需要,而且需求量也不少的油轮。

    此外,在几座海军造船厂里面还有很多没有完工的战舰。

    这是赵禹来狭夷皇国的主要目的。

    重点不在大板,他来大板也只是为了跟白止战会和。

    虽然大板是狭夷皇国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区规模仅次于东皇都,还是狭夷最大的港口城市,但是大板并没有像样的造船厂,更别说是海军造船厂。在过去几十年里,大板建造的只是民用船只。

    狭夷皇国最大的造船厂,其实就在长泣港。

    帝国海军攻打长泣,陆战队在长泣港外登陆的时候,狭夷军队就破坏了长泣造船厂里的所有基础设施,炸掉了正在建造的超级战列舰,也就是“狭夷”级二号舰,连一条完整的码头都没有留下!

    如此全面与彻底的破坏,使得长泣港至今都没恢复正常。

    至于曾经的长泣造船厂,只剩下残垣断壁。

    西狭夷政权一直在想法让长泣造船厂重新开工,奈何基础设施全都被炸毁,配套工厂也在轰炸中被摧毁了。就算帝国愿意提供适当的帮助,恐怕也要到明年,甚至是后年,相关的援助才会到位。

    不是说狭夷的工业没有价值,而是战略大局不允许。

    在获得绝对的战略优势之前,出于安全方面的顾虑,帝国当局绝不会帮助狭夷皇国发展工业。

    正是如此,白止战与赵禹要去的第一站其实是吴港。

    早在几个月前,狭夷国民自卫队登上本岛之后不久,就攻占了这座位于本岛西部的港口城市。

    关键还有,守卫吴港的东狭夷军队在被击溃前,没来得及搞破坏。

    结果就是,正在建造的“狭夷”号超级战列舰,还有吴港造船厂的主要基础设施都得以保全。

    只是围绕该地区的战斗,持续到下半年才结束。

    等到狭夷国民自卫队占领了吴港,开始向东推进的时候,帝国海军差不多忘了吴港里还没建成的狭夷战舰。

    拖到狭夷皇国战败投降,帝国海军负责清点战利品的官员才发现,在吴港里面还有一艘舰体已经全部完成,上层建筑也完成了一大半,连主炮炮塔都已装上,只是还没来得及安装主炮的超级战列舰。

    其实,配套的460毫米舰炮也储存在吴港里面,只是没有装到“狭夷”号上去。

    在吴港海军仓库里,甚至有几十枚生产出来的,计划在“狭夷”号交付之后用来测试的460毫米炮弹。

    在派人去考察之后,帝国海军才知道,这艘战舰的完成度已经达到了75%。

    通过实地考察,还解决了很多的疑问。

    比如,配备的460毫米主炮,不是之前宣称的16英寸主炮;标准排水量肯定超过了6万吨,满载排水量有可能达到7万吨,比之前宣称的高20%;只有12台最大压强仅3。8兆帕的锅炉,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在15万马力左右,计算出的最快航速为27节,没达到快速战列舰的最低门槛。

    此外,该舰所用装甲钢,硬度并没达到帝国海军的标准!

    按照计算,该舰厚达410毫米的主装甲带,其等效防护厚度,相当于帝国海军所用装甲钢330到350毫米之间。

    也就是说,该舰的防护能力,也就比主装甲带厚320毫米的“旭海”级稍微好一点。

    因为“旭海”级为了获得高航速,并没要求防护达到战列舰标准,也就是抵挡自身主炮发射的重型穿甲弹,所以理论上,防护性能相当的“狭夷”号在有效交战范围之内,挡不住帝国海军的400毫米重型穿甲弹。

    至少按照纸面数据,6万多吨的“狭夷”号不比轻了2万多吨的“旭海”级强多少。

    如果把航速算进去,在一对一的战斗当中,“狭夷”号未必能战胜“旭海”号。

    要说的话,也只是抗打击能力肯定强得多。

    靠厚实的装甲,还有庞大的舰体,“狭夷”号承受打击,特别是抵抗鱼雷的能力绝对超过“旭海”级。

    到底超过多少,很难由理论计算给出确切答案。

    其实,赵禹来狭夷皇国,就是为了搞清楚“狭夷”号的实际性能,即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有多厉害。

    至于搞清楚的原因,更加的现实。

    之前,贺永兴不是一直捣鼓开建“南珠海”级快速战列舰吗?

    这种快速战列舰在设计阶段,针对的其实就是狭夷海军的“狭夷”号,还有纽兰海军传说中的“衣华”级。因为之前的情报有误,所以“南珠海”级的设计排水量仅为5万吨,准确说是接近5万吨。

    其实,在大战爆发之前,六局更新了“狭夷”号的相关数据,还重新评估了纽兰的“衣华”级战列舰。

    最后一份评估报告,大幅度提高了“狭夷”级的排水量,还对主炮口径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这就是,在认定“狭夷”号只有9门主炮后,情报分析员断定其配备的不是16英寸主炮。只是在最初,判断狭夷海军向帝国海军看齐,为“狭夷”号配备口径450毫米的新式舰炮。

    此外,六局认定“衣华”级为航速超过30节,标准排水量在5万吨左右的后条约型快速战列舰。

    根据这些情报,帝国海军才确定了“南珠海”级的设计指标。

    在快要完成的这版设计当中,“南珠海”级将采用9门450毫米主炮,标准排水量不低于5万吨,航速至少达到32节。

    如此高的指标,使得“南珠海”级的造价变得极为高昂!

    要是能够证明,6万多吨的“狭夷”号都扛不住轰炸与炮击,也就证明没必要建造“南珠海”级。

    用赵禹的话说,建造1艘“南珠海”,够采购3艘“行省”级了。

    如果能让“南珠海”级下马,节省下来的资源,就能够启动第三批“行省”级,至少能建造8艘。

    多出8艘大型航母,有哪点不好?

    刘长勋也非常重视此事,才让赵禹来狭夷皇国,还把白止战叫来,让第41特混舰队提前去长泣。

    “狭夷”号在几天之前,就被拖到长泣西面的测试海域。

    实弹测试,就在这几天进行!


………………………………

第406章 实弹打靶

    因为还有三天,所以白止战与赵禹没有急着赶过去。

    在刘长勋安排的警卫人员陪同下,两人先去了吴港,还在经过神湖的时候,视察了工业区的重建情况。考察了吴港之后,两人顺带去了附近的工业城市,期间找机会品尝了狭夷皇国的特色美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