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人1892-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口的小城市斯沃搏德内,从一座底矮的铁路桥上横越布迪音河,继续向东南沿伸大约六十公里后,就到了另一座城市,城市的名字叫别洛戈尔斯克,大约有三万人口。由于国防军的存在,海参崴至斯沃搏德内的铁路线已经大变样,改道从中俄实际边境线修建了。

    从这两个城市,开始分出了一条公路支线通往西南方向上的海兰泡,这条支线的交汇处长度约为十公里,经过海兰泡附近布迪音河上的一座小桥进入海兰泡地区。

    海兰泡地区就像一个桥头堡似的,一个八车道跨江大桥和复线铁路把黑龙江左岸的黑河紧密联系在一起,进可攻退可守,同样可以居中掐断沙俄海参崴至斯沃搏德内的铁路线,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诸位,这份军事地图。我们看了快十年了。不必再看了吧!”海兰泡边防军少将师长于景泽说道。

    满大厅人都面色一红,都笑了起来。

    “当然,这也有上级终于给大家松绑有关吧!好了,闲话我不多说了。大军区命令我们即日起可以放手进攻了,我们黑河军分区全体将士建立功勋的时刻来临了。”于景泽说道。

    “于师长,这周边的城镇,都让空艇部队炸的七晕八素了,玛德,咱们这不是去拣便宜吗?”235师师长杜维明喊了一嗓子。

    “杜师长,正因为老毛子都让空艇部队炸的七晕八素了。才方便我们陆军去攻城略地啊!你傻了?”一个和杜维明相熟的将官骂了一句。

    “是啊!空艇部队可以飞天,但是他能落地攻城拔寨吗?战争的走向,最终还是要我们陆军来决定。美丽的俄罗斯小妞,还要我们去俘虏的。杜师长,你儿子缺个外国童养媳,你不好意思去拣便宜,任务给我们师吧!我考虑多给你家多捎几个外国童养媳,怎么样?”于景泽笑容可掬的说道。

    哈哈哈。。。。。。大家立马笑得不行了。

    “好了,笑话说完了,谈正事。俄国老毛子是一个只认实力的国家,只有把他打翻在地,他们才会承认你。作为黑河军分区总指挥,杜师长。不要怨我没有照顾你,第一战就有你开开腥吧!今天下午235师,必须拿下别洛戈尔斯克,进而夺取斯沃博德内火车站这一要地。”于景泽严肃的说道。

    “是!总指挥。”235师师长杜维明应道,玩笑归玩笑,熟归熟,不知道轻重的人物,也不可能混到少将师长的地位上来。

    “236师关盛庸,贵师部队在杜师长打下斯沃博德内之后,继续沿着铁路向西北推进。和尼布楚进攻部队会师涅韦尔城。为今冬收复外兴安岭尽力,抓捕在外兴安岭开采金矿的所有人,控制所有矿区。明白吗?”于景泽依旧严肃的下令道。

    “是!总指挥,我师官兵,不容许有人拿走哪怕一两黄金。”236师关盛庸应道。这种发大财的事,要求有多高。责任有多大,谁都明白里面的风险。

    财富动人心啊!于景泽还是点了一句,怕有人手脚不干净,最后收不了兜。

    “237师曹铮师长,海兰泡边疆的俄军,就要靠你去清剿了,大家都这么熟了,作为老毛子的老朋友,曹铮师长,你能给你的老熟人点刻骨铭心的教训吗?但是不要越过布列亚河,那是其他兄弟军分区的作战区域。”于景泽风趣的问道。

    “是,总指挥!我别的本事没有,就喜欢和老毛子作对,他刘震能够绞死这些不请自来的强盗,我们会做得更好。大家看好了,我不给老毛子的多下点刀子,以后你们看到我,就喊我‘曹假’好了。”237师曹铮师长说话也不含糊。

    大家都会意的笑笑,看着总指挥于景泽发话。

    “好了,我们等着一天太久了,各师按计划行动,不得有误!”于景泽最后说道:“我234师坐镇殿后,大家行动起来!”

