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人1892-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脑鹤尤ビ瓮妫谡飧龌姑挥邪岩煤驮翱懦晒埃糜尉暗愕氖贝刹皇撬加谢峤ス凵陀瓮娴摹
一路上,见惯了西方景观的两家人,对汽车,对京城的稀奇玩意儿,都很好奇。坐在轿车里摸摸这里,指指哪里,什么都问,就像些好奇宝宝似的,对什么都充满了提问的兴趣。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佛香阁、排云殿、石舫洋楼等建筑被焚毁,长廊被烧得只剩11间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筑内的珍宝佛像也被劫掠一空。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冲和”之义。关于挪用的海军军费,经专家考证,一共挪用了7年,每年30万两,占全部修复费用的1/3以上。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颐和园尽管大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质量上有所下降。许多高层建筑由于经费的关系被迫减矮,尺度也有所缩小。如文昌阁城楼从三层减为两层,乐寿堂从重檐改为单檐,不过也有加高的建筑,如大戏楼。苏州街被焚毁后再也没有恢复。由于慈禧偏爱苏式彩画,许多房屋亭廊的彩画也由和玺彩画变为苏式彩画,在细节上改变了清漪园的原貌。如今义和神拳和义和团运动没有闹起来规模,也就没有了,八国联军1900年的侵华战争,修缮起来的颐和园,免遭了第二次战火的焚烧,颐和园这一皇家园林景观,算是完善的保留下来了。
颐和园现在还是属于军官之地,原来在此军训短期培养的宫女们,都被分配到各个军区,教新兵读书识字去了。幸好艾丽丝和吴玉玲,在这里写生了半年时间,早把这里人文景观掌握的门清了,正好当大家的导游,这一路上解说,很是涨人见识,又止秋高气爽时节,几大家子人,很是惬意舒畅,一路航行的疲惫散去了不少,一大帮人相处得很是融洽。
这是一个几家人在一起交流的必然过程,少不得的。
吴玉玲在雨城求学时,和艾丽丝相熟,经常去爱丽丝家做客,和艾丽丝的家人都处的不错,现在做起导游,介绍起颐和园的历史变迁,听得众人一愣一愣,这么好的园子,英国法国的军队,还真是舍得烧啊!这重新修缮的皇家园林,已经这么美观了,那以前的颐和园,还真不知道要完美到什么程度了呢。
听着吴玉玲一边带路一边解说,吴玉玲的爷爷吴应雄该开的说道:“这些洋鬼子,实在是太可恶了,这可是皇家居住之地啊!杀千刀的洋鬼子,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中国人,你就是在反感皇室对老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但是对皇室人员和皇家产物的尊重,那是发自内心和骨髓深处畏惧和恭敬,不是西方人士可以理解的。
吴家亲属们都是感慨万分,对英国人法国人恨得牙痒痒。
但是艾丽丝的父母脸色就难看了点,常年和中国物理专家学生在一起,听得懂中国话的意思,是知道中国人喊‘洋鬼子’有贬低白种洋人的意思,但是又无法说理去。中国亲家的话中的‘洋鬼子’涵盖的太广了,把艾丽丝一家子,都廊阔进去了,俩半大小孩子没有什么,年龄太小,还不大懂事理。
吴玉玲和艾丽丝经常结伴出行,是不在意这些话语讲究的,都是国内的中国人,称呼外国人,都是泛称‘洋鬼子的’,就像不在喊日本人‘倭寇倭人’,改喊‘东洋鬼子’的意思一样,是有畏惧,还有口头上的咒骂之意。
“爸爸,妈妈,用不着脸色这么难看,现在整个京城里的西方人,中国人都称呼洋鬼子,其他国家的人,还兴高采烈的和中国老百姓打招呼呢,以为中国人在和他打招呼,‘洋鬼子’三个字意思和打招呼没有什么区别的。”艾丽丝算是见识到了中国人语言文字的厉害,劝说其父母来。
“是啊,达科特先生,达科特夫人,这只是中国人的称呼习惯而已,美国人称呼中国人,多称呼为唐人;欧洲人还称呼我们为秦人,在很早的时候,印度、希腊、罗马等过还用‘支那’称呼我们呢。‘支那’有说是‘秦’的音译,另一种解释是,翻译为思维,以其国人多由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金雨赶紧引开话题,游玩观赏的好好地,正是让两个女孩子家人放松放松,多多理解的意思,这么无意间,扯上国仇家恨的事了。
“是吗?一个国家的称谓,还有这么多说法啊。金雨先生,您知道的知识,还真是驳杂啊!”艾丽丝的母亲也是引开话头,知道中国的语言,西方人是不可能理解出那么多道道的,明明是说英国人法国人的坏话,自己家硬要往自己的身上联想,实在是讲理了。
艾丽丝一手挽着母亲,一手挽着金雨的手臂,笑着说道:“是吗?妈妈,我也觉得阿雨,就是这么个样子的天才,什么事情在他手中,都是最简单易办的事情,也不知道他的脑袋里装的是什么,总是装满了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是不是啊,爸爸?”
