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元辅-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怪后来有人说李成梁是清高祖,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还真是啊!

    李成梁的家丁是一支为钱打仗的部队,只要钱到位,战斗力就有保障;努尔哈赤的八旗也是一支为“钱”打仗的部队,只要能保证打完之后可以抢到足够的财富,他们的战斗力一样有保障!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八旗入中原后才会堕落得那么快吧——抢无可抢了啊。

    大概想明白了这些,高务实便问道:“叶赫、哈达之争,你以为我大明最好持什么用的态度?”

    曹簠道:“哈达部在前些年曾是女真各部之首,如今虎死不倒威,还是有些声望的,末将以为,不如就让叶赫去杀一杀哈达的威风……如果此后叶赫声势又起,我大明再出手压制叶赫也是一样。”

    高务实微微颔首,过了片刻,忽然又问:“本部院听闻叶赫与努尔哈赤联姻一事,现在还只是约定,并没有能够完婚?”

    曹簠道:“是,末将已经查明了,此前消息有误。”

    “何误?”高务实问道。

    曹簠道:“一来,约定嫁女给努尔哈赤的,不是清佳砮,而是杨吉砮;二来,杨吉砮虽有长女,但他却把幼女许给了努尔哈赤,名义上是说幼女端庄,与努尔哈赤更般配,不过末将以为这只是拖延,他是为了看看努尔哈赤能不能在建州左卫站稳脚跟,若能,这女儿嫁了也就嫁了,若是不能……到时候找个理由悔婚就好,甚至说不定努尔哈赤自己死掉了呢。”

    高务实皱眉道:“可之前的消息说,努尔哈赤从叶赫部回建州的时候,的确带了女眷。”

    “这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了我们汉人的通房丫头……其实那是孟古哲哲的婢女。”

    “孟古哲哲?”高务实喃喃道:“这是那叶赫家小女儿的名字?”

    曹簠点头道:“是,抚台,此女年幼,今年似乎才八岁,努尔哈赤想娶她,还得等好几年呢。”

    高务实这时候却有些走神,过了半天才忽然回过神来:孟古哲哲?卧槽,这不是皇太极他老娘吗?

    …………………………

    新年快乐!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无忧无虑k书”、“玄游冥”、“哇23333”的月票支持,谢谢!
………………………………

第194章 高务实最重视的对手

    有那么一瞬间,高务实很想直接下令,让叶赫的杨吉砮贝勒直接把他这个叫孟古哲哲的小女儿送到辽阳来。

    当然,高抚台还没有无耻到要这样一个八岁小女娃暖床的地步,他主要是怕孟古哲哲将来生下的那个孩子:皇太极。

    在高务实看来,如果说明清交替这百年间,东方有雄主的话,此人不是缅甸白象,不是日本乌龟,不是莫卧尔沙贾汗,不是崇祯,也不是老奴野猪皮,而只能是皇太极。

    皇太极这个“名字”很有问题,前文中早已说过,也许他其实叫阿巴亥,也许叫黑还勃列,但不管叫什么,此人都是当世无双的人物。

    与其父努尔哈赤对比,老奴打的萨尔浒之战确实可圈可点,水平发挥可以说远超明朝几将,但如果考虑实际兵力,明军八万余人,八旗六万余人,差距不大。

    而明军总指挥辽东经略杨镐,是个朝鲜战场上就已经臭了大街,被加藤等人吊打的货色,简单的讲,就是个根本不懂兵的文人,竟然还能定出分进合击这种致命的围剿策略,如果不是杨稿轻敌,就是他的水平真的菜。

    当时出阵的明军,本身素质就参差不齐,比如刘綎就没能带上他明确指定的川军,而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期间表现出的战斗力,已经足够让辽东军方警醒了。

