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魔王降世-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当国会议员,怎么都没有当皇帝舒服!当然,到时候什么宪法什么议会都要废除,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对皇帝的约束太大了,这根本是在给自己找不自在!

    也不是说三人走历史的倒车。只是皇帝出现到现在时间不过四百多年,严格意义上的封建时代都未必出现,更别说直接跳过封建时代直接来到君宪时代了。会有那些想法,主要还是对这种制度的不习惯,又或者对这种没有权力的皇帝,有种强烈的不认同感。

    人其实就是这样,一方面很想限制皇帝的权力,但一方面又不希望皇帝的权力被限制。

    这一刻,三人却是想通了,在人族最高利益上面,他们选择放弃。还有一个不想说出来的愿意,那就是在这种制度下工作,大家似乎也不是那么排斥和讨厌。

    泰山封禅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同时在封禅的时候,陈涛会取消诛魔大阵,同时把作为阵眼使用的赤霄宝剑取出来,作为国运大阵的阵眼使用。

    换言之,在这个时间内,魔族和妖族很有可能会趁机攻过来。不过若是时机把握得准的话,说不得国运大阵发挥作用的时候,就是这帮家伙的末日!在这个角度出发,陈涛说不得还希望他们尽管攻过来!

    有事情做的日子过得非常的快,不知不觉又过了两个月,时间已经无限接近196年底。

    随着吉日的到来,陈涛亲自带着国会全体议员,来到了泰山封禅台上。据说最初的封禅台是姜子牙设置的,不过泰山上的封禅台,却是在先秦的时候秦始皇设置的。

    后面的朝代里面,君皇在泰山封禅台进行封禅,那就是无上的荣耀,代表着君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当然,这个合法是建立在苍天的基础上,意为君王正式被上苍所接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子’。

    换言之,象征意义其实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否则按照这个逻辑,随便一个人在封禅台举办封禅,难道他就是一国之君了不成?!

    来到封禅台,陈涛才发现原来封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对于一般的人间帝皇来说,封禅台不过是一个获得正统名号的地方。但是对于人皇来说,这里却是华夏龙脉的龙首之处。

    换言之,若金陵的龙脉不过是支脉,那么这里就是主脉,而且是华夏龙脉的起源地。这里的龙脉之气,可是金陵龙气的数倍有余,以此为基础布下国运大阵,威力只怕都能提升数倍有余!

    “这可是庞大的因果啊!”陈涛不由得苦笑,难怪就算是汉帝都不敢以泰山作为基础设置国运大阵,沾染那么庞大的因果,前途堪忧啊!

    “拼了!”陈涛本身就沾染了不少的因果,正所谓债多不愁,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未完待续。)
………………………………

第44章 后续的事情

    撤除诛魔大阵的第一时间,陈涛取走了赤霄宝剑来到了泰山封禅台上。

    这个时候人族大军已经做好了拼命的准备,只要魔族和妖族胆敢过来,那么等待他们是战士们拼了命的抵挡。不需要太久,只要能给陈涛挡住十分钟的时间!

    好在十分钟的时间还不足以让那些魔族和妖族迅速调集军队,并且发动攻击。陈涛迅速来到了封禅台,而国运大阵的阵基已经搭设完毕,关键就是注入阵眼将大阵启动。

    随着赤霄宝剑打入封禅台上,国运大阵迅速启动,这不仅仅使用了阵旗作为阵基,也把人族气运和华夏龙脉给算了进去。和以前那种国运大阵相比,这种国运大阵的防护力和杀伤力更强。

    也不能说早些时候布阵的那人水平就差,主要是没有那么多的材料,能布置那个程度,在当时已经是不错的了。只是在陈涛这个土豪布置出来的大阵面前,就显得有点渣了。

    魔族的探子也是刚刚得知人族的诛魔大阵关掉了,这才刚刚汇报上去,却不想一个更大的阵法升腾了起来,居然把它也包裹了进去。

    随即大概是阵法的排外性,作为魔族或者妖族的它们,很快就被强大的力量碾压而死。

    大阵升腾起来后,或许是受到阳光折射所致,整个人族领地外围都散发出七彩霞光,神圣而且庄严。这个情况自然也被报告给了妖国和魔国的君王,但双方只是保持了沉默。

    汉中那下子,蝎子精和项羽都不舒服,没有两三年恢复不过来。现在他们自顾不暇,那里还会管人族大阵的事情?