“是啊,金雨先生的点子多,这是我们学院公认的事实,我还在想,我们今天乘坐的轿车,实在是神奇啊!还这么实用,实在是不可思议啊?”达科特先生也知道,自己太在意白种人的骄傲了,以前以工业革命领先世界的优势,在新中国的工业面前,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甚至滞后了,白种人又在京城处于少数民族行列,自尊心作祟而已。看来太了解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语言冲突的话题,很快就在艾丽丝合金雨的调解下遗忘了,颐和园美丽的景色,把这一群没有见识过中国皇家园林美景的底层人士,完全吸引住了,看的是眼花缭乱目不暇给,感叹皇家园林的奢华和排场宏大,很是有那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
第157章 游颐和园二
哈。。。哈!金雨心中一阵苦笑,又感到一阵气短,找个半懂不懂中国话的岳父岳母也是一种悲哀啊,中西合璧式的齐人之福,也是不好享受的啊!‘洋鬼子’说骂的太贴切了些。
‘鬼’我们中国人对人死后灵魂状态的一种称谓名词,既有祭奠告慰身故之人之意,又有一层对逝去的人的恐惧,希望死去的人,灵魂不要来纠缠还活着的人的意思。这是国人千百年来,对未知事物的领域,固有的一种传统的解释和处理方式,引申到骂人,发泄怒火时,又是很准确形象的贬义词。中国人天生对白种人有一种排斥和惧怕,比如古时叫俄国人的祖先为‘罗刹鬼’,就是对白种人白的渗人皮肤的一种直接感受,就像死人的肤色一样,再贴切不过了。
浩瀚的昆明湖占据了颐和园四分之三的面积,秋风吹拂,绿波粼粼,湖边垂柳幔幔,犹如纱帐一般掩映着湖光山色,犹如身临瑶池仙境似的,身心具怡。这倒不是盖的,京城皇宫和皇家园林,都是意指天宫天庭和瑶池仙境而可以想象建造的,去游过颐和园故宫的人,回来后大多都会说“天宫瑶池,也不过如此吧!”的感想。
“老爷子,您看,这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成西堤,粼粼的湖水,蜿蜒的汉白玉堤式,比起西湖的苏堤来,更具典雅高贵风格,来到这里游玩一回,这人生啊,就完美了,不枉在世间走了这一遭啊!”金雨安抚完艾丽丝的家人父母,又来给吴家掌舵人,也就是吴玉玲爷爷吴应雄解说西堤景观。不能什么都紧着西方人的感受来,西方人粗大的神经,有时候太过较真儿,有时候又粗狂的什么都不计较的,也是不容易让人估摸。
“是啊!金先生,这远远望去,白洁的西堤,神圣的不容人去亵渎,都有种不敢走上堤去,害怕那是仙家的妙境。”老爷子60多岁了,走进这皇家园林,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不敢随意走得动了,说话都生米的意境了:“这哪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能进来游玩的地方啊?”
