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元辅-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只小艇顺利靠岸,登陆后,十人一队,五十名步丁分成五队,成扇形散开搜索前进。
没过多久,五支小队先后回报:这个渎叻码头简陋归简陋,荒凉归荒凉,不过数百步范围之内,一个人影都看不见——先遣队派传令兵报告安全,并表示已经建立警戒。
高珗舒了口气,下令:“登陆!”
………………………………
第152章 认贼作父
高务实是在正月二十一接到黄芷汀传来的消息,告诉他谅山已克,请他酌情考虑是否把指挥部前推到谅山。
当时高务实还略有些犹豫,倒不是怕谅山不安全,而是他没有兵——他身边只有高璋的三百家丁,又不想调动官军,因此,南下谅山的话显得有些“枝强干弱”。
高璋上次被恙虫咬了一口,中毒后休养了半个月才大好,所以没有随高珗远征,而是留在高务实身边。他倒是觉得去谅山无所谓,因为即便站在他的角度来看,也觉得黄芷汀对高务实不可能有什么不恭的举动。
其实这一点不用他说,高务实自己也清楚,他只是单纯的不希望出现支强干弱的情形罢了。不过,拖延了两天之后,高务实却又觉得必须前移了,因为岑凌方面也传来消息,说已经占据高平,并且将高平莫军大败,预计三日后即可攻占通化。
按照岑凌的计划,他拿下通化之后,并不会立刻南下去取太原,而是先往西南拿下宣光。
这个思路高务实是可以理解的,这个进军方案就相当于出了一记右勾拳,把西北方向的莫军往太原甚至升龙方向挤压。
那也就是说,岑凌在考虑把莫军挤压到太原或者升龙之后,与黄芷汀——甚至还包括高珗——将莫军北方主力合围,然后一举荡平。
胆子很大,气魄很足。不过高务实很喜欢。
如今北地的莫军应该不是莫军精锐,一举荡平然后等待莫军主力从南方回援,这才是好计划。要不然,北方还没清剿完成,南方的莫军主力又赶了回来,倒不是说一定打不过,但肯定麻烦多了。
尤其是,高务实一直担心把安南打成一个满地叛军的烂地,毕竟“林登万将军”可不是闹着玩的,高务实当年看见这么名字就脑壳疼。
之前只有谅山完成了突破,高务实还能待在思明州观望形势,但既然现在高平也攻克了,那指挥部前移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带上三百家丁,又会合了黄氏的第一批援兵两千人,高务实经镇南关抵达谅山。
不过,此时黄芷汀却走了——她给高务实发出消息的时候,自己就已经率军去打长庆府了。
由于长庆府的兵力都在谅山一战中损失殆尽,黄芷汀夺取长庆的战斗顺利得多,确切的说……没有经过战斗。长庆的军兵早在得到明军大举南下的消息之后就“转进”去了京北府,黄芷汀直接拿下了长庆。
而岑凌的第二封战报也送了过来,他说了两件事,一是通化已经顺利拿下,二是在朝宣光进军的途中,他已经得知消息,宣光本来有两万多大军,但现在却直接弃守了宣光,转道去了太原。
岑凌提出,等他拿下宣光之后,休息一日便向东去太原,请高务实下令让黄芷汀所部配合西进,与他围攻太原——他认为拿下太原,安南北部就再无抵挡之力了,届时便能以泰山压顶之势兵临升龙城。
高务实思考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决定继续南下,直接去长庆府与黄芷汀会合。
战局发展之顺利有些超出了他的预计,从现在的战况来看,除了谅山一战,安南莫军还算表现出了应有的顽强之外,其余作战全是摧枯拉朽,莫军不是稍加抵挡便告失败,就是干脆望风而逃,根本没有与之一战的勇气。
虽然高务实人没在前线,搞不清这是莫军太弱还是狼兵太强,又或者只是因为莫朝南征把精兵强将都抽调一空的缘故,但总归一句话:现在北安南已经不可能阻挡岑黄联军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抵抗力量,那就只有太原。
但打太原的话,高务实就必须去了,否则的话黄芷汀和岑凌两人地位差不多,手里的兵力也相差仿佛,到时候谁说了算?
