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元辅-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张太岳说咱家沉不住气?”好容易等徐爵说完,冯保立刻冷笑起来“他倒是个沉得住气的,可现在人在哪呢?被打到天寿山挖土去了!”

    徐爵不做声,他知道自家老爷这也就是句气话,无非是张居正那番话太不客气,老爷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就像两个泼皮起了争执,其中一个泼皮知道自己干不过对方,但又不能太怂,只好一边退,一边撂下几句狠话罢了。

    果然,冯保撂了狠话之后没多久,又叹了口气“不过,他说的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咱家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像他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沉得住气的人帮衬啊。”

    徐爵面露忧色,问道“老爷,听说法华寺被净军端了?那些人”

    冯保一听这事就怒了,恨恨地道“楚志远这个废物,咱家花了那么多心思,才把个法华寺伪装成东厂的暗桩据点,又故意空着不让东厂启用,交给他暗藏这批人。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操办的,居然一天都没有撑到,就被人查了个底掉,直接一锅端了!现在闹得人都被抓进了东厂大牢,尽给咱家添麻烦!”

    徐爵一脸忧郁“老爷,现在骂楚志远也没用了,眼下的问题是他们被抓了,可怎么办呢?万一他们把楚志远给攀了出来,那咱们岂不是也”

    冯保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怎么办?张太岳不是说了吗,牵涉到谁,都先杀了!”

    徐爵迟疑道“楚志远这厮虽然这次把事情办砸了,但他还是有些能力的”

    冯保冷笑一声,道“你舍不得杀你这小?还是说,又想起当年你犯事充军,被他救出来的事了?”

    徐爵连忙跪下,一头磕在地上,大声道“老爷,小人自从跟了老爷您,心里就只有效忠老爷一件念想了!楚志远虽然当年于小人有恩,可这些年小人早已还尽了恩情,可不亏欠他半点!”

    他顿了一顿,见冯保没出声,这才又小声道“只是楚志远多年来一直负责江湖上那些事儿,手头还有不少线放在外面,如果杀了他,这些线可就都断了。”

    冯保面色微微一动,但很快还是摇头“不行,现在没法保他了。张太岳说的对,现在的关键是咱家不能有事,只要咱家好好的,其他事情再大也不怕,可咱家要是完了,那就一切全完了。”

    见冯保已经下定了决心,徐爵心里叹了口气,只好道“既然老爷已经下了决心,小人也不敢再劝,不过楚志远若是现在死了,会不会也是一桩疑点?”

    冯保不屑地道“疑点?疑点又如何?这疑点能让他们当证据使,把咱家给揪出来?还是说,楚志远死了还能说话,把咱家给供出来?”

    徐爵不敢再说,领命而去。

    到了夜里,本已快要接近宵禁之时,不过夏日炎热,还有不少人在外纳凉,北城毕竟达官贵人较多,规矩严格一些,南城这边别说纳凉的闲人了,甚至一些夜市摊子也还摆着未曾撤离。

    琉璃厂附近,紧靠着护城河的一处小酒馆外,沿河放着几张桌子,供客人吹着一点若有若无的河风纳凉饮酒。

    徐爵单独坐在一张桌前,桌上摆着两盅小酒,正在自饮自斟。

    直到宵禁的时刻越来越近,周围的酒客都已散去,他却仍然坐着不动。小酒馆的店家见不是路,跑来提醒,却见徐爵面色平静地摸出一块腰牌晃了一晃,道“认识吗?”

    对于一个小酒馆的老板而言,字是不认识的,但那上头的花纹他认识。这是一面锦衣卫指挥佥事的腰牌。

    “认识,认识。”见是锦衣卫里的大人物,店家自然不敢再催了,只好道“这位老爷,您老见谅,以您的身份,继续坐在这儿自然没事,但小人这店却不能不打烊,不然的话,甭管是顺天府还是五城兵马司,追究起来小人都吃罪不起”

    “你留下桌子和酒就行了。”徐爵摸出半两碎银子丢给店家“多的算是你今晚走运。”

    店家大喜,接过银子,千恩万谢地去了,回头就立马关了店,只留徐爵一个人坐在夜色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彻底宵禁了,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徐爵仍然不急不忙地喝着酒,但他喝得很慢,前前后后这么久,也不知喝没喝一两?

