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人1892-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应该的,师长!我们先头部队就是先来干这个的。”姜正民也不多客套了,也明白自己先到一步的使命,再说军人的交情都是在血和火的战场中打出来的,说多了没劲儿。(未完待续。)
………………………………
第435章 沙皇叫个压力山大
万历年1906年的十月份,也就是现在西历的1906年12月了。
战略合作国和俄罗斯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略形势已经是今非昔比了,过去俄罗斯帝国的沙皇陛下咳嗽一声,整个欧亚世界的国家都要禁声,小心探查一下沙皇是真病了,还是对自己国家对外政策有什么不满意,或者有什么不满的微妙暗示。
那个时候俄罗斯帝国疆域统治的领域可是仅次于日不落帝国啊!其国际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以英国、法国、德国和奥匈帝国这样的欧洲军事强国都要小心沙皇的政治倾向,一些欧亚地区的二三流小国就更不用说了。
可是形势比人强啊!欧洲人引以为傲的工业制造能力,在中华帝国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装备拿出来面世时,总是慢了一拍,说是邯郸学步也不为过的。
总是亦步亦趋的跟在中华帝国的身后,制造的新式战列舰希望能维持住在海上争霸的格局,制造出战斗机在蓝天上控制天空,希望能够拥有享有制空权的资格。但是这些武器装备,慢了一步制造出来,就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差异,一道鸿沟天堑也不可避免的横列在东西方工业制造领域。
欧洲各国都不想被中华帝国的军事力量压制着,制约着。赶超,奋起直追,是如今欧洲军事强国的攻势,军备竞赛开始从海军领域向空军蔓延,于是乎!大家都把俄罗斯帝国的领土当作了武器试验场。还由不得沙俄政府拒绝,一旦失去了欧洲列国的强力支持。已经乱成一团麻的俄罗斯帝国,立马就得崩溃了不可!
在关键时期,沙俄在欧洲国家的债主就是这么牛逼!
眼看着06年的就要过去了,新年元旦就要在隆隆炮声中开始了,沙俄国内的士兵和民众们都在期盼着能过一个有点盼头的圣诞夜,期望圣诞老人能够给自己一个惊喜的礼物。战乱不堪缺衣少食的日子,是个人都会过得够够的,谁也想不到一场席卷俄罗斯帝国的工人农民革命运动。竟会成为外国势力进攻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契机,自己国家的内乱成全了别人的丰功伟绩,自己的国家被人打惨了。
这个时候沙俄工人和平民以及农奴们丝毫不敢在闹事了,外面的士兵们巴不得借机杀了自己,把自己家的钱粮和女人抢走,无法看到希望的军人,丝毫不介意把自己的压力通过暴力手段宣泄出来。沉重的战争压力,让每一个可能被派往前线战场的士兵都感到恐惧和绝望。
一条条作战不利的消息传递到圣彼得堡,传入了沙皇尼古拉二世过冬的冬宫之中,焦躁、忧虑的情绪深深地篆刻在那个曾今不可一世,以为世界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沙皇脸上,已经奔四的尼古拉二世正在不可抑制的咆哮。怒骂着前来通报战情的大臣。
满脸的络腮胡子虽然被梳理的很整洁,但是充满血丝的眼睛,深陷的燕窝,削瘦而又高耸的颧骨,皱成‘川’字的抬头纹让衣着华贵的沙俄第一人。再也没有了战前的雍容华贵、威严迫人的夺人气势,此时仿佛五六十岁的老头一般。
就像弗洛伊德学说中解释的一样:宣泄压力的途径有“暴力”和“性”两种。暴力手段!不管沙皇尼古拉二世怎么去努力指挥帝国的军队去实施。以目前的战绩来说,越是使用暴力,就越是郁闷!再看看尼古拉二世本来很强壮的身体和很粗狂的脸庞,如今削瘦而又高耸突出的颧骨,就可以知道沙皇在“性”事上很卖力,也许在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诺夫娜。罗曼诺夫身上肆意妄为,才能减轻沙皇对外战争吃力异常的担忧。
“好了,皇帝!不要在发脾气了,如果您还是这样的话,谁还敢和您说真话啊!”皇后亚历山德拉温言劝了一句。