高务实可不希望本来能发挥十成战力的两支军队打个不及格的战果出来,所以他现在没法再磨蹭了,必须直接顶到最前线去亲自指挥——亲自指挥可能谈不上,但是必须亲自决断和下令。
正月二十四,高务实抵达长庆。黄芷汀率桂南土司、将领出城迎接。
到了城中,黄芷汀先是通报了一下战果,此次谅山一战,东路军共获安南军首级三千四百二十七级,俘虏五千四百三十九人,预计还有三四千人逃散。
其逃散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往京北、升龙方向逃窜,一是往安邦海龙府方向逃窜。也就是说一路往西南逃,一路往东南逃。
高务实此来本来就是带着赏银的,其中首级一颗五两银子,一共17135两赏银;俘虏一人二两银子,一共10878两银子。
同时,鉴于此次各土司之功劳不会有朝廷的加赏,因此他也直接赏银,但他不问具体赏银分配,只直接拿两万两银子的赏钱给黄芷汀,由她来论功分配并报自己批准。
这显然是为了继续提高黄芷汀的威望,黄芷汀当然不会拒绝,而众土司也没有谁质疑这个决定——土司们又不傻,现在明显可以看出高按台对黄大小姐的信任,谁肯跳出来唱黑脸?
再说了,现在看来看去,似乎他们两人之间还有些不太一般的情谊,联想到之前两人曾经孤男寡女千里同行……这些桂南土司们本就是跟着思明府混的,现在还要担心黄大小姐不知何时就忽然变成了按台夫人,那就更得罪不起了。
搞定赏银的问题之后,岑凌的战况通报又来了,他说自己所部将在二月二十三日出发向东进军,请黄芷汀部得到消息后即刻西进与他对接会合,合围太原。
嗯,他还不知道高务实已经到了长庆。
高务实倒也没有矫情,问了黄芷汀的意思之后,她也认为合围太原是可行的,说不定太原一丢,升龙方面没准就失去抵抗的信心了。
于是留下两千兵马驻守长庆府后路,大军继续开拔,往太原进发。
还没到太原,更加意外的消息却传来了,这次消息是从升龙城由高珗传来的,高珗派来的高家家丁兴奋异常地向高务实表示:莫茂洽开城将高团座迎进了升龙城,并且当众宣布大明天兵此来,不是为了惩罚莫氏,而是来帮莫氏扫平黎逆郑贼的!
莫茂洽甚至还表示,“安南都统司下属军队”以及他本人,都将接受广西巡按的直接指挥,并且“急切期盼高公莅临升龙,指挥全局”。
高务实错愕万分,黄芷汀更是睁大美目,仿佛在怀疑自己的耳朵坏掉了。
莫茂洽这是……投诚了?
黄芷汀悄悄在高务实耳边说道:“你猜我想到了一句什么话?提示你一下,是个成语哦。”
“呃……”高务实试探着道:“栎阳雨金?”
黄芷汀呆了一呆,埋怨道:“什么呀,我都没听过这句。”
高务实笑道:“那好吧,你想到的是什么?”
黄芷汀认真地道:“认贼作父!”
高务实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无奈地看着偷笑不已的黄大小姐。
………………………………
第153章 太顺利了!(4更破万)
“那叫识时务者为俊杰!”高务实没好气地道,然后又问那送信来的家丁:“莫茂洽明明有大军在外,而且离得也不是很远,他自己又有升龙城可以坚守,如此局面之下为何会这般轻易投诚于我,对此高珗有没有查明原因?”
那家丁道:“老爷,团座查过了,主要应该是因为莫朝的南征大军吃了个大败仗,据悉莫朝南征主力的六万大军在外清化宁平大败亏输,损兵折将三万余,只有大约两万五到两万八千残兵败将逃回河南。莫朝辅政王应王莫敦让一日三催,想要让莫茂洽把阮倦的一万五千人和莫玉麟的两万五千人都加强给他,以守住南线。”
高务实和黄芷汀对视一眼,都正色起来,不约而同地走到地图边看了起来。
莫朝的南征大军居然打输了,而且输得这么惨?精锐主力损失一半以上,这可是真正的伤筋动骨。
他们这个情况,如果要大致类比一下,就好比历史上明军松锦之战的大败一般,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从此再无反击之力。
当然,莫朝这次比松锦之战还是稍微强一点,损失过半怎么说也比被全歼要强,虽然也是被打断了脊梁骨,但好歹留了点种子。
而且,莫朝不管怎么说,还有阮倦和莫玉麟两个名将在,尤其是阮倦,之前可是有过辉煌战绩的人物。他们俩手中的兵力相加,也还有四万人,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也就是说,即便不算升龙城的兵马,莫朝也还能凑个六七万大军。在高务实看来,如果这些人能聚集起来并且全部听从阮倦的指挥,还是很有希望击退黎朝郑军的。
当然,前提是没有他高务实捣乱。
搞明白当前的局面之后,高务实自己都在佩服自己这次出兵的时机是真的巧,本来莫朝这一次虽然败了,但其实还完全有能力稳住大局的。
正如同历史上的今年莫朝也是大败,两年后还要继续大败一次,但是直到十年后,郑军才终于真正击败莫军主力,将莫朝逼得只剩下区区一个高平,在大明的庇护下苟延残喘。
可是这一次,因为自己的横插一杠,莫朝南北受敌,而且南北都是大败——南边不说了,北边丢了谅山就是大败!
