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人1892-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室,带领残存的三万多俄国士兵和六千余被征召来的民夫放下武器,最终无奈的投降了。
2点30分,在付出了3000多士兵的伤亡,损伤装甲战车16辆,受损战机33架的代价后,中华帝国血色黄龙战旗,终于被插在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市政大楼顶层,高高飘扬的战旗预示着俄国西西伯利亚地区最重要的战略交通枢纽易手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448章 摧枯拉朽(二)
乌鲁木齐集团军和银川集团军的装甲突击部队,以少量的伤亡,在数个小时内,就势不可挡的攻破、并夺取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这一战略交通要地。再通过集团军军用越野车上的无线电波,将这一捷报最先传达回国内,再传递到正在攻击新西伯利亚和鄂木斯克等地的其他集团军指挥司令部;这让正在全力进攻的其他几个集团军明白了一个事实――坐镇鄂木斯克的俄军西伯利亚战区司令部的咽喉要害部位,被国防军死死地掐住了,被分割包围的俄国人真成了瓮中之鳖。
得到友军占据俄军关键要地的其他进攻部队更是攻势如潮,而死守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和加布洛夫中将,得到这一消息时,顿时面若死灰,心丧若死。说实话,现在就是不用国防军去进攻的话,切断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一东俄军的物资补给线,冰天雪地里,饿都能够把接近50万的俄军给饿死了。
事实也由不得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和加布洛夫中将在做多的考虑,空军不得力,战区在夏季准备的空军作战机群,完败给对手,没有了欧洲人热兵器作战惯用的火炮助阵,俄国人处境实在是太悲惨了。
“德米特里!现在我们的处境很不妙啊!”加布洛夫中将揉着自己血红的眼睛和自己的上司说道。
“谁说不是呢!加布洛夫,我们没有多余的选择了啊!。。。”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直叹气。
“中国佬的蒙西集团军和阿勒泰集团军的二十多万军队,也在我们丢掉了托木斯克之后,向新西伯利亚一线狂攻不止。据报在东线,中国佬们在夺取托木斯克后,也没有停止进攻的步伐,预计在晚上8点左右运动到新西伯利亚。那时中国佬东线的进攻兵力会达到50万,我战区在新西伯利亚的20多万兵力,是怎么也抵挡不住这次进攻狂潮的了。”加布洛夫中将苦闷的向老搭档分析着现实状况。
“是的,老伙计!可是这又怎么样呢?我们现在连退路都没有了。鄂木斯克还有着30多万军队,但却面临着中国佬的兰州集团军和银川集团军的猛攻,就这20多万军队我们抵挡起来都很艰难,现在的阵地正被一个个被突破,我们也是自顾不暇了。也更不可能去支援他们。”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现在都有放弃的心思了。
“那就让帕夫琴科自己选择吧!祝他好运吧!。。。”加布洛夫中将也没有对新西伯利亚城防司令帕夫琴科中将抱有希望。在江河冰冻的寒冬季节,在中华帝国的空地协同进攻面前,大家都没有好的出路,在不可战胜的现实下。加布洛夫到没有苛求自己的部下的意思,因为大家的处境都一样了。
“那好吧!给他们两条路选择,一是挡不住了向北撤吧;第二原地投降,保住性命,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吧!上报国防委员会吧。我们已经尽力了,不是吗?”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落寂的说道。
在失去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就等于打断了俄国老毛子的脊梁骨,给别人留一条后路的同时,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知道这也是给自己留下一条生路,因为现在的中华帝国国防军不在像以前一样,用屠杀来报复斯拉夫人数百年来在远东地区的屠杀行为了,沙俄军队除非是杀红眼了,也不在像以前一样死战不降。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身为白色人种的一点骄傲的话。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和加布洛夫中将两人,现在就想直接投降了算了。
加布洛夫中将作为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的副手,知道大家能够在如今这等艰难地处境下,依旧坚守在比圣彼得堡还要寒冷的西伯利亚战区,真的太不容易了。劳心劳力了这么久,加布洛夫觉得大家真的难以为继了。
