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政治家-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全县脱盲?让全县百姓都读书?”

    这三个同僚再次被陈飞的话给震惊了,上次是菜篮子工程,这次是全县读书。当然,这个菜篮子工程的成功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只要养鸡场接下来几个月继续扩大养鸡的规模,那完全可以让鸡肉价格变得便宜很多。虽然目前还并没有直接卖给本地百姓,可是有了源源不断投入,完全可以在半年之后,让百姓吃上便宜的鸡肉。所以陈飞的菜篮子工程已经可以见到影子了,几乎是指日可待。而这次陈飞再次放了一个大卫星,就是让全县脱盲受教育,这个也太过难度大了。

    “呵呵,我也只是要百姓脱盲而已,并不是要让他们都能够读书。只要认识一些常用字也就行了,不用全部都精通四书五经儒家典籍的。”陈飞说道。

    “这还差不都!”张明德说道。

    如果全县的百姓都学会了四书五经,那恐怕他们几个人都给卖了也都做不到啊!如果只是脱盲识字,那也还不是不可能做到。(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官学私学(上)

    “宁书雨助教,最近我们官府打算投入一笔钱进入官学,然后以后每年我们都会投入一成的收入来让县学发展,让更多的人来读书。我想听听你这个县学的人怎么看。”陈飞问道。

    这个宁书雨也就是陈飞上次在县衙外面见到的人,他是县学的助教,并不属于入流的官员。不过这个宁书雨现在不过是十**岁,可是却都是已经进入了县学三年了。古代男性虽然是二十岁成年,可是往往十五岁也就要亲自挣钱养活自己,所以这个十**岁的人有三年工龄一点也都不奇怪。

    “陈县令,其实我听了您的计划之后,我不建议你把个人的财富投入县学。”宁书雨说道。

    “哦?你也好歹是县学的人,为何反对呢?”陈飞问道。

    而宁书雨马上说:“陈县令既然你能够拿出自己的钱来投入到县学,那说明陈县令还是重视文教的。可是县学毕竟是官学,官场上的势力对于县学的控制太严格了,如果陈县令你的投入,那万一到时候被人挪用了怎么样?我不是怀疑陈县令,可是难道陈县令能保证以后的继任者不挪用?哪怕继任者不挪用,而且这个可是每年数千贯钱的投入,恐怕就算是一个州刺史也都会动心。所以万一到时候州刺史下令挪用,那怎么办?难道一个官卑职小的县令,能够抵抗吗?”

    陈飞皱起了眉头,他意识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个县学是官方机构,属于政府机构里面的一个部门,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党校,还有各种学校合并而来的。可是他毕竟是属于官府的部门,那意味着也就是要绝对服从上级命令。现在自己投入了县学的财富,那一旦真正的投入进去了,那恐怕也就是属于公家的财富。那陈飞以后的继任者会怎么样看这个县学?他会不会挪用这笔钱。然后作为别的用途呢?

    陈飞不会怀疑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而是肯定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哪怕是后世也都经常有学校挪用了助学金,甚至是还有不少慈善机构被爆料出来说挪用了爱心资金。在后世那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都会有如此情况,而古代难道就没有?古代没有什么各种舆论监督,还有官府十分的封闭,百姓对于官府的运作流程都不了解。所以官员很容易可以把这里面的资金挪用走,这样也就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如果陈飞投入了大笔资金进入了这个县学,那陈飞的继任者,还有更高一级的州府官员,他们的良心就那么好。不会挪用吗?

