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狐杀-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身来,向着他们露出憨厚的微笑。

    皮子山等人面面相觑,正在迟疑间,树林中又走出两个人影。一个腰背挺拔的老头,一个瘸子。这两人来到皮子山等人面前,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好了!剩下的事情我们来处理,你们从哪来,回哪去,走吧!”

    说也奇怪,皮子山等人见了此人竟然毫不反驳,互相对视一眼,就这么径直一转身离开了墓地,消失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本卷完,请看第二卷《阴阳道》。

    。。。
………………………………

第二卷第一章 引子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自古以来,出于视死如生的墓葬习俗,人们都喜欢将自己生前所喜欢所眷恋的东西带入墓穴,市井小民如此,那些王侯将相、富商巨贾更是乐此不疲。这大量的人间财富埋入地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成了任人取用的公用之物。

    市井小民的墓穴那还好说,里边充其量也就不过有几件日常家用之物而已,自然不会惹人觊觎。然而那些王侯将相、富商巨贾的墓葬可就不得了了,金银玉器不说,光是那些因岁月流逝而不断增加着历史人文价值的古董,就可以让某一群人一夜暴富,甚至几代人吃喝不愁。在这种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一种高风险伴随着高利润的职业便应运而生,那就是盗墓。

    从古至今,盗墓之风屡禁不止,从春秋时代号称‘鬼王’的鲁殇王,到三国时代的曹操,再到民国时期的孙殿英,这种明目张胆的官盗以充实军饷的做法暂且不说,单就是民间的盗墓者,日积月累之下,竟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体系和文化,在南派、北派之外,又分成了摸金门、搬山门、卸岭门、发丘门。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号称“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注重技术环节。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掘丘,所以摸金门弟子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时至宋元之时,发丘、搬山、卸岭三门都少有弟子出现,因此往往被认为门派传承就此断绝,只剩下摸金一门。

    摸金一门中并非是需要有师傅传授便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专门的标识,切口,技术,只要懂得行规术语,皆是同门。不过在摸金门传承中,只有获得正统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称为摸金校尉。号称掘丘一行的民间正统,与发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不是很擅长武功秘法及体术,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肯做绝。

    摸金校尉不喜欢与人合作,喜欢单干,不过在碰到有困难而对方又是很信任的人的时候,也会组成五人以下的小团体。他们积极吸纳现代社会的工具与武器,并能将它们与风水术法结合起来使用,但他们对传统行规最为重视,极少有人违反。

    搬山道人的所谓“搬山”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他们大都扮成道士活动,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他们所擅长的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传说是一种来自茅山道术的法术。

    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汉时就有雏形,但是兴盛于于清朝中叶,机关阵法是其所长,破解坟墓中各类机关很是拿手。风水上只是粗通门道,但与其他三派相差较远。搬山道人行事多独来独往,从不与他人合作。传统武功比摸金强一些,但对付僵尸多用提前设置的阵法,以及自制的各种小型手工武器。

    搬山派前身与茅山略有渊源,但因为理念原因,也是互相排斥。因为创派时间比较晚的缘故,继承风水法术不多,对传统行规彻底无视,故被其他门派所排斥,所以极少表露真实身份。他们以道士的身份周游国内各地,没有太强烈的善恶与民族观念。

    搬山道人掘丘,只为求财,虽通机关,但一贯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为人身安全及销赃渠道计,亦有自然形成而流传下来的种种套路。细节暂时不详。

    “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所以他们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卸岭门据说创始人得仙人传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力士。当年威震九州的吕布也曾是卸岭门传人,为董卓筹备军饷,曾挖掘过多位汉皇墓葬。

    此派于北宋期间经过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与崂山派两派特色,形成了具体的流派,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擅长于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的弱点。

