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人1892-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一定要稳住形势,建设好地方。好好练兵作准备!在下一阶段战役的时候,恨恨地给沙皇俄国一个教训!好了,今天会议结束,都去准备吧!”王栋也觉得说透了,才宣布散会。
中华帝国三大巨头的意见和指示,帝国的军官和政务人员都会真正的听取,为之信服,实行起来大多不打折扣,因为这些方略却是占着大方向、大道理。大家只需要不断地完善事务的细节,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来,就万事ok了!
三大巨头的个人财富!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都毫不为过,这些财富不是三巨头以权谋私,窃据国家资源得来的,正好相反,三大巨头是先挣得了亿万家产。并因此而屯积了足够的实力,最终才有了中华帝国的诞生,为了这个国家,三大巨头不但没有从中巧取豪夺。窃据国家资源,反而为了国家的独立自主,为了战争,而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一直带领着大家共同发财致富,努力减少内部争斗内耗,协调着国家利益和各个阶层人士的基本权益,绝对的公正严明,在整个帝国中,一直都是帝国的广大民众尊敬的国家领导人形象。
在整个帝国的民众看来,三大巨头的政治地位如此之高,绝对是理所当然。就这样,在金雨和王栋的协调组织下,对俄战事缓和下来了,新占领区的地方规划建设工作,也紧张有序的铺开了。
铁道交通部门的政务官员也是野心勃勃,一门心思要利用沙皇俄国留下的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想将整个西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通过铁路加速和帝国内陆省区联系起来,至于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他们反倒是不太急了,这些地区实际上已是战区后方,建设进度和产业布局还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关系。
而对于连同极北北冰洋的几个港口设施和主干道,因为主次和时间等原因,勘测改造建设速度缓慢,暂时能满足需要就足够了。不过王栋等人倒是不急,战争结束后帝国会有足够的时间来梳理整个国家,对还是处女地北冰洋和南极的争夺,他们从来就没有停下过脚步,拿下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北冰洋和南极还远吗?
除了利用战争和世界各国关注的空白点的机会先圈地外,王栋等人甚至已经安排帝国船舶设计院,设计制造超大型破冰船,以便用于今后长时间的科学考察,只是对于如何把船开到北冰洋,圈占属于自己帝国的地盘,并建立起适合它的基地,以现有的工业科技制造能力,这还真是个系统的大难题。要知道,想要和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爱斯基摩人一样,在北极地区生存容易,进行长时间的科学考察,这就像是在进行万里长征似的,只是刚刚抬起脚掌而已,腿都还没有迈出去呢?这毕竟是远期规划,是远期目标!
还好!这事不急。中华帝国正走在一条开拓进取的大道上,王栋正在一步步引导帝国的有识之士,看到苦寒而又荒芜的北方大地的价值,重视并向极北之地进军,征服这一片已被中华民族遗忘了数千年的传说中的仙家妙地。
与此不同的是,如今的整个西比利亚地区,才是中华帝国最关注的地区,也是王栋三人来到这个世界后早就想圈下夺取的地区,这在与美洲地区的国家和中亚地区的国家合作开发中,是大为不同的国家政策。这里广阔的地下蕴藏着难以想象的油气资源和各种矿产资源,是中华帝国的军事力量目前可以一口吞下的地盘,这是最符合中华帝国眼前的利益和需要。
当然,王栋并不知道这些资源的具体位置,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些地区会被一一圈入了国土,会被勘测发现的,至于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暂时还不急,也做不到,能满足战时需要就足够了。
和后世的美国日本一样,中华帝国不喜欢太多开采国内内陆省区的资源,而是更喜欢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海外资源为己用,只是这样一来,在战争时期,会受到其他国家贸易政策的制约,这是这一政策最大的隐患之一。不过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国内移民的速度,中部西伯利亚的开发已经被正式的提上了议事日程。
很简单,贝尔加湖在内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如今在中华帝国版图上已经不是边疆,反而变成了中部纵深地区,加强对这里和东西伯利亚的资源保护,已经成为了被李楠王栋后世环境资源保护思想长期熏陶下帝国高层的一致想法,甚至帝国政务中心都开始讨论如何在合理开发的同时,保护好这些开发地区不受太多工业污染和人为破坏的议案了。
思想意识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中华帝国正以一种超越性的战略眼光,在规划着帝国未来的各种产业布局,中华帝国同样巨大的国土纵深,也让政府得以有了足够的土地去安置快速增长的帝国人口,不得不说中华帝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糟糕的交通道路状况,上千以及数千公里的长途运输,已经严重制约着交战双方的大兵团作战的进程,随着部队投入这些战区越来越多,中华帝国现阶段都感到吃力起来。
中华帝国节节胜利,尚且如此!就不论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的沙皇俄国了。随着中华帝国在中亚战区给了沙俄军队重重一击之后,成百上千万的难民疯狂地涌进欧俄地区,更是给沙俄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不是此时正处于夏收之际,粮食物资暂不短缺的话,沙俄境内地方政府可能已被饥民暴动给捣毁了。
混乱!