“好的司令!我们已经尽力了,不是吗?”加布洛夫现在除了沮丧还是沮丧,自己的国家全面落伍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自己只能拼到最后。只能期待赢得对手最起码的尊重。
鄂木斯克虽然也是平原地区多于山地,有山地的存在,但是山峰都不是十分的险要,鄂木斯克防区的主阵地都部署在山地区域,也算是占据了地利之便。
就在俄军高级将领们都在考虑自己军队后路的时候,战火依旧在疯狂的进行着。
“轰”的一声巨响,就在俄军驻守的山坡上的掩体左右爆开了,泥沙石块,黑白相间的雪泥,草木树枝带着一股漫天尘烟向四周扩散冲击。
兰州集团军和银川集团军的装甲突击部队,可不愿意给对手留下喘息的机会,伴随着装甲战车履带吱吱嘎嘎的轰鸣着前行,战车炮直直的轰向近在咫尺的俄军阵地和掩体,突击步兵识机的突破,不断地向俄军的阵地进攻。
“开炮,开炮,不间断炮击。”
炮兵兵团的炮长们也有模有样的一挥手上的三角旗,进行着延伸炮击。
呜!呜!呜!呜!。。。。。。
大口径火炮跑群发出震天怒吼,无可计数的炮弹如飞蝗一般向着对面俄军的后方高地飞去。
随后就在俄军防守的阵地上炸起连一串串剧烈的爆炸声,这些炮兵们准头很好,俄军此前对空中飞机的炮击,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对面那个个弥漫着硝烟,不时喷吐着红光的地方,无疑将他们的位置标明的清楚无误。
这些隐藏火炮据点指望飞机去一一轰炸端掉,是很不现实的,轰炸攻击机群只能尽量轰炸那些容易轰炸的目标,为装甲战车清理掉这些威胁,毕竟57―76毫米的火炮都对装甲战车具有致命的威胁能力。
犹如被狂风吹过一般,这一轮轮凶狠的炮击,简直就是为了毁灭这个世界似的,一些占领夺去了敌人阵地的突击队员们,正在稍事休息的时候,看到自己前方目标。在炮击范围内的树木连根炸起,山石迸溅,土木混搭的堡垒工事,就像纸糊的一样土崩瓦解,那一片片俄军阵地和掩体像是被平空压下了一层一般。直接被炮火消去了一层似的。冲天气流烟尘向四周扩散冲击。
“杀啊!杀!。。。”突击部队跟在装甲战车后面,吼叫着,顺势掩杀起来。
“啊!混蛋们!你们这些混蛋!真是好样的!开炮!开炮!给我狠狠的炸,为突击的兄弟们尽量扫清障碍。”
端着高倍望远镜观察的炮团团长们。看着还在不断突击的部队,无畏的压着炮火的炸点冲锋,炮兵兵团的团长们杀气直冲脑门,立即嘶哑着声音大吼道。
其他炮兵更是赤红着双眼,上弹。测距,瞄准,开炮。
“开炮,兄弟们!不要停,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炮兵,我们一定可以让对面的老毛子崩溃,吓得只尿裤子。。。”
“话务员们注意点,观测到什么状况,尽快上报过来。别炸到自己兄弟了啊!”
国防军炮兵阵地上,指挥官们顶着寒风扯着嗓子吼叫着。
呜呜呜!。。。。。。更为猛烈的大炮轰鸣着,炮手们都卯足了劲而,炮弹如雨般在俄军的阵地上落下,爆炸。掀起弥天泥雪,残值断臂和武器零件漫天飞溅。
嗡嗡嗡!。。。。。天空中传来一阵阵的轰鸣,空中数十架轰炸机和歼击机编队飞临俄军阵地的上空,配合着陆军对俄军进行轰炸射击。一串串黑点如下冰雹般向下方俄军阵地上坠落。
轰!轰!轰!一串串火光冲天而起,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等到爆炸声稍歇,对面俄军原本还在喷吐着火光的俄军火炮隐蔽阵地所在位置,就像是平空被削下去了一样,原本还有绿色雪层掩映的阵地,如今却是黄黑相间的泥土石块的颜色,预示着那里腹中空虚的堡垒几乎是被航空炸弹一次性抹去。
航弹爆炸声,机枪扫射声,俄军恐惧的惨叫声一齐响起,而攻击机群就像是一阵凶猛的浪潮一般掠过俄军密密麻麻的阵营,鲜血,哀嚎,残肢,尸体,凡是被飞机照顾到的地方,原本正在四处奔跑的俄军,就像是平白的被乾坤大挪移了一般消失了,只留下一块块疮疤似的弹坑,显得如此难看。
兰州集团军和银川集团军的装甲突击部队的进攻,结合着轰炸机集群,攻势一浪高过一浪,让俄军始终处在风头浪尖上,始终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在国防军天上地下协同攻击面前,驻防鄂木斯克的俄军,只能被动的各自为战,并且已经疲于奔命了。
呜呜呜!。。。
“小心,卧倒。”一连串的惊呼声响起,冲锋突击的战士们根据炮弹的声音来判断炮弹落点,相互提醒着,或者卧倒,或者跳进弹坑,或者接着装甲战车遮掩自己。
“轰,轰。”
陈平话音刚落,震天轰响的炮声再次响起,炮弹正向着小山山腰的俄军防线倾泄,山石飞溅,泥石俱下,不躲起来的话,自己人伤着自己就不美气了。
在这冰天雪地里战斗,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守的一方,想要跑动起来,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国防军突击部队,被炸的泥泞不堪的山地平原,纵使有战车履带开路,粘黏的雪泥让突击队员们一个个脚上,像是绑了一坨坨的铅块一样沉重,但是兴奋起来的战士们拼劲儿十足,勇往直前的战斗着。
“快起来,保持进攻队形!”班排长们掌握着进攻的节奏,乘着沙俄守军被一瞬间炸懵了的时机,组织着突击行动。
“跑动起来,跟进战车!”
