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代唐-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胆!你……你……竟敢戏弄我婴阳王和大高句丽的万千臣民?小心…小心我大高句丽国的‘雷霆之怒!!!……”
此时的渊太祚,简直和饿了几天的猛兽没有两样!看到他的这个样子,旁人都忍不住暗暗地心惊,可是萧让这个始作俑者却好像完全没有感觉似的,只见皮笑肉不笑地开口说道了,“渊大人,这可从何说起?下官对大高句丽国一向是尊敬有加的,此次打赌落败,下客也是遵守约定,马上送上这赌资,廖表敬意,为何说下官戏弄了婴阳王和贵国臣民呢?”
“混账!就此区区一坛水酒,你敢说与我‘大高句丽’国之国宝同价值?……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
渊太祚的暴怒持续,周围听到他这番话的高句丽官吏们也火冒三丈,一时看向萧让的目光都跟刀尖似的,都快要插进萧让的身体里了!
“呵呵,各位大人,且慢动怒……”
萧让高句丽人如刀尖般的目光神情自若地说道,“下还有话没有说完的……”
“你还有何话可说?”
“呵呵,是这样的!刚才下话言道,虽没能派人从大隋带回‘宝玉境’,可是却并不代表着下官没有‘宝玉境’的……”
“什么?”
场听到萧让那句话的高句丽人都同时一愣,这是何意?他们都心想,“既然你的信使没能从大隋带回‘宝玉镜’,那你还从何处获得‘宝玉镜’?”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铜镜啊,而是能将人照得相当清楚的“宝玉镜”,年难得一见的宝物。
“呵呵,清韵、黛儿,来,将八十一块‘宝玉境’呈上来,以供婴阳王以及各位大人观赏……”
“是……”
萧让的吩咐之下,郑清韵和黛儿两个丫环突然走到那个大箱子处,接着一个一个地往外拿东西。
“什……什么?真……真的是‘宝玉镜’?”
“没……没错,确实是‘宝玉镜’,这…这怎么可能?这‘宝玉镜’不是我大高句丽年难得一见的宝物吗?……怎么……怎么他大隋也有?”
“是啊,是啊!而且……而且这数量也太多了!天啊,八十一件?难道他说的都是真的?他真的有八十一件‘宝玉镜’?……”
“恐怕是了!你看,你看,还有……还有……”
……
自郑清韵和黛儿两个人从那只大箱里往外掏东西的时候,大殿上那些高句丽人的惊叫声就没有停过。而他们这些人当,又以婴阳王和渊太祚的反应为激烈!因为这样的情况确实是他们没曾想到的,所以一时都看傻了眼!
他们一直当那块“宝玉镜”是什么年难得一见的“宝物”,可是没成想,人家随随便便地居然就能拿出上块来,而且这一块接着一块地就那么随随便便地摆放地上,根本没有什么多余的保护,相比他们之前费了心思,万般小心地伺候着那些“宝玉镜”,这个的差距就根本无言自明了!
“不……不可能的,这些不可能是‘宝玉镜’!……”
好半天的时间,渊太祚才从“木愣”地状态恢复过来,可是一旦恢复了神智以后,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扑上前去观察那些“镜子”了。可惜的是,他很想从找到所谓的“破绽”,到头来只是一场“空”而已!这些“镜子”,比之他们高句丽人当作是“国宝”的那些“宝玉镜”都要大,明亮,也能把人照得真实!可是渊太祚不能承认这个事实啊,因为他一旦承认了这个事实,之前所作的所有计划和打算就通通没有用了!所以,他必须“另谋出路”,而就他苦思冥想的时候,萧让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说道:“渊大人,如今你明白下官的意思了?我大隋,这等‘玉镜’那是极其平常之物,所以,它的价值与一坛子的水酒并无差异……”
“是吗?哼哼,未必……”
渊太祚的声音阴测测地笑了起来。
………………………………
第161章 八十一面宝玉镜(中)
~~第161章 八十一面宝玉镜
“渊大人,如今你明白下官的意思了?我大隋,这等‘玉镜’那是极其平常之物,所以,它的价值与一坛子的水酒无异……”
“是吗?哼哼,未必……”
渊太祚的声音阴测测地响了起来。
原来,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他居然真的想到应对之策了,于是就见他随手放下那几面镜子,面无表情地就说道了:“……你能拿出这许多的‘宝玉镜’,确实出乎本官的意料,不过……数量虽多,可却绝非我‘大高句丽’之国宝的对手!”