虽然是吴玉玲的爷爷,年龄大,可以倚老卖老的说话办事,但是中国的规矩太多了,不是说变就可以改变的,吴老爷子,也不敢随意称呼金雨的名字。
“老爷子,没有想到您老的欣赏水平这么高雅,就像您说的那样,这里就像是仙宫瑶池一般,美妙的不可方物,可就是这里的园林建筑很美观,才要给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来赏玩的。”金雨扶着吴老爷子看着西堤说道:“再过个几年,等国家局势完全稳定了,整个天下的老百姓,都可以来颐和园游玩,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吴玉玲的父亲吴庸四十多岁,一直守在老爷子身边照料着,听到金雨的说法,大吃一惊的说道:“这可是皇家园林啊!怎么平头百姓也要放进这园子里来玩啊?金会长,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其他的人同意吗?”
“吴伯伯,正因为这里是皇家园林,才要在国人们稳定下来了,富裕起来了,才会开放给他们欣赏游玩的呀,有什么不好的?”金雨也没有多解释什么的说道。
艾丽丝的弟弟妹妹,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到处乱钻,昆明湖太大了,小孩子好动,掉到水里怎么办啊?生怕出个什么意外,达科特夫妇和艾丽丝,也被带的跟着跑前跑后的,远远的玩去了,没有在和金雨和吴家人呆在一块了。
金雨和吴玉玲就陪吴家人坐在一个园中亭榭中,观赏西堤,说说闲话,唠唠嗑,说真话,远远的看着西堤,实在是比走上西堤的拱桥上游玩,更加赏心悦目,这种感觉很是美妙。西堤那洁白圣洁的堤身,就像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白莲,美不胜收,百看不厌啊!吴家的其他人实在不敢想象,这种神仙妙境般的园林,今后会让世人任意游玩。
“金会长,这里面有什么说头啊?”吴庸一直都是按照华人商社的规矩,称呼金雨的,金雨在美洲时,是华人华商组织的名誉会长,给了华人华侨技术、资金和暗中武装力量的大力支持的。
“爸,这有什么嘛?这是政府的决定,以后皇宫紫禁城,都要对外开发,收取门票,用以维护修缮这些建筑的支出费用,用现在的说法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有什么不好啊。国人饱了眼福,合理的支出了费用,用以维护这些仙境般的园子,有什么不对吗?”吴玉玲在京城呆的时间够长了,王栋和金雨商量的事,大多都形成决议了,她也是知道不少的,说的倒是一套一套的。
不管怎么说,这年代的人,再怎么起义闹革命,对皇权都是极度的尊重,对这种决定还是感到吃惊不已的。但是对于吴玉玲来说,金雨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自己的道理的,没有什么不对的,为老百姓着想的多一些,有有什么不对吗?话从她嘴里说出来,那个理直气壮的样子,自有一股成熟美女的风姿和威仪。可能是这半年经常在颐和园中发号施令惯了吧,话语中自有一股不容人质疑自己意中人的味道,连自己老爸都稍微质疑一下,就要帮忙开托一下。
吴玉玲妈妈伸手拉过吴玉玲到一边,意思是男人们说话呢,你个女孩子家家的去乱插什么花啊。
“吴伯伯,玉玲说的没有错,大家现在可以悠闲的游玩皇家园林,到时候游人一多,想在进来玩,都得按顺序排着来玩,今后怕是没有这么悠闲了,大家好好的游玩观赏,尽兴就好。”
“是啊。爷爷,这里我可是玩熟了哈,爷爷,你看,对面就是万寿山了,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相互掩映,就构成了这人间的瑶池仙境,我都想住在这里,不出去了,这里太好玩了。”吴玉玲介绍着景点,徐徐道来,把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编制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呈现在家人面前。
吴玉玲这么一解说起来,大家才发觉自己一路行来,看到的只是颐和园里景观的小小一部分,富丽堂皇的颐和园,实在是让人留恋往返啊!一个西堤,就让人看得不想走了,驻足赏玩起来,颐和园实在是建造的美轮美奂啊。
再平凡的人,对于美丽的事物,都是向往关注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
颐和园太大了,可供赏玩地方也多,一天两天的游玩,真是玩不出个名堂,金雨以前来玩时,导游带着,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眼,现代人工的痕迹太重了,和现在闲下来静下心来,尽情的陪同亲属们赏玩,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不用再担心游园的时间到了,想怎么观赏游玩都行。这么久了,金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多久,没有放松自己,游山玩水了,乘此机会好好陪陪吴玉玲和艾丽丝家人,放自己几天假,倒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吧!