    这时,从黑暗中走出一个身影,慢慢走到徐爵的桌边,一声不响地坐了下来。

    “一点小事,吓得你这么小心翼翼了?”徐爵忽然微笑着开了口。

    来人抬起头,正是楚志远。不过此刻的他没有穿东厂的服饰,而是穿着一袭黑色便服。

    “老徐,你搞什么鬼,今天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吧?情况这么严重,你还约我出来?”

    徐爵苦笑一声“若非情况严重,我也不想约你出来啊。现在那些蠢货被抓进了东厂,你有没有把握让他们不开口,或者开不了口?”

    楚志远看了他一眼,道“东厂大档头们都是冯公的亲信,要弄死几个人当然是容易的,但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弄死,而是弄死之后怎么交代!”

    徐爵点了点头“是啊,关键是怎么交代你有什么好主意么?”

    楚志远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道“一般来说只有两个法子,一是找人劫狱,但东厂大牢守卫严密,而且他们不是关在外东厂,是内东厂。在皇城里头劫东厂的狱,这难度跟登天也没什么区别了。”

    “另一个法子呢?”徐爵问道。

    “另一个法子就是走水。”楚志远目光闪了闪“东厂里头,冯公亲信多得是,趁着现在姓黄的还没来得及拉拢安插,只要冯公下令,安排一下,造成一起走水事故并不困难,到时候这些人全都烧死了,也就死无对证了。”

    徐爵点了点头,露出一丝微笑“这个主意还不错,不过我有个更好的法子。”

    楚志远微微一怔,迟疑道“什么法子?”

    “你去死。”

    徐爵说着,右手从桌子底下抬起,露出一张短弩来。

    已经上弦的弩箭,箭头正在月光的照耀下出幽幽的蓝光。


………………………………

第093章 命案发酵

    乾清宫中,两宫驾临,与皇帝及司礼监五大太监论事。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李贵妃粉面带煞,凤目含威,缓缓地道:“东厂刚拷问出楚志远涉案,此人便死在了护城河里,究竟是谁在杀人灭口?”

    李贵妃很愤怒,陈皇后倒是端坐不动,面色也看不出喜怒,看来没有发话的意思。

    小皇帝朱翊钧垂手站在两宫身侧,低头看着脚下,似乎觉得地下金砖上的纹路远比谁杀了楚志远更值得研究。

    陈洪、张宏二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眼观鼻鼻观心的站在一旁,看来除非被点名道姓,否则必不可能主动开口了。

    冯保瞥了一眼黄孟宇,出声问道:“黄厂督,听说那日袭击咱家的神机石榴炮,不是京营的装备?东厂可有查明这些东西出自何处吗?”

    冯保的话说得很客气,语气也很温和,看起来是很给黄孟宇面子的。

    黄孟宇知道其中的杀机,却也不得不回答:“好教掌印得知,那颗石榴炮以及后来刺客在法华寺使用的几枚石榴炮,均是出自高观政的三慎园火器研究所。”

    这个回答,冯保很是满意。他没有再直接说话,而是稍稍一瞥两宫的神色。

    陈皇后的眼皮稍稍动了一下,便没了下文,似乎只是稍有意外,但却并不挂心。

    李贵妃却是明显的将眉头一拧,反问道:“高务实?火器研究所又是什么?”