    可是杨镐没有警醒,他依然分兵几路。然后明军主力杜松部那边也有问题,杜松可能是真的轻敌——因为他居然还抢功冒进。

    这个局面之下,野猪皮不胜是真没天理了。

    此后辽阳、沈阳以及广宁的等战,老奴确实指挥得当,但也有叛徒暗探之功,动不动就是城内的细作抢开城门之类的破事。

    这里真是很让人无语,在朝鲜战场都能表现活跃的锦衣卫,怎么在辽东就完全没了存在感呢?还得让老奴教做人。

    然而即使如此,努尔哈赤也有浑河血战,其以数万八旗马队冲击四千秦奶奶麾下白杆兵未果,还被川军反冲数次,最后靠大汉奸李永芳拉来明军大炮才轰开川军阵列。

    此后主力又与三千浙军血战,结果把浙军弹药耗尽了都没拿下,结果还得不断调来援军,最终靠人数优势堆死了弹尽、粮绝、无援且野地扎营的浙军,这水平还真称不上什么天纵之才,顶多属于会打仗罢了。至于什么浑河四人破八百之类的,就别拿出来说笑了。

    高务实之所以一直都对努尔哈赤只是“关注”,却谈不上多么积极干预,就是因为在高务实看来,努尔哈赤不过就是个将领,其战略眼光和胸襟充其量就是一酋长。

    而皇太极之所以被高务实格外重视,正是其超高水准的战略眼光。比如千里转进,将数万满蒙联军偷渡进袁崇焕眼皮底下亲自防守的蓟门天险,再加国运之战皇太极发满州老卒少年亲赴战场的大豪赌,终于压崩了洪承畴。

    这里表现出来的军事水平就算不如他阿玛,也相差无几了吧?而这里头表现出来的政治水平……算了,努尔哈赤有政治水平?

    老奴晚年连李永芳这种资深老汉奸都不信了,开始大肆清理八旗里的汉人,同时在明朝的封锁下,后金连年挨饿,不得已,以前掠来的汉奴包衣阿哈就被献祭了,从此恶性循环,到老奴死时,后金已经陷入了朝鲜、东江、辽西、林丹汗的大包围网中,随着时间推移,后金这个尚还处于奴隶制的部落联盟,除了崩塌还有第二种结局么?

    然而,他却死了,皇太极继位,开始倒转乾坤。

    受老奴影响,当时的后金非常排汉,皇太极则积极在部落中推行满汉一体,大量重用汉人叛徒,如宁完我、范文程之类人,其还拉拢分化蒙古,在蒙古林丹汗死后,纵横捭阖收了林丹汗的老婆和儿子,甚至兼任了蒙古大汗。

    然后通过和袁崇焕的心术交锋,让袁崇焕卖了军粮缓解辽东大灾,还斩了毛文龙,废了东江镇,这也为后来吴桥兵变、三顺王投清有直接关系。三人在东江乱后,归于登州镇,郁郁不得志,造反后却直接被皇太极力排众议而封王,更重要的是,给后金带去了最紧缺的水师和红衣大炮及葡萄牙射手(包括受过葡萄牙教官训练的射手),此外还攻入朝鲜,逼朝鲜不与东江补给。

    这一顿操作下来,使得大明对后金的包围网彻底破裂不说,甚至还反过来包围了大明。

    同时,崇祯继位没多久,皇太极就率军千里转进,如上文所述潜越袁崇焕、杀了赵率教,横扫京畿,这也最终间接地杀了袁崇焕。

    但更重要的是,这一波抢掠关内,彻底团结了蒙古和满洲本来分裂的局势,其还在内斗中顺手搞死了三贝勒莽古尔泰,打服了代善和阿敏,顺便整了自己的“聪明弟弟”睿亲王,为鞑清真正从部落联盟转向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睿亲王就不多说了,本来传檄而定的天下让其一纸剃发令逼反,也是厉害厉害,了得了得,而且还居然让自己小嫂子成功戏耍,比其兄长真是差远了。

    所以高务实一直认为皇太极的能力远远超过努尔哈赤,尤其是战略大局观。皇太极虽然没能活到清军入关那一天,但他是鞑清在关外立足、政权走上正轨,为清军入关做好各方面准备的真正奠基人。