    再说,这个阵法一看就知道是国运大阵,而且威力比昔日笼罩整个关中地区的国运大阵还要强大,除非项羽能够真正进步到化神期,否则他岂会轻易去尝试破阵?!

    至于陈涛,早些时候设置诛魔大阵的时候。他不过是金丹期修为,以至于诛魔大阵都要由于吉来帮忙才能设下,这其实也是他心中的遗憾之一。

    如今能够亲自布置下这国运大阵,总算是了却了一番心愿。

    “这下子。只要对方不是化神中后期,那么应该就不怕了!就算对方是,至少也能抵挡一阵子!”陈涛看着这具有庞大能量的阵眼,会心一笑。

    若对方真的能够破坏掉大阵,那么一阵子和一下子也没什么区别。这最多就是一个心理安慰。或许他也希望这一阵子的时间里,应该能有不少的百姓逃到更远的地方,或者隐藏起来,为人族留下一丝火种什么的……

    “只是我们人族的地盘太大了,现在这样反而也让曹某颇为为难啊!”传音玉里面传来曹操的声音,这次布置国运大阵,只有陈涛来到这里,其他三人留守金陵。

    “地盘大了还能让你为难?”陈涛调侃道。

    “不少百姓都来自北方,就算是曹某的家也在谯县,若是可以。谁不希望回到老家看看,看看祖坟是否还安好。没有谁愿意客死异乡,若是可以宁可回到老家落叶归根,不过南方的布局才刚刚完毕,再大规模的搬迁只是浪费资源和财政而已。”曹操回道。

    也是,落叶归根,谁不希望回到老家居住。

    “迁徙的时候不是已经明确说过十年内不许搬迁么?给他们十年的时间,让他们在当地好好生活,经过十年的发展和休养生息,他们愿意回去就让他们回去!”陈涛却不在意这些。只是随口那么一说。

    “这也是个办法,好歹拖个十年,财政宽裕了,再做打算吧!”曹操闻言也不由得点了点头。实则这也是最佳的处理办法。

    有些事情并不是阻挡就有用,正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着挡得下来,别人若是玩偷跑,那么谁能防得住?还不如告诉他们,十年内不许搬迁。十年后看情况再做打算,这样安抚百姓的情绪也更容易些!

    “每年清明前后安排一下,让他们能够回去老家祭祖,估计就没问题了。”陈涛随即又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那清明前后岂非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这次传话回来的是刘备。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祖坟在北方不是?再说黄河以北,以及关内的故地我们都还没有收回来,北归祭祖的人到底不会太多。”陈涛却是无所谓的说道。

    能够北归的,到头来除了少数世家外,其实一般的百姓很少有回乡祭祖的可能。他们已经开始在江南地区落户,而且开始发展,这里更像是他们的家。

    “嗯,安排好轮休应该没有问题,大家都是修士,往返也不难。”曹操也认为这个方法可行,至少目前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不多时,陈涛已经回到了金陵。曹操那边也整理好了相关的公文,准备发放到各地。这不过是第一步,如何安排轮休,还有如何安排百姓有秩序的回去祭祖,这需要漫长的准备还有安排,好在距离明年的清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倒也不至于叫人手忙脚乱的。