    冯保正要回答,想不到却被朱翊钧抢了个先:“回禀母后,此事儿臣知晓。那火器研究所是当初高务实从大同回来之后,深感边军火器不堪使用,有心改良而建立的……母妃也知道,因为父皇批准他独造香皂,他这两年赚了些钱。高务实还是有心的,想着做些有益的事,便和儿臣说了这个意思,儿臣自然不敢决定,便去问了父皇,父皇觉得他忠心可嘉,便准了。但后来他觉得单独做这件事未免不合祖制,便向兵部和京营报备,兵部与京营见是父皇所允,便下发了要求三慎园火器研究所协助试制火器的关防,于是这火器研究所便有了试制新式火器的权力。”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李贵妃听了朱翊钧的话,倒也没觉得不对——既然是大行皇帝批准的,那当然不是私造军械了,但问题还是有。

    “那他造的……那个什么炮,怎么跑到刺客手里去的?黄孟宇,这事查明了没有?高务实自己有没有解释?”

    黄孟宇镇定地道:“回禀贵妃娘娘,奴婢在查明该炮所出乃是三慎园火器研究所之后,已经第一时间找到高观政问明情况。据高观政表示,三慎园火器研究所试制的各类火器,从购进物料到制成成品,乃至验证威力时所耗费掉的部分以及送呈军器局、兵仗局的部分等等,统统都有详细记录,其中并无遗失。奴婢已经派人去取来了记录,东厂正在详细验证,至少就目前的查证结果来看,高观政所言皆尽属实。”

    李贵妃想了想,问道:“既然问题不是出在他那儿,那么军器局和兵仗局所收到的试制火器有没有遗失?”

    黄孟宇瞥了陈矩一眼,这才道:“回禀贵妃娘娘,军器局和兵仗局方面,对于三慎园火器研究所呈入的火器虽有记录,但都不甚详细,通常都是一笔带过,如‘某月某日收京华火器研究所石榴炮一批’这样,有记录却无具体数目。而且他们两方都有拿这些火器测试效果,但测试时耗费了多少,却也没有明确记载,是以东厂实在无从查明。”

    哦豁,这下搞成死结了。

    李贵妃也知道军器局和兵仗局的德性,那不是一时半会儿造成的,至少当初她那小弟李文进就管理过兵仗局一段时间,连带着她也知道这两局管理松懈得很——话说回来,要是不松懈的话,为何两局制造并下拨给边军的火器会有那么多不合格?

    但知道归知道,批评还是要批评的。军器局是兵部直管的,现在没人在场,骂也找不到人骂,李贵妃只好把矛头对准了现在正管着兵仗局的陈矩:“陈矩,本宫知道你是新近才兼管兵仗局的,之前的问题原不该怪到你头上,但既然恰巧就被你摊上了,本宫却也不得不罚……罚俸三月,你可服气?”

    罚俸三月?这个惩罚陈矩还真无所谓。他虽然是极其少见不怎么贪财的太监,可架不住他现在地位高,手底下也已经有了不少“孩儿”投靠,光是这些小宦官们的孝敬,他就不缺这点俸禄。加上这次挨罚多少和高务实有点关系,那就更不必担心了:高观政为人仗义,从不叫朋友吃亏,而出手之阔绰更是世人皆知,想来断不会叫他陈御马折了老本。

    陈矩老老实实表示认罚,态度恭谨,毫无挑剔。

    罚钱只是表达一下态度,李贵妃见陈矩认罚,很是满意,又指点道:“你回去之后,去向高务实讨教一番,把他那套从物料采购到火器流向全有明确记录的记录办法学到手,兵仗局也得照他这么干,总省得出了事都找不到人负责。”

    陈矩当然不介意多这点麻烦,因为这反倒让他有更方便的接近高务实的理由,对于传递信息等事都有帮助,于是也立刻恭恭敬敬地答应了下来。

    李贵妃又交待皇帝:“一会儿皇上写个手谕给内阁,让内阁拟旨,命兵部训斥军器局一番,将来军器局也得照此办事,不能马虎。”

    朱翊钧能说什么?只能老老实实应了,不过这对他来说就是写个条子的事,倒也称不上麻烦。

    但是这一番下来,事情又僵住了。李贵妃虽然自认有帮儿子摄政把关的义务,但能力实在是不突出,到此也没什么办法,只好问道:“看来要从火器来源查证的路子是断掉了,你们还有没有别的破案思路?”