    元蒙时期,因敌视元蒙政权,被大肆迫害,于是展开全面报复,以破坏成吉思汗陵的风水,败坏元朝江山为己任。最终破坏了成吉思汗几处附陵,恢复汉人江山。也因此和蒙人结下世仇,蒙古占据天下时,曾发出金鹰令,召集一支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组织追杀卸岭门人。据说直到今日,这一只刺客集团的后人依然遵循祖训,追杀卸岭门门人。也正因为如此,卸岭力士最为隐秘自己身份,非本门之人虽父子妻儿也不会告知自己的身份。卸岭门门人后来淡出中原,曾经多活动于苗疆外蒙西北一带,近代中亚北非欧洲也曾经出现过他们的踪迹。

    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精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轻视现代科技产品武器,但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阴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此印原型据说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于世。

    发丘与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术上稍微逊色,但比较注重众人合作。古代经常以当铺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为掩饰。不轻易出手,偶尔行动多针对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清代因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动于东南亚及美洲一带,曾经在诸多大型古代陵墓发掘队中发现过他们的身影。国内余支多以考古学者的身份混迹于政府部门。

    发丘将军行动多同时邀集多人,做好详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应对措施。然后按部就班,依次进行。因此在掘丘过程中危险性最低。而麻烦多来自事后分赃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针对地产生了一系列规矩。但具体细节暂时不详。

    崂山道士擅长于驱鬼捉妖,镇压僵尸,诅咒解咒,传统中医,地脉风水,内家功夫等。其中地脉风水与传统功夫两法分流到山贼组织,形成了卸岭力士一派。曾经辉煌一时的绿林军中多有崂山门下。唐末义军领袖黄巢就传说学过崂山之术,并曾经在陕西挖过多处唐墓以充军饷。而崂山派内部这些本领却逐渐失去传承。

    崂山道士多以驱妖捉鬼,周游行医为生,也有人为富豪官宦服务,对付他的敌人。崂山弟子素来以不分正邪,行事胆大妄为著称,号称只尊天命,不理人情,弟子中颇多和四大门派合作盗掘古墓牟利之人。四大门派中回避僵尸的法器药物,也多为崂山弟子所创。与茅山为宿仇。

    茅山一派擅长寻穴找墓,风水祭祀,迎亲典礼,机关阵法,相面测字,看八字,算吉凶,甚至逆天改命等等。其中机关阵法,与搬山分甲术意外流失,形成了掘丘一行中的搬山道人一派。

    总的说来,凡是与墓葬有关的东西,不管是堪舆点穴也好,还是寻龙摸金也罢,抑或是养鬼捉鬼、布阵破阵、巧设机关、破关闯墓、养尸降妖等等这些或攻或守的术法,都离不开两个字:阴阳。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世上能通晓阴阳者,无外乎道家一脉。

    所以说中国自古以来的一个‘视死如生’其实间接地造就了一明一暗两种文化并促使着它们持续发展,而这两种文化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分不开的联系——道家的阴阳术和盗墓文化。可以说道家阴阳是盗墓文化的支撑,而反过来,盗墓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道家阴阳术的发展和传承,这两者相互之间既水火不容又密不可分,互为攻守又自相矛盾,就好像是现在的电脑软件,人们在讨厌电脑病毒、木马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正是由于这些病毒的存在,才促成了软件公司的蓬勃发展和持续的生命力一样。

    或许有人会问,你说的这些跟咱们这个故事有关吗?啰哩啰嗦一大套干什么?唉,您真就说对了,下边咱们所讲的故事,还真的就跟这些有关。我想这一点,那些看过第一卷《灵劫》的筒子们应该能够看得出来。

    。。。
………………………………

第二章 道观来客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京城。天虚观。

    这里是北京郊区的一座小山,山不高,但因为远离市区,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连通着山外的公路,交通不便,所以虽然风景优美,处处灵秀,却是罕有人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座小山一直保持着它独有的原始生态,山中灵气充郁,到处都闪现着都市中所没有的勃勃生气,是一处避世修行的绝佳场所。