    各师准备对俄作战行动由来已久,没有人在说什么废话,陆续开车离去展开军事行动去了。

    中俄两国在黑龙江两岸,争端很大,大家都是靠武力来解决问题,小冲突常年不断,如果不是两国都没有做好进行大型战争的准备,怕是早就宣战了。此时两**民积累起来的仇怨,已是到了不死不休之时,必须有一方倒下的境地了。

    正式宣战以来,沙俄军队也只是靠着黑龙江的天险,得以苟延残喘,一江之隔的沙俄军民,被边防军空地协同轰炸的很惨,可是中华帝国的军队不打过去,多数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去流亡,这些斯拉夫人完全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国土了。

    其实沿江一带尽皆燃起战火,一部分逃亡的人,逐渐发现到处都被轰炸,此时哪里还有地方可以避难呢?每个城镇都缺乏粮食物资,四处乱跑,最大的可能就是会把自己给饿死,或者被饥民劫杀了。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啊!

    战争开始后到第22天。已死的人就不必再费心劳力了。未死的、将死的人还要把这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进行下去。战争的机器隆隆开动之时,居于下位的人们的命运便如同叶上朝露般,无法预料未来,生命转瞬即逝,**随时可能被伤害,精神也是,但在精神方面,人力可操控的部分要多得多。

    海兰泡作为中华帝国连接黑龙江天险两岸的桥头堡,在这一刻再也不需留手了。

    上午十时,海兰泡边防军的火炮阵地。炮火连天,不断在俄军边境城镇轰然炸开,完全是一幅要将这些边疆城镇化为齑粉的架势,人力在火炮的攻击下。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师长,我们的飞机又飞来了!”

    别洛戈尔斯克边境线上,一名边防军传令兵兴奋地叫起来,团长高明转身举目,16架张着双层大翅膀的海东青轻型轰炸机,正排成轰炸编队,嗡嗡嗡地吵嚷着向别洛戈尔斯克飞去。

    “轰炸中队要轰炸别洛戈尔斯克了,好!我们也准备准备,传令!炮击暂停,飞机轰击完毕后。立即开始炮火准备,12点30分各部按计划发起总攻!”235师师长杜维明下令道,尽量留足轰炸机中队低空轰炸的空间。

    235师师长杜维明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轰炸机群,眼光随着飞机翱翔的身影转动,却见那些飞机先稍稍降低高度,自南向北掠过别洛戈尔斯克俄军阵地,然后再绕半圈转过来,自北朝南向俄军阵地做低角度俯冲,朝预定目标扔下几颗二十五公斤到五十公斤不等的炸弹后,再盘旋两圈寻找目标。发现人形目标后则继续投弹、扫射。

    对空中作战经验的俄军惊吓不已,尽量躲藏起来,不再乱跑,少数勇敢的人以步枪还击,但没有打下一只飞机下来。反而被飞机扫射,打成筛子。

    20分钟后。机群才恋恋不舍的离去,俄军阵地上早已浓烟滚滚,摆放在斜面掩体后、上方没有任何遮蔽的俄军大炮都被炸毁,俄军炮兵更是死伤无数,根本没有机会和中华帝国炮兵对轰,就已经被打残了。

    空中轰炸刚一停止,235师师属炮兵团的72门75毫米轻型山炮和18门105毫米加农炮,合计90门75毫米以上大炮,开始向别洛戈尔斯克实施新一轮猛烈的炮火打击,此前协同各师轰炸的飞艇,也一直在天空为炮兵群提供校射数据。

    遭到异常精准炮火猛击的俄军,一开始还顽强反击,利用几个坚固堡垒,向235师布置在较近距离上实施直接射击的75毫米山炮阵地开火,一度压制了一个75毫米山炮连,但从远距离实施间接瞄准射击的边防军,用105毫米加农炮集中定点打击,很快就完全压制了俄军的炮击,造成大量俄军炮手伤亡,摧毁了不少俄军隐藏的火炮暗堡。