“嗯!知道了!”听了皇后的劝导,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脸色才平和下来说道,再看看大冷天满头大汗的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沙皇也觉得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火大。
不得不说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一个少有的标准好男人,居家好丈夫,用情极为专一,对妻子呵护备至,言听计从,一合格‘妻管严’,妻子不多的言语就能让尼古拉二世平静温和下来。
“好了!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你继续如实说吧!”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诺夫娜。罗曼诺夫说道,不得不说,大多时候皇后的话比沙皇的话还有管用。
“沙皇陛下!据情报部门传来消息,中华帝国在东线西伯利亚战区和中亚突厥斯坦战区,又拿出一种新式陆军装备。”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小心翼翼的说道,低眉顺眼的偷偷观察沙皇和皇后的脸色,生怕又是一顿臭骂。
“这些黄皮猴子又出什么鬼花样了?”沙皇尼古拉二世恶狠狠地骂道,把以前对日本人的仇恨全部转移到中国人身上,这些中国人着实可恶,不但让自己的金库日益亏空,更是让自己帝国掌控的版图日益缩水的厉害,总之尼古拉二世在经历了“大津事件”后,就对黄种人已经产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仇视心理。
这可是自1859年克里木战争中,在欧洲各国干涉下克里木战争失败之后,战争失败和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对外战争啊!这一次战争还是其他帝国联合起来强加给自己的国家的战事,什么时候俄罗斯帝国已经沦落的这种任人欺凌的地步了,尼古拉二世似乎要用谩骂来掩盖自己的恐惧,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让尼古拉二世内心深处感到害怕万分,也许只有妻子的怀抱和家中的孩子,才能让沙皇觉得自在一些。
“据说这是一种在推土机制造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陆战装备,资料和图片暂时还远在海外无法邮递过来。据军事专家评估这种武器,比之前阵子战略合作国在高加索战区和克里木战区使用的改装推土机更加犀利可怕。在它的上面不断安装有的轻重机枪,还安装了37毫米――57火炮,其上焊接的装甲钢板不惧枪弹射击,可以在大部分山地和原野上往返驰聘。这是等于让敌人拥有了一座移动的炮台和机枪阵地,听说中国人叫它装甲战车,开始大量装备了。”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尽量说得清晰明了一些,让沙皇和皇后能够理解其性能,这种装备谁都没有见识过,一旦被对手投入战阵使用了,谁也不知道后果如何。
“又是一个对帝国不利的情报,该死的!这是为什么啊?”沙皇尼古拉二世头疼的用手使劲的揉捏太阳穴,却想不出任何办法来解决这种无能为力的局面,痛苦啊!尼古拉二世直埋怨道。
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多诺夫娜。罗曼诺夫摆摆手示意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赶紧走,下首的内务大臣如释重负的退了下去。
“为什么啊?为什么?”无计可施的沙皇只剩下喃喃自语了,人都快被繁重不利的战事压垮了。
就像沙皇的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评价的一样,认为沙皇尼古拉二世充其量只有近卫军上校的水平和智力,优柔寡断,色厉内荏,爱玩弄阴谋诡计,居心叵测而又行动轻率,此时的沙皇真是不知道怎么应对如今危机的帝国局势了,妥协投降,战斗到底,再续俄罗斯帝国诱敌深入、坚壁清野,关键时刻在实行绝地大反击计划,重复打败欧洲战神――拿破仑的传奇。
这一切的一切的念头,都在沙皇尼古拉二世脑海中过电影般闪现,但是又都不可行,因为现在战略合作国离俄罗斯帝国的欧洲中心区域还差数千公里,一切都不现实啊!