    和这座小山一样,建立在这里的天虚观也并不出名,甚至大多数北京的当地居民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这里香客稀少,平日里显得异常冷清。天虚观里的道士并不多,连观主和监院在内,林林总总也不过十几个人的样子,这里边还包括了两个专门负责洒扫的俗家弟子。按理说这一点是非常奇怪的,出家人要的就是一个清净、清修和淬炼心智,怎么还会雇人洒扫这么奢侈?然而这也就是这里那位观主的一桩与众不同之处。他觉得既然是修行,那就干脆专心一点,干嘛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生活琐事上?与其这样,倒不如下山行走,在捉鬼降魔上下功夫,这样积累功德淬炼心智还更快些。

    尽管这里偶尔也会有那些进山采药的山民或是探险旅游的驴友前来,但往往也只是好奇地在山门前探头探脑一番也就随即离去,因为这天虚观从外表看起来实在是有些不起眼:门庭冷落不说,甚至就连里边的门廊亭柱也已经斑斑驳驳,一片破败不堪的样子。这样一个地方会有什么高人异士存在吗?会有护佑苍生降妖除魔的神明驻留吗?好像很显然的是没有。如若不然,在这京城天子脚下,富商巨贾高官大鳄云集的地方,人口稠密、功利竞逐的巨大名利场边缘,这座道观又怎么会如此地名不见经传且败落如斯?

    然而,让普通人想象不到的是,这天虚观虽然在俗世中籍籍无名,但它在真正的道家圈子里却是名声在外。之所以会在外表和内在上发生如此之大的反差,其实原因很简单:天虚观现任观主天游子,俗家名叫张天居。此人虽然年轻,却因为早年间曾有过一段奇遇,据说是得一位地仙之流的人物传授道法,并给他留下了一部道家奇书,他本人又天资聪颖修行刻苦,所以道法造诣极高。只不过由于这位观主痴迷于道法修行,很少涉足民间俗世,只会在遇到那种一般的和尚道士难以解决的奇诡之事的时候,他才会在一个国家特殊部门――超自然现象研究协会的安排之下前去解决。

    要说这天游子道长也确实是不简单,从他担任天虚观监院一直到升任观主以来的这五六年时间里,他在超自然现象研究协会的安排下断断续续解决了十几件棘手的案子,由此也在这个神秘的圈子里边名声鹊起。然而这人也怪,每次解决完事情就会悄然离开,从来不肯为自己和道观做什么宣传。好在他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协会牵线,每一次自然都会有那么一笔比较可观的,算是奖金吧,所以这天虚观虽然并没有多少香客,却也能一直维持运转,倒是不至于断了三清的香火。

    话说这一天清晨,山间的晨雾还不曾散去,道观山门前已经响起了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

    这一来那位知客弟子就有点不高兴,因为这天虚观平时本就鲜有人来,而只要来的,要么就是那种同样是道家高手的同门中人,要么就是超自然研究协会的人,再有就是偶尔在山间迷路或是受伤需要救助的山民或是驴友了,不过这种人极少碰到。总之不管是这三种人中的哪种人,只要是来到这里的,一般来说都具备两个特点:第一、比较有涵养,第二、有求于观主。所以说像今天这样粗鲁的敲门声一听就让人觉得来人很不靠谱,这知客弟子有点不高兴那也就很好理解了。

    不过不管怎么不高兴,道家方便之门是不能拒绝客人的。知客弟子一边暗自腹诽,一边快步跑出来打开了观门。

    这一开门不要紧,知客弟子顿时被眼前的这个人给吓了一大跳。倒不是说这人是什么凶神恶煞,而是这个人看起来太狼狈了:浑身上下布满了尘土,一身几乎已经破成了条条的道袍上血迹斑斑,背上背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也不知道里边装了什么。他一张脸上胡须老长,已经被泥水给涂抹得看不清面目。头发披散着,身上散发着一股浓重的腥臭味,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一辈子没洗过澡的野人一样。

    这人见门一打开,也不说话,迈步就要往里闯。这一下知客弟子可不干了,心说你谁啊?这么大大咧咧的,把我们道观当成你们家后院了?不过他心里虽然这么想,嘴里可不能这么说,作为一位知客弟子,这点规矩和涵养还是有的。

    他强忍着那种刺鼻的臭味一把拉住那人,脸上虽然带着笑,但那笑容一看就是勉强装出来的:“施主,请问您找谁?”