    “还有,如果陈县令以后你调走了呢?一旦陈县令以后调走到别的地方为官,那到时候这个朔县的县学你还是否继续资助呢?如果到时候不资助了,那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县学失去了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最后只是昙花一现。那个时候陈县令你的各种文教也都会人亡政息,彻底没有了发展。而陈县令如果去别的地方为官,那别的地方的官学,陈县令是否资助呢?如果陈县令不资助,那可就是遭人恨了。所谓不患寡患不均。都是陈县令的下属,你怎么如此优待朔县的鲜血,而忽视了别的地方的官学?这个何尝不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至于最后一点,那也就是陈县令你的理想很大。一个县学远远不能满足这个理想。陈县令你的理想是想要天下人都能够有书读,而这个可是已经是涉及到了全国。可是这么做,一个县学的格局不就是太小了吗?从这点来看,县学其实是有很大先天不足的。”

    陈飞这才猛然意识到。这个朔县的县学有很大先天不足。陈飞自然是要发展文教事业,所以才会想着投资县学。可是这个县学却属于官府机构,那到时候陈飞的投资也都是属于对官府的捐款。官府万一挪用了怎么办?所谓县学,那也就是一个“县”之内的学校,你在大也不过是一个县。一个县学,你因为属于官府机构,所以只能够在自己所属的县里面进行教学招生。

    如果朔县的县学跑去了别的县城去招生,那绝对是动了别的县的蛋糕。而官府里面的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一旦涉及到政治问题,那绝对都是一地鸡毛的烂事。到时候朔县这个县学,再怎么扩大招生,说到底也只能在一个县里面招生。如果超出了这个县,那也就是动了别人的利益,那个时候引起了官场纠纷是一定的。

    所以县学的先天太不足了,他不可能扩展到全国都可以招生的学校。在大唐只有国子监,太学,还有四门学能够进行全国性的招生,别的地方的官学都是只能够在本地招生和教育。这个也就是官学的实质,官学的实质其实也就是属于政府机构,政府机构非常讲究职权范围,如果超越了职权范围之内,那绝对是要倒霉的。

    “你说的不错,县学的先天不足,而且很容易被各个官府衙门掣肘,上面有太多的‘婆婆’。不过,那如果不投入县学,难道去捐给国子监吗?”陈飞问道。

    宁书雨马上说:“陈县令,以我这几年的发现,我建议陈县令可以建议您弄一个私学。”

    “私学?”陈飞有些不解。

    私学也就是属于私人或者是社会团体办的学校,用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属于民办学校。陈飞一时也都没有反应过来,因为陈飞在后世从小到大都是吃着财政拨款的福利院里面长大的孤儿,上的学校也都是政府投资的建立的公立学校。可是突然现在有人建议自己弄一个民办学校,这个让陈飞有些没有反应过来,甚至他根本没有这么想过。陈飞心里面其实对于民办学校一直都不太重视,因为在后世陈飞的印象里面,民办学校远远比不上公办学校,所以他也都没有这么想过。(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官学私学(中)

    “陈县令,私学其实才是满足你想法的最好选择。私学也就是一些富人自己出资建立的学校,或者是一些有学问的人自己开办的学校,这种学校规模大小,全看教授者的才华还有自己的财力。如果教授者的学问高明,那自然能吸引很多人过来求学,并且也有富人愿意帮助扩大校舍。而有不少私学也都是靠着自己的学问,反而能创立一个持续文明数百年的学堂。而这些学堂培养的人才也是数不胜数,就好比当年汉末三国时期的颍川书院,通过世代的文化传承让他出现了不少人才。而这一切都是从开创书院的开创之人留下来的遗风。”宁书雨说道。

    陈飞当然知道其实学校和军队一样,都是非常讲究传承的。一支军队如果是一个历史战果辉煌的军队,一个有良好风气传承的军队,那当然战斗力持续很久。而学校也是如此,如果一所学校能够经常出现人才,而他还能源源不断的影响到后来的教师和学生,让整个学校的学风越来越好,反而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才。而那些学风好的学校,也能吸引很多名师来教导,或者是有潜质的学生来求学,然后进一步的提升真个学校的名声地位。这个也就是一个风气传承的问题,额这一切都是要看学校的开创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学校有着怎么样的定位。

    宁书雨接着说:“陈县令,这种私学其实是有很大好处的,最大的好处也就是自由,不受控制。这种私学能办到什么程度,也就看你有多少财力支持,只要财力足够那完全可以扩展到全国,而官府也拿你没有什么办法。而私学的财富,官府也不能够轻易的挪用。他们不能够直接影响到私学。私学不想是官学那样被官府影响,然后也就不得不服从于官场的一些规矩,这样对于教学的自由有很大好处。”

    “有了这两点好处,陈县令你的想法都可以逐步实现的。”

    陈飞思考了一下,接着问:“私学,可是私学的教学能力如何?比起官学如何?”