因为谅山一丢,安南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一马平川!
高务实不禁想,换了自己是莫茂洽,在这个局面下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出路了吧?除了“认贼作父”抱紧大明爸爸的大腿哭诉自己忠孝两全,还能怎么办?
效仿纣王,鹿台自焚?
莫茂洽的问题看来是解决了,但现在的问题是,自己可能成了接盘侠——接了莫朝的盘,估计得跟趁胜北上的郑军开打。
但此时黄芷汀却道:“直指,我觉得现在第一要务是收服太原的莫玉麟部!”
高务实恍然大悟,黄芷汀说得有道理啊!
莫茂洽虽然已经在自己手里了,可是莫玉麟、阮倦甚至包括莫敦让这三个实际上手里有兵的人却并没有表明听从自己的调遣,万一这三人有什么异动怎么办?
比如说不承认莫茂洽在被威胁的情况下发出的“谕令”,甚至干脆更决绝一点,投到黎朝去了呢?要知道战败投降和带着两万军队投诚,那可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战败投降,郑松想杀也就杀了;带兵投诚,想杀也不好杀啊!更何况这种可以利用的力量,好好利用不好么,为什么要杀?
高务实点了点头,道:“没错,现在得先逼莫玉麟表明态度才行。不过……这里却要掌握好一个度,既要让莫玉麟接受我们的监督甚至整编,又要保证不会将他逼反。”
这个度可不好拿捏,因为这种事不光要看大局,还要看对方的个性——莫玉麟是个什么个性?
高务实又不是神仙,他哪里知道!
黄芷汀的思路却比高务实直接得多,可能是因为桂南桂西土司并不像高务实这种从政的人那么喜欢从人性上找弱点来“破题”,她的方案直截了当!
“继续合围太原,摆出所有炮兵,猛轰其一侧城门城墙,然后派人告诉他莫茂洽的决定,让他献城交兵,接受整编!”黄芷汀冷冷地道:“我们可以明确地跟他说,如果他接受整编,我们会带着他一起去击败郑松;如果他不接受……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高务实惊讶地看了她一眼。
黄芷汀忽然有些不自在,一下子没了刚才的冷厉,垂下螓首,小声道:“我只是为你……为大局考虑。”原来她却是以为高务实觉得她太残忍了些。
高务实忽而笑起来,道:“我知道,我知道,你说得有道理,这种时候确实不能优柔寡断……有道是慈不掌兵,倒是你给我上了一课。”
黄芷汀悄悄看了他一眼,见他神色不像作伪,这才放下心来,道:“那我现在就去下令,咱们也别休息了,早点拔营,到了太原城外再休息不迟。”
高务实没有反对,他知道狼兵的一大优势就是很能走,甚至应该说是特别能走,这可能是自小走山路锻炼出来的,而现在已经过了谅山,地形已经变成一马平川的红河平原,这就更不可能让狼兵们觉得行军有什么好劳累的。
甚至搞不好,整个军中最觉得行军劳累的就是他高务实——哪怕他是骑马代步,哪怕他平时也还有点锻炼,但文官就是文官,他可不是什么文武双全的奇才。
大军继续西行,两日后,已经到达太原城东不到三十里,岑凌派了人过来,说他已经赶到太原城下,但太原城的反应很奇怪,高挂免战牌不说,还派了人联系他说升龙方面已经跟高按台联系过了,双方现在是友军。