斯塔基肯季维奇乘座的列车驶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车站的时候,看着车站中疯狂的想挤上列车逃离这座城市的市民门,斯塔基肯季维奇
所能感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混乱’两字,随着中华帝国的军队挺进中亚,逼近鄂木斯克而变地异常的混乱不堪。
自从三天前中国人的轰炸飞机编队,出现在鄂木斯克州上空开始,
一直安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地区,全州知道这一消息的民众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疯狂之中,所有人都被以往挨过轰炸的难民口中传播的消息给吓到了,人们害怕中国人的飞机会把炸弹扔到自己的头上,所以才会疯狂的利用一切交通工具离开自己认为已经不安全的城市。
去年冬季是飞艇,今年夏天是速度快上近十倍的飞机,俄国人自己都开始意识到,自己国家对中华帝国主导的战略合作国的战争形势非常不利了,能逃离的人都在想尽办法逃离西西伯利亚,回到欧俄地区,这样或许会安全一些。
………………………………
第399章 蓄力(四)
那些身上燃烧着地狱之火的火人发出的哀叫,被航空炸弹撕成碎肉的惨状,还有被航空机枪打得直抽抽的无奈挣扎,整个远东地区和东、中部西伯利亚地区被炸成了废墟,中华帝国的飞机多的可以遮挡住炙热烤人的太阳,这等等说法,传言中一切的一切,让即将面对这些骇人听闻消息的沙俄民众恐惧万分,不断地刺激着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沙俄军队和民众,大家的神经变得无比脆弱起来。
而当中华帝国那些蓝灰色的飞机小编队,不断地出现在鄂木斯克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天空中的时候,人们看着那些不时在低空高速掠过,才真正的感受到飞机的可怕。正在修建着城外的城防工事的军队,听到头顶上飞机所发出地巨大地轰鸣声,感受到强大的气流吹飞士兵们军帽的时候,精神本就有些脆弱的军人和市民,无不吓得半死不活,差点屁滚尿流,更是开始想方设法离开要这座城市。
飞机!
又是这该死的飞机,当从身边的难兄难弟莫多万。彼德维奇的口中,再次听到让人咬牙切齿的飞机的名字后,斯塔基肯季维奇不禁皱了一下眉头,又是这些该死的飞机。从离开圣彼得堡开始,中国的飞机总是不断的在斯塔基肯季维奇耳边响起,现在每一个俄罗斯人,甚至整个世界上的人都在谈论着中国人的飞机。
也许是为了推卸责任,甚至于就是连同沙俄官方。都在有意无意的说着是中国人的飞机帮助对手赢得了胜利,整个战略合作国拥有着比蜂群还要多的飞机,中、奥、兰波四国用不计其数的炸弹帮他们击败了俄军。
爱用‘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说事的欧洲军事家们,都无解如今的现实,现在那里还有比飞机携带炸弹便利,还有比飞机投弹范围更远更广泛的利器吗?还有比占据着空中制高点在人头顶上准确的投掷炸弹更加恐怖,威力更加强大的打击方式吗?