    如果要总结下他对后金鞑清政权的几个贡献,高务实觉得至少有这么几条:

    其一是,对努尔哈赤在辽东地区的农奴制度暴政施行了一定的改革,缓解了激烈的满汉民族矛盾,稳定了基本盘。

    其二是,两次东征,迫使朝鲜与明朝绝交,改向鞑清称臣,同时强迫朝鲜每年向后金输入大米、布匹等岁贡,使鞑清脆弱的经济得到输血。

    因孙承宗、袁崇焕在辽西的坚城要塞体系基本完成,在皇太极时期,对明朝辽西堡城的战争,采取长期围点打援的方式。如果没有从朝鲜榨出来的物资,单靠清军自己的后勤补给是肯定撑不住的。

    尤其是在松锦战役期间,在鞑清要求下,朝鲜给清军提供大米等军粮援助,正是有了朝鲜提供的粮食,前线清军才抗得住,否则鞑清多半要比明军更早崩溃。

    其三是,完成对漠南蒙古的控制。皇太极多次发动西征,顺者拉拢,逆者打压,灭了察哈尔,收服土默特,漠南各部向皇太极称臣,并迫不得已尊其为蒙古大汗。

    皇太极称帝时,又设立蒙古衙门,发展成后来鞑清的理藩院。“满蒙联盟”这一几乎纵观鞑清始终的国策,就是在皇太极时代成型的。鞑清版图也从努尔哈赤时代的辽东一地,扩展到皇太极时期的从东北到河套,反过来给大明北疆来了个全面包围。

    在经济上,清军能跑到宣化、张家口和山西大同,和当地明军、晋商做贸易。

    在军事上,清军可以从辽西—蓟州、河套—宣大两个方位,对大明京师的东北、西北两个方向构成威胁,战略主动权掌握得更加明显。

    1629年冬,皇太极第一次入寇的“已巳之变”,清军还是从北京东北的遵化入塞。到了崇祯年中后期,清军数次入寇侵明,已经从北京延庆、山西大同一线入塞了。

    其四是,皇太极完成了清军的军事体制与军事装备改革。通过设立满、蒙、汉八旗,拉拢耿、尚、孔汉人将领三顺王,吸收漠南蒙古各部骑兵等手段,皇太极时期的清军,已经发展成一只步、骑、炮兼备,协同作战能力娴熟的野战军集团。

    其五是,实现学习明朝的官僚体制改革。尤其是皇太极称帝后,仿照明朝设立六部,开科取士。

    努尔哈赤时代那个还保留大量部落血亲政权遗风的后金,在皇太极的改造下,才被逐渐打造成一个封建集权政权国家的雏形。

    所以说,皇太极是明亡清兴六十年中最杰出的雄才,清以二十万丁口,蛇吞大明这头肥象,皇太极之功应该说是首屈一指的。

    然而,彼之甘露,我之砒霜。

    高务实可以近乎无视努尔哈赤,不代表他也敢无视皇太极,因为在高务实看来,一名单纯的将领再厉害也有限,甚至如果这将领还同时兼任一国之君,那反倒可能有更多的弊端出现在内部。

    然而一名本身就战略眼光极高的一国之君,又有一支能征惯战的军队,那就绝对不能等闲视之了,必须重视起来,而且是高度重视。

    高度重视,不是说非要等他厉害了之后,再跟他来一场公平对决——高某人没那么有骑士精神。

    高某人现在更想做的是,我该怎么让你“出不来”呢?