    人族目前的据点就那么十几二十个,三千万人放在整个江南真的不算多。也就是这里的森林面积比较大,真正适合百姓居住的地方偏少,否则的话一个省份就安排下来了。

    比如在后世,仅福建省就有三千多万人口,这还是多山的福建,广东地区直接就容纳了一亿人口,把东汉末年的全国人口都放进去都没问题。

    据点少,那么文书传递的时间就减少了不少,得知能够在清明回乡祭祖,那些来自北党的官员们难免有点庆幸。但家住巴蜀、关中和河北地区的官员,也只能黯然兴叹了。

    对于百姓来说,回不回去其实没什么意义。就算有祖坟,里面的祖先也差不多都变成僵尸或者骷髅怪抛出来为祸天下了,坟墓里面哪里还有什么骸骨可以祭奠的。

    也就是袁阀这样的大世家,才能第一时间把这些僵尸或者骷髅怪干掉,然后重新掩埋回去,当然少不得告罪一番。

    这个结果也让议会稍微松了口气,说真的,大家也担心大规模的返乡,会让现阶段各据点的生产发生变故。

    处理完了这些事情,生活的节奏又开始变得慢慢安逸了起来。魔族和妖族并未发动攻击,就算发动了也没有任何意义,人们开始乐观的生活着。

    陈涛也恢复了正常的修炼,并且每个季度才出来一次,进行一次国家采购。(未完待续。)
………………………………

第45章 公务员考试

    项羽和蝎子精的恢复似乎没有那么快,不过两国都在边境投入了大量的军队,这使得人族几次打算北上或者西进都没有成功。

    饶是这样,人族和魔族之间的战斗也没有听过,时不时在边境地区打一场大仗,也不能说人族全胜,派出去的部队也有损伤,不过每次都能收获那么一两百万枚晶核。

    如今晶核在人族这里已经是重要的货币,仅次于金银。而银子成为了最底层的货币,至于铜币则暂时停止使用。

    自国运大阵建立第二年,第一家国家级银行建立,并且开始发行金币和银币。这些银币分成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这五个规格,钱币的前面印着陈涛的头像,后面则是面额数字。

    新的钱币做工精美,面额越小体型越小,反之越大。钱币边缘使用锯齿设计,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牟利者私自刮下一部分。

    金银在灾难之前其实并不作为主流货币使用,只有在大宗交易里面才会使用。不过随着陈涛开始兑换修真资源,同时只接受晶核结算,这就使得晶核成了主流货币,铜币开始逐渐退出货币范围,金银则作为补充开始进入金融界。

    新的书院开始出现,老师却相对稀缺,最后不得不由陈涛和四大门派沟通,由他们派出一部分弟子充当老师。同时建立了师范学院,转门培养教师。

    最后甚至规定,所有县级官员,必须要先在学校代课三年,才能升迁。这才进一步缓解了师资的不足,再加上教材统一,避免了各地学生知识程度不一的情况。

    或许是没有了外部的压力,百姓们开始顺利的休养生息,简单来说就是不断的繁衍。

    天道是公平的,如曹操,在曹植之后就没有再有别的妻妾怀上;孙坚也只是有了孙朗之后就没有再获得子嗣。甚至女儿都没有;好在刘备没有那么颠沛流离,故而已经有了个儿子刘理,但显然刘阿斗是不会再有了。

    陈涛也是,偶尔也会和几个妻妾耕耘一番。但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女子再有孕。如今一家子都在看着小陈靖,当然也在关注张宁腹中的胎儿。

    与高级修士不同的是,金丹期以下的修士,境界越低受孕率越高,练气期的受孕率几乎是100%。只要开枪必然命中,除非在禁止射击的时候射击。

    怀孕期也平均到了五个月,新生的婴儿非常健康,而且体质非常不错,往往一岁就能成长到以前两岁甚至三岁的样子。新生儿的智商也非常不错,至少也在平均值以上。

    如今的人族暂时没有外部的压力,战争离他们还很远。也没有来自内部的压力,人族的地盘是那么大,只要肯干活根本不愁吃穿。

    随着几条主干道修建完毕,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的紧密。进一步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奢望能够成为陆地神仙,只要能够吃饱喝足,而且能够成家那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也正因为这样,修真资源的消耗没有进一步提升,维持在了一个可控的消耗速度上。

    当然,这个消耗速度,也直接与晶核的获取速度,还有陈涛的物资兑换率直接挂钩。

    新的工作条例已经出现,每个公务员的工作时间有所提升。不过可以在六十岁的时候提交退休申请提前退休,国家目前鼓励提前退休,提前退休可以享受到的福利更多。

    按照新的工作年限,公务员可以最高工作到一百五十岁。不过国级的干部只能工作到一百岁,然后就要升级到元老院里面。

    同时,设置了两套顶级行政班子,每五年轮换一次,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第一批的领导班子。有个时间可以专心修炼和修养。同时,也给那些等的上火的下级官员,一个晋升的希望。

    五年的时间对于修炼者来说并不算长,有时候一次深度闭关就可以达到,尤其是元婴期修为的修士。金丹期一次闭关往往也可能是一年以上,故对于陈涛这个提议,并没有太多的质疑,讨论了半天之后还是通过了。