    当轰炸飞机再次飞来加大轰炸强度时,俄军感到不妙了,这一次中华帝国的军队,动真格的了。

    近两个小时毫不顾惜的轰炸,让本来就已经破败不堪的别洛戈尔斯克彻底的沦为废墟,再也没有一座建筑物,还能保持完整的。猛烈的轰炸,人3万多人的边疆小城,如同鬼域,六成的军民死于非命,余者多已带伤,开始溃逃起来。

    在炮火准备进行的同时,235师各团的突击梯队进入了距离敌阵地约1500码的攻击出发阵地。235师师长杜维明这次把他手上全部三个主力团都投入了进攻,第一团从正面自南向北攻击;第二团在右翼自东南向西北攻击;第三团在左翼自西南向东北攻击。后备两个团,居中策应,根本不给俄军四散而逃的机会。

    按照国防军的战术条令,团级部队发起攻击时,在第一线展开两个营,一个营在后作为预备队跟进;营级部队发起进攻时,在一线展开一个加强工兵、突击步兵的先锋连,其后布置两个连为主攻部队,再后面留一个连为预备队跟进,营的火力支援连应在攻击过程中及时向当面敌阵地实施压制射击;连级部队执行攻击任务时,三个步兵排全部展开成散兵线推进,火力支援排和步兵排配属的机枪手则以机枪、迫击炮向当面敌阵地实施压制射击,并随步兵的推进及时向前移动射击阵位。

    午时十二时,军号嘹亮,战旗飘飞,一股股步兵从战壕里涌出,最先钻出战壕的排立即展开成散兵线,单兵或武器组之间的距离在5米以上,排长或连长在其部队阵形的中间靠后位置上指挥。

    每个营的先锋连除了原有人员外,均加强了一个班的工兵和一个从其他连队抽调兵员组成的强击步兵排,工兵的主要武器是装有3到10公斤tnt**的爆破筒,随时准备端掉俄军尚未暴露的机枪暗堡。突击步兵的主要武器则是零点五和一公斤的攻击型甜瓜手雷,当然,他们也配备半自动步枪和大量的子弹,清剿残余反抗的俄军军民。

    在突击连队的步兵和轻机枪手向前挺进的同时,留在战壕里的重机枪手和迫击炮手开始从指定的射击阵地上向敌阵地上实施压制射击或者炮击,为防止误伤,各营的展开区域之间留有50到100米宽的间隙,标准称谓是“营攻击分隔线兼火力隔离带”,通称“子弹通道”。

    �从后方发射的子弹从士兵的身边嗖嗖飞过,一波一波倾斜到敌方阵地上,远处的敌军阵地上,炮弹爆炸的闪光刺痛了进攻者的眼,刚走出战壕的士兵们可以同时听到身后迫击炮的射击声和一千五百码外敌方阵地上的爆破筒和手雷的轰爆声。这是工兵们在尽力清理堡垒里的沙俄残兵,不留后患。

    突击连队继续向前挺进,主攻的两个连在其后展开成较密集的散兵线,再往后便是营的预备队连,暂时以纵队跟进,保持持续不断的攻势和突进速度。
………………………………

第295章 杀戮时代(五)

    各团布置在一线的两个营离开了出发阵地,作为预备队的第三个营此时才沿着交通壕进入出发阵地,让突击团始终保持足够的突击兵力。

    残余俄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谁都知道,和中国人早已势同水火,那个人的家人都有人死在对方手中,大家都是生死仇人。在235师突击团刚刚涌出战壕的同时,俄军隐蔽布置在一线战壕里的机枪,就开始向华军散兵线零星地射击起来,但国防军235师压倒性的炮火遏止了俄军的火力运用,反应灵敏的235师轻型、中型迫击炮迅速向暴露的俄军机枪射击阵地开火,将其消灭或压制。

    原先已经被压制的俄军阵地在增添了些许人员,补充弹药后,一些阻击阵地相继复活,能够留下来坚守的俄军士兵,已是抱着死拼之志了。俄军以步枪向突击团散兵线猛烈开火,给前进中的突击部队造成了一些的伤亡。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会持久,华军的侦察和校射飞艇立即将复活的俄军位置报告到炮兵阵地指挥部,不一会儿,精准的炮火再次覆盖了俄军顽抗阵地,俄军几分钟内就全被压制了。