岑凌一时不知真伪,想着黄芷汀这边马上也要到了,就没有发起试探性攻击,打算等黄芷汀到了一同参详。
高务实让岑凌的探马回去禀报岑凌,说他自己已经亲临,见了面再说这件事。
岑凌所部的所谓探马,其实连马都没有——他们桂西桂南倒是产矮脚马,但那种马用来载人运货可以,做探马完全不靠谱,所以他麾下的所谓探马全都是跑步。
还别说,个个都是长跑健将,估计要是能去二十一世纪,只怕个个能参加世界级的马拉松。
三十里路不到半天时间就走到了。岑凌也和之前的黄芷汀一样,笑呵呵地率领麾下土司、将领迎接高务实的大驾。
他这边也有斩获,高务实当然是要按例放赏的,不过他这一路没有黄芷汀的谅山之战打得激烈,高平守军本身人数也不如谅山,一共只取得一千多颗首级和将近两千俘虏。
高务实不在乎这点小钱,大手一挥就按例放赏了。不过,也由于高平之战不如谅山之战激烈,岑凌这一路的额外赏钱比黄芷汀部少了一半,只拿了一万两,同样也是高务实直接发给岑凌,让他去分配,只是报自己批准。
岑凌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但还是打趣道:“谅山大战,我桂西狼兵是赶不上趟,不过接下去如果要跟黎朝的郑军交战,按台可不要少了我们西路军的活计,我们西路军穷得叮当响,就等着按台论功行赏混口饭吃了。”
高务实哈哈一笑,道:“只要战功扎实,赏银好说。”
其实他心里清楚,不管是黄芷汀部还是岑凌部,他们拿下莫朝城池之后的缴获都是自行分配的,就算莫朝也是个穷逼,但多少也应该还是有些府库积累的,现在两部应该都缴获了一些浮财。
但高务实无所谓这些,狼兵和官军最大的不同就是,狼兵不发军饷,出征的士气主要就靠抢掠维持,毕竟土司的规矩再大,也只能维持军纪,可维持不了士气。
再说,现在他们拿下的谅山、长庆也好,高平、宣光也罢,都谈不上什么富庶之地,就算抢点浮财,估计也有限,多半是进不了他高某人法眼的。更不要说高务实对安南的主要觊觎地基本都在海边或者离海边不远的一些地方,这北部的缴获,任他们自取就是了。
现在双方碰了面,把情况一交流,岑凌才知道这次南征进行得如此顺利,尤其是高珗所部,简直顺利得犹如听茶博士说书。
随便放了几炮,升龙城居然就举城投降了——哦,应该说是举国投降了。
岑凌不禁羡慕,心说我累死累活,半个多月从高平打到通化,从通化打到宣光,又从宣光打到太原,满以为就算轮不到谅山一战的功劳,至少太原之战应该以我为主。
谁知道先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少了谅山一战这样显赫的大胜,又被高珗这家伙奇袭了升龙拿下了平定安南最大的一功,这……简直不能容忍!
现在眼瞅着太原之战说不定也要泡汤,岑凌简直恨不得一脚踹飞莫茂洽这个废材——你特么就不能坚持到我拿下太原再降?
煮熟的鸭子居然还能飞了,真是晦气!
高务实现在却没空照顾岑凌的心情,只是按照原计划把全部火炮集中在太原南门,打算二话不说先给他们看一轮烟花……
谁知道火炮都还没就位,太原城里就有人打着白旗出来了,点头哈腰地表示,自己是代表敦厚王来求见广西巡按察院高公大驾的。
高务实心说:敦厚王是谁?这个封号怎么感觉有点搞笑啊……你们还有没有叫老实王的?
…………………………
感谢书友“黑色流岚”的月票支持,谢谢!继续万字更,求订阅,求各种票!