    于是第二套班子也差不多确定了下来:总理换成了刘备;国防部部长换成了黄忠,孙策担任副部长;秘书长换成了荀彧。四个势力又再次做到了平衡。

    至此,部级以上完成了改制,这五年获得修炼权力的如刘备等人,开始闭关修炼。另外郭嘉顶上了刘备的职位,担任这一届的************秘书长,协调曹操处理政务工作。

    在197年春季,第一轮公务员考试开考,考虑到以前教材的不足,所以稍微简化了一下。东汉采用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孝廉制,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公务员考试的东西,所以突然出现这个的确是让不少人措手不及,好在正因为没有这个,士子们才不至于那么迂腐。

    不过有一点,陈涛的确不得不赞成。

    曾经以为,八股文的确是禁锢了华夏进步思想的元凶,但实际上那是清八股。明八股的确是一个创新,关键是对考试的格式进行了统一。

    放在明以前,如何写作那基本上靠学生自己发挥,文章风格自然也是千奇百怪。这个时候若主考阅卷官,不喜欢某个风格,那么文采再好也没用。反而统一了格式之后,在同等的框架下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这样反而相对公正了许多。

    就如同后世的公务员考试,所有的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因为考官好恶选拔不公的情况出现。

    这次公务员考试的考题,是选拔了三十多名老学者进行出题,陈涛亲自过问审阅。在一个多月的出题甚至是考试期间,老学者必须要呆在固定的地方,直至考试完毕才能离开,这样可以避免题目的泄露。

    考生们还是第一次基础到这种考试,尤其是填空题和选择题这两种情况让题目耳目一新。唯有简答题和论述题花费了更多的头脑,去思考更好的答案。

    由于是毛笔书写,所以每一门考试延迟到了七小时,午休一小时用于吃饭解手。

    这次考公务员的百姓有三千多人,还有五百多个官宦子弟。显然,后者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厚,也更容易获得录取。

    在连续考试了三天之后,到了第七天,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未完待续。)
………………………………

第46章 放榜的日子(上)

    十年寒窗只为今朝,公务员考试的确是今年才出现,但学子们却是苦学了多年。

    经历了三天的答卷,此刻就是验证他们文采的时候。此刻,三千五百名学子,还有他们随从或者家人,都围在了考场外面,等待工作人员张贴榜单。

    考得最好的自然是一榜,在这个榜单上的学子可以直接到市里面的机构工作。次一级的是二榜,考上了只能到县镇一级的机构里工作。运气不好只是中了三榜,那只能在乡村里面工作。

    好在凡是也有例外,比如市里面缺人手,那么就能在二榜前面择优录取一部分考生。二榜也是如此,若是人手不足,则可以在三榜那里择优录取一部分考生。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乡村以下的行政机构,所以三榜的考生只能到各地的学校担任三年的教师,等待考核和升迁。

    按照最新的考核制度,三年连续工作优秀,就有升迁的资格,当然前提是上级出缺。一旦出缺,那么所有有资格的公务员将进行竞争上岗,选出最优秀的晋升,其他的等待下次竞岗的机会。

    出色的公务员,可以就这样不断的平步青云。反之没什么能力但也没什么不良行为的公务员,也许就要在镇县以及的机构里面等退休。

    按照正常的规定,公务员可以一直做到一百五十岁才退休,不过应该没有谁会喜欢在底层呆那么久,提前退休的可能性或许会很高。

    “士元,你怎么来了?”有士子看着眼前这长相丑陋的少年郎,诧异的问道。

    “子瑜兄都来了,士元为何不能来?”少年不以为然的回道。

    “伯父不是说过,你还要几年完成学业才能出仕吗?”表字子瑜的士子担心的说道。

    “子瑜兄多虑了,叔父不过是担心士元年轻气盛难免会得罪别人。不过既然这中国的国君注重人才,以某的才学,倒也不怕没办法升迁。至于学业方面,闭门读书到底不如实际工作有效。而且也可以是闲暇的时候再慢慢学习。”士元少年笑吟吟的说道。