    突击连队中配置的神枪手,也开始发威了,展开狙杀,不再给俄军多的机会。在步兵突进到距离俄军阵地约200码时,师炮兵阵地的炮火开始向敌二、三线阵地延伸,以免误伤己方部队。

    这时,俄军指挥官及时向一线阵地投入了增援部队。以补充一线阵地已被严重削弱了,阻击火力极为微弱了。突击团数量上占优势的轻重机枪依然能够有效地从中远距离上压制俄军单薄的步机枪火力,而配属到步兵连的60毫米迫击炮,也能够以其较为精准的火力为离敌阵地越来越近的步兵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

    突击连此时趁着俄军士兵渐渐稀疏下来的射击时机,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在冲近到距离战壕不到20米时,突击步兵纷纷投出了手榴弹。手榴弹爆炸的烟雾刚刚腾起,突击连立即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跃向俄军战壕。不管战壕里有没有活人,先放一排枪,再挺枪乱刺。伤员亦不放过,非要刺上数刀,免得有俄军伤兵拉响手榴弹,和自己同归于尽。

    在这边疆地区,中俄两**民的仇恨已经不可缓解了,斩草除根才是最有效的。中华民族在旧社会政治斗争中的做法,被搬到对外战场上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俄军第一线阵地被突击连攻进去了,后续突击部队就源源不断的杀进俄军阵地,俄军再也无法阻挠235师的冲击了。

    1500多米的距离。最难熬的也就是那几分钟的冲锋时间,冲过去了,一切就简单了,短兵相接的厮杀也就开始了。

    实际上,已经被长时间轰炸的俄军阵地上的守军。反抗和阻击行为,也只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现象而已,就像一个脱光了衣服的女人一样,一推就倒。

    冲进俄军阵地的突击团战士杀意冲霄,喊杀声中,三五组队。掩护推进,总有俄军被刺刀挑死,****击毙,哀号着倒地不起。俄军的坚守在235师的步炮协同进攻,外加‘营攻击分隔线兼火力隔离带’战术动作下,迅速土崩瓦解了。

    各营担任主攻的突击连借势猛进,飞奔杀入战壕,一阵急促的白刃战后,肃清了一线战壕中的敌军,先锋连接着沿交通壕继续向敌二线阵地渗透,以手榴开路,再以刺刀、****近迫拼杀,一路浴血杀入了俄军二、三线阵地。

    俄军再也无力坚守外围阵地,纷纷退入别洛戈尔斯克。

    兵败如山倒,三个主力团势如破竹般杀入别洛戈尔斯克城内。俄军残敌的一切军事调动行为,分毫不差的由飞艇观测人员,侦知记录通报到235师前线指挥部,各团攻击部队很有针对性的和沙俄残军进行巷战。

    俄军依托房屋设施或特殊地势构筑了较为坚固的土木工事,炮火无法直接命中,光用手榴弹也不足以将其压制。

    这时,配备到突击连的工兵们就出彩了,只见两三工兵时而匍匐,时而跃起,几卧几起,便神奇地移近敌军工事,在工事薄弱处或射击口附近放置一个或大或小的爆破筒,拉动引信后迅速奔离,轰隆一声巨响,火光硝烟闪动,碎木烂肉四下飞散,敌工事土崩瓦解。

    面对工兵们层出不群的爆破手段,周围目瞪口呆的俄军,眼见无法在躲藏坚守,再也无力坚持,爬出简易工事和房屋,亡命飞逃,哪里还敢和突击团战士抗衡对战啊!