    那人一愣,上下打量了知客弟子几眼,显得有点纳闷地说:“咦?我说你这小疯子,老子来这还能找谁?难不成还找你啊?!”

    原来这知客弟子俗名赵风,道号天风子,乃是观主天游子的师弟。只不过因为两人道行相差太大,所以地位悬殊,一个是观主,一个是知客。不过这天虚观中本来也没几个人,在这荒山野岭中呆的久了,人的那种名利心自然也就淡薄了很多,这赵风又是一个大大咧咧的性格,所以倒是非常安于现状,对天游子也相当尊重。

    这时候他听到来人出言不逊,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突然间围着他转了起来。

    那人明显有点莫名其妙,瞪着一对大眼珠子跟着赵风转圈:“小疯子,你想干啥?老子今天有事,没工夫陪你闹着玩!”

    赵风也不搭腔,接连围着他转了四五圈之后突然站住了,用一种非常严肃的表情看着对方说道:“我看你黑气罩顶,煞气缠身,恐怕是有很大的劫难哪!”

    原本那人对赵风还是一副毫不在意的眼神,这时候一听这话,竟然马上矮了半截:“啊哟!没想到大半年没见,你这小疯子。。。。。。不不不,天风子道长长进不小啊!那你快给我看看,我身上这煞气能解吗?”

    赵风脸色凝重,单手一立口宣道号:“无量天尊!你如今入魔已深,无解。还是回家准备后事吧!”

    那人一听顿时急了,一把拉住赵风的手,气急败坏:“你说啥?!你说啥?!听你这意思,我是活不长了呗?!”

    赵风用手掩住鼻子,一边使劲挣脱一边还说:“没错!看你眉心邪煞入骨,恐怕真的是没几天好活了!”

    那人眼中闪过一丝绝望,手一松,腿一软就坐在了地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完了,完了!老子忙活了半辈子了,手里也算是有俩钱了,正想娶个老婆生个娃老老实实过日子呢,怎么就这么倒霉哪?!”

    就在此时,不远处房门一响,门开处,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赵风,别在那瞎胡闹,什么活不长了?看陈大哥的样子应该是被什么东西给缠上了,不过并不严重,你吓唬他干什么?!还不快扶他进来!”

    那人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生得白白净净,虽然年轻,但是看起来气势非凡,颇有一股仙风道骨的出世之意,正是天虚观观主天游子到了。

    那位陈大哥一听,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便暴走起来。他顺手把背上的大包裹往地上一扔,跳起身来便向赵风追去,一边追一边还叫:“他娘的你个小疯子,你这胆可是越来越肥了啊!连老子都他妈敢耍!看老子逮住你,非把你裤裆里那几根杂毛给拔了不可!”

    那赵风回头便跑,一边跑还一边怪叫:“不好啦!杀人啦!陈半夜发疯啦!”

    两人一追一逃,眨眼间转过大殿,又一先一后跑了回来。见他们胡闹,天游子无奈地摇摇头叫道:“陈大哥,看你的样子也跑了不少路,你不累吗?你跟赵风这家伙闹什么?没个正形!”

    这时候观里的其他道士听到声音也相继走了出来,他们刚看到那个陈大哥的时候似乎都有点发愣,等听到他的声音,就露出了一副见惯不惊的表情,一个个看着这俩人微笑不语,既没人阻拦,也没人出言相劝,完全是一副看戏的表情。

    不一会,两人又绕着大殿跑了一圈,那陈大哥显然是累了,气喘吁吁,步子也慢了下来。天游子上前一步一把拉住:“陈大哥,别闹了。虽然赵风刚才的话说得有点言过其实,不过并不是完全危言耸听。你身上,确实有不干净的东西!”

    陈大哥顺势停下脚步,两手叉腰不停地喘着粗气。过了一会才指着不远处正朝他做鬼脸的赵风骂道:“小疯子!陈爷我今天累了,改天再他妈收拾你!你小子给老子小心点!”