“混蛋!混蛋!这些混蛋就知道往后跑。”莫多万。彼德维奇牢骚满腹的谩骂着。
这位俄国空军上尉军官被派到前线来,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时期,任谁都感到惶恐、焦虑不安。
“莫多万上尉!注意你的言行,别让愤怒的情绪填满了你的思维和大脑。要不然到时候让你飞上天的话,那是让你去死。”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恶意的关怀了下自己的下属。
哈哈哈!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的恶言恶语,让满车厢听到的飞行员和机械师们轰然大笑,宣泄自己一路而来的郁闷,骂人、发牢骚才是自己这些人一直压力的最基本方式,比和随军牧师在一起祈祷还要管用。
“好了,别笑了!伙计们!我们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我们是来和中国人的空军对抗的,不是来嘲笑谩骂这些逃命的平民、商人、地主和大贵族的。如果有一天。当我们飞临敌人的国土时,蓝天白云下逃难的人群就会是敌人的国民了。试问一下。有谁会不怕别人在自己头顶上扔炸弹呢?”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很宽容的开解自己的部下,不要嘲笑谩骂车窗外逃亡的滚滚人流,要宽容!
大家谁不害怕呢?现中国人的轰炸飞机和战斗飞机全面占据优势,自己包括这些飞行员,谁又能保证自己不害怕呢?一旦空中遭遇战开始的话,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摔成肉饼的哪一位呢?
“少校阁下!我们还有一天时间,就要进入鄂木斯克战区了,让大家发泄发泄好了,大家都紧张不是!”参谋军官贝科夫在一边劝道。这个时候谁都焦虑、紧张,毕竟实战和训练可是两码事儿,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嗯!我知道,说实话,我也很紧张!哈哈!。。。”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故作轻松的说道。
西方国家的军官就是这样,敢于直言自己的弱点,有话直说。很贴近底层士兵们的做法,让士兵们知道自己的军官也和自己的一样,在害怕,在紧张。
当然了。这种做法弊端也不少,不大符合东方世界的军事管理观念。比方说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漠视生死,战胜恐惧的心理暗示模式,就很经典;又比如中华民族主张的为国家民族战斗、捐躯的民族英雄主义,也是中国军人不怕流血牺牲的楷模,与西方军人的管理经验完全不同的。
装载运输着新式战斗飞机和俄军战斗航空团的军列,却不理会任何人的情绪,哐当!哐当!响个不停地奔向数百公里外的鄂木斯克。
第二天中午,鄂木斯克火车站,西伯利亚战区副司令官加布洛夫中将一行,亲自来到火车站迎接支援而来的空军战斗航空团,由此可见俄军上下对空军建设的重视。
“俄罗斯帝国第九航空团,向加布洛夫中将司令官!致敬!”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向加布洛夫中将一行敬礼,并向站在站台的全团官兵喊道。
“向我们的空中雄鹰致意!我的小伙子们,欢迎!欢迎!”西伯利亚战区副司令官加布洛夫中将还以军礼,并热切的拥抱了一下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
这可是俄军上下最后的救命稻草了,俄军高层极度重视,沙皇陛下和沙俄国防委员会成员,时刻都在关注着空战的胜负和差距,就连英、法、德、意、奥、美等欧美所有能够制造飞机的国家,都在关注接下来的空中对抗,输赢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厉害关系,实在是太重大了,没有人不是提心吊胆的。
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向战区司令官加布洛夫中将递上任命书,履行完部队交接调动手续,加布洛夫中将也不再多说什么,直接一句话诠释了自己焦虑心情:“走吧!小伙子们,空军基地早就为你们准备好了,大白天的火车站可不敢久待!”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中华帝国的轰炸飞机,随时都会从南部中亚战区飞过来,轰炸火车站刚运来的作战物资,大家还是早点离去,把飞机组装起来为妙。
“是!司令!”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应道,也不愿意在和火车有关的地方再呆了,开惯了风驰电竞的战斗机,在坐每小时几十公里的火车,时间长了也能把人给做坐烦的。
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指挥的俄罗斯帝国第九航空团,从现在起就是加布洛夫中将手下的一个战斗单位了,听到离开的命令,立马乘坐着进口的货车和军用越野轿车离开了。
不得不说,中华帝国出产的四驱越野轿车还是独一份,汽车工业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沙皇俄国,很多现代化工业制品,严重依赖进口。