“哦?此话怎讲?”
听到他这么一说,萧让倒是好奇了,他一次性拿出这多达八十一面的“宝玉镜”出来,目的就是让高句丽人彻底闭嘴的,事实也证明了大部份高句丽人确实被这一“景像”给惊呆了的,可偏偏就是这渊太祚“死性不改”,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嘴硬?
“哼!!!东施效颦,不过只是徒增笑话而已…”
“呃…”
萧让总算是明白了渊太祚的意思了,他的意思就是,这所谓的“宝玉镜”其实是由他们高句丽人明的,而眼前萧让拿出来的这八十一面“宝玉镜”,不过只是大隋人模仿他们高句丽人做出来的而已。想到这里,萧让整个人都无语了。无耻,这些高句丽人也太无耻了,这些“宝玉镜”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比自己清楚的人吗?可他偏偏就敢厚着脸皮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不得不说,这个国家,与后世的某一个国家真的很相像,唯一所不同的,估计就是他们所处的年代有些区别了!
“……渊大人的意思是,贵国的这‘宝玉镜’,其实天下间的第一面‘宝玉镜’不成?”
“当然,此‘宝玉镜’年代久远,实乃我‘大高句丽’先贤所制,价值万金!而你所拿出来的‘宝玉镜’,不过是我‘大高句丽国’国宝之复制品而已……”
“呵呵!”
听到渊太祚的这番话,萧让真的是笑了。自己拿出来的这些“宝玉镜”只是复制品而已?开玩笑,你什么时候见过复制品比真品质量好,效果好的?不过,既然他都那么说了,自己要是不拿点什么出来证明一下,那还不真了他的圈套了?想到这里,萧让也就不再犹豫了,说道:“不错,若是天下第一面‘宝玉镜’,其价值可非一般的‘宝玉镜’可比!不过,渊大人,此‘宝玉镜’恐也非高句丽所产?”
“竖子1休得胡言!此‘宝玉镜’乃我‘大高句丽’先贤所制,岂容你污蔑?”
“呵呵!渊大人,且莫生气!先贤二字,下官实是愧不敢当!另外,本官也非高句丽人,渊大人莫要搞错了!”
“什么?你的意思是,这‘宝玉镜’是你所制?”
听到萧让的那番话,渊太祚先是一愣,接着是大怒,说道:“荒谬!实是太荒谬了!此镜是由我‘大高句丽’之先贤所制,人皆知!岂容你随意污蔑?你若再敢胡言乱语,本官绝不轻饶你!”
“呵呵……”
这样的恐吓之言自然吓不倒萧让,于是只见他冷笑了一下便说道了,“是不是胡言乱语,一辨便知!渊大人,下官说此物是由本官所制,那是有确凿证据的!不知道渊大人是否也有证据证明,此物是由高句丽的匠人所制?”
“这……”
所谓的证据,渊太祚自然是拿不出来的,不过他却相信萧让同样也拿不出来的,于是便说道了:“哼,此事我‘大高句丽’人皆知,又何用证据证明?倒是你,隋使,可有证据证明你所说的话?如果没有,那就是污蔑我‘大高句丽’,本官定要奏请婴阳王,定你一个欺君犯上之罪!”他的这主意打的好啊,“自证”永远比不上“他证”不是?只要萧让证明不了他就是这“宝玉镜”的明者的话,那他就自然赢了!
“呵呵。渊大人大可放心,下官既然能说出这番话来,那自然是有根据的!……嗯,不知可否借‘宝玉镜’一用?”
萧让笑吟吟地说道。看到他这副模样,渊太祚的心里就不免犯嘀咕了:怎么?他还真有证据证明这“宝玉镜”是他亲手所制的?
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这块“宝玉镜”他与婴阳王的手里已经有不下半年的时间了,这半年的时间里面,他们早已经把这镜子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给看清楚了,可就是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标记,这么一来的话,萧让还怎么可以证明这“宝玉镜”是由他亲手所制的?别不是仅凭着一句空话就这么说?
“哼!给你!可你若是敢把我‘大高句丽’之国宝弄坏,小心你的狗命!”