………………………………
第158章 游颐和园三
颐和园是按照古老传说中一池三山布置的风水格局,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为园中最大石桥。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如同白玉蛟龙一般横卧在昆明湖畔,远远观赏就如同看到一条通往瑶池仙境的天路一样,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金雨来这里游玩的次数屈指可数,独独对十七孔桥情有独钟,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百开不厌,东宫门、乐寿堂、大戏楼、玉澜堂、佛香阁、排云殿、智慧海和长廊等等富丽堂皇地殿堂,金雨到没有什么太深印象。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就是十二生肖的铜牛了,是1775年间用精铜铸造的,也有人爱称呼之为‘金牛’,说法各异了。
走过长廊,来到长廊西端湖边,众人就近距离的看到了‘清晏舫’的全貌了,两家人都聚在一起,金雨倒是知道‘清晏舫’的出处,给大家介绍起来:“这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达科特先生、夫人,它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了,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也是采用西方喷泉的原理设计的,不过我是不知道,到底是谁引进了这一原理建的。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这个名字也就是个俗称而已。再多的典故,我是不知道了。艾丽丝,你可得带着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们,好好看看玩玩啊!”
艾丽丝见金雨顺着自己的称呼,指使自己照顾自己的家人,还是很满意的一边答应着:“恩,好的,我会照顾好的。”一边呆着家人上船玩去了。
“来,爷爷,伯父,伯母,玉玲,招呼人,上船玩啊!”金雨和众人,一路游玩下来,称呼不大会儿就升级了,老爷子快七十岁了,喊爷爷,怎么算都没错了。
吴玉玲大大的丹凤眼,向金雨抛了个媚眼,充满笑意似乎在说;“算你识相!”
在金雨热情的招呼声中,吴玉玲家的伯父姨妈都上了石舫,赏玩开了。中国人就这样,就是家中的亲戚多,除了吴玉玲和其大哥吴正明外,来的尽是直系长辈,十几位呢?吴玉玲爷爷怎么这么能生啊?还没有问过吴玉玲,他爷爷究竟去了几个老婆啊!自己现在还都得小心伺候着,落个好印象,提亲时好有人说好话撒!虽说金雨在北美海外华人中名气很大,但这是人家老吴家来嫁闺女的,有时候给你个难堪,任谁都没有地儿说理去,再说无缘无故的给人话把子,也不是金雨的风格。
在这个时候女方的娘家人最大啊!是这个理吧?现在怎么看,吴家的亲属都对能来这个皇家才能来的园子游玩,已是心满意足了,至于颐和园今后对不对平头百姓开放,这个问题就不是他们能关心和过问的事情了,自己先享受享受这皇家待遇再说吧!
东西方的建筑艺术理念的差异在二十世纪之初,还是很大的。中国人历来是以含蓄为美的,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人性的东西。中国建筑艺术讲究一种意境美,是一种朦胧的抒情和憧憬,人物和景观都不怎么注重写实,在意不在乎表现手法。而西方人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等,无一不是石材建成,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迪・洛多维科米开朗基罗,就是一位写实派的建筑师、雕塑家、画家,文艺复兴三杰的写实派画风,风格迥异,表现手法各具代表性,都是不可多得的大师级艺术家,如果让这三个人看中国认得人物画,估计得用,之人来形容了,立体感不强,连最基本的透视和人体解剖都不懂。看了这些巨匠的作品,人们才会感觉到谁都看得懂这些艺术品,‘真实,栩栩如生’这六个字来形容他们的作品,实在确切不过了。中国的建筑物吗?只有石雕建筑,大多还都是抽象画大师才会在意。在神在意不在行中国石雕的早期精髓之所在。