鄂木斯克俄军空军基地,一道道水泥地坪跑道、三层钢混结构库房、飞行员休息室,还有地下油库和弹药库,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看着机场的布局建设隐蔽而又中规中矩,满意的直点头。
“鄂木斯克远离战区前线,有充分的时间施工建设,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你的责任就是捍卫鄂木斯克的天空!”战区司令官加布洛夫中将期待的说道。
“是的,司令官阁下!”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自豪的说道,也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自己是欧洲最出色的飞行员之一,至于面对中国人时,那也要比比才是知道的。
“少校!你能给我讲解一下新式战斗机的性能吗?你们有多大的机会能够抗衡中国人的战机?”加布洛夫中将问出了自己的担忧。
“将军阁下!第九航空团装备着全欧洲最先进的战斗机,法国的斯帕德v-1战斗机,它在全欧美飞机制造厂的空中格斗测试中,始终名列前茅,这是我们航空团抗击中华帝国战斗机信心的源泉!”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虽然忐忑不安没有把握,但是还是尽量往好的发展方向里说。
在欧美工业强国里,法国在精密机床制造上比不上德国,在军舰轮船制造业上比不上英国,但是在机械设计制造上,并不弱于任何一个国家,天性浪漫多情的法兰西人并不缺乏天才的创造力。没有经历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和掠夺欧洲科技人才的过程,美国现在只是一个经济大国而已,什么都要跟在欧洲人的屁股后面追赶,就像是平行世界里现代社会中发展国家中的中国一样,干什么都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
“能再具体些吗?不要这么笼统。”加布洛夫中将有点不满了,郑重其事的问了起来,能在整个欧美洲国家中胜出,虽然不错,但是和中华帝国的百战空军是一个等级吗?
想起那些惊恐失措的市民,惊慌失措的逃离这座城市时的模样,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开口说道:“司令官阁下!整个俄罗斯帝国不过也只有两千多架飞机,这还包括教练机,而能来参战的战斗机只有800架而已,能派来一个第九航空团,运来160架斯帕德v-1战斗机,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尝试,只有和中国人的飞机交手之后,才能够确认这种机型的最终定型。最起码,中国人的轰炸飞机是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轰炸我们了。”
终于听到了一个还算满意的说法,加布洛夫中将放松了一些,点点头说道:“也就是说,这种机型还是法兰西人的试验品而已,还需要不断地改进?”
………………………………
第400章 蓄力(五)
对于这种新型战斗飞机,整个欧洲都有了希望,不管怎么说,今后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被动挨打了,有了空战还手的能力,西伯利亚战区被中华帝国国防军各个师团欺负的有多惨,也只有这些战区的高管们体会最深了,此时也是不管不顾的在一边盯着机械师们组装起飞机来。
斯帕德v-1战斗机是法国斯帕德公司研制的单座单发双翼战斗机,最主要的发动机和部分导航电器仪表,还是从中华帝国进口的呢!再加上法国人的一些独有设计理念,主要就在于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毫无疑问的说,它是这一时期法国航空业的优秀之作。
这一切都得要归功于中华帝国提前引爆了内燃机制造业的发展轨迹,不管是汽车行业的汽油机和柴油机制造,还是航空用发动机,整个世界的航空制造业,也因为都因为中华帝国在战争中大量使用飞机进行作战,飞机已从飞行爱好者的玩具演变成战争利器,飞机的定义,因为用途的不同,已是大大的变样了。
其实这个时候,欧洲各国没有大量试验并使用过航空发动机的经验,独自研制的航空用发动机,用于民用娱乐使用还行,其性能不够稳定地弊端就不符合空中格斗的需要了。法国人并没有告诉俄国人,我这飞机其实装的是中国制造的心脏,能用!顶事儿!还在心底里暗想至于你们能不能用好这种过渡性飞机,那就要看你们自己的飞行员临战技战水平发挥得怎么样。毕竟这类战机的性能已经很出色了。
斯帕德v-1战斗机具体性能数据
乘员:1人
机长:6。08米
翼展:7。82米
机高:2。20米
空重: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700公斤
最大速度:180千米/小时
续航时间:1。85小时
发动机:5缸星型发动机(进口)
武器:一挺其口径为11。43毫米马克沁重机枪
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陪着加布洛夫司令官等人,添油加醋的讲述战机的性能,让众人安心。
到了最后才无奈的说道:“斯帕德v-1战斗机是法国斯帕德公司研制比较成功的一类战斗机,只是它还需要和中国人的战斗机较量一番,才能够说成功与否,战场才是它最好的检验场所。
不过,这战斗机打轰炸机是一打一个准,是不怕中国人的轰炸机再来的。
加布洛夫司令官阁下!