“为什么啊?亚历山德拉!我该怎么做才好呢?”沙皇尼古拉二世问计与自己的皇后道。
“我!我!。。。。。。”亚历山德拉。费多诺夫娜。罗曼诺夫皇后诺诺而语,哪里又能为国家战事出谋划策,交际管家才是皇后的长项而已,一时间想说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事实上这种战略态势,任谁来了也是无解的局面,这个时候,作为幅员辽阔,极富战略纵深深度的超级大国,唯有比拼耐心、经济实力和身后盟友的支持力度,以及欧洲国家工业制造能力的进步,并且愿意作为自己帝国坚强的后盾,否则的话,此战真无解了,除非坐等对手自己犯错误,闹内讧了。
海陆空三大战场全面失衡,一败再败,难民越来越多,糟糕的国家局势,如山一般压在志大才疏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身上,让沙皇快喘不过起来了,可是死脑筋、认死理,誓不放弃战争的沙皇,可不想做俄罗斯帝国历史中的罪人,依然在苦恼的挣扎,尽力维持自己帝国的艰难局面,也因此陷入进退维谷的痛苦境地之中。
就在沙皇和为之服务的沙俄贵族统治阶层忧心忡忡,筹划应对一系列不利战局之时,战略合作国却在各条战线上稳稳地打击轰炸俄军的冬季物资储存仓库,而真正能够被俄军利用的补给物资有限的很,前线阵地上的种种不利现状对俄军越发不利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436章 雪原激战(一)
有时候我们东方人士都不得不赞叹西方人对技术的科学态度,都说西方人讲数据,更对制造发明创新推崇备至,出台各种政策法令鼓励科学家们投入到研发创新的领域当中,这种种举措确实让西方的科学家和工业厂主们获益良多。(//
船用和工业用途的蒸汽轮机,车用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和如今的战车用发动机这些主研制重点项目,更是由于两大军事集团爆发战争的关系,机械动力系统的研究热情也不可遏制在世界各国再度引燃了,比之以前汽车、船用动力系统的工业革命还要可怕。
而这一切研究项目,由于中华帝国制造的装备直接给其他人提供了样品,指明了研制方向,彻底的打开了研究结合应用领域的大门,都开始意识到机械制造工业不再是简单的造造大炮,修修战船巨舰,能制造枪支弹药已经没有了以前那么大的军事优势,而是要把这一切都糅合在一起,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是今后军事装备和机械制造工业在应用领域的主研发课题。
不管什么时候国防军事实力才是决定国家意志的后盾,拳头不硬,在什么世道里,你的腰杆都挺不起来,这个时候的人就是这么实在,大道理讲得再好,也没有实用主义实际,这就是20世纪初世界列强争霸的关键,大家都得靠武力说话才有人听的。
就像历史中很菜的意大利人总是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摇摆一样,爱做墙头草一个道理。不到最后决胜负的时刻,谁都不知道谁更厉害。谁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和政治军事格局,已经被强势崛起的中华帝国一次次煽动了无形的翅膀,彻底的变得面目全非了。
从一个个军事领域的军备竞赛开始,到俄罗斯帝国当了这个大大的冤大头,为欧洲各**械制造研究竞赛买单时,其他国家的财阀业主们都在笑逐颜开,只有沙俄政府还在疼苦的挣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领土缩小,财富在流逝,军队在流血牺牲,遭受着轰炸打压。这个时候可以这么形容了:世人都在笑,俄罗斯帝国却在哭泣!