艾丽丝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受过良好的西方大学教育,虽然是学物理学的,艺术鉴赏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搞研究的人,喜爱静静的研究,最喜欢找出一切事物的不同之处,欣赏建筑艺术,艺术鉴赏也是其最爱之一了,来到这东西方建筑模式迥异的园林,很快就融入其中,自得其乐,至于女儿的婚姻大事,那在他们的眼里,才是次要的事情了。反正西方人的冒险精神比中国人强一些,自己美丽的女儿找了个有本事有财富的东方人,那又有什么呢?这时浑没有当回事,该吃吃该玩玩去了,整一家子乐天派了。
游山玩水之间,金雨和艾丽丝与吴玉玲的家人们的距离就拉近了不少,暂时也没有人去提一下三人的婚姻大事,毕竟接触的少了,婚姻之事在两家人的默许下,基本上已是板上钉钉了。现在走动之间,在相互了解了解,都熟悉了,在开口说话,效果会更好些不是。
有人说,现代的人隔个三五年的时间,人与人的代沟就像马里亚纳海沟一样深远,金雨和这些人就算是隔着太平洋,也要和这些人友好相处,加强了解,费劲了心思陪着两女的亲人团,在颐和园住下游玩了三天,才尽兴而回。
坐船坐的人都做散架了众人,才恢复了精神,人都爽利起来。
也许是看到金雨孤身一人,连个家人亲戚都没有,婚姻上的事,其他人真不好说什么了。吴老爷子在回到腹地之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找金雨进别院说话了。
对于这些在海外拼打出来的一代华人老者,金雨还是很尊重的,【倒不是对后世的华人有什么不满啊!这些华人能在海外活出个人样来,太可敬了。】
“爷爷,有什么要交代的吗?”叫着叫着,金雨就随着吴玉玲的称呼喊上了。
“孩子,你可真是个好样的男人啊!真不容易,”吴应雄有些浑浊的眼睛,关切的说道:“这些天来,你的心意,我们都看在眼里的,大老爷们的,两个家人都没有,实在是不容易啊。也不知道,你的父母是怎么教你的,创下了这么大的基业,也不知道做你的父母是怎么样的人物,很可惜啊!无缘见上一面啊。”
金雨暗暗伤心,神色黯然,也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的父母怎么样了,这么多年了,身体还好吗?
“哎,不说这个了。”吴老爷子也听吴玉玲说过,别再金雨面前提起他的家人的事情,想来就是人家的伤心家事,只是顺嘴提了一下而已还伤心起来了:“对不起了。”
“没有什么的,爷爷,往事而已,不提也罢。”金雨带不是伤心什么的,只是自己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说不清楚的,只能沉默是金了。
吴老爷子笑笑说道:“好啊,不开心的事,我们就不提了。但是你和玲玲的婚事,你是怎么想的啊?”
‘玲玲’是吴老爷子叫吴玉玲的小名,金雨是没有这么叫过的。
“爷爷,你是知道的,没有上门提亲,作为晚辈,已经是很失礼了。所以我想等爷爷奶奶,伯父伯母们,休息好了,心情舒畅了再提的,既然爷爷亲自过问了,我今天就正式提亲好了。”金雨好一阵紧张,实在是不知道这个年代的提亲规矩啊:“不过我也不了解吴家的规矩,也没有什么经验,正准备问问爷爷的。”
吴玉玲是一跟着金雨四处飘荡着,也是不知道家中的大小规矩,和金雨做起了现代派了,玩的开心爽快就好了。
“哈哈哈。。。。。。你可是真率真直接啊!”老爷子笑了起来,你要是知道规矩,经历过了,怕不是早成孩子他爸了:“直接问到我的头上了。”
“真的,爷爷,失礼的地方,还请您老人家见谅了。”金雨倒不好意思了。这种事情失礼了,今后在别人眼里的说法就多了,金雨虽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办的想法,但是征求女方家人的意见,还是要的吧。
“孩子,你都30多的人了,事业是有了,可是还没有成家,对待玲玲也很真诚,也是知道你的难处,身在京畿之地,位高权重,轻易哪能走得开啊。”老爷子很是为金雨着想的说道:“再说,金家家中又没有一位长辈出来主持这种人生大事,听说你的结义哥哥姐姐的,都在南方主持大事,也都是走不开的。作为玲玲的爷爷,我还是得问问这事,是不是这个理啊?”