渊太祚倒是想不把镜子交给萧让,可是这么一来的话,那不是显得心虚了吗?所以他一边交给了萧让,一边狠声说道。
“呵呵,放心,放心!绝不会弄坏贵国的国宝的……”
萧让乐呵呵地接了过来,只见他左翻右翻地,好半天才赞叹了那么一句,“保养得真好啊!这么长时间了,居然还光彩如……”他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自他当日制出这“镜子”以后,那是已经七年时间了的,没有想到,竟然像是一点都没有改变。可是渊太祚不知道他的意思啊,他还以为萧让也承认了这是一个“老物件”了,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是由萧让亲手做成的,于是他就自得地说道了,“那是自然,此物贵为我‘大高句丽国’之国宝,至今可已有年的历史,价值万金…”
“咔嚓……”
渊太祚声音本来还要继续的,可是一声“诡异”的声音传来,他登时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眼是不相信之色。
注释:
竖子:一般指童仆,小子。也用作对人的蔑称。
!~~
………………………………
第162章 八十一面宝玉镜(下)
~~第162章 八十一面宝玉镜
“那是自然,此物贵为我‘大高句丽国’之国宝,至今可已有百年的历史,价值万金…。。”
“咔嚓……”
渊太祚声音本来还要继续的,可是一声“诡异”的声音传来,他登时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眼尽是不相信之色。
“贼子,敢矣!!!”
反应过来的渊太祚两眼冒青烟,脑门发黑,眼看着就要扑上来。
就在这个时候,萧让的话又传过来了:“哎,哎!渊大人,莫急,莫急!且听下官解释一番……”
“还有何可解释的?你这小贼,胆大妄为,竟敢肆意损坏我‘大高句丽’之国宝!今…今日,你别想活着走出这金殿!”
原来,刚才“咔嚓”的那一声响正是从萧让的身上发出来的!至于真正的声源?很简单,那就是萧让直接把那面所谓的“宝玉镜”狠狠地从间掰开来的声音!原来,那面“宝玉镜”的背后是还装着一块镜框的,使得它的形象接近于后世现代社会里的镜子,所不同的是,后世镜子的镜框大部份都是由塑料制成的,而萧让手里的那块“宝玉镜”的镜框则是用木料制成的!而就在刚才,萧让左右一用力,掰断的其实就是这块木制镜框!
“呵呵,渊大人,此物若是贵国的国宝,下官自然是罪无可恕!可是若此物不是贵国国宝呢?……”
“混账,如何不是本国国……”
渊太祚不是不想说完这句话,可是他的话到嘴边,此时却不得不“狠狠”地咽了回去!事因此时的萧让已经把那面去掉了镜框的“宝玉镜”摆到他的面前了!当然,这并不是他像吞了一只苍蝇一般“恶心”的真正原因,他“目瞪口呆”的真正原因是,那面“宝玉镜”的背面是写着几个字的,而这几个字,此时正“明晃晃”地摆到他的面前,让他,还有在场的所有高句丽君臣都看了个清清楚楚,“制于开皇十年十二月初,萧让。”
字不多,怎么数其实都只有十四个而已!可是这十四个字却是能够让在场的高句丽君臣同时哑口无言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为有力的证据呢?这块他们口里的“大高句丽”国宝,背后竟然会刻着这么一句话,虽说不是什么难听的话,可是却证明了萧让刚才所说的话不假的,那就是,这块所谓的“宝玉镜”确实是他亲手所制的,而不是渊太祚口里所说的什么“大高句丽”先贤!想到这一点,渊太祚的老脸就整个“焦黑”了,这……也太丢人了,所谓“恨不得钻进地缝”,恐怕就是渊太祚现在的心理感受吧!
“呵呵,婴阳王,渊大人,要是没什么事的话,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萧让很明白“见好就收”这个词的“真谛”,所以看到在场高句丽君臣脸色铁青的样子,他就打算闪人了!也是,正所谓“兔子急了也咬人”嘛!刚才他的那一番作为,其实跟直接“打脸”真的没有什么两样,而且还是一下子打了在场近百人的脸!这些高句丽人,刚才是多么努力地吹嘘他们那什么“国宝”?可是到头来只是人家隋朝一小童在八岁时候制出来的一小玩意而已?这事怎么说出来怎么丢人!所以萧让选择直接“退场”了事!要不然,搞不好这些高句丽人受不了这个刺激,最后“狗急跳墙”,打算杀人灭口呢?到那个时候,他就真是冤枉了!