    …………………………

    感冒没好,有些头疼,一会儿先跟着发一章防盗章节充个字数,然后大概一点多种刷新出来,本身是没法子。不过想一想,我发防盗章节的频率还是很低的了,应该影响不大吧。

    【新消息,时间已过12点,懒得搞了】
………………………………

第195章 努尔哈赤拜会

    孟古哲哲的婚事,高务实是已经在内心里决定要横插一杠的了,不过这件事决定归决定,急切却谈不上急切,原因在于孟古哲哲今年才八岁,杨吉砮不可能这么早就把她嫁去建州左卫。

    如果高务实的记忆没有太大的偏差,她应该要在万历十六年,也就是她十四岁时才会与努尔哈赤完婚。

    在原历史上,当时杨吉砮与清佳砮二人已经死去五年,主持这件事的是孟古哲哲的兄长、时任叶赫贝勒纳林布禄。

    当时纳林布禄亲自护送妹妹去了建州左卫,努尔哈赤方面也是亲自率众出城相迎,继而杀牛宰羊,大宴成婚。

    孟古哲哲于万历二十年生下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病危,在她弥留之际,她想见一见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虽然派人去请,但当时的建州与叶赫已经势同水火,这个愿望显然没能实现。

    孟古哲哲的英年早逝,对努尔哈赤的打击很大,为表达自己的哀思,他命服侍过孟古哲哲的四个婢女生殉,用牛羊一百只祭祀,并将孟古哲哲葬在自己居住的院中长达三年'注:这个操作我没看懂,不知是女真人有此风俗,还是努尔哈赤脑回路清奇',后来葬于十尼亚满山岗。

    后金天命九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东京城,孟古哲哲的遗骨也随之迁到东京陵。不过有一说一,孟古哲哲能与努尔哈赤同葬福陵地宫,神位供于太庙而备受尊崇,主要还不是因为她特别得宠,而是归功于他的儿子皇太极。

    母凭子贵这是肯定的,孟古哲哲生前能位居大妃,死后又得以厚葬,说她备受努尔哈赤宠爱没有问题。

    但问题在于,努尔哈赤这个人早年的时候其实比较缺乏亲情思维,年纪大了又慢慢反转扭曲,因此孟古哲哲这位“中前期大妃”所受到的这种宠爱实在有限,而且对比来看,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女子其实还轮不到孟古哲哲。

    若不是皇太极即位,孟古哲哲只能附葬或陪葬于福陵,而且也不会获得孝慈高皇后的谥号,享受祭祀。

    努尔哈赤一生共有四位大妃,第一位是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第二位是富察·衮代,第三位是叶赫那拉·孟古哲哲,第四位是乌拉那拉·阿巴亥。

    当孟古哲哲嫁给努尔哈赤时,富察氏仍是大妃,直到万历二十年,富察氏还为努尔哈赤生下第十子德格类,也就是说,在孟古入宫数年且生有一子的情况下,仍然没能取代富察氏上位大妃,而后来的阿巴亥成为大妃却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可见若论受宠程度,孟古哲哲并没有特别突出,只能说……也还算受宠。

    只是还算受宠,那当然就不可能受“专宠”。在孟古哲哲为妃期间,努尔哈赤在娶孟古的同年还聘了哈达部万汗的孙女阿敏为侧妃,万历十九年又纳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万历二十九年又与乌拉部阿巴亥'注:此时阿巴亥年仅十二岁'成婚。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其他后妃还一共为努尔哈赤生育了四子三女,即第七子阿巴泰(母为侧妃伊尔根觉罗氏),第九子巴布泰,第四、五、六女(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第十子德格类(母为大妃富察氏)。

    特别是,万历二十年时,孟古哲哲十月生皇太极,十一月,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就生了巴布泰,足以说明孟古受宠爱程度不是很夸张。

    然而说一千道一万,有个好儿子比什么都强,孟古哲哲受宠程度虽然比不上后来的阿巴亥,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绑一块也比不上一个皇太极。

    结果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带着一票年长的贝勒逼宫,传努尔哈赤“遗命”,强逼着阿巴亥殉葬了。

    这里有一个疑问,正如把汉那吉可以“收继”钟金哈屯、宰赛可以“收继”炒花的哈屯一样,女真人也是允许“收继”的——阿巴亥本来曾听努尔哈赤提到今后让代善照顾她和她的三个儿子,所以对代善格外亲近(后来成了一桩罪)——那皇太极为何非要阿巴亥去死呢?