这个时候任何一个有资格在世界舞台上插一脚的国家,都在围绕着两大军事集团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活动转动着,在局势还没有最终落定的时期。没有人会真正的下注,站在一方的阵营上,左右逢源才是大家最理智的抉择。
整个世界都在忙碌着发财、观风向或者给别人添堵的时候,战略合作国和俄罗斯帝国两军阵前可是没有闲着,尤其是沙俄军队完全是倒驴不倒架,接着对手没有真正发动攻势的时期硬撑着整个困苦的战局。
托木斯克托米河流域冰天雪地。河面已经全是晶莹剔透的坚冰,这里正是中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在西伯利亚战区最前沿的阵地。
连续十余天的暴风雪过后,厚积数尺的雪层根本没有的时间,也不会绝不会融化,犹如一层厚厚的干冰粉状堆砌在茫茫原野。所有的一切似乎都笼罩在白雾蒙蒙的冰雪世界里。
此时是黎明前的黑暗,漆黑的夜色中笼罩着冬季特有的迷雾。
在开阔的冰原上。迷雾依旧袅袅摇曳飘逸,一切都变得是那么的安怡,似乎时间在此时都静止了一样。所有人都在静静的等待着朝阳的升起,在这里温暖的朝阳下,这不代表着生的希望,而代表着新一轮的撕杀即将展开,寒夜和迷雾的安逸,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是军人不多的奢侈品而已。
在一望无际的冰原上,空气中混杂着一股刺鼻的磺味儿,天空中不时急升十几个白点,在最高处停下,徐徐飘荡,随即将整个大地照的惨白,如同白昼一般。暴风雪和大雾天气,使得中华帝国的轰炸飞机无法再像晴天里一样肆意轰炸、打击俄军的的防守阵地,在现在的环境下,双方都要防备对手借着糟糕的天气,顺着冰溜子偷鸡过河袭击,哨兵不得不打出照明弹,尽人事听天命的希望看清周围的环境,不多给对手偷营的机会。
这个时候雾气虽然比较大,厚厚的雪层,白惨惨的照明弹射线,还是能把整个世界反衬的纤毫必显,外面除了呼啸的寒风,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在冰河原野一侧的雪树林间,分布着连延不断的散兵抗,这些半冰半松木半土的散兵坑是一批批进攻部队挖下的防御工事,在大家僵持对峙的时期,他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修建完备的战壕防御体系。
此时散兵坑道内的所有的官兵们,都安静的猫着腰大口大口吃着高热量的野战食物,在开水桶里煮的野战食物并不算什么,至少从后方到前线再下来之前,即便这些热糊糊的食物再怎么烫嘴,也不妨碍战士们狼吞虎咽一般的大口吃像,平日里吃腻味了的肉罐头,此时成为了所有人口中的美味。中华帝国的军人都知道,在这个寒冷异常的高寒地带,尤其是在冬季,让自己始终保持好状态,不被冻伤,这些高热能的食物即使腻味的想吐了,也得尽力咽下去。
“来喝热茶吧!去去油性!”
一米多深的散兵坑道内,坑洞相连,纵横交错,防御起没有什么炮火势力的俄军对岸阵地,强度只能算是一般般,很简单的任务,就是太寒冷了而已,难捱啊!