    查案现在主要是黄孟宇的责任,所以别人可以不说话,黄孟宇不能不说话,他只好出来答话,道:“贵妃娘娘,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思路,就是弄清楚志远的行踪,特别是他在死前曾经和什么人见过面。”

    冯保眼皮一跳,定了定神,问道:“楚志远这厮在东厂当差多年,长期负责与那些所谓的草莽人物打交道,这个人的警惕性应该是很高的,要想查明他的行踪恐怕不甚容易吧?”

    “本来当然是不容易的。”黄孟宇平静地道:“不过巧得很,楚志远昨晚下值之后,没有回他在北城的住所,反而去了南城,结果被锦衣卫派在南城便服巡视的两名缇骑碰见过。”

    冯保顿时紧张起来,嗓子都有些变了音,急忙问道:“他们发现什么了?”


………………………………

第094章 请你回避

    “他们发现了什么?”

    这句话不光是冯保急着知道,两宫和小皇帝同样急着知道。唯一不同的是,陈皇后的表情要比李贵妃和小皇帝都淡定不少。

    她不是不知道这件事肯定不简单,也不是猜不到这件事背后肯定有高务实与冯保二人缠斗的影子,但她现在对高务实的能耐非常看好,她比李贵妃和朱翊钧更清楚高务实算计人的厉害之处。

    因为她自己就被高务实算得死死的。

    陈皇后没有多大的政治野心,也谈不上格外精明,但并不代表她就是个纯粹的花瓶。她的政治反应也许多少有些迟钝,可是迟钝一点,不代表始终反应不过来。

    高务实用“大礼议”吓住她,让她不敢不同意“两宫并尊”,最开始的时候,她的确没有看出高务实的深意,只以为高务实单纯的是靠逼她退让来取得李贵妃和小皇帝母子的信任。

    但过了几天之后,她逐渐发现事情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高务实一边压制着她,让她不得不以中宫身份接受与贵妃等同的地位,一边又推动她不断地和李贵妃同时出现在朝臣视野之中,以至于每次宫里传出的上谕,都是“奉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这就让李贵妃无法取得全部皇权,有什么事情都不得不找她一同商议,实际上形成了“两宫并尊、监国摄政”的局面。

    陈皇后原本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只希望保住自己将来陪大行皇帝共入帝陵的基本尊荣,但却因此被高务实暗中推着只能一直出现在台前,成为高务实限制李贵妃权力的一把锁钥,同时也是保障高务实自身安全的一道保险,这是当初她跳上高务实贼船时万万没有料到的。

    但更见手段的,则是即便高务实将她利用到了这样的程度,她也没法下船,更不可能撇清,因为她的利益已经完全和高务实或者说高党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为什么这么说?

    李贵妃在内廷的利益代表毫无疑问是冯保,而高务实当初指使她问出大行皇帝那句“凡有事不决,问高先生即可”的时候,她就得罪了冯保,而且无法回头——怎么回头呢?拉拢冯保?冯保本就有李贵妃做靠山,可不需要她帮忙。

    再说,万一冯保真的蠢得又向她靠拢,恐怕李贵妃就要清理门户了。冯保又不是傻子,怎么会舍近求远、舍本逐末?