虽然装甲战车已经放满了推进速度,但是还是需要突击队员小跑起来,才跟得上战车的推进速度,大家也只有在战车刹车瞄准炮击的那一刻,才有调整自己跑动时呼吸节奏的可能。
乌拉!乌拉!。。。为了阻止国防军突击部队冲上自己的山头阵地,缓过劲儿来的沙俄士兵不得不拼尽全力,冲出掩体坑道,准备和突击部队拼刺刀,长时间的被动挨炸,被一发发炮弹炸成碎肉。这让憋屈急了的斯拉夫人再也承受不住了,豁出去拼了。
哒哒哒……。
密集的子弹带着尖啸撕裂了沙俄士兵们的吼叫,随着装甲战车上的的机枪开火,无数的子弹从战车上喷出,简直就是在喷火。只要远处硝烟中冲出来。机枪手就会在最短时间内覆盖般横扫过去,犹如割麦子一般的撂倒一大片。
装甲战车上激烈的开火声和弹壳砸在钢板上叮叮当当的响声,让包裹在厚厚装甲板内的战车兵们更来劲了,这可是意味着自己的装甲战车给反击的俄军士兵。带来了毁灭的狂想曲,而突击部队则借着装甲战车刀枪不入的战甲,顺势突破敌阵,远射近砍,直杀得俄军人仰马翻。
随着时间的流逝。战斗的加剧,俄军的阵地在一块一块的被突击部队分割蚕食,这让俄军更加的绝望起来。
“骑兵!哥萨克骑兵!”
随着战场推进到平原地区,突击在最前线的装甲战车车长们,就陡然大喊起来,只见到自己的前方数以万千计的哥萨克骑兵正在策马狂冲过来来。
“这是什么玩意儿啊?想用哥萨克骑兵来冲击我们装甲兵团吗?”许多战车车长们在心里都这样嘀咕起来。
要知道在在机枪横行之后,俄国人的哥萨克骑兵就跟一盘菜一样,难道这些哥萨克人都秀逗了吗?
“这简直是在找死。。。”就连跟着战车突击的步兵们说出了自己的感觉,也都不理解哥萨克人的行为了。近代战争中,骑兵的战术作用可是越来越不明显了。
成千上万悍不畏死的哥萨克骑兵“乌拉乌拉”的喊叫着,挥舞着马刀,端着骑枪,策马狂奔过来。都是抱着放手一搏的心思在冲锋着。
与之相对应的是,突击的装甲战车突然间相互靠拢,相互间间距拉近到四五米的距离,排成一排排攻击队形。机枪手换上满满的的弹匣和五发装的小口径炮弹夹,步兵们补满子弹。做着准备缓缓迎上。
随着两军之间距离接近到近千米的时候,车长们齐齐的喊道:“开炮,全体开火!”
“轰!轰!轰!”的战车炮炮击。
哒哒哒!战车上的机枪扫射着。
这种国产的重机枪,最大有效射程达到1800米,采用单链供弹,每分钟可以打出500发子弹,加12。7毫米的大口径子弹威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欧美制式马克沁重机枪,在对付哥萨克骑兵的冲击,一点也不怵。
步兵突击战士们虽然还没有加入战团,但是百十辆战车同时开火发威,那也是极为壮观的场面啊!