防寒服外罩着白色伪装罩衣的战士,用饭盒给同一坑道的战友分着热茶,只露出嘴眼的白色防寒头罩遮挡了彼此的表情,也个班的战士都默不作声的很享受的,一边喝着苦涩的茶水,一边用戴着防寒手套的双手紧紧的握着铁制的饭盒,就这热茶下饭,吃得不亦乐乎。
中华帝国国防军战士武装到牙齿的奢侈配置,早餐都是荤素搭配的营养套餐,如果让为了一口面包而坚守在河对岸的俄军上下看到了,估计都得发疯不可,自己为了有口饭吃而拼命,想想对手吃肉都吃的腻味想吐了,这是什么待遇啊!不得不说曾今辉煌无比的沙俄军人,如今在中华帝国空军的轰炸打击下,真的是缺衣少食了,补给跟不上消耗了。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坑道外,传来一阵冻实的雪地被踩动的出的脆响,呼啸的寒风都掩盖不住这种声响。
“谁!”散兵坑道内的班长掏出腰间的手枪,指着声音传来的方向问道。
“我!连里的李虎,连长命令!所有人三分钟内吃完、洗漱完毕!炮击不等人。”通讯兵李虎在坑道口喊道,走路时依旧故意弄得山响,让人都听得到。
“谢谢了!李虎兄弟!兄弟们快点,不然等会打炮了,大家吃沙子吧!”班长大声喊道。
哈哈哈!。。。。。。
当兵的人本来吃东西就快,吃饭跟完成任务差不多,要不是估计天太冷,饭太热的话,一分钟就能解决了,再抓把雪洗洗刷刷就整完了事了,麻利极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437章雪原激战(二)
中华帝国国防军中,电话通讯系统也只安置到了营连单位,喊话通知也是极为普遍的联络手段。
前沿阵地上,坑道掩体里的步兵们飞快地吃着早餐时,后方的炮兵阵上已经忙活了开来,一门门105mm口径的火炮已经摇起了身管,短粗的身管直指向前方,炮位后穿戴整齐的炮兵们按照步骤做着准备。
其后一排排155mm口径和203mm口径的重炮也被掀去了防雪炮衣,漆着土黄色防锈漆的短粗炮管,也被吱吱扭扭的摇了起来,炮兵们正兴奋的跑来跑去,抬来一箱箱炮弹,摆放在稍后的炮位上,在这种寒冷的时节,打打炮就像过年放鞭炮一样有的耍了。
每天不定时的轰击对岸的俄军阵地几乎成了定律,就像平时训练一样稀松平常不过了,这是在飞机无法起飞轰炸时期,陆战部队炮兵们打击俄军防守部队最常规的手段之一。
“炮团团部命令:幺二八野炮营及榴弹连,射击任务!坐标a区1-3,b区2-6。。。全单位野炮试射,榴弹递接射击高爆弹,通讯连准备好报告!”
听到电话内传出命令的各炮营通讯兵,立即在掩体内逐句大声复诵命令,一旁的另一名通讯兵立即对着旗语手喊道。
“炮击任务!”早已在战斗岗位上就位的炮手随即紧张了起来……
各炮连作图手,以扇形尺在图纸上量出坐标a区1-3。b区2-6。。。与本连阵的之间的距离与方位,计算手根据作图手报来的射击距离。拉动射击尺的游标读出对应的射击仰角,手中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直响,与此同时,炮班已根据先前命令准备适当弹药数量,并迅速的安装弹头信管。
计算手们刚一对比射表算出数据,就连忙拿起台上的电话向各个炮兵阵地拨了出去,尽量把对面俄军阵地要被轰炸的方位精确的报告给炮手们。
“野炮营5号装药,方位755o。仰角53°,准备好,报告!”
“榴炮连6号装药,方位836o,|仰角61°。。。”
“速射炮连2号装药。方向543o,。。。准备好报告!……”
“……”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发出,得到命令的各炮水平炮手们忙着校正方向。高低手设定仰角,弹药手根据指定发射装药将药筒内多余的药包丢进废药坑,装填手将弹药塞入后膛,炮长闭锁后膛大声汇报:“第x炮准备好!”
全连各炮都准备完毕后各炮队长(副连长)向指挥部汇报:“完成炮击准备!”
与此同时,在托米河沿岸数十公里的各个炮群,都在重复着上演着同样的一幕。一切都紧张有序的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就像平日里搞炮击骚扰的时刻一样认真的玩着火炮,给俄军找点麻烦。
随着指挥部接到了炮群传来的“发射准备完毕”的回报后,指挥部随即进入了最后的倒时计时间。
西历1906年12月24日凌晨6:30。
“十。九。八。。。。。。三二一。放!”