    将他如此坚持,那士子也不好说些什么。他所在的诸葛家,和士元所在的庞家主要是姻亲关系,但到底是两家人。有些事情劝过就好,再干涉未免有点过了。

    “伯达,这次公务员考试可有信心?”在另外一边,有士子看向了自己的同伴。

    “题型前所未见,的确有点信心不足。不知道子修情况如何?”那士子看向伙伴。

    “这考试前无古人,曹某也是第一次遇到,说真的此刻心中也是颇为忐忑。”曹姓士子心里的确没有表面上那么风轻云淡。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考试,考试若是合格将正式出仕。今时不同往日,若是以前他老爹一句话他立刻就能身居要职,至少也可以在某个地方镀金。

    但在中国,在法度下他必须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官宦子弟的身份可以为他加点分,但也不会太多,若是考不上。显然会在这个圈子里面丢脸。

    至少要上榜,最好二榜以上,这就是如今他最真实的想法。

    到底大家都是第一次考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水平如何。考试过后也不是没有找过关系不错的士子,大家一起核对答案。但这榜单一天没有公布,心里就没有底。

    终于,在万众瞩目下,考场的工作人员终于把榜单给拿了出来。

    这次由于是第一次考试,而且需要的缺口比较大,所以录取的人数就偏多。有七百多个岗位,但饶是这样,也会有两千多人会被刷掉。

    本着宁缺毋滥的想法,只要是考试不合格的。也会被刷掉,换言之也会出现最终只录取三四百人的情况。至于那些被刷下来的考生,只能三年后才能参加第二轮考试。好在考试的年限被提升到了四十岁,使得不少考生多了一些考试的机会。

    榜单开始被张贴,同时有临时调配过来的警察维持现场秩序,把所有的考生隔开。给工作人员一个畅通的通道。

    所有的士子都在警戒线以外,看着榜单的张贴,这次由于是第一次考试,所有人都聚集在了金陵。按照******的决定,第二届有了经验,可以开始各个市级城市举办,这样可以每年举办一次。当然这并未公布,士子们现在还不知道,生怕又要等三年才能参加考试。

    “中了……好歹也上榜了!”中了三榜没什么值得太高兴,不过相比之下还有两千多人没有上榜,其实能上榜已经非常幸运了。

    三榜是录取人数最多的,在七百人里面有五百人之多,在公布名字的同时还把考试成绩给公布了出来,包括三门功课的成绩。若考生不服,可以拿着准考证到考场里面查卷,每次只需要一元硬币的咨询费用。

    这可是人教部下辖教育局,在这次公务员考试里面最主要的收入源。否则组织公务员考试所需要的各种经费,总不能都让国家报销吧?以后公务员考试推广出去后,每次考试的组织和开支,都将在地方政府里面支出,国家不再单独为此立项额外支出。

    “中了没有?”诸葛子瑜看向庞士元。

    “三榜太掉份了,至少也要是二榜以上!”庞士元不屑的说道,他是冲着一榜来的。

    这样的存在不少,不过实际上在他们心里只要上二榜,那就可以了。到底是第一次考试,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除了少数对自己非常自信的,更多只求二榜保底。

    三榜已经放了出来,看到上面的成绩,不少知道自己水平的黯然离场,但还有不少以为自己会超常发挥的,就留了下来。到底没有看到二榜和一榜,他们还不死心。

    终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榜也开始张贴了起来。

    榜上有名的自然是欢呼起来,榜上没名的也不由得紧张起来。不少人都沉思着,不由自主的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上一榜,要知道一榜只录取七十二人而已。

    “我居然只是二榜而已吗……”在庞士元他们不远处,一个弱冠男子带着几分悔意嘀咕道。年轻的时候你没有好好学习,反而仗剑行任侠之事。犯了错,才想到要学习万人敌之术,结果读书的时间到底还是太短了点。

    他的名字叫徐庶,来自颍川……(未完待续。)
………………………………

第48章 徐庶的安排

    天色已经很晚,由于最近是第一次公务员考试,所以金陵这里暂时实施了宵禁。

    大街上都人都没有,大家都呆在了家里,这个时候外出没有合理的目的和权力的话,被巡城的警察抓到可是要被拘留二十四小时的,若是有问题的话可不止这样而已。

    龙卫军是天子亲军,一身甲胄就是他们身份最好的证明。普天之下只有他们可以使用这样的明光铠,其他军队一旦使用,将以触犯皇族权威的名义逮捕,最严重者可斩立决。

    诚然,按照中国的政治制度,陈涛这个皇帝少了不少的特权。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才要在面子上有所补充。关键是若是丢了皇家的脸,只怕议会议员还有各部的部长们都会觉得颜面无光吧?大家都是利益共同体,正所谓一荣共荣一辱俱辱,这类犯人自然不会轻饶!