尤其是在面对这种哥萨克骑兵亡命密集冲锋的阵型,着实显示了这种新式机枪无发形容的破坏力,密集的炮弹和子弹如暴雨般扫过骑兵冲击队形,倒霉的不仅仅是骑兵,就连一匹匹战马也被扫得身躯残裂,安装在战车上的重机枪,就犹如一把把死神的镰刀,只要被打中的人和马匹,不是腿断就是身裂,大片大片翻腾的积雪眨眼间就被染成了红色的雪地,在一瞬间又被冻成紫红色的冰碴。
“哒哒哒……”
“轰轰轰……”
面对足足数以万记人的哥萨克骑兵,装甲突击部队官兵们的眼睛全都刷一下红了,这些暴露在黑白相间的雪地上,目标明显,但却又几乎没有任何遮掩的哥萨克人简直成了最好的靶子,甚至根本就不需要瞄准都能打中。
就算是这样,哥萨克骑兵这种骑兵中的典范,一旦冲击起来,真是至死方休,更何况现在整个西伯利亚战区已经彻底的被分割、包围、攻击着,就算是逃向极北苦寒之地,在这种严冬时节,就算是俄国人在不惧寒冷,也有被冻死在北方的可能。
再说了,几十万人马,没有粮食补给,饥寒交迫之下,又能活下来几成人呢?现实迫使的哥萨克战士们拼命起来。
“子弹!。。。”
杀得兴起的机枪手们大声喊叫着,看着哥萨克骑兵送菜一般似的,送上门来找死,大家都兴奋极了。供弹手更是眼疾手快,在前面的弹链被吞噬已尽前重新装好了子弹,这使得重机枪几乎不用停歇,每分钟消耗至少数百发的速度射击着,使得它成了真正吞噬生命的毒蛇。
设置在战车上的重机枪,一发发大口径子弹带着赤红的火焰冲出枪口,平平射出,尖啸着从一位胸膛上穿过,打出一个大窟窿后,带着漫天的血雾又钻透了后面的一位骑兵的脖子,最后才停止在第三位骑兵的身体,就像是串肉串一般犀利,重逢的哥萨克骑兵连接近装甲战车突击部队500米的距离都做不到,就被一片片打倒在地,又被轰击过来战车炮炮弹炸成肉泥,四处飞舞。
这就是重机枪混杂着战车炮近距离杀伤的威力,或许在这么纷乱冲锋的环境下,没有人可以看清楚一枪能打死几个,但在数百挺重机枪的交叉扫射下,别说是人了,就连马匹也会被扫成碎片。
15000悍不畏死的哥萨克骑兵们,在比暴雨还密集的火力下成片成片倒下,也有坚持不住的时候,在不到半个小时的冲锋路途中,只有不到3000人吓破了胆子,勒住了战马,返身逃出了这个血粼粼的屠戮战场。
“这根本不是在冲锋打仗,而是再让他们去送死啊!”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和加布洛夫中将在最后投降时,这么说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449章 摧枯拉朽(三)
大规模的空中轰炸,火炮集群的齐齐炮击,不同重量的航空炸弹,各种口径的炮弹在托木斯克上空呼啸,短促的尖啸声仿佛就是冲锋号,足有十余万俄军士兵在轰炸炮击中被炮弹炸伤,在缺医少药的寒冬里,他们注定没法活下去了,可见这次两大集团军的空地协同作战对于托木斯克俄军的打击有多猛烈了。
面对如此狂暴的打击,俄军士兵傻傻的看着望着满地的残尸伤兵不知所措了,后路已断,一时的血勇之气让俄军士兵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悍不畏死,但是在发现自己不论多么的彪悍,死战不退,都与战事无补时,才知道自己的努力都是在拿着鸡蛋碰石头,死拼的心气一下子就如漏气的轮胎似的瘪了――不是我们不拼命啊!而是中华帝国的军队太凶残了!
是的!中华帝国的军人现在比“欧洲压路机”还要彪悍铁血,你不投降!好啊!我打到你投降为止就行了,总之,不计伤亡的人肉沙包式反击方式,在钢铁和火药面前都是渣滓,可以忽略了。
冲啊!
杀啊!