您是知道的,帝国的2000多架飞机都是由欧洲各国分别提供的,和战略合作国在各个战区对抗。斯帕德v-1战斗机已经是我们航空团所拥有的战斗飞机中,性能最出色的了,一定能够拱卫鄂木斯克天空。”
“这样的啊!现在总比以前强得太多了,没有战斗机的存在,我们的轰炸飞机有也等于无,火炮全成了摆设,这么长时间了,日子真不知道是怎么过的。有了它的存在,中国人的飞机还是要收敛一些的。鄂木斯克离巴甫诺达尔毕竟还远,超过500公里。他们也只是派战斗机来侦察而已,你们还有时间多做准备的。”加布洛夫司令官感慨的说道,他也是没有办法,权当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了,有这70多架斯帕德v-1战斗机,大家暂时之间,确实安心了不少。
“司令官阁下!鄂木斯克现在防空部队的指挥官,能够联系一下,配合我们航空团一起作战吗?”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问道。打心里着实没底气凭借自己一个航空团,就能和中华帝国的空军形成均势局面,虽然中国人离鄂木斯克还远的很,也不知道后续的航空团什么时间能支援上来。
“这是自然的了,现在训练出来的防空部队,还是能够限制一下中国人的飞机,让他们不能再天上随意侦查。你们联合在一起配合作战,倒是更有把握一些。索科洛夫上校!今后就由你居中协调航空团和鄂木斯克防空部队的事务,直接向我负责。明白!”加布洛夫司令也赞成这一做法,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受过空战训练的新式军官。还是很有才华的。
“是,司令官阁下!”索科洛夫上校应道,他是加布洛夫司令的亲信参谋副官之一,防空、对抗敌方空军,在现在这个时期,可是意味着掌控着军中绝对的权利。
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俄军境内,有飞机掠过的地区,除了防空部队,其他军种和平民贵族都一个样,都会吓得跑到地下室内或者地窖中,甚至于在夜间也常常会被噩梦惊醒,这一切都是那些像鹰鹫似的飞机造成的恐怖效果。
现有的空军和防空部队还就真是一棵救命稻草了。
“索科洛夫上校!现在方便和我说说鄂木斯克的防控状况吗?”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很客气地向高自己两级的上校军官问道。
“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这是我的荣幸!”索科洛夫上校微笑道,空军高级指挥官发展好了,今后可是军中贵族啊!
“目前来说,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前线的中华帝国军队,离我战区还有上千公里之遥,还没有可能威胁到这里。但是从南面哈萨克州而来的中华帝国部队,离我们已经很近了。从这些日子中国人的飞机,飞来的尽是些侦察飞机看来,中国人的飞机场,最近离我们不会超过500公里――600公里的距离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为了防御中国人飞机的轰炸,现在我们已经用钢筋混凝土,在城里城外构建了坚固的地下防御工事。防空火炮和防空机枪也被安置在坚固的掩体之中,周围的森林掩护了我们的安全,使得我们可以据此躲避中国人飞机的轰炸。
我们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在鄂木斯克阻止住中国军队的脚步,只要有足够的弹药和补及,我们就可以把这里变成绞杀中国人的绞肉机,最终他们会在庞大的死伤面前而陷入两难之境。”
作为学院派军官索科洛夫上校自信地说着这一切,仿佛钢筋混泥土工事和隐蔽在树林的防空力量就能战胜一切似的。
这一下包括加布洛夫司令在内的一些将军都脸红了,这位真敢说啊!跟中国人打了这么久了,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隐蔽的防空部署真要能阻挡住中国人的脚步就好了。
不过,学院派军官索科洛夫上校为陆军长脸的说法,还真不能戳破了,要不然今后在军中的地位就尴尬极了。
在索科洛夫上校看来,中华帝国国防军之所以一直选择飞机轰炸和地面炮火协同打击,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勇气在地面作战,所以他们一直在利用空地炮火的优势,形成不对称打击。为了抵消中国人的飞机轰炸带来的杀伤,索科洛夫上校特意将自己战区的防空部队,前置布署在高山森林地区,利用森林的地区的密集地树木提供掩护以阻止中国人的轰炸,中方的国防军总不能一直用火攻吧?