    在龙卫兵的指引下,徐庶畅通无阻的来到了皇宫之中。皇宫不算雄伟,但绝对端庄严肃。这是皇族的颜面,哪怕是陈涛不想大规模动土,议会还是拨出了一笔预算进行扩建。

    在检验了龙卫兵的番号,还有目的之后,守门的龙卫兵开始放行。车队进入到皇宫之中,不多时在宫女的带领下,徐庶来到了御书房。

    此刻陈涛正在处理政务,魔族那边最近的动静有点奇怪,按说项羽没有恢复过来,魔族的力量会显得空虚才是,一般情况下应该主动防御才是,最近却似乎有试探进攻的趋势。

    “下臣徐庶拜见陛下!”徐庶郑重的行了一礼,其实也是在告诉陈涛他来了。

    他已经中榜,虽然是二榜却也即将要到县镇一级的行政单位里面工作。等级不高,好歹也是中国正式的公务员了,称一声下臣也不足为过。

    “哦,元直你可算是来了!”陈涛闻言这才抬起头来,看向眼前的徐庶。

    徐庶在三国时代也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本身有点武力。关键是兵法韬略都不差。只是作为军师而言太浪费了,后世不少人都认为他完全可以担任一方元帅。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将,也不是纯粹的谋士,刘备把他作为军师使用有点浪费了。更浪费的是。最终他前往曹营,离别前许诺不献一策,使得才华一生都得不到真的发挥。

    “徐庶奉命而来,却不知陛下有何差遣?”徐庶谦虚的问道。

    “根据你填写的考生记录,你不仅是筑基中期的武修。而且还曾经逐渐过据点,同时还有布置过战阵的记录。这些记录无不显示,你更适合担任武职,我国明年会再次征兵,到时候以你的条件,就算是刚入伍,也能够担任中级军官,假以时日成就不会低。

    反之,若是作为公务员的话,才华将只能发挥十之一二。这无疑是对你才华的浪费!如今朕给你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若是你打算转为武职,可以从副将开始做起!”陈涛并不打算让徐庶埋没太久,他作为君主有特殊提拔人员的名额,这个名额每年不多,但用在徐庶身上却是实至名归。

    听了陈涛的话,徐庶也不由得开始动容。首先是惊讶,惊讶陈涛为什么对他的情报了解得那么通透,同时也好奇为什么他会如此看重自己。要知道考生那么多,陈涛作为君皇日理万机不可能注意到每个人的情况。

    对于陈涛的提议。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一开始就是副将,那已经是榜首的待遇。

    或者说,就算是榜首转职为武职。只怕也未必能在一开始就混到副将级别的高度。从这里不难看出,陈涛对他的确是非常看重,关键是他本人很适合,而且也对武职很感兴趣。

    想到母亲的遗愿,徐庶的神色有点黯然,最后只能拱手回道:“承蒙陛下错爱。元直只想担任文官,哪怕是从基层开始做起。”

    他也不算是基层,二榜第三名怎么可能是基层,一般都是直接担任县级主要部门的三把手或者四把手,而且只要诚恳工作,三年考评优异获得升迁那是可以肯定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到时候上层会不会出缺,若有,他就要和别人竞争上岗。

    每一次竞争上岗,那可都不亚于公务员考试,时间越长竞争上岗的人就越多,考上的可能性或许就越低。除非给老干部一个加分的机制,否则的话谁能保证就能抢过别人?

    “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陈涛本来对徐庶没有答应感到不满,但随即却是敏锐的发现了到他神色的变化,于是有此一问。

    “启禀陛下,成为文官乃家母的遗愿,若不能做出点什么成就,下臣寝食难安!”徐庶见陈涛已经发现,故而歉意的回答道。

    这何止是寝食难安,这已经完全是心魔了好不?陈涛闻言不由得在心中吐槽道。

    随即拿起徐庶的简历和考卷的手抄本看了看,然后眼前一亮,抬头问道:“元直以前似乎创造过战阵,而且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