    宁书雨再次主动鞠躬说:“陈县令,早在先秦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开始著书立说,那个时候是私学的时候,也是最鼎盛的时候。哪怕是孔圣人。其实也是一个私学的领袖。那个时候百姓其实更希望到私学去读书,反而官学备受冷落。”

    “秦朝时期,犹豫秦朝独重法,所以私学被打压。至于之后汉朝时期私学再次复兴,魏晋时期更是达到了另一个巅峰。而前隋时期官学兴盛,私学也非常兴盛。不过最近我大唐建国以来,朝廷重视官学,私学如果我所估计不错,那应该会被抑制。”

    陈飞听了宁书雨的话。算是明白了中国古代私学和官学的关系。中国古代其实也就是私学和官学轮流竞争的情况,有时候私学能够超越官学,让很多人都来读私学。至于官学也有时候会兴盛,因为他毕竟是代表了官府的权力。而这个其实也就是要看时代。而他们其实也都是在互相竞争,可是也都是在互相依存的过程。而陈飞在后世所上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其实说到底也都是古代的官学和私学的遗存,不过在后世是官学压倒性的压倒了私学。官学和私学各有各自的优点。而后世的西方世界也就是私立学校地位高过公立学校,这个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可是,如果我想开办一家私学。那要从哪里入手呢?”陈飞问道。

    宁书雨很肯定的说:“我以为应该从普通的蒙学开始。现在朝廷的国子监还有太学四门学之类的已经是非常重视高等的学问教导,凡是有潜质的学子都是向往着到国子监去读书。而如果我们私学贸然的和高级的官学竞争,那最后的结果只能够是被官府打压。所以如果要开办私学,那最好的办法还是从蒙学开始。官学一般都是重视高级的学问,而对于蒙学很少关注。所以我们不如从蒙学开始,然后让更多的孩童脱离蒙昧,走上一个真正成为士子的道路。”

    陈飞听出来了,这个所谓高级官学和蒙学,用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古代官府只是重视高等教育,轻视基础教育,这个也是后世政府的毛病。宁书雨的建议也就是先从基础教育开始,等基础教育开始到了一定程度,自己也积累足够了实力和生员,那可以朝着中高级教育方向发展。到时候自己手下已经有了很多一起跟着读书的蒙童,那官府也不好打压了,只能够听之任之。反正不要犯法和造反,或者宣扬不适合时宜的学说,那一般也都不成问题的。

    这种从基础教育开始,然后逐步向高等教育进发的过程,其实也都是和后世民办学校兴起的过程一样的。后世也都是从基础教育的民办小学开始,然后逐步到民办中学,最后民办大学都有了。

    不过陈飞认为古代的民办学校比起后世还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古代的所谓读书人不会计较什么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区别,而那些老师也不会为了一个所谓编制也就是去公办学校。所以古代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都是同一个起点,同一个起跑线竞争。哪怕是公办学校,也都是要收取学费的,所以民办公办对于古代百姓来说意义不大。而且古代的科举考试对于民办和公办,并没有太多的歧视。所以不管是民办和公办的毕业生,都算是同一个起点竞争,这个也让古代的民办学校能持续发展的原因。而后世那些民办学校,一出来就是意味着落后于公办学校,被人一定的歧视。

    “那我们应该怎么样聘请教书先生呢?钱不成问题,可是教书先生不好找啊!”陈飞说道。(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学私学(下)

    陈飞已经打算成立一个私学了,也就是自己投资的私学,这样可以尽可能的让更多人获得读书的机会。可是这个教书先生也不好找,因为古代有文化的人都是非常稀少的,想要聘请这种人,先不说能不能够聘请到,就说聘请到了他们的高薪也是陈飞无法负担得起的。如果是少部分人,那还是可以承担得起。可是如果以后这个私学覆盖到了全国,那最后陈飞也都承受不了的。所以怎么能够请到廉价的师资力量,那才能够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陈县令,我有一个提议。我们不妨可以免除全部学子的学费,然后让他们学成之后义务为我们服务。我们让他们服务的时间,也就是按照他们在我们的导师的手下学习的时间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如果他们三年能够学成,那我们也就让他们为我们服务一年。这样我们也都可以获得大量的教书先生,并且这些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当年教书的不易,才会真正感受到师恩深似海!”