    别洛戈尔斯克沙俄总人口,算上驻军总共才5万余人,被235师炮团和轰炸机编队炸死炸伤大半,逃亡一批,哪里还禁得起三个主力团的狂猛攻势啊!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别洛戈尔斯克就被235师进攻部队大肆杀戮了一遍,占领了全城,控制了当地的铁路交通线。

    大获全胜的235师,在午后2点左右,补充完弹药之后,顺势向几十公里外的斯沃博德内杀去。236师紧随其后压阵,等待战机。

    斯沃博德内守军比别洛戈尔斯克守军还不如,以前有别洛戈尔斯克守军拦在前面,挡住了中华帝国国防军边防部队的锋锐,自宣战以来,严若一个小避风港,聚集了大批逃难的难民。

    当天17时许。235师官兵乘火车和汽车赶到斯沃博德内,包括骑兵团,在飞艇部队的轰炸掩护下,连夜进攻并迅速夺取了该城,俘虏沙俄守军1万余人,满城四万民众也尽在掌控之中。

    斯沃博德内战火熊熊,被炸毁的木屋剧烈燃烧着。夜空一片赤红,手持刺刀的235师和236师的战士将俘虏人群团团围住,驱赶着斯沃博德内俄军俘虏和反抗的成年男子向布迪音河走去,沿路看护的战士把河岸那边的大路让开,刺刀向前,不断地压缩前行,军官们手挥战刀。高声用俄语喊叫:“凡俄国人不听命令者,立即枪毙!”

    人群开始象雪崩一样被压落入布迪音江的浊流中去,初冬的布迪音江尽是冰凌。河上薄薄的冰层根本无法承载随便一人的重量,直接被拥挤的人群推入河中。冰冷的河水和薄薄的冰层,让最善游泳的人都无法存活。俄人人群发狂一样喊叫,声震布迪音河,有的想拼命拨开人流,钻出这个死亡之河;有的践踏着被挤倒的其他人,企图逃走。这些人或者被骑兵的马蹄蹶到半空,或者被骑兵的战刀砍翻在地。随即,更有士兵一齐开枪射击。喊声、哭声、枪声、怒骂声混成一片,凄惨之情无法形容,简直是一幅地狱的景象。

    但是国防军战士心坚似铁,毫不手软。这就是两个民族你死我活的战争。以前中华民族心慈手软了,没有斩草除根,反而被外族的当做两条腿的牛羊杀戮。吃足这种亏了,这一代国防军毫不同情这些俄国老毛子,这就是沙皇军队最爱用的手段。只是以彼之道还与彼身罢了。

    看着不甘落水淹死或者被冻死的俄国人惊恐哀叫,惶恐的反抗着,可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先前拿着刀枪都打不赢,现在赤手空拳之下,更是沦为待宰羔羊。那里还有机会跑脱。

    235师杜维明师长和236师关盛庸师长浑不在意,关盛庸满是兴奋地对杜维明说道:“杜师长!这次是你拔了头筹,斯沃博德内的老毛子,还要靠你来梳理。放心,咱老关今后不会比你做得差,什么杀人王!强盗!恶魔之类的咒骂!就是老毛子无能、恐惧、垂死挣扎的表现而已。”

    235师杜维明师长笑道:“关师长!你可是不厚道啊!夺取斯沃博德内有什么难的啊,沙皇也不富裕了,他不可能把每个边关城镇,都修建成雄城要塞,你部越往西去攻打,也越容易,还怕建功立业的机会少吗?我这一仗打完了,可是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说笑了,杜师长,敌人就这么多,那么多部队,各个军分区都得拉出去练练,吃独食,可是要遭人嫉恨的!”关盛庸说道。

    “兄弟,这话你可不能说我,征战沙场,是我辈军人的职责,吃独食,谈不上吧!俄国老毛子侵占我国领土数百年了,我还要梳理梳理,不和你闲扯了。”杜维明说着别的事情,不想再上一个话题上扯了。

    关盛庸也不纠缠,只是笑笑,在夜幕下显得极为诡秘,大家心照不宣,都懂得在军中,谁要想一飞冲天,几乎是不可能的。

    “师长!俄人俘虏已宰杀一尽,请指示。”这时正好有一行刑军官前来汇报。

    “命令看守的战士,让城中10岁以上男性,连夜将尸体投入河中喂鱼。”杜维明毫不迟疑的下令道。

    “这些人看到杀戮场面的人怎么办?师长!这些俄人老毛子可都是祸端啊!”行刑军官迟疑了一下问道。

    “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梳理地方,留下这些满含仇恨的老毛子的族人、子女亲属,给自己找事啊?”杜维明不满的说道,恨恨地看着行刑军官,仿佛在说,有些事还要我来教你怎么作吗?