    况且,高务实还生怕她在内廷吃亏,十分贴心地给她也送来了一个“心腹大太监”黄孟宇。黄孟宇现在虽然因为资历限制,不是首席秉笔,但以次席秉笔掌握东厂,却也不是能够轻易忽视的角色,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同样拥有和冯保分庭抗礼的实力。

    而黄孟宇这个东厂提督的位置,正是她亲自出面给争取到的。那日,冯保升任掌印,李贵妃本来是想让冯保继续兼任东厂提督的,但陈皇后在议事之时坚持认为先帝此前不久已经表示司礼监大太监们不能过于专权,首席秉笔兼任东厂提督之时甚至不允许兼任御马监掌印就是明证。

    于是,陈皇后便硬生生以大行皇帝遗志的大义名头,逼得冯保主动辞去东厂提督之职,而李贵妃也无话可说。

    至于为什么陈洪这个首席秉笔拿不到东厂,这个道理倒是简单:陈皇后和李贵妃都和陈洪有隙——这厮掌握御用监多年,乃是教唆大行皇帝贪淫好玩的元凶之一,她们二人对陈洪都是一肚子不满,要不是因为新君刚刚继位,还不好把司礼监调整太过,直接把陈洪一撸到底恐怕才是她们的共同想法。这种情况下,她们怎么可能还把东厂这种要害衙门交给他掌管?

    再往下排就是黄孟宇和张诚了,但李贵妃对张诚也谈不上了解,此人深得大行皇帝信任不假,可毕竟才刚刚从南京镇守太监位置上调回京师,还没有得到两宫的信任。而黄孟宇则不同,他是刚调回京师被就高务实“送”给了陈皇后的,自然能得到陈皇后的力挺。

    于是,东厂易主,黄孟宇上位。到了这一步,陈皇后就算想独善其身也不可得了。

    至于高务实保证的通州陈氏五十年富贵无忧,那更是陈皇后不可能松手的重要理由。

    她又没有亲生儿女,自己生前死后的尊荣得到保证之后,唯一的念想可不就只有娘家人了吗?

    所以高务实的这条贼船,简直是准上不准下,陈皇后上来之后就再也下不去了。

    面对眼下的局面,陈皇后的心思很明白:这小子这么厉害,又有自己在背后不得不给他兜底,他怎么可能斗不过冯保?

    更何况,陈皇后刚刚还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一个情况:小皇帝的态度明显偏向于高务实!

    冯保刚才只是刚刚露出要把祸水往高务实身上引的意思,朱翊钧就急不可耐地主动跳了出来,甚至抬出“父皇”的名头,直接把高务实摘了出来!现在就看冯保情急之下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了。

    很可惜,冯保没有能够注意到这一点,或者说他现在根本没有精力注意这个,他的全副心思都放在了东厂和锦衣卫到底有没有掌握他派徐爵杀人灭口的证据之上!

    而黄孟宇也没有辜负他的关注,在两宫、小皇帝、冯保以及几位大太监的目光关注下,司礼监秉笔太监、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黄孟宇面色严肃地朝两宫和皇帝拱手一礼,一脸肃然,正色道:“皇后、皇贵妃、皇上,内臣有要事禀告,并请冯掌印按例回避。”

    此言一出,小伙伴们都……不是,在场诸人全都惊呆了!

    一场针对冯保的刺杀案,竟然闹得要冯保本人“按例回避”?这是什么道理?难道冯保自己涉案了?

    李贵妃的脸色沉了下来,她虽然水平有限,但到底不傻,黄孟宇这么明白无误的话都说出来了,要是她还看不出来其中有问题,那她干脆也别帮小皇帝摄政了,免得反而坏事。

    朱翊钧既惊又喜,面上却不敢表露,幸好他跟高务实这货在一起的时间久了,演技得到了不小的升华,当下做出一副震惊之色,追问道:“大伴为什么要回避?黄孟宇,你把话说清楚!”