    说完回过头看着天游子,换了一种语气低声说:“老张,不瞒你说,我这次来找你,还真的就是因为碰上了不干净的东西了!”

    。。。
………………………………

第三章 树林探险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这陈大哥跟天游子一样,也是天津人,不过这俩人的家庭背景可不太一样。跟大多数认识他俩的人所想象的不同,这天游子的父母都是那种普普通通放到人堆里就看不见的市井小民,小工人阶层;而陈半夜陈大哥的父母则是政府官员,真正的高大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官二代。

    按理说像这样两个人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属于那种理论上八辈子都不会有所交集的人物。然而悲剧就在于,这陈半夜的命实在是太不咋地了。就在他出生的前一天晚上,他那个当官的老爹出去应酬,竟然奇迹般地因酒精中毒而因公殉职了。

    虽说他爹当时的官也不算小,但是可悲之处就在于,他爹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清廉的官,他当官当了那么久,居然就没有想起来过给自己的老婆弄个一官半职当当,这一点跟现如今的官老爷们可就大相径庭了。所以这老爷子一死,他们家的官脉就相当于连根拔起,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了。而更让人惋惜的是,陈半夜的爹当官期间还有个毛病:太爱较真,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要跟人家掰扯个明白,就算是跟上级领导也不行。这样一来二去地,他可就得罪了不少人。

    由于他们那一代的官员大都属于从战争年代过来的那拨人,所以上上下下丝丝缕缕的关系还在,所以他爹活着的时候,大家还不得不卖他个面子,但是一等他在医院里归了天,落井下石的可就来了。于是乎仿佛一夜间他爹身上就背负了许许多多的罪名:经济问题、作风问题等等等等。

    那是候陈半夜他娘正怀着他都即将临产了,这一着急,一上火,加上丧夫之痛,就在第二天晚上半夜十二点左右,早产生下了他,接着也蹬蹬腿跟着他老爹去了。那时候他身边也没有其他亲人,从农村老家闻讯赶来的爷爷也没啥文化,只能听凭接生的医生给随便取了个名字,就叫陈半夜。

    虽然关于他父亲的问题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都是捕风捉影,然而到那时候陈半夜已经开始上小学了,很多事情都只能被动接受,也不能再改变什么。好在那时候他爹以前的一位老上级可怜他,做主把他爹以前分配的房子又还给了他们,还给他申请了贫困补助。就靠着这点救济金还有爷爷奶奶在街上摆小摊赚来的一点辛苦钱艰难度日,就这么着,他和小工人家庭出身的张天居也就是后来的天游子从小就混在了一起。

    或许是和从小的生活经历有关吧,这陈半夜虽然也很聪明,应该说在智力水平上和天游子相差无几,然而这两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却是截然相反。天游子自小好静,跟个大姑娘似的,非常守规矩;而陈半夜呢,则是顽劣不堪,虽然不像别的孩子一样有家里的大人撑腰,但他却是天不怕地不怕,整个一个混世魔王降世,从小在学校里就是一霸。为啥?因为他不怕挨打。今天跟人家打架被人家大人找上门揍了,明天他继续跟人家打,下手还特别黑。你想谁家的大人也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啊!这一来二去,不但同学们怕他,就连同学家长们都怕了。遇到跟他有关的事情,家长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约束自家孩子:“离他远点,咱好鞋不踩臭狗屎!”

    所以这陈半夜其实还有个外号叫做‘陈狗屎’,不过这个外号一般没人敢当面叫他,谁叫他跟谁急,不过天游子除外。

    关于陈半夜的顽劣,有位算命先生曾经断言:“此子出生于阴阳交汇之际,阴盛阳虚,命落鬼盘,此生非孤即寡兼且早夭。而且他命犯日游,生计难成,此生恐只能出阴入阳,鬼口夺食。好在此子父辈有德,荫庇此子生逢贵人,足能为其取阴补阳甚至逆天改命,然而可惜的是,他的这位贵人嘛,嘿嘿,跟这小子碰到一块,只能算他倒霉!”