    陈飞听了宁书雨这话,也都是一阵震惊,这个还真的是一个好办法。既然自己的私学能够教导出很多学生,那完全可以从这些学生里面选拔出一批人作为教师,而接下来源源不断的持续下去。完全可以和这些学生签订协议,学成毕业之后必须要为学校服务多少年,这个也就是和后来的委托培养模式差不多。如果能够把未来陈飞这个书院的学员都让他们充当书院的教师,然后这样完全可以一步步的传承下去。完全可以从一个教师,教导出数十人,然后数十人能够再次扩充成为数百人。

    “嗯,这个也就是和后世的传那个销一样。都是上线发展下线,不过我们这个是为了发展教育。这样只要资金跟得上,那完全不用担心有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每一批学员毕业之后都要为学校充当教师,那随着这么一层层的传递下去。最后这个私学完全可以扩充到全国。”陈飞想道。

    这方法好,当然也只是能在古代使用。一般情况下在后世哪怕是书院教导了学生,书院也都不能强迫学生为自己服务。而陈飞在古代,可以通过免除学员学费的条件来让学员为自己服务一定年限,然后让他们去继续去教导学生。而这样的条件在古代完全是合理合法的,所以完全可以制定这个约定。这样只要资金跟得上,那完全不用担心没有师资力量而扩大规模。

    至于这个方法也不是没有缺陷,那也就是只能够作为一个低端的教育,想要进行高端的教育也都不太容易。因为这些学员都是刚毕业的,并不足以成为高级的教授。不过陈飞成立这个私学。也不过是想要普及教育的想法。普及教育尤其是普及基础教育,所以这些质量不高的教师也都足以胜任那些普通蒙童的启蒙教育了。

    “宁书雨,你说谁可以来承担这个书院的山长的位置?”陈飞问道。

    古代书院的头目叫做山长,所以陈飞也就入乡随俗了。

    宁书雨考虑了一下,说:“如果陈县令你看得上我,那我愿意负责帮助陈县令组建这个私学。”

    “哦?你愿意,你现在是县学的助教,你有机会成为朝廷官员。可是如果你辞了这个助教的职位,那你恐怕也就是要成为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了。”陈飞说道。

    宁书雨也都诚恳的说:“陈县令是我一直以来见过的最好的官。陈县令你在县令的时候,就为天下百姓的生计而着想。现在陈县令大公无私的拿出了养鸡的方法,以后可以让百姓都吃得起肉,那这个可是莫大的功德。而陈县令你还能够自称百姓公仆。那才是对百姓真正的热爱。现在陈县令你既然想要立志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够读得起书,那在下又有什么不帮忙的呢?既然陈县令有如此宏远,那我愿意追随陈县令一起让百姓都读书。”

    陈飞也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了一个追随者。这个宁书雨和县衙那些书吏不同。那些书吏和下属不过是出于陈飞是一个县令,是他们的上司才会跟随他的。可是如果陈飞不是县令,甚至只是调走了。这些书吏也都不会听话了。这个宁书雨不同,他是竟然要放弃县学助教的身份,帮助陈飞打理陈飞的私学,这样可以说是陈飞的追随者了。

    “嗯,既然如此,那我也就把这个事情交给你了!你过段时间去招募一些愿意从事教书的读书人,然后在朔县里面招募一些五到七岁的蒙童,然后给他们进行启蒙。我们教育他们让他们能够读书识字。经过数年的教育,完全可以让他们认识绝大多数常用字,接着教导他们常用的经史子集。要完成这些,要多久?”陈飞问道。