随着炮兵指挥部长官一声令下,托米河沿岸一带的数十个炮群。瞬间喷吐出巨大的火舌,呜咽的啸叫着。如飞火流星一般掠向天空,将西伯利亚大铁路托米河路段俄军整个防御阵地映照的通红,成千上百火炮喷出的巨大火团,几乎将要烤化被夯实的冰原雪域。
上千枚流星飞出了大地,高爆炮弹拖着特有的尖锐的啸声划破了晨雾迷蒙的天空,而速度较慢的榴弹炮拖着有些沉闷的呼声紧急其后,脱离了地心引力冲着数千米外的目标飞去。
“混蛋们!快点起来,中国人又打炮了!”
现在大约凌晨6:30左右,窝在战壕掩体里的俄军哨兵扯着嗓子喊叫着,一边做着规避动作,这就是哨兵的便利,能最快的进入躲避轰炸的状态,在不被炸中可能性下,不被炸弹冲击波给震死才是最佳的保命手段。
趴在地上仰着头,看到远方天际间猛然喷出的橘红弹丸,长时间以来的被炸经验,任谁都明白那是什么,没有人像逃难似的乱跑,防炮洞中的战友不用人狠狠的推,听到喊声就条件反射一般,就地一滚,各个惊醒利落的很,长期遭受炮击轰炸俄军士兵睡觉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敢入睡,要不然可真是一睡就真的睡过去了,想醒过来都不成。
被哨兵惊恐的叫喊声弄醒的的俄军士兵,连忙在防炮洞中紧紧的抱着双腿,准备迎接中华帝国炮兵每天例行公事的炮击骚扰,对于这种炮击他们早已经习惯。
没有办法啊!自己的火炮十有八九都被中国人轰炸飞机给炸了个七零八落,十不存一,想进行炮战对抗一下都不可能,一直这么被动挨炸,谁都很无奈很窝囊啊!只能这么憋屈的忍着,谁让自己的空军部队不行呢?连托木斯克都不敢来,没法子啊!活着总比炸死好,俄军的士兵们只能自己相近办法,自己保命为上才是战场的唯一准则。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炮兵连续不断的炮击骚扰战术,也让这些窝在防炮洞内的俄军士兵们已经习惯了炮弹从头上飞过的“日”“日”声,晓得“日”声一过,就是“咣”的剧烈爆炸声,然后自己就偃旗息鼓,大家都轻松了。
但是这一次他们却发现,中国人的炮弹飞行的声音变的尖锐急促密集了很多,落地爆炸像要把人得耳朵震聋似的。掩体里面由于接二连三的爆炸,震动的愈加厉害了,灰土飒飒的直落人一身,整个大地都在铺天盖地的炮击下战栗不已。
炮击仿佛无有休止没完没了一般,如同狂风骤雨似的,冲击着俄军冒雪休整的土木工事,如果俄军士兵敢出来冒头看看的话,就会看到自己阵地上,稍稍高出地面一截的凸包以及掩体,都在重炮炮弹的轰然巨爆中,蓦然爆开,雪层、冻得坚如石块的泥土、松木依然无法抵挡火药瞬间爆炸的动能,被炸的漫天飞扬,泥雪四溅。
间或里,一些修建的不结实的掩体、坑道和防炮洞,在轻型火炮的炮弹热身按摩了一遍之后,很倒霉的直接被重炮炮弹给命中,这一次可真是血泥飞溅,残肢断臂和雪花飞舞了。
“哇!我为什么不把坑道再挖深点啊!土层再拍结实点啊!豆腐渣工程害死自己啊!。。。”一些俄军士兵频临死亡前恐惧的喊叫着。
。。。。。。许多被炸得半死不活的俄军士兵也在哀嚎纠结。
“孩子!你连饭都吃不饱,已经饿的连枪都端不稳了,怎么去挖冻得严实极了的坚土啊!我可怜的孩子们,欢迎你们回家!。。。”等到这些人归天时,耶稣好心的替他们回答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438章 雪原激战(三)