    说来也怪,这陈半夜虽然顽劣得出圈,但他对天游子这个朋友却从小就真心敬畏。其实天游子小时候不喜欢打架,也不属于那种多么健壮的孩子,要说真打,恐怕两个人也只是半斤八两而已,很难分得出高下。只不过是因为他俩一起经历过的一件事,让陈半夜从小就把天游子视作了神明一般。

    大约是在他俩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吧,那年天游子七岁,陈半夜八岁,正处于‘七岁八岁狗也嫌’的阶段。性格文静的天游子还好些,那陈半夜性格本就顽劣,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又怜惜这唯一的孙子命苦,所以也不舍得对他过于严厉。这一来陈半夜更像是一头跑出栏的猪一般整天东游西窜,不是上房揭瓦,就是下河摸鱼,总之就是除了正事不干之外,其他啥事都干。

    天游子那时候的家和陈半夜距离不远,两家只隔了一条胡同,小孩子走路也就五分钟的时间吧。由于陈半夜的爷爷奶奶常年在胡同口摆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跟天游子的父母都挺熟。这样一来二去呢,两家人也就慢慢地有了走动,加上家里的两个孩子又都在一所学校上学,时间一长,这俩小子竟然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天游子从小就是个性格沉稳的小大人,陈半夜跟他玩在一起,爷爷奶奶自然放心,对他的管束也就越发松弛了起来。没想到就是这么松上加松的一松,得,出事了。

    那天呢,是星期六,听到老师放学前嘚吧嘚嘚吧嘚不停地布置作业,那陈半夜就觉得头疼。在他眼里,那些课本简直不啻于高深莫测的天书,里边大部分的东西都是人家认识他,他不认识人家,家庭作业对于他来说完全就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不过想到明天一天不用上课,他还是觉得很开心的,家庭作业嘛,先放一边,他现在已经在规划着该去哪玩了。

    下课铃一响,陈半夜已经吸溜着鼻涕跑到了天游子身边,他看着正不紧不慢收拾东西的天游子,神神秘秘地小声说道:“我说句号,你快点,今天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句号’是天游子的外号,不用说,当然是陈半夜给他取的。因为两个人要好,所以陈半夜对于天游子生气时叫他的外号‘狗屎’毫无办法,只好也给他取了个外号以示报复。但天游子学习成绩好,人缘也不错,同学们很少叫他,所以这两个外号其实大多就是这俩人之间的昵称罢了。

    天游子抬头看了看他,不紧不慢地说:“狗屎,放了学不回家,大人会着急的,再说,还要做作业呢!”

    陈半夜急了:“你个臭句号,你一天不做作业能死啊!你就不知道那个地方多好玩,反正明天还一天呢,你还怕没时间做作业啊!”

    这一来天游子不免也有些动心了。毕竟是小孩子心性,就算是他再怎么沉稳,那种小孩子特有的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他心想反正现在天还早,爸爸妈妈也没下班,就跟他出去玩会探探险也没啥。

    想到这天游子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那行,我就跟你去看看。到底是啥地方啊?看你整天神神叨叨的,准没啥好事!”

    陈半夜乐了,一伸手拉起他转身就走:“你不用问,那地方也不远,到了你就知道了,我保证你去了不后悔!”

    两个人出了学校门口,陈半夜拉着天游子直接蹿进了学校后边的一条小胡同,七拐八拐的,两个人不大一会就转到了学校后边的一片小树林里。

    那时候的天津不像现在,城里还有许多人迹罕至的偏僻角落,这片小树林所在的地方是一座高高的土丘,属于那种闹市中的未开发地带。这里树木葱郁,遮天蔽日,高高的灌木丛夹杂在那些粗大的树木之间,就算是大白天也有一种阴森森的意味。天游子虽然在这里上了很长时间的学,却一直不知道就在一墙之隔的学校后边还有这么一个神秘的所在。

    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人刚一走到树林边缘,天游子就觉得身上一阵刺骨的寒意,就感觉不知道什么地方有一双眼睛正在看着他一样。然而等他站住往四下里踅摸的时候,却只听到风过林梢发出的窸窣声时起时伏,周围根本就连一个鬼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