    皇太极登上汗位后宣布将多尔衮兄弟二人“恩养”于宫中。对于皇太极汗位的得来,曾经有人大加指责,如果单说得位之正,皇太极可能确实该受指责,因为很显然,这是一场蓄谋的逼宫政变,但神奇的是,这次政变是由皇太极与兄长代善联手完成的。

    为什么可以肯定这是一场政变?努尔哈赤晚年是非常看重家庭亲情的,当初在皇太极指使小妃德因察诬告阿巴亥时,努尔哈赤在听信谗言、极度恼怒之时也没有治阿巴亥的死罪,他说念及几个孩子都很小,不忍心让孩子们失去亲娘。

    这就有意思了,他既然此前就考虑过这一点,难道弥留之际就没有考虑到,如果让阿巴亥生殉,多铎兄弟也一样变成了孤儿了吗?(当时多尔衮年13岁半,多铎12岁)。

    再一个史实是,努尔哈赤死时在他身边陪伴的只有大福晋一个人,众多子侄都还在路上,未来得及赶到。

    一种说法是他想当着众人的面宣布继承人选,另一种说法是写有遗诏,但被皇太极的人毁了。而作为知道皇太极并非老汗王选定继承人这一秘密的大妃,一个最后时刻守在努尔哈赤身边的证人,皇太极怎么可能让她这个绊脚石继续生存呢?以皇太极那样的雄主思维,这样一个女人,就算可以收继,也是对他拥有致命一击能力的,他不会容忍其存在,所以大妃只有死亡一条路可以走。

    而就在皇太极逼大妃殉葬之后,那个小妃德因察居然也“生殉”了,可见其中必有隐情。史料记载从努尔哈赤死到大妃生殉,相隔不到一天时间,具体是在努尔哈赤死后的次日凌晨。

    但这里又要回头说一下另一个疑点:既然大妃阿巴亥早就对代善表达善意、格外亲近,那为何代善居然还屁颠屁颠地跟着皇太极去逼死阿巴亥?

    按理说,只有阿巴亥知道努尔哈赤的“遗命”究竟是什么,那么代善只要抓紧阿巴亥,这个汗位难道他就坐不得?要知道,长子褚英死后,他代善这个次子本来就最“应该”继位不是?

    实际上,努尔哈赤杀了长子褚英后,的确曾经想过改立次子代善,但有两件事让他大为光火:一是代善的继福晋虐待前福晋生的长子硕托,此事传到努尔哈赤那里,努尔哈赤极为震怒,在他看来,一个连家务事都管不好的人,还能指望他建功立业,成就大业么?把汗位交给这样的一个人,到底应该不应该?努尔哈赤犯了嘀咕。

    再一个令努尔哈赤忌讳的,就是他本身就最恨继母虐待继子这种事,因为这与他和生活经历有关,努尔哈赤小时候就是生母早逝,饱受继母虐待,继而被迫出走跑到外公王杲处避难,最后被李成梁给抓了的。所以这件事勾起了他的痛苦回忆。

    第二个原因,就是皇太极串通小妃德因察,诬告大妃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之间关系暧昧,皇太极此举意在一石二鸟,同时打击大妃和多尔衮三兄弟的势力,结果努尔哈赤虽然初时大怒,但后来冷静下来,又意识到其中有诈,把皇太极和德因察叫来狠狠训斥了一顿。

    不过,有很大的可能是,皇太极连努尔哈赤会想明白然后训斥他都已经提前料到了。

    因为训斥归训斥,皇太极依然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那就是代善在这两件事上都表现得很软弱,让努尔哈赤直接对他失去了幻想,认为代善此子没有担当。虽然后来他不得已杀了老婆来向努尔哈赤赔罪,但为时已晚了。