    “是,师长!卑职明白。”行刑军官连忙应是敬礼后跑掉,杜维明的虎眼瞪着,等着吃排头嘛。

    “关师长,还得麻烦你一下,你在派一个团,把城中民众的财物,连夜都收缴出来,这不难吧!”杜维明笑笑对关盛庸求援道。

    “没问题!月高风急夜,杀人越货时。老毛子嘛!不杀一杀,不抢一抢的话,我自己都对不起自己,不过收益怎么算啊?明天下午,我师就要北上了,晚上不休息好,可是要耽误我师行动的。”236师师长关盛庸也不含糊。

    “关师长!除了上缴的,我给兄弟们留些纪念品。寄回家可好。”杜维明建议道。

    “行!兄弟也是给手下有个念头,咱不可能指望每个战士手上都干净。钱财卢布咱不敢想了,俄国人的银盘子、战刀、艺术品,让大家选一样,寄回家留念也不错的。”关盛庸也不过分,毕竟北上之后,有太多的战利品等着大家。

    战士们从自己战斗过的地方。合理合法的取点纪念品留念也是应该的,不是吗?对外战争时,对敌国也要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还打仗干嘛呀!洗洗回家睡觉好了。

    “再通知下去,斯沃博德内、别洛戈尔斯克军官,粮食生活物资集中。统一发放,俄人家中,不得拥有超过一周的粮食物资。凡俄国人不听军管命令者,立即枪毙!”

    “凡私藏物资、金银货币财物的俄人,一律枪毙!”

    “凡敌视国防军事者,斩!………

    235师、236师和其他各师,都在边疆大开杀戒,清除俄国人在其边境城市的影响力,一时间杀意盈城,俄人惊惧。

    237师曹铮师长则率军直取扎维钦斯克和布里亚等等小城。抢占沙俄沿海兰泡修建的铁路火车站,这些小城都占据着铁路线的要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十分便于进一步清剿沙俄逃散到乡村的反抗军民。

    而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出海处,国防军海军陆战队。也在海参崴和双城子发动了新一轮攻势,配合珲春和虎林军分区,大举向俄军的城镇和交通要道进攻起来。

    作为乌苏里江两岸的军事要地,中华帝国的双鸭山军分区和沙俄军事要塞哈巴罗夫斯克,上下两端的城镇要地已被占领,之余阿穆尔斯克倚为后援。也成为这一轮进攻的中心所在。

    双鸭山军分区对哈巴罗夫斯克要塞的空地轰炸,已进入第四个星期了。

    驻守哈巴罗夫斯克要塞区域的俄远东第二军,开战前大约有63000人次,在前三周的作战中,阵亡18500多人,负伤的军民超过了50000人次。剩余的部队主力则被收缩回要塞,远东第二军军长伊凡洛夫斯基中将,也只能下令部队死守要塞,等待援助。

    中华帝国的火炮,射程超远,是欧洲火炮现在比拟不了的,再加上空艇部队的日夜轰炸,俄国守军的抵抗意志日趋减弱了,近二十万人的边疆大城,衰败的极为厉害,人人惶恐不安,仿若面临世界末日。

    哈巴罗夫斯克的要塞化,始于四十多年前,当前的主体设施则基本上是近十年来所修筑的,共建成了三道防线,全长24公里,其中西面的沿乌苏里江江防线长6公里。

    到了战争爆发之前,要塞已有十一个永备炮台,安装有大口径要塞炮和中口径榴弹炮,其中部分炮台被考虑,用于对付可能出现在江面上的中华帝国黑龙江舰队,防止国防军渡江。

    全长18公里的陆上防线拱卫着市区,宣战开始轰炸前,整个要塞修筑了六座堡垒和三座永备防御工事。在堡垒永备防御工事之间的空隙构筑有步兵掩体,掩体前设有带刺铁丝网、电发地雷和陷阱。