对于索科洛夫上校说的如教科书一般构建的坚固地防御工事,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并没有想要找什么挑衅的地方,再说也没有那个必要。
“索科洛夫上校!飞行员要想不迷航,在飞行中不迷失方向。第一是在飞机上装备最精密的脱落导航仪器,第二是要在地面上找出最显著的参照物,比如地貌明显的山脉,如同锦带一般的河流,鄂木斯克州主要的水路交通动脉,也就是西伯利亚的一条大河――伊尔特斯河,和额尔齐斯河,这就是两个最佳的设伏地带,防空部队如果部署的周密的话,必定会大有收获的。”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建议道,一旦地面防空部队有所斩获,自己的航空团压力会小得多不是。
“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下面的部队每次汇报,都说中国人的飞机会从额尔齐斯河方向过来。就是有所偏差,也只是空中高度不同,诱发的误判,方位不会偏出500米左右的距离,这倒是一个伏击的机会。”索科洛夫上校一直指挥着防空部队的防御布置,细细一想,确实这么一回事。
“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你确实很高明,不错!不错!有前途!这个建议很好,非常有利于我们鄂木斯克战区部署伏击计划。”加布洛夫司令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这还是德国人想出的办法,利用逆向思维,找出飞机最可能飞行的路线,精心准备,提前设伏,就在克里木战区使用过一次,并最终获得中华帝国战机的关键性技术――航空机枪设计协调装置。这才使得我们西方国家掌握了这一机械设计窍门,有了和中华帝国战斗机正面搏杀的可能,不在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落后局面。
根据索科洛夫上校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华帝国的侦察飞机一旦完全获悉了我战区的防御部署的情况,在其补给物资和野战机场建设到位之后,大规模的空中轰炸,随时都会来临的。”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很认真的分析着。
“不错!中华帝国部队在地面进攻之前,总是铺天盖地轰炸炮击,这一有效作战模式,想必他们是不会丢弃。索科洛夫上校!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我希望你们能够拿出行之有效的伏击计划,打乱中国人的进攻步骤,怎么样没有问题吧?”西伯利亚战区副司令加布洛夫中将咬牙切齿的说着。
“是的!司令官阁下!”索科洛夫上校和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齐声回道,眼中充满了凶光。
………………………………
第401章 试探(上)
几个月时间了,像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指挥的这类沙俄航空团,在整个俄军军中有十几个,分别安置在整个欧俄各个战区。这可都是由欧洲各国提供飞机装备武装起来的,沙皇俄国在拥有了上千架安装了航空机枪射击协调装置的新型战斗机之后,虽然信心爆棚,极有战斗欲望。但是实际上俄军飞行员本身却极度缺乏实战经验,就连基本的空中格斗训练时间也是极为短促的,一时间还真不敢贸然的和中华帝国的空军部队在天上真刀真枪的对战硬拼。
这就是中方飞行员训练飞行和实弹作战时间更长的优势,熟练度和自信心已经逐步的培养出来了的结果,任何对手想要面对的时候,都得掂量掂量再说。
而斯塔基肯季维奇少校指挥的第9航空团,只是一支进入西伯利亚战区打前站的而已,连进入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市这两个最前线的城市都做不到。一是没有适用的野战机场和维修机库,二是第9航空团总共才160架战斗机,真到了一线战场,连面对中华帝国空军成千上百架战斗机攻击的资格都没有。
要知道中方空军的轰炸机,不装载航空炸弹的时候,也是可以进行空中格斗的,所以一直到了现在,沙俄空军一直不敢把航空团调到一线作战城市作战。
实际上沙俄国防委员会已经在放弃一些形势糜烂的一线城市了。
这个时候的鄂木斯克,南面数百公里和东线上千公里处。可是面临中华帝国国防军的军事压力还比较小的地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