    也许从那以后,代善就被皇太极的手段给整怕了,不管局面出现什么变化,他都没有信心跟皇太极唱对台戏,因此当皇太极要逼死阿巴亥时,代善也选择了跟随。

    或许代善是被皇太极“说服”了,因为站在阿巴亥的角度来说,与其改嫁给代善,肯定不如直接让自己的儿子多尔衮继位来得更稳妥。

    至于皇太极怎么向代善说明阿巴亥敢于认为年纪轻轻的多尔衮能坐稳位置,那是皇太极的忽悠能力问题,而显然皇太极这方面的能力冠绝后金——他后来搞千里大奔袭的时候,一开始也是所有人都不同意的,最终却全被他说服了。

    明的暗的、阴的阳的都玩得贼6,这就是皇太极。

    虽然在外人眼里,高务实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但他却很清楚,他是开着挂才玩得这么6的,而人家皇太极可没挂能开。

    所以这种人不比努尔哈赤,提前让他消失或者说让他不要出现才是最佳选择: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至于努尔哈赤,高务实不仅有足够的把握让他成不了什么大业,甚至还有比较大的把握能够利用好他,所以这个人倒是可以留一留。

    不过,高务实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这边正考虑打努尔哈赤老婆的主意,努尔哈赤居然来了。

    新年将近的时候,高务实刚刚批准了哈达部请求册封新“都指挥使”的请求,沈阳中卫抚顺千户所抚顺关方面传来一则消息:努尔哈赤请求入关,来辽阳恭贺高抚台履新,顺便给他拜年。

    努尔哈赤要给我拜年?

    高务实一时之间觉得有些不真实,过了一会儿,他才下令派人把韩光和曹簠二人请过来商议这一情况。

    韩光对努尔哈赤这个人印象并不深刻,听了消息也有些无可无不可,而曹簠则对高务实道:“抚台,努尔哈赤此来,恐怕不止是为了庆贺或者拜年,末将以为他是为正名而来,说不定还要对宁远伯有所……嗯,说不定还要请抚台为他主持某些公道。”

    哦?

    哦!

    曹簠这么一提醒,高务实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努尔哈赤虽然回到了建州左卫,现在手底下也有了两三个城寨,不过实力还是非常有限,而限制他实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没有获得大明的承认。

    没有大明认可的身份,他想扩大势力范围就不能名正言顺,而没有大明的敕书,他也就积攒不了财富,没法扩充力量。

    所以他此来的第一要务,肯定是希望能得到大明的委任——比如拿回他家“祖传”的职务,建州左卫都指挥使。

    不过刚才曹簠还提了一句“宁远伯”……

    嗯,是了,李成梁前次杀了觉昌安和塔克世,偏偏又没给努尔哈赤一个交代,可能努尔哈赤心中不平,再联想到他高务实初来辽东就跟李成梁明里暗里交手了两三回,所以打算来告状?

    哈,有意思。

    高务实想了想,下令让抚顺关的明军放行,准努尔哈赤南下辽阳。

    这个时候,他根本不担心努尔哈赤能闹什么妖蛾子——寨子都才两三个,兵力不知道有没有两三百,怕什么?

    其实高务实还高看了努尔哈赤,此时的努尔哈赤别说三百兵,三百的一半都还差几个,而其中有甲的一共才二十五人——他父祖死前给他留下了十三套兵甲的遗产,后来叶赫两位贝勒送了十套给他,然后他几个月苦心经营,又换来两套,一共二十五套兵甲。

    也就是说,包括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兄弟本人在内,他手底下一共只有二十五名披甲兵,其余都是无甲兵,真要打起来,几乎只能全凭力量和血勇。

    努尔哈赤现在手里一共也没几匹马,此次来辽阳更是故意一匹都没带,一行人全靠两条腿,但速度却一点也不慢。将近三百里的路程,他们推着木轮车,居然只花了四天时间。

    过小年的前一天,抚院接到消息:努尔哈赤已经到达辽阳城外,请求进城。

    高务实下令:准许进城。

    是日申时一刻,努尔哈赤一行十五人带着三车皮货、人参等物进入辽阳城。

    ……………………………

    感谢书友“傻妞妈”、“ASolaF”、“阴天好心情”、“书友20180115134851557”、“大鹏鸟展翅飞”的月票支持,谢谢!