“这事理所当然的,爷爷。”金雨见谈到婚姻大事了,也正式起来,这种事现在可轻忽马虎不得的,这可是关乎自己的终生大事啊!家和万事兴吗,自己不和老婆家把关系搞好理顺的话,老婆和家里人闹心,最后惹个一身骚都是轻的,让人说闲话,那才是最丢人的事情啊!我们中国人是最看重这些的。自己又不是堪比皇帝地位的人,虽然位高权重,既不能让人事事都依着自己,也是不会去做为难人家女方娘家人的事情不是。
许多事情都得事前掰扯清楚了,大家才好亲戚之间相处无碍啊!
………………………………
第159章 男女平等不等于一夫一妻制上
这个年代的红白喜事规矩,可是比金雨所在的年代要复杂的多,提亲的规矩,全国的村镇民众,隔条河一座山什么的都会不一样的,可以说是规矩太多了,一个家族一个说法,都还有来由。金雨在原来生活圈子里,自从当兵到出国实行任务,很少接触到这些东西,也不想经历这些繁琐的过场,听听女方娘家人的意见,只是一种善意的尊重和例行询问程序而已。真要按照民俗习惯来提亲的话,相信吴家的人,也不会颠颠的从海外赶到京城来商量了。
既然两家人都来京城商量自己家女儿的婚事,又都在以前就默许了三个人的交往行为,向来都不会再为难金雨什么的了,估计故意为难人的规矩,都成空谈了,也没有那样的机会条件,谈婚论嫁才是主题了。
“吴爷爷,您作为吴家的当家人,想必也是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无亲无故的没有亲戚,婚姻之事,都是由我自己做主的,您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说说,能做到的,我尽力去办的。”金雨主动说出由头道。
“其实也没有什么的,爷爷老了,也没有几年活头了,玲玲自小被我娇惯坏了,性子比较倔,由着自己性子来事,独立特行了些,这不二十多了,我才盼到头了,也是要成家嫁人了。”吴老爷子也是直奔主题了,没有来什么虚的。中国人自来就是穷养儿子富养女的,如果用环肥燕瘦中的杨玉环来形容美女的话,吴玉玲就是一杨玉环似的美丽女子。如果对杨玉环没有什么映像的话,看一看香港影星关之琳,就会对被‘环肥’类型的美女,有个明确的轮廓了。吴玉玲虽在海外生活长大,可是自小聪慧,美丽大方,中国人传统的琴棋诗画才艺不凡,很是得到老爷子宠爱,给予其自由求学的机会,就读了当时金雨在雨城创建的华人艺术学院,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就有了自己的主见了,到了老爷子这里,就是这样一段评语了。
“爷爷您别这么说,玉玲是个很优秀的女孩子,本事大着呢,如果身为男儿身,不会比我差的。”金雨为吴玉玲说着好话,顺着老爷子话头说道。哎,我们中国人太含蓄了,愣是把一千娇百媚、多才多艺、独立自主的女孩子,说的极为不堪,又好像在说,我的孙女就是这么养着的,比较娇惯点,你看着办吧?到时候可别说我们这些家人没有教好她啊,到时候夫妻间吵嘴了,闹矛盾了,在这方面找借口什么的。这也算是中国人的家族事务处理智慧之一吧。
“哈哈。。。这还没有娶进门吧,自己的媳妇倒是维护的挺紧啊!”吴老爷子笑起来。
“哈哈哈。。。”金雨也开心地笑起来,解释道:“老爷子,如今新政权提倡男女平等了,女性的地位和权力要维护,你看到的,她设计的新式衣服,很美观大方的,买的人多,卖得好了,也和我们男人一样,能挣大钱的,真不比男人差多少的啊!”
“这女人家家的,能挣钱不假,可是你缺钱吗?”吴老爷子认真的问了一句话,把金雨说了个大愣怔。
金雨一愣怔,是啊,自己不是大男子主义,可是也不缺少钱财和权柄,至今已经30岁出头了,独独缺少一个正正式式的家啊。
“爷爷,您说地我明白的,但是我不会去限制玉玲做自己的事业,家固然重要,限制玉玲的个性,让她做一个持家的女人,我实在是做不来,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金雨解释道:“今后我的精力,要放在工业和军队建设上多一些,出去时间长了,把她们闷在家里带孩子吗?这样不好吧,这不把人闷坏啊?”
“你呀你,事情是做不完的,娶老婆回家,不持家带孩子干什么呀,哎呀,这是你和我有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