    “要六年左右!”宁书雨说道。

    陈飞也都继续说:“教导他们六年,然后让他们为我们服务两年,充当两年教师。至于之后他们是想要去哪里,不管是想要通过科举考一个官位,还是走别的道路,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如果他们念及我们的香火情分,那也算是他们的仁义。”

    陈飞提出这个方法,其实也就是想要普及教育,让大唐百姓都能够尽可能的获得教育。当然陈飞知道现在这个时代让人人获得教育这个是不太可能的,可是至少能够让绝大多数百姓识字,这个难度应该不大。识字和有文化,并不能够划等号。前者容易很多,甚至用不了一年都可以了。后者可就是要经过长年累月的教导才行的。不过陈飞只要让大唐的识字率能够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那大唐的文化也就是自然会逐渐发达起来。毕竟百姓识字之后,那也就是自然会教导自己身边的人,最后在这些传帮带之下会带动很多百姓识字。这样,陈飞普及文化的想法也就是能做到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胸中格局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政治家》更多支持!

    “陈县令,你为什么还要关心以后天下人能不能够读书的事情呢?最近县衙里面都在背地里么议论您,说您有些不着边际。当时你关心什么天下百姓能不能够吃肉,而现在您又关心什么天下人读书的问题。这个和您的职位都是挨不上的,您一个县令怎么开始琢磨这些问题呢?这些应该是朝廷里面的衮衮诸公考虑的,您一个县令操心这些是不是有些……”杨家祥问道。

    杨家祥毕竟是一个普通的书吏,他根本无法理解陈飞为什么会操心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首先天下人都能够吃得起肉,这个是民生问题,应该是那些宰相才应该操心的,一个县令操心,这个不是太过荒唐了吗?至于天下人读书,那这个应该是那些名门大儒才操心的,可是陈飞也操心了。甚至,陈飞还打算成立一个私学,争取让更多百姓都能够接受教育。而这些和一个县令的身份都搭不上,好像一点关系也都没有。所以杨家祥也就不太理解,陈飞居然整天忙活着不属于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这个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

    “老杨啊!你知道你为什么现在还是一个书吏,升不上去吗?”陈飞问道。

    而杨家祥也都马上一阵苦涩的说:“是啊!我已经三十多了,比我年轻的方程西都成了县尉。虽然我们这些书吏升官不容易,可是我自认为我还是有几分才华,可是为什么就我就不能够如此呢?”

    杨家祥也都在吐吐苦水,显然对于自己仕途不太满意。

    “因为你把自己当做了一个书吏,所以你这辈子也许都是书吏!而你现在能够成为吏房书佐,已经是你的巅峰了,所以你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很难获得提拔了。”陈飞回答。

    “为什么?我现在也就是一个书吏,不把自己当做书吏,那怎么样?还请陈县令赐教!”杨家祥好奇的问道。

    陈飞接着解释说:“古人云,法其上者,得其中。法其下着,得其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吗?”

    “明白,法也就是模仿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模仿上等的东西,那你最后成为中等的东西。而你照着一个中等的东西来模仿,那你也就是最终只能够获得下等。”杨家祥说道。

    陈飞马上就接着说:“物品是如此。人何尝不是如此呢?你把自己当做了一个书吏,那你从脑子里面考虑问题的方向,还有各种行为作风,也都是按照一个书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根本没有考虑过,你坐在我这个县令的位置上,应该怎么施政。你是否考虑过,如果假如你有朝一日一屁股坐到了我这个县令的位置上,你是应该怎么样带领全县的官吏,一起为百姓谋福?”

    “这个。我没有!”杨家祥说道。

    “是啊!你自己都承认你没有这么想过,那你已经把自己定死为一个书吏的角色,那你一切行为作风也都是朝着书吏的方法来行为。你讨好前任牛县令,现在再来讨好我。不过是为了能够获得好处。当然,你作为一个书吏当然是合格了,可是作为一个官员,那明显是没有合格。而你已经把自己当做了一个书吏。所以也就是决定了你的前途。”