    话说我这感冒好了八九成,但就剩那么一点好不利索,这可真是烦啊。我很不喜欢老家写书的这个台子,高低不合适,码字几小时从脖子疼到腰。可是感冒不好彻底,我又不敢回长沙,虽说我自己知道自己是二十八那天洗澡感冒的,但万一回城被隔离就尴尬了。
………………………………

第196章 高陌汇报

    辽东,抚院,后院书房。

    许久未曾出现在高务实身边的京华内务部主管高陌正在汇报着什么,而在高务实面前的大书桌上,则放着厚厚几摞卷宗,从摆放模样来看,高务实已经审阅过了一部分。

    “南直隶试征商税之后,京华的进入变得比过去容易不少,除了香皂、水泥等原本就处于垄断性质的货物之外,京华的铁器制品开始大规模出现在南直隶及江西、浙江等处。另外就是,广西的糖类产品在南直隶迅速打开销路,且势头很猛,据总监估算,现在可能已经占据南直隶等处半数以上大宗糖类买卖……”

    “安南都统使府顾问局报告,安南都统使莫茂洽的眼疾似有康复迹象,目前顾问局正在继续观察、严密监视,顾问局请老爷指示:如果莫茂洽的视力恢复,他们应以何种态度应对?”

    “安南顾问局报告,京西镇守使岑凌受都统司顾问局之命,主持清剿黎、郑余孽,今年以来大小二十七战,剿灭黎、郑余孽或打着他们名号的山匪土寇九股,合计约三万余人,均取得胜利。这其中有三次作战得到了莫玉麟、阮倦等将领的协助;同时,有两次作战得到了升龙警备军军长高珗的助阵。”

    “乂安、顺化、广南三镇总领兼金港筹建特使高孟男、金港筹建副使高务勤来报:金港三期工程建设已于今年十一月完工,港口及主城区、城墙全面建设完成,四期工程即文教、休闲片区建设预计将在明年二月启动。

    不过现在他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汉人数量虽然提高较快,但这些人大多是两广和闽地过去的客家人,这些人以省份来源分别抱团,不太受管束,且时常出现械斗,听说还发展出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帮派。金港守备军军长高璟镇压了两次,打死了足足三百多人,情况虽然看起来压制住了,但高孟男与高璟在这件事上意见相左……”

    高务实听到此处,第一次插嘴,道:“帮派问题,只管严厉镇压,我不需要这些。”

    高陌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问道:“但大房二老爷(高孟男)说,有不少帮派是按职业形成的,有不少帮派是按地域形成的,如果能团结好的话,对于金港的稳定和发展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高务实冷冷地摆手道:“第一,没有他们,我也可以让金港繁荣稳定;第二,我可以容忍各行各业出现各自的行会,也可以容忍各地而来的汉人组织同乡会。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守规矩的前提下,如果他们仗着人多势众,乱了我定的规矩,就只有被取缔一条路。

    哼,聚众械斗?可以,就让高璟好好斗他们一斗,他们要是这么有能耐,斗得过三万金港守备军,这金港城我送给他们了。”

    高陌听得心头一凛,暗道:老爷身上的杀气比以前可重多了。

    随即把头一低,应道:“是,老爷。”

    高务实略一点头:“继续。”

    高陌又道:“在罗明坚神甫的积极联络与斡旋之下,卡斯……蒂利亚王国对老爷提出的贸易计划很有兴趣,听说那个国王亲自给老爷写了信,现在已经送到了安南。据罗明坚神甫说,该国王正要对佛郎……哦,对葡萄牙发动统一之战(实际上在此时已经发起并接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