“少爷,那些‘宝玉镜’不拿回来岂不是便宜了这些蛮夷?”
回去的路上,黛儿有些“忿忿不平”地说道。没有错,在她的眼里,那什么婴阳王、渊太祚等等这些高句丽人,虽然“凶狠”,可是却不过是一“蛮夷”而已,根本不值得害怕。而且刚才她的少爷可是“狠狠”地羞辱了高句丽人一番的,所以她更加看不起高句丽人了。唯一让她觉得有些可惜的是,那多达八十一面的“宝玉镜”留给了高句丽人。
说起来,这多达八十一面的“宝玉镜”,可是她与萧让还有郑清韵三个人一面一面亲手作出来的呢,就这么送给高句丽人,她有些心有不甘!而且她的潜意识里就觉得这些所谓的“宝玉镜”是相当贵重的,所以送给高句丽人实在是觉得有些可惜!
“呵呵,没事,没事!不过是区区几面镜子而已,如果想要,回头再作便是…”
与黛儿恰恰相反的,萧让就完全不看重那些所谓的“宝玉镜”了,这也很简单,说是“宝玉镜”,其实根本就是镜子而已。来自后世的他,没有见过一万,也见过一千了,所以根本不会把它当作是什么贵重物品!特别是现在的他,已经有能力做出质量很好的玻璃了,那就更不用在乎这几面镜子了,送给高句丽人狠狠地打击一下他们的嚣张气焰,那也不错!
“呵呵!没错,黛儿妹妹,这镜子的制法我已经记下来了,你想要的话,我们一起制也没问题的……”
郑清韵就有这么个优点,那就是会动脑子,而且是善于动脑子,像萧让本身很多的想法甚至是做法,在这个时代可以说得上是标新立异甚至是离经叛道的,可是她偏偏就从来没有怀疑过,反而是顺着萧让提点的这个方向,用自己的方法深究下去,久而久之的,她也有很多不同的感悟了!
就如同现在她所说的那个“制作镜子”的方法一般,其实她可不是仅仅只沿用萧让的方法的,而是对萧让的方法进行了“创新”。这曾经让萧让颇为“诧异”,可接下来却相当欣慰了,因为对于他而言,这个时代还是有些“陌生”的,每一次当他想搞什么“新物件”出来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想完全沿用后世里的一些方法!
可是比较困难的是,他的这些“新方法”很多时候都是找不到相应的工具或者是材料的,这个时候,郑清韵的作用就显现出来的,她可以帮萧让找到很多的替代方法甚至是材料,虽然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甚至是材料都是属于“倒退”的,可是它却比萧让所提出的方法更实用,也更适合这个时代!这使得很多本来不应该属于这个时代、甚至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东西,提前出现在了这个时代,不得不说,这是郑清韵对这个时代的一个贡献。
!~~
………………………………
第163章 意外宴会再扬名(上)
~~第163章 意外宴会再扬名(上
“宝玉镜”事件给高句丽人所造成的“伤害”远远超乎了萧让的想像!他本来以为,此事过后,高句丽人“脸面”丢尽,肯定会尽快安排他回国的。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高句丽人的脸皮比他们的“平壤城”的城墙还厚,虽然他们在“宝玉镜”上狠狠地丢了一回面子,可是他们却不思悔改,反而是憋着一股劲想要在萧让身上找回“场子”了。
因为萧让这个隋使给他们高句丽所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在这一次的“交锋”当中,不仅没有像以往那样从大隋手里得到巨大的“好处”,甚至连面子都丢光了,心高气傲的他们又怎么能甘心?
“王上,此子辱我太甚,万万不可就此放他归国,否则,我大高句丽颜面何存?”两天之后,渊太祚瞪着眼睛向婴阳王禀告道。
说起来,两天前的“宝玉镜”事件对渊太祚的“影响”是最大的,使得他回府之后差点没吐出二两血。可是两天的时间,也足够他从“打击”中回过神来了,所以马上就跑来跟婴阳王说道了。
“可是……唉,对方可是萧……萧让,那个天下闻名的‘雨公子’!若……再生事端,怕是也一样奈何不得他吧!”