整个战场上都充斥着国防军铁血的吼叫声,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在气势上都完全压倒了西伯利亚的北极熊。
乌拉乌拉的叫嚣声,再也无力从爆裂的北极熊口中发出,绝望、恐惧、无助的情绪,写满了跌坐在阵地上的俄军士兵脸上,连悍不畏死的冲击都不能阻止敌人的攻击,沙俄军队最传统的战斗方式和最引以为傲的悍勇都没意义了,自己还有必要在战斗吗?
泄气的北极熊们和狗熊一个样,和待宰的羔羊也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俄**队的任何反抗行为,都会被国防军轰杀至渣,这场仗真是没法再打下去了。
再也坚持不下去的俄军,在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和加布洛夫中将的命令下,于西历1906年12月24日。下午17点左右缴械投降了。
驻守在鄂木斯克的30多万沙俄大军,在装甲集群的突击下,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撑下去,就被直接打垮了,这才让欧洲人士真正的认识到装甲战车的陆战威力。也正式开始全力研制起这种陆战利器。
而更多的欧洲军事研究员都在惊呼:为什么中华帝国的军事装备。现在总是领先欧洲大陆,这是什么现象呢?
与之相应的是,也有不少国家在都庆幸,自己的国家离亚洲实在是太远了。没有可能成为中华帝国新军事装备的试验田,同时也在暗爽,碾压自己数百年的“欧洲压路机”,碰上大钢锥,压路机都快要撞毁了。
当然了中华帝国的媒体也不甘示弱:火药!火枪!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先发明的呢!制造一些领先世界的武器装备算什么啊!
扯偏了。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西伯利亚高原寒风呼啸,冰雪飞扬,残阳都显得苍白贫血了一般,有气无力的坠落西山,仿佛要避开这个杀戮战场似的,托木斯克在这一刻已经没有在承受战火的摧残了,这里再也听不到枪炮声,却显得格外凄凉,轰炸炮击留下的断壁残垣和无以记数的弹坑。就在这数十公里的大地上,有着数十万大军刚刚还在进行着生死激战。
长时间的处于战略态势的下风,备受轰炸之苦的西伯利亚战区俄军彻底被打垮了,战区总司令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苦逼的投降令,让已经失去战斗意志的西伯利亚战区沙俄将领们找到了最佳借口。不用承担战败投降罪责了。
西历1906年12月24日,下午18点整,新西伯利亚战区城防司令帕夫琴科,在饱受国防军轰炸飞机肆意轰炸了一下午。又在下午17点左右,面临攻破库兹巴斯的蒙西集团军和阿勒泰集团军。以及呼伦贝尔集团军的夹攻之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无奈的选择了举白旗――投降了。
这一下子可热闹了,今天可是欧洲人的平安夜啊!这一天里,上至欧俄沙皇,下至平民农奴,这一年的圣诞节日又得生活在恐惧之中了。
至于中华帝国的军人们,大家都是东方人好不,99%的人都不信上帝和耶稣,外国人的节日,中国人去休假过节,尼玛的,这不是扯淡吗?
在你俄国人幻想着过节休假的时候,狠狠地捅你一刀子没意见吧?不好意思啊!俄国老毛子,去年也没让你们过好圣诞节,今年继续好了!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中华帝国的国防部就是不想让沙皇统治阶级的日子不好过,一次打疼你,看你还敢实施远东战略不,谁让你总爱得寸进尺,老是一步步的蚕食中华民族领土,现在给你个教训,一次把你打到几百年前。
在平安夜来临的一天时间里,托木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鄂木斯克、库兹巴斯和新西伯利亚,这五个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重要城市一一相继失守,才算是真正的震撼住了沙皇俄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因为中华帝国在这一刻,无限接近欧俄国境了,俄罗斯帝国真的危险了!
欧洲各国,都在第二天的新闻头条里指出:沙皇在失去了包括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一东的领土之后,俄罗斯帝国的版图直接缩水了三分之二,而且还没有抵制以中华帝国为首的战略合作国的必要手段,并且还有继续丢城失地的趋势,俄罗斯帝国真的到了最后的危急时刻。
现在一失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一东的西伯利亚地区,沙皇政府等于是彻底的失去了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控制力,历代沙皇数百年的努力,却在一年多时间丢得干干净净,沙皇尼古拉二世真的该发愁了!