    “还有一句老话,那叫做心有多大,世界也就有多大。这句话经典啊!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小官,那他永远也就成不了大官。如果你把自己定义成为一个书吏,那你这辈子也都很难成为官员。你只有把自己当做一个更高层次的人,这样才能够让你的前途无比光明。别看我现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管辖地方不过是一个县。可是我却要把我当做了统领全国的一个宰相,那看问题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了。如果只是当一个县令,你不过是整个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如果你把自己当做了纵览全国的宰相,那你就能够成为棋手。”

    “而我把我当做了总览全国的宰相,那我自然也就是一个宰相的心态。所以我自然要关心百姓民生发展,自然也就要关心全国的文教事务。如果你目光只是局限于这个县,那你一辈子也都无法升迁了。”

    陈飞说的这个道理,其实也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决定了他未来的前途有多大。虽然当官讲究别人的扶持,虽然很多人都是靠着别人扶持才走向了高位,可是想要别人扶持你,你自己也要有能力让人扶的起来啊!当年刘阿斗不也是诸葛亮怎么扶也都没有能够扶起来。所以为官也是如此,如果自己不行,别人也没有必要扶持你的。

    想要当高官,那首先你要有一个宏大的心态格局,如果你只是把目光投放到自己职权里面的事情,麻木的按照上级的命令来做,那你恐怕你根本不会有太多前途。你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目标,竖立自己的理想,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真正的把格局放大。如果你把自己的格局放大了,那你也就会发现过去自己纠结的那些蝇头小利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说玩政治,必须要看清楚什么东西应该抓住,什么东西应该放弃和分享。如果一直都是把一些蝇头小利抓在手里面,而放弃更大的东西,那自然也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可是,陈县令,难道把自己格局树立高了,那难道就能够成为高官吗?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都没有能够成为高官呢?”杨家祥问道。

    “成为高官,那是要看机缘的。想要当宰相,能力,机遇,运气,甚至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综合在一起才能够成为。可是如果你连当宰相的格局都没有,那你就算是勉强的成为了宰相,你也做不了多久。所以你去告诉那些书吏,不要把自己完全的当做一个书吏,你们平常不妨试想一下,把自己当做一个县令,这样你们说不定成就也会更高。”陈飞说道。

    “多谢陈县令的教诲,在下铭感五内啊!”杨家祥说道。(我的小说《大唐政治家》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主的公益事业(上)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政治家》更多支持!

    接下来几天,吴芸把那些正在鸡舍里面的五千多只鸡分批卖出去了,而获得的利润吴芸也都送来了给了官府还有陈飞。属于朔县的那三千贯钱,已经被送去订购农具。而三千副农具,顿时让朔县甚至是朔州里面所有铁匠都是喜笑颜开,因为这三千副农具已经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了,平常他们一年都未必有那么多。这些农具应该是要在过新年之前弄完,到时候陈飞也要代表朔县官府给百姓去发放农具,算是对百姓新年的一种祝福。而且如果能够在新年之前获得新农具,对于百姓来说也都是好事,能够使用上新农具进行劳作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吗?

    “陈飞,你安排我一些事情做吧!”万春公主对陈飞说道。

    陈飞马上反问:“公主为何要做事?你只要好好在这里享福好了!”

    万春公主脸色一黑,突然不高兴的说:“你的意思是我是一个不事劳作,不知民间疾苦,只是知道在宫里面享受富贵的‘米虫’吗?”

    陈飞一阵头痛,这个万春公主的幺蛾子也太多了,居然主动要求安排工作。本来公主这种生物只是要好好享福也就行了,何必要如此主动给自己找事情做呢?而陈飞也都马上问出了这个问题,可是答案去让陈飞有些无奈。

    “你每天都忙着县衙的公务,我来到了这里也你都没有能够经常陪我去看看。所以我怪寂寞的,可是我也不可能和丽质还有婉柔一起玩,所以我也就只能够找一些事情来做好了。”万春公主说道。

    陈飞也有些无奈,自己现在当然没有时间陪着公主去到处看看,毕竟陈飞现在还是要想办法升官呢!作为一个普通寒门出身的官员,想要娶公主没有那么容易。陈飞如果是某个功臣的后代。那娶公主绝对非常容易。可是现在陈飞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