相对于渊太祚的“积极备战”,婴阳王就显得不是那么信心十足了。这也是难怪,只因为萧让这个隋使这些天来所给他带来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首先是在一开始的会面问题上输了一把,接着又在“宝玉镜”的事件上被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说实在话,他还真的有点怕了萧让这个名闻天下的“雨公子”了。可是,渊太祚却不那么认为,于是就听到他说道了:
“哼!什么‘雨公子’?不过是一‘黄口小儿1’而已!我大高句丽国富民强,人才辈出,如何斗不过他一个小小的‘雨公子’?……王上请放心,臣有十足的信心,定要这小儿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呃,好吧,那此事就交由莫离支去办吧!”
婴阳王最终还是同意了渊太祚请求,不过他的心里此时忍不住还是有些想法的,“唉,你说得好听,可是这话好像不是你第一次说了吧?前两次你都是铩羽而归,这一次估计也难吧?”只是想到渊太祚始终是当朝的莫离支,而且他的出发点也是为了高句丽好,所以婴阳王也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什么?高句丽人请我赴宴?”
又两天之后,萧让从黛儿的口中得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本来他以为,高句丽人即便是不马上打发他回大隋去,可也绝对没有好脸色给他看的!毕竟他在朝上狠狠地羞辱了高句丽人一番嘛!可是现在,他们不仅没有对自己板起脸色,而且还邀请自己出席什么“宴会”?不用多说了,这其中必定有什么“阴谋”。
“是的,渊太祚刚派人送来的请柬!哼,我看他是不安好心!少爷,还是不要去了……”
好嘛,连黛儿也看出来了,高句丽人之所以请萧让去赴什么宴,那根本是不安好心的!可是即便如此,那又如何呢?难道真不去?
这样的想法只在萧让的脑袋里一闪而过,很快他就下定决心了:他必须去!因为前面杨广也说过了,他这一趟出使高句丽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住”大隋的脸面。
这说起来好像不怎么困难似的,可实质上,他除非能连续几次让高句丽人吃鳖,否则的话,他们大隋的这脸面还是要丢的!――因为杨广下给婴阳王的圣旨上是这么说的,“视汝为长辈,愿修秦晋之好!”
这话咋一听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放在目前边关的形势下却是大为“丢人”之举了。因为这几年来,高句丽人对隋之“辽东地区”的侵扰就没有停止过,而且他们还时常有敌视大隋的举动,所以杨广下旨与他们“修秦晋之好”,这说出去真的挺“丢人”的。人家一个番邦小国,都打到你头上了,你还无动于衷?这不是笑话吗?只是萧让也很明白,这其实不过只是杨广的缓兵之计而已,等他准备好了以后,日后会大举讨伐高句丽,以报这几年的“大仇”。
只是,这么一来,萧让肩上的压力就大了!因为他现在已经明白杨广的心思了,那就是他虽然使了缓兵之计,可是目前也是不愿意丢了自己的脸面的,这是他的性格使然,所以就要求萧让这个隋使必须“挺直”自己的“腰杆”了,最好是在与高句丽人的比试中为大隋争得“荣誉”,这么一来的话,也就没人会记得他的那一封“求和”圣旨了。
“呵呵,去还是要去的!不过,得做些准备……”
萧让倒是想这么回去了,可是杨广绝对不会满意的,所以他得留下来参加那个所谓的“宴会”,不过,他对于这其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必须提前做些准备。别的不说,一般的诗赋那是一定要准备的,因为他已经打好了主意,如果遇上自己没有办法解释的难题,他就反客为主,用诗赋来还击高句丽人的“挑衅”。因为,这是他最有把握的部份。也是啊,后世的著名诗篇何其多?他只要随意抄来那么三两首的,高句丽人就绝对没有办法“对”出来了。而诗赋,在这个时代虽然还不是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可是却是衡量一个才子学识的重要标志,所以萧让也不怕高句丽人到时候不同意。
注释:
黄口小儿: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
………………………………
第164章 意外宴会再扬名(中)
'第二卷:洛阳城内醉仙楼'
………………………………
第164章意外宴会再扬名(中)
当天夜里的晚宴是在渊太祚的府上举行的!