轰轰的爆炸声在托米河左岸延绵不绝,积雪在炮火中蒸腾消融,热浪和北风缠绕,犹如险滩急流中的暗流,打着旋,瞬间又随风消逝了,大河上下顿时又充满了硝烟的味道,一时间水汽和迷雾更甚,轰隆隆炮火声也更有节奏了。
“这些黄皮猴子又闲的手痒了,玛德!有炮了不起啊!一大早的尽捣蛋,还让人睡个好觉不。”俄军防务司令查夫达尔。扬科夫,此时在已经比较少有的钢筋水泥修建的指挥部掩体中怒不可遏的咒骂着。
掩体外面由于接二连三的爆炸震动的愈加厉害了,桌上的铅笔也被震得在桌子上滚来滚去,仿佛在给查夫达尔。扬科夫司令说话伴奏一般。
“司令!对面的猴子就是疯子,时不时的发个疯,很正常的。”和查夫达尔。扬科夫司令睡一间的副官边讨好上司,一边起来伺候自己的长官穿衣起床,他可是知道也就这里才算是托木斯克最安全的地方。
“狗屎!这攻又不攻,尽在这耗着,这不是要耗死我们这些没门路的小师团吗?我他码的都受够了这里日子,这里才四五万人而已,隔着一条河罢了。。。。。。”查夫达尔。扬科夫司令唠唠叨叨的抱怨着。
被放置在这种最前线的地方来当炮灰,可是如今沙俄国防委员会处理自己不喜欢的一些将领的一种常见手段,与早期想进行沙皇的大东亚战略行动,已是天差地异了。长时间被敌对国在头上轰炸和炮击,俄军官兵就像是老鼠似的钻在地下坑洞躲藏着。很多人都有不如让中国人打过来,早死早超生甚至借机投降的心理了。
正所谓上行下效,在任何一个国家都通行的准则,托木斯克俄军防务司令查夫达尔。扬科夫现在被炸得极为恼火,一大早的发着起床气的时候,外面的炮火更加猛烈了,地动山摇,威势赫人极了!
“炮击!快看!”
与俄**队的被动挨炸相左的是。国防军战士们则是走出掩体坑道,像是在观看燃放烟花一样看着热闹。密集炮弹再次飞腾而起直到落了下去,这是一个炮群的炮击,如同雨点一般的炮弹,在浓雾之中猛烈的爆炸,大地似乎是在为在它的身躯上演的烟火表演不满似的,摇晃着伟岸的身躯。
寒冷的晨风在剧烈的爆炸冲击波中。更加暴烈肆虐,对此毫不在意的中华帝国国防军战士们吸着鼻子,闻着夹带着温热硝烟气息的空气,都是一副享受的样子。脚下感觉着大地的地动山摇,看着四周攒射的火红火球弹丸在冰原上空翻滚着向四周扩散开来,不时在地面上升腾起一团并不算浓密的烟云。而火球炸出的冰雪向周围飞溅着。其间混杂着灼热的钢铁碎片,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将被它他们吞噬,峰利的破片和白色的冰晶在空中露出死神的狞笑。
防守在第一线的数万俄军士兵,可没有自己的司令长官好命,可以拥有钢筋混凝土浇筑的专用防空掩体。现在只能在土木结构的掩体中瑟瑟发抖,在炮火中接受未知的命运。也许生,也许下一刻就能去见上帝这位老人家。
密集的弹雨将在大地打得千疮百孔,一些掩体被掀去了土层松木暴露出来了内部,趴在地上做深呼吸来不及反应的俄军官兵,瞬间又被不断落下的火团吞噬,他们身上的防寒毛毯皮衣立马被烈焰燃烧了,而它们主人的血肉之躯也没有落得好下场,肢体的肉块被撕裂迸溅,残破的血肉和武器一起在空中呈抛物线状不断的飞起,最后重重的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