………………………………
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
敦厚王莫敬恭,历史上莫朝大败亏输之后,在舅舅莫玉麟的支持下称帝,后来被郑军所败,与莫玉麟一起投奔大明,托身于思明府。
这一世,他和莫玉麟的命运稍有改变,但仍与广西土司逃不开宿命的纠缠——他们俩再次托庇于广西两大土司的联军之中了。
本来莫敬恭来找莫玉麟是奉了莫茂洽之命来让莫玉麟坚守太原,谁知道他前脚刚到太原,后脚就传来消息说莫茂洽已经投了大明。
这个时候他和舅舅莫玉麟有两个选择,一是跟随莫茂洽投大明,这个不必多说;二是自立为帝,号召“天下莫氏”群起反抗。新八一中文网首发s://
称帝固然莫敬恭之所愿,但号召天下莫氏群起反抗就值得商榷了,关键是莫氏现在的局面太为难了,南北两边都在挨打,而且哪一边都不好对付。
相对来说,莫朝的安南人现在倒还并不觉得黎朝对自己有压倒性的优势,大部分莫氏臣子都觉得,即使应王那边输了一仗,损失也确实大,但莫氏还是有机会“扳本”的。
问题在于,大明出手了。
没有哪位莫氏之臣膨胀到认为自家能打赢大明——太祖皇帝都二话不说就跪了,咱们还要考虑么?
当年张辅用八万明军把整个安南轮了一遍一遍又一遍,现在莫氏不过据有半个安南,能跟大明掰腕子?
所以在这种时候,号召莫氏群起反抗绝不是明智之举,鸡蛋碰石头这种事谁爱做谁做,我莫敬恭还没有活腻歪。再说了,太原城本来就是孤城一座,现在还被围了,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大明,那我不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相反,投大明不仅有一条生路,说不定还是一条康庄大道!
为什么?因为两点。
首先,大明未见得会再跟永乐朝一样,非要把安南置郡县直辖,毕竟他们当年就试过一次,但是因为太亏本而放弃了。当年不行,现在就行了?所以这次说不定又是同样的结果。
更关键的是,大明此次出兵,似乎并不是冲着消灭莫氏而来的,他们应该是中了挑拨离间之计,所以愤而出兵来“惩罚”莫氏。
这就很值得注意了,说不定只要把事情解释清楚,大明就会立刻退兵。倘若是更乐观一点想,没准行此挑拨离间之计的就是郑氏呢?
到时候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之后,大明会不会恼羞成怒,想着反正也已经出兵了,刀不见血不回鞘,干脆顺手把这个作死的郑氏给灭了……那我莫氏岂不是白捡一个大便宜?
大明既然很可能不乐意直接统治安南,郑氏被灭之后,其地不给我莫氏?
实在不行,贿赂广西地方官啊!反正大明皇帝那边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广西守臣这边的态度来影响着的,如果广西守臣认为“两个安南”麻烦更大,那么大明皇帝是很可能听从广西方面的建言,把南部安南直接丢给莫氏的。网手机端:
所以,对大明不要来硬的,得来软的,乖乖当儿子、当孙子,甚至当狗也没关系,大明搞战略收缩的时候从来都是毫不犹豫的,到时候是很有可能一高兴,就把南部安南当骨头丢给了莫氏。
其次,投大明说不定还有一个好处。莫茂洽现在头上背着一个行刺的罪名,万一这件事最终查不出确切的结果,他这个罪名就洗脱不掉。到时候大明方面一恼火,没准就把莫茂洽给废了,再找一个人出来做“安南都统使”。
根据大明的习惯,这个人肯定还得从莫氏之中找,那么找谁呢?
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应该就三条:其一,血统亲、近,如果大宗里找不到,就在最亲的小宗里面找人,这是大明自家的习惯,肯定也会推广到安南使用。莫敬恭是谦王的长子,是莫茂洽的“皇叔”,而且谦王血统本来就近,他莫敬恭完美符合这一点。
其二,有一定的实力。没有实力肯定坐不稳安南之主的位置,大明虽然可以用威望强压,但他们不可能整天帮你镇压这个、镇压那个,主要还得看自己的实力,而他莫敬恭有亲舅舅莫玉麟的支持,目前手里就有实力未损的两万五千大军,别说比阮倦多出足足一万人,就算应王那边比,也未见得弱了,当然也是合适的人选。
其三,听话。这一点尤其重要,大明又不是来做慈善的,当然会挑一个最听话的来做这个安南都统使,而不可能挑一个刺头出来给自己添堵,因此听话一定是个关键项。
这些道理想明白,莫敬恭和莫玉麟的态度就清晰明了了——乖乖投诚啊!一定要给高按台留下一个最好的印象!
恭敬、听话、视上国如生父!
什么?你问这样会不会面子上过不去?
呵呵,要不你去问问太祖皇帝?问他当年在镇南关俯首北拜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面子是个大问题?
莫朝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
实际上,不光莫朝,安南历朝历代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向中国称臣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小中华啊!