………………………………

第095章 徐爵背锅

    “皇上,内臣许是在边镇呆得久了,说话做事有些直来直去,还请皇上恕罪。”黄孟宇先是告了个罪,然后接着道:“不过内臣做事,一向看重两点:祖宗制度,圣贤道理。内臣既然请冯掌印暂时回避,自然是有冯掌印需要回避的道理,这一点,还请皇上明鉴。”

    皇上当然明鉴了啦,他巴不得冯保倒霉呢!不过,当着母妃的面,却不好这么直接,只好装作十分为难的样子:“虽说祖宗自有法度在,可是大伴毕竟是朕最亲近的内臣,难道也……”然后转头望向李贵妃,一副请母妃做主的模样:“母妃您看?”

    你都说了祖宗自有法度在了,我还看个屁!难道我还能说祖宗制度算个球吗?

    李贵妃一边暗恼儿子不会说话,一边沉着脸扫了冯保和黄孟宇二人一眼,她当然知道这两人今天的表现都很有问题,只是不知道究竟牵连到了什么。

    但她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转头望向陈皇后,语气颇为尊敬,道:“姐姐以为如何?”

    陈皇后看起来十分公正,甚至颇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温和地道:“按说此案冯保是吃了亏的,算是苦主,应该没有什么要回避的道理,不过黄孟宇毕竟是此案当管,既然他说冯保按着祖宗制度应该回避,咱们也只好姑且信之,不如就让冯保先回避一下吧,妹妹你看呢?”

    李贵妃心底当然觉得不好,但她毕竟也不知道冯保跟这件事到底有什么样的牵扯,没有意识到严重性,自然不愿意为此与陈皇后意见相左,更不愿意莫名其妙的背上一个“不顾祖宗法度”这样的巨大黑锅。

    于是她也点了点头:“姐姐说得是,小妹也是这么看的。”然后便转头对冯保道:“冯保,你且下去吧。朝廷是讲规矩的地方,你若有罪,没人能包庇得了你;你若无罪,也没人能冤枉得了你。”

    这话就和刚才陈皇后的话一样,看似公正,其实显然有很大的偏向。不过她们怎么说也是在隆庆身边侍候了多年的人,别的本事或许差了些,但这种看似冠冕堂皇不偏不倚,其实明确包含了真实意图的话,说起来还是很顺溜的。

    只不过冯保现在听了这话,却是有点腿肚子打颤,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楚志远那厮是他下令杀的,被发现了尸体也是小事一桩,惟独有一条万万不能出事:徐爵杀楚志远的事情切切不能暴露,要不然就麻烦了,设计陷害高务实的事情肯定跟着暴露。

    不过冯保到底是敢跟高拱作对的狠人,转念一想又觉得事情也没有到绝境——就算徐爵楚志远的事情暴露了,只要他不招出自己来,这事儿也不是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

    现在想要阻止黄孟宇说话看来是不可能了,但还是可以利用自己回避的这个当口赶紧派人去把消息告诉徐爵。自己对徐爵可是足够好了,甚至徐爵一家都因为这个原因,现在过得滋润万分,不管是从知恩图报来考虑,还是从家族绵延来考虑,徐爵都应该挺住!

    对,没错,就是这样!必须告诉徐爵,万一被揪了出来,一定要坚持说他只是看见老爷每日为高务实心烦,所以自作主张安排设计高务实!

    关键就在于这个自作主张,他既然是自作主张,咱家顶多就只有个管教不严的罪名,只要在贵妃娘娘面前哭诉一番,把自个弄得惨一点,就一定能熬过这一关!