更加糟糕的是,库尔干、车里雅宾斯克和叶卡捷琳堡,这等沙俄工业重镇彻底的暴露在中华帝国的枪口下,沙皇俄国也到了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一旦中华帝国的国防军运动到乌拉尔山脉这一欧亚警戒线,只怕俄罗斯帝国就要沦落为欧洲二流国家了,昔日的“欧洲压路机”就要被拆解成零件状了。。。
至于那些流窜于外蒙古境内的数十万哥萨克骑兵。则是被世人暂时选择性的遗忘了,沙皇政府此时连正面抵抗战略合作国的各路突击都艰难无比,那里还顾得上这些杂兵的死活呢!
事实上,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眼里,自己的帝国死伤个成百上千万人也不打紧。反而是丧失掉这多的领土疆域。才是让他最肉疼的事情。
12月25日,圣彼得堡,沙皇冬宫。
沙皇尼古拉二世已是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手中有什么就摔什么,一众政府高官和国防委员会成员们更是噤若寒蝉,不知所措,等待着沙皇陛下发完邪火,糟糕的局势让大家都憋屈极了。
“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中国人从发起攻击。到这么多交通枢纽重镇失守,我们的军队连十个小时都还没有守到,你们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和加布洛夫中将,这两个蠢才都在干些什么?不说三天,他们连二十四个小时的反应时间都没有给我们争取到。”沙皇尼古拉二世不断的咆哮着。
前来议事的大臣和军中将帅们忐忑不安起来,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沙皇提出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开个研讨会都讲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尼古拉二世板着比俄罗斯气候还要白板脸,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似的。瞪着一个个不敢抬头的臣子们,说不出的郁闷,祖宗的基业,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都被自己败坏到这种地步了。那里还有什么好脸色给这些人看啊!
整个议事大厅,在沙皇不咆哮的时候,静的落针可闻,气氛紧张的让人窒息。大家大气都不敢喘了,生怕再触及沙皇的霉头。成了替罪羔羊,那才冤呢!西伯利亚战区一下子损失掉了,70多万正规军人可不是很容易培训出来的,虽然俄国人人口也多,但是也不能这样消耗损失掉啊!这种损失和罪责,谁都担不起的。
国防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作为皇叔也很无奈,毕竟作为罗曼诺夫皇室家族中的一员,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才能出众,这是不用质疑的,但是自己的帝国现在全方位的落后中华帝国,在劣势下,被人压着打,接连丢城失地完全是可以预料的,而优柔寡断的皇侄尼古拉二世发发脾气也可以理解。
至于沙皇问到的事情,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来回答,不管怎么说西伯利亚的人事任命和战略部署,都是由国防委员会统一部署的不是。
“皇帝陛下!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和加布洛夫中将实在是没有多的选择啊!中国人数月来不断地进行空中轰炸,我们在西伯利亚的军队根本无法构筑有效地防御体系,露天炮兵阵地更是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火炮炮群助阵,防守部队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的,能坚持到现在不崩溃,都是奇迹!
在说现在这种寒冷的气候下,江河冰冻,中国人视天堑如坦途,在无遮挡他们进攻的障碍了,尤其是在装备了装甲战车,这种新式犀利的突击陆战武器,一旦他们开始展开进攻,德米特里上将他们是根本无法抗拒,单是鄂木斯克战区30万大军,死伤了一半,实在是无法再抵御中国人的装甲突击部队之后,才无奈选择了投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啊!”作为国防委员会主席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只能实话实说了,总之,不能打脸的说自己识人不明,人用软骨头坐镇一方吧!
其它大臣稍微松了口气,终于有人把沙皇的火力给转移了。
尼古拉二世真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发过火后,也知道叔叔说的事实,没有办法西方人讲究逻辑和数据,没有火炮支援就不会打仗的特色暴露无遗,自己手下缺乏重火力的军队,被战略合作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的战役,也不是一件两件了,理解归理解,发发脾气而已,要是没有这些大臣支撑着,沙皇尼古拉二世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政事了。
“那你说该怎么办?总不能让中国人由东向西一路打到欧洲来吧!”沙皇尼古拉二世冷冷的说道,明白是一回事儿,不代表尼古拉二世火气消了。
“现在的形势,也只能层层抵御,把东线的主战场设置在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这等山地一线地区,据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上将和加布洛夫中将最后发回来的电讯表明,在平原和丘陵地区,拥有装甲战车的中国人几乎不可阻挡,这让我们本来就在空战中处于劣势的局面更加艰难了。也许战争真的进行不下去了。。。”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越说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