    前沿阵地以市郊的几处高地为屏障,掩护主防线,上面挖了战壕,并构筑有多面堡。主防线则以哈巴罗夫卡兵营为中心,由几座堡垒作掩护。在主防线后方是一道绵亘的城墙工事,并列配备有十几个要塞炮连和一些射界为三百六十度的单门火炮。各堡垒、工事和一些炮台,还设有探照灯。

    要塞备有267门火炮,1162挺机枪。其中在永久工事和野战阵地上共部署有各种口径的火炮241门,机枪554挺。预备队炮兵拥有火炮6门,机枪8挺。

    到11月23日,被日夜轰炸至今,火炮和机枪已经损失过半了。一个稍弱于海参崴要塞的大城市,更是破败不堪,残垣断痕,处处可见,时时刻刻都是有人在挣扎哀嚎,战火中的哈巴罗夫斯克,要不是还有永固性要塞存在,估计直接就被20余日来的轰炸抹去了。

    “将士们!我们双鸭山军分区,也到了全力进攻的时刻了。在此之前,我们将会用地上最强大的重炮,把俄国哈巴罗夫斯克的要塞堡垒全都轰平!”军分区司令员李耀发也在动员军队。

    “我不喜欢再看到伯力,还有俄国人的建筑物存在,炮兵们,空艇部队,我只能再给你们最后一天的时间,我不管你们怎么轰炸。明天,我的士兵都要开始全面进攻了。伯力城,必须有我们双鸭山人收回!军官们,明白你们的使命吗?”司令员李耀发话不多,却直中要害。

    “明白!”

    “那就行动,我只看结果。”

    “是!”

    8时许,12艘飞艇和160架轰炸飞机高速飞到哈巴罗夫斯克要塞的堡垒上空,开始相继投下数千枚500公斤级重磅炸弹,将堡垒的胸墙炸塌一大段,附属堡垒的多座碉堡毁坏。

    艇体上绘着金龙的巨大飞艇带给了守军莫大的恐慌,这是国防军的飞艇首次全力轰炸要塞堡垒,由于哈巴罗夫斯克要塞方面处于东北方面军作战的次要方面,国防军自开战以来并没有将空中资源过多地耗费在这里。但今天毕竟双鸭山军分区对哈巴罗夫斯克要塞的总攻日炮火准备日的最后一天,军分区司令部无论如何还是要做出表示的,各种炸弹和炮弹,再也不加限制了。
………………………………

第296章 杀戮时代(六)

    23日上午8时。('' )与博物馆这张油画可谓相互“印证”,为了臆造所谓“正当防卫”的“史实”和保卫家园的英雄主义,在事件发生当初便开始制造伪证。俄国人到了何等无耻、下作的程度,“谎言重复一万遍就会变成真理”可见一斑!俄国人每新侵占一个地方,在还没有产生什么俄国历史的时候。便开始建博物馆,估计也是这个用意。

    俄国人可以臆造历史,鼓噪虚妄的英雄史,堆砌莫名的自豪感。但作为中国人绝不可以忘记自己的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忘记自己的血泪史则更是犯罪,就意味着可能会重蹈覆辙。

    现在中华帝国的国防军不必篡改什么,直接就是毁天灭地的饱和炮击,钢铁算什么?tnt炸药算什么?金钱算什么?一座座打上俄罗斯人烙印的城市化为灰烬,成为齑粉,不让俄国人事实占领远东地区。成为其成为侵略中华民族在亚洲的桥头堡和触角,就是最大的胜利。

    至于沙皇的军队和迁徙而来民众死活,国防军上下,都没有什么概念,只抱着一个宗旨。符合清除年龄的青壮年男性,都得上死亡名单。至于死于战火的老弱病残,那也只能怪你命歹,生不逢时,不该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