    想到这里,冯保也不耽搁了,十分光棍地道:“谢皇后、贵妃和皇上体谅,不过既是祖宗法度,老奴自是遵循不殆的,老奴告退。”

    冯保一走,黄孟宇也就不客气了,直接道:“皇后、贵妃、皇上,据东厂和锦衣卫查证,昨日楚志远死前去了南城一家樊氏酒馆,那酒馆就离发现他尸首之处不远,而锦衣卫的人昨晚巡查见到楚志远时,他正和冯掌印外府的管事徐爵在护城河边饮酒。”

    陈皇后露出“果不其然”的神色,但马上又面无表情了;朱翊钧面色愕然,似乎想不到这事儿居然真跟冯保发生了关联;而李贵妃的脸色就更阴沉了起来,皱着眉头,但是却也不说话。

    黄孟宇则又加了点料:“另外,根据锦衣卫仵作查验,楚志远身亡的时间,与他同徐爵饮酒的时间非常吻合,误差最多不会超过半个时辰。此事,锦衣卫方面有比东厂更加详细的案册记录,皇后、贵妃和皇上若是有什么疑点,也可以请锦衣卫朱都督当面前来说明。”

    陈皇后和朱翊钧都和黄孟宇一样,把目光投向了李贵妃。

    李贵妃心中暗恼,既恼他们这样“逼迫”自己,又恼冯保不省心。

    她现在已经暗暗相信这件事很可能就是冯保自导自演的一出苦肉计,目的则是嫁祸江东,陷害高务实。

    但李贵妃生气的不是这个,而是冯保着这事干得太没水平了,不仅丝毫没有撼动高务实,反而却要把自己搭进去了!

    李贵妃其实对高务实并没有什么成见,甚至很多时候觉得他这个伴读做得相当不错,但那天冯保的话对她影响很大,她始终觉得高拱好像真有些防着自己——疑神疑鬼多了,假的也能变成真的。

    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她甚至开始在心里给冯保的做法找合理性了。

    李贵妃暗想:冯保与高拱的不睦,根源是出自当初高拱不肯推荐他为掌印,但现在他已经是掌印了,高拱似乎也没有反对,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会有所缓和才是,可冯保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如果他真要针对高拱,那么只是把高务实牵涉进一桩针对他的刺杀案可不够。高拱完全可以推说自己毫不知情,就算主动上疏请辞,鉴于大行皇帝的遗命,宫里也必须把高拱从此案之中摘出来——他是顾命首辅,不可能因为自己侄儿干了点错事就严惩不贷。

    甚至可能还要以皇帝的口吻下诏安抚,说一些什么“卿辅佐三代,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偶或疏于管教,岂卿之罪?所请不允,望早出视事,勿负皇考及朕之所望”之类的场面话。

    那么冯保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是了,高拱既敢怀疑本宫,冯保欲为本宫出口恶气也是说得过去的,他只牵扯高务实,说明他很可能只是想着警告一下高拱。

    一定是这样。

    不过这事儿他毕竟是办砸了,必须得有所惩戒才行,最起码,那个徐爵一定要交出来,不然没法交代。


………………………………

第096章 冯保倒台(一)第4更!

    东安门外,四译馆边,有一处打着京华招牌的商铺。%∷八%∷八%∷读%∷书,。≮。※o这间商铺门面宽阔不说,而且是三层小楼,占地颇大,乃是京华香皂在京师售卖的头号大铺,同时也是其京师总部所在。

    高务实很少亲自来这里视察,一般都是交给韦希旻全权处理,他顶多就是安排了高国彦派人查账。

    不过今天却是个特例,高务实亲自来了此处,并且一来就来了差不多一下午。

    他是来这里坐镇指挥的,因为针对冯保的行动,今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李贵妃觉得只要抛出一个徐爵,就能把冯保摘出来。冯保自己也觉得徐爵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肯定能够一口咬定是他自己自作主张,从而不会牵连到他冯掌印。

    但他们都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高务实的反应。

    高务实又不是个死人,难道就准你一直搞风搞雨,我偏要老老实实任打任骂?

    哦,兴你冯保设计陷害我,就不兴我反过来设计你冯保?

    你做得初一,我偏做不得十五?天理何在!

    徐爵仗着冯保的威风,在不少官员面前的地位的确都很高,甚至某些巡抚都不得不捏着鼻子跟他称兄道弟,可是在高务实看来,这货也不过就是狐假虎威罢了。

    而更可笑的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