安南人在中南半岛,甚至再扩大一点范围说,包括南洋区域在内,安南都有心理优势。
他们认为自己是小中华,虽然在面对“大中华”时,他们是小国,可是当面对周边的其他国家时,他们却认为自己是大国,且高人一等——我们有中华血统,跟你们这些蛮夷可不是一路的!
历史上,在明清两朝时,安南人在朝贡中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和朝鲜攀比,攀比什么呢?攀比谁更得到中原王朝的礼遇,因为朝鲜也是自称小中华的,和他们安南乃是第一竞争对手——就好比两个儿子在爸爸面前争宠一样。
在这样的心态驱动下,莫敬恭不仅乖乖开城,“奉旨投诚”,而且对于高务实派人将他们手中军队打散重编也没有丝毫抵触,甚至于高务实让自家家丁作为监军出现在莫军指挥序列,莫敬恭也说服了有些不高兴的舅舅莫玉麟。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明人终归是要走的,先借他们的力把当前的大敌对付了才是正理。
莫玉麟本身也是个恐明党,他只是对于自己手里的军队被高务实“篡取”有些不高兴,但想想又觉得外甥的话有道理,反正明人不会一直呆在安南,就当是把军队借给他们用用好了,还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善意,为将来谋取更大的利益……嗯,倒也不失为一个曲线救国的好主意。
谦王教儿子教得不错嘛!是个可以托付重任的人。
于是,敦厚王莫敬恭及右路主将莫玉麟打开太原城门,二人亲自捧印出城,参拜广西巡按御史高务实,将太原城和其中的两万五千大军拱手交出,并一再表示自己舅甥二人愿为天兵前驱,剿灭黎逆及郑氏乱党。
…………………………
感谢书友“andychen236”的月票支持,谢谢!照例求订阅,求各种票票~~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元辅》,
………………………………
第155章 升龙,我的升龙
太原并非此行的终点,至少南边还有一个事实上已经到手的升龙城,正等着高务实临幸呃,驾临。
不过,马上出却还不行,至少得把太原城里的莫军打散重编一番才行。
虽说打散重编也不代表这支军队就完全变成高务实能够如臂使指的自家军队了,但至少能比一动不动要强一点。
时间紧张,来不及仔细编制,高务实直接把自努力更新中请稍后刷新访问
此章节正在努力更新,请稍后刷新访问
的帅哥美女,先注册个会员好吗!!!
注册本站会员,使用书架书签功能,更方便阅读
如果此章是作者求票之类废话的,请跳过继续看下一章
请先收藏此页,方便等下阅读不然等下找不到此章节咯
推荐大神作者林羽江颜都市最佳女婿林羽江颜
内容简介
师父临别之际,给文天留了一句本门压箱底的保命真言,说是勤加修炼,必有奇效s本书中所有术法、道诀、功法秘技等,均来自本门密藏,不得真传者且勿妄自修炼。切记切记!谨之慎之!
第1章目睹自己被火化
“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准备后事吧。”
病房外医生的声音很轻,但病床上的林羽却听得一清二楚。
可能人死之前连听觉都会变得格外灵敏吧,尤其是母亲的哭声,分外尖锐。
因为见义勇为付出生命,林羽并不是第一个,对此他并不后悔,只是觉得对不起母亲。
父亲死的早,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到,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如今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海市人民医院,与母亲的生活正要明亮起来,没想到却出了这种意外。
“该死的老天。”
好人果真没有好报,林羽低声咒骂了一声,眼皮再也撑不住,缓缓合上。
“我的儿啊!”
一声凄厉的哭声猛地将林羽惊醒,他睁眼一看,现自己此时竟然站在床尾,而母亲正扑在床上嚎啕大哭。
“妈,你哭什么,我这不好端端的在这吗?”
林羽大喜,以为自己神奇痊愈了,伸手一拍母亲,现自己的手竟然从母亲的身体中穿了过去。
母亲没有丝毫的反应,依旧扑在床上痛哭。
林羽神色一变,抬头看到床上竟然还躺着一个自己,面色干瘪青,显然已经没了生气。
我死了?
林羽低头看了眼站在床尾的自己,现身子有些虚白,而且微微有些透明。
林羽大惊,原来人死之后真的有魂魄!新
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母亲都感受不到。
在护士的帮助下,母亲忍痛给林羽穿上了寿衣,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