萧让一直等到晚上酉时时分才带着郑清韵和黛儿两个人出现在宴席上,一时间,周围近百双的眼睛同时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抱歉,抱歉,渊大人,下官来迟了……”
近百双敌视的目光并没有让萧让感觉到任何的压力,只见他微微作揖,很快就神色泰然地说道了。
“没关系,萧大人请坐吧!……”
渊太祚的态度也甚是“诡异”,他好像完全忘记前几日萧让所给他带来的羞辱一般,虽说不上有多热情,可是却恰到好处地说道。
接下来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宴会的气氛出人意料的“好”,以渊太祚为首的高句丽官员频频向萧让劝酒!萧让呢,也来者不拒,反正他们的这水酒也并非“醉仙酒”,从度数上来讲,不过是相当于后世的啤酒而已。而好巧不巧的是,萧让前世的酒量就相当不错,再加上在这一世常常喝“醉仙酒”,所以这些许的普通水酒自然是难不倒他了。唯一让他有些难受的是,这些普通水酒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不仅没有“醉仙酒”那种浓烈的酒香,反倒是有一种淡淡的酸味,实在让人很怀疑这到底是酒还是醋。
“呵呵,萧大人,今天的酒菜还对你的胃口吧?”
酒过三巡之后,渊太祚举着酒杯意有所指地说道。
“还行,还行吧!”
萧让心里轻叹一声,客气地说道。该来的还是要来的,看渊太祚的这般问话,不必说,“好戏”要开罗咯。
“那就好!本官听说,你在大隋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子?……还以一首祝寿诗而赢得一个‘雨公子’的名号?不知今日可否大显身手,让本官也开开眼见?”
“嗯?”
萧让听到渊太祚的这番话当真是有点意外,怎么?第一题竟然是比诗么?可是他们会不知道,自己以往就是以写诗而天下闻名的?他们与自己比诗,有胜算吗?
“当然,既渊大人有令,下官自当尽力而为!”
萧让本来就巴不得他们与他斗诗的,所以自然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只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他原本所想的那般简单,于是就只听到渊太祚说道了:“好,不过既是作诗,没有主旨可不行,嗯,不然就以‘雨’为题吧!……嗯,此题乃是我‘大高句丽’本次科举考试的题目,其进士头名可是一次性作出三首符合主题的好诗,就是不知道萧大人能否在同样的时间内作出更多的好诗来?”
渊太祚口中所谓的“科举考试”,其实与大隋近年来所推行的“科举考试”是比较相近的,说直接点就是他们高句丽人从大隋抄过来的,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山寨”。不过不同的是,大隋的“科举考试”一般是考策论等等内容的,而高句丽人的“科举考试”则是更加偏重于诗赋的了。只有作得出多首好诗的人,最后才能够成为高句丽的“进士头名”,也就是状元。只是今天他们把这“进士头名”拿出来想挑战萧让,那注定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下官试试吧!六、七年前,自下官归隐山林以后,一直疏于学习,就已生疏,此番要连作三首应题之诗,难度不小矣……”
听到萧让的这句话,渊太祚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嘿,本官就知道你是江郎才尽矣!虽在燕郡有两诗面世,可大都是往日旧作,此番要临场作应,看你还如何取巧!――原来,在渊太祚的心里,萧让这个大隋第一才子不过是徒有虚名之徒而已。你别看他在六、七年前能作出来那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可那毕竟是六、七年前!在这六、七年间可发生的事太多了,如果他不努力学习的话,江郎才尽不过是迟早的事而已!当然了,渊太祚作出这么一个判断的另外一个依据是,在这六、七年间,萧让是几乎没有什么新作现世的!当初在燕郡城里所作的那两首诗虽然也称得上是“惊艳”,可是却不是他临场作出来的,渊太祚相信,若是当场作诗,萧让应该是没有办法比过他们高句丽学子的。
“呵呵,能作几首便几首吧!若是三首太过困难,萧大人尽可集中精力先作好一首!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急智的。不是真正的大才绝对办不到……”
“呃……”
渊太祚的这番话虽然像是在替萧让着想,可是萧让却是轻易听出来的。这哪里是在替他着想啊?他这是借机打击萧让以及萧让背后的大隋朝!这话是怎么说来的?很简单,他前面不是称萧让为大隋第一才子吗?可现在又说什么“不是真正的大才绝对办不到”,不过,他们高句丽的“新科进士”却是能够做到这一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